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盐业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4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盐业科技
分类号: TS34
页数: 14
页码: 571-58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海水制盐的技术进步,包括制法的进步和制盐设备、技术的改进、创新和提高的情况。
关键词: 制作技术 海盐 庵东镇

内容

海水制盐的技术进步,包括制法的进步和制盐设备、技术的改进、创新和提高。制法的进步是指从远古时代的直接用海水烧煮成盐,发展到先将海水制成卤水后再将卤水烧煮成盐,再发展到直接将卤水晒制成盐,最后采取蒸发罐等设备装置,直接在罐内蒸发成盐。制卤、制盐设备技术的改进、创新和提高是指在盐业生产过程中对原有设备、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和提高,达到提高盐产量质量,降低劳动负荷,减少制盐成本的目的。
  第一节 制卤技术
  制卤技术进步主要有测卤技术进步、制卤方法改进、制卤设备研制等。
  测卤
  测卤是指利用一定的工具,测定已制成卤水的浓度。明清时期,采用石莲试卤方法(即用莲管测卤水)。民国时期,沿用莲管测卤水,一般有3种,盐民使用的称地头莲,一般为一个竹管,用于运卤车和船上测试的分别称车莲和测潮莲,均有两个竹管。同时,逐渐开始用比重计(波美表比重计,简称波美表)测定卤水浓度。
  新中国成立初,莲管测卤水仍是测定卤水浓度的主要方法。历经改进,由原来的双管测试改为单管测试,莲于也从10枚改为5枚,后随着波美表的广泛使用,测卤水逐渐被波美表替代,一直沿用至盐田消失。
  在晒盐生产中使用的波美表一般有2种:一种是低度表,其测试值为0-5°Be′用于海水及初级卤水的测量;另一,种为高度表,其测试值为0-35°Be′,用于结晶阶段和中高档卤盛满卤水后,将卤表轻轻放入竹管内,平视观察卤表上的刻度在卤水平面中的位置,即是该卤水的浓度。
  刮泥淋卤
  新中国成立后,刮泥淋卤经过数次改进和提高。
  1955年4月间,东二乡曙光盐业生产合作社试验成功人工增咸法,即将淋过卤的生泥挑铺地上,泼上海水,让其蒸发,快速吊咸,经两天日光暴晒,即可成为咸泥。称薄铺生泥,利于在短晴天多时刮咸泥。此法在盐场局部推广。
  1955年夏,庵东盐区人民政府技术指导站干部苗杏龙在东二乡曙光盐业生产合作社创造“地漏”成功。“地漏”指原来造在高坨基上的漏碗(称高漏)改成与白地相平的“地漏”制卤,这一方法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增加产卤量和减轻挑泥爬高坨基的劳动负荷,得到浙江省盐务管理局的肯定。并受盐民的欢迎,很快在全场推广,苗杏龙因此被推荐出席轻工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
  1956年初,西一乡盐(农)业生产合作社第六大队进行灰晒试验,仿照象山“摊灰淋卤”制卤方法,但未成功。
  1958年8月,中共西二乡总支部副书记丁长和创造“轮番操作法”,后被人称为“丁长和操作法”。这是对刮泥淋卤生产过程比较系统的一次改革。它适合庵东盐场土质沙性重、海水淡、降雨量多的自然条件。其特点和做法是:白地开沟铺生泥,变灌潮为渗潮,变刮泥为铺泥,加快吸咸,缩短取泥周期,提高卤量和浓度,充分发挥盐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轮番操作法”经省盐业部门批准,在1959年庵东盐场技术革新总结中得到肯定而全面推广,当年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占刮泥淋卤面积的50%1960年9月统计,推广面积已达44018亩,占81.8%。1954~1960年,用老法高漏生产,,平均亩产1.6吨;1961~1967年,用轮番操作,平均亩产2.38吨;1968~1974年,滩晒生产平均亩产1.87吨。轮番操作比滩晒增产27.3%,比老法高漏增产48.8%。
  1963年5月30日,庵东区公所印发“老法生产”操作要点,作为“轮番操作法”的主要内容,并提炼为“薄、细、匀、遍”4个字。“薄”:指将制卤已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铺得薄一点,不留粗块;“细”:指淡化的生泥,要求敲得细一点,不留粗泥;“匀”:指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铺得均匀;“遍”:指淡化的生泥,要求在盐田上全面铺遍,不留死角。
  1958年,丁长和被评为浙江省工业基建交通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先后被评为区、县、省先进工作者和宁波地区劳动模范;1959年,赴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
  防渗
  减少盐田渗漏是提高盐产量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是除草、除虫害、压实滩田、铺薄膜防渗漏等。
  盐田杂草主要生长在卤水浓度较淡的初级制卤区。1986年,庵东区盐业技术指导站朱可为、韩新钿、王顺仙试制用农药草甘膦作除草剂,消除盐田杂草,在庵东盐场推广,该项技术获得1991年浙江省盐业科技进步四等奖。
  盐田除虫的药物主要是茶子饼和六六六粉。后改用倍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敌敌畏4种药物,对盐田害虫有强烈灭杀作用而残留毒素极少。此外利用制盐后的老
  卤,回到大平滩进行杀虫。
  滩田压实防渗技术。1950年代,采用石磙子人工压实。1974年,庵东盐场开始引入压滩机,分5马力与10马力两种。5马力自重1000斤,每天可压滩20~25亩。10马力自重1吨,每天可压30~40亩。压滩机使用以1980年最多,全场109台,676马力,至1985年,减为41台、270马力。
  盐田薄膜防渗。1974年,县盐科所进行塑料薄膜垫底的防渗试验。办法是将塑料薄膜铺于蒸发池泥底下20厘米处,以减少盐田卤水渗漏,能增加成卤量15%。在庵东盐场滩地部分调节池上进行推广后,效果甚佳。
  提水(扬水)
  提升海水和卤水,是盐业生产能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刮泥淋卤时期,皆用人工担卤或水。制卤方法改为平滩制卤后,因提水量的大量增加,农用木制龙骨水车开始大量应用盐业生产中,以手摇式为主,至1970年代,仍有应用。
  庵东盐场为减轻盐民的劳动负荷,逐步引进机械设备。1950年代中期,以通用机械为主,1970年代初,逐渐引入盐业专用机械,其中1960年代,还大量使用过风力机械。机械化程度以扬水工序最高,1981年,达90.7%;提卤较差,占9.5%;压滩占21.8%;收盐、集坨均无机械。
  1954年,东三滩晒场建成,引入8马力立式单缸柴油机1台,8寸离心泵1台,此为庵东盐场第一套扬水机械。
  1955年9月,庵东盐场开始用风车提水。浙江省盐务管理局派技术员励志君来庵东盐场试制转向风车2架,安装在东三滩晒试验场,这是庵东盐场第一次用风车进行扬水作业。一架风车能抵人工脚踏水车8个劳动力工作量。1958年后,大力推广枝条架,因盐场无电,为解决枝条架的扬程问题,庵东盐场集土木匠于一堂,对原有风车进行改进,共同研究制造了高、低两种扬程风车,分别安装于枝条架和滩田二道扬程处,进行扬水作业。至1973年,风车达810架。1973年,电力输抵盐场,风车逐步减少,至1983年,仅剩4架。
  1959年,庵东盐场还创造了人风两用风车,在全省盐区得到推广使用。
  1957~1960年,各产盐乡大量安装抽水机,动力以煤气机为主,单机双缸12马力,水泵多为离心泵。1960年装机达60台、712马力。1960年后,柴油机开始取代煤气机,型号多样,多用于扬水,至1964年曾达101台,总功率1455马力。
  风车易遭大风破坏。1973年6月27日的龙卷风,使庵东盐场283架风车遭损坏。以后随着柴油机提水泵增加和电力的发展,逐渐改用提卤泵,风车使用量也随之减少。1983年后,风车被全部淘汰。
  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庵东区西一、东二2个人民公社实行电力灌溉,列入1969年度省地方工业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60多万元。1973年,全区6个人民公社都送电到盐场。全区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43.67千米,总投资23万元。1974年后,始用盐业专用工具——提卤泵。电动提卤泵具有流量大、耐腐蚀、结构轻巧、使用方便等优点,比人工车水提卤提高功效近10倍。
  除此之外,尚有以慈溪产3马力柴油机带动的提卤泵,专供无电地区使用,提卤泵1983年最多,达1104台、1912.5千瓦。
  滩型
  庵东盐场沿海海水淡,土质属粉沙性,短晴天多,在滩晒设计上宜小不宜大,要步数多(一般是15步)、走水薄(一般在3厘米以下)、走水速度快(一天二步)、单元小(每单元63亩左右)的特点,滩型取同一模式,即:二道扬水式,走水步数15步,四六通滩型,一般单元长350米左右,宽120米,滩头留有水库,结晶区板滩结合。这种滩型最多时达1305副(单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作了一些技术改进,扩大滩头水库的容积。1975年,西一人民公社首先改造滩头水库,将原来每副滩一个的小水库连成中型水库,以提高储水量。1976年,宁波地区工业局拨款6.6万元支持技术改进。包括改造滩头水库;薄膜垫底防卤渗漏,在全场滩田的调节池上推广;增加黄泥板蒸发池,由于走水15步不能达到高浓度卤水,通常只能达到13~15度左右,1974年以后,改造盐板基,增加黄泥板蒸发池,延长了走水路线,达到近饱和卤上板;进行标准滩(技改滩)的建造,1978年冬,开始着手老盐田改造,按照标准,配套齐全。第一批东一人民公社第八生产大队第三、四生产队与西一人民公社第十一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进行技改,计5副滩,面积417.79亩。1979年冬,又扩大改滩22副,计1534.63亩。其改造内容是:采用塑膜垫底防渗,苫盖结晶、改革沙子板为缸砖结晶池、增添卤池设备,一般达到每亩2立方米左右容积的卤池,增添提卤泵等必要的机电设备、进行滩型结构改进,或将两个单元的结晶区合并为集中式的结晶区,或将两个单元的制卤和结晶区全部并为一个生产单元,走水路线由原来的12排13步改为8排13步,同时,增加卤池盖。为克服盐民中忽视蒸发区、大蒸发池的倾向,1970年代初,中共庵东区委提出“三板一个样”,要求大蒸发池、小蒸发池、结晶池三种板面层都达到光滑、平整、坚实、不漏、无杂草的标准。
  第二节 制盐技术
  制盐技术主要经历了从煎制到晒制的发展过程。在煎制中有篾盘、铁盘和铁锅等煎盐设备,在晒制中有盐板和泥盐板、缸坦、沥青、沙子板、缸砖、薄膜等结晶面层。此处记述其中对结晶板、结晶工艺等技术改进情况。
  结晶工具
  庵东盐场结晶(成盐)工具过去仅盐板一种,后因盐板每年需投入大量杉木进行维修,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木材无法满足,不得不另找其他材料代替。至1983年止,盐板全部淘汰,改用其他材料的结晶池。
  1952年5月,东三乡出现泥盐板,是以黄泥敲硬制成,后作蒸发卤水用。
  1957年4月,境域引进绍兴东方红盐农业生产合作社制造石灰泥板方法。是年夏,中共庵东区工委书记孙宗凯借鉴此法试制沙子板并开始推广,至1978年,达4134.86亩,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结晶设备。
  1964年起,从象山及温州乐清等地引人以碎缸片铺设结晶池的技术,至1980年,曾发展到686.7亩。后又推广一种边长0.1米的正方形烧制缸砖,因成本需5元/平方米,推广不多。
  1971年起,从舟山引入黑色塑料薄膜垫底的工艺。由于塑料薄膜不漏卤,且是黑色的,有利于吸收阳光,增加产量。1980年使用最多,达1404.60亩,作为滩晒制盐的主要设备。
  结晶工艺
  1956年4~7月,试验在盐板上加双朝卤,加深卤液浓度,延长结晶时间,初产原盐氯化钠含量可达89.6%。
  1963年,推广“五好”场基,即:勤扛板迟刮盐好;看天加足卤水好;盐板平、卤不漏干好;饱和卤上板好;盐板、卤缸、小仓清爽好。
  1964年3月7日全国制盐工业技术工作会议推广积极充裕卤源,掌握量卤灌池,新卤、适当深卤、适当,长期结晶,分晒、卡撤老卤等经验。8月12日,中共庵东区委根据会议“新、深、长”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提高盐质的五条措施:(1)高卤度上板,至少20度。并须有充足的卤源、量卤开晒。(2)严格掌握漂花时搅卤和午后打盐花的操作。(3)根据天时加足卤水,进行适当的深卤结晶。(4)及时排除老卤,不掺苦卤。(5)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保证原盐色泽。
  这五条措施实施后,干部社员纷纷搞试验,庵东盐场盐质有了提高,产出了一等盐、优等盐。
  1965年6月,深化提高质量措施,提出了“新、饱、沉、排、清、旋、控”七字操作规程:(1)新:上板卤须用新卤,不掺老卤。(2)饱:上板饱和卤水,不低于25度。(3)沉:卤水上板前经石灰沉淀除去杂质。(4)排:彻底排除沙子板上的老卤,晒一朝,排一朝。木盐板上则天天排。(5)清:开晒前用淡卤把沙子板洗刷干净。(6)旋:多次旋卤旋盐,调节晶体的成长。旋盐方法:第一次在卤水亮晶晶(25度)时,用木耙旋卤一次,掌握不能将卤水旋白。第二次漂花时用橡皮耙轻轻地把盐花打沉,以后见漂花即旋,可多至四五次。要求高温多旋,低温少旋。(7)控:严格控制刮盐终止卤度,一般控制在28.5度。
  1965年8月13日,中共庵东区委提出“一化五坚持”晒盐要求:即做到思想革命化,坚持高卤度上板,坚持撤除苦卤,坚持适时旋盐,坚持分堆分储,坚持清洗设备。
  1978~1979年,在技改滩的建造中采用薄膜垫底防渗和苫盖结晶工艺,塑苫盖面积大幅度增加,解决了平摊晒制结晶中保卤防雨的问题。
  第三节 技术革新与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盐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涌现出很多有关盐业生产的技术创新、改进。1950~1987年登记的创造发明共有42项,其中有7项推广价值不大,已经淘汰。在生产上起过作用并推广的26项。
  第四节 科研机构与服务
  民国时期,庵东盐场建有测候所。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代始,曾设置盐业科技研究、管理机构,为发展盐业生产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服务盐业。
  研究机构
  慈溪县盐业科学研究所 1974年4月建立,隶属县盐业公司。位于三洋村(原东二乡海阳村八塘南),所长苗杏龙,后冯长行,职工16人,其中科研人员2人。建科研用房70平方米。辟盐滩4副,面积384.73亩,作科研生产之用。经费由县盐业公司拨补,主要靠产盐自给。1976年,“薄膜垫底防渗”研究项目获县科技成果奖;“砖薄壳卤池盖”等研究成果在全场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盐产,4副盐滩平均亩产原盐达1.973吨,其中1978年达4.42吨,创历史纪录,为全场作出了示范。
  管理机构
  1955年5月,庵东盐区人民政府设立盐业技术指导站(26人),主要负责技术革新及推广新技术。1979年1月8日,建立庵东区盐业生产技术站。历任站长:应炳根、应岳泰、朱可为。主要负责管理盐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科技队伍
  民国时期,全场盐业系统有大专学历、从事盐业技术人员2人。新中国成立后,曾设盐业质量等级化验室,直至盐场消失。1990~1998年,经盐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各类盐业技术人员38人。
  获盐业技术职称的盐民人数:盐业高级技师1人,盐业助理技师5人,盐业技术员32人,盐业助理技术员8人。
  科技服务
  盐业系露天生产,受天气突变(雷阵雨、风暴等)制约。自民国时期始至新中国成立后,庵东盐场建立气象网络,直接为盐业生产服务。
  测候所 民国35年(1946)9月14日庵东设置四等气象测候所。民国36年4月10日盐务总局配置测候仪器5件,着令开,始工作。民国37年4月19日全国测候站目录卡,记载:庵东盐场测候所地址在浙江省余姚县庵东镇,民国37年,1月5日成立并开始记录。仪器:最高温度表1、最低温度表1、干湿球温度表2(向中央气象局借用)、百叶箱1、八十厘米蒸发器1、雨量器1。观测次数:每日3次,标准时区120。EMT,每日记录送中央气象局及盐务总局产销处。技术员萧庆忠。
  气象站 1956年12月,庵东气象站在庵东区公所西南侧建立;1959年6月,改称为县气象站;1960年3月,改为县气象服务站,仍设在庵东;1963年1月,改为县庵东气象服务站;1971年9月,定名为县气象站。1992年1月,迁往县城浒山镇。历任站长:吴世楷、李恩彦、薛仁芳、盛冬保、潘金海、沈仁焕、蒋肖华、洪光、沈仁焕、潘长仁、符国槐。
  气象雷达站 1980年1月28日,为庵东盐场盐业生产即时预报雷阵雨天气需要,经省第一轻工业局批准,县盐业局建立气象雷达站。站址:庵东镇元祥路;占地1亩余;建五层楼房1幢,五楼安装“711雷达”发射天线,四楼为“711雷达”仪器室和操作室,另设气象摄影显示暗室,并备有3马力柴油发电机1台。编制3人,站长周志安,隶属县盐业局。1980年7月,盐业旺季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庵东区广播系统及时向盐场区域发布雷阵雨天气预报。先后预报雷阵雨灾害性天气20余次。1986年11月撤销,机器设备全部转拨台州地区三门盐场。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