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迁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5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迁徙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人口迁徙情况,分别记述了。
关键词: 庵东镇 迁徙 流动

内容

迁入
  清康熙末期,来自各地的移民,在今四塘南北一带的滩涂地上刮泥淋卤和捕捞。清雍正四年(1726),清查灶地,“摊丁入亩”,灶丁有一半的“丁银”摊入地亩。四塘筑成后,绍兴府山阴、会稽等县大批移民陆续徙居四塘一带,从事淋卤熬盐和捕捞业。乾隆二年(1737),灶丁“丁银”全摊地亩,还允许灶户私自煎盐,从此,灶丁人头税被彻底废除,与赋役制度相关的人丁编审制度随之松弛。税制的改革和海塘的增筑,杭州湾南岸盐滩灶地渐广,山阴、会稽等县的居民大量徙居于此。《余姚六仓志》载:“乾隆以来丈地分丁,近数十年山会(即山阴、会稽县)客民入境,原赁卤地刮泥摊晒蒸卤为止。六仓丁户悯其穷无所依,既赁之地,或驰其租,由是来者众。”境域移民多为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从山阴、会稽等县迁居而来。六塘建成后,绍兴府山阴、会稽、诸暨、上虞等县移民徙入境域数量最大。七塘以北,多为四塘以南的北移之民。自18世纪初至清末徙居之移民,大多定居在今四塘至七塘一带。徙居人口中,也有极少量为堕民后裔(数量不详),从事婚丧喜庆等杂事。
  据《慈溪县地名志》(1988年版)载,以“舍头”命名者大多为绍兴移民聚居煎盐之处。有些以“舍头”命名者,可视作灶或丁(“灶”为煎盐之处;“丁”指丁户煎盐之地。后均以此命名村落)。境域众多以“舍头”命村(自然村)者,多视作丁。元祥村方家舍头,当系本地土著。
  以“舍头”命名的许多村落,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石堰盐场所属区域,人口多自绍兴地区迁居而来。路湾村南陈家150年前从绍兴孙端镇镇塘殿迁来;今长河镇大牌头村(民国时期属庵东区大云乡),约于清同治年间由绍兴迁居而来;五根头村应氏,18世纪中期由绍兴迁来。振东村的马家舍头、同盛舍头、梅家舍头、沈家舍头,元祥村的张家舍头、施家舍头、王家舍头、方家舍头、史家舍头、冯家舍头、朱家舍头,宏兴村的钱家舍头、邵家舍头、许家舍头、何家舍头、陈家舍头、鼎懋舍头等自然村落,大部分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六塘建成后从绍兴府山阴、会稽、诸暨、上虞等县迁居而来。陈氏一支明末清初从绍兴府会稽县孙端楝树下村(今柯桥区孙端镇三条溇村)迁入姚北沿海地区,现为境域人口最多姓氏。施氏从上虞县盖北一带迁来,主要集居在西三村七塘一带。许氏、丁氏、阮氏、徐氏皆从绍兴、上虞等县迁居而来(见本章第三节“姓氏”)。
  除来自绍兴地区移民外,亦有少量其他地方移民。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姚北沈氏宗谱》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开始,居孙端曹娥江边的镇塘殿楝树下沈氏,迁至境域下马家路(今崇寿镇健民村)定居。民国36年(1947)余姚县人口统计,庵东镇有外来迁入人口181人,来自江苏、福建、广东、江西、安徽、河北、湖北7省人口32人;来自浙江省绍兴、吴兴、新昌、嵊县、萧山、鄞县、余杭、瑞安、天台、温州、台州、诸暨、丽水、浦江等27县149人。
  境域移民,部分为上塘北移之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姚江许氏宗谱》载,姚江许氏一支,明朝自余姚县历山张家桥(今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迁至天元镇天元村,其后裔也有随海塘增筑、向北移居者。其一支分迁今庵东镇海星、华兴等村。
  清道光十五年(1835)《余姚埋马罗氏宗谱》记载,七塘罗家路罗氏,为余姚横河埋马一支北迁之民,今居于四灶浦两岸(浦东村)。民国23年(1934)《余姚浒山潘氏宗谱》载:潘氏第十一世天祥一支居潮塘,第十六世智彬一支居庵东市中沙。
  1949年后,外地迁居庵东者,除婚嫁、工作调动、孩子入学等原因外,皆在政府组织下进行。
  1956年,上虞县南汇乡盐民约800人迁居庵东区西三乡。
  1957年12月至1986年,县内搞梅湖、上林湖、里杜河、杜湖、凤浦湖等大中型水库建设,移居境域124人。安置今桥南村33人、江南村25人、虹桥村24人、宏兴村6人,海星村、华兴村、元祥村、珠江村、下一灶村、马中村各4人,马潭路村、新舟村、富民村、新建村、振东村各2人,富北村、海南村各1人。
  1966年,浒山镇居民147人、农民17人,迁移至西三人民公社,成立新建生产队(1967年划入泗门区曹娥人民公社)。
  1966年3月至次年3月,上虞县南汇人民公社发生海塘塌陷事件,庵东区接纳安置南汇人民公社上游红旗生产大队社员70多户、300余人。其中47户迁入西三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八塘南(今西三、路湾村)一带集居,其余安置在西一、西二、西三人民公社其他生产大队,入迁者主要从事盐业生产。
  1967~1968年,盐业生产大丰收,盐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其他地区有较大提高,绍兴县和江苏省北部地区少量年轻姑娘,远嫁庵东、成家立业;1960年代,上海市少量知识青年,依托庵东的亲戚关系,在庵东插队落户。
  2005~2006年,庵东镇接纳安置浙江省青田县滩坑水库移民19户68人:桥南村6户23人,珠江村6户21人,虹桥村7户24人。
  2009年,宁波市与新昌县合作建设钦寸水库,庵东镇接纳安置钦寸水库移民41户127人,其中富民村19户63人,新建村22户64人。
  1992年扩镇开始,境域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外来人口迁入增多。据户籍部门统计,2002年前户籍迁出大于迁入,此后,迁入大于迁出。迁入原因多为婚姻和就业,居住地大多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建成区,人员主要来自江西、安徽等附近省份。1992~2016年,共迁入11666人。1992年,迁入450人;2016年,迁入840人。
  迁出
  自四塘筑成、境域移民定居后,鲜有自发外迁者;少数人只因升学、婚嫁、考取公职、服役以及工作调动而外迁。1949年后,人民政府组织的外迁有:
  1959年4月至次年5月,庵东人民公社先后组织两批人员,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后因不适北方水土和习惯,陆续返乡。1960年9月,庵东管理区部分农民和城镇待业青年移居宁海县三门湾北岸,开发海涂,种植棉花。1961年,西一人民公社退伍军人冯氏率家属移居广东省海南岛建设橡胶园。1962年,庵东区部分社员迁至雁门人民公社里山庵定居。1962年10月,东一人民公社、西一人民公社部分社员迁至镇海县湾塘区清河人民公社东昇生产大队(今镇海区骆驼街道董家畈村);东三人民公社27户移居龙山区各人民公社。1964年1月,庵东区西一、东一、东三人民公社69户计144人,迁至宁海县长街区山头人民公社(今宁海县力洋镇平岩村)开发海涂植棉。1965年,庵东区迁20人去龙山人民公社山下生产大队落户。1966年,庵东区迁27人赴甸山人民公社勤奋生产大队落户。1969年6月,庵东人民公社动员17名知识青年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镇胜利农场落户;12月,又动员知识青年12人赴黑龙江萝北农村“支边”。1972年,庵东人民公社动员21名城镇知识青年,赴吉林省长岭县“支边”,1980年前后,多数人陆续返乡。
  2000年后,随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女子外嫁减少,迁出小于迁入人口。1992年,迁出607人;2011年,迁出178人;2016年,迁出170人。
  庵东区范围内,庵东人民公社(镇)也有少量人口迁往区内各人民公社落户。1962年,庵东区党政机构精简24人,下放至各人民公社落户。1961~1963年,根据省委精简办公室浙编字第330号文件,对城镇户籍无固定职业的闲散劳动力和住城里吃闲饭的有劳动能力而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成户下放到人民公社所属生产大队插队落户,至1963年12月,庵东区共精简城镇人口849人,大多下放至七塘以北各人民公社。1969~1978年,庵东人民公社531名城镇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到庵东区所属7个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后期,庵东区各人民公社落户的城镇知识青年,也陆续返城。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