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慈溪民间职业剧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0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慈溪民间职业剧团
分类号: J891.3
页数: 6
页码: 30-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慈溪民间职业剧团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戏曲剧团 职业

内容

一、慈溪民间职业剧团的产生和发展
  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慈溪戏剧活动蓬勃开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载体。民间演出团体与专业剧团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民间性和业余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由群众自发组合兴办的戏剧艺术表演团体。这种民间表演团体根据剧团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中心政治宣传,带有一定官方色彩的,非营利性的,人员组织关系比较松散,演出时间不固定的剧团,也叫“民间业余剧团”;另一类是演职人员相对稳定,依靠演出收入来维持剧团生计的、带有营利性质的职业性剧团,又称“民间职业剧团”,俗称“戏文班子”。这种“戏文班子”在解放前又称“舞台”。
  慈溪最早的“戏文班子”始于何年何月,现在已很难查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规模性的慈溪民间演出团体的诞生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当时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我地下党曾把组建剧团演出作为一种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的重要任务来执行。1937年6月底,地下党员孙义成组建了“田央抗日救亡剧团”,有男女演员40余人,演出过歌剧、小话剧。1937年底,浙江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在范市组建了“范市抗日战时服务团”,以业余学校作掩护,进行抗日宣传演出,经费由解恒泰花庄小老板解咏笙提供,演出过小歌剧《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同年,一些热血青年自动组成的“鸣鹤救亡剧团”,有演职员20多人,负责人冯杰,自编自演了不少抗日题材的剧目。宓家埭青年学生和三五支队队员也组成了“抗日宣传队”和“三五社交队”。庵东盐场公署和连销处两单位联合组建了“抗日星星剧团”,负责人是盐场公署的潘仁东,演出过京剧、话剧、女子越剧。1937年上海沦陷后,在沪商人纷纷还乡,由于深感亡国之痛,商人方福昌成立了“灵湖乡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自演《投笔从戎》、《母仪》。1938年,由教育界人士为主组建的“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演出了《周凤岐之死》、《末路》等剧目。1945年抗战胜利后,庵东盐务局在万嵩庵成立了俱乐部,邀请杭州京剧团的老师作指导,教唱各种京剧流派。次年还排练了古装京剧《空城计》、《后骂殿》等,在庵东中学演出。1946年10月,原慈溪县民众教育馆组建了“星星剧社”,团址位于原慈溪县县城慈城镇聪马桥财神殿内,社员多系中小学教师及社会进步青年,排演过陈白尘的话剧《升官图》,因有讽刺当局嫌疑而遭到国民党慈溪县警察局的封杀,于11月底拘捕了民教馆馆长庄海萍,剧社也随之解散,庄海萍于数日后交保释放。
  解放后,广大群众把组建业余剧团作为庆祝翻身的一种形式,全县范围内出现了组建业余剧团的高潮。1949年下半年,附海乡小学裘启范组建了“附海业余文艺宣传队”,这是慈溪县解放初期最早的业余剧团之一。当时,全县业余剧团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数量多。1951年年底,全县有业余剧团约100个,到1957年增至250个。这些剧团有个体办、村办、乡办等多种形式。二是剧种多。除了姚剧、越剧、绍剧三大剧种外,还有京剧、甬剧、话剧、歌剧等。三是演出多。除了在本县演出外,还经常去邻县交流演出。除在节日演出外还在农闲时演出,不少民间演出团体曾在省、县电台录音播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受“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中心服务”的影响,几乎每个公社都成立业余剧团。如东方红公社文工团、火箭公社文工团、红旗公社文工团、五洞闸公社文工团等等。这些业余剧团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演出,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节目外,还自编自演了大量配合中心宣传的现代剧目。如长河文工团自编的越剧小戏《幸福桥》,于1965年3月参加了宁波地区的小戏调演,4月又赴省参加全省的现代小戏展演。由于是配合党的政治宣传任务,这些业余剧团所需的经费来源大多依靠公社集体经济支出,有的公社还专门拨出土地,用种植收入来充作剧团活动经费。也有部分演出质量较高观众上座率较高的剧团,在演出中也收取少些费用来补充剧团活动经费。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重要标志和晴雨表。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各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农村民间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庵东越剧团”、“田央越剧团”、“相公殿绍剧团”、“浒山镇越剧团”、“高王越剧团”等,并逐步向民间职业剧团过渡。
  1977年以后,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戏剧演出市场出现了大幅度滑坡。到1985年年底,全县民间职业剧团由1976年的299个锐减为106个。1987年,慈溪越剧团也撤销,慈溪民间演出团体和慈溪戏剧活动跌入了低谷。
  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慈溪走上了小康之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慈溪演出市场逐步复苏,民间职业剧团又获重生,三北大地又掀起了筹建民间职业演出团体的热潮。短短几年间,就达数十个,虽然从数量上看,远远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与以往的职业演出团体相比,无论是从演艺的水平、演员的阵容、演出的设备、演出的品位、演出的档次,都上了一大台阶。民间职业剧团整体水准与专业剧团已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超过了专业剧团。
  现在这些职业剧团是营业性的,团长就是班主,就是老板。剧团里的演员以签约的形式,受聘于老板。实现了从业余性向职业性的转变和进化。由于是营业性的职业演出,竞争在这个行业中也比较突出,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剧团艺术质量的提升,推进了慈溪戏剧活动的发展。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