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4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
分类号: TS34
页数: 16
页码: 555-5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庵东盐场海盐制作方法发展情况。
关键词: 制作方法 盐场 庵东镇

内容

庵东盐场海盐制作方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不相同,历经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用火力煎盐。咸丰二年(1852)始用泥板晒盐;咸丰末年始用木板晒盐。至民国12年(1923),以木盐板日晒代替火,力煎熬,煎盐全部废除。诸家路以西称为卤地,民国18年以前,所产之卤供杭州湾北岸海宁县许村一带煎盐之用;民国18年后,海宁县许村一带废灶后,特准庵东盐场西三区增板2万块晒盐。1960年起,逐步由板晒改为滩晒,至1983年,全部淘汰板晒,改以沙子板及黑色塑料薄膜垫底板结晶,直至2001年,盐田消失为止。
  庵东盐场主要有两种海盐制作方法,一种为“老法生产”:制卤通过“刮泥淋卤”取得制盐原料——卤水,制盐由木板进行“板晒”利用日光、风力结晶成盐。另一种称“新法生产”:即开始由“流枝滩”三结合(流下式盐,田、枝条架、平滩)制卤,后发展为全“平滩”制卤,而制盐则通过大面积黑色塑料薄膜或沙子板等结晶设备,也是利用日光、风力结晶成盐,亦称“滩晒”。
  第一节 制盐方法
  制卤煎盐
  民国以前,庵东盐场东三区有若干煎灶,采用刮泥淋卤火力煎盐制法。其制卤、煎盐方法如下:
  开辟盐田 制盐必先制卤,制卤又得先要开辟盐田(亦称白地)。在海滨淤沙积涂渐生海草,称为草地,历经数年即可开辟为盐田。其法:先耕去杂草,堆积起来,备作他日筑土基之用。然后于盐田四周掘其1米宽、0.5米深的沟道,用掘起之泥于沟道两旁筑成一条高0.2米的土防,再于盐田一角掘直径4米,深1米的水汪一个。另作土基约8米×14米,如盐田广大,再于四角或四边堆成1~3个小坨基,约4米×8米,其高度各为2米左右,坨基上筑漏碗为淋卤工具。漏碗筑法:于盐田坨基之四角挖圆台型土坑,口径约2米余,底径约1.5米,深约0.5米,底与四周漏墙紧实平滑。其下埋一节中通竹管,管口斜截,露于漏碗之中心,竹管另一端处掘地成坑,中埋一缸以盛卤,缸上筑一缸井桶(木制),其口仅容卤吊(桶)上下,以减少雨水入缸,冲淡卤度。
  制卤 当盐田开辟成功,经潮水淹浸盐田后,表层的泥土就成了咸泥,海潮退后,经过太阳暴晒,盐田表层起了一层薄薄的盐花,这便是盐(咸)泥。但咸泥不能直接取盐,需经“刮泥淋卤”制成卤水才能制盐。
  “刮泥淋卤”的制卤方法,其工序共8道:
  (1)刮泥。俗名拖泥。连续几个晴天后,白地起咸,表面有间花白点,形成咸泥,即可开始刮泥。刮泥用铁制拖刀,将地面约一厘米厚的土层刮起。
  (2)耖泥。由二人或一人拽引木制耖耙,将泥耖松、耖碎,促使水分蒸发。
  (3)集泥。俗称栈泥。用木制栈板,一人扶板,一人拉绳,将已拖好之泥,两面对栈成塘(垄),一般6刀为一塘。栈泥负荷轻,常为妇女小孩操作。
  (4)挑泥。挑泥劳动负荷最重,常由青壮年男盐工负担。用木制扒幅将已栈拢之咸泥盛入土埭(箕),挑至漏碗坨基上,堆成泥篷或直接入漏。
  (5)整漏。先把漏碗中淡泥取出,刮净漏底漏壁,铺好漏草,再填入咸泥,用力踏实。
  (6)淋漏。俗称发漏水。在踏实之漏面漾上漏水(最好是海水),漏水慢慢下渗,溶解咸泥中盐分。5~6小时,即有卤水滴出。
  (7)藏卤。俗称盘卤。把漏缸中的卤水吊出,运至灶场或盐板基,称为盘卤,为煎盐和开晒作好准备。
  (8)摊泥。俗称挑生泥。一年中整漏起出的淡泥(即生泥)堆积于漏碗外侧,须于年初挑开,摊平,待潮水漫过或雨水着瘪起咸后即能成咸泥。
  篾盘煎盐
  篾盘也称竹盘,是指利用竹子替代铁板,制成煎盘,用来煎盐。浙江竹资源丰富,篾盘价廉轻巧,因此使用广泛。在煎盐前,先要搭建桁架,把经过防漏处理的篾盘吊在桁架之下,用火烘干后再倒上灰卤,用猛火烧盘,务使盘底缝隙全部堵塞。此时,该篾盘即可倾卤煎盐。一般一盘可容卤水260吊,每吊卤水重20斤,一昼夜可煎六七盘,每盘出盐1000斤左右。以烧煮10天为一个周期。新盘成盐较快,到第七日后异常迟缓,10日后,熄火拆盘,他日另用新盘再煎。煎时,卤水沸腾,泡沫污物浮于上面,须随时捞去,至盐结晶。每一灶丁5~6人,工役7人。
  由于篾盘煎盐需在一定范围内集中煎熬,民国7年(1918)1月,庵东盐场煎灶奉文一律停产,除新浦沿仍存2座煎灶外,其余均已改木板晒制。煎盐改木板晒制,据《余姚六仓志》记载:“晒盐始于咸丰壬子年(1852)泥板,咸丰末年(1861)岱山盐板夹潮水冲来,依式改用木板”“清同治末光绪初尚无晒盐,即私晒,官必从而禁止”。故煎盐改为晒盐,时间相隔60,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木板晒盐
  木板晒盐简称板晒,是指卤水在木板上经过日光、风力蒸发浓缩成盐。板晒取代柴薪煎盐,是海盐生产技术一大进步。先在岱山盐区推广,后逐渐推广到庵东盐场。
  板晒的主要生产器具是盐板,盐板用杉木制成,四周以木框作边,内部经过防漏处理,以便贮卤。盐板规格大小不等,质量也依用料好坏有优劣之分。民国9年(1920)两浙运署报盐务署核准规定各场晒板一律长7尺4寸,宽3尺,深1寸(鲁班尺)。民,国12年,盐务署规定:凡制造盐板之木作店应向场署申请,详运司核准,方可制造。
  板晒制卤与煎盐相同,也是用“刮泥淋卤”的方法。
  板晒制盐操作大体分7个步骤:扛板、加卤、检查、耥盐排(花)、收盐、沥卤、挑盐。
  (1)扛板。在晴天早晨,将前一晚已扛拢的盐板扛至盐板桩上,准备上卤晒盐。
  (2)加卤。盐板扛开后,根据蒸发量大小灌上适量卤水,俗称拗卤。
  (3)检查。加卤后须对盐板巡回检查一遍,看盐板是否平整和渗漏,午后再检查一遍,如卤不够,应增加卤水。
  (4)盐排(花)。中午耥前后,当盐板内卤面浮着一层结晶体(称盐排或盐花)时,用耙搅动板内卤液,使浮在液面的盐排(花)沉入板底,以加速结晶,提高盐质。
  (5)收盐。一般在下午日落前1小时左右,一人用盐扒将盐板内之盐推拢,集于盐板之一角,另一人用盘铲将盐铲入水勺内,铲满后再倒入盐箩内。收盐后的盐板即可堆放成10块一幢,待次日再行扛板开晒。
  (6)沥卤。盛盐后的盐箩放置在苦卤缸上的架子上,沥卤一夜,回收苦卤,减少盐粒水分。
  (7)挑盐。第二天上午,将经沥卤后的盐,挑入盐仓内存放。庵东盐场每板盐产量,旺季日产4~5斤,平季2~3斤,淡季0.5斤左右。
  民国时期,庵东盐场每户盐民拥有或租用一块白地(盐田),约15~20亩,盐板80~100块,漏碗10~15只,漏碗汪(咸水汪)1~2只。每户有板基一块。
  清同治末至光绪初,盐板晒盐只有私晒。光绪六年(1880),清查板数,厘定计丁授板之法,每丁给板6块,按户编额,减半留半,烙以官印,称为官板。全场实留18.11万余块,官板之外禁止私增,并置篷长以钤约板户,称“毁二留八”。从此,盐政管理就由聚团公煎,改变为控制盐板、限定产额等法。民国元年(1912),全场官、余板为370663块。到民国17年,已发展到513760块。民国27年,余姚县政工队来庵东调查时,已增至678691块。自光绪六年到民国27年,近60年内,盐板数增加近3倍。直至滩晒兴起后,盐板锐减,至1983年后,全部被淘汰。
  滩晒制盐
  滩晒制盐,即海水通过滩地(盐田)直接制成卤水和卤水在平滩的结晶池上,经日光、风力蒸发,而逐渐浓缩成盐。庵东盐场历经滩晒试验、推广“流枝滩”、推广滩晒(平滩)等阶段。
  滩晒试验 1952年10月,庵东盐区第一分局副局长皋九皋为提高庵东盐场生产能力,减轻盐民劳动负荷,提议由“刮泥淋卤”的板晒老法生产改为滩晒,仿北方盐场制卤方法。在东三乡拖落浦试建小盐滩一副,总面积7.80亩,分24格滩地,中置倒水沟一条。历经9个月的试验,1953年7月7日,产出第一批原盐,这是浙江用滩晒法制卤产盐的开始。
  1953~1958年,省盐务管理局投资先后在东三乡沙滩浦试建滩晒2处,正式试验滩晒制卤、制盐。经过五年试验,年平均亩产0.89吨,平均劳动生产率15.57吨。试验结果是单位产量略有减低,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较大,同时盐民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有利于盐业生产发展,实验取得一定成果。1961年,试验场下放给东三管理区。
  推广“流枝滩” 由流下式盐田、枝条架、滩晒3个部分组成的制卤形式,称之为“流枝滩”。.流下式盐田来源于日本。1957年6月,省盐务局组织技术人员去四川省学习枝条架制卤技术,枝条架改平面蒸发为立体蒸发,占地少,蒸发能力强。返浙后由省拨款在庵东盐场建枝条架1座,投入试验。试验报告肯定枝条架能适应浙江天时特点,缩短制卤周期,减轻劳动负荷,认为是浙江海盐生产技术改造的方向。以洋法生产,土法上马,产量高,决定在一些盐场推广。滩晒为普通平滩。海水通过一流、二流流下式盐田,经过枝条架蒸发,再过平滩滩晒,逐渐浓缩成卤,即可进入结晶池晒盐。
  1958年10月,省轻工业厅在玉环县桐丽盐场召开全省盐业技术交流现场会,肯定“流枝滩”盐田是浙江盐场技术改造方向,会后各盐场都开展“流枝滩”建设。是年,庵东盐场兴建枝条架100座,全部由国家无息贷款。1960年2月9日庵东盐场在东三管理区第三生产队共建“流枝滩”78副,计8000亩盐田。12月1日,,西一管理区开始在第五、八、十生产队靠近八塘一带建“流枝滩”39副。1959~1961年,庵东盐场建“流枝滩”达12760亩盐田,累计投工80多万工,投资572622元。共有枝条架166座,大部分木质结构,亦有少部分是竹结构。枝条架用扬水机具,因当时电力还未通到盐场,土法上马,大部分采用木制的高扬程风车。1961年10月,26号台风使枝条架受到严重损失,由于枝条架所需资金物资多,无法修复到灾前水平。
  东三、西一 2个管理区改建的 “流枝滩 ”盐田投产 3年,平均产量比 1957年减产7900吨,而费用高,群众意见较大。省轻工业厅经调查研究认为,其原因是:洋法设计,土法上马,推广过快过多,质量不好,设备不配套,技术未能普及,抗灾能力差,盐民操作不习惯,单产又不如板晒,未能普遍推广。 1961年以后,停止推广。
  推广滩晒(平滩) 滩晒是指平滩(平面)制卤的生产方法,分三个部分和流程:即大平板(初级制卤区)、调节板(中级制卤区)、结晶板(高级制卤、结晶板区)。
  平滩制卤流程:先将储水池(亦称滩头水库)的海水纳入大平板盐田,通过大平板将海水逐步卡到调节板盐田,最后将卤水浓缩成饱和卤注入结晶板区,置注卤水于结晶池板,利用日光和风力晒制,一天就能成盐。盐民把此法制卤、成盐称为新法生产。
  1963年、1964年,庵东盐场通过平滩试验,发现平滩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同样能够发挥流枝滩的生产能力。1965年,省轻工业厅在全省盐田基建会议上否定“流枝滩”决定全省改造老盐田以建平滩为主。此后,庵东盐场新建和改建的均为平滩。改滩工,程由1961年以前的集中兴建,改为以人民公社为单位施工。至1978年,庵东盐场盐田建滩、改滩完毕,其中西三人民公社和西一、西二2个人民公社的上沙部分盐田没有建滩,仍用“刮泥淋卤”的老法晒盐。
  平滩(滩晒)生产方法,有六道工序。分别是:
  (1)纳潮:晴天纳潮头,雨后纳潮尾,一般天气纳潮身。有条件的地方做到咸淡分储,新陈分开,先用陈水,后用新水。
  (2)机械扬水:远滩先送,近滩后送;高滩先送,低滩后送。
  (3)走水制卤:走水制卤是滩晒生产的关键,既要机动灵活,又要定深定度。滩地渗透性较大,须采取一步一卡,直线走水,晒水不晒滩。长晴及旺季,每天卡放2次,利用大平板、调节板的落差坡度放卡海水,保证末道池子有2~3厘米深的卤水,度数在20度以上。每天早上开始,先由下格,而后上格,逐步卡放。
  (4)制盐:滩晒制盐(结晶)工具有所改变,采取大面积结晶池,盐板逐渐减少,而以沙子板与黑色塑料薄膜垫底结晶池为主代替。
  (5)整滩:指盐滩的平常保养。要求“平整、坚实、光滑、无杂草、池堰整齐、沟道畅通、储卤设备安全”。每年淡季大整1次,旺产前突击整滩1次,平时轮流整压。
  (6)三雨作业:雨前分级保卤,雨中勤检查,雨后快恢复。
  滩晒工具有:
  (1)压滩机:整压池板用。
  (2)电动提卤泵:提卤用。
  (3)石磙子:压滩用。
  (4)推盐耙:集盐用。
  (5)盐箩:盛盐用。
  (6)塑料盐锹:铲盐用。
  (7)推卤耙:推卤或推黄浆用。
  (8)手扶拖拉机:运盐用。
  (9)小平车:运盐用。
  (10)水车:提卤用。
  机制产盐
  机制产盐就是用机器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钾等盐化产品和生产精制盐。机制产盐不同煎制和晒制,卤水的成盐过程在车间内各种机械设备上完成。
  民国17年(1928)12月,鼎和精盐公司在庵东盐场西三区设厂机制,生产精盐,年产5万吨。民国22年停产。民国28年,境域西北沿海因潮沟活动发生大面积坍涂,原在庵东盐场的鼎和精盐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全部沉入海中。
  第二节 原盐产量
  民国时期
  民国9年(1920)产盐56238吨,民国29年,上升至160259吨。民国30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庵东盐场,,伪场公署、伪秤放局控制原盐生产和销售,大肆掠夺原盐并征收高额盐税,原盐产量锐减。抗日战争胜利后,原盐生产逐渐恢复。民国36年,年产量达124351吨。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3月,政务院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提出“公私兼制、按销定产、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盐业生产方针。1950年5月至年末,庵东盐场盲目限板减产,全场从事晒盐的6019户,被限产的2943户,占48.9%;有98户转业,占1.6%。被限盐板83333块,占总盐板数17.1%。原盐比计划减产1万吨以上。次年,春季市场原盐供不应求,才将“限板”全部发还开晒,国家税收蒙受严重损失,并造成销区“盐荒”和盐民生活困难。
  1952年,庵东盐区第八届盐务行政会议上,明确庵东盐场的增产任务,要求年增产13500吨。1953年9月,全省要求增产30000吨盐,庵东盐场要增产13500吨。
  1959年10月,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因生产任务无法完成,光明人民公社发动烧盐运动,全场共投放成本401122.54元,产盐2680.60吨,亏损293582元,集体经济蒙受损失。
  随着八塘、九塘的围筑,盐田增扩,盐产随之增加。1967年、1971年、1979年,年产量均达20万吨上下。
  1980年代开始,盐业经济效益低于农业及养殖业,盐田逐步改为农田,至1987年末,已有85%的盐田改为农田,全场只剩下盐田11636.92亩,年生产能力也逐步下降。
  自1949年至1978年,庵东盐场共产盐363.96万吨,占全省同期总产量的38.3%。最高为1967年,产盐22.94万吨。1993年,盐田大量改农田后,产盐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已下降到1.8%。
  第三节 原盐质量
  庵东盐场原盐质量向以色白、粒细、味鲜闻名。民国4年(1915),曾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展出。
  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盐务署颁布制盐特许条例,以所产氯化钠40分以上始得制盐。庵东盐场张家路、周,家路、崔陈路3地原盐,经盐务署取样化验,含氯化钠70%~80%。民国10年后,庵东盐场始设盐质检定所。民国19年,按财政部检查食盐章程检测晒盐,氯化钠含量85%以上为合格,庵东盐场为87.9%。民国36年,按盐政条例化验标准,庵东盐场原盐质量符合食用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多次制订原盐质量标准。1957年11月20日省盐务局转发省人民委员会规定,庵东盐场暂采取分二等:一等盐含氯化钠87%以上,,二等盐含氯化钠72%以上87%以下,氯化钠72%以下者不收仓。此时,庵东盐场等外盐数量大幅度下降。1966年,等外盐比例降为1%以下。1986年,等外盐消失。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