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由小品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2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由小品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
分类号: J824
页数: 2
页码: 138-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话剧小品创作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推动了由之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慈溪有着良好的传统。
关键词: 慈溪市 话剧小品 校园剧

内容

话剧小品创作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推动了由之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慈溪有着良好的传统。为满足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县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曾多次引进省儿童剧团前来演出《马兰花》、《寒号鸟》等童话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对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视,校园文化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90年开始,市教委每二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迄今已举办了10届。其中好几届艺术节中都有课本剧、校园剧专场,并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校园剧、课本剧和童话剧。在2003年11月,慈溪市第六届艺术节中,市教育局举办了优秀课本剧展演,演出了《岩石上约小蝌蚪》(西门小学)、《中彩》(阳光小学)、《狐狸与乌鸦》(实验小学)、《彼得与狼》(第二实验小学)、《美丽的海滩》(浒山街道城北小学)、《比力气更重要》(浒山中学)、《海江信上的姑娘》(浒山街道南门小学)等节目。
  近年来,慈溪选送的校园剧、课本剧在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系统的赛事中屡屡获奖。慈溪第三实验小学的《清清小河边》,阳光小学的《秋天的校园》,城北小学《卖火柴的小姑娘》、《嗨,哥儿们》,坎东中学的《演出之前》分别荣获浙江省省校园剧比赛一、二、三等奖;2009年,慈溪第三实验小学陈宗杰创作的校园剧《一张纸的风波》,在浙江省首届“雏鹰杯”中小学生戏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市第二实验小学《灰太郎和小红帽》在2009年宁波市中小学生校园剧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上林初中《初中三年》获初中组二等奖,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宗杰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年,慈溪市特殊学校(原聋哑学校)创作排演的哑剧《放风筝》参加了全国特殊残疾人文艺会演,获得安徽赛区创作奖。慈溪第三实验小学作为省艺术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经常举办校园剧、课本剧文艺会演。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