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迁徙与流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58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迁徙与流动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13
页码: 13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人口18世纪初以来迁徙与流动、姓氏等情况。
关键词: 庵东镇 迁徙 流动

内容

18世纪初,杭州湾南岸淤积成大面积滩涂。泥沙淤积而成的滩涂,含有大量有机物,大潮汛期,吸引近海鱼类和贝类动物繁衍生息;小潮汛期,滩涂受日光曝晒,盐分凝聚涂泥表面,形成咸滩涂泥。刮取滩涂咸泥淋卤煎盐和滩涂、浅海利于捕捞,庵东成陆之初就吸引外地民众来此谋生,成为移民集聚地。至民国时期,移民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庵东镇由宁波杭州湾新区托管后,外来流动人口增长较快。因人口迁徙产生的户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第一节 迁徙
  迁入
  清康熙末期,来自各地的移民,在今四塘南北一带的滩涂地上刮泥淋卤和捕捞。清雍正四年(1726),清查灶地,“摊丁入亩”,灶丁有一半的“丁银”摊入地亩。四塘筑成后,绍兴府山阴、会稽等县大批移民陆续徙居四塘一带,从事淋卤熬盐和捕捞业。乾隆二年(1737),灶丁“丁银”全摊地亩,还允许灶户私自煎盐,从此,灶丁人头税被彻底废除,与赋役制度相关的人丁编审制度随之松弛。税制的改革和海塘的增筑,杭州湾南岸盐滩灶地渐广,山阴、会稽等县的居民大量徙居于此。《余姚六仓志》载:“乾隆以来丈地分丁,近数十年山会(即山阴、会稽县)客民入境,原赁卤地刮泥摊晒蒸卤为止。六仓丁户悯其穷无所依,既赁之地,或驰其租,由是来者众。”境域移民多为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从山阴、会稽等县迁居而来。六塘建成后,绍兴府山阴、会稽、诸暨、上虞等县移民徙入境域数量最大。七塘以北,多为四塘以南的北移之民。自18世纪初至清末徙居之移民,大多定居在今四塘至七塘一带。徙居人口中,也有极少量为堕民后裔(数量不详),从事婚丧喜庆等杂事。
  据《慈溪县地名志》(1988年版)载,以“舍头”命名者大多为绍兴移民聚居煎盐之处。有些以“舍头”命名者,可视作灶或丁(“灶”为煎盐之处;“丁”指丁户煎盐之地。后均以此命名村落)。境域众多以“舍头”命村(自然村)者,多视作丁。元祥村方家舍头,当系本地土著。
  以“舍头”命名的许多村落,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石堰盐场所属区域,人口多自绍兴地区迁居而来。路湾村南陈家150年前从绍兴孙端镇镇塘殿迁来;今长河镇大牌头村(民国时期属庵东区大云乡),约于清同治年间由绍兴迁居而来;五根头村应氏,18世纪中期由绍兴迁来。振东村的马家舍头、同盛舍头、梅家舍头、沈家舍头,元祥村的张家舍头、施家舍头、王家舍头、方家舍头、史家舍头、冯家舍头、朱家舍头,宏兴村的钱家舍头、邵家舍头、许家舍头、何家舍头、陈家舍头、鼎懋舍头等自然村落,大部分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六塘建成后从绍兴府山阴、会稽、诸暨、上虞等县迁居而来。陈氏一支明末清初从绍兴府会稽县孙端楝树下村(今柯桥区孙端镇三条溇村)迁入姚北沿海地区,现为境域人口最多姓氏。施氏从上虞县盖北一带迁来,主要集居在西三村七塘一带。许氏、丁氏、阮氏、徐氏皆从绍兴、上虞等县迁居而来(见本章第三节“姓氏”)。
  除来自绍兴地区移民外,亦有少量其他地方移民。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姚北沈氏宗谱》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开始,居孙端曹娥江边的镇塘殿楝树下沈氏,迁至境域下马家路(今崇寿镇健民村)定居。民国36年(1947)余姚县人口统计,庵东镇有外来迁入人口181人,来自江苏、福建、广东、江西、安徽、河北、湖北7省人口32人;来自浙江省绍兴、吴兴、新昌、嵊县、萧山、鄞县、余杭、瑞安、天台、温州、台州、诸暨、丽水、浦江等27县149人。
  境域移民,部分为上塘北移之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姚江许氏宗谱》载,姚江许氏一支,明朝自余姚县历山张家桥(今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迁至天元镇天元村,其后裔也有随海塘增筑、向北移居者。其一支分迁今庵东镇海星、华兴等村。
  清道光十五年(1835)《余姚埋马罗氏宗谱》记载,七塘罗家路罗氏,为余姚横河埋马一支北迁之民,今居于四灶浦两岸(浦东村)。民国23年(1934)《余姚浒山潘氏宗谱》载:潘氏第十一世天祥一支居潮塘,第十六世智彬一支居庵东市中沙。
  1949年后,外地迁居庵东者,除婚嫁、工作调动、孩子入学等原因外,皆在政府组织下进行。
  1956年,上虞县南汇乡盐民约800人迁居庵东区西三乡。
  1957年12月至1986年,县内搞梅湖、上林湖、里杜河、杜湖、凤浦湖等大中型水库建设,移居境域124人。安置今桥南村33人、江南村25人、虹桥村24人、宏兴村6人,海星村、华兴村、元祥村、珠江村、下一灶村、马中村各4人,马潭路村、新舟村、富民村、新建村、振东村各2人,富北村、海南村各1人。
  1966年,浒山镇居民147人、农民17人,迁移至西三人民公社,成立新建生产队(1967年划入泗门区曹娥人民公社)。
  1966年3月至次年3月,上虞县南汇人民公社发生海塘塌陷事件,庵东区接纳安置南汇人民公社上游红旗生产大队社员70多户、300余人。其中47户迁入西三人民公社第六生产大队八塘南(今西三、路湾村)一带集居,其余安置在西一、西二、西三人民公社其他生产大队,入迁者主要从事盐业生产。
  1967~1968年,盐业生产大丰收,盐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其他地区有较大提高,绍兴县和江苏省北部地区少量年轻姑娘,远嫁庵东、成家立业;1960年代,上海市少量知识青年,依托庵东的亲戚关系,在庵东插队落户。
  2005~2006年,庵东镇接纳安置浙江省青田县滩坑水库移民19户68人:桥南村6户23人,珠江村6户21人,虹桥村7户24人。
  2009年,宁波市与新昌县合作建设钦寸水库,庵东镇接纳安置钦寸水库移民41户127人,其中富民村19户63人,新建村22户64人。
  1992年扩镇开始,境域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外来人口迁入增多。据户籍部门统计,2002年前户籍迁出大于迁入,此后,迁入大于迁出。迁入原因多为婚姻和就业,居住地大多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建成区,人员主要来自江西、安徽等附近省份。1992~2016年,共迁入11666人。1992年,迁入450人;2016年,迁入840人。
  迁出
  自四塘筑成、境域移民定居后,鲜有自发外迁者;少数人只因升学、婚嫁、考取公职、服役以及工作调动而外迁。1949年后,人民政府组织的外迁有:
  1959年4月至次年5月,庵东人民公社先后组织两批人员,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后因不适北方水土和习惯,陆续返乡。1960年9月,庵东管理区部分农民和城镇待业青年移居宁海县三门湾北岸,开发海涂,种植棉花。1961年,西一人民公社退伍军人冯氏率家属移居广东省海南岛建设橡胶园。1962年,庵东区部分社员迁至雁门人民公社里山庵定居。1962年10月,东一人民公社、西一人民公社部分社员迁至镇海县湾塘区清河人民公社东昇生产大队(今镇海区骆驼街道董家畈村);东三人民公社27户移居龙山区各人民公社。1964年1月,庵东区西一、东一、东三人民公社69户计144人,迁至宁海县长街区山头人民公社(今宁海县力洋镇平岩村)开发海涂植棉。1965年,庵东区迁20人去龙山人民公社山下生产大队落户。1966年,庵东区迁27人赴甸山人民公社勤奋生产大队落户。1969年6月,庵东人民公社动员17名知识青年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镇胜利农场落户;12月,又动员知识青年12人赴黑龙江萝北农村“支边”。1972年,庵东人民公社动员21名城镇知识青年,赴吉林省长岭县“支边”,1980年前后,多数人陆续返乡。
  2000年后,随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女子外嫁减少,迁出小于迁入人口。1992年,迁出607人;2011年,迁出178人;2016年,迁出170人。
  庵东区范围内,庵东人民公社(镇)也有少量人口迁往区内各人民公社落户。1962年,庵东区党政机构精简24人,下放至各人民公社落户。1961~1963年,根据省委精简办公室浙编字第330号文件,对城镇户籍无固定职业的闲散劳动力和住城里吃闲饭的有劳动能力而长期脱离劳动的居民,成户下放到人民公社所属生产大队插队落户,至1963年12月,庵东区共精简城镇人口849人,大多下放至七塘以北各人民公社。1969~1978年,庵东人民公社531名城镇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到庵东区所属7个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后期,庵东区各人民公社落户的城镇知识青年,也陆续返城。
  第二节 流动
  1949~1999年,离开户籍所在地来境域工作和生活的人很少,本地户籍人口出外谋生者亦少。1992年,境域私营工业经济发展,外来人员赴庵东人数渐多。其中有少数人经商、办厂,绝大多数为打工谋生,人员多来自江西、贵州、安徽、四川、河南等省。
  21世纪开始,境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外来人口随之增多。2002年前,外出量大于外来量;2002年后,外来量大于外出量。2000年,外来人口2735人,外出人口3994人;2003年,外来人口3034人,外出人口2054人;2016年,外来人口57597人,外出4604人。至2016年,外来人口总量达到131110人(含宁波杭州湾新区)。
  第三节 姓氏
  姓氏
  庵东是个移民社会。境域人口多为清雍正、乾隆、嘉庆以来迁入移民之后裔,故姓氏多而杂。21世纪开始,庵东镇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外来务工人口急剧上升。2016年3月统计,全镇403个姓氏,千人以上21个,依次为陈、王、沈、张、周、马、丁、潘、俞、冯、章、应、杨、胡、苗、屠、许、姚、钟、施、孙。人口极少的姓氏,一般多为1980年代后至庵东工作的外来人口或因婚嫁等原因迁入的人口。
  若干姓氏源流
  王氏 2016年,6159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 2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在三洋、华兴、元祥、路湾等村。
  北宋时,王氏一支定居于河南开封,始祖王志华。北宋末年战乱,王氏子孙随宋室南渡,定居绍兴,始迁祖为三槐堂始祖王枯。在今绍兴市柯桥区双梅小区东浦行排头建有“家庙”(六房)祠堂,五开间房(解放后改成粮食仓库)。其后裔王旦一支,清咸丰二年(1852)迁居余姚县梅川乡,于今三洋村落户。
  沈氏 2016年,4,635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3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在马中、兴陆、新舟、振东等村。
  南宋建炎元年(1127)后,沈氏一支为避宋时战乱,由河南沈丘县迁至今浙江吴兴、长兴、桐乡等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居吴兴、长兴、桐乡之沈氏一支,东迁至绍兴府会稽县孙端曹娥江边镇塘殿楝树下定,居,事农耕、捕鱼或制卤、海运之业。清乾隆六十年(1795)始,居会稽县孙端曹娥江边镇塘殿楝树下沈氏,因曹娥江水冲地塌,人多地稀,由沈氏第二十二世殿元率众迁至余姚县北部下马家路(今崇寿镇健民村)定居,以制卤、捕捞为业。迁至余姚以北之地沈氏,建有“文肃堂、武肃堂、慈善堂”3座祠堂。“文肃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堂址今振东村奎陈甲弄后沿,现已毁;其余2座祠堂不详。光绪二十三年,二十五世孙英瑞、英明等编有《姚北沈氏宗谱》(4卷),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民国20年(1931),二十七世孙沈连继(湘梅)编有《沈氏殿家舍派宗谱》(5卷),现由沈氏族人收藏。
  附: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位于原姚北马家路崔陈路新六塘南、小甲路西沿(今振东村奎陈甲弄后沿),现已毁。宗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为砖木结构平房,坐北朝南,八檀七柱五开间带前廊,青砖黑瓦。屋脊中间嵌着一尊石雕菩萨像。祠基高1.5米,东西宽19米,南北深9米,廊檐深2.5米,天井200平方米,占地3亩。祠堂三面河水环绕,河宽4米,深2米。天井东南挖一淡水汪(池),供生活洗濯之用,南沿掘有一河流,以隔尘世之闹。
  祠堂五开间,中间3间为通厅,东西各1间。通厅廊檐上方正中有一匾,上书“沈氏”2字。匾宽1米,高0.5米。东西间各开一小门,每门下半扇木板闭之,上半扇木棍为栅,内部陈设,一目了然。祠堂后墙上方是神堂。神堂高1.5米,深1.5米。正面为花窗,每2扇花窗中间各撰诗1句。神堂分格摆放沈氏列祖列宗牌位,最高格是沈氏二十二世天字辈牌位,其下格依次为殿字辈、培字辈、英字辈、秀字辈牌位。神堂上方有1块黑底匾,刻有涂金“文肃堂”3字;神堂下方,靠北墙有一长方形搁几,约3间通厅之长,上摆“五事三牲”,为插香烛之用。通厅东面墙上有1篇“文肃堂记”文,述建“文肃堂”之因、捐建者、“文肃堂”3字之意;西面墙上也有1篇“祠堂诸董助洋名字”文。祠堂最东间为董事长(宗长)办公之用,最西间为祠堂管理人员住所。祠堂于1952年废去匾牌,改作小甲路小学校舍。“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改建生产大队办公室和厂房,现为村民建房宅地。(根据沈氏第二十八世孙沈世益提供整理)
  丁氏 2016年,1958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7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在珠江、虹桥、桥南等村。
  始祖丁大封,清道光年间,定居在会稽县丁家堰丁大兴(今绍兴市越城区),建有“罗松堂”祠堂,4间平房,现保存完好。道光三十年(.1850),其一支迁居于庵东七塘附近一带,事刮泥淋卤煎盐之业。
  应氏 2016年,1586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12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在下一灶、江南、马潭路、宏兴等村。
  南迁始祖应詹,东晋时任镇南大将军,随晋元帝渡江南下,徙居于婺(金华)永(永康)。詹生有2子,其一子应玄居于永康大田里(今永康市芝英镇一带),其后裔徙居江南各地,在永康、绍兴(今绍兴市越城区)、诸暨等地建有余庆堂、微德堂、亦政堂及分祠。18世纪中期,余庆堂应氏十六世孙一支,自绍兴马山镇(今绍兴市越城区)迁居沧田五更头。十九世孙尚法、尚贵、尚友、尚德、尚炳,自五更头陆续迁居西一高王路(今江南村)、水路湾(今海星村)、张家路(今华兴村)、下埠头新场(今下一灶、马潭路村)等地。清光绪年间,应氏撰有家谱1部,由族人应长钜收藏;沧田五更头十九世孙后之应氏,2016年编有《应氏家谱》1部,由二十二世孙应祖芳编纂,族人收藏。
  胡氏 2016年,1465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14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地为新东、马中、振东等村。
  始祖从,后周显德二年(955),自常州晋陵县安上乡迁余姚云柯乡柏山,始迁祖十八世孙惯、节,明朝迁至兰风五车堰。其后裔分支,向东北迁至庵东境域定居。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胡启裕等编修《兰风胡氏宗谱》(敦本堂木活字本)6册,现藏上海图书馆。民国3年(1914),胡临川重修余姚柏山胡氏宗谱10卷、首2卷、末1卷,12册,今藏上海图书馆(2部JP903)。
  许氏 2016年,1243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17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地为海星、宏兴、华兴、兴陆、富民等村。
  民国20年(1931),许先齐编修的《姚江云柯许氏宗谱》20卷、首1卷(怀义堂木活字本)记载,始祖许良,行元一,第三十三世许藩,仕北宋余姚石堰场大使,由上虞县迁居余姚县云柯乡,尊许藩公为云柯始迁祖。云柯许氏在余姚历山西南首张家桥自然村建有祠堂,名“清贤堂”。明朝,其一支迁至今天元镇天元村,其后裔亦有随塘北移至今海星、华兴等村的。清嘉庆二年(1797),许氏在天元镇建有“怀义堂”,民国20年重修,许芝堂撰有《重修怀义祠记》,祠堂尚存,已改建厂房。许氏另一支,清乾隆年间,从会稽县孙端镇许家埭(即楝树下大道地,今绍兴市柯桥区孙端镇三条溇村)迁居曹娥江边,六塘建成后,移居许家舍头(今宏兴村)。其4个儿子分迁东道地、崔陈路、西道地和陆家灶大潭。清道光二十年(1840),许氏在绍兴孙端镇许家埭建有宗祠,尊德桥公为姚江许氏始祖。许氏又一支,明末,由诸暨县迁至余姚县井亭庵(今周巷镇周西社区),奉许筑为始祖。始迁祖有5兄弟,曾建宗祠高阳堂2进。其后裔一支随塘北移或东迁至庵东境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许寿祺、许学广编纂《姚江许氏宗谱》20卷、首1卷,今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图书馆存2册(卷三、卷十二至十五)。民国20年(1931),许先齐编修的《姚江云柯许氏宗谱》(怀义堂木活字本)12册,今藏于南开大学。上海图书馆存“泽”号3册(卷首、卷一至三、卷七)。宗汉街道新街村和省塘头许氏,分别由许树华、许巨康为主编撰写宗谱。2011年,移居今宏兴村许家舍头许氏,撰有《楝树下慈溪许氏家谱》1部,由许裕张编写,族人收藏。
  钟氏 2016年,1083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19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地为三洋、海南、富北、下一灶、马潭路、宏兴、华兴等村。
  始祖世荣(又名僎),越国公钟绍京(659~737)十三世孙,为宋代会稽承事郎,北宋景祐三年(1036),慕会稽山川秀丽,自安徽铜陵迁居会稽县大平乡(今上虞县汤浦镇),建舜帝庙,有承谦、承让、承浩3孙。承浩传之十四世启鄷,自师山舜帝庙迁至吴融,于康熙壬午年(1702),建至德堂宗祠。乾隆辛未年(1751),十五世孙彦达另建分祠堂可师堂。十六世孙韶四迁居龛山(今萧山坎山)、南钟、西华(上虞县)、嵊县。二十六世孙世炳迁居江北西华,后代二十九世孙美和迁居余姚县下周家路(今三洋村),其弟美法迁居崇寿晏清(今崇寿镇崇胜村)。美和第三子来洲迁居海南村;美法第三子来盛迁居六灶路(今富北村),第四子来富迁居下二灶,第五子来仁迁居下周家路(今三洋村)。钟氏存有《会稽钟氏宗谱》18卷,始修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民国12年(1923),钟志康、钟志沅续修,由钟氏族人收藏。
  徐氏 2016年,903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25位。主要集居在元祥、振东、华兴等村。
  境域徐氏,主要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迁自绍兴、上虞北部一带,为绍兴徐氏和上虞徐氏后裔,也有少量徐氏是上塘徐氏之后裔。今人和街徐氏,于民国初年从余姚江南迁来,据《余姚姚江徐氏宗谱》记载,该支徐氏为江南徐氏一脉,始祖秉钝,至今已历26世。历山街东侧徐家河头(今余姚市低塘街道)徐氏,始祖茂五,元代迁居大古塘之南,后随海塘增筑,随塘北移。徐家河头曾建有宗祠,前后2进,厅阔5间,今已毁。徐家河头东侧有南北通海之路,沿路由南而北,居者皆为徐氏,最北为庵东徐家,由尺六市(今拆落市)迁去。下徐家二十世永乾,为崇寿傅家路徐氏,于民国初年迁至庵东万嵩庵旁定居。
  阮氏2016年,757人,列庵东姓氏人口第27位。分布于全镇各村,主要集居地为下一灶、珠江、江南、元祥等村。
  洛阳始祖储(朝启),宋太祖时任巡抚,被封宋靖公,其第七代孙阮道夫,南宋开禧元年(1205.)任越州判官,退居后定居绍兴藕芽池,为阮氏 越州始祖,其孙子阮直为避元时战火,迁徙至称山脚下曹娥江畔沽渚(今上虞区道墟街道)乡野隐居,建有阮氏宗祠“世懋堂”。民国17年(1928),编修《越州阮氏宗谱》,今藏绍兴市图书馆。清乾隆至嘉庆期间,地处曹娥江畔的阮氏后裔,先后向东迁之杭州湾滩涂繁衍生息,从事煮海熬盐、刮泥淋卤之业。其中理一房十七世孙宗文,其子成铨、成富,迁之余姚崔陈。成铨子思明、思良、思恭、思忠、思孝5人迁至下六灶新场;成富子思有、思贵、思德迁至下二灶新场。2007年,二十二世孙阮万国撰有《慈溪下一灶阮氏宗谱》,由阮氏族人收藏。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