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慈溪戏剧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0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慈溪戏剧概述
分类号:
J825
页数:
41
页码:
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慈溪戏剧的发展,其中包括慈溪戏剧的演出活动、慈溪戏剧的创作活动、慈溪戏剧干部及重点戏剧作者、慈溪戏剧骨干的培训活动、慈溪戏剧曲艺家协会、慈溪民间职业剧团、慈溪戏剧活动的演出场所、慈溪戏剧各剧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戏剧
历史
内容
第一节慈溪戏剧的演出活动
戏剧活动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由于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探究慈溪戏剧活动的准确起源,也无从了解慈溪戏剧发展过程中的细节。但通过对部分老戏迷、老观众的采访和了解,从他们的口述和回忆中,我们仍可大致找到古往今来慈溪戏剧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轨迹。
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以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为界,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
其实,慈溪很早就有了戏剧活动。到了明代,演戏看戏就已成风气。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陆容在其《菽园杂记》第十卷中记载道:“(成化年间)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之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演戏演员旧时称为“戏子”,属社会末流,为士绅甚至一般人所蔑视,而在慈溪等地“虽良家子不耻为之”,可见慈溪等地的人们是多么重视戏剧艺术,有多少人参与到戏剧活动之中,否则也不可能到了“不以演戏为耻”的地步。
清末民初,受上海、宁波都市戏剧的影响,慈溪戏剧就已经形成。但那时的慈溪戏剧尚属雏形,从严格意义上说,还都是滩簧、走书、唱新闻等说唱一类的曲艺形式,并非是现今的戏剧概念上的戏剧,更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那时的戏剧活动,大都是外来剧团来慈溪演出,纯粹是属于你演我看、观赏性的演出活动。而且这类戏剧演出都有特定的由头、时间和场地,如农历三月廿二的天妃宫庙会、五月初五的金仙寺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冬至等各种节日,才有戏剧演出活动,并冠有不同的名称。如为祠堂庙宇修建成功而上演的戏剧叫庙会戏;为佛像开光而上演的戏剧叫开光戏;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上演的戏叫青苗戏;为超度亡灵而上演的戏叫焰口戏;为祈求降雨水而上演的戏叫龙王戏;为祈求平安消灾演出的戏叫平安戏等等。按当时风俗,慈溪农村氏族每年都有修缮或建造祠堂的习俗,因此庙会戏很是盛行。一般大的望族都有自己固定不变的庙会日期,如农历正月初一是洋山庙会;农历二月十九是芦城庙会;农历十一月初是彭桥庙会。每逢庙会,就必定要请外地戏文班子来演戏,俗称“做戏文”。这几乎成了解放前慈溪农村戏剧活动的一条定律。
戏剧的真正意义上演出,应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1931年5月,虞洽卿丧母时,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前来龙山吊唁,并在天叙堂演出了京剧《霸王别姬》。这是慈溪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戏剧活动。后来绍兴“的笃班”(越剧)的兴起,引发了慈溪观众的极大兴趣。当时曾有绍兴、上海的越剧戏班来慈溪演出,越剧名角赵瑞花、魏书云、叶彩金等人也曾来慈溪演出过,培育了慈溪一大批越剧观众。1937年7月,抗战爆发,受文明戏的影响和抗战宣传的需要,曾掀起过群众戏剧活动的高潮。部分学校师生组建抗日救亡剧团,如庵东的“抗日星星剧团”、鸣鹤的“抗日救亡剧团”,都上演过诸如《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活报剧(话剧)和越剧。与此同时,慈溪本土的一些说唱艺人,也受戏剧影响,开始在采茶篮、雀冬冬等说唱曲艺表演形式中,增加故事情节,分演不同角色等具有戏剧元素的探索,并逐渐组合较稳定的演员队伍(时称戏文班子)。但当时的戏剧活动仍多是观赏性的,大多是外来剧团的演出,即便是民间艺人的余姚滩簧,也大多演的是路头戏(即没有剧本,只有大概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根据分派的角色,上台临时拼凑台词唱腔),没有严格、规范的戏剧性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慈溪戏剧活动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建国初至今,可归纳为四次戏剧活动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翻身的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为配合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合作社等各类政治中心活动宣传,全县出现了兴办农村业余剧团的高潮。自1949年坎东四灶桥后村成立了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余姚滩簧班至1957年这七、八年间,全县共成立业余剧团250多个,坎墩、浒山、周巷等地的戏剧活动更是异常活跃,有的乡镇业余剧团多达10余个。演员的主体多数为当时的基干民兵、共青团员、青年教师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底,王任仁、裘国畅等人在老县城慈城镇招收演员,成立了“和合舞台”,1951年5月改名为“和合剧团”、“慈溪县和合姐妹剧团”,后正式定名为慈溪越剧团,成为慈溪历史上唯一的专业剧团。从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团体整体质量来说,档次仍较低,有些名为剧团,其实只是一些演出小组,排练的一些现代文明戏,其实是表演唱之类的文艺节目。但对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丰富当时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各类交易会的商贸活动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村群众文化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将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慈溪县民众教育馆加强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和管理,经常组织各村俱乐部开展文艺演出,举办群众戏剧演出交流活动。但好景不长,不久,反右斗争开始,慑于严酷的政治气氛,农村文化活动遭挫。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连基本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文化活动尤其是戏剧演出活动更是无人问津。
第二次高潮是在十年文革时期。广大群众出于纯朴的阶级感情和被蛊惑的革命狂热,在推广“小靳庄经验”和样板戏的影响下,城乡处处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慈溪越剧团也更名为“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开始上演京剧。“演样板戏、做革命人”,演出样板戏一时成为时髦。乡乡村村排练《半篮花生》、《红松站》等反映阶级斗争的小戏、折子戏,甚至一个村民之家就能演出整本样板戏。
第三次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艺政策拨乱反正,党对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日益重视,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思想工作。全国农村掀起了创办农村文化中心、青年民兵之家的热潮。慈溪亦不例外,县文化局在筹建乡镇文化中心的同时,确定了上半年重点抓故事,下半年重点抓戏剧的农村文化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的慈溪戏剧活动有了新的突破,各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纷纷成立民间业余剧团。受戏剧“三并举”的倡导,慈溪文化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对短、平、快小戏剧的创作,群众性戏剧创作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县文化局每年举办一次小戏创作征文及小戏会演,县文化馆也成立了县中心戏剧创作组,经常召开小戏议题会,讨论会,加工会,县文化馆的文艺刊物《慈溪文艺》开辟小戏创作园地,发表和推介本县作者创作的小戏作品,印刷成戏剧资料专辑,发给各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为基层提供演出脚本。在县文化局、文化馆的重视下,基层业余戏剧创作和演唱活动十分活跃。各区、乡、镇文化站都把群众戏剧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层层组织、层层发动,挖掘戏剧创作人才,组织创作采风活动,培训戏剧演唱队伍。全县业余戏剧作者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戏剧作者,创作了一批小戏。并参加宁波地区文化部门举办小戏会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张继荣创作的越剧小戏《春暖花开》、岑能彬创作的绍剧小戏《夺牛》、应锡年创作的越剧小戏《杨师傅下乡》、陈墨创作的越剧小戏《广阔天地》等,均多次在宁波地区小戏会演中获奖,剧本发表在宁波地区《小戏专辑》上。
当时的慈溪,乡乡有剧团,村村锣鼓声。在“以工补文、以文补文”口号的倡导下,各文化中心、文化站成立的歌咏队、舞蹈队等各种类型的文体组织中,戏曲组是最为引人注目,不可缺的队伍之一。当时乡镇较有名气的业余剧团有坎墩姚剧团、周巷石板弄姚剧团、云城绍剧团、坎墩春光越剧团、田央越剧团、胜山越剧团、浒山越剧团、庵东越剧团等等。这些剧团以文化站为依托,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演出,不少剧团还配有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等全套演出行头。深入到生产大队的会议室、生产队的田头晒场演出,起到了唱中心、演中心,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的作用。
在这期间,慈溪戏剧活动的蓬勃开展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各大型专业剧团的频繁来慈溪演出。据不完全统计,有上海京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绍剧团、上海红楼越剧团、上海静安越剧团等高档专业剧团多次来慈溪演出。随着党的文艺政策拨乱反正,传统剧目的解禁,慈溪戏剧观众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前后,各村凑资请剧团演戏的现象十分火爆,甚至出现争抢剧团的演出板箱,强行邀请演出的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出现过凭户口本限购戏票的场景。上海著名越剧艺术家毕春芳说:“文革前我经常到宁波演出,文革期间离开舞台,来宁波就少了。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重返舞台后,受宁波观众盛情相邀,时隔10多年后再次回到家乡演出。我记得在慈溪演出时,观众们热情得不得了,甚至背着铺盖来排队买票,最后不得不规定凭一个户口本买三张票。当时,我和戚雅仙都已50多岁,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动得不得了。”
此期间的慈溪戏剧活动仍停留在你演我看、以剧团演出、群众观赏为主的形式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群众性氛围。由于大量的戏剧观摩,培养了慈溪广大群众的戏剧兴趣,人们逐渐萌发了戏剧意识,洐生出大量的戏剧观众和戏剧爱好者,为今后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次高潮是在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慈溪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电影、电视、录像、网吧、卡拉OK等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涌现,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更加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文化多元化在家庭的不断渗透,加上专业演出团体的票价不断上升,导致了戏剧观众群的锐减,戏剧演出市场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求知求乐的欲望和文化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群众戏剧活动迅猛发展,许多民营的、个体的民间职业剧团纷纷成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活动不再强调为政治服务,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参与社会。这些职业剧团一般是由一人发起,组织附近的业余戏剧骨干,自发成立演出团体,先是在农闲时演出,后发展为全年脱产演出,先是收取一点劳务费,后发展为营业性的收费,并不断增加投入,从过去业余性演出的民间剧团转变成为营业性演出的民间职业剧团,戏剧演出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
这些职业剧团人员精悍,行动敏捷,机制灵活,抓住专业剧团行头多,摊子大,行动不便,难以上山下乡演出的弱点,扬长避短,简从轻出,上山下海岛,走村穿户,深入企业社区,甚至家庭院落,演传统戏,唱堂会。也排演整本大戏,有的剧团甚至能演十台、几十台的连本大型传统戏。由于收费较之专业剧团低廉实惠,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这类民间职业剧团一般先由骨干们自由组合或合股经营,后来发展成由一人或一家为主体的剧团核心,发起人就成为了班主(又称老板)。在收入分配上克服了专业剧团“演好演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演员的报酬按演技和对剧团的贡献大小而定厚薄,真正体现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正因为体制灵活、赏罚分明、行动敏捷,因此这类职业剧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时成为慈溪戏剧活动中的有生力量。市文化主管部门因势利导,成立了市演出公司,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管理和指导,将他们列入文化非企业范畴,实行民政或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性演出执照,使他们的营业性演出合法化。同时还经常举办民间职业剧团文艺会演和参加市里重大文化活动。1987年,慈溪县人民政府举办第一届艺术节,组委会专门组织了几场民间职业剧团擂台赛,推荐有较高演出水准的胜东乡越剧团、小安乡姚剧团、坎东乡姚剧团、田央乡越剧团等四个民间职业剧团进县城,分别演出了《广德州》、《刘秀娟》、《杀狗劝夫》、《何文秀》等剧目,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民间职业剧团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12月止,全市登记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达26个。他们
拥有独立的舞台、服装、布景、道具,生、旦、净、末、丑演员齐备,并拥有各自的看家剧目和表演特色。他们的演出,活跃了农村基层的文化生活。坎墩姚剧团、垫桥路剧团、春蕾越剧团等剧团每年演出达数百场之多,远远超过了专业剧团的演出量,这不能不说是慈溪戏剧活动史上的一个奇迹。
“竖起招兵旗,必有吃粮人”。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会诞生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行业和条件,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一方面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广大群众对戏剧活动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全市民间职业剧团的大量涌现,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由演员自己投资、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来说,迫切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演出的场次,以增加收入。这就极需要有人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作好观众与剧团之间的调节引荐作用。于是文化经纪人应运而生。如浒山街道的胡尧连,他利用朋友多、关系好的优势,积极为职业剧团联系演出业务。“要看啥戏跟我讲”成了他的口头禅。像他这样的“文化经纪人”在慈溪多达20多人,成了活跃农村文化的牵线人。这不能不说是新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个新特点。
在主、客观条件的催生下,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一些戏剧传统较深厚的乡镇街道如坎墩、长河等地尤为突出。坎墩街道自2004年10月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戏曲艺术节,在戏曲艺术节期间,汇聚各村(居委)、各社会业余剧团文化的精英,与应邀前来参加艺术节的外地专业剧团将和市内戏曲骨干同台演出,为当地群众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街道党工委把戏曲艺术节作为凝聚人心的软生产力,围绕“创文化特色街道,为文化大市添彩”这一中心,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文化名片。“一体”即以姚剧为龙头的民间戏曲艺术,“两翼”即一村一品(铜管乐队、腰鼓队、舞蹈队)和民间艺术(太白老龙、雀冬冬、民乐、鸡毛龙等民间民族文化资源)。该街道已被命名为慈溪市“戏曲之乡”,多次代表慈溪市参加省、宁波市的戏剧文艺会演,其中,坎中村越剧骨干罗伟杰曾在全省越剧流派演唱赛中荣获银奖。
戏剧活动的热潮还不断向村级延伸和辐射。天元镇天元村根据群众的要求,搭建了固定的古戏台,每年都举办文化周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届。文化周期间,40多名“本土戏剧明星”登台献艺。越剧王子赵志刚等人曾三次应邀专程前来为活动添彩助阵。他深受感动地说:“一个村有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少见。我相信这里的人不大会吵架,因为唱越剧让人性情温和,多唱越剧还能长寿呢!”
与前几个时期的戏剧活动高潮相比,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呈现出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广大群众对戏剧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强,真正体现了慈溪戏剧活动的群众性。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戏剧走进了千家万户。二十一世纪初,受上海、杭州、宁波等市先进社区文化的影响,慈溪城区的一些戏剧爱好者,从在家中自娱自乐演唱戏剧,开始发展到公园或广场演唱,他们自己出资,购置音箱设备,让戏迷或过往行人即兴自由演唱。这一新鲜事物很快为人们认同并仿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群众自发组织的家庭戏迷演唱会、广场戏曲演唱会成为时髦。城区的水门乐园、古塘绿苑、虞波广场、人民广场、金山公园,人头攒动,观众少至数百,多至逾千,掌声笑语,此起彼伏。这类自发性的戏剧演唱没有任何清规戒律,无论你是何职业、是何身份、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哪怕你是过路行人,只要你喜欢,你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告奋勇上台演唱,过把唱戏瘾。在城区的带领和影响下,各镇、街道类似的群众戏剧活动也迅速地铺展开来,村村都有这类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戏剧演唱活动。
为推动群众戏剧演唱活动的蓬勃开展,各级文化部门也因势利导,举办了许多戏剧演唱大奖赛活动,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全市首届戏剧戏迷擂台赛、家庭戏迷演唱大奖赛、慈溪市越剧流派唱腔演唱大赛等等。
通过举办这些比赛活动,涌现出了不少戏剧表演人才,也涌现了不少戏迷家庭,全市形成了一支有着较高表演水准的戏剧文艺骨干队伍。如坎墩的高央飞、罗伟杰,长河的俞祥,浒山的胡浓珠、叶群,逍林的范利霜等等,他们在全省越剧卡拉OK演唱大赛或戏迷擂台赛中,多次获大奖。尤为可喜的是,周巷的冯嫣姬、天元的钱王斌斌、长河的俞淇淇三位小朋友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省市层层选拔,在全国的第八、九、十一届小梅花少儿戏剧演唱大赛中,荣获了全国小梅花奖,成为慈溪戏剧史上成绩最为骄人的优秀小演员。钱王斌斌还被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杭娟收为弟子。一个县级市,能有如此多人荣获这一高规格的奖项,在全国也属罕见。
慈溪戏剧活动的全民性参与,也促进了戏迷、戏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打破了狭隘的地域观念,他们走出家门,拜师访友,交流和切磋演唱技艺,既拓展了视野,也广交了天下戏友,使戏剧活动实现真正的群众性。有的还利用网络来扩大戏迷、戏友间的联系,这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大特色。如坎墩街道越剧爱好者高央飞,于2007年自费在网上创建了戏迷沙龙,开辟越剧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上海、北京、安徽、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的戏迷朋友,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00多人。他们在网上以戏会友、交流心得、探讨戏趣,点击率达5万多人次。《宁波日报》、《东南商报》等媒体对此还作过专题报导。此外,这一时期的慈溪戏剧活动在表演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传统的越剧、姚剧、绍剧之外,随着外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黄梅戏、花鼓戏、京剧、甬剧、话剧、歌剧等剧种也纷纷涌入慈溪演出市场,加入了慈溪戏剧活动的行列。尤其是小话剧(小品),以及由此而衍生的音乐剧、情景剧、课本剧、校园剧也异军突起,成为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大主流。在慈溪各类群众文艺演出或大型庆祝活动中,总少不了戏剧小品的参与。自编自演小品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人的爱好和时髦。以慈溪市建设局每二年举办一届的文艺会演为例,在九届会演共130多个节目中,小品节目有32个,占总数40%。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演练,全市形成了一支小品创作和表演队伍,并多次参加宁波市文化部门举办的小戏小品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慈溪戏剧史写下了
绚丽的一页。戏剧沙龙在公园演出
纵观慈溪戏剧活动发展的历史,也是慈溪群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它对提高慈溪人的道德素质、强化慈溪人的精化教育、增强慈溪精神的凝聚、推动慈溪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慈溪戏剧的创作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慈溪戏剧活动除了戏剧演出外,还包括戏剧创作活动。创作活动与演出活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成为慈溪戏剧活动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
慈溪戏剧创作经历了从路头戏到剧本的过程。慈溪戏剧的最早发端是从路头戏开始的,没有剧本,剧团演出的剧目都是由角色上台自由发挥、演员即兴演唱而成的。剧本的出现最早可溯源到抗日战争初期,为配合抗战,各地纷纷成立了救亡剧团,除了移植诸如《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剧目外,不少知识分子、学校教师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日题材的小戏作品。如灵湖乡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了《投笔从戎》、《母仪》等小越剧;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创作了《末路》等等。解放初期,为配合土改、互助合作社运动,也有不少剧团移植了《两兄弟》、《拆篱笆》等小戏。1955年2月,浒山镇红星越剧团创作排演的现代越剧《服务员》、《竹叶梢》还参加过省文艺会演。吴长康创作的小戏《点天灯》及叶仲康、晓洋创作的小戏《狮山岗上》获省文化局举办的戏剧编辑奖,并且由省文化系统出版;宓史通创作的《种棉花》、熊传外创作的《东三塘》也同时获奖。1965年长河文工团自编自演的越剧小戏《幸福桥》参加了宁波地区调演后,还参加了全省文艺演出。同年,由吴高水和余长飞创作的姚剧小戏《小保管上任》在宁波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奖,剧本发表在时年1月的《浙江日报》上。1959年,时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局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专业剧作家胡小孩来慈溪体验生活,创作反映棉乡题材的大型越剧《斗诗亭》(初名《花树姑娘》),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斗诗亭的故事梗概是:1958年浙江海滨村,何巧红、田香红、林小红响应党的号召,决心试种高产棉。她们的行动得到党支部书记的支持,把“三界亭”畔一亩大麦丰产田给她们做试验田,并让生产队长田四保做她们的技术指导。可思想保守的田四保认为姑娘们是异想天开,是胡闹。姑娘们干劲十足,她们日夜忙着锄草、松土、施肥,可棉苗却长得又小、又黄。姑娘们急得心头冒火,而且村里已有闲言冷语。县里派检查团来查棉苗,田四保以此为由,要姑娘们放弃试验。而姑娘们表示要找出病根,加劲赶上去。由于缺乏经验,棉苗长得不好,被评为“三类苗”。这一下,村里的保守派和支持她们继续干下去的人纷纷用写诗的形式表达各自的想法,并贴在三界亭的墙上,暂时的困难吓不倒姑娘们,她们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辛勤耕作,虚心学习,找出关键问题,使“三类苗”变成了“棉花树”。县委书记高山亲自来看姑娘们的试验田和三界亭墙上的诗句,决定在此召开棉花高产试验田现场会议。田四保怕自己写的诗被大家看到,想趁人不注意时撕掉,不想遇上了儿子田上青,田四保接受事实的教育,经过儿子的帮助,再题诗一首,作为检讨,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三界亭易名为“斗诗亭”。姑娘们簇拥着战胜保守、夺得棉花高产的巧红姑娘,欢送她作为先进生产者的代表,上北京去见毛主席。
1959年由浙江越剧二团首演,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在杭州连演出108场。1960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剧本于1960年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上海唱片厂灌制唱片。
后来,胡小孩再次来慈溪采风,并根据慈溪宗汉马家路流传的民间故事,改编成大型越剧《花烛泪》。此剧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赢得了观众好评,成为越剧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花烛泪》讲述的是黄善婆之子黄金龙趁洪灾打捞钱财,占为己有,在滚滚的浊浪中一连三篙,将落水呼救的女子白玉凤打入曹娥江中,夺其珠宝而归。玉凤后被渔夫江郎救起,义结兄妹,江郎将玉凤送至婆家完婚。洞房之中,玉凤发现新郎竟是江上谋财害命的仇人黄金龙,痛不欲生。婆婆黄善婆是个口念弥陀心似蛇蝎的人,她对玉凤表面上“关怀备至”,暗地里母子勾结,烧毁江郎住的草棚,用石灰灼瞎江郎双眼,丫环茴香也被药哑,欲将玉凤折磨致死。黄善婆六十寿诞之日,在前来送匾的御史面前,江郎唱道情控诉,玉凤递状纸鸣悲,揭露了黄氏母子的真面目,御史明察秋毫,将黄氏母子正法,还玉凤、江郎一个公道。此剧一经公演,好评如潮,轰动了戏剧界,因为题材取之于慈溪,也就成为了慈溪人的骄傲。
十年文革时期,全县民间业余剧团为配合形势也移植和创作了不少小戏,如《半篮花生》、《红松站》等。这一期间创作的剧本,受极左思想的影响,突出政治性,强调阶级斗争,主题先行,艺术上很是粗劣,因此未留下有影响或较高质量的剧目。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慈溪小戏创作开始有所突破。1979年,胡渭丁创作的越剧小戏《金三哥和李四嫂》,在宁波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创作二等奖,并发表在浙江省群艺馆的《群众演唱》上。
慈溪戏剧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加强了对戏剧创作活动的重视,省、市定期举办戏剧调演。慈溪文化行政部门加大了对戏剧创作的力度,县文化局、文化馆成立了县中心戏剧创作组,从全县各地抽调重点戏剧作者集中脱产创作。作者有陈水林、罗同岳、王履平、厉家康、史近年、徐渭林、黄荣昌等人。经常组织重点业余戏剧作者下乡体验生活,还举办全县重点业余戏剧作者创作议题会、作品加工会、讨论会,使戏剧创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形成了一支有较高创作水平的戏剧作者队伍,有戚天法、张金海、张继荣、岑能彬、陈墨、茅利翔、徐渭林、应锡年、邱雄飞、陈水林、唐武声、熊传怀、吴兆祥、施达年、罗同岳、史近年、胡光增、洪恩甫、胡渭丁、李道一等20余人,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如张继荣的《春暖花开》、岑能彬的《夺牛》、应锡年的《杨师傅下乡》、陈墨的《广阔天地》、胡渭丁的《金三哥和李四嫂》等等,不仅在宁波地区小戏创作文艺会演中屡屡获奖,有的剧目还代表宁波地区参加了省文艺会演,剧本还发表在省、市(地区)戏剧刊物上。
为促进全县戏剧创作活动的开展,调动业余戏剧作者的积极性,县文化局每年下半年都要举办全县业余戏剧创作节目会演,每次会演安排3至4台小戏剧目,姚剧、越剧、绍剧、甬剧精彩纷呈。每次会演结束,县里还举行戏剧创作讲评,请省市戏剧专家分析和点评演出作品,部分业余戏剧作者介绍创作经验。各区、乡、镇文化站把戏剧创作列为工作重点,发动本地戏剧作者,挖掘题材,积极创作,以能参加县戏剧会演为荣。全县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戏剧创作势头。这种势头坚持达七八年之久,对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慈溪演出市场曾一度出现萎缩现象。一方面是排练、演出的成本不断提高,民间业余剧团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多元化文娱活动的兴起,戏剧的节奏远远落后于生活的节奏,戏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锐减,戏剧演出也黯然退出戏剧市场。代之而起的是话剧小品。由于受中央电视台历年春节晚会的推介和影响,话剧小品备受人们欢迎。各级文化部门也十分重视和关注,宁波市群艺馆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小戏小品征文评奖活动,编印一本小戏小品作品集,我市戏剧作者的作品时有发表或获奖。如胡谓丁的讽刺小戏《注意卫生》获省群艺馆戏剧剧本创作奖,洪恩甫创作的越剧小戏《白的还是白的》发表于1987年的《宁波小戏》。
二十一世纪初,慈溪戏剧创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支以李道一为代表的小戏、话剧小品(包括由话剧小品而衍生的音乐剧、情景剧、歌舞剧、校园剧、课本剧)作者队伍,人数虽不多,但作品数量多,质量较高。如邱雄飞创作的小品《迟到的忏悔》、《在公园里》、《她笑了》、《这下放心了》等多次获宁波市小品创作和省建筑行业会演创作金、银奖;黄学权创作的姚剧小戏《筑漏》获省农村题材小戏会演银奖;洪恩甫创作的课本剧《石板上的小蝌蚪》(西门小学演出)在宁波市教育系统会演中获奖。
这一时期,是慈溪小戏、小品创作的辉煌时期。
第三节 慈溪戏剧干部及重点戏剧作者
熊传怀(1902—1974),书名熊桂阳,自号坎桥老农,慈溪长河镇垫桥村人。小时候就读于余姚康节小学。1924年当教师,曾任私立云和第二初级小学校长。离开教育系统后,当过承昌油坊账房,与人合资开办祥兴、祥泰花行。1951年,他筹办垫桥村民间剧团,任剧团编剧。从建团初至1965年期间,先后为垫桥剧团编写和上演过越剧《兄弟参军》、《草舍衙门》、《天狗咬月亮》、《陆游与唐婉》、《周丁血债》、《河神娶亲》、《大义灭亲》、《一条猎枪》、《美帝暴行》;还编写了绍剧《别刘见母》、《捉放曹》、《过五关斩六将》、《取三郡》、《宋史万花楼》、《雪锋剑》、《真假太后》、《风波亭》、《古城会》、《右派山》、《新高平关》;姚剧《东三塘》、《有啥不服气》、《十唱傅文祥》、《全民皆兵》等共31只剧本。遗憾的是这些剧本,大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付之一炬。
晓洋,原名戚天助。1926年2月11日出生,浙江台州人。从小生长在牧师的家庭,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自幼聪明,小学就读于诸暨县崇实小学教会学校,这为他在英文和音乐、文学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0年2月,晓洋在浙江台州中学毕业后,曾在临海县南山镇中心学校、临海县简易师范附属小学、嘉兴县钟埭镇中心校、临海县回浦中学当过教员。1949年10月在浙江省干部学校培训,当过学校文工团音乐组长,次年任浙江省文工团(浙江歌舞团前身)音乐组长。1952年7月,参加浙江省文化工作队来到慈溪。同年12月调到慈溪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工作。1983年4月调任《慈溪农技报》社任编辑,1987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仍积极参与慈溪县志与土地志的编写工作。
他的一生追求进步、追求美好,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尤其是调入慈溪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踏实工作,发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赢得了业余作者们的崇敬与爱戴。他自小热衷于文学,文笔优美、才华横溢,在学生时代就有许多作品发表在上海《申报》、《宁绍台日报》等报刊。在担任慈溪文化馆戏剧创作干部期间,他以培育新人、后人为己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慈溪剧坛培养了许多戏剧创作人才。为慈溪的群众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3年6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唐武声,1927年2月出生,浙江鄞县人。1949年7月至9月参加宁波干部学校师资班。曾先后在镇海路林浃北小学、慈溪骆驼桥小学、庄桥区校任教,任副校长、校长。
1952年10月调慈溪县扫盲办公室、县文教科工作。1954年11月调到《慈溪报》社,任编辑部助编。1958年2月在龙山西门外大队、国营第二农场劳动。
1961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慈溪越剧团编剧,移植改编和创作过不少剧目,移植改编的剧目有:《于谦》、《刘胡兰》、《南方来信》等,创作并上演的有《棉海战歌》等剧目。
1970年7月,剧团解散,回乡参加劳动。1971年10月至1979年1月调新华书店工作。
1979年2月,任县文化局创作干部,1980年退休,1984年12月改办离休。
2010年12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84岁。
胡光增,1935年1月出生。慈溪坎墩三四灶村人。农民,高小毕业。1955年参加工作,先在农庄,后在乡政府。1962年因成份问题回村务农。1979年起至2002年担任村会计。一生喜欢文学创作。从广播站报道稿开始,到创作小故事、小演唱、小戏剧,并多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比赛中获奖。代表作有:小戏《龙凤缘》、《两个爱琴》、《啥道理》等,故事《书记借钱》、《保证侬满意》、《老实头人做生意》、《外甥媳妇嫁舅公》,另有小演唱《把自己一切献给党》、《选择》等等。
2007年1月1日,因病去世,享年72岁。
余长飞,1938年3月出生,慈溪桥头小桥头村人。儿童文学作家,擅长写儿歌、儿童诗,出版儿歌集《党是太阳我是花》、《小蘑菇·蒲公英》,散文集《岁月留痕》等,同时也兼写剧本。1965年曾与吴高水合作创作了姚剧小戏《小保管上任》,参加过浙江省农村俱乐部文艺调演;还参与大型姚剧《柏树坡》的创作。另有小戏《王铁匠下乡》、《满月》、《编篱笆》、《瓜棚相会》、《半篮杨梅》等。各类文艺作品散发于全国百余家报刊,有不少作品获得过不同等级的奖项。
现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慈溪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陈水林,1942年出生。余姚泗门人。1964年开始从事业余创作活动。曾在《慈溪文艺》和《浙江日报》副刊上发表越剧表演唱《毛泽东思想放光芒》、说唱《广阔天地任我飞》、《颂歌献给共产党》、《社社队队热腾腾》等演唱作品,作为慈溪县文化三下乡演出节目,在全县各地巡回演出。
1965年出席了浙江省文化局召开的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0年,参加了慈溪县文化局文艺创作小组,创作了独幕越剧《前进畈上》,参加了文革后宁波地区首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
1971年3月,进慈溪越剧团,担任编剧工作。任越剧团团委委员,越剧团艺委委员。参与过长河镇业余作者张继荣越剧小戏《春暖花开》的创作,该小戏参加宁波地区第二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获优秀创作奖。在剧团的十多年间,主要从事戏剧的移植、改编工作。如改编浙江话剧团演出的话剧《艳阳天》为越剧《艳阳天》;根据浙江歌剧团演出的歌剧《不准出生的人》为越剧《不准出生的人》,演出后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1987年慈溪市越剧团解散,调入到慈溪市工商局工作。2002年4月退休。
岑能彬,1942年9月出生,慈溪周巷云城人,大专学历,初中教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参加业余文艺创作活动,作品较多。1979年被评为慈溪县级先进业余作者,平时积极参加大队(村)剧团演出,为剧团自编自演戏曲剧目,参加过县、市级创作节目调演。创作的剧本有《血泪树》、《乌木匣》、《夺牛》、《洪庄新风》、《迎着朝霞》、《两个爱琴》,其中《夺牛》(绍剧)、《两个爱琴》(越剧),均获县、市创作一、二等奖。
现已退休。
吴兆祥,1942年12月出生,长河垫桥路村人。1949年就读垫桥小学。曾当过农民、村会计、村长等职。1963年9月参加垫桥路村剧团,并开始业余创作戏剧。共创作过大型现代戏剧《开箱记》、《清晨风波》、《是谁搞鬼》、《打彩轿》、《俩老养猪》、《家乡好》、姚剧《母女会》、《芦笙响》、《两颗棉桃》、《柏树下》等,搜集整理传统绍剧《智斩刘豫》、《李广动本》、《泪洒铜马》等。1987年调长河镇文化中心工作。创作了姚剧《箩中情》、《金梧桐》、《咸潮记》、《杜鹃泪》、《血迹鸳鸯》、《糊涂娘》、《抢家嗣》、《金丝绣球》、《卢家姐妹》、《长和传奇》、《状元楼》、《三角街》、《银鹭》等。曾有不少戏剧作品在县里获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
张继荣,1943年9月出生。长河贤江村人。1962年5月,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回长河支农。曾担任附海公社农业技术员、赤脚医生、村党支部书记、长河水厂厂长、长河影剧院经理。慈溪市第二水厂副厂长、慈溪市节水办主任等职务。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戏剧创作,为镇职业剧团、村俱乐部创作了许多演唱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越剧小戏《春暖花开》由慈溪市越剧团排练,参加宁波地区第二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获优秀创作奖,并代表宁波市参加全省文艺汇演,在慈溪市城乡巡回演出。
2003年10月退休。
罗同岳,1944年8月28日出生,慈溪新浦六甲村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作为慈溪县的代表参加浙江省第一次业余文艺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主要从事故事、小戏、小品、曲艺及民间文艺创作。有10余篇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或比赛中发表、获奖。代表作品有:故事《阿毛孵豆芽》获省故事演讲赛创作三等奖,《阿花吃药》发表于省级刊物《文化娱乐专刊》,《一块双狮日历手表》入选《宁波民间故事》一书,与洪恩甫合作的小品《在公园里》获宁波市小品会演创作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邱雄飞,1944年8月出生,慈溪龙山邱王村人,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群众文化管理专业和杭州大学浙江省高等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1964年至1980年,参与和组织农村俱乐部、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的筹建及群众文艺创作、演出活动,擅长歌词、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散文等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并多有作品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和赛事活动中发表、获奖。甬剧小戏《两张奖售单》获1984年慈溪县文化中心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小品《迟到的忏悔》、《这下放心了》分别获得宁波市反腐倡廉文艺汇演二等奖、三等奖;《路遇》获宁波市曲艺戏剧创作一等奖,并获2005至2006年宁波市优秀曲艺戏剧创作奖;校园剧《嘿,哥儿们》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校园剧比赛二等奖;方言小品《清水梦》获宁波市曲艺戏剧征文二等奖;《冰雪路上》获宁波市文联主办的曲艺戏剧创作征文比赛三等奖;小品《平平安安》,获宁波市文联举办的2010年度宁波市曲艺创作征文比赛一等奖,后参加“浙江省职工安全文艺汇演”,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曾主编《龙山风情》、《龙山民间故事》等地方文化书籍。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胡渭丁,1945年4月8日出生,慈溪浒山天香桥村人。1958年至1961年在余姚市梨洲中学读初中,1961年6月回乡务农至今。1984年3月至1985年9月曾在慈溪市文化馆协助工作,是慈溪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主要戏剧作品有小戏《金三哥与李四嫂》、《注意卫生》、《鸳鸯楼》,歌词《山乡的早晨》、《鲤鱼跳进电热锅》、《送点心》等。有多部作品在省、市戏剧赛事中获奖。
应锡年,1946年8月出生,慈溪观海卫人,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开始戏剧创作。受当时洋山公社蒋家大队之约,创作了小戏《炉火红》,参加了全县小戏会演,后经宁波越剧团帮助修改后,更名为《杨师傅下乡》,被宁波越剧团、慈溪越剧团等省内多家越剧团排练演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创作了《情歌一曲》、《助残》等戏剧小品,先后参加了市总工会会演及宁波市关工委、宁波市团委举办的文艺会演,宁波电视台、电台还播放了演出录像、录音。另有越剧小戏《厂门向阳》、《双夏季节》等,由慈溪越剧团排练参加宁波市会演并获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
施达年,1947年出生。慈溪宗汉人。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学教师。自青年时代起,就爱好群众文艺创作,创作了不少戏剧、曲艺作品。其创作的《两瓶茅台酒》,刻画了农村小人物的心理状态,鞭笞了社会不正之风。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智擒关彪》,真实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和共产党员的大智大勇,在县小戏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系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
洪恩甫,1949年12月出生。慈溪桥头三管人。1969年3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当过文艺兵,1975年3月复员。1976年1月借调到县文化局调演办公室。1978年至1989年在县(市)文化馆任群文组组长,1990年1月调入市文化局,1995年任文化科长。兼创作、导演、演员于一身。他创作的越剧小戏《拣女婿》在宁波地区调演中获创作奖;京剧小戏《特殊任务》获浙江省征文佳作奖;小戏、小品《村妇与商人》、《多此一举》、《第九次通告》、《白的还是白的》等发表在宁波刊物上;儿童课本音乐剧《岩石上的小蝌蚪》在宁波市、浙江省教育系统会演中获奖;他导演的小品《在公园里》获宁波市一等奖,小品《放风筝》获全国第五届残疾人文艺会演安徽赛区三等奖;还参与了小品《地摊合同》等演出。现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陈墨,1950年7月出生,慈溪庵东镇人。1966年初中辍学。1969年9月在黑龙江萝北县(支边)创作并演出舞台小节目《前哨哨兵》、《烈火中永生》。1971年创作了《斗敌塘》、《杨柳扁担》、《广阔天地》、《水云关》、《白绫血》等小戏,均由慈溪县越剧团及业余文艺团体演出。1980年后创作的《三圣庙》、《铁证》、《新网》、《家庭情绪》等小品小戏,获县、地、省各级征文奖。1985年任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慈溪市政协艺术团编剧兼综合组组长。
第四节 慈溪戏剧骨干的培训活动
为提高民间业余剧团的演出水平,浙江省文化局曾于1953年9月成立了艺术学校,我县掌起淞浦剧团的陈祖根、叶小坤、范松泉、陈偶英、谢凤仙等去杭州培训了三个月。1954年至1961年,慈溪县越剧团也举办过几期越剧培训班,其中第二期与镇海县联办。
1971年2月,由县文化局与县工农五·七大学在东山头乡今锦堂职高内举办了第一期京剧培训班,招收学员27人,由全县各地推荐而来。因学员都是小学毕业生,又称“小京班”。开设的课程分为艺术和文化两大类。艺术课设有基本功、身段、乐理、唱腔、武功、对话等课程。主要任课老师有张惠君、殷志修、林四华、李胜利等;文化课为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半年之后,择优录取了16名。1973年4月举办了第二期戏曲、舞蹈培训班,学生49名,仍由各地推荐,并经当地公社、区审核,学制二年为初中级。1977年11月9日,县教育局和县文化局举办第三批培训班,招收学员30人,学制8个月,校址、课程设置、录取方法仍同前。所有师资和教学都由锦堂师范运作和管理。除8名学员因当时戏剧不景气等原因于半年后仍返回原单位外,其他学员后来都成了县越剧团的艺术骨干。慈溪越剧团于1979年和1981年在原越剧团团部举办过二期越剧培训班。授课由县职工学校承担,凡越剧演员必须进修的课程都由经验丰富的越剧团老师担任,并采用基地培训和随团演出相结合的方法。
1978年至1982年期间,是我市戏剧创作、演出活动较活跃时期。文化馆举办了“越剧流派唱腔培训”、“戏曲基本知识讲座”、“戏形体训练”等培训活动。后又举办“全市戏曲表导演培训班”,为期七天,聘请了有关戏剧教师(大都是锦堂文艺班毕业的优秀演员和演奏员,如《桃子风波》剧组中的傅书娣,《抢伞》剧组中的范立书、潘惠珍,《补祸》剧组中的胡世钿,曲艺演员银芬等),分成《抢伞》、《挑子风波》、《补锅》等三个剧组,先由教师饰演不同角色,对学员言传身教进行教学。待学员排练成熟后,再分期分批到各乡镇巡演,并帮助乡镇举办三天左右的戏剧表演短训班,面对面、手把手地辅导乡镇文化站的戏剧文艺骨干。每到一地,第一堂课就是看剧组演出,第二堂课是参训学员按各自特长、学习、模仿其中一个角色,包括台词、唱腔、动作、舞台调度,一招一式地教与学,乐队人员也一样,有学拉主胡的、学打鼓板的、学打扬琴的。第三堂课是,每天早上、下午学习前训练戏曲基本功,即手、眼、身、法、步,“拉山膀”、“走台步”、“视听练习”等。第四堂课是,学员分剧组进入排练。最后一堂课是各学员剧组汇报演出,再由县剧组老师作点评,提出每位学员的优缺点。这种培训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群众戏剧的全民性参与,广大群众对戏剧演唱的热情日趋高涨。尤其是戏剧活动基础较好的乡镇如坎墩、长河、周巷、浒山等地,群众要求参与戏剧活动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一时,举办戏剧训练班成为热门。文化馆、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都开设了常年的戏剧培训班,报名的人数为其他课的好几倍,以至于以增设班级来满足学员的要求。如老年大学自1987年成立以来,每年都要开设戏剧唱腔培训班,少至初开办时的2班,多至2010年的5个班(其中越剧唱腔3班,小生、花旦表演各1班),参加入数达200余人。
慈溪三朵戏剧小梅花的出现,激励了不少戏迷,尤其是一些曾有过戏剧梦想的家长,她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极力为儿女寻找戏剧培训的机会。于是,社会上各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如市文化馆、市青少年宫培训学校都开设了戏剧培训班,学戏、唱戏、演戏成为社会时髦。
更有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中介机构瞄准了这一机会,打出戏剧培训的牌子,拉开了培训招生的争夺战。请看一则2009年1月的社会文化中介学校的广告《彩虹文化艺术学校戏曲特色表演班开班了》:
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越剧事业,慈溪市彩虹文化艺术学校决定招收一批越剧表演学员,发掘和培养新时代越剧表演人才。学校拥有一支具有中、高级职称,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聘请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舒锦霞。著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协会会员,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主要小生、副团长陈娜君。著名国家二级演员,嵊州市越剧团工会副主席裘巧芳。上海红楼越剧团著名越剧演员陈琼琼等学校戏曲特色班专业指导及艺术顾问。(注:学习期间表现良好,赋有艺术天分,并有意向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剧团的学员,经本校推荐,可优先或免试录取),本校旨在帮助有志于越剧艺术事业的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努力为学员提供展现戏剧才华的舞台,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及大赛。出色的学员将选送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全国“小梅花”选拔赛,已列入省教育厅的艺术活动,获奖学生的艺术成绩将被记入学生素质教育档案。
戏曲特色班1班5岁以上 每周一次 8人 排练厅
戏曲特色班2班青少年 每周一次 10人 排练厅
戏曲特色班3班中老年 每周一次 15人 排练厅
第五节 慈溪戏剧曲艺家协会
在1985年之前,慈溪戏剧爱好者所有的演出和创作活动,都是在文化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文化馆、文化站的指导下开展的。1984年7月3日,慈溪县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慈溪县曲艺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1985年12月19日,慈溪县戏剧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33名戏剧爱好者出席了大会,并成为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一
届会员。会员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戏剧演出骨干(包括当时慈溪越剧团的演员);二是戏剧业余骨干和作者;三是爱好戏剧并热心于群众戏剧活动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大会通过了慈溪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了慈溪县第一届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选举方维官为剧协主席、陈墨为副主席、洪恩甫为秘书长。根据章程规定,协会每三年(后改为五年)换届一次。与文联其他协会如作协、美协、书协等相比,慈溪戏剧爱好者人数相对较少,1996年11月,市戏剧工作者协会和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合并,更名为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慈溪戏曲家协会是由戏剧爱好者和曲艺爱好者两部分人组成。(这其中的戏是指戏剧爱好者,曲是指曲艺爱好者)。慈溪戏曲家协会是慈溪市文联下属的11个协会之一,也是浙江省、宁波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的团体会员。是政府行政部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独立的法人团体。
协会成立初期,协会没有经费,活动开展困难较大。直至2008年,慈溪市文联每年补助各个协会3至5万元的活动经费后,活动才得以经常性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慈溪戏剧(曲)家协会举办过20余次活动。较大规模并有较大影响的有:2010年协会在坎墩企业家施长泉的资助下举办了一次戏剧演唱大赛,共有30余名戏曲爱好者上台演唱;2010年6月26至27日与文化馆联合举办了戏剧曲艺作品加工会,邀请了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国家一级编剧蒋希均、国家一级导演汪嘉宝、省曲协常务理事汪黎明、袁伟文等专家到会,对慈溪戏曲家协会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了现场评点和辅导。此外,协会多次组织会员外出采风、深入生活,充分调动全体会员的积极性,推荐本级会员加入上级协会。到2010年底,慈溪市戏曲家协会有会员73人,其中宁波市级会员40人,省级会员15人,国家级会员5人。共有60多件戏剧作品在省级和宁波市级征文或比赛活动中获奖。慈溪市文联每年举办的月季花奖获奖作品中,均有10件左右为戏剧作品。
附:慈溪戏剧曲艺家协会历届领导人名单
慈溪县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1984年7月3日)
主席:朱冠璋
秘书长:张建军
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1985年12月19日)
主席:方维官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洪恩甫
慈溪县(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主席:方维官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洪恩甫
慈溪县(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主席:朱冠璋
副主席:杜立峰 洪恩甫
秘书长:洪恩甫(兼)(1986年10月4日理事会增补为理事)
慈溪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主席:杜立峰
副主席:洪恩甫
秘书长:胡兴昌
慈溪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殷志秀
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1996年11月)
名誉主席:冯天源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杜立峰 陈墨
秘书长:陈佩丰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名誉主席:冯天源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陈金华 李波
秘书长:陈墨
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名誉主席:洪恩甫
主席:陈金华
副主席:李波 沈慧丽(女) 陈墨
秘书长:陈建敏(女)
第六节 慈溪民间职业剧团
一、慈溪民间职业剧团的产生和发展
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慈溪戏剧活动蓬勃开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载体。民间演出团体与专业剧团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民间性和业余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由群众自发组合兴办的戏剧艺术表演团体。这种民间表演团体根据剧团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中心政治宣传,带有一定官方色彩的,非营利性的,人员组织关系比较松散,演出时间不固定的剧团,也叫“民间业余剧团”;另一类是演职人员相对稳定,依靠演出收入来维持剧团生计的、带有营利性质的职业性剧团,又称“民间职业剧团”,俗称“戏文班子”。这种“戏文班子”在解放前又称“舞台”。
慈溪最早的“戏文班子”始于何年何月,现在已很难查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规模性的慈溪民间演出团体的诞生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当时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我地下党曾把组建剧团演出作为一种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的重要任务来执行。1937年6月底,地下党员孙义成组建了“田央抗日救亡剧团”,有男女演员40余人,演出过歌剧、小话剧。1937年底,浙江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在范市组建了“范市抗日战时服务团”,以业余学校作掩护,进行抗日宣传演出,经费由解恒泰花庄小老板解咏笙提供,演出过小歌剧《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同年,一些热血青年自动组成的“鸣鹤救亡剧团”,有演职员20多人,负责人冯杰,自编自演了不少抗日题材的剧目。宓家埭青年学生和三五支队队员也组成了“抗日宣传队”和“三五社交队”。庵东盐场公署和连销处两单位联合组建了“抗日星星剧团”,负责人是盐场公署的潘仁东,演出过京剧、话剧、女子越剧。1937年上海沦陷后,在沪商人纷纷还乡,由于深感亡国之痛,商人方福昌成立了“灵湖乡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自演《投笔从戎》、《母仪》。1938年,由教育界人士为主组建的“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演出了《周凤岐之死》、《末路》等剧目。1945年抗战胜利后,庵东盐务局在万嵩庵成立了俱乐部,邀请杭州京剧团的老师作指导,教唱各种京剧流派。次年还排练了古装京剧《空城计》、《后骂殿》等,在庵东中学演出。1946年10月,原慈溪县民众教育馆组建了“星星剧社”,团址位于原慈溪县县城慈城镇聪马桥财神殿内,社员多系中小学教师及社会进步青年,排演过陈白尘的话剧《升官图》,因有讽刺当局嫌疑而遭到国民党慈溪县警察局的封杀,于11月底拘捕了民教馆馆长庄海萍,剧社也随之解散,庄海萍于数日后交保释放。
解放后,广大群众把组建业余剧团作为庆祝翻身的一种形式,全县范围内出现了组建业余剧团的高潮。1949年下半年,附海乡小学裘启范组建了“附海业余文艺宣传队”,这是慈溪县解放初期最早的业余剧团之一。当时,全县业余剧团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数量多。1951年年底,全县有业余剧团约100个,到1957年增至250个。这些剧团有个体办、村办、乡办等多种形式。二是剧种多。除了姚剧、越剧、绍剧三大剧种外,还有京剧、甬剧、话剧、歌剧等。三是演出多。除了在本县演出外,还经常去邻县交流演出。除在节日演出外还在农闲时演出,不少民间演出团体曾在省、县电台录音播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受“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中心服务”的影响,几乎每个公社都成立业余剧团。如东方红公社文工团、火箭公社文工团、红旗公社文工团、五洞闸公社文工团等等。这些业余剧团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演出,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节目外,还自编自演了大量配合中心宣传的现代剧目。如长河文工团自编的越剧小戏《幸福桥》,于1965年3月参加了宁波地区的小戏调演,4月又赴省参加全省的现代小戏展演。由于是配合党的政治宣传任务,这些业余剧团所需的经费来源大多依靠公社集体经济支出,有的公社还专门拨出土地,用种植收入来充作剧团活动经费。也有部分演出质量较高观众上座率较高的剧团,在演出中也收取少些费用来补充剧团活动经费。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重要标志和晴雨表。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各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农村民间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庵东越剧团”、“田央越剧团”、“相公殿绍剧团”、“浒山镇越剧团”、“高王越剧团”等,并逐步向民间职业剧团过渡。
1977年以后,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戏剧演出市场出现了大幅度滑坡。到1985年年底,全县民间职业剧团由1976年的299个锐减为106个。1987年,慈溪越剧团也撤销,慈溪民间演出团体和慈溪戏剧活动跌入了低谷。
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慈溪走上了小康之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慈溪演出市场逐步复苏,民间职业剧团又获重生,三北大地又掀起了筹建民间职业演出团体的热潮。短短几年间,就达数十个,虽然从数量上看,远远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与以往的职业演出团体相比,无论是从演艺的水平、演员的阵容、演出的设备、演出的品位、演出的档次,都上了一大台阶。民间职业剧团整体水准与专业剧团已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超过了专业剧团。
现在这些职业剧团是营业性的,团长就是班主,就是老板。剧团里的演员以签约的形式,受聘于老板。实现了从业余性向职业性的转变和进化。由于是营业性的职业演出,竞争在这个行业中也比较突出,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剧团艺术质量的提升,推进了慈溪戏剧活动的发展。
第七节 慈溪戏剧活动的演出场所
俗话说:“蛳螺壳里做道场”,要演戏,就得有演戏的戏台和场地。解放前,慈溪演出场地分为临时演出场地和固定的演出场地两种。
临时场地又称散场,每逢节日或庙会需要演戏时,在宽阔的空地上临时搭起来的戏台。这种戏台十分简陋,没有固定的模样,戏台的大小视搭台的材料而定。甚至有将四只稻桶倒置,上面铺几块门板,搭建一个仅10来平方米的小戏台。散场遇到刮风下雨,就只能停止演出。由于这种戏台面积小,不能演武打戏,所以在散场上演的一般是小型滩簧班或笃笃班。这种戏台安装方便,拆卸容易,花钱又较省,故一直延宕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有条件较好、经济较富裕的家族或祠堂,选用粗大的横木搭起台架子,用麻绳捆扎固定,在台架子上铺上门板,再在舞台上搭起上尖下圆的人字形斗篷棚,有的甚至把斗篷棚搭至观众席上面,以挡雨遮阳。这种戏台一般离地面一米多高。台下是空的,可供人穿行。这种戏台适宜于规模较大的剧团如绍兴大班演出,可上演武打大戏。
固定的演出场地,是指建筑的戏台。解放前,这种戏台可分为“万年台”和“穿台”两种。万年台历史悠久,旧时具有一定官衔的人,才有资格在祠堂内建造万年台。万年台一般为木结构,演出时间在每年的春节和冬至,每次的演出时间2至3天,由于万年台还是祭祀祖宗的场所,所以不允许滩簧班和女子越剧上台演出。大多是演绍剧、京剧、高腔班,演出剧目多是国戏。穿台也称“草台”,是旧时部分祠堂庙宇内固定的戏台。这种戏台用木料或石料搭建,装潢富丽堂皇,彩绘缤纷,很是讲究。戏台前有较大的空旷场地,供观众站看。戏台正对面是祭祀祖宗和摆放菩萨的正厅。这类舞台一般呈4公尺宽的正方形,离地面高度约2公尺,四根直柱,横有六根木头构成舞台架子,上面铺4公分厚的木板,十分坚实。台顶呈弧形,有多根穿梁木支撑顶部,远望如一座宫殿,蔚为壮观。舞台左右还设有“出将”、“入相”两幅门帘,为演员进、出场之用。戏台前的大柱上还书以告诫世人以戏文为鉴,要孝父母、敬天地之类的对联。演出一般在庙会期或春节,外借则不受此时间限制。舞台分前场和后场,前场为演员表演用,后场为乐队用。故伴奏的乐队又称为“后场”。在戏台前的观众席上,有的还配有简陋木头长凳,供观众坐着看戏。解放前慈溪庙宇较多,穿台是当时演戏的主要场所。当然,并非是每一个家族祠堂都有这类戏台,只有声名显赫、经济实力较雄厚的望族才能拥有,也是显示望族身份及社会地位的象征。解放后,祠堂庙宇被大量拆毁,所剩“穿台”无几。
建国初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慈溪的戏剧演出,仍停留在上述的戏台和场地上。有时为配合中心任务演出,街头、地角、学校操场及稍宽阔一点的农家道地(院子),都用作演出场地。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恢复,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各地开始兴建或改建当地的会堂、影剧院。1977年至1987年10年间,全县各乡镇建造可接待县级以上剧团演出的大会堂、影剧院29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有:
观城影剧院,原为观城大会堂,始建于1956年。1977年易地重建,1980年10月建成,耗资50万元。位于观城镇东街,内设1607座位。舞台宽14.5米,深16米,乐池40平方米。还配有浴室、化妆室,演员宿舍75床,舞台灯光、调光、扩音设备齐全,还可放映电影。
逍林人民影剧院。原为逍林大会堂,1972年建造,位于逍林沙滩路。1982年改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耗资32万元。内设1118座位,舞台宽12米,深9米,有演员化妆间2间,乐池30平方米,演员床位60个。舞台上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供电、灯光、扩音设备齐全。1984年1月开始放映电影。
周巷影剧院,原先是会场,始建于1956年,1972年属危房停止使用。1980年拨款80万元兴建周巷影剧院,内设1604座位,舞台宽深各14米,演员上下场用的副台240平方米。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灯光、音响等设备齐全。配套设施有演员宿舍75床,化妆室3间共90平方米,1982年5月开始放映电影。
长河影剧院,竣工于1983年6月,位于长河镇中街。内设1182座位,舞台宽13米,深12米,配有大幕、中幕各2道,天幕1道,舞台供电、调光等设备齐全。还有浴室3间,演员床位50个。1986年1月开始放电影。
庵东区大会堂,于1973年兴建,位于庵东镇西街,投资30万元。1983年7月又投资13万重新翻造,1984年3月竣工。有1055座位,舞台宽12米,深11.5米,上下场副台80平方米,化妆室5间,有大幕、中幕各一道。1981年9月开始放映电影。
掌起影剧院,建造于1985年2月,耗资110万元,占地面积8736平方米,内设1425座位。舞台宽12.5米,深5米,上下场副台150平方米,全场灯光、调光、扩音、供电配电设施齐全,有演员床位80个,是当时全县最好的演出场地。
桥头乡大会堂,位于桥头乡五星村,1979年5月建成。前身为一宗族祠堂(后改为仓库)。总面积5333平方米,内1275设座位,舞台宽10米,深12米,有化妆室80平方米,观众休息室200平方米。演员床位60个,配有供电、发电、扩音等设备,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兼放电影。
白沙影剧院,1981年2月动工,1984年9月竣工,投资92.7万元。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1455座位,舞台宽14.3米,深13米,乐池30平方米。有化妆间5间,演员床位75个,发电、供电、灯光、调光、扩音等设施齐全。
天元文化宫,位于天元镇北首。于1985年7月竣工,内设1092座位,舞台宽13米,深11米,有大幕天幕各1道,中幕3道,上下场副台100平方米。场内扩音、调光、灯光、发电、供电设施齐全,附设食堂和演员床位75个。还有图书阅览、乒乓室、讲座室等文化设施。1985年12月开始放映电影。
除了上述演出场地外,还有范市、雁门、五洞闸古窑、洋山、鸣鹤、东山头太阳地、彭桥、横河、石堰、胜山、新浦、坎东、坎西、宗汉、高王、精忠、建塘、西二、西三、东一等地均有大小不等的演出场所。
遗憾的是到2010年底,浒山城区尚未有专业性演出的剧场。唯一的慈溪人民大会堂,是开会、演出兼用的。据史料载,解放初期,原慈溪县治慈城镇也曾设有大会堂,另有过一家个体戏院。1954年县治迁至浒山镇,先是借用岗记四房大屋的一幢老式房子作为开会或办展览之用。1956年在现大会堂的堂址,建造了人字架木结构高平屋,作为会堂。1978年10月翻建混凝土钢结构二层大会堂,内置宽15米,深13米的舞台一个。上下场副台面积89平方米,有化妆室、浴室,舞台上灯光、调光、扩音设备齐全,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1745座位。大会堂主要用于召开各类会议,空闲时便兼做了演出剧场。数十年来,一般外来的专业演出剧团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这里演出。1981年开始放映电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慈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化的文娱形式,极大的冲击了戏剧演出。专业剧团陆续撤销,剧场上座率下降,演出场所或被拆、或被卖、或转作他用,全市演出场所所剩无几。新建的演出场所不再是单一剧场,而是趋向高档次、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文娱活动方面发展。如建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周巷文化中心、横河文化中心,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档次娱乐场所。
周巷文化宫
周巷文化宫由周巷镇人民政府出资筹建,2002年7月28日竣工,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4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内设820座剧场一座,可接待较高档次的剧团演出,并可放映电影。宫内还设有图书馆,网吧、歌舞厅、棋牌室。
横河镇文化中心横河镇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4785平方米,其中有面积3290平方米、698座位的影剧院一座,内设中央空调、灯光、音响、电影放映等设备。另设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1495平方米,内设图书馆、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示范室、少儿艺术学校、多媒体室、老年活动中心、民乐戏曲活动室、台球乒乓球厅、网吧。露天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露天演出舞台、喷泉、灯光、绿化、宣传窗、健康道、晨练场等。
慈溪中学的体艺馆也设有较高档次演出场地。
上述剧场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剧团演出。
除了一些大型专业剧团在上述场地演出外,农村的戏剧演出,大多仍采用在户外搭建临时戏台的形式。有的甚至还直接到平民家庭,以唱堂会的方式进行演出。而我市民间职业剧团大多置有可拆卸的舞台、灯光、音响,这些都为戏剧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演出条件。
由于群众戏剧的全民性参与,戏剧演出的场地更是五花八门:街头地角、广
场绿地、社区庭院成了戏迷戏友们演唱戏曲、大展身手的戏台和平台。
第八节 慈溪戏剧各剧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慈溪戏剧活动中,各剧种在接触交流中互为影响、取长补短、互补共荣。尤其是姚剧与绍剧、越剧的关系更为密切。
余姚滩簧对早期越剧的影响很大。由于余姚滩簧形成较早,清末已有传唱,并闯入了大上海。而且余姚滩簧通俗易懂,表演风格不受戏曲程式的严格约束,注重人物性格刻画和真情实感的体现,并寓幽默、风趣、诙谐于唱、念、表演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早年,它曾向绍兴大班吸取养料,丰富了自身的表演形式。到了二十世纪,它又推动了嵊县民间说唱艺术向戏曲的转化,并和早期越剧“小歌班”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昌、嵊县本是余姚滩簧的流布区域,绍兴又是同一府治的汇合点,因此余姚滩簧和小歌班的接触最多。《中国越剧》一书提到:“绍兴是小歌班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第一站,进入的时间也最早,大约在1907年。它为了发展壮大自己,首先向鹦哥班(余姚滩簧)和绍兴大班学习,不但在演唱方法、音乐伴奏、化妆表演等方面向它们学习,还移植和改编了一些它们的传统剧目,同时发展了‘二小戏’(小旦、小丑),和‘三小戏’(添一小生),有时还与绍兴大班同台演出。所以,绍兴大班与鹦哥戏可说是越剧的乳娘。”这段话比较全面地从演唱方法、音乐伴奏、化妆表演、剧目移植等各方面阐述了早期越剧受余姚滩簧(当然还有绍兴大班)影响的情况。《早期越剧发展史》中也提到:“姚滩曲调对越剧的影响也很大。早期越剧的‘断工调’,就是从‘姚滩’中吸取来的。”同样。“姚滩”也向越剧汲取了很多营养。《早期越剧发展史》还提到:“最初,越剧伴奏的过门是从‘姚滩’中吸收来的..当时,小世界有两副戏班在演出,一副是金雪芳的绍兴文戏,另一副是余姚滩簧的班子。姚滩班里有位琴师叫劳秀春,他休息的时候,被绍兴文戏的艺人请去看戏。当他看到《琵琶记》里赵五娘描容一段时,台上只有‘的笃的笃’的尺板声,觉得太单调,立即回到自己班里取来一把二胡,用姚滩的过门来试配绍兴文戏的唱腔,听起来很和谐。..这种过门虽然始终只有两句,尽为简单,但在伴奏音乐上,却已经是一种可喜的突破。”
从剧目上来说,各地方剧种相互借鉴、相互移植现象更是普遍。姚滩剧目对越剧的影响,《早期越剧发展史》说到:“从鹦哥班移植过来的有:《双落发》、《剪刀记》、《采木香》、《草庵相会》、《夜烧香》、《走广东》、《卖草囤》等。”同样,姚滩也吸收了《玉蜻蜓》、《卖红菱》、《拔兰花》、《红楼记》、《钓金龟》、《捉田螺》等越剧作品及越剧《双贵图》、《宝莲灯》、《两重恩》(即《何文秀》)、《珍珠塔》等被称为“四整本”的大型剧目,在姚滩传统72剧目以外,增加了新的上演剧目,丰富了姚滩舞台演出
由此可见,姚滩演出对越剧的影响最大。当越剧前身“小歌班”尚处于沿门走唱,或以坐唱形式出现的时期,姚滩早已在草台演出。可以说“小歌班”是受了“鹦哥戏”的影响,才发展到上舞台表演。据越剧老艺人回忆,南派小歌班的出场,先是背朝观众而唱,这就是从姚滩鹦哥戏学来的演唱形式。越剧进入上海后,鹦哥班和小歌班还同台演出过。1918年,姚、越两剧种的艺人曾在上海海宁路新疆路北公益里华兴园合作演出过。因为“鹦哥”和“小歌”关系密切,以致有时人们难以区别,出现过误把“鹦哥”当“小歌”,把“小歌”当“鹦哥”的现象。清光绪32年(1906年)清明,嵊县沈家村演小歌戏,当时财主张生泉手下人樊金焕就把小歌班当鹦哥班来抓(在当时鹦哥班即余姚滩簧被认为是淫秽戏而禁演)。当时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樊金焕,真犯关,张着眼睛像瞎眼,‘小歌’错当‘鹦哥班’,还要抓戏把人关。”另外,艺人中也的确有既演“鹦哥”又演“小歌”的,如上虞蒿坝的花碧莲老艺人,原唱鹦哥戏,后来改唱越剧。此外还有越剧艺人施根美(原是嵊县第一副女子科班出身),在1943年至1945年间,曾和姚滩艺人黄承炳一起,创办了“德胜顺舞台”戏班,同台演出。越剧与姚剧的这种密切关系,就可见一斑了。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