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70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电力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12
页码: 479-4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电力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发电、供电、用电、电力管理等。
关键词: 庵东镇 电力 发电

内容

民国时期,境域无电力供应。解放后,先依托浙东化工一厂,后自建电厂发电、用电。1966年后,电力由国家电网供给。在用电紧缺阶段,实施有序用电,部分企业和个人自行发电弥补。
  第一节 发电
  工厂(车间)发电
  浙东化工一厂发电车间 1958年始建,装有1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1960年,调换为5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961年,又调换为55千瓦发电机。电力除供本厂使用外,小部分供境域街道及服务业使用。1964年,庵东火力发电厂建成投运,该厂停止发电。
  庵东火力发电厂 1960年7月开建,1964年10月29日建成试运行,11月1日正式发电,总投资130.26万元。主要设备有10吨/时锅炉1台,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套,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66年8月,庵东火力发电厂并入大电网运行。1964~1969年,总发电量720.35万千瓦时。电力供庵东、浒山使用。1965年春,供电扩大到高王、长河、周巷等地。1969年8月,停止发电。
  个体企业、家庭发电 1980年代末期,随着用电量的增大,电力供应出现短缺现象,一些企业和村为应付电力短缺,开始自购发电机发电。庵东镇庵北畈村、西二乡水路湾村,村办企业自购发电机,在停电时发电,解决本村工业和村民生活用电。1995年12月,境域有备用发电机24台,总功率1353千瓦。其中工厂专用10台,计959千瓦;村专用3台,计190千瓦;个体专用11台,计204千瓦。至2005年,全镇97家个体企业自备发电机105台,总功率4979千瓦。一些个体店铺和家庭为解决经营与生活照明,亦自备小型发电机或电瓶,数量不详。
  第二节 供电
  输变电工程
  1964年至1966年8月,庵东区用电由庵东火力发电厂提供。1966年8月,庵东火力发电厂并入大电网运行,庵东区用电由国家电网供给。
  1971年9月,兴建35千伏庵东变电所,1972年11月2日建成投运。地址西一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总投资14.50万元,占地981平方米,,建筑面积197.20平方米,主变压器容量为1800千伏安,架设由浒山至庵东35千伏输电线路1条,长12.11千米,系水泥杆结构,导线为LGJ-35,后改造为LGJ-70型。为解决盐业生产用电,庵东变电所2次增容。1974年3月,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改为3200千伏安,1979年9月,又扩增2号主变压器3150千伏安,2台主变压器总容量6350千伏安。1986年10月,因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不能扩展,庵东变电所易地新建,选址西一乡跃进江村。1986年10月20日工程开始,至1987年12月31日建成运行。总投资为48万元,占地1981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主变压器容量为5000千伏安。
  1989年,增加2号主变压器1台,容量5000千伏安,是年7月动工,1990年3月31日竣工投运。1990年,庵东变电所荣获标准化变电所称号。1993年3月,5000千伏1号主变容量增至8000千伏安。1996年9月20日,又将2号主变压器换为12500千伏安。至1996年末,庵东变电所有容量8000千伏安和125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各1台,总容量20500千伏安。
  2005年5月,110千伏庵东变电所建设开工,所址位于宏兴村庵宗公路与七塘公路交叉口东南。用地5272平方米,总投资3400万元,同年12月竣工。
  2011年,主变压器容量增为50000×2千伏安,10千伏线路14条,总长97.92千米。设公用变压器135台,容量34859千伏安;专用变压器233台,容量59371千伏安。公、专变共368台,总容量94230千伏安。2016年,境域设滨海、富强、虹桥、海星、景丁、庵东等6座变电站,共有变压器1109台,总容量324243千伏安(其中庵东变电站有变压器394台,容量121832千伏安),供电范围171.26平方公里,服务对象32208个,服务人口15.16万人。
  输电线路
  1964年7月,架设由庵东电厂至浒山镇、浙东化工一厂10千伏输电线路2条,全长14.45千米,低压线路10千米。1964年11月1日庵东火力发电厂供电后,线路通电。1965年春,将10千伏输电线路延伸至高王、长河,、周巷等地,全长19.73千米,低压线路8.80千米。电力供沧田、潮塘、潭南、云城和余姚县的新新、新建共6个人民公社使用。1972年11月2日35千伏庵东变电所建成投运,架设由浒山至庵东35千伏输电线路1条,长12.11千,米,系水泥杆结构,导线为LGJ-35,后改造为LGJ-70型。设大云、崇寿、化工、庵北4条10千伏出线,后又将庵北线改为东三、西三2条线,电力主供庵东、长河两区。1987年12月31日庵东变电所易地建成运行后,10千伏出线改为庵镇、崇寿、西一、大云、化工、东一6,条,供应庵东区7个乡(镇)和长河、浒山区3个乡用电。
  1992年扩镇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七二三大街的电力线路布局重作调整。至1995年,庵东变电所有10千伏配电干线7条,440档数,长度40.95千米;线路性质为城乡综合线路1978档数,185.32千米,自备239档数,20.15千米。线路(包括干线)总长度216.96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总量437台,容量28760千伏安。其中自备210台,容量17905千伏安;城乡综合变227台,容量10855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2条。同年12月统计,农村低压线路总长度363千米,其中380伏一类线路190千米,二类65千米,三类1千米;220伏一类线路65千米,二类40千米,三类2千米。合计电杆6348根。
  2005年12月,10千伏出线增至11条,总长81.80千米,杆塔基数1219支。2011年,增加3条10千伏线路,总计14条,长度97.92千米,杆塔基数1372支。2016年,输电线路增至44条,总长度459.91千米。其中庵东变电站输电线路16条,长度117.67千米。
  第三节 用电
  1958年,浙东化工一厂开始发电,厂内生产和照明开始用电,同时兼供庵东镇附近部分居民及饮食服务行业。1964年,庵东火力发电厂发电,电力供大于求(七塘后未供电)。1965年1月,庵东用电统计:总发电量31万千瓦时,总用电量18.30万千瓦时。其中农业用电0.41万千瓦时,工业用电15.35万千瓦时,生活用电2.54万千瓦时。1967年,用电量增至69.38万千瓦时。其中农业用电21.15万千瓦时,工业用电32.61万千瓦时,生活用电2.73万千瓦时,市政用电12.89万千瓦时。1969年,西一、东二2个人民公社实行电力灌溉,灌溉面积1780公顷。1970年代,农村居民先后开始用电照明。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工业体制改革后,工农业用电量曾一度减少。19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扇、电视机、冰箱、空调、电脑、电饭煲、油烟机、浴霸、洗衣机、电热水器、微波炉等的普及使用,用电量快速增长。据1995年12月统计,农业用电设备1262台,计4207千瓦,工业用电装机设备2031台,计5325千瓦,农村家用电器设备28953台,计4502千瓦。全镇用电1970.34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1226.08万千瓦时,农业用电146.14万千瓦时,生活用电598.12万千瓦时,线损394万千瓦时。
  2011年,全镇总用电量24253.79万千瓦时,是1995年的12.3倍。2016年,全镇总用电量34116.41万千瓦时,是2011年的1.4倍。
  第四节 电力管理
  农电管理
  1964年,境域用电由庵东电厂管理。1965年6月,以庵东火力发电厂为基础成立县电力公司,管理庵东、浒山等地用电。1966年1月,成立庵东供电所,负责管理全区用电。1969年至1974年,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机电管理站。
  1970年代,随着生产大队的通电,针对农村用电设施质量差、农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触电事故时常发生的情况,各大队先后成立安全用电领导小组,并配备电工1名。1978年后,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机、电合并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农机管理与农电管理分设。1984年12月后,庵东区各乡(镇)先后成立农村电力管理站,简称乡(镇)农电站。负责安全宣传、用电检查、技术培训、收缴电费、电网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各村相应成立电管小组,人员一般由村生产(经济)合作社社长、电工、会计组成,负责本村低压线路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电器设备安装维修,做好计划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抄表收费等工作。1991年,庵东供电所管辖全区160千米10千伏的高压线路、270多台变压器的维修整治、收缴电费等工作。是年有职工14名,干部1人,设2个班组,各组配7人,所长张立国。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庵东供电所和各乡(镇)农电站,设立庵东镇农村电力管理站,主管全镇农村用电。1995年12月统计,镇农村电力管理站有配电室36座,总面积631平方米,配电屏52块。变压器173台,总容量9525千伏安。其中工业专用变压器30台、2600千伏安,农村综合变压器75台、3975千伏安,农业专用变压器68台、2950千伏安。2002年6月,根据国务院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体制、实行城乡同网同价要求,镇农电站改名为供电营业所,归属为市供电局内设机构。同时对村电工实行统一考核,择优录取,打破行政村管理界限,由供电营业所集中管理。实行电量、电价、电费公开,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到户,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统一。2005年7月,完成农村电工用工制度改革,择优录用专职农村电工,与市供电局签订岗位责任书。2008年,供电营业窗口通过示范窗口达标验收。2009年11月,市成立供电局农电工区,下设庵东供电营业所。2011年7月28日庵东供电营业区域13个,行政村,计1.74万户营业户,其中高压265户、低压1.71万户划归宁波杭湾供电局管理。8月,庵东供电营业所改名为杭湾新区供电营业所,隶属宁波电业局杭湾供电局管理,所址庵宗公路377号,有职工23人,所长郭红海。供电范围为陆中湾以西及建成区共13个村,管理区域内低压线路、配变台的维修、故障抢修、低压用户业扩、勘查、抄表催费、装表接电、用电检查等工作。2016年,供电营业所有职工37人,营业所面积4000平方米,营业网点1个,供电范围扩大至镇域全境,服务人口15万余,业务收入1.0930亿元,所长乌宏敏。
  安全用电
  庵东供电所成立时,安全用电管理范围很小,仅局限在铁业生产合作小组(盐业机械厂前身)、浙东化工一厂和建成区部分服务行业。1970年代后,管理区域逐渐扩大。1970年以来,盐区大面积用电,受物力、财力限制,三分之一的线路用竹木代杆,安全性差,虽经几年改造,仍达不到安全用电标准。1970~1987年,境域共发生8起触电事故,其中5人死于三类线路。
  1979年7月,庵东区出台关于加强安全用电的报告,强调建立和健全安全用电管理组织;做好电工、电机手的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严格执行各项用电规章制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拉乱接;安装修理必须找专业电工,电气设备专人负责,不准带电移动电器用具。此后,各人民公社严格按要求实施。
  1984年,镇人民政府与县供电局签订关于共同保护电力线路的协议,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同年12月,庵东区公所作出建立区、乡、镇农电管理站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各乡(镇)相继建立农电管理站,强化安全用电、电网维修、宣传用电知识等工作。1987年上半年,为加强农电站的管理水平,对全区6个乡农电站和乡村电管组织进行整改,建立乡三电领导小组7个、村级电管小组66个、企业电管小组18个,由乡长、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厂长、与电工组成农电管理组织。投资21.69万元,对全区6个盐业村、23个农业村的农电线路重点整改,整改率占总线路的30%以上,新增线路标准村11个,合格村42个,提高了线路安全系数。66个村的照明电价降至每度0.25元以下。
  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用电设备安全检查21次,盐农业电器设备及家用电器设备检查28次,利用广播开展安全用电宣传78次,电影幻灯片放映32次,张贴宣传标语406条,印发用电公约10000余张。新装单相保安器1524只,三相保安器60只,新建保安化村5个,触保器有效动作11次,避免触电事故3次。
  1990年初,庵东电力管理站实施线路标准化改造,各乡(镇)完成1至2个村标准化线路改造,消灭三类线路,有效避免触电死亡事故。是年安全检查3次以上,对经济困难、线路设施较差村实施经济上重点扶持。年初,用6天时间对全区电工进行培训,提高电工队伍的素质。是年投入14.42万元,对全区6个村的线路进行整改。对全区所有农用线路、农业机埠、流动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共检查低压线路412千米,其中三相244千米,单相168千米,农用设备2697台;查出与处理缺陷22处,检查电缆线1352根,处理65根,检查农用电器设备20565台,及时修正外壳带电的电器和鼓风机地火线反接的错误。至1995年12月,全镇装有总保安器29台,单相单机保安器230台,家用单相保安器9069台,共计9328台。
  1996年,投资250万元改造农村低压电网,先后整改成标准化村11个,改造低压线路98千米,提高线路的安全质量。新装各类触电保安器2500余台。有效控制触电事故的发生。
  1997年9月,西横村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镇农电管理站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的报告,重申:严格禁止私拉乱接,线路的安装必须由镇站组织实施;所有渔场、盐场、个私企业用电必须安装三相漏电保护器;九塘以北的渔塘,因用电可靠性差,暂不供电;立即组织拆除擅自接出的电源。
  2005年后,每年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和自查自改整治工作。2014年7月,开展农村用电安全专项治理活动。由供电营业所提供和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检查标准,各企事业单位按要求自查自改,填写安全用电自查表,并在安监和供电部门的督促下及时整改隐患。规定规模以上并安装变压器的企业,必须配备有上岗证书的电工。各行政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各生产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建章立制,及时督促解决村管企业安全用电问题。安监所、供电营业所、城建办等多方配合,对各用电单位自查自改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隐患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同年12月,镇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农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和路灯线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至2016年末,完成农村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农村用电“家保”“末端保护器”安装工作,全镇90%的行政村完成路灯线路改造。实现农村用电保护面100%,路灯线路达到安全规范的要求。
  计划用电
  2003年始,由于用电指标减少,导致用电紧张。镇人民政府根据省市要求,按照总量包干、镇级负责、科学调度的基本原则,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镇的计划用电。此后,每年发布有序用电实施方案。
  2004年,严格执行“总量包干、三级控制、镇级负责、按线管理、鼓励自发、实行补助”的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坚持“保生活、让生产”的原则,力保高温季节全镇居民的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重要公共设施用电。全市实施A、B、C三级控制限电方式,境域按照实际分配的有序用电限额,实施B级控制。
  2005年,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用电为前提,坚持“保生活、让生产”的基本原则,继续严格执行“总量包干、分级控制、镇级负责、按线管理、鼓励自发、实行补助”的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全市实施A、B、C、D、E、F、G七级控制限电方式,境域按照实际分配的有序用电限额,实施C、D二级控制。
  2006年,按照2005年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境域实施E、C二级控制。
  2007年,按照2005年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境域按照市实际分配的用电负荷,实行“两级预警”。用电负荷达到分配负荷的85%为Ⅰ级预警,用电负荷达到分配负荷的95%为Ⅱ级预警。
  2008年,坚持“保生活、让生产”,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用电为前提,严格执行“定比限电、分级控制,镇级负责、按块(线)管理,鼓励自发、实行补助”的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境域按照市实际分配的用电负荷,实行“两级预警”。实行Ⅰ级预警时,所有工业企业实行“开三停一”方案;实行Ⅱ级预警时,所有工业企业实行“开二停一”方案。
  2009年,按照2008年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境域按照市实际分配的用电负荷,实行一级预警有序用电预案,所有工业企业实行“开五停一”方案。
  2010年,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先生活、后生产”“限得下、用得上”的有序用电基本原则,分级控制,镇级负责,按块(线)管理,并依据国家节能降耗政策,严格执行先予让电企业的有序用电总体方案。全市实施Ⅰ、Ⅱ、Ⅲ、Ⅳ、Ⅴ五级有序用电缺口预案,境域按照实际分配的有序用电限额,实行Ⅰ、Ⅱ二级预警响应方式。是年下半年,实施“用电总量控制、高峰负荷控制”的双控限电有序用电措施。
  2011年,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先生活、后生产”“限得下、用得上”“差别化”的有序用电基本原则,实行分级控制、按块(线)管理,并依据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先安排高能耗企业错避峰让电。按照不同程度的电力网缺口,全市分5级限电,境域执行第4级。
  2012年,严格遵循“保电网、守频率、不超限”“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和“优先保障、一般保障、重点限制”三大原则,确保供需矛盾突出时用电工作的正常平稳与安全。根据气温变化和上级电网电力供应变化特点,境域将缺电等级划分为A、B、C、D、E、F六级,实行分级响应。
  2013年开始,由于宁波杭州湾新区加大对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境域用电紧张状况得到缓解。除工业企业每年按照新区年度有序用电实施方案执行有序用电外,镇人民政府不再每年发布有序用电实施方案。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