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楼随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韵味桥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518
颗粒名称: 走马楼随想
分类号: I266.1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走马楼随想》是方印华所作的一篇文章,描述了慈溪一位余姓商人的传奇经历以及他所建造的豪宅的故事。这位商人在清代中期以木材生意为起点,不断积累财富,最终建造了占地十余亩的大宅,成功后还慷慨解囊请来名流戏班子,让欢乐扩散到故土。
关键词: 桥头村 文学作品 方印华

内容

深幽的弄堂,高高的马头墙,布满青苔的石板,连同那些贴在中堂而今已经褪色的红报单,在岁月的轮回中离我们渐去渐远。遥想当年显赫的门第和经商成功的喜悦,这些名门望族的昔日辉煌,在人们的记忆中只留下了淡云轻烟。只有偶尔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这里的一切才会让我们勾起深埋于心底的种种猜想。
  历史是人们编织的一张大网。在慈溪这块沃土上,历史的大网一层又一层地覆盖着,每一层既有各自的网结和烙印,又有上下必然相通的网孔。沿着这深邃的网孔,我们可以探索到古人的生存环境,直至他们的情结和心境。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各自的网层上舞蹈,无论是耕樵者、经商者、仕途者、隐居者,都给今天留下了血一般的亲情,诗一般的韵味。桥头镇九十九间走马楼的主人就是极具典型的一位。
  这位余姓商人是崛起于清代中期的木材商,也是当年慈溪商人走出故土,融入中国大商圈的一个象征。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的跋涉、成功的喜悦和衰败的悲凉。这种大起大落不但令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而且也成了诗歌创作的元素。
  管子曾经说过,“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这位余姓商人大抵也逃不出管子的结论。由于利益的驱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地忙乎,不计路程的遥远。身着一袭长衫,肩背鼓鼓行囊,不惧艰辛长途奔波,从南方或北方采购大批木材,运回江南水乡,供给那些需要的人群,从中获取应得的利润,并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不断地积累财富,既造福于万家,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应该是他人生的第一乐章。
  当家资殷实之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以遂生平之愿,本是人之常情。于是,一幢占地十余亩的豪宅,在一片“故里人情乐,新居物色鲜”的欢呼声中,拔地而起。宅成之日,其欢乐的气氛是可想而知的。引壶自酌,怡颜迎客,娇花欲语,鸳鸯入浦,戏台高筑,锣鼓喧天,仰俯左右一片赞颂之声,察视前后儿张如花笑靥。成功后的余氏并没有独享其成,他不惜慷慨解囊,请来远近闻名的戏班子,在管弦笙歌声中,把欢乐播向了这片故土。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主人当年的心境以及他的爱好,从保留至今的那些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图案中,仍可觅见其对艺术的嗜好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这幢大宅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这是主人才艺的结晶,也是他在欢偷中达到人生极致的写照,生命巅峰时留下的诗篇。
  历史的规律,总是在那不知不觉中演绎出许多出乎常人意料的结果。当余氏的生命协奏曲进入第三乐章时,在音符中出现了太多的惊叹和低调。这对于余氏后辈而说,是一支哀婉的歌,是一首悲愤的诗。留给别人的是一个启示,留给历史的是一笔遗产。据当地老人讲,余氏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缘于一场火灾。而引发这场火灾的最直接的原因,则是一座戏台建错了地方。这种解释对于今天来说也许过于牵强,很难令人信服,但这恰恰是200年来流转的口证。余氏家族的三部曲,再一次印证了商场如战场的定律。
  “断墙看雨蛙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昔日繁花如锦的芳园,朱门重檐的宅第,如今已是萋萋生野草,萧萧一荒径。窗牖破败悬蛛网,空梁残留落泥尘,面对这墙基横亘的石板,风吹野草的瑟瑟响声,怎不让人陷入沉沉的深思。百年须臾间,变故谁能知。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保持长盛不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而这种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就是不断创新。历史如此,一切社会世象也如此。

知识出处

韵味桥头

《韵味桥头》

本书收录的“桥头商人”篇所展示的14位企业家,是桥头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创新创业的理念、抢抓机遇的意识、诚信务实的经营给同行以启示,也为桥头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机遇已经形成,桥头,这座天桥之镇,正借助大桥优势,在新世纪实现新的使命,展现新的姿态,谱写新的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印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