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师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61
颗粒名称: 沈师桥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文收录的是沈荣恩口述,沈幼丽整理传说故事,内容反映了沈师桥地名由来情况。
关键词: 沈师桥 地名 由来

内容

一座石桥承载着助学的故事,并将地名与桥联系起来,这桥就是观海卫镇的沈师桥。这沈师桥的地名因何而来呢?
  师桥沈氏始祖沈恒(1110-1199),字维时,宋建炎二年,沈恒考上进士,任太常寺博士。后跟随高宗南渡,官做到太府卿。孝宗乾道初,任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宁波)市舶司,管内劝农,赐金鱼袋。沈公见多识广,尤其喜爱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幻想有朝一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见慈溪北乡鸣鹤海滨,土肥景美民风淳朴,在乾道六年,六十一岁时,告老还乡,在鸣鹤乡北部海滨的新浦河北搭建了简陋的新家——河北草堂。
  慈溪宝地,秦时为海,汉时为涂,唐则为灶、为地,宋则民居。其时民风淳朴,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民对于知书识礼还处于混沌之际。为了教化村民,造福子孙,始祖沈恒又出资在新浦河的南岸建造了“海隅书屋”,自置书籍,为贫苦学生和优秀学生提供膳食或膳食津贴。并慨自告奋勇亲自担任师长,乡亲们纷纷送子弟过来跟随沈公就读。书声琅琅,为海隅书屋带来灵动与安宁。当时,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很多不便,村民都忙于干活,沈公便亲自背扶学生过桥,特别是在雨雪天,更是苦了这位老夫子,来来回回要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木桥。从1170年到1186年建桥,十几年如一日,沈公此举从未间断。
  为解决过桥的不便,沈公省吃节用,在1186年又出资建造了一座新的石桥,“一水中分象游龙,两岸横跨亘长虹”写的就是这新桥的雄姿。初拟桥名近百个,大家终觉欠妥,门人万琦提议:“我师以义学创此桥,则桥乃师之桥也,名曰‘沈师’可乎?”众人都认为可以,于是定桥名为“沈师桥”。孩子们再也不为雨雪天为上学而担忧,沈公偌大年纪再也无须一个一个把学生背扶过桥家长也放心地出门干活了。庆元五年,沈恒病故,终年90岁。后,人感念他的助学义举和一心为乡民的公德,就以桥名为地名,历史上曾以桥名为镇名,现为村名。

知识出处

慈溪地名传说

《慈溪地名传说》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精选出的138个地名传说,分四辑,分别涵盖了第一辑镇、村、街道、社区,第二辑山、水、岭、潭,第三辑寺、庙、宫、庵,第四辑桥、路、楼、场等类别,代表了当今慈溪的镇村、河流、山脉、桥梁、湖泊、道路和建筑物等,他们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或是与历史人物相关联的。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歌颂美好的人和事,鞭挞丑恶的思想、行为和现象。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荣恩
责任者
沈幼丽
责任者
沈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沈师桥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