第一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8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33
页码: 670-70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民国时期至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种植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农业经济 庵东镇

内容

境域种植业始于18世纪中期。随着杭州湾南岸的海涂不断淤涨,盐田逐渐北移,种植业亦随之由南向北拓展。先期以种植适咸作物为主,如棉花、大麦、油菜等。经年改良后,可种植蚕豆、小麦和果蔬类作物。棉花为境域重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春粮和杂粮为主。因受淡水资源制约,水稻种植主要用于土壤改淡,面积不多。1950年代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按指令性计划种植水稻。2010年以后,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水稻种植逐渐增多。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大豆、花生、芝麻等境域很少用作油料加工。由于盛产棉花,境域有食用棉籽油的习惯。1990年代起,随着土壤进一步改良和棉花、粮食市场的放开,效益较高的蔬菜和瓜果生产有较大发展。2016年,境域种植业收入64379.06万元。
  第一节 主要作物
  境域传统以棉花和春花(指冬种春收的大麦、小麦、蚕豆和油菜等作物,下同)种植为主,受水资源影响,水稻种植比例不高。随着土壤的改良,蔬菜、水果有较大发展,玉米、高粱、大豆和薯类等小杂粮作物种植也在增加中。
  棉花
  境域自18世纪初至1956年6月(除2次直属宁波专员公署外),历为余姚县辖地,故所产棉花统称“姚棉”,其所织土布亦称“姚产土布”畅销省内外。据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花之品》中记载:“棉花:嘉靖《志》:产,海壖,以为絮,或纺之作布,民尤大利之。案:乾隆时戴建沐《修助海侯庙记》云:‘姚邑北乡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迄今又百余年,海滨沙地日涨,种植益广,即塘南民田亦往往种之,较前所产又增益矣。”时境域五塘以南区域已广植棉花,并成为主要经济作物。抗日战争时期,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皮棉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导致棉田面积锐减,产量下降。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组织兴修水利,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棉花生产得到发展。
  1954~1984年,棉花由国家统购、统销,除留少量自用外,全部由供销部门收购。1985年,改为合同订购,采取合同内与粮食挂钩,超合同加价的收购办法。1999年,国家对棉花收购、销售价格不再作统一规定。2001年,国家全面放开棉花市场。
  1970年代起,随着盐改农后棉田面积的逐年增加,庵东棉花生产稳步发展,并以产量高、品质好著名,在慈溪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精耕细作的植棉技术,曾于1965年推广到苏、豫、晋等省。1984年,平均亩产皮棉112公斤,为历史上最高单产年。1990年,植棉面积41556亩,平均亩产皮棉70.24公斤,总产2918.89吨。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慈溪的1/10和1/6,被誉为慈溪棉仓,是宁波市七个重点产棉镇(区)之一。1997年,获宁波市棉花优胜竞赛活动一等奖。1998年,荣获宁波市棉花生产先进集体。此后,随着国家棉花政策的放开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境域植棉面积逐年调减,至2008年,植棉面积减至9626亩,皮棉总产量亦减至721.95吨。2010年,因行政区域变化,植棉面积增至23468亩,皮棉总产量为1548.89吨。2016年,植棉面积13377亩,皮棉总产量1119.25吨,总产值2277万元。
  粮食
  境域粮食作物种类较多,有大麦、小麦、蚕豆、玉米、高粱、小米、番薯等,较少种植水稻。传统以春粮为主,夏秋杂粮为辅。种植分布无明显区域界限,一般视土质咸碱度而定,蚕豆、玉米、高粱要求土壤咸碱度低,大麦、番薯较耐咸。习惯采用春花、棉花或春花、夏粮、秋粮等二熟或三熟栽培模式。1950年代前,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品种退化等原因,产量不高。正常年景下,大麦、小麦、蚕豆的亩产量在50公斤上下,玉米、高粱在每亩100公斤左右。1953年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安排一定计划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但境域农村的粮食自给率仅为全部口粮的1/3(盐区由国家配给),余以棉粮挂钩、奖励等形式由国家配给,所产粗、杂粮也可与粮食部门兑换成细粮票(大米)。1962年以后,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尤以1980年代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后,增产更快。
  油料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大豆、花生、芝麻习惯不作油脂原料。在计划经济时期,油菜籽受计划控制,由粮食部门收购并按配给量返回食油票。1985年,取消食油配给。因油菜作物较耐咸,宜于境域种植,面积与产量相对稳定。
  蔬菜瓜类
  1950年代前,境域无规模蔬菜瓜类种植,农民以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翻“小花利”(即菜园),多为自给。1951年,蔬菜面积19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15%。1958年后,人民公社组织建立蔬菜专业队,大部分供应本生产队集体食堂。1963年以后,为完成粮棉指标,生产队只留少量蔬菜地,收获按人头或工分分配给社员,商品率不高。蔬菜瓜类生产一直无较大发展。至1980年代,境域蔬菜品种极少,只有常年备用类蔬菜,如大白菜、雪里蕻等。有的经腌制或腌制后晒成干菜,长年食用,时令蔬菜不多,此后,境域发展“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农业,蔬菜瓜类的经济效益高于其他作物,面积迅速增加。西三乡涂汛潭、陈家路村、西二乡诸湾村等,以发展腌制类蔬菜为主业,商品性蔬菜品种10余种。随着农村产业改革步伐加快,农民有了更多种植上的自主权,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瓜类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450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1993年,建有纯蔬菜基地2个,季节性农产品基地5个,基地总面积2771.70亩。同年,镇农业公司在爱佰村、庵北畈村建立荷兰豆、西蓝花基地500余亩。1996年,形成镇南村、五爱江村的菠菜和刀豆,下诸家路、诸湾村的榨菜和蚕豆等五大特色基地。2001年,振东村建立出口创汇菠菜基地600亩,宏兴村建立韭菜基地800亩。20072010年,有无公害蔬菜基地6个,其中:海星村青刀豆基地400余亩,珠江村毛豆基地2500余亩,虹桥村西蓝花基地3000余亩,华兴村包心菜基地800余亩,珠江村榨菜基地2000余亩。同期,菜用蚕豆(鲜蚕豆)种植遍布全镇,蔬菜瓜类总面积达36000余亩。基地总面积达到123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2011年,有蔬菜购销大户8家,蔬菜加工企业9家,蔬菜基地面积14260.50亩。西三、路湾、珠江等村为境域蔬菜主产地。2016年,境域有蔬菜瓜类种植面积35060亩,总产58985吨。1990年代起,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不断引入蔬菜瓜类新品种,2016年,境域常见各类商品蔬菜品种有80余种(不包括西瓜、甜瓜等)。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户)38家。
  水果
  境域素有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的习惯。1960年代初,农民砍掉仅有的果树“见缝插针”种植粮食作物。1970年代起,逐渐得以恢复,品种有桃、梨、葡萄、土枣、柑橘等,多为自食。1980年代起,农民在承包地成片种植橘、桃、梨、葡萄、胡柚等水果。1988年,有果园种植面积607.60亩,其中葡萄223亩。此后,水果种植迅速发展,并形成以咸地葡萄(统称马潭路葡萄)为特色的水果生产产业,马潭路、下一灶、浦东、虹桥等村为集中产区。2011年,种植水果3163.50亩,其中葡萄3135亩、梨19.50亩、柑橘6亩、其他水果3亩,水果总产量17969.40吨,产值5875.34万元。2016年,种植水果8779亩,其中葡萄8580亩,产值12536万元(包括果用瓜3961万元)。
  咸草
  又名海草、三角蔺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属多年生植物,可利用春季根苗分蘖进行水田移植。发展咸草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单产干草500~6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一年可收两茬,时为普遍开展的农村副业(编织草帽、包装袋)原料,规模几乎遍及家家户户,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具体无统计数据)。咸草对土壤、肥水要求低,成活后耐旱、耐咸,抗病虫能力优于其他作物,并具有却咸拔淡、较快改良土壤的特性,宜于咸碱和瘠薄土地种植。1970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试种120亩咸草获得成功,此后逐渐由西向东扩大种植。1980年代,作为盐改农后首选种植的先锋作物在境域推广。1992年,在镇人民政府的推动下,一度成为境域特产,形成2万余亩种植规模,占当时盐改农面积一半以上,成为全镇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随着就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入企业务工增多,咸草种植面积和编织加工逐年减少。
   第二节 栽培技术
  境域农作物栽培,传统有散播、条播和点播等形式。畦阔1.2米左右,也有2.4米的(称阔畦),畦的两边称坑或坑底,一般深度0.25~0.30米。为适应农时、增加土地利用率和提高产出,习惯采用间作、套种等种植模式,还采用水旱轮作和避免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等措施,加速土质淡化、加快土壤改良和增加产量。
  棉花
  棉花栽培,习惯上与春花或油菜套种,一般在农时谷雨至立夏播种,前作是油菜地,播种会稍晚,多在小满至夏至。1950年代以前,多采用散播或点播栽培。1950年起推广条播,每畦两行。1955年以后,首先在纯地油菜和其他春作收获较晚的地块采用露地方格育苗移栽,1958年起,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后又采用方格育苗和营养钵苗床搭建塑料低棚的方法,以提早播种期。采用营养钵育苗,常在清明后制钵,谷雨前下种,小满至夏至移栽。棉花营养钵育苗,虽有增产效果,但用工较多,1980年代末起,采用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适当提前,大田地膜覆盖的播种时间一般为谷雨前后(每年4月10~25日),并视天气和气温情况适当提前或延迟几天。棉花一般亩植5000~6000株(1994年后引种抗虫棉,株形高大,亩植减为3000~4000株),出苗后应及时挑膜间苗和防病除虫。中期管理应重视整枝、摘芽、开脑和摘去边芯以及高标准培土等。施肥上要掌握“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和补施长铃肥”的方法。发现生长过旺,有徒长现象时,可使用棉花生长调节素(矮壮素等)喷施。棉地杂草对棉花生长影响很大,习惯上尽量在农时入梅前抢墒中耕削地。入梅后一般雨天较多不利中耕,只能靠人工拔除,效率甚低。1996年后,应用化学除草剂(“拉索”等)在棉花播种覆土后、盖膜前喷洒,能有效解决棉花苗期杂草的危害。
  另外,棉花与水稻等水旱轮作,可进一步改良土壤和增加产量。俗语有“年花年稻,眉开眼笑”之说。
  大麦、小麦和蚕豆
  大麦、小麦和蚕豆在农时霜降前后播种,小麦在前,蚕豆中间,大麦可稍后播种。解放前和解放初,境域大麦、小麦均采用点播栽培,在畦两边各植一行,株距25~30厘米。1954年后改为条播,小麦每亩撒种3~4公斤,大麦5~6公斤。蚕豆历来采用穴种栽培,每穴播种2粒。大麦、小麦以氮肥为主,年内施足追肥,年外视长势控制施肥,蚕豆除带禽畜肥、磷肥穴施作基肥外,在清明前后施人粪尿作追肥(称泼豆青),可促使豆粒饱满。蚕豆根瘤有固氮作用,提倡蚕豆与其他春花作物轮作栽培,尽量避免多年重复种植,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栽培管理上应勤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播于稻田的二熟、三熟制大、小麦,多采用宽畦散播,冬季采用压苗措施,有利生根发蘖,但境域采用不多。
  水稻
  水稻有早稻、连作晚稻和单季稻之分。早稻在农时清明前后浸种、催芽,出芽后播于秧板(苗床)育苗(传统为水秧板,1958年后改为半旱秧板育苗),上薄盖绿肥、草料碎片或碎泥煤、牛粪等物,有利于保温、保湿和发根。1965年,推广薄膜覆盖育苗。1985年后,推行“催芽地膜育秧法”。连作晚稻和单季稻以前采用浸种不催芽,直接到秧田水育,后改为“芽露白水播水育”。1958年后,改为水播旱育。1961年后,改为“旱播水育秧”。1980年代以后,为节省劳动力,单季稻播种,有将发芽种子直播于大田的。2011年起,将发芽种子制成“秧盘”,再在苗床育苗,以适应插秧机操作。2016年,共制成水稻育秧秧盘380981盘。
  水稻田一般在农时谷雨至立夏进行耕作,宜日照晒白后灌水。早稻在立夏前后插秧,小满前后嵌插晚青稻(纯田早稻不嵌插晚青稻),夏至前后种单季稻。晚稻在立秋前后插秧。水稻的栽培管理主要掌握好各个生长期的水管理,适时搁田,分阶段进行轻重施肥,防治病虫
  害和进行耘田、耥田、去除杂草等。早稻一般在大暑至立秋收割,单季晚青稻和连作晚稻的收获季节在霜降至立冬。
  油菜
  农时寒露前后育苗,立冬前后移栽。露地直播不多,亩植视土质沙咸程度,在8000~12000株不等,一般为纯地种植。移植时常带磷肥或复合肥作基肥穴施。年内注重松土和除草,防治油菜蚜虫等病虫害,年外重施追肥和防病。现花时摘除顶芽,有利分枝和起到增产作用。
  蔬菜
  传统上有淡旺季之分,春秋为蔬菜旺季,冬夏为蔬菜淡季。1980年代起,采用设施栽培,部分蔬菜已无淡旺之分(称反季节蔬菜)。传统秋播冬收的有青菜、白菜、萝卜类蔬菜,白露前后下种,寒露前后移栽,小雪前后收割。青菜和雪里蕻是境域普遍种植的蔬菜,可秋种冬收,也可冬种春收。雪里蕻腌制晒干后称“干菜”(或称霉干菜),“干菜”与“高脚白菜”(白菜的一种)腌制的“腌白菜”,均为境域一般农民传统的常年主菜,非常普遍。现有霉干菜与鲜笋混合晒干的,称“笋干菜”能提高鲜味和可口度。其他冬种春收的主要蔬菜有榨菜、包心菜、甘蓝菜、花椰菜等,,均为1970年代引入境域,大面积种植的经济型蔬菜,一般在晚秋播种,初冬移栽,第二年早春收割。除鲜菜供应市场外,经过腌制、冷藏保鲜等加工,宜于贮藏和运输。有的冷藏保鲜后外销出口,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部分白菜型蔬菜,苗菜即可上市,颇受消费者欢迎。蔬菜生长期病、虫害较多,常使用低毒和残留期短的农药防治。
  瓜类
  习惯上种植面积较少,多为自食。1980年代起,发展商品瓜类生产,尤以“咸地西瓜”最为适销对路。传统采用河泥制床,分格育苗,农时谷雨至立夏播种,芒种前后移栽至大田,大暑前后先后成熟。西瓜一般亩植600~700株,畦植一行,株距50~60厘米。杂瓜一般亩植2000株,畦
  植一行,株距20厘米左右。移栽前穴施磷钾肥作基肥,第一批座果后须适当增施追肥。生长期要勤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时摘脑(西瓜不摘脑)和撒些草料,利于稳蔓。2000年起,有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和大棚栽培,可提高成活率、促进苗势强壮和提早成熟期。
  水果
  葡萄传统为露天架式栽培。2005年,马潭路村胡钊全试用大棚栽培葡萄获得成功。2007年,虹桥村丁焕郎等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具有保温、保湿、抗涝、防虫和防鸟等作用,可减少防病虫害施药次数,同时成熟期比露天栽培一般提前10天左右,果实色泽光亮、商品性提高、增产和效益明显。此后,境域葡萄大棚栽培发展很快。2009年,新建村钟信军投资200万元创办信军果蔬农场,栽培大棚葡萄等水果100余亩。2011年,有葡萄栽培大棚3000亩,占总葡萄栽培面积的96%。2016年,境域8580亩葡萄,全部采用大棚栽培。栽培技术以冬季整形、夏季摘心,除副稍、绑蔓为主,施肥采用控氮、增磷、重钾。梨、桃、橘传统以住宅、道路、河道周边种植为主,除注重施肥和防治花果期病虫害外,采用矮化栽培技术,有增加光照、提高坐果率和抗风防落果等作用。
  第三节 良种和繁(引)育
  境域农作物种子传统上以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1955年4月,建立庵东盐区农业技术指导站,配备专职农技人员负责良种推广等农业技术工作。1957年,棉区各生产大队建立种子队,开展棉花选种育种,供队内调剂使用。1960年,种子由县种子公司实行专卖。引进的优良品种或原种,先经县属农场或良(原)种繁育基地试育,成熟品种推荐到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种子场(队),规模繁育后,再全面推广。1975年后,形成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四级良种推广网络。1977年10月,庵东镇建立棉花种子场,育种面积134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村级科技组织解散,种子由良种推广示范户、专业户等繁育和推广。1991年,大桥村冯天祥建立白花大粒时豆(蚕豆)基地915亩,产出种豆42388公斤。1997年,高王路村建立“泗棉3号”良种繁育基地3870亩,繁育原种和一代原种169400公斤。2011年,从事良种繁育的专业户2家、繁育基地面积350亩,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户)31家。2016年,从事种子经营企业(户)25家。
  棉花
  解放前,主要种植亚洲棉(中棉)品种的大蔀种(大树种)、小部种(小树种)和南阳棉、亚洲棉(中棉)的改良品种“百万棉”和陆地棉种“脱字棉”(统称本花或短绒)以及紫棉(絮呈黄褐色)。1952年,推广陆地棉“岱字15号”。1975年,引入抗病棉品种大陆棉“86-1”;1982年,取代“岱字15号”为当家品种。1984年,进行原种更新。1986年,引进抗枯萎病品种“中棉12号”;1989年,取代“86-1”成为当家品种。
  1997年,由中熟抗病品种“泗棉3号”更代“中棉12号”。2003年开始,推广抗虫棉。2005年以后,抗虫棉“湘杂棉3号”成为境域当家品种。
  水稻
  1950年代以来,境域先后种植的早稻品种有“火稻”“二九青”“矮脚南特”“广陆矮”“有芒早粳”等,晚稻有“老来青”“农垦58”“农虎6号”“红须粳”“宁84”“秀水48”和“嘉禾”系列等晚粳品种,间作水稻以“晚青”为主,杂交水稻有“汕优6号”等。1977年10月,庵东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应利明,随县农林局赴海南岛陵水县参加杂交水稻制种培训,1978年,选择庵东人民公社种子场进行“汕优6号”就地制种,面积5亩,当年收获种子250余公斤,第二年,大田产量与常规品种对比,高出三成多。1981年以后,根据省集中制种、繁种的规定,停止就地制种,境域杂交水稻种植,全部采用引进品种。2010年起,随着境域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水稻生产逐年稳定,品种向优质、高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协调的方向发展。至2016年,“秀水134”和“宁84”为境域主栽品种。
  大麦、小麦
  解放前,大麦、小麦品种有“4棱”大麦和“6棱”小麦等(俗称本麦)。1950年代起,推广新品种,大麦有“二棱麦”(俗称洋麦)、“矮白洋”等。1960年代起,推广大麦“浙农光芒1号”。1987年以后,引种大麦“沪麦10号”。1994年起,推广大麦“浙原18”。2011年以后,引种大麦“浙秀12”,并成为主栽品种。1960年代起,小麦品种以“光头”(向天六棱)和“矮杆32”为主。
  1977年以后,以“扬麦3号”为主。1983年起,种植“扬麦4号”。1988年起,推广“扬麦5号”。1994年,引种“扬麦158”。2002年,又引种“扬麦10号”和“扬麦12号”。
  2010年起,引种“华麦5号”和“扬麦20号”,并成为小麦主栽品种。
  蚕豆
  又称大白蚕,境域长期种植。1977年后,品种开始更新。1991年,建立“白花大粒时豆”繁育基地,对日本引进的“协和蚕豆”进行系统选育;2001年,将选育出的品种定名为“慈蚕1号”。此后,该品种成为境域蚕豆种植的当家品种。
  玉米
  俗称“六谷”。1960年代前,为主要的秋杂粮品种之一。1970年代初,引种产量较高的早玉米“金皇后”品种1980年代起,发展口感好、菜点两用、宜多茬种植的新品种。主要有“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糯1
  号”“农大108”等。2004年,引种“金
  非”“金利”“中甜2号”“特甜87-8”等品种。
  大豆
  俗称黄豆、毛豆,品种有“梅黄豆”“七月黄”“八月黄”“九月黄”和“茶青黄豆”之分。1995年后,引进“皖豆十五”等新品种。现境域多种植“台湾75”“292”和“303”毛豆等新品种,并以“台湾75”居多。
  油菜
  解放前,以白菜型的本地油菜为主。解放后,改种甘蓝型油菜品种。1955年,推广“胜利”油菜。1969年,推广“九二”油菜。1978年起,推广“92-13系”。1982年起,推广“58系”,1987年成为主栽品种。1992年,推广“高油605”。2001年起,推广“浙双72”境域
  广为种植。2010年以后,“浙油50,”成为境域主栽品种。
  蔬菜
  1970年代起,境域逐渐更新传统蔬菜品种和新品种蔬菜的引进,然后以自繁自育为主,专业蔬菜种子培育不多,品种涉及叶菜、块茎和果实等门类。1980年代起,由市种子公司采购供应和组织当地专业户培育、专门农资商店销售。
  雪里蕻 传统为“大叶芥”“弯头菜”“弥陀芥”等。1970年代,引进上海“金蒜芥”。1998年起,引进香港“蔡兴利包心芥”。2003年,引进“浙蒿菜”等品种。
  白菜 传统有“高脚白”“调羹白菜”“落雪大”“黄芽菜”等。1974年,引进“山东大白菜”(称胶菜),后又引进“青菜”“天津白菜”“塔菇菜”“菜蕻菜”等新的白菜品种。
  榨菜 1970年代开始种植,品种有碎叶种、半碎叶种等。1988年起,引种“余缩1号”品种。2011年起,引种“甬榨2号”品种。
  西蓝花 俗称绿花菜、青花菜,1980年代由荷兰及日本引进,2000年开始在境域规模种植。品种有“曼陀绿”“优秀”等。一般秋播冬收,也有冬季播种到次年4~5月收获的,除供应本地外,还有大宗出口。
  瓜类
  主要有西瓜和杂瓜两类。
  西瓜传统有乌皮西瓜、马铃西瓜和雪瓜等。1970年代起,引种“新澄1号”、台湾“新红宝”“金钟冠龙”等品种。1999年,富民村引种“黄小玉”西瓜,注册商标富乐民牌。现常采用西瓜苗嫁接技术,以提高品种纯度和产量。2011年起,引进“早佳”“美都”等新优品种,境内广为种植。
  杂瓜是甜瓜和菜瓜的总称,甜瓜有“黄香瓜”“青香瓜”“白皮香瓜”“炮瓜”“十大金瓜”“瓮香瓜”等10余种,菜瓜有“花皮菜瓜”“白皮菜瓜”等。1980年代,由外地引进“白皮香瓜”和“白皮菜瓜”,发展较快。而“十大金瓜”“瓮香瓜”等一些品质和口感较差的传统品种被逐渐淘汰。
  水果
  葡萄 1970年代前,只在庭院种植,主要品种为“金皇后”。1970年代初,开始引进“巨峰”葡萄,后因品种退化和栽培技术落后,发展缓慢。1980年代起,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加上境域沙质微咸土壤使葡萄具有色泽好、虫口少、甜度高等优势。目前栽培的葡萄主要品种有“巨峰”“红富士”“金皇后”“红提”“美人指”“玫瑰香”等。以“巨峰”为主栽品种,人称“咸地葡萄”“马潭路葡萄”,市场适销对路,逐渐知名
  梨 传统有青斋、黄斋、沙梨等品种,现以“黄花梨”“翠冠”等品种为主。1980~1990年代,有规模种植,后因成熟季节多受台风影响造成落果,种植面积减少。
  桃 种植品种有水蜜桃、早红桃、夏白桃、油桃等。1980~1990年代,有规模种植,后因品质不如传统产地,种植面积减少。
  橘 1970年代前,境域零星种植早橘和广橘。1970年代后引种无核橘。19831987年大力推广,后因品种落后、品质不佳等原因,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仅在宅旁少量种植。
  附:庵东镇种子场
  1977年10月,境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庵东人民公社从第三、四、五、六生产大队划出36户农户(其中第三生产大队2户、第四生产大队5户、第五生产大队21户、第六生产大队8户),移居四塘北三十弓江闸东,成立庵东人民公社种子场,相当于生产大队级别建制。主要为庵东人民公社棉地繁育棉花良种。时有人口127人,耕地134亩东与北接庵东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南与高王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相邻,西与沧田人民公社第四生产大队相连。1981年4月,改为庵东镇种子场。2001年2月,并入元祥村。
  第四节 肥料
  农作物传统以施有机肥料为主,肥力稳长,有利于土壤改良。19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供销社按生产队土地面积分配化肥。1980年代以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省时、省力的化学肥料被广泛使用。
  有机肥料
  绿肥类:包括苜蓿(俗称草子)、紫云英和豌豆、蚕豆的青秆等,深埋用作基肥和改良土壤。
  粪肥类:包括人粪肥和禽畜粪肥。人粪肥主要用作追肥,禽畜粪肥除猪鲜粪可作追肥外,一般以干施作基肥。饼肥类:包括棉籽饼、油菜籽饼和大豆饼等,均可作追肥或基肥。灰肥类:传统以柴灶草木灰为主,可用作绿肥和豆类作物的基肥,也有以杂草、秸秆烧荒而成的焦泥灰用作基肥的。1970年代以后,灰肥使用渐少。杂肥类:有河泥、野草、水草沤制草浆河泥等。传统上农民有“捻河泥”以及结合冬春小型水利掘河泥等习惯。秸秆类:以前农民将秸秆作为柴草使用。随着广泛使用煤气以及盐改农后改良土壤的需要,1980年代起,利用秸秆还田作为改良土壤的措施,得到大面积推广。
  化学肥料
  氮肥类:主要用于农作物追肥。1950年代起,应用“硫酸铵“氨水”“碳铵”等。1960年代至1970年代,以“碳铵”“尿素”为主。1980年代起,以“尿素”为主。
  磷肥类:始用于1960年代初,主要有“过磷酸钙”等,用于蚕豆、苜蓿、油菜作基肥,后应用于榨菜等蔬菜的基肥。
  钾肥类:以“氯化钾”为主,始用于1960年代的棉花生产,1980年代起,在多种农作物上使用。
  复合肥类:有“氮磷二元”“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974年后,作多种农作物基肥。1985年,引进俄罗斯48%、44%、40%三元含氯复合肥。2002年,引进希腊45%、芬兰45%含硫复合肥。此后,复合肥被广泛使用于多种作物的基肥和追肥。
  微量元素:1980年代起应用,硼多用于油菜、棉花,钼多用于蚕豆。
  微生物肥料
  主要有“5406”菌种,多用于饼肥发酵和早稻催芽。
  附:调节剂
  1960年代起,境域对农作物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矮(助)壮素、2,4-二氯苯氧乙酸(俗称2,4—D)、多效唑、乙烯利、防落唑、烯效唑等,分别有矮化助壮,防止作物倒伏,控制生长,果子催熟、催红和提高坐果率等作用。
  第五节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以下简称植保)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解放前没有植保组织,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自1955年起,境域先后成立各级植保机构,配备植保技术人员,适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指导和组织防治措施的实施。
  植保机构
  1955年4月,庵东盐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后,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植保工作。1975年,建立生产大队农科(植保)组织6个,有植保员34人;生产队科技(植保)组12个,有农民科技(植保)员61人。1980年,境域7个人民公社全部成立“农科站”有专业植保技术人员9名;生产大队农科(植保)组织7个,植保员14人;生产队科技,(植保)组36个,植保员48人。1987年,有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32人,其中植保技术人员9人。1992年撤扩并后,原有区和各乡(镇)农技人员转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设植保专岗2名。2013年,组建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有分管植保技术人员1人。
  主要病虫害
  棉花 主要病害: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角斑病等。主要虫害:棉蚜、红蜘蛛、蓟马、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玉米螟、棉盲蝽、棉叶蝉(叶跳虫)、蜗牛、地老虎、小卷叶虫、造桥虫、蝼蛄等。
  春粮、杂粮作物 主要病害:蚕豆有蚕豆叶病、枯萎病等;大麦有条纹病、黑穗病、赤霉病、黄花叶病、网斑病等;小麦有小麦锈病、黑条矮缩病等;玉米、高粱、番薯有锈病、黑穗病、赤霉病、黑霉病等。主要虫害:蚕豆有蚕豆象、蚜虫、金花虫等;大麦、小麦有粘虫、麦蚜等;玉米、高粱、番薯有玉米螟、红蜘蛛、蚜虫、卷叶虫和食心类害虫等。
  水稻 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黑尾叶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稻虱、蝗虫、螟虫、纵卷叶虫、稻蝽象等。
  蔬菜 主要病害:根腐病、软腐病、锈病、白粉病、霉病等。主要虫害:蚜虫、潜叶蝇、青虫、根结线虫等。
  果木 大部分农林病害虫都会危害果木。而病害对葡萄的影响较大,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等,多以“福星”“百菌清”“速克灵”和“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采用大棚栽培后,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有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可用“科博”“大生”“世高”等药剂防治。
  1950~1952年,境域连年发生卷叶虫和红蜘蛛危害,尤以1950年为最,东西蔓延15千米,南北涉及1.50千米,被害棉花面积达2/5。庵东区人民政府组织各乡、村成立除虫突击队,进行人工捕杀。1951年7月17~18日动员劳力达67228人次。1953年,粘虫(俗称麦头虫)大发,全区出动劳力6159人次,,在5317亩麦田里抓捕麦头虫2553.80斤(合1276.90公斤)。1960年以后,境域红铃虫多有发生,严重影响棉花品级和产量。1972年,境域发生棉花枯萎病,病害面积达4500亩,占总植棉面积的55%。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主要采取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管理、采取作物轮作以及增加作物通风透光度等农业技术,控制病虫害危害。1975年,选用棉花抗枯萎病品种“86-1”。1997年,选用抗病棉“泗棉3号”。2003年,选用抗虫棉“湘杂棉3号,”对抗病、抗虫有明显效果。
  人工防治 1951年,用黏土粘杀棉花红蜘蛛。1953年,用人工捕捉麦头虫。1960年代,发动群众冬季掘稻根,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害虫和装置黑光灯诱蛾。1970年代,用高压汞灯灭蛾等。后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粘卡等杀虫。
  生物防治 主要采取保护天敌和益虫来减少虫害。1960年起,人民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等害虫天敌的布告,以减轻农作物危害。还采取并利用生物寄生技术培养寄生蜂等。1964年起,连续数年培育金小蜂,消灭越冬红铃虫,有效减少对棉花等作物的虫害程度。
  药物防治 1950年代,主要使用“六六六”“二二三”“1059”等农药。1960年代起,多用“敌百虫”“马拉松”“乐果”1605”“甲胺磷”等农药。1970年代前,供销社按生产队土地计划面积分配农药,1980年代初,农药供应放开。同期,境域蚕豆象危害逐年加重,影响种子发芽和商品质量,粮食部门专门对收购的干豆和生产队种豆,以“氯化苦”或“磷化铝”进行密封熏杀。1970年代起,限止有机磷类农药使用,推广“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80年代起,使用高效低毒的复配农药。2004年后,应用“蚍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和植物与微生物源杀虫剂,如“毒斯蜱”“阿维菌素”等为主要代表的低残留、无公害农药。2008年,境域农药使用量55.30吨。2011年,有农药供应点33家,年供应量101吨。2014年,境域农药使用量200吨。2016年,减少到180吨,农药供应点26家。
  第六节 农机具
  解放前,以人力农机具为主,部分重活应用畜力,耕作艰辛,工效甚低。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推广、改良农具,发展农业机械。1960年代初,境域开始应用柴油动力抽水机进行农业灌溉。1970年代起,农业机械快速发展,1975年,有大、中型耕作机械3台,农用手扶拖拉机11台,排灌机械720台,植保机械1471台,脱粒机械140台,农业加工机械82台,总功率达到4671.79千瓦。此后,部分农机动力应用更加便捷的电动机。1980年代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机朝大、中、小配套和因地制宜的方向发展。到2015年,境域规模面积的耕作和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随着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农地面积趋减,主要农业机械总量随之减少。
  传统农具
  耕作农具 翻耕用的犁、铁耙,平整用的耙、耖,中耕用的刮子、锄头和掘沟用的槽锹、坑铣等。
  排灌工具 水桶、水车(有人力手拽、脚踏、畜力和风力驱动4种)。
  播种农具 豆锹、小铁耙、啄麦孔、草刀(俗称小锹)等。
  收割农具 茅刀、镰刀、稻桶、竹簟、篍笼、风车、畚斗等。施肥农具粪桶、料勺、土箕等。
  加工器具 石舂、捣臼、木砻、网筛、石磨、轧花车(先为人工脚踏,后改为畜力,俗称牛洋车)、纺纱车(俗称摇车)、调纱车、织布机、木榨(俗称油车,用于榨取植物类油脂)等。
  运输工具 扁担、淘泥箩、长篮、蝶箩篮、簸箕(畚箕)、土埭等,1960年代起,使用手拉车和小吨位农船。
  农业机械
  耕作机械 主要有拖拉机,分小型手扶式拖拉机、中型轮胎方向盘式拖拉机和大型轮胎或履带式拖拉机等。用于多种农业机械的动力,配挂犁耙以及脱粒、播种、收割、水泵、车厢或加工机械,可分别实施翻耕、播种、收获、排灌、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作业。1980年以后,拖拉机大多用于农业运输。2011年,有14.70千瓦以上大、中型拖拉机36台,2.20~14.70千瓦小型拖拉机136台。2016年,有大、中型拖拉机16台,手扶拖拉机31台。
  脱粒机械 1960年代起,采用双人脚踏脱粒机。1970年代使用电动脱粒机,后受电源影响和方便移动,动力改为3马力柴油机。1980年代以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除种粮外,其他农作物使用较少,数量锐减。2011年,仅为27台。此后,很少单独使用。
  收割机械 1991年,购置潍坊产轮式“雷沃谷神”牌(4LZ-2.5型)联合收割机1台。2007年,又购置同型联合收割机2台。此后,境域大面积的收割、脱粒实现全程机械化。2013年,有联合收割机5台。2016年,联合收割机减少至3台。
  播种机械 2011年,境域有水稻插秧机3台,装机总功率39千瓦。2016年,有水稻插秧机6台,装机总功率78千瓦。
  排灌机械 1956年,西一盐(农)业高级生产合作社,在高王路江东侧,安装第一台8马力柴油动力抽水机(先为煤气机),开启境域应用农(盐)业机械先河。1958年,抽水机增加到16台(均为盐业生产纳潮提水),总功率188匹马力(合138.18千瓦)。1960年代后,抽水机动力逐年为电动机所代替。1970~1980年代,为减少修建渠道土地和费用,增加机动性,将动力和水泵安装于农船(一般为水泥船体),称抽水机船。实行联产责任制以后,使用更加便捷的潜水泵,用于承包地块和鱼塘排灌。1984年以后,排灌机械向大、中、小配套发展。2011年,有排灌机械2068台,总功率4212千瓦。2016年,有排灌机械2075台,总功率达到7185千瓦。
  植保机械 1950年代初,开始用压缩式圆筒手动喷雾(粉)器防治病虫害。1960年代起,采用单管喷雾机和手摇喷粉器。1970年代起,开始使用背包式机动喷雾(粉)机,1980年代得到普及。2011年,境域机动喷雾(粉)机拥有量达到1913台,装机功率2665千瓦。2016年,有植保机械1958台,装机功率2746千瓦。
  运输机械 1960年代前,农业运输主要靠人工和畜力。1970年代初,使用12马力手扶拖拉机兼用农业运输,同时利用完善的水利网络,多数生产队配有载重量3~5吨的农船从事农业运输,少数装有挂浆机。1990年代起,用拖拉机动力等改装三卡(简易三轮)搞农业运输。2000年后,使用小四轮农用运输车。2016年,有农业运输车302辆,运输拖拉机153辆。
  加工机械 粮食加工:主要有砂砻、碾米机(俗称横机)、轧粉机(俗称小钢磨)、滚筒机等。1953年,工商界人士宋世藩,在七甲江西侧五塘下创办首个粮油加工厂,动力为煤气机(俗称引擎),后改为柴油机动力,1956年停办。1958~1975年,庵东人民公社第一、二、五、七等生产大队,先后兴办集体粮食加工企业。至2016年,有各种粮食加工机械40台。棉花加工:主要有皮辊式轧花机(车)。1960年代前,以畜力驱动,后使用煤气机和柴油机作动力。1970年代起,动力改为电动机。1987年,从事棉花加工的有33个村,81台轧花机(车)。2016年,有轧花机(车)72台。油脂加丁:1965年,庵东人民公社第五生产大队开办榨油厂,始为木榨,劳动强度甚大。1970年后,购入绍兴粮机厂生产的95型榨油机1台,主要加工本村及周边的棉籽、油菜籽等油料加工。2016年,境域有油脂加工机械4台。亦有将榨油机安装在汽车上进行流动加工的,颇受农户欢迎。
  另外,还有蔬菜和食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和农业作业机械等。1970年代起,境域有多家榨菜加工企业(个人),生产由人工操作逐渐改为机械作业,应用于清洗、切丝、拌和、包装等工序。2016年,有饲料加工机械36台,主要有粉碎机等,用于饲料杂粮、作物秸秆、瘪谷、麦类等粉碎;有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3台,装机功率5532千瓦。其中:推土机3台、挖掘机74台、开沟机5台。用于肥料深施作业的机械6台等。
  管理与服务
  管理机构 1956年,境域开始农机具改革,大搞“农具革新”。各乡(镇)高级社均建立农(盐)业工具厂,负责辖区内农(盐)业工具的修理和制造。1959年,成立庵东人民公社机电排灌站和拖拉机分站。1976年,建立庵东区农业机械管理站(以下简称“农机站”)。1980年,各人民公社组建“农机站”,各生产大队设农机管理小组。1984年,区“农机站”改名为农业机械管理所,乡(镇)“农机站”亦随之改名为乡(镇)农业机械管理所。1987年,仍复名区或乡(镇)“农机站”。时有乡(镇)站7个,共有乡(镇)站专管人员8名;村管理小组71个,管理员71名。1992年“撤、扩、并”后,成立镇“农机站”归属农业部门,有农机专业管理人员4名,负责辖区内的农机安全和技术管理。201,3年12月16日省农业厅、公安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庵东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2016年,,镇“农机站”有在编人员3名,均具有专业技术职称。
  操作和维修1979年前,农机操作人员由县“五七大学”负责专门培训。此后,操作人员实行县、乡两级培训,农机定点维修。1987年,有拖拉机驾驶员236名,内燃机手475名,2004年,有农机操作人员170名,其中拖拉机驾驶员165名,设有农机修理网点7个,农机修理人员8名。2011年,有农机操作人员270名。是年起,农机修理实行市场化操作。2016年,有农机操作人员202名,其中:拖拉机驾驶员197名。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