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张金海《我的写戏之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3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张金海《我的写戏之缘》
分类号:
I238.8
页数:
4
页码:
259-2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作家张金海的生平以及作品和《我的写戏之缘》的等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话剧
名家
内容
张金海1944年9月出生,慈溪沧田人,初中文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宁波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张金海当过19年农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业余文艺创作,曾创作小戏《把关》、《招婿榜》、《一张招工表》及现代大戏《金僮怨》等,多次获得省市业余文艺调演剧本奖。
1984年被聘为余姚市专业剧团编剧。20多年来,创作了越剧《康王告状》、《皇后易嫁》、《招驸马》、《家事千秋》、《悠悠情缘》,姚剧《传孙楼》、《龙铁头出山》、《王阳明》(与人合作),甬剧《罗科长下岗》(与人合作)等30余台大戏并上演,曾荣获全国优秀编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荣誉提名奖,中国戏剧文学金奖,先后五次获浙江省及宁波市的“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省戏剧剧本奖。2004年在余姚市艺术剧院退休。
我的写戏之缘
张金海
我30岁才开始写戏,那是在文革年代,慈溪要举办以小戏为主的业余文艺会演。大队俱乐部的头儿要我写个姚剧小戏。虽然没有写过戏,但我还是很有信心地答应了。
我从孩提时代就喜欢看戏,方圆十里,不管是专业的或业余剧团演的,凡有戏必看。看得多了,就知道了戏是那么一些好好坏坏的人物,演绎一个精彩的故事。于是,我就把集体生产劳动中熟悉的人物构成一个故事,选一些有趣味的语言,编一些通俗的唱词,写成了一个叫《把关》的现代小戏。我们是头一次参加文艺会演。有10多个小戏,安排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场面很是隆重。我一连看了好几个小戏,台上是板着面孔演的,台下是板着面孔看的,肃然无声,一本正经,没有一点娱乐场所的气氛。我心想,这是怎么一回事,玩玩的事情,为什么都玩得一点不高兴。
挨到我那个《把关》演出,剧场气氛热烈。笑声掌声,时起彼伏,演出结束,观众是带着笑声和议论离开的。看到这样的演出效果,我作为第一次写戏的人,比自己的儿子考上大学还要激动高兴。
我以为一等奖已无悬念,各演出队也在这样评估。颁奖大会是在晚上举行的。我早早地坐到了前排,准备风风光光地领取一等奖。
大会开始,一位领导上台讲话,先是讲了些政治上的套话,然后是这次文艺会演的重大意义及所取得的成绩,最后讲问题,我感到苗头不对了,已记不清他的原话,大概意思如下: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毫无疑问,小戏也同样为政治报务,所以,我们的小戏创作,就要突出中心人物,写好英雄人物。像《把关》这样狂捧中间人物的作品,是一种资产阶级创作思想的体现,也说明有些同志没有把好关..
我听得心慌了,冷汗湿透了衣衫。偷偷地溜出了会场。过了一会,俱乐部所有的人都溜了出来,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迅速撤离县城,逃回乡下。最后讨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慌兮兮地连夜逃回家。
听说后来调查了一下,发现我是个农民,也就不了了之了。一个玩玩的小戏,竟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反倒使我对写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革结束后,各地涌现了大批民间职业剧团,其中号称小百花的慈溪庵东越剧团,在当时较为超前。名叫冯永烈的文化站长,大概对《把关》颇有好感,认为我是个写戏的料子,就约我为他们写一台大型古装戏。时近年关,我从宁海做菜生意亏本回家,落得过年之费均无着落。灰心丧气之际,写个剧本消烦排忧也可调节精神,花了七天时间,写了个叫《美人怨》的戏,付了我八十元稿酬,欣喜若狂,因为这八十元雪中送炭,使全家度过了一个知足的新年。年后,由于这个戏演出效果很好,为观众喜闻乐见。于是,这个剧团干脆邀我去当编剧,干了二年多,写了上下本的连台戏。
写戏可以赚钱,兴趣大增。镇海越剧团有个跑场务的叫叶保定,说有个“布兰叉大旗”的民间故事,要与我合作搞戏。当时我处于失业状态,虽有两亩半种棉花的承包地,但荒草丛生,懒得去除虫又除草。能为专业剧团写戏,当下满口答应。
民间故事很简单,三五句话就可以讲完。要构成一个大戏,需要大量的编造。好在我的想象力还算丰富,很有编造故事的天赋。没几个晚上,就写出了剧名叫《康王告状》的人物简介及故事提纲。剧团的艺委们看后较为满意,要我尽快写出来,准备参加宁波市首届戏剧节。
为了赶时间,叶保定就留我在他家写。他的爱人热情好客,每餐海鲜肉类四菜一汤,叶保定也喜欢喝几口,于是一边对斟,一边讨论剧本,甚为惬意。写戏是一种愉悦的脑力劳动,把自己的美好想象,对生命的感受及情感表达出来,去告诉观众,这也是一种享受。剧本写得很顺手,半个月完稿排练。在宁波市首届戏剧节上,大获成功,荣获双优。这个戏的最大特点,就是观众喜欢,可看性强,所以,省内外有众多剧团拿去排演了。著名的越剧演员徐玉兰、王文娟也出演了这个戏。
这个戏也给我带来了命运的转变,余姚越剧团的领导,就因为《康王告状》的出彩,把我邀去当编剧,从此走上了衣食无忧的专业创作道路。此后写了《传孙楼》、《龙铁头出山》等20多个供姚剧团,越剧团上演的大戏,虽不是精品力作,但观众还是喜爱的,有好几个戏一直在演,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经得起观众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对一个出身农家的写戏人,应该知足了。
写了几十年的戏,对写戏的甘苦得失,我也有点体会.写戏人首先要爱戏,喜欢看戏,感同身受现场观众的情绪,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才能理解观众的喜怒哀乐,然后积聚自己的喜怒哀乐去告诉观众,求得共鸣。我平时对身边的人和事,家长里短,方言俚语,风土人情特别关心,注意积累,写剧本时就用上去,这样写出来的戏才活灵活现,戏里发生的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有人物,有情节,戏就好看。
写戏还要善于编织故事,我家乡有许多善于讲故事的农民故事员,他们讲起故事来总是曲折回肠,引人入胜,人物关系复杂,事件跌宕起伏.看似只听故事,其实人在故事里,故事讲完了,人也留在了听众耳朵里.写戏也一样,我写的戏都有个好故事.
写戏的人要不断地学习,看书,读报,了解天下大事,政府政策,要接触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这样写出戏来,让人不觉得背时。当然,戏写多了,后来懂得了一些不可缺少的写戏技巧,例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构建戏剧人物关系,如何组织戏剧矛盾冲突等等。
我虽写了几十年的戏,但也觉得戏越来越难写,现在剧团是求新,求奖,求高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希望写出来的戏要达到专家、领导、观众完美的三结合,他们往往不惜重金,邀请北京上海等地的大手笔来写剧本,认为外来的总要比本地的好一些,外地剧本水平总比“本地制造”高一些,这是现在我这个乡土写戏人遭遇的尴尬。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我这个乡土老翁,也有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现在写戏大凡少不了这样的过程:戏第一稿出来后,要恭听张三的意见,李四的建议,王五的要求,张六的真实可信?陈七的深度高度?周八的内涵哲理?要不厌其烦,七改八改。也有改好了的,但如果自己没了主意,大多会判处无期,这是我写戏的新体会。
最后说一句,既然我结下了写戏之缘,那就白头偕老,吊死在这棵树上吧,戏,要一直写下去的。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金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我的写戏之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