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筑塘围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04
颗粒名称: 第三编 筑塘围涂
分类号: F407.9
页数: 27
页码: 182-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筑塘围涂情况,分别记述了围塘筑堤、海塘抢险加固、海塘标准化建设等。
关键词: 庵东镇 筑塘 围涂

内容

境域以扇形状陆域凸出于杭州湾南岸,海岸线长达32千米,系从古至今自然淤积和筑塘围涂而成。历史上庵东地处原余姚县北部,嘉靖《余姚县志》有记:“海在治北四十里。东起上林,西尽兰风,七乡一十八都之地,悉濒于海。”为抵御“潮流溢决,渐侵内地,荡民居,害嘉谷”,当地民众滨海筑塘,成为传统。然“前代作堤御海,所从来久,文字残缺,莫可考”,“功之可见者,宋庆历七年,县令谢景初自云柯达上林,为堤二万八千尺”,此塘堤就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余姚官府主持所筑海塘——大古塘,其横亘原慈溪、余姚、镇海3县北境。自大古塘(一塘)北先后围筑10道海塘,其中8道海塘东西横贯境域,自南而北,依次为利济塘(四塘)、晏海塘(五塘)、永清塘(六塘)、澄清塘(七塘)、千固塘(八塘)、九塘、十塘和十一塘,分别自清至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围筑而成。2011年,建成十一塘,距四塘约14千米。
  随塘堤北进,涂地拓展,境域不断向北延伸。塘堤之外(北)为三北浅滩,海涂资源丰富。据《慈溪海堤集》载:至1987年,在沿海第一线海塘外,尚有一片滩涂——
  三北浅滩,其中庵东—逍林滩涂面宽,最宽处有10千米左右,理论基准面以上面积371.28平方千米,小潮低潮位出露面积292.47平方千米。这片滩涂为全省最大滩涂,尚在继续淤涨中。
  第一章 围塘筑堤
  杭州湾南岸海涂自14世纪中期后,一直向北淤涨,至18世纪初,涨至今四塘一线,境域逐渐淤积成陆。清雍正十二年(1734),开始围筑四塘,距大古塘8千米左右,为境域最南端海塘。其后至民国,筑建五塘、六塘、七塘。小规模散塘一直延续筑建。1952年,由人民政府组织、发动群众不断筑塘围涂,历经六十年,完成了八塘、九塘、十塘和十一塘的筑建。其中八塘、九塘由庵东区各乡(镇)及沿海有关乡(镇)为主兴筑,十塘和十一塘由市人民政府组建的海涂围垦办公室和市海涂开发总公司指挥实施,围塘速度加快,塘堤标准提高,至2016年,境域有一线三级高标准海塘共38.11千米。
  第一节 修筑四塘至七塘
  从清雍正十二年(1734)开始至民国时期,共筑成利济、晏海、永清和澄清等4道海塘。
  利济塘
  利济塘,俗称四塘,为大古塘外又一道西起上虞边界,东达龙山,连成一线的完整大塘(《宁波水利志·海塘》第338页)。境域段,东起庵宗公路,西至长河镇沧田村,东西长约1千米,为利济塘西段,即原(余)姚北段,亦称泥牛塘。据1992年版《慈溪县志》记载:该塘“东至洋浦利济塘船闸与利济塘观城段相接,往西经新浦镇高桥村、胜西乡四灶村、坎东乡四塘头、坎墩镇绍兴舍头、沧田乡四塘头、大云乡垫桥路、义四乡劳家埭、小安乡周家路、建塘乡牛角尖,至板桥路村与利济塘余姚县段相接。”
  利济塘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至乾隆十二年(1747)围筑。据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八《水利·海堤》记载:“雍正十二年,于榆柳塘外民灶按丁捐筑利济塘。乾隆十二年,以工代赈,请帑银一万四千余两添筑梁下仓冯东干墩直塘。”乾隆十八年,“奉部咨于鸣鹤、石堰二场民户灶户按田捐钱,每年共额征五百二十四千五百二十八文,积收成数,分年修筑支销”。“利济塘自西梁下仓方东路增筑至东洋浦,与慈溪分界”。“乾隆二十三年,依千字文编列字号牌碣777座;通塘工长1.5万余丈,每20丈立碑一块,在余姚境内分梁上、梁下、柏上、柏下、埋上、埋下等六仓及杜家团上中下三管(洋浦),分员管辖,经理添筑之。乾隆二十六年发公捐钱,排积土牛1554座(故谓之泥牛塘),以卫塘基。”
  晏海塘
  晏海塘,俗称五塘。境域段,东起陆中湾,西至三十弓江,东西长约1.90千米。据1992年版《慈溪县志》中记载:该塘“东至新浦镇洋龙村,经新浦镇街、胜北乡街、五塘南村,入浒山区沿五塘横江西伸,再经沧田乡老新街、大云乡大牌头、义四乡定海殿村、小安乡周丁村,至建塘乡三江口往西入余姚曹娥乡境。”
  晏海塘,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清嘉庆“元年(1796),海溢,利济塘下木棉尽坏”,之后于“清嘉庆时筑,东起洋浦,有塘闸二,溋洞一,迤西各灶亦设溋洞,至梁下以西迄干墩,又谓之老圩塘”。该塘是乾隆二年(1737)盐税制度改革后所筑第一塘,当时官府彻底取消了灶丁人头税,引发绍兴府其他县居民大量涌入盐滩灶地,推动了晏海塘围筑。
  永清塘
  永清塘,俗称六塘。境域段,东起崇寿镇健民村,西至长河镇沧田村,长约3千米,处永清塘西段,即原六塘(余)姚北段。据1992年版《慈溪县志》记载:该塘“东起洋浦,沿六塘横江往西延伸,经新浦镇陈家舍、胜北乡黎阳村,崇寿乡相公殿、六塘凉亭、庵东镇南、沧田乡高兴街、小安乡小安街,至建塘乡协同心村入余姚县曹娥乡境。”
  永清塘自清嘉庆二十年(1815)开始分段兴筑,至民国8年(1919)竣工。清光绪《余姚县志》载:“永清塘东起洋浦,西至历山全灶止。永清六塘之下,埋上、下两仓近又筑有新六塘,保障重重。而御潮以永清塘为最要。”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载:该塘“在杜家团曰靖海塘,俗称六塘;梁下又谓之二圩塘。因地势,各设溋洞”。
  六塘筑后,盐田随之北移。至清末,石堰盐场移至永清塘以北,庵东盐区已成规模。
  澄清塘
  澄清塘,俗称七塘、新草畈塘。境域段,东起水云浦江,西至周巷镇双潭村,长约28千米。据1992年版《慈溪县志》记载:该塘“东至新浦镇下洋浦村,经新闸(过塘行)沿七塘公路向西延伸,经东三、东二、东一车站、庵东镇北、西一、西二、西三车站,至泥墩潭村入余姚县曹娥乡境”。
  七塘修筑,民国《余姚六仓志》载:“杜家团下管,筑塘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中两管在二十三年。子丁缺额由西浦旁义塾公产以补上、中两管之不足。”“在杜家团曰永宁塘,俗称七塘,梁下又谓之三圩塘,柏上、柏下及梁上三仓尚未完筑。”又据1992年版《慈溪县志》记载:“民国6年(1917)筑西部义四乡断头湾以西段。35年,余姚县政府与余姚盐场公署商定,兴筑崇寿乡相公殿至义四乡断头湾段(此段民国26年计划兴筑,后因日寇入侵而止),计长15.3千米,贯通七塘全线”。《慈溪海堤集》载:“1946年抗战胜利后余姚县政府与余姚盐场公署商定,划东起相公殿直塘角至段头湾直塘角一带为围垦地段,全长15.322公里,总土方32余万立方米,全线用地637.25亩,设计顶宽4米,底宽12.74米,高2.5米,内坡1∶1.5,外坡1∶2,塘以北多系盐场白地,居海甚远,未用块石护坡。1946年11月开工”。为巩固塘身,采办树苗,遍种塘堤,并设石板涵洞4座,以利排泄塘内积水。修竣后,禁止行驶牛车,以固塘身。
  七塘是由当时的余姚县政府和余姚盐场公署主持,发动庵东区所属乡(镇)盐民群众兴筑而成。由庵东、崇三、福寿、大云、义四等5乡(镇)分段承担。庵东在修筑七塘时,经庵东生产互助救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决,发动群众义务修筑,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规定凡年满18岁以上、45岁以下能劳动者,义务参加修筑;对生活困难者每工补贴食米3斤。此项食米由不能劳动者或富户出资负担出米6斤,由该会收集后分配困难户,当时共收集大米35000斤。并适当分工、分土、记工,以期合理分配。1946年修筑最后一段的资金由善后救济总署(国际组织)浙闽分署供应面粉7080包,事务费由盐场拨款300万元。实行以工代赈,盐民做一工发2斤面粉,因而被群众称为“洋粉塘”。因筑于抗日战争胜利后,亦称“胜利塘”。当时,拨付的工赈面粉及事务费经部分乡保长层层贪污,致筑塘工程时筑时停,各乡所筑塘身都未达到原定标准。除福寿乡外,各乡都留有多处缺口,尤以崇三、义四2乡为甚。后经政府拨款4亿元(法币),分配各乡,重集民工,于民国37年8月草率完成,堤面狭。当时群众讥为“板凳塘”。
  1949年7月,大风潮侵袭,七塘多处被冲垮。1950年春,余姚县人民政府协同余姚盐务管理局,发动庵东等沿海群众修筑。拨大米32万公斤,以工代赈,先由崇三乡一段筑起,继而推至福寿、庵东、大云、义四各乡(镇)全线修筑,西迄西三泥墩潭,全线加固,故群众又称为“解放塘”。
  七塘围筑后,在六塘与七塘间修掘内河,既利蓄水养淡,亦便于原盐运输。1970年代后,七塘全线一直作为公路使用。
  以上诸塘,现均已废弃,仅留下以塘命名的河名、路名等。
  第二节 修筑八塘至十一塘
  自1952年始至2011年,境域先后筑塘4道,即千固塘、九塘、十塘和十一塘。
  千固塘
  千固塘,俗称八塘。自1952年3月至1965年12月围筑。分为3段:东段,原龙山区八塘;中段,原观城区八塘;西段,原庵东区八塘。
  境域段,即八塘西段。东起新浦八塘闸东200米处,西至原西三乡泥墩潭,长38.06千米。自1952年3月开始兴筑,至1965年12月竣工。共投工256.30万工,投资549.25万元,计土石方263.45万立方米。分五段围筑而成。
  第一段:1952年3月兴筑的东三乡滩晒场段海塘。长300米,是为围建滩晒制盐试验场而筑。海塘断面土方45立方米,抛石每断面8立方米。滩晒场海塘是庵东盐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修筑的海塘,曾经历1956年8月1日强台风考验,并创造东部油泥地区护海塘用种植盐地咸蓬抵御海潮的经验。建有小闸1座。所建海塘、水闸均由省盐务局投资。围入海涂224亩,1984年改为农田。
  第二段:1955年3月兴建的东三乡段海塘。该段自滩晒场海塘西端起至东二乡胜利闸止,计长8.08千米,系庵东区为大规模推广滩晒法晒盐,发动群众筑建。1955年3月14日开工,至4月23日完成土方37.42万立方米,断面宽4米,高3.50米,外坡1∶3,内坡1∶2,建4座水闸。总投资37.99万元,其中水闸部分27万元,海塘部分10.99万元,由省盐务局出资。此段围建为庵东区开展大面积围塘取得了典型经验。
  第三段:1958年1月1日开工的八塘后海段,该段横贯东二、东一、西一、西二、西三等5个乡,全长25.45千米。其中,从东二四灶浦到西三断头湾段约19千米,由庵东区各乡完成,断头湾以西至爱国江海塘6.45千米,由省公安厅劳改场完成。开工日,适逢寒潮南下,气温降至零下7度,但是为建好八塘,盐区群众和参加义务劳动的干部们奋勇掘土挑泥,场面壮观。筑建此段八塘,中共庵东区委动员各机关及工商业者、学校师生参加义务劳动。每天出工人数达八九千人,土方工程仅用了23天时间就完成。为了八塘驳石,宁波地区动员4个县的农船参加运石。庵东附近无山,为取块石,余姚县历山几乎被炸平。土方每个断面55立方米,初为抛石护塘,每断面石方10立方米,因塘线长,块石跟不上,几次出现险情,庵东人民纷纷捐出门板、破盐板、草扇等护塘。庵东八塘为浙东海塘建设的一部分,1960年由省拨县增加海塘经费,大力维修海塘护坡,从1961年开始护坡的浇注工作,全部用混凝土块石坐浆,1965年完工,共花工款900万元,当时黄金仅100元一两,故有“一步一两黄金”之说。
  第四段:1963年2月筑建的西三人民公社段海塘。自爱国江至西三人民公社泥墩潭,计2.83千米,为八塘最西一段。1963年2月4日至16日围入,共计土方9.30万立方米,投放劳力2.34万工,由西一、西二、西三、东一4个人民公社合力完成。塘内为西三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第五段:1965年12月筑建的东三人民公社段海塘。自新浦下闸至滩晒场,全长1.40千米。共计总土方5.50万立方米,抛石3000立方米,由东一、东二、东三3个人民公社围建。塘内是东三人民公社第七生产大队盐田,1000余亩。至此,境内八塘全部完成,共建有塘闸14座。
  八塘围建主要由庵东区群众完成,初期资金由庵东盐场出资。塘内主要为原来的盐田,围入草涂2000余亩,开发为盐田,改变了庵东乃至慈溪(余姚)县沿袭千年的塘外晒盐格局。
  九塘
  1960年代开始分段兴筑。据1992年《慈溪县志》记载:九塘“东起龙山乡大岙闸东30米与镇海区海塘衔接,西至西三乡建塘江九塘闸西750米处与余姚县泗门镇海涂水库外塘相接。至1987年筑海塘76.647千米。其中,横塘62.487千米,直塘14.16千米”。
  境域九塘,东起东三下闸口,西至西三安全闸,系分段围筑而成。首段于1965年11月在东三人民公社第七生产大队开始围筑,次年11月竣工。1966年11月集中发动庵东区6个人民公社的劳力,在东一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八塘外,筑建向海面延伸的直塘一道,全长1.30千米,土方9.15万立方米。1968年4月起,东三人民公社自一灶至拖落浦建九塘横塘一道,长3.20千米。西二人民公社张家路建直塘一道,长1.20千米,均系九塘工程。1970年以后,又开始逐段围建横塘,施工时潮水时有涨至脚旁,在泥泞的海涂上,土方靠人们一担一担肩挑堆筑,非常艰苦。至1987年,四灶浦及西一跃进闸等地因排涝纳潮有间断的塘线合龙,九塘连成一线。
  九塘围筑除庵东区7个人民公社外,还有长河、浒山、周巷等区参与。据《慈溪海堤集》记述:“庵东区九塘,长21.044千米,长河区3.14千米,周巷区1.877千米,浒山区4.859千米,四个区海塘塘身结构是土塘,迎浪面大部采用砌石,少量用抛石护坡。塘顶高程7.5~9.5米,面宽3~4米,内坡坡比为1∶1.5~1∶3,外坡为1∶1.3~1∶2.5。各区海涂水库堤塘塘顶高程9~10.50米,面宽8~10米,内坡抛石,坡比为1∶3~1∶3.5,外坡1:2~1:3。”“九塘围筑是一块一块地围,先直塘后横塘,以乡为单位负责建筑”。“九塘内所围土地均系生荒,按照不成文规定,横塘1米必须内部获地1亩为合算,故九塘围筑距八塘约1000米,平均获地1.5亩左右。”境域内九塘围筑后,与八塘南北相距800~1000米,围入土地37104亩,包括3座大型咸水库(西一、东一、东二)占地3250亩,开发新盐场19489亩。境域沿海纳咸闸有15座。总投资250余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8万元。
  十塘
  十塘分东、中、西三段。东段,龙山、淡水泓两侧围垦;中段,半掘浦围垦,徐家浦排涝工程;西段,四灶浦水库围涂和西侧围垦。工程从1993年12月开工,至2006年7月21日通过由市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比批准工期提前一年发挥效益。十塘建设由市人民政府组建的海涂围垦办公室和海涂开发总公司指挥实施。工程实际建设总投资为41433万元,有效提高慈溪西北部排涝能力,增强一线海塘御潮能力。
  十塘境域段,基本为十塘西段的四灶浦水库及西侧围涂塘堤。
  四灶浦海涂水库工程:东起水云浦,西至四灶浦。为省内规模最大的海涂水库。1993年12月至1997年9月,投资9177.32万元建成。堤线总长11.43千米,由东、南、西、北堤及分隔堤组成,堤高8米,为斜坡复合式土石混合坝。蓄水量3860万立方米,面积6.75平方千米,通过河网输水,改善了市中西部40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同时使山区水库每年1000万立方米的优质水供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四灶浦海涂水库北横塘,是水库迎潮面堤坝,双向临水,全长4.25千米,分两期施工。工程按三级海塘标准设计施工。是市内较早在土塘上使用木工材料作为反滤层和泥浆泵吹填作业的海塘工程。
  四灶浦西侧围垦工程:堤塘东起四灶浦西直塘,西至三八江西直塘,包括横塘21.08千米,西直塘2.25千米。围涂南自九塘,北入杭州湾至滩涂3米等高线。自2001年3月开工,至2006年7月全部完工,投资37810万元。十塘工程施工采用丁坝促淤、砌石护坡等技术措施,并全面实施机械化操作。动用凿岩机、装载机、载重汽车、铲车、推土机、两栖挖泥船和泥浆泵等各种机械、车具400余台,其中仅运输工具就有自卸载重汽车70辆,中型拖拉机40台,能将35千米外山区采得的石料源源不断、限时运到工地。筑塘所有繁重工种不再需要人力承担。机械施工,可以不分冬夏、不论风雨、昼夜运转,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在施工中引入市场机制,招标竞投,择优选用,使整个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境域十塘塘闸有2处,主要用于排涝、挡潮、蓄水。陆中湾十塘闸,2001年开工,至2003年11月完工。排水总面积100平方千米,设计排涝重现期20年,过闸流量每秒486.50立方米。闸体结构型式胸墙式,闸底板高程1.50米,闸门顶高程6.30米,闸孔数8,闸孔宽度4米,闸孔高度4.50米,闸孔总净宽32米。三八江十塘闸,2001年1月开工,2002年7月完工。排水总面积80平方千米,设计排涝重现期20年,设计过闸流量每秒364.90立方米,闸体结构型式胸墙式,闸底板高程1.50米,闸门高程6.70米,闸孔数6,闸孔宽度4米,闸孔高度5米,闸孔总净宽24米。
  十一塘
  十一塘,三北海岸中西部段堤塘,主要由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和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的堤塘组成。东起徐家浦直堤,西至杭州湾跨海大桥气垫船码头,全长45.32千米。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围涂面积约16万亩。
  十一塘境域段,主要为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的堤塘。位于境域北、宁波杭州湾新区北侧浅滩。塘堤东起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四灶浦隔堤,西至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东500米气垫船码头;工程概算总投资7.52亿元。建设项目集标准海塘建设、出海排涝闸外移、水系流域治理及滩涂资源开发等各项于一体,主要包括建造50年一遇标准北横塘18.37千米,西直塘2.85千米;总净孔32米的出海排涝闸1座及区内交通隔堤、水系节制闸、跨河桥梁等配套设施建设。2008年10月开工,至2011年主体工程竣工。分三期实施。
  一期工程:新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9.65千米,开挖面宽150米护塘河9.59千米,完成围涂3万亩,2010年3月底完工并通过验收。
  二期工程:新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8.72千米,新建陆中湾排涝水闸1座。完成围涂2.85万亩。2009年12月26日,二期Ⅰ标段(Ⅲ号区块)龙口正式合龙,标志着工程外线实现全线围拢。2010年末完工并通过验收。
  三期为配套工程,包括新建5孔×4米的节制闸2座,7跨×20米的桥梁2座、6跨×16米的桥梁1座及陆中湾出海闸泊船码头等建设项目。
  十一塘建设采用泥芯坝筑塘施工。以泥浆泵机械化填充泥芯入土工袋围垦筑堤的方法,工艺简单,就地取材,效率高,成本低。其施工工艺主要分为:清基—打毛竹桩—铺设土工袋—泥浆泵—充填土工袋—泥芯坝填筑。陆中湾两侧筑塘围涂工程系省级重点工程,历时4年竣工,大大提高了海塘标准,增强了慈溪市西部抗旱排涝综合实力和一线海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外海塘建成对交通改善和区域景观也发挥了作用。
  第二章 海塘抢险加固
  境域围筑的海塘大多为土塘,单薄矮小,标准很低。清至民国时期,海塘经常发生潮水漫顶,以致冲缺,农田受淹,庐舍漂荡。遇台风、高潮,灾情更是惨重。1949年7月、9月,连遭2次台风袭击,一线海塘大部溃决。1950年春,为恢复生产,人民政府主持修复被毁海塘,发动群众以工代赈,发放大米,补助修塘民工,在春种前堵复海塘缺口,保障当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该年冬和翌年春再次大修海塘,使被毁海塘全线修复。此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都发动群众,按受益程度合理负担出工,国家每年拨给经费补助修塘。1955年,东三乡建立护塘筹备委员会,专门保护新建成的沙滩路至东二四灶浦胜利闸的海塘工程。1979年10月,成立县海塘抢险领导小组;1981年1月,改为县海塘抢险指挥部。庵东区也建立抢险领导小组。
  第一节 海塘抢险
  1949年7月23~25日,遭第6号台风、暴雨、大潮袭击,七塘被冲毁决口11千米,农地盐田被淹,损坏盐板4万余块,死15人。余姚县人民政府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发动沿海群众抢修海塘,全线加固修复七塘,将顶宽和高度由2米左右加宽、加高到3米,有的地段达到4米;陡坡改建成1∶2斜坡;并种植鸡干草、涂草等,以防海潮冲刷塘土和滩涂。
  自1950年代中期开始,从伏龙山西脚起至逍林庵东交界的滩晒场和滩晒场至爱国江的两段海塘,每年有15~20千米出现险段,一遇台风、大潮,威胁更为严重。1956年8月1日,强台风和大潮袭击东三乡,冲溃1955年新建的八塘数处,整道海塘已不稳固,遇大潮汛将严重威胁600余户盐民生命财产和生产安全。中共庵东区委、区公所领导区属6乡,组织1040个精壮劳力,赶赴东三乡。从8月7日上午开始,从早到晚,冒着炎热紧张抢修海塘。经过几天突击抢修,完成8千米八塘抢修任务。此后,通过多年采取抛石、砌石、兴建丁坝等各类建坝保滩措施,中、东部地区海塘险情缓解,岸滩趋稳。但西部仍处在时坍时涨状态,岸滩极不稳定,潮沟活动频繁,严重威胁海塘的安全。潮沟一度从西二岸滩开始延伸至余姚市万胜乡岸滩附近,共约20千米,呈东西向周期性伸延往返,其往返周期约3~5年。1976年4月,在长河水库东直塘至周巷水库西塘角以北3千米左右范围内出现一条大潮沟,潮水的涨落严重剥蚀海涂,开始2年,海涂时坍时涨,随后潮流沟范围扩大,海涂严重坍塌。1976年5月7日至6月13日,在周巷水库以西、余姚县泗门水库直塘以北地段观测,37天中坍涂241.70米,平均每天坍涂6.50米以上,潮沟深度、宽度均从东向西,由浅入深,由狭到阔,最深处在平涂以下10余米,最宽处达300米以上,严重威胁庵东区西三人民公社、长河、周巷、泗门区海涂水库海塘的安全。6月中旬,庵东区西三人民公社和周巷、长河区发动群众积极抢险保塘,兴建丁坝、抛石护坡,至1979年,共加固危险海塘8.87千米,兴建长短截流丁坝14条,长1.53千米,完成石方16.50万立方米,投放劳力45万余工。使坍涂比较严重的4.6千米险段的险情有所缓和,部分海涂逐步淤涨回升。
  1979年7月,西部潮流沟迅速向东延伸,开始影响沧田、大云盐场和西二盐场,并坍向九塘塘脚,危及海塘。8月23日,10号台风暴雨大潮袭击庵东区沿海,冲毁九塘9段9.60千米、丁坝5.40千米、涵闸9座、咸水库2座,九塘新围社办盐场塘坍被淹7个,盐田受淹9995亩。针对险情,中共庵东区委根据县委指示,立即部署九塘抢险任务,各人民公社层层发动,组织力量全力投入海塘堵缺抢修工作。27日,西一人民公社发动1500人抢堵东海盐场海塘缺口,连续3天出动劳力12000工,搬动石方9000立方米、土方11000立方米堵住了缺口。29日起,东一人民公社连续3天,每天出动3000余劳力,突击堵塞第十生产大队九塘缺口,社办厂300余员工也投入堵缺工程直到结束。30日,东二人民公社集中1300余劳力堵住新场海塘缺口。东三人民公社发动200余人堵塞海塘缺口。西二人民公社发动1500余人集中抢堵坍涂险段。西三人民公社组织39人抢险专业队连续3天进行险段抛砌石方。
  1979年7月开始至1980年11月止,海塘抢险共投放劳动力50余万工,资金122.50万元(其中省、县补助78.09万元),抛石7.80万立方米,加固500余米海塘。至1980年12月,海涂高滩被冲毁12000亩,倒坍出海闸4座,冲掉丁坝3条,毁坏海塘2.20千米,局部塘坡倒坍8.88千米。东起西一,西至长河水库西直塘一带海塘,坍涂速度最快每天达20米,庵东、长河全线10.49千米海塘面临溃决的严重威胁。1981年西部海塘抢险采用专业队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抢运石料、抛石护坡。共完成抛石11.82万余立方米,投资164.80万元。但西部潮流沟仍不稳定,据1984年1~3月观测,1月初海涂已外涨至长河水库北横塘以北1千米外,到3月下旬坍涂至塘脚,有300余米海塘塘脚临水,两个月坍涂千米,并向西发展到周巷水库海涂,平均日坍5~23米,6月份坍涂向东延伸到西二乡东九塘和西一乡西九塘。为了控制险情发展,发动群众突击抛石抢险,至1984年12月,境域共抛石8360吨,土方9800立方米,投资5.87万元。1985年后,西部多次发生坍涂,三八江九塘闸至余姚慈溪交界处,长10余千米的西部海塘为历年险情多发地段,塘外滩涂受西三潮流沟走向不断变化的影响,涂面状况极不稳定,时坍时涨无法预测,沿海群众相继投入抢险。1990年代,西部滩涂曾有一段稳定期,塘外潮流沟沟底较浅,对涂面影响不大,冲刷严重时坍涂线距塘脚远,未对海塘产生直接威胁。1995年11月,潮流沟直冲建塘江水库中段,距塘脚300米处流沟深达5米,后流沟自然转向东北,有惊无险。2003~2006年,系市西部海塘险情较严重的几年,险情发生周期短,投入资金大。其中,仅2005年10~12月,共投资385万元。至2011年由于市界西部筑塘围涂,西三潮流沟向北移动,该地段险情有所缓和,临塘涂面呈淤涨状态。
  第二节 海塘加固
  解放初期,境域采用加土护塘,种植塘草,海涂种大米草保滩和塘坡抛石、砌石等方法抢险护塘,千方百计提高海塘抗御台风大潮和海浪潮流冲击的能力。19561959年,由于受潮流沟变化影响,海涂不断发生冲刷、内移,出现多处险段。虽每年加土培修,抗台时突击抢修,险段仍逐年增多。为此,县人民政府根据龙山、观城等地抛石护坡经验,自1960年开始,分期分批对第一线海塘(八塘)进行大规模抛石或砌石护坡,有计划地加固海塘。省水利厅也把慈溪县海塘列为基本建设工程,要求逐步达到能抗拒12级台风大潮袭击的标准。1960年3月开始施工,根据集中资金、力量,保证重点、择险先办的原则,先在庵东、观城、龙山、逍林等处险段抛石、砌石,到年末,完成砌石长度9.40千米(其中混凝土浇面665米,灌浆勾缝5.30千米,干砌3.43千米),抛石12.91千米,完成石方12.94万立方米,土方30.12万立方米,投工52.26万工,投资150.59万元。其中庵东海塘完成砌石、抛石12.55千米,塘顶宽度3米,超高潮位(在1949年和1956年台风最高潮位,下同)3米,迎水坡坡比1∶1.2~1∶1.5,背水坡坡比1∶1.5;西三盐场海塘完成砌石、抛石5.08千米,塘顶宽3米,超高潮位2米,迎水坡、背水坡坡比1∶2。至1962年10月,3年共建成抛石护坡海塘长15.05千米,砌石护坡海塘长24.35千米,砌石加水泥灌浆或勾缝海塘长6.07千米,砌石和水泥板覆盖海塘1.01千米,合计建成石塘46.48千米,占全线外塘总长85.29千米的54.5%,国家投资290余万元,完成土方69万立方米,石方24万余立方米,共投入劳力95万余工。
  1960年7月8日,中共慈溪县委常委会议决定,全县抽调6000名民工,集中力量抢修41.40千米八塘工程,至年末抢修加固八塘工程完成。庵东段完成浆砌块石长25.45千米。1961年6月26日,县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加强海塘、湖堤养护管理工作布告,要求沿海区乡加强对一线海塘加固工作的领导,保障人民的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此后,境域开始进行加固八塘工程。1962年1月21日,庵东区建立八塘养护组。10月22日,中共庵东区委决定成立水利委员会,副区长任主任。为巩固1958年23天苦战建成的后海八塘塘身,是年共投放劳力959.10万工,石方1.16万立方米,完成砌石长度6.52千米,投资216.68万元。采取下列方法:一是固定劳力,组织一条龙作业,各人民公社分片包干,按质按量分配任务。全塘工地固定3800个劳力施工,分成四条线,即开山、运输、物资供应、工地砌石,每条线固定一定比例劳力。二是加强管理,实行“五包一奖”制,即包质、包量、包费用、包时间、包工数、奖金归己不缴队。改变了过去“日头工”做法,收到较好效益。如西二人民公社未包前(1961年6~8月)201个劳力只完成301米砌石,包工后64个劳力(9~11月)完成砌石300米。三是总结评比,奖励先进。砌石开始后全工地开展检查评比先进50余次,评出先进单位20余个,先进个人42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技术指导。
  举办砌石技术培训班,进行短期轮训,组织水利委员巡回技术辅导,并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全工地培养出砌石人员400余人,开山人员50余人,解决了砌石技术力量不足问题。同时,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解决困难。在运石中发现运输力量不足,就与各生产队协商,由各生产大队抽调农船(312吨位)支援运送石料。有的人民公社资金不足,采取国家补助和群众自筹解决。
  1998年6月,原西三乡东九塘至余姚慈溪交界地段,开工排险加固,全长10.68千米,投入土石方96.44万立方米、混凝土0.16万立方米,总投资2679.59万元。1999年11月完工。加固后此段海塘为标准三级。2003~2006年,对三八江闸两侧海塘抢险加固工程规模最大,对3条丁坝共计197米和1.10千米护脚进行抢险加固,投入石方14.73万吨。
  第三章 海塘标准化建设
  境域一线海塘险段多,1974年8月19日,13号台风过境,杭州湾出现历史上罕见大潮。海塘被冲刷2.57千米,冲坍7.50千米,遭受严重破坏。在总结历次坍塘教训后,慈溪县改变以往每年对塘堤修修补补的做法,把有限资金普降细雨式的分散使用,改为逐年集中使用于几道海塘,修一道成一道,逐年逐道提高标准。1982年,按照省水利厅要求,对沿海第一线海塘全面加高加固之外,提高海塘建设标准,开始筑建能抵御“二十年一遇”大潮的“标准塘”。标准塘建设,使沿海地区防御风暴潮能力大为提高,在10余年时间里,没有发生决口、咸潮倒灌等重大事故。但在1997年11号台风之时,沿海标准塘也被冲毁,造成较大破坏。此后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用三至四年时间建设沿海高标准海塘决定。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加快高标准海塘建设作为造福于民的重大实事工程,全面发动,集中力量,下决心把全市一线海塘建设成设计标准高、施工质量好、抗灾能力强的“沿海长城”。经过3年多艰苦奋斗,全面完成建设高标准海塘任务。
  第一节 标准海塘
  1983~1985年,县按省水利厅1981年颁发的《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设计标准,先后开展“标准塘”建设。“标准塘”按海塘保护范围大小和重要性不同分为四级,相应采用不同等级的设计标准,设计重现期分别为10年、10~20年、20~50年、50~100年。通过设计出现高峰期的潮位和波浪爬高计算确定塘顶高程。海塘断面结构,迎潮面采用干砌或浆砌块石等均工砌体,砌体与土体之间设置石碴、碎石反滤过渡垫层,塘顶面采用砌石等巧工砌体防越浪冲刷,背水坡一般种草、芦竹等生物措施保护,塘顶设置0.80米高的防浪墙。塘型则根据每道海塘的地质、风浪等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有陡墙式、斜坡式、折坡式、复合式等。至1987年,境域建成标准海塘11.14千米。它们是:
  四灶浦两侧标准海塘。东起浒山水库西,西至东二乡境界,1983年开始建标准塘,1984年建成。长3千米,完成土方11.50万立方米,石渣、石方2.89万立方米,护坡断面为斜坡式。其中国家投资28万元。
  高王路九塘闸以东标准海塘。全长3.20千米,共完成土方5.16万立方米,石渣、石方4.90万立方米,护坡断面均为斜坡式。其中国家投资47.57万元。全段海塘分二段兴建,第一段,东一水库至西一水库,长2.27千米,1983年动工,1985年完成,国家投资25万元;第二段,东一水库东段,长931米,1986年动工,1987年完成,其中国家投资22.57万元。
  高王路九塘闸以西标准海塘。东起坍塘(海边村),西至三八江闸,全长3.29千米,其中西一乡西九塘1.32千米,西二乡东九塘1.96千米。完成土方5.90万立方米,石方3.12万立方米,坡断面为斜坡式。1984年动工,1985年完成,其中国家投资32万元。
  西二乡西九塘标准海塘。东起大云渔场,西至西三乡交界。全长1.65千米,1985年6月开工,是年10月完工,共完成土方4.10万立方米,石方1.76万立方米,顶宽4米,顶高程9.50米,砌石层厚度0.40米,石渣垫层厚度0.30米。护坡断面为斜坡式。其中国家投资8.52万元。
  第二节 高标准海塘
  1997年11号台风于8月18日晚在温岭登陆,这次台风强度强、范围大,加上适逢农历七月半大潮汛,出现了特高潮位,台风暴雨大潮,水利设施损毁,其中按《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建设的“标准塘”也大部分受损。省水利厅于1997年11月,制定下发《浙东标准海塘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海塘工程等级标准、设计潮位、风浪要素、断面尺寸和结构作了规定。1999年9月,正式颁发《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修编本)。按塘内保护范围大小、保护对象重要程度确定海塘的等级标准,不同区域、地貌、潮位、风浪等要素确定海塘断面尺寸和结构。在同一闭合区内用同一海塘等级设计。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推行了设计审批制、施工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全面落实海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积极推行农民监督员的办法。由于标准提高,此后建设的海塘,称为“高标准塘”。
  2002年11月,四灶浦西侧围涂工程第5个龙口合龙,建成50年一遇横塘21.70千米、直塘2.25千米,20年一遇隔塘18.70千米。
  断面结构的改善和加强,是高标准海塘最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和最大特点。迎潮面原有干砌石结构全部改为混凝土或浆砌(灌砌)石体结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塘身抗风浪冲击的稳定性。断面型式多样,以复合式为主。在风浪较大海域,采用直墙、斜坡加平台的三级结构,并在斜坡面设置混凝土栅栏板或混凝土异型块体,以削减波浪爬高并增强坡面稳定性。塘顶设置混凝土路面保护层,其宽度二级海塘不小于6米、三级海塘不小于5米、四级五级海塘分别不小于4米和3米。防浪墙均采用灌砌石或混凝土结构,高度控制在0.50~0.80米。内坡采用干砌块石(或另加水泥勾缝)保护,部分风浪较小区域的四、五级海塘也要采用植被保护。塘内都设置10~20米宽的护塘地保护带。在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面,多数海塘仍采用传统的抛石镇压层或木桩,也有几道处于闸口等特殊部位的海塘采用了振冲碎石桩。对受潮流冲刷严重的海塘,主要采用在贴流冲刷面抛石进行保护,以增强滩涂和塘脚的防冲刷能力。
  2008年10月,主要位于境域的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横塘开工,至2011年12月完工,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三级海塘。东接四灶浦十一塘闸西塘角,西至杭州湾大桥以东西直塘,全长18.37千米,塘身断面为双斜坡(外坡带平台)复合式海塘,外坡灌砌石或砼护面,内坡砼砌块结合草皮防冲刷、设计平均潮位5.27米,波浪爬高2.68米,防浪墙高0.80米,塘顶高程7.58米,塘面宽7米,内外坡比1∶2.5,塘裙宽50米。
  至2016年,境域迎潮一线共有三级高标准海塘38.11千米。自东往西为:十一塘横塘18.37千米,西直塘2.85千米;十塘横塘3.96千米,西直塘2.25千米;九塘横塘10.68千米。
  第四章 围涂 利用
  筑塘围涂的目的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涂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扩大生存空间。海涂的利用一般为先开辟盐田,制卤晒盐。随着海涂北淤,老盐田逐渐淡化,改良盐碱土壤后,可种植棉粮等农作物。其后开辟多种经营,发展养殖业。1950年代以来的新围海涂,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利用,除去河流、道路、塘坝等基本建设用地外,主要用于盐业、农业、渔业、建造水库和新区开发以及湿地保护等。
  第一节 围涂
  境域地处三北平原,近四塘至七塘段,系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海涂自然涨淤围垦所得;七塘以北地段,系19世纪中期以后海涂自然淤涨和人工促淤围垦而成。
  1950年代后,境域海涂围垦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高滩上筑塘围涂(滩地标高均在4.50米左右)。1952年,庵东区首先开始发动群众筑塘围涂。至1958年,从东三乡至西三乡围筑长33.83千米的八塘,把七塘以北的7.73万亩盐田全部围了起来,至1960年代中期自然淤涨的高滩部分已被围垦完结。第二阶段,在中滩上建塘围涂(滩涂标高在3.50~4.50米)。开始采用有效的措施开展促淤护岸保滩,1963年至1965年,慈溪县在四灶浦闸口两侧等4处海涂引种大米草保滩促淤,有调查表明,未种植大米草前滩地比降为1.5‰,种植后为0.7‰,对保滩有一定作用。1964年12月,为了制止海涂内坍,华东水利学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筑建丁坝,以改变丁坝两侧潮流的流速与流向的做法,达到在丁坝两侧促淤的效果,实验获得成功。自1960年代开始,沿海一线海塘外,先后建筑各类长短丁坝。庵东、浒山等地围垦自然淤涨面稍高的草涂,面积达10576亩。第三阶段,从1970年代开始,在低滩海涂进行围垦,一般先建伸向海域的丁(顺)坝(直塘)促淤,然后筑横塘围垦。1972年,筑建位于庵东丰收闸外长328米抛石泥芯坝1条、位于西一和西二交界长50米抛石坝1条、位于战胜闸至跃进闸长140米抛石坝1条和总长100米抛石坝5条、位于东一塘角长100米抛石坝1条。1976年至1978年,筑建位于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横塘后总长150米抛石坝3条。1978年,筑建位于东三人民公社一灶浦长380米抛石泥芯坝1条。通过建筑丁坝、顺岸堤坝和设置网坝等,促淤效果明显,海涂涨淤较快。其间,境域的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为缓解大队人多地少的矛盾,自1969年3月至1973年末,分两期实施筑塘围涂。第一期自1969年3月至1971年末完成。从庵东农场后八塘,往北沿建塘江西界筑东直塘438米;从建塘江八塘桥往西724米,往北筑西直塘320米;以抛石为主要方式,筑横塘600米,围入海涂360亩。第二期自1972年11月至1973年末完成。延伸筑东直塘477米,西直塘458米,采用砌石的方式筑横塘538米,围入海涂455亩。两期共筑东直塘915米,西直塘778米,围入海涂815亩。建水闸1座。全村300余劳力,平均每天有30%劳力投入筑塘。筑塘资金除县补助10万元外,其余自筹解决。1976年11月,围涂工程打破区、社界限,实现全县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改变了过去小块分散的围涂方法。全县共划分了7个围垦区,其中庵东区从浒山盐场直塘至西二人民公社丰收闸,长14.50千米。围涂工程实行群众围涂与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成立开山专业队、运输专业队、施工专业队,加强海涂促淤和围垦。
  1952~1987年,全县共围涂162454亩,其中庵东区为108147亩,占比66.6%。通过人工促淤扩大围涂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左右。
  2000年后,由市人民政府组建的海涂围垦办公室和海涂开发总公司指挥实施,所围入土地均为国家所有。境域的围涂工程主要有:四灶浦西侧围垦,总围涂面积达6.7万亩,为宁波历史上已建成的最大围涂工程。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于2008年3月,完成东、中、西隔堤及西直塘工程;2008年10月,围涂工程开工,围涂南起十塘,北入杭州湾至滩涂1~1.50米等高线;2011年12月,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7.52亿元,境域围涂面积达 5.85万亩。
  第二节 开发利用
  盐业
  三北平原成陆之初,因土壤含盐量高,主要用于制盐。庵东七塘以北地区,历来以产盐为主,盐田面积最多时达10万亩。随着海涂北淤,八塘、九塘建成后,原来的老化盐田逐步改为农田,盐田由七塘一线北移至八塘、九塘一线的新垦区。1978年,盐田面积为73210亩。嗣后逐步减少,1987年减至 11637亩。至2001年,盐田消失,全部改为农地、鱼塘等。(详见第十编《庵东盐场》)
  农业
  随着海塘的不断围筑,塘内土壤自然变淡,失去制盐条件,故盐田逐步改为农田。通过开掘河道,建立排灌设施,采取深沟高畦,增加地面覆盖,增施有机肥料,种植咸草、水稻等措施,使改农后土壤的含盐量下降,改善土壤的可耕性,然后种植棉花等作物。 1980年代、1990年代,市委、市人民政府曾决策 “南棉北移 ”,庵东成为棉花特色产业区。(详见第十二编《农业》有关章节)
  渔业
  1973年,西三人民公社第三生产大队新围海塘遭13号台风侵袭,横塘被毁过半,决口深达10余米,大队组织劳力抢修护塘。围入土地先晒盐,1979年于此地挖240亩塘蓄淡养鱼成功。1984年,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资助,在沿海新围海涂上开发“万亩鱼塘”,1986年8月建成。共养鱼8495亩,当年产淡水鱼1496.60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值的30%,成为全县的主要产鱼基地。(详见第十二编《农业》有关章节)
  水库
  1970年代以来,在八塘至九塘之间的新围海涂上,境域建3座咸水库即东一、东二、西一水库,总面积3250亩,设计总库容量560万立方米,实际蓄水量430万立方米,为制盐提供咸水资源。后随着盐改农,咸水库改储淡水,用于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
  此外,新围海涂还用于工业、交通、住宅及码头等建设需要。
  新区开发
  2001年12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始建设。2011年,境域北部陆中湾两侧筑塘(十一塘)围涂工程的竣工,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土地资源。经过开发,一座现代化新城屹立在杭州湾南岸。(详见特载《宁波杭州湾新区》)湿地保护根据境域西部沿海冲淤相对较平衡的特点,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十塘围筑后,对境域西部九塘以北部分区块不再作农业开发,转而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促进滩涂底栖生物种群的恢复和局部旅游开发,使之逐步发展为咸水湿地。于是,境域开始实施杭州湾湿地项目建设。
  杭州湾湿地系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其中庵东滩涂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该湿地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面积约43.50平方千米。2004年12月,湿地建设引起世界银行与全球环境基金会(CEF)高度关注,为该项目提供500万美元赠款,支持自然湿地保护区及处理污水工程建设。2006年后,封闭管理3.33平方千米围垦地,清理各类鱼塘13.80公顷,平整农田10.27公顷。其后湿地植被开始恢复,植被构成从单一的芦苇发展到36种植物,生态得到恢复,湿地有记录的鸟类已达3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0余种。旅游观光已初具规模,为居民提供了休闲佳地,是一个海涂利用的典范。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