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300
颗粒名称: 上编
分类号:
页数: 162
页码: 1-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戏剧的发展与各种剧目的发展,其中包括慈溪戏剧概述、慈溪地方戏剧的主要剧种:姚剧、在慈溪流行的其他戏剧剧种、新时期崛起的慈溪戏剧新形式:话剧(小品)、慈溪戏剧活动记事等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戏剧 历史

内容

第一章慈溪戏剧概述
  第一节慈溪戏剧的演出活动
  戏剧活动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由于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探究慈溪戏剧活动的准确起源,也无从了解慈溪戏剧发展过程中的细节。但通过对部分老戏迷、老观众的采访和了解,从他们的口述和回忆中,我们仍可大致找到古往今来慈溪戏剧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轨迹。
  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以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为界,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
  其实,慈溪很早就有了戏剧活动。到了明代,演戏看戏就已成风气。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陆容在其《菽园杂记》第十卷中记载道:“(成化年间)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之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演戏演员旧时称为“戏子”,属社会末流,为士绅甚至一般人所蔑视,而在慈溪等地“虽良家子不耻为之”,可见慈溪等地的人们是多么重视戏剧艺术,有多少人参与到戏剧活动之中,否则也不可能到了“不以演戏为耻”的地步。
  清末民初,受上海、宁波都市戏剧的影响,慈溪戏剧就已经形成。但那时的慈溪戏剧尚属雏形,从严格意义上说,还都是滩簧、走书、唱新闻等说唱一类的曲艺形式,并非是现今的戏剧概念上的戏剧,更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那时的戏剧活动,大都是外来剧团来慈溪演出,纯粹是属于你演我看、观赏性的演出活动。而且这类戏剧演出都有特定的由头、时间和场地,如农历三月廿二的天妃宫庙会、五月初五的金仙寺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冬至等各种节日,才有戏剧演出活动,并冠有不同的名称。如为祠堂庙宇修建成功而上演的戏剧叫庙会戏;为佛像开光而上演的戏剧叫开光戏;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上演的戏叫青苗戏;为超度亡灵而上演的戏叫焰口戏;为祈求降雨水而上演的戏叫龙王戏;为祈求平安消灾演出的戏叫平安戏等等。按当时风俗,慈溪农村氏族每年都有修缮或建造祠堂的习俗,因此庙会戏很是盛行。一般大的望族都有自己固定不变的庙会日期,如农历正月初一是洋山庙会;农历二月十九是芦城庙会;农历十一月初是彭桥庙会。每逢庙会,就必定要请外地戏文班子来演戏,俗称“做戏文”。这几乎成了解放前慈溪农村戏剧活动的一条定律。
  戏剧的真正意义上演出,应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1931年5月,虞洽卿丧母时,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前来龙山吊唁,并在天叙堂演出了京剧《霸王别姬》。这是慈溪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戏剧活动。后来绍兴“的笃班”(越剧)的兴起,引发了慈溪观众的极大兴趣。当时曾有绍兴、上海的越剧戏班来慈溪演出,越剧名角赵瑞花、魏书云、叶彩金等人也曾来慈溪演出过,培育了慈溪一大批越剧观众。1937年7月,抗战爆发,受文明戏的影响和抗战宣传的需要,曾掀起过群众戏剧活动的高潮。部分学校师生组建抗日救亡剧团,如庵东的“抗日星星剧团”、鸣鹤的“抗日救亡剧团”,都上演过诸如《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活报剧(话剧)和越剧。与此同时,慈溪本土的一些说唱艺人,也受戏剧影响,开始在采茶篮、雀冬冬等说唱曲艺表演形式中,增加故事情节,分演不同角色等具有戏剧元素的探索,并逐渐组合较稳定的演员队伍(时称戏文班子)。但当时的戏剧活动仍多是观赏性的,大多是外来剧团的演出,即便是民间艺人的余姚滩簧,也大多演的是路头戏(即没有剧本,只有大概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根据分派的角色,上台临时拼凑台词唱腔),没有严格、规范的戏剧性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慈溪戏剧活动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建国初至今,可归纳为四次戏剧活动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翻身的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为配合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合作社等各类政治中心活动宣传,全县出现了兴办农村业余剧团的高潮。自1949年坎东四灶桥后村成立了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余姚滩簧班至1957年这七、八年间,全县共成立业余剧团250多个,坎墩、浒山、周巷等地的戏剧活动更是异常活跃,有的乡镇业余剧团多达10余个。演员的主体多数为当时的基干民兵、共青团员、青年教师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底,王任仁、裘国畅等人在老县城慈城镇招收演员,成立了“和合舞台”,1951年5月改名为“和合剧团”、“慈溪县和合姐妹剧团”,后正式定名为慈溪越剧团,成为慈溪历史上唯一的专业剧团。从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团体整体质量来说,档次仍较低,有些名为剧团,其实只是一些演出小组,排练的一些现代文明戏,其实是表演唱之类的文艺节目。但对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丰富当时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各类交易会的商贸活动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村群众文化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将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慈溪县民众教育馆加强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和管理,经常组织各村俱乐部开展文艺演出,举办群众戏剧演出交流活动。但好景不长,不久,反右斗争开始,慑于严酷的政治气氛,农村文化活动遭挫。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人们连基本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文化活动尤其是戏剧演出活动更是无人问津。
  第二次高潮是在十年文革时期。广大群众出于纯朴的阶级感情和被蛊惑的革命狂热,在推广“小靳庄经验”和样板戏的影响下,城乡处处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慈溪越剧团也更名为“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开始上演京剧。“演样板戏、做革命人”,演出样板戏一时成为时髦。乡乡村村排练《半篮花生》、《红松站》等反映阶级斗争的小戏、折子戏,甚至一个村民之家就能演出整本样板戏。
  第三次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艺政策拨乱反正,党对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日益重视,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思想工作。全国农村掀起了创办农村文化中心、青年民兵之家的热潮。慈溪亦不例外,县文化局在筹建乡镇文化中心的同时,确定了上半年重点抓故事,下半年重点抓戏剧的农村文化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的慈溪戏剧活动有了新的突破,各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纷纷成立民间业余剧团。受戏剧“三并举”的倡导,慈溪文化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对短、平、快小戏剧的创作,群众性戏剧创作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县文化局每年举办一次小戏创作征文及小戏会演,县文化馆也成立了县中心戏剧创作组,经常召开小戏议题会,讨论会,加工会,县文化馆的文艺刊物《慈溪文艺》开辟小戏创作园地,发表和推介本县作者创作的小戏作品,印刷成戏剧资料专辑,发给各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为基层提供演出脚本。在县文化局、文化馆的重视下,基层业余戏剧创作和演唱活动十分活跃。各区、乡、镇文化站都把群众戏剧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层层组织、层层发动,挖掘戏剧创作人才,组织创作采风活动,培训戏剧演唱队伍。全县业余戏剧作者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戏剧作者,创作了一批小戏。并参加宁波地区文化部门举办小戏会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张继荣创作的越剧小戏《春暖花开》、岑能彬创作的绍剧小戏《夺牛》、应锡年创作的越剧小戏《杨师傅下乡》、陈墨创作的越剧小戏《广阔天地》等,均多次在宁波地区小戏会演中获奖,剧本发表在宁波地区《小戏专辑》上。
  当时的慈溪,乡乡有剧团,村村锣鼓声。在“以工补文、以文补文”口号的倡导下,各文化中心、文化站成立的歌咏队、舞蹈队等各种类型的文体组织中,戏曲组是最为引人注目,不可缺的队伍之一。当时乡镇较有名气的业余剧团有坎墩姚剧团、周巷石板弄姚剧团、云城绍剧团、坎墩春光越剧团、田央越剧团、胜山越剧团、浒山越剧团、庵东越剧团等等。这些剧团以文化站为依托,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演出,不少剧团还配有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等全套演出行头。深入到生产大队的会议室、生产队的田头晒场演出,起到了唱中心、演中心,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的作用。
  在这期间,慈溪戏剧活动的蓬勃开展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各大型专业剧团的频繁来慈溪演出。据不完全统计,有上海京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绍剧团、上海红楼越剧团、上海静安越剧团等高档专业剧团多次来慈溪演出。随着党的文艺政策拨乱反正,传统剧目的解禁,慈溪戏剧观众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前后,各村凑资请剧团演戏的现象十分火爆,甚至出现争抢剧团的演出板箱,强行邀请演出的现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出现过凭户口本限购戏票的场景。上海著名越剧艺术家毕春芳说:“文革前我经常到宁波演出,文革期间离开舞台,来宁波就少了。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重返舞台后,受宁波观众盛情相邀,时隔10多年后再次回到家乡演出。我记得在慈溪演出时,观众们热情得不得了,甚至背着铺盖来排队买票,最后不得不规定凭一个户口本买三张票。当时,我和戚雅仙都已50多岁,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动得不得了。”
  此期间的慈溪戏剧活动仍停留在你演我看、以剧团演出、群众观赏为主的形式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群众性氛围。由于大量的戏剧观摩,培养了慈溪广大群众的戏剧兴趣,人们逐渐萌发了戏剧意识,洐生出大量的戏剧观众和戏剧爱好者,为今后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次高潮是在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慈溪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电影、电视、录像、网吧、卡拉OK等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涌现,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更加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文化多元化在家庭的不断渗透,加上专业演出团体的票价不断上升,导致了戏剧观众群的锐减,戏剧演出市场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求知求乐的欲望和文化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群众戏剧活动迅猛发展,许多民营的、个体的民间职业剧团纷纷成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活动不再强调为政治服务,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参与社会。这些职业剧团一般是由一人发起,组织附近的业余戏剧骨干,自发成立演出团体,先是在农闲时演出,后发展为全年脱产演出,先是收取一点劳务费,后发展为营业性的收费,并不断增加投入,从过去业余性演出的民间剧团转变成为营业性演出的民间职业剧团,戏剧演出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
  这些职业剧团人员精悍,行动敏捷,机制灵活,抓住专业剧团行头多,摊子大,行动不便,难以上山下乡演出的弱点,扬长避短,简从轻出,上山下海岛,走村穿户,深入企业社区,甚至家庭院落,演传统戏,唱堂会。也排演整本大戏,有的剧团甚至能演十台、几十台的连本大型传统戏。由于收费较之专业剧团低廉实惠,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这类民间职业剧团一般先由骨干们自由组合或合股经营,后来发展成由一人或一家为主体的剧团核心,发起人就成为了班主(又称老板)。在收入分配上克服了专业剧团“演好演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演员的报酬按演技和对剧团的贡献大小而定厚薄,真正体现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正因为体制灵活、赏罚分明、行动敏捷,因此这类职业剧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时成为慈溪戏剧活动中的有生力量。市文化主管部门因势利导,成立了市演出公司,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管理和指导,将他们列入文化非企业范畴,实行民政或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性演出执照,使他们的营业性演出合法化。同时还经常举办民间职业剧团文艺会演和参加市里重大文化活动。1987年,慈溪县人民政府举办第一届艺术节,组委会专门组织了几场民间职业剧团擂台赛,推荐有较高演出水准的胜东乡越剧团、小安乡姚剧团、坎东乡姚剧团、田央乡越剧团等四个民间职业剧团进县城,分别演出了《广德州》、《刘秀娟》、《杀狗劝夫》、《何文秀》等剧目,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民间职业剧团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12月止,全市登记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达26个。他们
  拥有独立的舞台、服装、布景、道具,生、旦、净、末、丑演员齐备,并拥有各自的看家剧目和表演特色。他们的演出,活跃了农村基层的文化生活。坎墩姚剧团、垫桥路剧团、春蕾越剧团等剧团每年演出达数百场之多,远远超过了专业剧团的演出量,这不能不说是慈溪戏剧活动史上的一个奇迹。
  “竖起招兵旗,必有吃粮人”。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会诞生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行业和条件,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一方面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广大群众对戏剧活动的需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全市民间职业剧团的大量涌现,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由演员自己投资、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来说,迫切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演出的场次,以增加收入。这就极需要有人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作好观众与剧团之间的调节引荐作用。于是文化经纪人应运而生。如浒山街道的胡尧连,他利用朋友多、关系好的优势,积极为职业剧团联系演出业务。“要看啥戏跟我讲”成了他的口头禅。像他这样的“文化经纪人”在慈溪多达20多人,成了活跃农村文化的牵线人。这不能不说是新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个新特点。
  在主、客观条件的催生下,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一些戏剧传统较深厚的乡镇街道如坎墩、长河等地尤为突出。坎墩街道自2004年10月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戏曲艺术节,在戏曲艺术节期间,汇聚各村(居委)、各社会业余剧团文化的精英,与应邀前来参加艺术节的外地专业剧团将和市内戏曲骨干同台演出,为当地群众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街道党工委把戏曲艺术节作为凝聚人心的软生产力,围绕“创文化特色街道,为文化大市添彩”这一中心,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文化名片。“一体”即以姚剧为龙头的民间戏曲艺术,“两翼”即一村一品(铜管乐队、腰鼓队、舞蹈队)和民间艺术(太白老龙、雀冬冬、民乐、鸡毛龙等民间民族文化资源)。该街道已被命名为慈溪市“戏曲之乡”,多次代表慈溪市参加省、宁波市的戏剧文艺会演,其中,坎中村越剧骨干罗伟杰曾在全省越剧流派演唱赛中荣获银奖。
  戏剧活动的热潮还不断向村级延伸和辐射。天元镇天元村根据群众的要求,搭建了固定的古戏台,每年都举办文化周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届。文化周期间,40多名“本土戏剧明星”登台献艺。越剧王子赵志刚等人曾三次应邀专程前来为活动添彩助阵。他深受感动地说:“一个村有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少见。我相信这里的人不大会吵架,因为唱越剧让人性情温和,多唱越剧还能长寿呢!”
  与前几个时期的戏剧活动高潮相比,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呈现出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广大群众对戏剧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大大增强,真正体现了慈溪戏剧活动的群众性。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戏剧走进了千家万户。二十一世纪初,受上海、杭州、宁波等市先进社区文化的影响,慈溪城区的一些戏剧爱好者,从在家中自娱自乐演唱戏剧,开始发展到公园或广场演唱,他们自己出资,购置音箱设备,让戏迷或过往行人即兴自由演唱。这一新鲜事物很快为人们认同并仿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群众自发组织的家庭戏迷演唱会、广场戏曲演唱会成为时髦。城区的水门乐园、古塘绿苑、虞波广场、人民广场、金山公园,人头攒动,观众少至数百,多至逾千,掌声笑语,此起彼伏。这类自发性的戏剧演唱没有任何清规戒律,无论你是何职业、是何身份、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哪怕你是过路行人,只要你喜欢,你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告奋勇上台演唱,过把唱戏瘾。在城区的带领和影响下,各镇、街道类似的群众戏剧活动也迅速地铺展开来,村村都有这类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戏剧演唱活动。
  为推动群众戏剧演唱活动的蓬勃开展,各级文化部门也因势利导,举办了许多戏剧演唱大奖赛活动,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全市首届戏剧戏迷擂台赛、家庭戏迷演唱大奖赛、慈溪市越剧流派唱腔演唱大赛等等。
  通过举办这些比赛活动,涌现出了不少戏剧表演人才,也涌现了不少戏迷家庭,全市形成了一支有着较高表演水准的戏剧文艺骨干队伍。如坎墩的高央飞、罗伟杰,长河的俞祥,浒山的胡浓珠、叶群,逍林的范利霜等等,他们在全省越剧卡拉OK演唱大赛或戏迷擂台赛中,多次获大奖。尤为可喜的是,周巷的冯嫣姬、天元的钱王斌斌、长河的俞淇淇三位小朋友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省市层层选拔,在全国的第八、九、十一届小梅花少儿戏剧演唱大赛中,荣获了全国小梅花奖,成为慈溪戏剧史上成绩最为骄人的优秀小演员。钱王斌斌还被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杭娟收为弟子。一个县级市,能有如此多人荣获这一高规格的奖项,在全国也属罕见。
  慈溪戏剧活动的全民性参与,也促进了戏迷、戏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打破了狭隘的地域观念,他们走出家门,拜师访友,交流和切磋演唱技艺,既拓展了视野,也广交了天下戏友,使戏剧活动实现真正的群众性。有的还利用网络来扩大戏迷、戏友间的联系,这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大特色。如坎墩街道越剧爱好者高央飞,于2007年自费在网上创建了戏迷沙龙,开辟越剧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上海、北京、安徽、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的戏迷朋友,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00多人。他们在网上以戏会友、交流心得、探讨戏趣,点击率达5万多人次。《宁波日报》、《东南商报》等媒体对此还作过专题报导。此外,这一时期的慈溪戏剧活动在表演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传统的越剧、姚剧、绍剧之外,随着外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黄梅戏、花鼓戏、京剧、甬剧、话剧、歌剧等剧种也纷纷涌入慈溪演出市场,加入了慈溪戏剧活动的行列。尤其是小话剧(小品),以及由此而衍生的音乐剧、情景剧、课本剧、校园剧也异军突起,成为这一时期慈溪戏剧活动的一大主流。在慈溪各类群众文艺演出或大型庆祝活动中,总少不了戏剧小品的参与。自编自演小品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人的爱好和时髦。以慈溪市建设局每二年举办一届的文艺会演为例,在九届会演共130多个节目中,小品节目有32个,占总数40%。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演练,全市形成了一支小品创作和表演队伍,并多次参加宁波市文化部门举办的小戏小品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慈溪戏剧史写下了
  绚丽的一页。戏剧沙龙在公园演出
  纵观慈溪戏剧活动发展的历史,也是慈溪群众文化发展的历史。它对提高慈溪人的道德素质、强化慈溪人的精化教育、增强慈溪精神的凝聚、推动慈溪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慈溪戏剧的创作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慈溪戏剧活动除了戏剧演出外,还包括戏剧创作活动。创作活动与演出活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成为慈溪戏剧活动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
  慈溪戏剧创作经历了从路头戏到剧本的过程。慈溪戏剧的最早发端是从路头戏开始的,没有剧本,剧团演出的剧目都是由角色上台自由发挥、演员即兴演唱而成的。剧本的出现最早可溯源到抗日战争初期,为配合抗战,各地纷纷成立了救亡剧团,除了移植诸如《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剧目外,不少知识分子、学校教师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日题材的小戏作品。如灵湖乡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了《投笔从戎》、《母仪》等小越剧;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创作了《末路》等等。解放初期,为配合土改、互助合作社运动,也有不少剧团移植了《两兄弟》、《拆篱笆》等小戏。1955年2月,浒山镇红星越剧团创作排演的现代越剧《服务员》、《竹叶梢》还参加过省文艺会演。吴长康创作的小戏《点天灯》及叶仲康、晓洋创作的小戏《狮山岗上》获省文化局举办的戏剧编辑奖,并且由省文化系统出版;宓史通创作的《种棉花》、熊传外创作的《东三塘》也同时获奖。1965年长河文工团自编自演的越剧小戏《幸福桥》参加了宁波地区调演后,还参加了全省文艺演出。同年,由吴高水和余长飞创作的姚剧小戏《小保管上任》在宁波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奖,剧本发表在时年1月的《浙江日报》上。1959年,时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局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专业剧作家胡小孩来慈溪体验生活,创作反映棉乡题材的大型越剧《斗诗亭》(初名《花树姑娘》),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斗诗亭的故事梗概是:1958年浙江海滨村,何巧红、田香红、林小红响应党的号召,决心试种高产棉。她们的行动得到党支部书记的支持,把“三界亭”畔一亩大麦丰产田给她们做试验田,并让生产队长田四保做她们的技术指导。可思想保守的田四保认为姑娘们是异想天开,是胡闹。姑娘们干劲十足,她们日夜忙着锄草、松土、施肥,可棉苗却长得又小、又黄。姑娘们急得心头冒火,而且村里已有闲言冷语。县里派检查团来查棉苗,田四保以此为由,要姑娘们放弃试验。而姑娘们表示要找出病根,加劲赶上去。由于缺乏经验,棉苗长得不好,被评为“三类苗”。这一下,村里的保守派和支持她们继续干下去的人纷纷用写诗的形式表达各自的想法,并贴在三界亭的墙上,暂时的困难吓不倒姑娘们,她们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辛勤耕作,虚心学习,找出关键问题,使“三类苗”变成了“棉花树”。县委书记高山亲自来看姑娘们的试验田和三界亭墙上的诗句,决定在此召开棉花高产试验田现场会议。田四保怕自己写的诗被大家看到,想趁人不注意时撕掉,不想遇上了儿子田上青,田四保接受事实的教育,经过儿子的帮助,再题诗一首,作为检讨,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三界亭易名为“斗诗亭”。姑娘们簇拥着战胜保守、夺得棉花高产的巧红姑娘,欢送她作为先进生产者的代表,上北京去见毛主席。
  1959年由浙江越剧二团首演,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在杭州连演出108场。1960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剧本于1960年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上海唱片厂灌制唱片。
  后来,胡小孩再次来慈溪采风,并根据慈溪宗汉马家路流传的民间故事,改编成大型越剧《花烛泪》。此剧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赢得了观众好评,成为越剧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花烛泪》讲述的是黄善婆之子黄金龙趁洪灾打捞钱财,占为己有,在滚滚的浊浪中一连三篙,将落水呼救的女子白玉凤打入曹娥江中,夺其珠宝而归。玉凤后被渔夫江郎救起,义结兄妹,江郎将玉凤送至婆家完婚。洞房之中,玉凤发现新郎竟是江上谋财害命的仇人黄金龙,痛不欲生。婆婆黄善婆是个口念弥陀心似蛇蝎的人,她对玉凤表面上“关怀备至”,暗地里母子勾结,烧毁江郎住的草棚,用石灰灼瞎江郎双眼,丫环茴香也被药哑,欲将玉凤折磨致死。黄善婆六十寿诞之日,在前来送匾的御史面前,江郎唱道情控诉,玉凤递状纸鸣悲,揭露了黄氏母子的真面目,御史明察秋毫,将黄氏母子正法,还玉凤、江郎一个公道。此剧一经公演,好评如潮,轰动了戏剧界,因为题材取之于慈溪,也就成为了慈溪人的骄傲。
  十年文革时期,全县民间业余剧团为配合形势也移植和创作了不少小戏,如《半篮花生》、《红松站》等。这一期间创作的剧本,受极左思想的影响,突出政治性,强调阶级斗争,主题先行,艺术上很是粗劣,因此未留下有影响或较高质量的剧目。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慈溪小戏创作开始有所突破。1979年,胡渭丁创作的越剧小戏《金三哥和李四嫂》,在宁波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创作二等奖,并发表在浙江省群艺馆的《群众演唱》上。
  慈溪戏剧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加强了对戏剧创作活动的重视,省、市定期举办戏剧调演。慈溪文化行政部门加大了对戏剧创作的力度,县文化局、文化馆成立了县中心戏剧创作组,从全县各地抽调重点戏剧作者集中脱产创作。作者有陈水林、罗同岳、王履平、厉家康、史近年、徐渭林、黄荣昌等人。经常组织重点业余戏剧作者下乡体验生活,还举办全县重点业余戏剧作者创作议题会、作品加工会、讨论会,使戏剧创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形成了一支有较高创作水平的戏剧作者队伍,有戚天法、张金海、张继荣、岑能彬、陈墨、茅利翔、徐渭林、应锡年、邱雄飞、陈水林、唐武声、熊传怀、吴兆祥、施达年、罗同岳、史近年、胡光增、洪恩甫、胡渭丁、李道一等20余人,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如张继荣的《春暖花开》、岑能彬的《夺牛》、应锡年的《杨师傅下乡》、陈墨的《广阔天地》、胡渭丁的《金三哥和李四嫂》等等,不仅在宁波地区小戏创作文艺会演中屡屡获奖,有的剧目还代表宁波地区参加了省文艺会演,剧本还发表在省、市(地区)戏剧刊物上。
  为促进全县戏剧创作活动的开展,调动业余戏剧作者的积极性,县文化局每年下半年都要举办全县业余戏剧创作节目会演,每次会演安排3至4台小戏剧目,姚剧、越剧、绍剧、甬剧精彩纷呈。每次会演结束,县里还举行戏剧创作讲评,请省市戏剧专家分析和点评演出作品,部分业余戏剧作者介绍创作经验。各区、乡、镇文化站把戏剧创作列为工作重点,发动本地戏剧作者,挖掘题材,积极创作,以能参加县戏剧会演为荣。全县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戏剧创作势头。这种势头坚持达七八年之久,对慈溪戏剧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慈溪演出市场曾一度出现萎缩现象。一方面是排练、演出的成本不断提高,民间业余剧团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多元化文娱活动的兴起,戏剧的节奏远远落后于生活的节奏,戏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锐减,戏剧演出也黯然退出戏剧市场。代之而起的是话剧小品。由于受中央电视台历年春节晚会的推介和影响,话剧小品备受人们欢迎。各级文化部门也十分重视和关注,宁波市群艺馆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小戏小品征文评奖活动,编印一本小戏小品作品集,我市戏剧作者的作品时有发表或获奖。如胡谓丁的讽刺小戏《注意卫生》获省群艺馆戏剧剧本创作奖,洪恩甫创作的越剧小戏《白的还是白的》发表于1987年的《宁波小戏》。
  二十一世纪初,慈溪戏剧创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支以李道一为代表的小戏、话剧小品(包括由话剧小品而衍生的音乐剧、情景剧、歌舞剧、校园剧、课本剧)作者队伍,人数虽不多,但作品数量多,质量较高。如邱雄飞创作的小品《迟到的忏悔》、《在公园里》、《她笑了》、《这下放心了》等多次获宁波市小品创作和省建筑行业会演创作金、银奖;黄学权创作的姚剧小戏《筑漏》获省农村题材小戏会演银奖;洪恩甫创作的课本剧《石板上的小蝌蚪》(西门小学演出)在宁波市教育系统会演中获奖。
  这一时期,是慈溪小戏、小品创作的辉煌时期。
  第三节 慈溪戏剧干部及重点戏剧作者
  熊传怀(1902—1974),书名熊桂阳,自号坎桥老农,慈溪长河镇垫桥村人。小时候就读于余姚康节小学。1924年当教师,曾任私立云和第二初级小学校长。离开教育系统后,当过承昌油坊账房,与人合资开办祥兴、祥泰花行。1951年,他筹办垫桥村民间剧团,任剧团编剧。从建团初至1965年期间,先后为垫桥剧团编写和上演过越剧《兄弟参军》、《草舍衙门》、《天狗咬月亮》、《陆游与唐婉》、《周丁血债》、《河神娶亲》、《大义灭亲》、《一条猎枪》、《美帝暴行》;还编写了绍剧《别刘见母》、《捉放曹》、《过五关斩六将》、《取三郡》、《宋史万花楼》、《雪锋剑》、《真假太后》、《风波亭》、《古城会》、《右派山》、《新高平关》;姚剧《东三塘》、《有啥不服气》、《十唱傅文祥》、《全民皆兵》等共31只剧本。遗憾的是这些剧本,大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付之一炬。
  晓洋,原名戚天助。1926年2月11日出生,浙江台州人。从小生长在牧师的家庭,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自幼聪明,小学就读于诸暨县崇实小学教会学校,这为他在英文和音乐、文学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0年2月,晓洋在浙江台州中学毕业后,曾在临海县南山镇中心学校、临海县简易师范附属小学、嘉兴县钟埭镇中心校、临海县回浦中学当过教员。1949年10月在浙江省干部学校培训,当过学校文工团音乐组长,次年任浙江省文工团(浙江歌舞团前身)音乐组长。1952年7月,参加浙江省文化工作队来到慈溪。同年12月调到慈溪文化馆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工作。1983年4月调任《慈溪农技报》社任编辑,1987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仍积极参与慈溪县志与土地志的编写工作。
  他的一生追求进步、追求美好,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尤其是调入慈溪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踏实工作,发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赢得了业余作者们的崇敬与爱戴。他自小热衷于文学,文笔优美、才华横溢,在学生时代就有许多作品发表在上海《申报》、《宁绍台日报》等报刊。在担任慈溪文化馆戏剧创作干部期间,他以培育新人、后人为己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慈溪剧坛培养了许多戏剧创作人才。为慈溪的群众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3年6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唐武声,1927年2月出生,浙江鄞县人。1949年7月至9月参加宁波干部学校师资班。曾先后在镇海路林浃北小学、慈溪骆驼桥小学、庄桥区校任教,任副校长、校长。
  1952年10月调慈溪县扫盲办公室、县文教科工作。1954年11月调到《慈溪报》社,任编辑部助编。1958年2月在龙山西门外大队、国营第二农场劳动。
  1961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慈溪越剧团编剧,移植改编和创作过不少剧目,移植改编的剧目有:《于谦》、《刘胡兰》、《南方来信》等,创作并上演的有《棉海战歌》等剧目。
  1970年7月,剧团解散,回乡参加劳动。1971年10月至1979年1月调新华书店工作。
  1979年2月,任县文化局创作干部,1980年退休,1984年12月改办离休。
  2010年12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84岁。
  胡光增,1935年1月出生。慈溪坎墩三四灶村人。农民,高小毕业。1955年参加工作,先在农庄,后在乡政府。1962年因成份问题回村务农。1979年起至2002年担任村会计。一生喜欢文学创作。从广播站报道稿开始,到创作小故事、小演唱、小戏剧,并多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比赛中获奖。代表作有:小戏《龙凤缘》、《两个爱琴》、《啥道理》等,故事《书记借钱》、《保证侬满意》、《老实头人做生意》、《外甥媳妇嫁舅公》,另有小演唱《把自己一切献给党》、《选择》等等。
  2007年1月1日,因病去世,享年72岁。
  余长飞,1938年3月出生,慈溪桥头小桥头村人。儿童文学作家,擅长写儿歌、儿童诗,出版儿歌集《党是太阳我是花》、《小蘑菇·蒲公英》,散文集《岁月留痕》等,同时也兼写剧本。1965年曾与吴高水合作创作了姚剧小戏《小保管上任》,参加过浙江省农村俱乐部文艺调演;还参与大型姚剧《柏树坡》的创作。另有小戏《王铁匠下乡》、《满月》、《编篱笆》、《瓜棚相会》、《半篮杨梅》等。各类文艺作品散发于全国百余家报刊,有不少作品获得过不同等级的奖项。
  现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慈溪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陈水林,1942年出生。余姚泗门人。1964年开始从事业余创作活动。曾在《慈溪文艺》和《浙江日报》副刊上发表越剧表演唱《毛泽东思想放光芒》、说唱《广阔天地任我飞》、《颂歌献给共产党》、《社社队队热腾腾》等演唱作品,作为慈溪县文化三下乡演出节目,在全县各地巡回演出。
  1965年出席了浙江省文化局召开的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0年,参加了慈溪县文化局文艺创作小组,创作了独幕越剧《前进畈上》,参加了文革后宁波地区首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
  1971年3月,进慈溪越剧团,担任编剧工作。任越剧团团委委员,越剧团艺委委员。参与过长河镇业余作者张继荣越剧小戏《春暖花开》的创作,该小戏参加宁波地区第二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获优秀创作奖。在剧团的十多年间,主要从事戏剧的移植、改编工作。如改编浙江话剧团演出的话剧《艳阳天》为越剧《艳阳天》;根据浙江歌剧团演出的歌剧《不准出生的人》为越剧《不准出生的人》,演出后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1987年慈溪市越剧团解散,调入到慈溪市工商局工作。2002年4月退休。
  岑能彬,1942年9月出生,慈溪周巷云城人,大专学历,初中教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参加业余文艺创作活动,作品较多。1979年被评为慈溪县级先进业余作者,平时积极参加大队(村)剧团演出,为剧团自编自演戏曲剧目,参加过县、市级创作节目调演。创作的剧本有《血泪树》、《乌木匣》、《夺牛》、《洪庄新风》、《迎着朝霞》、《两个爱琴》,其中《夺牛》(绍剧)、《两个爱琴》(越剧),均获县、市创作一、二等奖。
  现已退休。
  吴兆祥,1942年12月出生,长河垫桥路村人。1949年就读垫桥小学。曾当过农民、村会计、村长等职。1963年9月参加垫桥路村剧团,并开始业余创作戏剧。共创作过大型现代戏剧《开箱记》、《清晨风波》、《是谁搞鬼》、《打彩轿》、《俩老养猪》、《家乡好》、姚剧《母女会》、《芦笙响》、《两颗棉桃》、《柏树下》等,搜集整理传统绍剧《智斩刘豫》、《李广动本》、《泪洒铜马》等。1987年调长河镇文化中心工作。创作了姚剧《箩中情》、《金梧桐》、《咸潮记》、《杜鹃泪》、《血迹鸳鸯》、《糊涂娘》、《抢家嗣》、《金丝绣球》、《卢家姐妹》、《长和传奇》、《状元楼》、《三角街》、《银鹭》等。曾有不少戏剧作品在县里获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
  张继荣,1943年9月出生。长河贤江村人。1962年5月,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回长河支农。曾担任附海公社农业技术员、赤脚医生、村党支部书记、长河水厂厂长、长河影剧院经理。慈溪市第二水厂副厂长、慈溪市节水办主任等职务。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戏剧创作,为镇职业剧团、村俱乐部创作了许多演唱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越剧小戏《春暖花开》由慈溪市越剧团排练,参加宁波地区第二届戏曲创作节目调演,获优秀创作奖,并代表宁波市参加全省文艺汇演,在慈溪市城乡巡回演出。
  2003年10月退休。
  罗同岳,1944年8月28日出生,慈溪新浦六甲村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作为慈溪县的代表参加浙江省第一次业余文艺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主要从事故事、小戏、小品、曲艺及民间文艺创作。有10余篇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或比赛中发表、获奖。代表作品有:故事《阿毛孵豆芽》获省故事演讲赛创作三等奖,《阿花吃药》发表于省级刊物《文化娱乐专刊》,《一块双狮日历手表》入选《宁波民间故事》一书,与洪恩甫合作的小品《在公园里》获宁波市小品会演创作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邱雄飞,1944年8月出生,慈溪龙山邱王村人,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群众文化管理专业和杭州大学浙江省高等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1964年至1980年,参与和组织农村俱乐部、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的筹建及群众文艺创作、演出活动,擅长歌词、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散文等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并多有作品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和赛事活动中发表、获奖。甬剧小戏《两张奖售单》获1984年慈溪县文化中心文艺调演创作一等奖;小品《迟到的忏悔》、《这下放心了》分别获得宁波市反腐倡廉文艺汇演二等奖、三等奖;《路遇》获宁波市曲艺戏剧创作一等奖,并获2005至2006年宁波市优秀曲艺戏剧创作奖;校园剧《嘿,哥儿们》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校园剧比赛二等奖;方言小品《清水梦》获宁波市曲艺戏剧征文二等奖;《冰雪路上》获宁波市文联主办的曲艺戏剧创作征文比赛三等奖;小品《平平安安》,获宁波市文联举办的2010年度宁波市曲艺创作征文比赛一等奖,后参加“浙江省职工安全文艺汇演”,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曾主编《龙山风情》、《龙山民间故事》等地方文化书籍。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胡渭丁,1945年4月8日出生,慈溪浒山天香桥村人。1958年至1961年在余姚市梨洲中学读初中,1961年6月回乡务农至今。1984年3月至1985年9月曾在慈溪市文化馆协助工作,是慈溪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主要戏剧作品有小戏《金三哥与李四嫂》、《注意卫生》、《鸳鸯楼》,歌词《山乡的早晨》、《鲤鱼跳进电热锅》、《送点心》等。有多部作品在省、市戏剧赛事中获奖。
  应锡年,1946年8月出生,慈溪观海卫人,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开始戏剧创作。受当时洋山公社蒋家大队之约,创作了小戏《炉火红》,参加了全县小戏会演,后经宁波越剧团帮助修改后,更名为《杨师傅下乡》,被宁波越剧团、慈溪越剧团等省内多家越剧团排练演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创作了《情歌一曲》、《助残》等戏剧小品,先后参加了市总工会会演及宁波市关工委、宁波市团委举办的文艺会演,宁波电视台、电台还播放了演出录像、录音。另有越剧小戏《厂门向阳》、《双夏季节》等,由慈溪越剧团排练参加宁波市会演并获奖。系慈溪市戏曲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
  施达年,1947年出生。慈溪宗汉人。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中学教师。自青年时代起,就爱好群众文艺创作,创作了不少戏剧、曲艺作品。其创作的《两瓶茅台酒》,刻画了农村小人物的心理状态,鞭笞了社会不正之风。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智擒关彪》,真实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和共产党员的大智大勇,在县小戏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系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会员。
  洪恩甫,1949年12月出生。慈溪桥头三管人。1969年3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当过文艺兵,1975年3月复员。1976年1月借调到县文化局调演办公室。1978年至1989年在县(市)文化馆任群文组组长,1990年1月调入市文化局,1995年任文化科长。兼创作、导演、演员于一身。他创作的越剧小戏《拣女婿》在宁波地区调演中获创作奖;京剧小戏《特殊任务》获浙江省征文佳作奖;小戏、小品《村妇与商人》、《多此一举》、《第九次通告》、《白的还是白的》等发表在宁波刊物上;儿童课本音乐剧《岩石上的小蝌蚪》在宁波市、浙江省教育系统会演中获奖;他导演的小品《在公园里》获宁波市一等奖,小品《放风筝》获全国第五届残疾人文艺会演安徽赛区三等奖;还参与了小品《地摊合同》等演出。现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陈墨,1950年7月出生,慈溪庵东镇人。1966年初中辍学。1969年9月在黑龙江萝北县(支边)创作并演出舞台小节目《前哨哨兵》、《烈火中永生》。1971年创作了《斗敌塘》、《杨柳扁担》、《广阔天地》、《水云关》、《白绫血》等小戏,均由慈溪县越剧团及业余文艺团体演出。1980年后创作的《三圣庙》、《铁证》、《新网》、《家庭情绪》等小品小戏,获县、地、省各级征文奖。1985年任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慈溪市政协艺术团编剧兼综合组组长。
  第四节 慈溪戏剧骨干的培训活动
  为提高民间业余剧团的演出水平,浙江省文化局曾于1953年9月成立了艺术学校,我县掌起淞浦剧团的陈祖根、叶小坤、范松泉、陈偶英、谢凤仙等去杭州培训了三个月。1954年至1961年,慈溪县越剧团也举办过几期越剧培训班,其中第二期与镇海县联办。
  1971年2月,由县文化局与县工农五·七大学在东山头乡今锦堂职高内举办了第一期京剧培训班,招收学员27人,由全县各地推荐而来。因学员都是小学毕业生,又称“小京班”。开设的课程分为艺术和文化两大类。艺术课设有基本功、身段、乐理、唱腔、武功、对话等课程。主要任课老师有张惠君、殷志修、林四华、李胜利等;文化课为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半年之后,择优录取了16名。1973年4月举办了第二期戏曲、舞蹈培训班,学生49名,仍由各地推荐,并经当地公社、区审核,学制二年为初中级。1977年11月9日,县教育局和县文化局举办第三批培训班,招收学员30人,学制8个月,校址、课程设置、录取方法仍同前。所有师资和教学都由锦堂师范运作和管理。除8名学员因当时戏剧不景气等原因于半年后仍返回原单位外,其他学员后来都成了县越剧团的艺术骨干。慈溪越剧团于1979年和1981年在原越剧团团部举办过二期越剧培训班。授课由县职工学校承担,凡越剧演员必须进修的课程都由经验丰富的越剧团老师担任,并采用基地培训和随团演出相结合的方法。
  1978年至1982年期间,是我市戏剧创作、演出活动较活跃时期。文化馆举办了“越剧流派唱腔培训”、“戏曲基本知识讲座”、“戏形体训练”等培训活动。后又举办“全市戏曲表导演培训班”,为期七天,聘请了有关戏剧教师(大都是锦堂文艺班毕业的优秀演员和演奏员,如《桃子风波》剧组中的傅书娣,《抢伞》剧组中的范立书、潘惠珍,《补祸》剧组中的胡世钿,曲艺演员银芬等),分成《抢伞》、《挑子风波》、《补锅》等三个剧组,先由教师饰演不同角色,对学员言传身教进行教学。待学员排练成熟后,再分期分批到各乡镇巡演,并帮助乡镇举办三天左右的戏剧表演短训班,面对面、手把手地辅导乡镇文化站的戏剧文艺骨干。每到一地,第一堂课就是看剧组演出,第二堂课是参训学员按各自特长、学习、模仿其中一个角色,包括台词、唱腔、动作、舞台调度,一招一式地教与学,乐队人员也一样,有学拉主胡的、学打鼓板的、学打扬琴的。第三堂课是,每天早上、下午学习前训练戏曲基本功,即手、眼、身、法、步,“拉山膀”、“走台步”、“视听练习”等。第四堂课是,学员分剧组进入排练。最后一堂课是各学员剧组汇报演出,再由县剧组老师作点评,提出每位学员的优缺点。这种培训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群众戏剧的全民性参与,广大群众对戏剧演唱的热情日趋高涨。尤其是戏剧活动基础较好的乡镇如坎墩、长河、周巷、浒山等地,群众要求参与戏剧活动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一时,举办戏剧训练班成为热门。文化馆、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都开设了常年的戏剧培训班,报名的人数为其他课的好几倍,以至于以增设班级来满足学员的要求。如老年大学自1987年成立以来,每年都要开设戏剧唱腔培训班,少至初开办时的2班,多至2010年的5个班(其中越剧唱腔3班,小生、花旦表演各1班),参加入数达200余人。
  慈溪三朵戏剧小梅花的出现,激励了不少戏迷,尤其是一些曾有过戏剧梦想的家长,她们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女身上,极力为儿女寻找戏剧培训的机会。于是,社会上各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如市文化馆、市青少年宫培训学校都开设了戏剧培训班,学戏、唱戏、演戏成为社会时髦。
  更有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中介机构瞄准了这一机会,打出戏剧培训的牌子,拉开了培训招生的争夺战。请看一则2009年1月的社会文化中介学校的广告《彩虹文化艺术学校戏曲特色表演班开班了》:
  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越剧事业,慈溪市彩虹文化艺术学校决定招收一批越剧表演学员,发掘和培养新时代越剧表演人才。学校拥有一支具有中、高级职称,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聘请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舒锦霞。著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协会会员,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主要小生、副团长陈娜君。著名国家二级演员,嵊州市越剧团工会副主席裘巧芳。上海红楼越剧团著名越剧演员陈琼琼等学校戏曲特色班专业指导及艺术顾问。(注:学习期间表现良好,赋有艺术天分,并有意向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剧团的学员,经本校推荐,可优先或免试录取),本校旨在帮助有志于越剧艺术事业的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努力为学员提供展现戏剧才华的舞台,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及大赛。出色的学员将选送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全国“小梅花”选拔赛,已列入省教育厅的艺术活动,获奖学生的艺术成绩将被记入学生素质教育档案。
  戏曲特色班1班5岁以上 每周一次 8人 排练厅
  戏曲特色班2班青少年 每周一次 10人 排练厅
  戏曲特色班3班中老年 每周一次 15人 排练厅
  第五节 慈溪戏剧曲艺家协会
  在1985年之前,慈溪戏剧爱好者所有的演出和创作活动,都是在文化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文化馆、文化站的指导下开展的。1984年7月3日,慈溪县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慈溪县曲艺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1985年12月19日,慈溪县戏剧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33名戏剧爱好者出席了大会,并成为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一
  届会员。会员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戏剧演出骨干(包括当时慈溪越剧团的演员);二是戏剧业余骨干和作者;三是爱好戏剧并热心于群众戏剧活动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大会通过了慈溪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了慈溪县第一届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选举方维官为剧协主席、陈墨为副主席、洪恩甫为秘书长。根据章程规定,协会每三年(后改为五年)换届一次。与文联其他协会如作协、美协、书协等相比,慈溪戏剧爱好者人数相对较少,1996年11月,市戏剧工作者协会和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合并,更名为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慈溪戏曲家协会是由戏剧爱好者和曲艺爱好者两部分人组成。(这其中的戏是指戏剧爱好者,曲是指曲艺爱好者)。慈溪戏曲家协会是慈溪市文联下属的11个协会之一,也是浙江省、宁波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的团体会员。是政府行政部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独立的法人团体。
  协会成立初期,协会没有经费,活动开展困难较大。直至2008年,慈溪市文联每年补助各个协会3至5万元的活动经费后,活动才得以经常性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慈溪戏剧(曲)家协会举办过20余次活动。较大规模并有较大影响的有:2010年协会在坎墩企业家施长泉的资助下举办了一次戏剧演唱大赛,共有30余名戏曲爱好者上台演唱;2010年6月26至27日与文化馆联合举办了戏剧曲艺作品加工会,邀请了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国家一级编剧蒋希均、国家一级导演汪嘉宝、省曲协常务理事汪黎明、袁伟文等专家到会,对慈溪戏曲家协会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了现场评点和辅导。此外,协会多次组织会员外出采风、深入生活,充分调动全体会员的积极性,推荐本级会员加入上级协会。到2010年底,慈溪市戏曲家协会有会员73人,其中宁波市级会员40人,省级会员15人,国家级会员5人。共有60多件戏剧作品在省级和宁波市级征文或比赛活动中获奖。慈溪市文联每年举办的月季花奖获奖作品中,均有10件左右为戏剧作品。
  附:慈溪戏剧曲艺家协会历届领导人名单
  慈溪县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1984年7月3日)
  主席:朱冠璋
  秘书长:张建军
  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1985年12月19日)
  主席:方维官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洪恩甫
  慈溪县(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主席:方维官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洪恩甫
  慈溪县(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主席:朱冠璋
  副主席:杜立峰 洪恩甫
  秘书长:洪恩甫(兼)(1986年10月4日理事会增补为理事)
  慈溪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主席:杜立峰
  副主席:洪恩甫
  秘书长:胡兴昌
  慈溪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陈墨
  秘书长:殷志秀
  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1996年11月)
  名誉主席:冯天源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杜立峰 陈墨
  秘书长:陈佩丰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名誉主席:冯天源
  主席:洪恩甫
  副主席:陈金华 李波
  秘书长:陈墨
  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名誉主席:洪恩甫
  主席:陈金华
  副主席:李波 沈慧丽(女) 陈墨
  秘书长:陈建敏(女)
  第六节 慈溪民间职业剧团
  一、慈溪民间职业剧团的产生和发展
  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慈溪戏剧活动蓬勃开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载体。民间演出团体与专业剧团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民间性和业余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由群众自发组合兴办的戏剧艺术表演团体。这种民间表演团体根据剧团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中心政治宣传,带有一定官方色彩的,非营利性的,人员组织关系比较松散,演出时间不固定的剧团,也叫“民间业余剧团”;另一类是演职人员相对稳定,依靠演出收入来维持剧团生计的、带有营利性质的职业性剧团,又称“民间职业剧团”,俗称“戏文班子”。这种“戏文班子”在解放前又称“舞台”。
  慈溪最早的“戏文班子”始于何年何月,现在已很难查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规模性的慈溪民间演出团体的诞生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当时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我地下党曾把组建剧团演出作为一种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的重要任务来执行。1937年6月底,地下党员孙义成组建了“田央抗日救亡剧团”,有男女演员40余人,演出过歌剧、小话剧。1937年底,浙江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在范市组建了“范市抗日战时服务团”,以业余学校作掩护,进行抗日宣传演出,经费由解恒泰花庄小老板解咏笙提供,演出过小歌剧《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同年,一些热血青年自动组成的“鸣鹤救亡剧团”,有演职员20多人,负责人冯杰,自编自演了不少抗日题材的剧目。宓家埭青年学生和三五支队队员也组成了“抗日宣传队”和“三五社交队”。庵东盐场公署和连销处两单位联合组建了“抗日星星剧团”,负责人是盐场公署的潘仁东,演出过京剧、话剧、女子越剧。1937年上海沦陷后,在沪商人纷纷还乡,由于深感亡国之痛,商人方福昌成立了“灵湖乡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自演《投笔从戎》、《母仪》。1938年,由教育界人士为主组建的“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演出了《周凤岐之死》、《末路》等剧目。1945年抗战胜利后,庵东盐务局在万嵩庵成立了俱乐部,邀请杭州京剧团的老师作指导,教唱各种京剧流派。次年还排练了古装京剧《空城计》、《后骂殿》等,在庵东中学演出。1946年10月,原慈溪县民众教育馆组建了“星星剧社”,团址位于原慈溪县县城慈城镇聪马桥财神殿内,社员多系中小学教师及社会进步青年,排演过陈白尘的话剧《升官图》,因有讽刺当局嫌疑而遭到国民党慈溪县警察局的封杀,于11月底拘捕了民教馆馆长庄海萍,剧社也随之解散,庄海萍于数日后交保释放。
  解放后,广大群众把组建业余剧团作为庆祝翻身的一种形式,全县范围内出现了组建业余剧团的高潮。1949年下半年,附海乡小学裘启范组建了“附海业余文艺宣传队”,这是慈溪县解放初期最早的业余剧团之一。当时,全县业余剧团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数量多。1951年年底,全县有业余剧团约100个,到1957年增至250个。这些剧团有个体办、村办、乡办等多种形式。二是剧种多。除了姚剧、越剧、绍剧三大剧种外,还有京剧、甬剧、话剧、歌剧等。三是演出多。除了在本县演出外,还经常去邻县交流演出。除在节日演出外还在农闲时演出,不少民间演出团体曾在省、县电台录音播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受“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中心服务”的影响,几乎每个公社都成立业余剧团。如东方红公社文工团、火箭公社文工团、红旗公社文工团、五洞闸公社文工团等等。这些业余剧团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演出,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节目外,还自编自演了大量配合中心宣传的现代剧目。如长河文工团自编的越剧小戏《幸福桥》,于1965年3月参加了宁波地区的小戏调演,4月又赴省参加全省的现代小戏展演。由于是配合党的政治宣传任务,这些业余剧团所需的经费来源大多依靠公社集体经济支出,有的公社还专门拨出土地,用种植收入来充作剧团活动经费。也有部分演出质量较高观众上座率较高的剧团,在演出中也收取少些费用来补充剧团活动经费。民间演出团体是慈溪戏剧活动的重要标志和晴雨表。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各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农村民间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庵东越剧团”、“田央越剧团”、“相公殿绍剧团”、“浒山镇越剧团”、“高王越剧团”等,并逐步向民间职业剧团过渡。
  1977年以后,随着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戏剧演出市场出现了大幅度滑坡。到1985年年底,全县民间职业剧团由1976年的299个锐减为106个。1987年,慈溪越剧团也撤销,慈溪民间演出团体和慈溪戏剧活动跌入了低谷。
  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使慈溪走上了小康之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慈溪演出市场逐步复苏,民间职业剧团又获重生,三北大地又掀起了筹建民间职业演出团体的热潮。短短几年间,就达数十个,虽然从数量上看,远远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与以往的职业演出团体相比,无论是从演艺的水平、演员的阵容、演出的设备、演出的品位、演出的档次,都上了一大台阶。民间职业剧团整体水准与专业剧团已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超过了专业剧团。
  现在这些职业剧团是营业性的,团长就是班主,就是老板。剧团里的演员以签约的形式,受聘于老板。实现了从业余性向职业性的转变和进化。由于是营业性的职业演出,竞争在这个行业中也比较突出,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剧团艺术质量的提升,推进了慈溪戏剧活动的发展。
  
  第七节 慈溪戏剧活动的演出场所
  俗话说:“蛳螺壳里做道场”,要演戏,就得有演戏的戏台和场地。解放前,慈溪演出场地分为临时演出场地和固定的演出场地两种。
  临时场地又称散场,每逢节日或庙会需要演戏时,在宽阔的空地上临时搭起来的戏台。这种戏台十分简陋,没有固定的模样,戏台的大小视搭台的材料而定。甚至有将四只稻桶倒置,上面铺几块门板,搭建一个仅10来平方米的小戏台。散场遇到刮风下雨,就只能停止演出。由于这种戏台面积小,不能演武打戏,所以在散场上演的一般是小型滩簧班或笃笃班。这种戏台安装方便,拆卸容易,花钱又较省,故一直延宕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有条件较好、经济较富裕的家族或祠堂,选用粗大的横木搭起台架子,用麻绳捆扎固定,在台架子上铺上门板,再在舞台上搭起上尖下圆的人字形斗篷棚,有的甚至把斗篷棚搭至观众席上面,以挡雨遮阳。这种戏台一般离地面一米多高。台下是空的,可供人穿行。这种戏台适宜于规模较大的剧团如绍兴大班演出,可上演武打大戏。
  固定的演出场地,是指建筑的戏台。解放前,这种戏台可分为“万年台”和“穿台”两种。万年台历史悠久,旧时具有一定官衔的人,才有资格在祠堂内建造万年台。万年台一般为木结构,演出时间在每年的春节和冬至,每次的演出时间2至3天,由于万年台还是祭祀祖宗的场所,所以不允许滩簧班和女子越剧上台演出。大多是演绍剧、京剧、高腔班,演出剧目多是国戏。穿台也称“草台”,是旧时部分祠堂庙宇内固定的戏台。这种戏台用木料或石料搭建,装潢富丽堂皇,彩绘缤纷,很是讲究。戏台前有较大的空旷场地,供观众站看。戏台正对面是祭祀祖宗和摆放菩萨的正厅。这类舞台一般呈4公尺宽的正方形,离地面高度约2公尺,四根直柱,横有六根木头构成舞台架子,上面铺4公分厚的木板,十分坚实。台顶呈弧形,有多根穿梁木支撑顶部,远望如一座宫殿,蔚为壮观。舞台左右还设有“出将”、“入相”两幅门帘,为演员进、出场之用。戏台前的大柱上还书以告诫世人以戏文为鉴,要孝父母、敬天地之类的对联。演出一般在庙会期或春节,外借则不受此时间限制。舞台分前场和后场,前场为演员表演用,后场为乐队用。故伴奏的乐队又称为“后场”。在戏台前的观众席上,有的还配有简陋木头长凳,供观众坐着看戏。解放前慈溪庙宇较多,穿台是当时演戏的主要场所。当然,并非是每一个家族祠堂都有这类戏台,只有声名显赫、经济实力较雄厚的望族才能拥有,也是显示望族身份及社会地位的象征。解放后,祠堂庙宇被大量拆毁,所剩“穿台”无几。
  建国初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慈溪的戏剧演出,仍停留在上述的戏台和场地上。有时为配合中心任务演出,街头、地角、学校操场及稍宽阔一点的农家道地(院子),都用作演出场地。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恢复,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各地开始兴建或改建当地的会堂、影剧院。1977年至1987年10年间,全县各乡镇建造可接待县级以上剧团演出的大会堂、影剧院29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有:
  观城影剧院,原为观城大会堂,始建于1956年。1977年易地重建,1980年10月建成,耗资50万元。位于观城镇东街,内设1607座位。舞台宽14.5米,深16米,乐池40平方米。还配有浴室、化妆室,演员宿舍75床,舞台灯光、调光、扩音设备齐全,还可放映电影。
  逍林人民影剧院。原为逍林大会堂,1972年建造,位于逍林沙滩路。1982年改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耗资32万元。内设1118座位,舞台宽12米,深9米,有演员化妆间2间,乐池30平方米,演员床位60个。舞台上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供电、灯光、扩音设备齐全。1984年1月开始放映电影。
  周巷影剧院,原先是会场,始建于1956年,1972年属危房停止使用。1980年拨款80万元兴建周巷影剧院,内设1604座位,舞台宽深各14米,演员上下场用的副台240平方米。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灯光、音响等设备齐全。配套设施有演员宿舍75床,化妆室3间共90平方米,1982年5月开始放映电影。
  长河影剧院,竣工于1983年6月,位于长河镇中街。内设1182座位,舞台宽13米,深12米,配有大幕、中幕各2道,天幕1道,舞台供电、调光等设备齐全。还有浴室3间,演员床位50个。1986年1月开始放电影。
  庵东区大会堂,于1973年兴建,位于庵东镇西街,投资30万元。1983年7月又投资13万重新翻造,1984年3月竣工。有1055座位,舞台宽12米,深11.5米,上下场副台80平方米,化妆室5间,有大幕、中幕各一道。1981年9月开始放映电影。
  掌起影剧院,建造于1985年2月,耗资110万元,占地面积8736平方米,内设1425座位。舞台宽12.5米,深5米,上下场副台150平方米,全场灯光、调光、扩音、供电配电设施齐全,有演员床位80个,是当时全县最好的演出场地。
  桥头乡大会堂,位于桥头乡五星村,1979年5月建成。前身为一宗族祠堂(后改为仓库)。总面积5333平方米,内1275设座位,舞台宽10米,深12米,有化妆室80平方米,观众休息室200平方米。演员床位60个,配有供电、发电、扩音等设备,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兼放电影。
  白沙影剧院,1981年2月动工,1984年9月竣工,投资92.7万元。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1455座位,舞台宽14.3米,深13米,乐池30平方米。有化妆间5间,演员床位75个,发电、供电、灯光、调光、扩音等设施齐全。
  天元文化宫,位于天元镇北首。于1985年7月竣工,内设1092座位,舞台宽13米,深11米,有大幕天幕各1道,中幕3道,上下场副台100平方米。场内扩音、调光、灯光、发电、供电设施齐全,附设食堂和演员床位75个。还有图书阅览、乒乓室、讲座室等文化设施。1985年12月开始放映电影。
  除了上述演出场地外,还有范市、雁门、五洞闸古窑、洋山、鸣鹤、东山头太阳地、彭桥、横河、石堰、胜山、新浦、坎东、坎西、宗汉、高王、精忠、建塘、西二、西三、东一等地均有大小不等的演出场所。
  遗憾的是到2010年底,浒山城区尚未有专业性演出的剧场。唯一的慈溪人民大会堂,是开会、演出兼用的。据史料载,解放初期,原慈溪县治慈城镇也曾设有大会堂,另有过一家个体戏院。1954年县治迁至浒山镇,先是借用岗记四房大屋的一幢老式房子作为开会或办展览之用。1956年在现大会堂的堂址,建造了人字架木结构高平屋,作为会堂。1978年10月翻建混凝土钢结构二层大会堂,内置宽15米,深13米的舞台一个。上下场副台面积89平方米,有化妆室、浴室,舞台上灯光、调光、扩音设备齐全,有大幕、中幕、天幕各一道,1745座位。大会堂主要用于召开各类会议,空闲时便兼做了演出剧场。数十年来,一般外来的专业演出剧团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这里演出。1981年开始放映电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慈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化的文娱形式,极大的冲击了戏剧演出。专业剧团陆续撤销,剧场上座率下降,演出场所或被拆、或被卖、或转作他用,全市演出场所所剩无几。新建的演出场所不再是单一剧场,而是趋向高档次、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文娱活动方面发展。如建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周巷文化中心、横河文化中心,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档次娱乐场所。
  周巷文化宫
  周巷文化宫由周巷镇人民政府出资筹建,2002年7月28日竣工,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4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内设820座剧场一座,可接待较高档次的剧团演出,并可放映电影。宫内还设有图书馆,网吧、歌舞厅、棋牌室。
  横河镇文化中心横河镇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4785平方米,其中有面积3290平方米、698座位的影剧院一座,内设中央空调、灯光、音响、电影放映等设备。另设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1495平方米,内设图书馆、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示范室、少儿艺术学校、多媒体室、老年活动中心、民乐戏曲活动室、台球乒乓球厅、网吧。露天文化活动广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露天演出舞台、喷泉、灯光、绿化、宣传窗、健康道、晨练场等。
  慈溪中学的体艺馆也设有较高档次演出场地。
  上述剧场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剧团演出。
  除了一些大型专业剧团在上述场地演出外,农村的戏剧演出,大多仍采用在户外搭建临时戏台的形式。有的甚至还直接到平民家庭,以唱堂会的方式进行演出。而我市民间职业剧团大多置有可拆卸的舞台、灯光、音响,这些都为戏剧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演出条件。
  由于群众戏剧的全民性参与,戏剧演出的场地更是五花八门:街头地角、广
  场绿地、社区庭院成了戏迷戏友们演唱戏曲、大展身手的戏台和平台。
  第八节 慈溪戏剧各剧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慈溪戏剧活动中,各剧种在接触交流中互为影响、取长补短、互补共荣。尤其是姚剧与绍剧、越剧的关系更为密切。
  余姚滩簧对早期越剧的影响很大。由于余姚滩簧形成较早,清末已有传唱,并闯入了大上海。而且余姚滩簧通俗易懂,表演风格不受戏曲程式的严格约束,注重人物性格刻画和真情实感的体现,并寓幽默、风趣、诙谐于唱、念、表演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早年,它曾向绍兴大班吸取养料,丰富了自身的表演形式。到了二十世纪,它又推动了嵊县民间说唱艺术向戏曲的转化,并和早期越剧“小歌班”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昌、嵊县本是余姚滩簧的流布区域,绍兴又是同一府治的汇合点,因此余姚滩簧和小歌班的接触最多。《中国越剧》一书提到:“绍兴是小歌班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第一站,进入的时间也最早,大约在1907年。它为了发展壮大自己,首先向鹦哥班(余姚滩簧)和绍兴大班学习,不但在演唱方法、音乐伴奏、化妆表演等方面向它们学习,还移植和改编了一些它们的传统剧目,同时发展了‘二小戏’(小旦、小丑),和‘三小戏’(添一小生),有时还与绍兴大班同台演出。所以,绍兴大班与鹦哥戏可说是越剧的乳娘。”这段话比较全面地从演唱方法、音乐伴奏、化妆表演、剧目移植等各方面阐述了早期越剧受余姚滩簧(当然还有绍兴大班)影响的情况。《早期越剧发展史》中也提到:“姚滩曲调对越剧的影响也很大。早期越剧的‘断工调’,就是从‘姚滩’中吸取来的。”同样。“姚滩”也向越剧汲取了很多营养。《早期越剧发展史》还提到:“最初,越剧伴奏的过门是从‘姚滩’中吸收来的..当时,小世界有两副戏班在演出,一副是金雪芳的绍兴文戏,另一副是余姚滩簧的班子。姚滩班里有位琴师叫劳秀春,他休息的时候,被绍兴文戏的艺人请去看戏。当他看到《琵琶记》里赵五娘描容一段时,台上只有‘的笃的笃’的尺板声,觉得太单调,立即回到自己班里取来一把二胡,用姚滩的过门来试配绍兴文戏的唱腔,听起来很和谐。..这种过门虽然始终只有两句,尽为简单,但在伴奏音乐上,却已经是一种可喜的突破。”
  从剧目上来说,各地方剧种相互借鉴、相互移植现象更是普遍。姚滩剧目对越剧的影响,《早期越剧发展史》说到:“从鹦哥班移植过来的有:《双落发》、《剪刀记》、《采木香》、《草庵相会》、《夜烧香》、《走广东》、《卖草囤》等。”同样,姚滩也吸收了《玉蜻蜓》、《卖红菱》、《拔兰花》、《红楼记》、《钓金龟》、《捉田螺》等越剧作品及越剧《双贵图》、《宝莲灯》、《两重恩》(即《何文秀》)、《珍珠塔》等被称为“四整本”的大型剧目,在姚滩传统72剧目以外,增加了新的上演剧目,丰富了姚滩舞台演出
  由此可见,姚滩演出对越剧的影响最大。当越剧前身“小歌班”尚处于沿门走唱,或以坐唱形式出现的时期,姚滩早已在草台演出。可以说“小歌班”是受了“鹦哥戏”的影响,才发展到上舞台表演。据越剧老艺人回忆,南派小歌班的出场,先是背朝观众而唱,这就是从姚滩鹦哥戏学来的演唱形式。越剧进入上海后,鹦哥班和小歌班还同台演出过。1918年,姚、越两剧种的艺人曾在上海海宁路新疆路北公益里华兴园合作演出过。因为“鹦哥”和“小歌”关系密切,以致有时人们难以区别,出现过误把“鹦哥”当“小歌”,把“小歌”当“鹦哥”的现象。清光绪32年(1906年)清明,嵊县沈家村演小歌戏,当时财主张生泉手下人樊金焕就把小歌班当鹦哥班来抓(在当时鹦哥班即余姚滩簧被认为是淫秽戏而禁演)。当时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樊金焕,真犯关,张着眼睛像瞎眼,‘小歌’错当‘鹦哥班’,还要抓戏把人关。”另外,艺人中也的确有既演“鹦哥”又演“小歌”的,如上虞蒿坝的花碧莲老艺人,原唱鹦哥戏,后来改唱越剧。此外还有越剧艺人施根美(原是嵊县第一副女子科班出身),在1943年至1945年间,曾和姚滩艺人黄承炳一起,创办了“德胜顺舞台”戏班,同台演出。越剧与姚剧的这种密切关系,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章 慈溪地方戏剧的主要剧种:姚剧
  姚剧诞生在姚北,即今慈溪坎墩境域内。长期以来,姚剧扎根于民间,活跃于基层,它以通俗风趣的语言、诙谐生动的情节、朴实动听的唱腔获得观众的青睐,成为慈溪市影响最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第一节 姚滩的起源及发祥地坎墩
  姚滩,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又被称为“鹦哥戏”或“秧歌戏”。又多在灯节(元宵节)前后演出,故又称“灯班”、“灯戏”。
  关于姚滩的起源,民间有许多说法。在坎墩流传较广的是清朝年间,有一年轻的苏州寡妇,不堪当地宗族势力的重压和乡里痞子的欺侮,乞讨流浪到慈溪坎墩,在西四灶三洞桥东首落脚定居。每当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时,便啼哭不止。但她的哭声与众不同,带有一种特别的腔调,似哭非哭,似唱非唱。周围人们既同情她的不幸,也为她的哭调感到好奇。以后,竟有人效仿这种调,慢慢传开
  来,并且吸引了邻村的一些人,隔三差五到寡妇住处听她的哭调。听哭调的人群中,就有今坎墩街道坎中村羊路头已故老人滩簧宝生(孙守仁的爷爷)、孙方村已故老人赵士林(赵长泰的父亲)、羊路头已故老人滩簧阿毛(真名胡洋海,胡云传的父亲)等。他们将坎墩当地的俚曲小调,如马灯调、杨柳青、雀冬冬等,与寡妇的哭调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既不完全是寡妇的哭调,也不全是当地原味的小调俚曲,用来填配当地发生的奇闻趣事、新鲜事的唱词,形成新型的说唱曲调。因当时坎墩隶属余姚县治,并地处余姚北部,故这种调又称“姚北滩簧调”,简称为“姚滩”。
  随着岁月流逝,姚滩传承人、民间老艺人相继去世。要了解姚滩的有关史实,颇为困难。如今能佐证“姚滩”起源于“苏州寡妇”一说的是:姚滩蓬头戏(又称露头戏,即无固定台本又无曲本的戏)中每当生、旦出场时,总有一句固定格式的台词:“苏州府出北门,对之北门一直冲”。为什么不说太原府、济南府、宁波府,而说苏州府呢?对此,坎墩姚剧团团长周忠强特地去苏州作过探解,听苏州的老人们讲,过去的苏州北门是一片坟茔地,穷人外出逃难讨饭的都走北门。极有可能,“苏州寡妇”就是出北门后来才来到坎墩的。由此推断,苏州寡妇是姚滩的鼻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传说只能是传说,缺少史载的确认。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词甚鄙俚,备极淫亵,一唱百和,无丝竹金鼓之节。”
  这段记载特别指明了“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这指的是余姚滩簧。《清稗类钞》提到:“余姚灯班”艺人陈桐香曾到达苏州、无锡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间,新界朱仙桥人陈纪成也曾组织滩簧班子,在姚北一带聚演。清光绪初年,余姚滩簧的老艺人马楠木等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等滩簧剧种互相影响,吸收消化外来剧种的部分剧目与乐曲,“鹦哥班”终于成熟,形成其独特的乡土风味,因来自余姚,故被称为“余姚滩簧”。
  追溯姚滩的起源,一直以来,坎墩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胡琴一拉喉咙痒,唱段姚滩开个场”。坎墩人都会哼几句姚滩,方圆数十里,只要有人一提起姚滩,就自然会联想到坎墩,而坎墩人也确实把姚滩作为自己地方文化的特产加以传承和保护。虽然关于坎墩是姚滩发源地的结论,也是众说纷纭,但坎墩与姚剧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不容置疑的。除了上述苏州寡妇最早落户坎墩诞生姚滩的传说有一定的说服力外,坎墩羊路头陈炳乾老人(五、六十年代农村文艺活动骨干)说,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约1958年)与县文化馆干部(说是馆长,名字已记不起)一起对此作过专题调查,得出结论是:姚滩的发源地就在今坎墩直塘村(西四灶)。
  从姚滩反映的故事内容和地方风格来看,与坎墩的风土人情比较相符。
  姚滩与其它滩簧一样,以它独特的地域性、俚俗性,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和青睐。它以乡音划界,扎根本地,土生土长,不改本色,不变本性。它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小老百姓。它说的不是官话,不是文话,而是地道的乡音土话,通俗易懂,诙谐风趣,充满人情味,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十分亲切。它唱的不是宫闱廷曲,而是民歌小调。它所描述的内容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街坊里弄、乡村山野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它既非宫廷艺术,也非文人艺术,而是实实在在的民间草根艺术、典型的平民戏剧,即使是农村的文盲也听得懂。它所表现的俗声、俗言、俗人、俗事,更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内容,闪烁着平常中见真灼的人性光辉。坎墩位于原余姚县的北部,背临海涂,离今慈溪城区浒山10余华里,并且区域较大,号称十里长街。商业繁华,来往商贸交流较多,与外界接触机会多。镇上居民多为农户、手工业者。与当时余姚其他乡镇相比,属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为余姚滩簧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坎墩传说有这样一对夫妻,男人怕老婆且喜欢看姚滩,凡是有姚滩演出他总是要看到散场,回家很晚,每次被老婆痛骂。有一次,演出结束了,场子里只留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有个老生演员问他为什么还不回家,他说:看得太晚了,回家怕老婆骂。此时老生还没卸装,听后想了一个计策说:我送你回家,保证你老婆不再骂你!老生演员双手拿着两个道具用的铜锤,跟随着来到他家,他老婆开门刚要骂,跟随在身后的老生大声吼唱:“我是天上菩萨,捉拿骂老公的女客,若有女客骂男客,我用铜锤把伊敲煞”。他老婆吓得连连求饶,口口声声保证“以后再也不骂老公了”。老生返回后,丈夫把老生扮菩萨告诉了老婆,老婆不但没骂,反而称赞这个演员有水平。从此,夫妻俩都喜欢上了滩簧。后来,才有了形容爱听滩簧的“男人忘记落田畈,女人忘记烧夜饭”顺口溜。
  当初坎墩有不少穷苦人为了生计,每逢年关临近,便肩背布袋(俗称燥麦袋),带一副竹板,远至鄞县、奉化、嵊县、绍兴、上虞,南到余姚山区,西至临山,东至海晏庙,挨家挨户以唱余姚滩簧乞讨为生。他们晚上蜷缩破庙凉亭、桥脚下,累了倒在街沿石阶歇歇。讨得满布袋年糕、糍块、麦碎等物,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才回家。这似乎成了一种风俗。坎墩孙方村滩簧师爷赵士林(1916年生,今已亡故,人称滩簧阿林),60多岁时,每逢正月还外出去唱滩簧,把讨来的年糕平分给4个儿子,惹得儿媳们的火冒三丈。有一年,儿媳们把公公讨来的年糕全部扔到了河里。事后有人问他:“儿媳们介反对,你何必自讨苦吃呢!”他叹息着说:“啊呀!伊拉是勿晓得,这是上代祖宗留下来的风俗啊!”
  从姚滩的唱唱词、道白的地域方言来说,也非坎墩莫属。余姚境内虽平时用的是同一方言,但山南及姚北在语音及语言运用习惯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为姚北地区的周巷、长河、坎墩、逍林、胜山、观海卫等乡镇之间的方言,也有差别:姚北西部几个乡镇含绍兴音,东部乡镇含宁波音。而传统姚滩对白中,常运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坎墩地方语音。
  从姚滩传人来看,坎墩姚滩艺人较之姚北其他乡镇要多得多。清末民初,是余姚滩簧发展的鼎盛时期,坎墩出现了一大批著名姚滩艺人和临时班社。如:孙宝生(坎中村人,1880年生)、赵士林、小旦阿毛、胡绍金、胡宝森、卢大茂、胡渭生、陈孝德、陈孝顺、胡根传。当时的艺人名字前常要加上“滩簧”两字,如“滩簧阿宝”、“滩簧阿林”、“滩簧阿家”、“滩簧阿龙”等,坎墩人一口气可以叫出几代人和几十个滩簧老艺人。当时曾出现过以孙宝生的名字命名的“宝生班”,小旦阿毛所在的“坎墩班”,赵士林所在的“浒历班”等。这些班社每逢节庆庙会,活跃在十里长街和姚北、姚西。
  2005年,坎墩人于鸣先生、陈炳乾老人绘制了《姚滩传人世系表》。这是至今唯一整理的比较完整的姚滩传人世系表。也是一份坎墩是姚滩发祥地的有力佐证资料。
  附:《姚滩传人世系表》
  姚滩传人世系表
  
  第二节 姚剧名称的流变:余姚滩簧——姚剧
  姚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姚滩演出的大量剧目为对子戏,一丑一旦,插科打诨,表演风趣幽默,对白巧嘴伶舌,唱腔婉转动听,恰如一对鹦哥,惹人喜爱,因此,“鹦哥戏”也就成了“姚滩”的代名词,演出的班社也就叫“鹦哥班”。
  民国初年,大批余姚滩簧班社到上海演出,一些艺人又引申出了一个更文雅的姚滩称呼,叫做“鹦鹉文戏”。这与当时的称越剧为“绍兴文戏”,称宁波滩簧“四明文戏”一样,都是为了区别于唱腔高亢并有武打动作的绍兴大班等高腔乱弹戏而取的一种时髦的新名称。
  有段时期,也有人称“余姚滩簧”为“秧歌戏”的。这是因为在宁波、绍兴一带,“鹦哥”与“秧歌”的读音相近,“秧歌戏”与“鹦哥戏”常被混用。其实“秧歌”是江南水乡一带的田头山歌,农民在水田中播秧插秧,耥田耘田,边干活边自娱,有唱有说,其内容涉及爱情较多,且夹杂着“田头野话”。而余姚滩簧的台词唱腔中也含有这类成份,于是姚滩班社有时被叫成“秧歌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余姚滩簧还有一个别名叫“灯戏”,演灯戏的就是灯班。在民间曲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余姚滩簧时,由于曲艺艺人大都是农民和手工艺匠(簟匠、铜匠等),他们农忙时难以抽闲,只有在元宵灯节前后农事较少、传统的春节热烈喜庆气氛尚未消尽的时机,出来唱余姚滩簧,便有了“灯戏”这个名称。但后来随着职业戏剧班社越来越多,他们虽然也还是农忙劳动农闲演出,但平时演出的场次大大增加了,除了农忙季节要停演下田,其他时间都充分利用,不再局限于灯节前后了,于是“灯戏”这个名称也就逐渐淡化。
  “串客戏”也曾是余姚滩簧带有地区性的称呼。其实“串客戏”最初指的是“宁波滩簧戏”(宁波甬剧的前身),流行在当时宁波、镇海、慈溪东部地区。由于姚滩的艺术风格与之颇为接近,因此凡宁波滩簧演出过的地区,有余姚滩簧去演出,也就有观众误以为是宁波滩簧,亦称之为“串客戏”,一度曾误称成真。
  余姚滩簧的名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段时期,出于语言的习惯,人们将余姚滩簧简称为“滩簧”、“滩簧班”,而省略了“余姚”两个字。如清乾隆年间的“才华班”就叫滩簧班,发起人虞才华在横河一带也被称为滩簧艺人。余姚滩簧外出上海等地演出,也不叫“余姚滩簧”称“绍兴滩簧”,因,为当时余姚属绍兴府辖,打“绍兴”牌子在外地容易叫得响,吃得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姚滩艺人小山宝和大桂香,在高亭唱片公司灌制的第一张余姚滩簧唱片,标的就是“绍兴滩簧”。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也是为了与宁波滩簧、蛟川走书等有所区别。一直到后来,在绍兴的余姚滩簧艺人阿申先生正式打出了“绍兴滩簧”的牌子后,余姚滩簧外出演出时又重冠以“余姚”了,“余姚滩簧”也被社会所公认了。从“余姚滩簧”到“姚剧”,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解放初期,滩簧艺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为配合当时政治中心任务宣传,部分艺人对姚滩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排演现代剧目,实行男女合演等,“余姚滩簧”中的戏剧元素也日趋成熟,并形成了较稳定的戏剧模式。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滩簧演出的管理。1953年2月,以黄承炳为首的17名姚滩艺人,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植下,组建了“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余姚县人民政府将“余姚滩簧小组”演出的姚滩定名为“姚剧”,并于同年成立“余姚姚剧团”(专业剧团),从此“姚剧”的称呼就正式确立,替代了其它林林总总的别称。
  第三节 余姚滩簧的行当、唱腔及艺术特色
  最初,姚滩的行当很简单,只分“花脸”和“旦堂”两种,全由男角扮演。这“花”和“旦”是余姚滩簧全部行当的名称,“花脸”就是男角,“旦堂”则是女角。细分之,花脸有两种:演文人秀士,穿长衫、戴西瓜顶帽的叫“长衫花脸”,其中扮演青年的叫“清客花脸”,演普通劳动者的,穿青衫白罩袖、戴绍兴毡帽或糊刷帚帽(竹帽)、系自打腰(围裙)的叫“短衫花脸”(亦称“草花脸”)。因此,“花脸”是一切“生角”的概括,它和一般戏曲行当中的“大花脸、小花脸”含意完全不同;花脸的另一种称呼叫“花佬”,如“长衫花佬”、“短衫花佬”等。旦堂也有两种:上年纪系彩裙的叫“上旦”,其中老年妇女叫“老旦”(亦称“木头”),青年女子叫“下旦”。姚滩的旦角在舞台上一般坐在上位(左边),以显示女人的尊贵。据传说是唐明皇造戏文,皇后娘娘造滩簧,所以才有此与其他剧种不同的舞台规定。
  姚滩最初上演剧目的行当多为一花(生)一旦的“对子戏”和多角的“同场戏”,如《卖草囤》、《打窗楼》、《十不许》、《前、后落发》、《大闹花灯》等被称之为“七十二本”的传统戏。从灯班开始,姚滩的行当就基本固定为“四花”(生角)、四旦。这种“四花”、“四旦”的阵容,被称为“八勿拆”。这种结构模式一直保留下来。乾隆年间老艺人虞才华组织的姚滩“才华班”,是当时姚北地区初具规模的滩簧班社,其演出阵容就是“四花四旦”的“八勿拆”。到了光绪年间,余姚历山有个叫烧饼阿顺的艺人,以“八勿拆”作为班名,组成了固定的四花四旦班社。以致后来,所有姚滩班如“七六班”、“宝坤班”、“久道班”、“杨春风”、“龙凤轩”、“德胜春台”等,基本上都形成四花四旦“八勿拆”的人员配备。同时阿顺等艺人还发展了专职的乐队及检场人员,演出被固定为“四花四旦三后场(乐队)一里厢(检场)”的模式。到后来,“八勿拆”演员超过8人,为12人,其中有三个乐队,分别是司鼓、司皮胡、司斗子。这种前后场专职人员的分开,是姚滩艺术的又一次大进步。后来就有了后场乐队“三把半胡琴”之称:第一把是张金龙,第二把是外号叫老江湖的郑永才,第三把是张涨标,半把是指陈孝顺。
  在“八勿拆”之前,姚滩艺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小手工艺工匠、农民,他们搭班不稳定,班社之间艺人流动也很频繁,行当也不齐全,一般班社凑不足四花四旦,只能采用“三花三旦”或“二花二旦”演出,这种班社只能演些对子戏的剧目,角色不够丰富,演技自然也不高。“八勿拆”的形成适应了新兴剧种的发展需要,演出力量相对稳定,优秀艺人相对集中,表演水平相对较高。“八勿拆”是姚滩发展史上一个飞跃。
  旧时滩簧班演出时没有布景,道具简单,其动作全靠手势来完成,如上楼、开门、推磨、织布、喂马等动作,都靠演员徒手来塑造完成,因此对演员的要求很高,除了必须具备唱、念、白等基本功外,还需一人演多种角色。演员的化妆也很简单,没有专门的脸谱,仅淡施粉脂,换上一身较新的服装,便可以登台演出。即便是古装戏也是如此。
  “姚滩”的音乐唱腔以淳朴优美、活泼流畅、节奏明快见长而极具民间性。其演唱曲调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吸收了上海滩簧、常州滩簧、苏州滩簧的曲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两种。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调异腔,转换自然。女调的“平四”下韵,常衬有“嗳嗳唷”的衬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紧板”多用于剧情紧张、气氛热烈的场面。“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词,较抒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另一类是从基本调派生的各种“花腔”,以及从灯戏《采茶篮》衍化而来的小调,或为江南民歌,或为明清俚曲,共有40余首,现在姚滩常用的小调尚有38种,这38种小调是:
  元宵、拉拉藤、送针调、夜夜游、鲜花调、花拳调、大黄昏、叫五更、出门想思、无锡景调、怀皇、倒扳桨、童子郎、下盘棋、打牙牌、小扳梢、西瓜调、踏青见、对花十送、四面花灯、葡萄、剪剪花、半哼哼、扑灯笼、想家郎、紫竹调、小枱子、算命调、烟花女子、送郎五更、杂货五更、船落尖尖、摇船五更、想思五更、冤郎五更、三翻十二郎、夜夜游五更、四方喂喂调。
  一般常用的有夜夜游、小扳艄、紫竹调、对花十送、五更调。有15首被认为是高难度的,只有方桥刘渭泉、浒山孙春阳等为数不多的几位老艺人能唱,这15首小调是:马头、离京、葡萄、绍调、软别、怀皇、拉拉藤、元宵、拜孔圣、石榴花、剪剪花、文鲜花、采花五更、小扳梢、夜夜游五更。
  在上海演出期间,艺人裕定先生还创作并演唱了小调“百鸟夜夜游”,他把所有鸟名串连起来,组成了拟人而富有性格化的唱词,让观众获得一次鸟类趣闻的享受,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姚滩另一演唱特色是在演唱中经常穿插的十个“白”。这里所谓的“白”,是指长段的唱词,并非是“念白”,其名称有“码头白”、“拳头白”、“拜岁白”、“吃酒白”、“辕门白”、“台湾白”、“乌烟白”、“倭袍白”、“西湖白”、“好话白”等。每首“白”的唱词,短的有五六十句,如“吃酒白”;长的竟达三四百句,如“倭袍白”。这些“白”都由花睑来唱,倘若唱得实在太累了,小旦则故意插科打诨,让花脸中途短暂的休息片刻。“白”唱得好坏,是花脸真功夫的体现,如小山宝、楼阿木、商福祥、诸树林等花脸,一般唱几十句“白”一气呵成,且吐字清晰,富有表情和韵味。
  这十个“白”的基本内容如下:
  “码头白”——在《十不许》中,主要是唱各省各府大小地名及当地物产,充满地理知识和商品知识,甚至有“俄罗斯,法兰西,哆罗洋绒哈拉呢”等外国码头和外国产品,又名“游码头”。
  “拳头白”——在《十不许》中,唱大个子和小个头比武打拳头的情景,唱出一套套的拳路拳名,青年小伙子听得最有劲。
  “拜岁白”——在《十不许》中,主要反映民间春节拜岁的风俗,其中有请拜岁客吃酒的满桌菜肴,冷盆热炒,一盆盆一碗碗的名菜名点等介绍的唱词,叫做“端碗头”。此“白”系临山泥水贵法所创作。
  “吃酒白”——在《十不许》中,主要是讲各种吃酒人的不同心态和酒醉带来的危害。“倭袍白”——在《十不许》中,纯粹是唱王文与刁刘氏调情和毛龙吊孝报仇的戏文。评说淫妇罪有应得,劝人守法学做正派好人。“辕门白”——在《双落发》中,描述犯死罪后绑赴辕门斩首经过一道道威严阵列的情景。“乌烟白”——在《卖石榴》中,主要是宣传吸毒的种种危害,提倡振奋民族精神。
  “西湖白”——在《赠六件》中,因唱词韵脚是临清韵一韵到底,故又叫“临清白”。内容是对西湖景色的介绍和游湖的种种情趣,可谓是当年的杭州风景区的导游词。
  “台湾白”——在《卖草囤》这中,叙述清皇朝派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的史实,是才华班时的时事“宣传品”,这和在尼姑庵卖草囤的情节毫不相干,但花脸艺人一定要唱段“白”,以显示演唱的艺术水平。此白也叫“京里白”,因有京城发兵的大场面叙述。
  “好话白”——在《卖草囤》中,系推销草囤而自卖自夸之词,说什么坐了他的草囤,能保健康,宝宝聪明,长大定能得中头名状元等等。
  此外,姚滩还博采众长,在上海滩的艺术大交流中,吸收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样式,丰富了自己。如后场(也叫“场面”),原来只有鼓板、皮胡、斗子三档,后来增添了三弦、琵琶,丰富了伴奏音色。
  姚剧继承和发扬了当地优秀的戏曲传统,善于吸收、把握时代特征,它的特征:一是男女合演,演唱的主要声腔(基本调)为同宫异腔,协调和谐;二是音乐、唱腔(曲调)明快流畅,抒情、叙述功能兼备,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富有方言语音韵味特色;三是舞台语言通俗易懂,群众语汇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四是表演风格上不拘泥于戏曲传统程式而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质朴自然,备感亲切和真实。
  人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代国学家传略辞典》名录的、长期从事姚剧理论研究的坎墩街道于鸣先生,撰写了题为《淳朴的乡音,流畅的旋律——初探姚剧的唱腔音乐特色》的论文,荣获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专家学者科学与人文论坛论文一等奖”,全文如下:
  任何一门艺术,都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姚剧的唱腔音乐,基于姚北民间。经过几代艺人将民间的小调俚曲加以提炼,融入吴越语系的声腔,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基本声腔音乐。她虽没有京剧、绍剧高亢急越的声色,也不属委婉缠绵的越剧曲调。却以其特有的,近似口语化的淳朴流畅的唱腔风格,独树一帜,在三北一带广泛流传。显现了她的魅力和生命力。
  姚剧的唱腔音乐,具有她的民族性、通俗性和戏曲化。
  一、民族性。姚北一带属富庶的宁绍平原。这里民风淳朴,民心平和。体现了江南风貌。这里的民间小、调俚曲,接近苏州、无锡一带。有别于东北、西北民族音乐的粗犷,也不同广东音乐的华丽。是这里的民族特性奠定了小调俚曲的格调。姚剧的唱腔音乐,正是先辈民间艺人,以姚北一带流传的“杨柳青”、“马灯调”、“紫竹调”、“雀冬冬”等调腔为基本素材,在长期的说唱中不断提升,
  融入苏滩、沪曲的声腔,逐渐形成了崭新的,且具有姚北特色的曲种,她节奏明快、行腔流畅、风格淳朴,深受人们喜爱,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和民族特色。
  二、通俗性。姚剧唱腔音乐源于民间小调俚曲,但又不是将小调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而是几代民间艺人在说唱过程中,将其洗炼,保持其地方特性、易于传唱的部分,再将苏滩、沪曲中的精华乐句融入其中,才使姚滩曲调既有地方俚曲的基本特色,又有苏滩、沪曲的音乐元素。她的节奏性、音乐感与姚北地方话相吻合,便于艺人说唱和民间流传。这种“下里巴人”的艺术,广大群众所爱听、爱看。
  三、戏曲化。有人说,姚剧的唱腔音乐难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其理由是,曲调不成体系,俚曲传播面不广,缺乏表演不同角色的音韵元素。这其实是一种偏见。纵观各地的剧种,湖南的花鼓戏,不也是由湖南地方曲调花鼓调脱胎而成的吗!越剧,不也是从嵊县一带的“的笃调”发展而来的吗!安徽的黄梅戏,不也是以黄梅地区的“采茶调”为基础而形成的吗!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发展过程,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本民族音乐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根本不存在脱离民族音乐的剧种唱腔音乐而凭空造出一个剧种的先例。姚剧,起初是一种说唱曲艺不假,但她在不断发展、演变。至今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体系的新型剧种。只不过目前流行区域较狭,发展历史不长而已。据采访考证,姚剧的发展是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距今200年左右。这期间,多少民间艺人花了多大的心血,付诸了多少精力和汗水。况且,历史证明姚剧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适合不同角色演唱表演的不同声腔,一整套曲式、调型,已基本成为一个剧种应具备的唱腔音乐体系。说她是一个新型的地方剧种倒还公允。但优秀不优秀,得靠人民群众来说。看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说了算的。我以为越是民族的艺术,就越是优秀的艺术。中国民族乐团数登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就是个明证。市民乐团二度赴法国,备受欢迎也是个有力说明。姚剧,这棵稚嫩的幼苗,只要我们加倍呵护,不断使其完善,剔除落后庸俗的部分,加入新的营养,根据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把姚剧的唱腔音乐设计得更美,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我认为姚剧这支艺术百花园中幼苗,必然会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第四节 姚剧(姚滩)的兴旺、衰落与新生
  据1962年83岁的姚滩老艺人符森元说,在清光绪间已有10余个唱滩簧的戏班,其中有虞才华的“才华”班,虞才华是今慈溪匡堰人。据清光绪延熙等编《台规》卷25《康熙十年禁唱秧歌妇女》记载,滩簧起源于十八世纪初期,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这也就是说,在数百年前,在当时的余姚和慈溪中西部及上虞曹娥江以东地区,已经有专门以演唱滩簧的艺人,他们在《雀冬冬》、《白话佬》、《采茶篮》等民间说唱艺术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余姚滩簧这一独特的戏剧雏形(严格地说,应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曲艺说唱形式),并以此为职业,四处演唱,以解决生计问题。据有关资料反映,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较有名的历代姚滩艺人共有146人之多。
  随着余姚滩簧传人说唱技艺的不断提高,形成了生调旦腔,角色行当也有了扩充,从起初的单身独人说唱,发展到了二人及几个人分角色演唱。乐队也从早先一块竹板,一把二胡,发展到吹、拉、弹、敲、打。经过近百年的打磨,余姚滩簧逐渐形成固定的调式腔体,并开始有男角女角之分,女的唱旦腔,男的唱生调,生、旦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姚滩艺人自动地组合起来,形成较为稳定的演出团体,形成了所谓的戏文班子(即剧团)。这也是姚剧(姚滩)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跨越。从此姚滩正式作为一种戏剧的模式登上了“戏剧舞台”。
  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余姚滩簧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横河艺人虞才华的“才华班”,当属现有史料中可查的最早的姚滩班社。当时,在整个余姚地区,形成了西路姚滩、北路姚滩、南路姚滩三大营盘。
  西路姚滩是指周巷、朗霞、回龙、临山一带,著名的艺人有杨丽生,周兰英、小山宝、劳秀春、符森元、何逢昌等。其特点是擅长草花戏,如小山宝的《卖小糖》、杨丽生的《看水碗》、陈其贵的《矮堂》、戚斜海的《卖冬菜》等剧目,唱做俱佳。西路班社去上海演出特别频繁,如回龙班、杨春风班等,都是年年春秋两季去沪挂牌演出。回龙班的琴师吕长友为纪念在金花茶楼的演出,特把儿子取名为“吕金花”。在沪演出期间,他们一方面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一方面自己搞创作,如《卖石榴》就是大施巷阿桂先生创作的,他还创作了《百鸟夜夜游》的长篇唱段。特别是回龙何逢昌创作的《卖馄饨》,当时还在上海的书局里出版了小唱本。
  北路姚滩是指浒山、坎墩、横河、历山一带。著名的艺人有符金友、孙宝声、孙春阳、房志元、符炳贵、胡家良等。其特点是擅长“九调十三腔”,以演唱小调剧目闻名,如孙春阳的《荡湖船》、《五起早》等。他们善于吸收别家所长,在上海演出期间,吸收了《卖红菱》、《拔兰花》等剧目。
  南路姚滩是指余姚城郊周围及马渚、方桥、郎霞、穴湖等地。著名的艺人有楼阿木、月月红、刘渭泉、蔡子五、刘阿兴等。其特点是重坟事,擅长演长衫戏。如《还披风》、《庵堂相会》、《前后落发》等。1920年南路姚滩艺人赴上海演出,将《前后落发》合编为20场故事剧,起名叫《双落发》,又叫《特别落发》,深受上海观众的青睐。
  余姚滩簧扎根本土,东进上海,西出绍兴,甚至北上京都。顾笃璜曾在《南词·滩簧考略》中写道:“滩簧是在农村中土生土长的戏剧,很早就流传到北京..”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第11册戏剧类5067页也有过以下记载:“孝钦后(慈禧太后)自光绪辛丑巡返跸,衰老倦勤,惟求旦夕之安,宠监李莲英探孝钦意,思所以娱之,于观剧外,辄传一切杂审进内搬演。慈意果大悦,尤喜秧歌,缠头之赏,辄费千金”。余姚酱园街施寒吾老先生回忆,他的舅父张通宝(余姚逊桥人)的师父及同辈艺人,曾晋京为慈禧太后演唱过余姚滩簧。
  清光绪初年前后,余姚滩簧的老艺人马楠本最早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等滩簧剧种互相影响,吸收消化外来剧种的部分剧目与乐曲,创建“鹦哥班”,后被称为“余姚滩簧”,又与“小歌班”(越剧前身)艺人合作演出于“华兴园”。姚滩艺人马楠本、周兰英等均挂牌演出于“永乐园”、“高升楼”、“如意楼”等演艺场所,在旅沪的宁绍帮观众中红极一时。艺人小山宝、大桂香演唱的姚滩《卖小糖》,还曾由高亭公司灌制过唱片。
  当时余姚赴沪的有近50个班社,其中著名的有十三个,他们是:周巷团圈里的“杨春风班”、郑巷陈蔡的“德胜春台”、马渚大成房的“久道班”、明伟苏楼的“楼阿木班”、城北丰山的“毛先生班”、临山回龙的“回龙班”、屯山后郑河堰的“尧全班”、方桥的“刘洪成班”、乌山的“宝坤班”、郑巷龙舌的“永才班”、双河穴湖的“七六班”、历山东街的“八勿拆班”、浒塘朗霞的“阿涨班”。还有马渚的赵家班、临山的纪棠班、天华杨家的阿狗班、周巷缪路的长生班、浒山孙家塘头的孙春阳班、双河的龙凤轩、水阁周的培生班等。他们先是在茶楼,后来到新开的游艺场演出。当时在上海上演过的茶楼、游艺场有:永乐园、华兴园、高升楼、如意楼、金花茶楼、蓬莱茶楼、新乐茶楼、老闸大戏院、老北门第一戏院以及大世界、小世界、新世界、永安、先施等等。1931年由陈孝德主演的《秋香送茶》还挂牌于上海大世界,引起轰动。可惜的是,演出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受到了上海滩同行的嫉恨。不久陈孝德喝了被人放有哑药的茶水,导致当年年仅26岁的著名姚滩演员喉咙终生嘶哑。
  此时,在姚北,姚滩也已经开始火起来。如前期以孙宝生先生命名的“宝生班”,到后来的小旦阿毛所在的“坎墩班”,赵士林所在的“浒历班”等等。这些班社每逢节庆庙会,活跃在十里长街坎墩和姚北、姚西等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接着,又是上海“八·一三”事变,日本人冲进闸北,飞机狂轰滥炸,在上海谋生的姚滩艺人纷纷逃回乡下,许多原来曾打算要去上海的姚滩班社,也取消了原定之行。那些在上海留下来的姚滩艺人,也大都转了行业,如艺名“大桂香”的小旦王阿堂,到花旗洋行当了司炉工。“久道班”的琴师胡渭云,改行后就在上海定居。以往在上海挂牌的部分名艺人,如陈其贵、小山宝、孙宝声,相继去世,更多的艺人则穷困潦倒,度日维艰。上海去不了,乡下也不安宁。自抗日战争爆发后,余姚、慈溪一带农村,小枪帮、“野鸡部队”、土匪横行。本来是姚滩演出的一块宝地,在当时成了灾难场所,老百姓已没有了太平之日,连三餐也不能保证,岂有心思再唱姚滩、看姚滩。再加上花鼓、串客、秧歌,滩簧等小戏,自清初以来就一直被统治者列为“鹦哥淫戏”屡遭禁演,到了民国,禁令更严,迫害更深。滩簧艺人的生活十分悲惨,“滩簧唱到老,不如路边草。”这是旧社会滩簧艺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从下面几个例子就可以窥见一斑。
  孙春阳是“春阳班”班主,“春阳班”也很受群众欢迎,却被当局以“滩簧野戏”、“伤风败俗”的罪名所追捕。一次他们在长河附近小村草台演出姚滩,演到半场,为他们望风的当地群众发现有警察进村,立马通知戏班转移,当时台上的孙春阳连卸妆都来不及,就跳下台钻入观众群中,在观众的掩护下,出村落荒而逃。黑暗中跌进冷水池塘,时值隆冬,险些送了性命。回家后生了一场大病,但警察仍不放过,继续向他敲诈勒索,并没收了他的全部“行头”。
  1941年春,“楼阿木班”在洪峡演灯戏,艺人们借宿在当地农民家里。第二天凌晨,冲进了一伙警察,原来他们将壮丁费落入了自己腰包,到处找替罪羊去充壮丁,听说洪蛱岙有滩簧班,正好借禁“淫戏”之名抓人充数。当时大部分艺人在村民的掩护下逃出了村,但还是抓去了霍文祥、张标两人。这场惊吓后不久,班主楼阿木一病去世,戏班也散了。霍、张两人被鞭抽、脚踢、枪柄打,押送到海北(杭州湾北岸)为部队抬炮筒、挑行李,吃不饱、穿不暖,患了疾病和疥疮。一个大雪之夜,他们才逃离部队,躲在野地草包棺材丛中两天两夜,一路行乞回到余姚。霍文祥生了一场伤寒,而张标却一病不起,又无钱求医,不久身亡。
  以撑宁渡航船为生的花脸叶小毛,外号大瓣子,其貌不扬,但嗓音特好。有一次因扮相不美而受到台下倒“轰”,他要求台下:“让我再唱两句”,一声“十件旗黄依小妹”唱完,赢得满场喝彩。然而这么难得的好演员,就因为唱余姚滩簧“淫戏”,被绝了撑船生路,生活无着,患病少医,又无家可归,饿死在横河上街头的凉亭里。
  正是在这样的重重压迫之下,余姚滩簧一度衰落,姚滩班子的日子很不好过,不少滩簧班社被逼解散,滩簧艺人另谋出路。到了解放前夕,余姚滩簧几乎是奄奄一息,所剩余姚滩簧班社寥寥无几。
  当然,除了时局的客观原因外,余姚滩簧艺术本身的停滞不前、固步自封,也是滩簧衰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苏滩、沪滩都积极探索,上演《啼笑因缘》、《秋海棠》、《姐妹花》、《空谷兰》等时装大戏,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来适应形势和市民心态的变化,投观众所好,争取卖座。而姚滩却死抱着72本老传统剧目,虽也有新剧目吸收和移植,但也是拾人牙慧,嚼人家咬过的馍馍;有的姚滩老艺人不肯接纳新剧目,把它们排斥在外。另外,姚滩艺人大都是一些文化较低甚至是文盲的农民、手工匠,他们不愿意新人加入,动摇他们现有的位置。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姚滩艺人离开上海,大量返乡,退出了姚滩舞台,这是姚滩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在艺术表演上,坚持城市演出的剧种都大踏步地追求现代美,溶入了西方现代戏剧的诸多长处,舞台上出现模仿现实生活的布景道具,甚至利用机械和光电,发明了机关布景,吸引了观众。而此时姚滩的表演,还是小旦一块手绢“调四角”,台上一桌两椅空空如也。
  在语言运用上,姚滩也缺少发展,浓重的土音,大量的俗语,这在余姚本土确能引起一定的共鸣。但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面对的是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观众,浓重的乡音俗语就不“吃香”了。一旦待观众对姚滩地方语言的好奇感和新鲜感一过,就觉乏味。
  在这众多的原因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是姚滩演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缺少人才的挖掘和培养,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老艺人老面孔。象霍文祥都一大把年纪了,尚在扮演《水作》中稚气很重的潘阿大。还有一些小旦脸上都起了皱纹,即使扎了包头也挽回不了“青春”的面貌和形象。当时其他剧种都在积极探索和倡导男女合演,但“秧歌妇女堕民婆”的鹦哥戏,反而以男旦为主,这就使姚滩失去了戏剧的魅力。如果说在清末民初时期姚滩尚有陈桐香、唐小怜演唱一些花鼓戏,有“童家班”、“阿狗班”的夫妻登台,还有刘芙蓉,马桂姐、宋阿爱等三姑娘同时学唱的姚滩,而此时却只剩下了刘芙蓉一名女旦,姚滩舞台竟成了孙春阳、黄立泉、毛维元、张长水、黄全福、胡忠良、徐张全、陈孝德等男旦的天下。这与崇尚女性适宜的演出行业的现代戏曲,是大相径庭的。男旦的一统天下的现象,阻碍了姚滩的发展和繁荣。
  即使是在这样的逆境下,仍有一批酷爱姚滩的艺人们在坚持苦演。当时仍有“自由舞台”、“紫兰阳春”、“姚北第一台”、“德胜顺舞台”等姚滩班,如“打游击”般地昼伏夜出。当然规模不再是“四花四旦”班社规模,而是小而又小,在后半夜关起门来演唱一些小节目,“德胜顺舞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德胜顺舞台”在1943年的称呼是“绍兴大班”,有40多名演职员,在当时算是规模很大的了。其公开的戏单有绍剧《打严嵩》、《挂玉带》、《潼关》、《高平关》、《龙斗虎》、《龙凤锁》、《游龙戏凤》、《三奏本》等,这些都是当局允许演出的剧目。但他们也演出姚滩,因为这副戏班子是由黄承炳为班主的姚滩班和章德忠、施根美夫妻俩率领的小歌班联合组成的,由黄承炳和章德忠两个人负责(“德”就是德忠,“顺”是承炳的“承”字的谐音)。他们前半夜演绍剧,后半夜演越剧和姚滩。抗战胜利后,是“德胜顺舞台”的兴旺时期,他们东到宁波、镇海、骆驼桥,西到上虞、五夫、黄家埠,南到汤家闸,北到相公殿、傅家路,所演之处,深受群众欢迎。它的基本行当是:黄承炳(小旦)、熊成炎(小生)、李祥照(小丑)、胡家良(老旦)、霍文祥(四花)、黄立泉(老旦)、鲁金木(小丑)、童忠宝(老生)、徐长兴(老外)、段富友(正旦)、刘荚蓉(小旦)、惠炎(彩旦)、熊阿然(老生)、鲁文生(大面)。另外还有戴维炎的鼓板,李礼泉的副吹、拉胡,罗永宝的唢呐、三弦,应正标的正吹、笛子,麻里阿正的大衣
  (司戏服)。“德胜顺舞台”一直坚持到1948年底才解体,他们在最艰难岁月中坚持姚滩演出,延续了姚滩的轨迹。
  一唱雄鸡天下白,艺人长夜盼天明。1949年10月,余姚解放,姚滩艺术终于盼来了“明朗的天”。不少姚滩艺人重操旧业,纷纷运用“姚滩”这一艺术形式,歌唱新社会,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演出班子和一大批姚滩艺人。孙宝生先生是坎墩资格最老的一位姚滩艺人。解放前夕,他与他的徒弟赵士林、胡金毛、卢大茂、胡渭森、胡绍金、励杏焕等时而合,时而散,奔波于余姚、上虞、绍兴、宁波等地,并在演出中逐步发展新演员。如:胡家良(坎墩坎中村人,人称小棕棚)、胡银林(坎墩三灶人)、张长水(坎墩三灶人),他们三人后来都成为了组建余姚姚剧团的主要成员,张长水、胡银林两位还担任了首届余姚姚剧团副团长,胡家良成为余姚姚剧团的业务骨干。至此,坎墩的姚滩演员达150人之多,坎墩的姚滩进入了旺盛时期。1949年,解放后第一个业余滩簧剧团在坎东诞生——四灶桥后村滩簧班。演员和乐队都是坎东的农民,由胡银林、张长天负责,罗永宝是乐队负责人,他们为配合土改运动和宣传新婚姻法排演了许多姚滩节目。
  当时,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在杭州举办了浙江省首届民间戏曲、音乐、舞蹈学习班,招收了当时浙江省八个地方剧种的八十余名民间职业剧团演职员骨干进行培训。姚滩艺人胡家良、马彩仙(女)、赵升水三人也参加了这次培训。1953年2月,培训结束,胡家良便与黄承炳一起牵头组建了“余姚滩簧小组”。由黄承炳任组长,成员有:黄承炳、胡家良、孙春阳、霍文祥、诸如林、刘芙蓉(女)、张长水、罗永宝、黄立泉、陈孝顺、胡银林、徐叶生、邹龙泉、符炳贵、李祥照、毛维元、胡忠良等十七人。当时主要发起人胡银林、张长水、胡家良都是坎墩人。乐队有“七把椅子全坐转,吹拉弹唱样样会”的罗宝生(坎墩三灶人)和主胡陈孝仁(坎墩坎西村)。一把破二胡和一副夹罗担,组成新中国第一个姚滩专业演出团体。整理演出了《打窗楼》、《采石榴》、《拜三官》、《陆卖饼》、《大闹花灯》、《秋香送茶》、《卖石榴》、《卖草囤》、《还披风》、《水作》、《卖小糖》、《卖青炭》、《绣花包》、《双投河》、《扒垃圾》、《十不许》等一批姚滩传统剧目。又移植改编上演了一大批现代戏:《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夫妻选代表》、《桃花搭渡》、《新生》、《两兄弟》、《漳河湾》、《小芬妈》、《谁是亲人》、《重圆》、《卖小猪》、《卖布客》、《流动货担下乡》、《五起早》等剧目。
  滩簧小组还十分重视姚滩青年演员的培养工作。1953年底1954年初,陆续招收了叶庆苏(女)、费风鸣(女)、胡勇棣、谷鸿章、胡淑敏(女)、胡秀纹(女)等青年演员。其中的第一批四位演员胡勇棣(坎墩三群村)、费凤鸣(坎墩三群村)、胡秀文(坎墩三群村)、胡若男(坎墩三群人),全是坎墩人。这四位后起之秀,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余姚姚剧团的台柱子。胡勇棣在《杨立贝·打太庙》中演得出神入化,无论是唱词、动作、演技在当时无人可及;费凤鸣在《半把剪刀》中的辛酸唱段,湿透了多少观众的衣巾;胡秀文是老旦,她扮演的老太婆形象,令多少观众流连忘返。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余姚姚剧研究会秘书长的沈守良曾这样称赞她:“像胡秀文这样的老旦角色,到如今还没有人可与她相比”。这批青年姚剧演员后来大多成为余姚姚剧团的主要演职人员。
  1954年初,坎东四灶桥后的滩簧班也更名为坎东姚剧团,同年10月,慈溪县行政区域变动,坎东从原属余姚县治为慈溪县治,1956年9月,由黄承炳、胡家良等组建的“余姚滩簧小组”更名为“余姚姚剧团”,黄承炳为首任团长。从此姚剧的中心移向了余姚,慈溪县就没有了专业的姚剧团。
  余姚姚剧团成立后,演出了大量的姚剧传统剧目与现代文明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尤以1956年秋在慈城镇县党校草舍大会堂演出的由张菱溪导演的现代戏《漳河湾》影响最大。此剧由张菱溪根据山西梆子戏移植,是姚剧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大型现代戏,由黄承炳、刘芙蓉主演。后来在慈溪、余姚一带农村巡回演出,深受欢迎,《漳河湾》也成了姚剧的一个重要的保留剧目。
  1955年2月,由周似葵整理、浙江省文化局干部黄世钰导演、余姚姚剧团演出的《水作》参加了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演出奖。此剧继承发扬了姚剧艺术的传统风格,具有浓郁的余姚地方特色,在表演上继承了姚滩时期“鹦哥戏”载歌载舞的特点,舞姿优美,演唱多用姚滩小调,剧中小伙计潘阿大由老艺人霍文祥饰演,梅香由刘芙蓉饰演,秋香由费凤鸣饰演。
  余姚姚剧团在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风风雨雨,不断壮大,成为全国唯一的姚剧专业团体。在姚剧团的带动下,余姚、慈溪两地的群众姚剧活动成为浙东地区不可或缺的主要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尤其是在坎墩,群众性姚剧活动更是薪火不断。坎墩人看姚剧、学姚剧、唱姚剧、演姚剧。即便是在样板戏一统天下的文革期间,坎墩依然有二支姚剧队伍活跃在三北大地。一支是以胡家传为团长的簟匠阿家滩簧班,主要演员有胡家传、胡根传、芦月书、励幼琴、丁新良、楼家均、鲁小亚、孙小亚、丁沈良、王春云、孙尧纪、孙尧泗、陈玉仙、陈彩玉等。另一支是由罗永法、胡张成为正、副团长的坎东姚剧团,演员有陈林龙、陈林玉、费观珍、胡珠球、胡岳乾、费小龙、严国平、胡庆才、胡长家、胡杏钿、胡书珍等。曾先后排练了《半夜鸡叫》、《阿必大》、《五姑娘》等10余个现代节目。坎东姚剧团南到余姚陆埠、长亭,北到新浦、庵东,东到逍林、观海卫,西到泗门、临山演出,被人们称为“余姚第二姚剧团”。1984年,第四代姚滩传人周忠强担任了坎东姚剧团团长(2001年改名为坎墩姚剧团至今),一些传统戏重现舞台,大大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姚北滩簧这一地方剧种,2002年10月起,坎墩街道举办了两年一届的戏曲艺术节,为群众姚剧活动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期间,坎墩姚剧团演出的姚剧《杀狗劝夫》还荣获了宁波市第三届戏剧大奖。
  2008年10月,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戏曲学会联合主办、坎墩街道承办的全国乡镇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在坎墩开幕,来自“长三角”的9个民间业余班社共同登台献艺,展现了沪、锡、苏、甬、姚民间滩簧戏曲艺术的魅力。期间,还举行了滩簧学术研讨和滩簧艺术展览。新华社专题发布了消息,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进行播放。
  第五节 姚滩传统剧目及慈溪民间职业姚剧团、重点艺人
  过去滩簧班上演的节目有移植和创作两种,但都没有正式剧本,靠的是世世代代上下口耳相传,演员只是按照剧中的内容临场发挥,俗称“路头戏”。因此即使是同一本戏同一个剧目,各剧团演出的时间也长短不一。解放后为提高剧团演出质量,规范戏剧演出市场,政府曾一度禁演路头戏。
  解放前,余姚滩簧有72本传统小戏,它们是:《捉蛇》、《顶碗记》、《绣香袜》、《粜米记》、《卖小糖》、《卖草囤》、《双卖花》、《采石榴》、《大嫖院》、《扒灰佬》、《磨剪刀》、《小唐皇》、《男告私情》、《大闹花灯》、《背凳》、《失荷包》、《绣龙衣》、《打胎记》、《卖馄饨》、《卖冬菜》、《大卖花》、《双投河》、《打菜芯》、《荡湖船》、《借酒壶》、《秋香送茶》、《女告私情》、《毛道士打醮》、《逼吊》、《绣荷包》、《绣花鞋》、《单看相》、《卖石榴》、《卖青炭》、《陆卖饼》、《赠六件》、《打铜宝》、《大红纱》、《买郎眠》、《郎中看病》、《瞎子捉奸》、《呆大烧香》(又名《前草囤》)、《黄老传》(又名《跳窗》)、《小实花》(又名《单卖花》)、《打五关》(又名《采木香》)、《十不许》(又名《十劝郎》)、《阿增算命》(又名《双妻圆》)、《双看相》(又名《双江湖》)、《卖佛手》(又名《黄老天看相》)、《借披风》(又名《前披风》)、《还披风》(又名《后披风》)、《童子郎》(又名《矮堂》)、《卖小布》(又名《前荡湖船》)、《瞎子挨阵门》(又名《五起早》)、《阿狗拜堂》(又名《童养媳》)、《小红纱》(又名《借红纱》)、《看水碗》(又名《捉牙虫》、《大江湖》)、《双采桑》(又名《大唐皇》)、《借衣》(又名《三堂头》)、《讲唐皇》(又名《马浪荡》)、《水作》(分《前水作》、《后水作》二本)、《庵堂相会》(分《前庵堂》、《后庵堂》二本)、《拜三官》(分《前三官》、《后三官》二本)、《双落发》(分《前落发》、《后落发》二本)、《打窗楼》(分《前窗楼》、《后窗楼》二本)、《垃圾划》(分《前垃圾》、《后垃圾》二本)、《后垃圾》(又名《唐小六》)。
  现将部分影响较大的姚剧传统戏剧介绍如下:
  《十不许》
  姚剧传统剧目,又名《十劝郎》。故事梗慨是:一位姑娘等候久别的情郎,这天终于相会,姑娘埋怨他来迟,情郎道歉求情。姑娘提出了和好的条件是必须依从“十件事”。这十件事是:一不许游码头;二不许黑夜行路;三不许走娘舅家;四不许到隔壁邻居家;五不许跑拳场;六不许走尼僧庵堂;七不许吹箫笛;八不许喝老酒;九不许另娶妻房;十不许赌博。情郎一一依从,两人重归于好。
  该剧目的特点是集中了姚滩的“五大白”,即“码头白”、“拜岁白”、“拳头白”、“吃酒白”、“倭袍白”。姚剧中称长段百句上下的叙事性唱词为“白”,各段“白”各有特色,能单独分离出来当作说唱表演。唱起来趣味盎然,是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也是最能衡量“花脸”演员的演唱水平。因为这些“白”都由花脸(生角)来唱,旦角只为花脸配戏,因此《十不许》就成了姚剧花脸学戏练唱的基本剧目。姚剧老艺人商福祥表演的《十不许》曾蜚声四乡,他把技艺悉心传授给其徒沈守良,使“游码头”、“打拳头”等难度较高的“白”能后继有人。
  《大闹花灯》
  该剧通过看花灯的主线,把许多热闹场面串连起来,每一场面都包含着十分好笑的情节安排。最先出场的是和尚劝瞎子去看灯,接着是勾栏院姐妹结伴看灯,引出了白相人玩勾栏,乞丐耍技要钱,生意人卖火酒鸭子(可能是烧酒鸭蛋)。看灯入一会儿下去,一会儿又上来。大肚子的王大娘挤着人群上街看灯,乡间的姑嫂俩抱着婴儿上城观灯,顶着小糖盘子的矮子也来叫卖,摆西洋景摊的摊主和卖仕女画兼拆字的张铁口都带戏上场,最活跃的是乘热闹作案的小偷白地老鼠(又叫石凳蝼蛄),他设法偷了瞎子含在口中的钱,在西洋景摊作案时被识破了,引起一场纷争,于是热闹达到了最高点。姚剧的传统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的对子戏,而《大闹花灯》却别具一格,出场人物达四十人以上,舞台热闹非凡,声腔科白都打破单一格式,可演出两小时以上。
  《荡湖船》
  这是一出小调歌舞剧。买布客人吕金夫从松江贩了细布,去常熟做生意。因航船脱班,吕金夫就雇了一只荡湖船,赶往常熟。一路上,吕金夫与摇船的阿姐熊德官互相嬉戏唱小调,不知不觉中摇到了常熟。吕金夫付了船钱上岸,熊德官也唱着小调回去。这类小戏吸引观众的是逗趣的对白,显示了语言的风趣。
  《打窗楼》
  讲述有一天,益元庆高高兴兴地去赴情妹张桂英的约会,谁知到了张家,前后房门紧闭,情妹房中放着男人的鞋帽,益元庆看后大为生气。第二天晚上益元庆带着弹弓,去打情妹窗门。桂英正在织花绫,看见新老窗门被打破,非常吃惊,开门一看,原来是情郎,就接上西楼,好言盘问。谁知益元庆心情急躁,怒气冲天,两人争吵了一场。相争之后,益元庆索还所赠之物,下楼回家。益元庆出门后发现黑夜难以行路,又觉旧情难以割舍,便又回到西楼。桂英看见益元庆归来,不肯原谅他。益元庆自知理亏,哀求桂英原谅,桂英不肯答应,益元庆长跪不起,桂英心软原谅了他,扶起情郎,两入重归于好。
  《卖馄饨》
  讲述朱洪林以卖馄饨为生。一天,王秀英听到卖馄饨的敲梆声,出来买馄饨。因为她是吃素的,朱洪林当场给她做了5只素馄饨。为了试试他是否真的吃素,朱洪林在第5只中偷偷放了点猪油馅。荤馄饨被王秀英发现,就讥讽朱洪林卖馄饨生意是外行。朱洪林承认自己卖馄饨确是外行,当行生意是做红娘。王秀英忖自己年纪已大,尚未婚配,一时萌发春心,请朱洪林替她说媒,并给了他两块媒钱,约定3天听回音。此传统小戏由北路姚滩艺人何逢昌创作,清末民初曾由上海书局出过小唱本。
  《童子郎》
  讲述张氏同丈夫去前村看灯,她丈夫是个身材矮小的童子郎。两人边走边唱十二个月小调,内容是两人互相怨恨这婚姻搭配不当。张氏为追求幸福,另结私情,丈夫顾影自怜,盼望能长成男子汉。唱到第十二个月,原来作为矮子表演的艺人突然能直立了,于是,妻子搀了丈夫,欢欢喜喜地回家。
  此剧系姚滩早期在灯戏演出时的广场剧,因有矮步表演,又名《矮堂》,是较早的姚滩表演剧目。
  《背凳》、《逼吊》、《顶碗记》
  这3出姚滩传统小戏,既可以分开单独表演,又因为情节连贯,串在一起成为一个剧目。
  《背凳》讲述丈夫赌博输了钱,回家被妻子斥骂,并将他捆绑在长凳上。因为长凳较轻,他站立起来,背着长凳表演,背凳的表演很有特色。后来他骗过妻子,逃出家门。
  《逼吊》讲述丈夫逃出家门后,来到兄长家,不料兄长也因赌博被嫂子斥骂,嫂子还拿出刀和绳子要丈夫自断。他教兄长假上吊,嫂子以为真死了,摆素斋祭夫,兄弟俩趁机大吃一通,造成了喜剧效果。但最后还是被揭穿,他也被赶了出来。
  《顶碗记》讲述丈夫回家后,妻子严厉训斥他,罚他顶碗。不料他有一套顶碗本领,花里胡哨的顶碗表演,逗得妻子开心。在他认错之后,妻子终于原谅了他。
  《前水作》
  讲述寡妇金家姆妈的水作工场,因雇不起做豆腐师傅,只用了一个潘阿大小伙计,阿大每天清早起来要磨豆腐。一天,附近张二房家的丫环秋香和梅香清早去工场取水洗衣,她们看到豆腐还未磨完,就帮阿大一起磨,边磨边歌,天真烂漫。当吃白食的无赖李广大来抢吃豆腐时,三人一起痛打李广大,竟然把李广大打死了,三人吓得连忙逃走。谁知李广大是装死,看到三人逃走,爬起来大吃豆腐。
  《后水作》
  讲述逃出后的潘阿大、梅香来到孝丰县。三年后都已长大成人,俩人结为夫妻。潘阿大仍做水作行业,但他变得好吃懒做,被水作老板赶了出来。梅香责怪他,夫妻一场争吵,最后潘阿大表示一定勤劳节俭,再找东家去做工,夫妻重新和好。
  《秋香送茶》
  讲述未逃出的秋香,三年后在张二房家出落成为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张二房的二相公看中她,一日,教书先生外出拜客,二相公命秋香到书房送茶,借机逼她做小,秋香不从。于是一个百般威胁,一个千方躲挡。幸亏先生回来解了围。
  《双落发》
  原名《落发》,是由传统剧目《前落发》和《后落发》二本组成,故又称《前后落发》,又因其男、女主人公曾双双落发为尼、僧,故也叫《双落发》。《前后落发》属于对子戏。《前落发》中,金月娥私奔到秦生和那里,诉说母亲嫌贫爱富,图赖婚姻,前来讨求办法。秦生和无法可想,悲戚中两人决定落发为僧、尼,以抗争母封建婚姻。到了《后落发》中,时隔三年,已成僧、尼的两个人在小普陀重逢,双双倾诉思念之情、出家之苦。于是又一次决定,冲破佛门戒律,结为夫妻,逃奔他乡。
  民间职业剧团的兴衰是一个地区戏剧活动兴衰的晴雨表,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自余姚滩簧诞生的第一个演出班社至今,林林总总、大大小小曾成立过160多个民间姚剧表演团体。这些团体或业余或职业,存在的时间或长或短,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生生灭灭,为姚剧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慈溪现境内登记在册的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职业姚剧团有坎墩姚剧团、周巷姚剧团、周巷新艺姚剧团及长河垫桥路剧团。
  坎墩姚剧团
  坎墩姚剧团前身和基础是“文革”时两支“姚滩”队伍。一支是以老“姚滩”为主的“滩簧”队伍;另一支是由罗永法、胡张成为正、副团长的“坎东姚剧团”。2001年,姚滩第四代传人周忠强担任了团长,更名为“坎墩姚剧团”。剧团演职人员阵容强大,先后排演了《半夜鸡叫》、《阿不大》、《五姑娘》等十余个现代剧目。还整理了传统曲目《十不许》、《卖草囤》、《徐阿正算命》、《庵堂认母》。演员扮相真切,唱功到位,舞美得体,伴奏协调,服装美洁。他们南到陆埠、丈亭,北到新浦、庵东,东到逍林、观海卫,西到泗门、临山,一年四季活跃在“余慈”大地,所到之处人们亲切地称
  他们为“余姚第二姚剧团”。
  文革非常时期,二支“滩簧”队伍也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制约和打击,坎东姚剧团更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而唱的曲腔还是“姚滩”,填的唱词是现代语言。当时,“滩簧”戏转入“地下工作”,演出时开场先唱《毛主席是大救星》,静场再演《打窗楼》、《庵堂相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坎墩“姚滩”迎来了艺术的春天。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慈溪市第六届艺术节戏迷擂台比赛中,他们演出的姚剧《姐弟奇缘》吸引了上万市民观看。在“百场戏曲进农村”招标中,坎墩姚剧团也屡屡中标,演出达500余场。
  目前剧团有26人,团长周忠强、副团长胡杏春、导演胡岳乾。剧团年演出160多场。也配合拆迁、禁止赌博、打击“六合彩”、共享阳光、计划生育等中心任务演出。《杀狗功夫》获宁波市第三届社会团体汇演优秀奖。2005年,坎墩姚剧团被市民政局评为市先进民办非企业单位,2008年又被表彰为市民办非企业示范基地。同年10月,新编清装剧《假婿乘龙》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滩簧艺术节优秀剧目汇演,荣获优秀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剧团自编自演的姚剧《筑漏》,于2010年11月20日在浙江省新农村小戏汇演中获得银奖。
  中年演员周丽君,青年演员高央飞、陈红央等六人于2009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姚北滩簧传承人。周丽君于2010年5月被授予“浙江省民间艺人”称号,高央飞曾获全国戏曲擂台赛金奖。2007年3月姚北滩簧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巷新艺姚剧团
  周巷新艺姚剧团成立于1990年,系个体经营性职业剧团。团长桑银炎,副团长赵幼明,导演魏国荣。
  新艺姚剧团有较强的艺术骨干力量,生、旦、静、末、丑齐全。主要骨干有:张丽君,(花旦),桑银炎(生角),宋幼丽(旦角),魏国荣(小生),赵振贵(老生),周素珍(老旦)。
  剧团成立以来,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着力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姚剧事业,锐意开拓创新,着力编排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如《半把剪刀》、《状元与乞丐》、《贤妻良友》、《打窗楼》等70余只新艺姚剧团剧照剧目,久演不衰,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演出480场以上,足迹遍及慈溪、余姚、上虞。
  剧团一直来注重舞台实践,出人出戏,演艺不断提高,曾多次在省、市调演中获奖。演员张丽君曾获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与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反腐倡廉文艺汇演演出表演奖,并获余姚、慈溪文化局、教育局举办的2003年姚剧演唱大赛青少年组金奖,赵振贵获老年组银奖,宋幼丽获青少年组铜奖。
  剧团拥有20余名演职人员。置有较高档次的音响设备、灯光设备、服装道具、舞台设备(包括电子布景、钢架结构舞台、观众坐席大篷等舞台设备)。固定资产近200万元。
  长河垫桥路剧团
  长河垫桥路剧团初建于1950年冬,由熊予瑛、张士珍等13位青年男女自发组建,以歌舞、扭秧歌、唱翻身道情等为主。1951年垫桥乡组建剧团,委任张金木为团长,演越剧折子戏,自编自演小歌舞、独角戏。由于经费困难,道具因陋就简,甚至头上包一条毛巾即登台演《盘夫索夫》。更有人到宁波莫枝堰等地去拾狗屎时,顺手牵羊剥脱庵廊泥菩萨的衣袍来充当戏服。
  剧团领导惜才、爱才、挖才。缺少导演,把邻村的越剧小生吴桂苗请来;缺少花旦,50多岁的熊传怀不辞辛劳多次奔波10多里外的高王,请来了严素芬。
  1954年改演绍剧,1959年停演。1961年复演,演出《骂关》、《打严嵩》、《下河东》、《过五关》等绍剧剧目,并开始正式打出绍剧团的牌子,时有演员40人。1963年,还去余姚魏家演出《打严嵩》、《包公打銮驾》等剧目。
  1966年,文革开始,剧团解散。1978年3月,在陆鸣岳发起下,重建了垫桥路剧团,重置道具、行当,招收了一些青年演员加入。重建的剧团在艺术质量上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演老生的张谓传,吐字清晰,唱做俱佳,深受群众喜欢。剧目也从过去的折子戏,转为大型连台戏,有《狸猫换太子》、《万花楼》、《李广动本》等。而且去外地演出的场次也多了起来,上虞的横塘庙、贾家,余姚的新新乡、魏家及慈溪的精忠、横河等地都到过。1979年春节,在马渚张家山下演出结束后,曾发生过两村抢戏班的场面。在天东二房村演出时,台下观众人山人海。1985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演员纷纷进厂当工人,剧团再次停止演出,直至1989年又恢复。
  1991年慈溪市举办第二届艺术节,剧团参加了在慈溪体育场的演出;2002年10月赴省电视台拍摄“龙虎斗”选场;2002年,纪念垫桥路剧团成立50周年时,在村文化宫连演三天三夜;2007年参加了省农民“种文化”活动。
  2008年剧团改演姚剧。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8人,团长郑张山,副团长张行降、胡波。主要演员有陆其绒、吴如珍等。
  先后担任团长的有张金木、张如珍、张云江。担任编剧的有熊传怀、吴兆祥。导演一直是吴桂苗。主要演员有老生张谓传(男),旦角熊予燕(女)、吴如珍(女),小生张月苗(男),老旦张云绮(女)、陆乔木(女)等。
  在余姚滩簧发展的历史长河里,还涌现出了不少著名的姚滩艺人和姚滩世家。他们热衷并执着于姚滩艺术,为姚剧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姚剧的今天成就。据不完全统计,自余姚滩簧诞生以来,较有名的历代姚滩艺人有146人。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无从具体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演艺史,现将近代较有名的部分慈溪坎墩藉姚滩艺人及姚滩世家介绍如下:
  胡家良(1915—1960),坎墩人,年轻时曾拜姚滩名旦孙春阳为师,悉心学艺,专工草花戏,如《卖草囤》、《卖小糖》等。表演风趣,说白清晰,以“小棕棚”之“九调十三腔”闻名四乡。参加过现代戏《半夜鸡叫》的唱词创作,饰演周剥皮一角而荣获1957年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这是姚滩演员第一次获得省级大奖。他是“余姚滩簧小组”的成员,也是现代姚剧的奠基人之一。
  张长水,1918年出生,坎墩人。以饰演旦角为主,他的演出细腻、灵巧,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的把握很到位,在姚剧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是解放初期17人“余姚滩簧小组”的重要骨干之一。余姚姚剧团成立后,曾任副团长,负责场务及后勤工作。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孙宝声(1858—1939),坎墩人,艺名筱宝声。工花脸,善于反串小旦,戏路宽广,唱做俱佳,还擅长演唱调腔和乱弹,在姚滩演出中经常引进其他声腔,如《大闹花灯》、《借还披风》等剧目。
  费凤鸣(1940—),女。坎墩人,1954年进入“余姚滩簧小组”。饰演过《五姑娘》中的五姑娘、《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搭壁拆壁》中的单彩云、《半把剪刀》中的陈金娥。她善于刻画人物,表演细腻传神,唱腔圆润优美。
  胡勇棣(1937—),坎墩人,1954年进入“余姚滩簧小组”。饰演过《五姑娘》中的徐阿天、《杨立贝》中的杨立贝、《漳河湾》中的刘旭东,还在《搭
  壁拆壁》、《柏树坡》、《红梅报春》、《杜鹃山》、《木匠退亲》、《老铜匠下乡》、《开河之前》等戏中担任主角。1991年,他在浙江省现代戏调演中,因成功地扮演了《传孙楼》中的李乡长,获得演员二等奖。
  胡秀纹(1941—),女,坎墩人。专工老旦,曾在《战士在故乡》中饰张大嫂,《半夜呜叫》中的饰周妻。荣获1957年宁波专区会演演员三等奖和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后又多次获得浙江省表演艺术大奖。
  胡若男(1940一),女,坎墩人。专工小旦与老旦,曾在《红色四明山》中饰演翠娟娘、《五姑娘》中饰演二姑娘、《邬玉林》中饰演婶娘等。她的表演质朴本色。
  周忠强姚剧世家
  周忠强是坎墩三四灶村人,余姚滩簧的第四代传人,现任坎墩姚剧团团长。年轻时就爱好余姚滩簧,18岁时拜胡根传为师。因曾从事簟匠职业,故人称“簟匠阿强”。
  周忠强演过《庵堂相会》中的陈再定、《前后落发》中的秦生和、《打窗楼》中的益元青、《莲花庵》中的刘定森、《洞房其安》中的周友根、《王氏卖布》中的王阿狗等20多个角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以工补文活动中,周忠强还办起了慈溪市轻纺机械配件厂,任厂长。白天带领剧团演员员做车床,晚上排演剧目。2001年10月,《杀狗劝夫》参加了宁波市第三届社区文艺调演,周忠强扮演的赵连芳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被慈溪市文化体育局授予慈溪市民间艺术家称号。并当选为余姚市姚剧研究理事会理事。
  周忠强的媳妇、儿子、二个女儿、孙女儿都擅长演唱姚剧。女儿周丽君是坎墩姚剧团的骨干演员,以工旦角著名,2010年5月被授予“浙江省民间艺人”称号,在慈溪市举办的幸福家庭才艺比赛中,荣获全市最佳才艺家庭及省级文化示范户荣誉称号。15岁的孙女儿周沁霖,在2009年的全市戏剧新苗大赛中,荣获冠军。
  胡银林姚剧世家
  胡银林,男,出生于1920年,慈溪坎墩街道三四灶村(原坎东三灶小路沿)人。2001年2月19日去世,享年82岁。
  胡银林出身于贫苦家庭,家里有7个兄妹,他是老大。解放前,全家仅靠其父亲一人做长工维家。俗话说,“学拳不如学唱,老来有点好当。”为了糊口。胡银林拜“滩簧”艺人孙宝生先生的徒弟卢大茂为师,学唱余姚滩簧。白天下田劳动,晚上登台唱戏。他的嗓音较好,又刻苦勤奋,进步很快。1940年就开始登台演唱姚剧,主演“短衫花脸”,擅长说白戏,其表演传神逼真。演艺生涯中曾扮演过《漳河湾》中的曹重九、《五姑娘》中的寿公公、《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师爷、《刘介眉》中的刘介眉、《夺印》中的阿跷爹、《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三六九警察等重要角色。其中在《半夜鸡叫》中饰演的刘阿虎一角,获1957年宁波专区会演演员三等奖。他饰演的《卖草囤》、《卖小糖》、《双落发》等传统滩簧戏,在宁绍平原一带颇有名气。是余姚、慈溪地区有名的姚滩老艺人。
  1953年,胡银林与黄承炳等4人(其中3人是坎墩人)发起成立了17人的“滩簧小组”。1956年,“滩簧小组”改名为余姚姚剧团。胡银林任姚剧团的第一副团长。
  受他的影响,胡银林全家老老小小都爱好姚剧,算得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姚剧世家。
  他的妻子芦月素是卢大茂的亲侄女。一来从小受卢大茂的影响,二来自嫁给胡银林后,受胡银林的熏陶,也与“滩簧”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虽然又化水平不高,但凭着自学刻苦,硬是把几十本老“滩簧”戏背得滚瓜烂熟,并随团到处演出。她的小名叫“阿婉”,故人称“阿婉姐”,在新浦、胜山、横河等地颇有名气。一直演到了77岁才“收台”停止演出。平时抽空时仍帮助演员们说戏排戏。鉴于她对姚滩的贡献,2010年,荣获了坎墩街道命名的“民间老艺人”称号。
  胡银林的两个儿子,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也从小就“泡”在戏中。大儿子胡杏钿从幼年起就跟着“余姚姚剧团”四处转悠。剧团演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演员们练功,他就跟着压腿,演员们走场,他跟着“拉丁”“劈腿”。练出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九岁时开始演戏,在《凤凰图》中饰演古春生,挑着柴担,唱着“日出东方一点红,里面走出我古春生”,走上了人生演艺道路上的第一步。同时期学会了吹笛子和拉二胡,15岁参加了坎东姚剧团。16岁时饰演《智能威虑山》中的“座山雕”,《红色娘之军》中的“小庞”。18岁考入慈溪越剧团。20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文工团演了五年戏。1978年复员被慈溪市文化馆请去当“导演训练班”教师。后又参加县“春光曲艺团”,以饰演“孙悟空”出名,人称“杏钿猢狲”。2000年余姚市成立了“姚剧研究理事会,”胡杏钿当选为该会唯一的慈溪人理事。
  胡银林的小儿子胡杏春,16岁时就开始演唱姚滩,唱腔有力,钢中带软,颇有穿透力。17岁在越剧小戏《红松站》里担任主角,18岁在姚剧《沙家浜》中饰刁德一。此后,一直担任坎墩姚剧团的业务副团长,多次饰演主角,几十年来,演出姚剧几千场,受到广大戏迷的好评。
  受前辈的影响,胡银林的孙子胡洁、胡旦自幼时也爱上了文艺表演。从学校里就开始唱姚剧和流型歌曲。甚至于连孙媳妇也是文艺爱好者,曾在“浙江省我爱记歌词”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这是一个戏剧之家、文艺之家、更是一个和谐之家,1994年被评为“慈溪市十佳美好家庭”。
  姚剧能有今天的辉煌,与姚剧艺人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样,若没有坎墩余姚滩簧演唱的氛围和环境,也就培养不出他们对姚剧的浓厚兴趣,他们也就不可能走出坎墩,成为出色的姚剧艺术表演家。
  第六节 对传承和发展姚剧文化的思考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姚剧作为一种完整的剧种还很年轻,它从滩簧曲艺演化为戏剧的时间也不过数百年。正因为尚未形成固定的艺术程式,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滩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像海绵一样吸收外来各种艺术营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改进自己、完美自己,滩簧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诱人的。
  目前,慈溪只有周巷、坎墩有职业姚剧团,随着文化取向的多元化,地方戏曲面临着危机。缺乏传承演员、后继乏人是原因所致。慈溪的姚剧演出团队,演职人员多为农民,而且都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很少,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同时,由于演出都是面向农村,收费低廉,剧团常常收不抵支,演职员工的辛勤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影响了演出积极性。再则,随着老年观众的相继辞世,观众面也越来越狭窄,年轻人对传统的地方戏剧观念越来越淡漠,外地人由于语言的原因,一时无法与慈溪地方戏剧融通,姚剧的演出市场在日渐萎缩。成功的演出,不仅需要演职人员的刻苦磨练,还需要剧本创作、演出设备的更新、演艺的研发。而姚剧又缺乏艺术的创新和提高,这些都成了制约慈溪姚剧发展的瓶颈。
  2008年10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戏曲学会联袂主办、坎墩街道承办的全国乡镇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在坎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戏剧理论研究工作者,就滩簧艺术的发展作了理论探讨和前瞻性的研究,并针对当前姚剧不景气的现象作了理性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如果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比作人的身躯,那么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在融入城市化的前进步伐中,把文化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之中,挖掘历史文化,弘扬地方戏曲,崇尚文化艺术,致力于把乡村的农民意识向市民素质转移,无疑是一项伟大的灵魂工程。
  坎墩街道人大主席阮万国对姚剧的传承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撰写了《关于传承姚剧文化的思考》一文,抄录如下:
  一、姚剧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面临困境
  姚剧(俗称余姚滩簧),古称“鹦哥戏”、“花鼓戏”,由现在的慈溪市中西部地区民间曲艺发展而成,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剧目大多为言情小戏,以反映农民、手工业者及小市民的生活情趣,诸如《卖青炭》、《卖夏布》、《卖棉纱》、《庵堂认母》、《打窗楼》等。
  据清嘉庆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记载,当时姚北一带花鼓戏即余姚滩簧已十分盛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民间相传“看了滩簧班,男的忘记落田畈,女的忘记落灶间”。除了在本地演出外,还纷纷进上海演出,先后有50多副班社去过上海。1920年,南路艺人楼阿木等为改变春节前演出冷淡的局面,将前、后《落发》两个对子戏合并改编为长达20场的大戏,取名《双落发》,轰动一时,成为余姚滩簧首个滩簧大戏,深受上海市民的青睐,时人曾在《申报》撰文,称其“轻盈流利而不近于淫,与申曲(沪剧)不相上下,其随机应变,寓规劝于俳谐,是善法苏滩(苏剧)者。”
  解放后,于1953年2月,有胡家良、黄承炳、刘芙蓉等17人发起成立“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9月改建为“余姚姚剧团”,正式定名为“姚剧”,黄承炳任团长。坎墩籍的演员胡家良、胡勇棣、费凤鸣、胡若男、胡秀纹、胡银林等,都是余姚姚剧团的主角。胡家良曾获1957年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胡勇棣获1961年浙江省现代戏调演二等奖;胡秀纹曾荣获1957年宁波专区会演三等奖和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三等奖;胡银林担任过余姚姚剧团副团长,在《刘家眉翻身忘本》中担任主角,并于1963年上海大世界挂牌演出。慈溪县行政区域调整之后,在周巷、坎墩等地也有业余姚剧团组建,专演民间小戏和现代戏等剧目,活跃在农村乡间。
  目前,坎墩街道还有两个姚剧团,每个剧团每年为市民演出80场次以上。2001年,姚剧《杀狗劝夫》获宁波市业余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2003年姚剧《筑漏》获慈溪市反腐创廉一等奖、优秀演出奖;2004年,在坎墩街道第二届戏曲艺术节期间创作编排了七场现代戏《拆墙风波》,同年,坎墩姚剧团骨干周丽君获“余慈姚剧大奖赛”演唱一等奖;2006年,在街道第三届戏曲艺术节期间,拍摄制作了姚剧《阿必大回娘家》、《打窗楼》等四部传统节目的影视作品。
  2008年10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戏曲学会联袂主办,在坎墩街道举行了全国乡镇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来自“长三角”地区的9个民间业余班社登台献艺,同时还进行了滩簧学术研讨和滩簧艺术展览,集中展示了沪、锡、苏、甬、姚等民间滩簧戏曲艺术魅力。新华社发布了消息,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现场录制,并作播放。
  但随着文化取向的多元性,姚剧与其它地方传统戏曲一样,也濒临着失传的危机。一是演员缺乏,后继乏人。目前,慈溪的姚剧演出团队,演职人员多为农民,而且都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青年人,严重地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
  二是财力不济,维系困难。由于演出都是面向农村,收费低廉,剧团常常收不抵支,演职员工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影响了演员积极性,不能升级为专业化,仅停留在业余的水准线上。
  三是观众面越来越狭窄,尽管姚剧在坎墩、周巷、长河一带有着历史渊源,特别是普遍被中老年人所喜欢,但青年人对传统的地方戏观念越来越淡漠,老年人又受行动的阻碍,外地人又有语言和欣赏习惯的障碍,姚剧戏曲市场在缩小。
  四是缺乏传承机制和环境,创新和提高困难。成功的演出,不仅需要演职人员刻苦的排练,还需要剧本创作、设备添置、演艺研发,所以姚剧的剧目研发和设备的添置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对艺术形式的要求。
  二、传承姚剧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姚剧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用地道的家乡土话,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内容,艺术风格亲切、随和、实在,所表现的俗声、俗言、俗人、俗事,闪烁着平常中见真切的人性光辉,是典型的平民戏剧。同时表演自由,对现实题材情有独钟,非常适合上演现代戏。就艺术特色来说,姚剧艺术具有民间性、俚俗性、时令性、现代性和可塑性等五大特色心,能更加有效地改变民众的心灵,更容易以之提高民众的文明程度,为城市文化发挥作用。
  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前提下,按照市委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慈溪,应该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姚剧是宁波的第二大地方戏,也是我们慈溪唯一的地方戏剧种,且在我们慈溪本土发祥了200多年,应当让她在百花齐放的文艺舞台上保留一席之地,让绚丽多姿的姚剧文化绽放她应有的妩媚,成为我市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
  我认为:抢救、传承和发展姚剧,对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做好传承工作:
  1.创造人才培植机制和环境。戏曲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艺人,文艺事业往往会出现一个人才救活一个剧种的效果。例如:袁雪芬越剧十姐妹创造了百年越剧的辉煌;梅花奖得主王锦文《典妻》的成功演出,救活了“宁波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寿建立的《王阳明》,把姚剧搬上了中央电视台。
  在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下,我市的戏曲人才很难成长,即使有个别优秀的年轻演员苗子,也没有经济动力可走上成功之路,缺乏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当务之急是以“特事特办”的精神,出台人才培植措施。余姚市在这方面已经先行,该市选拔了17名有音乐基础的少年,到绍兴戏曲学校委托培养,凡学习能毕业合格,给予事业编制,作为“文化人才”使用,给学习戏曲的青少年承诺了就业的保障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这种措施值得我市借鉴。
  2.建立活动资助机制。进一步激活戏曲的艺术生命力,应大力扶持民间剧团的演出活动。传承和弘扬地方戏,关键在于组织经常的演出,发挥民间剧团的作用。政府应当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民间剧团巡回演出。如本市的民间剧团在农村演出,实行财政奖励制度。前几年,坎墩街道办事处采用了民间剧团每演出一场,财政补助500元的政策,坎墩姚剧团每年有150场左右的演出;外地剧团来坎墩演出,每场奖励1500元,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民间剧团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维系民间剧团经济收入,减少观众的经济负担,提高演职员工的积极性。
  3.
  搭建必要演艺平台。诸如组建戏曲业余爱好者协会,组织姚剧沙龙,开辟电视、电台专栏,举办电视姚剧大奖赛等,以营造地方戏的文化氛围。余姚市电台曾有“姚剧大家唱”的专题栏目,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很好,不但可以提高群众性的姚剧演唱水平,而且扩大了姚剧艺术知晓程度,培育了姚剧的戏曲市场和氛围,引发群众对戏曲文化的兴趣。我们慈溪不但能借鉴,还可以做得更多,以吸引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地方戏,鼓励青少年唱姚剧、看姚剧、欣赏姚剧艺术。近几年来我市举办的各类“艺术节”,有几场戏曲演出,观看群众几乎场场爆满,说明只要我们组织得好,年轻人对戏曲还是喜欢的,是有需求量的。
  4.
  加强对姚剧文化的研究和展示。近年来,姚剧的滑坡,既有社会历史变化的原因,也有人文地理环境变化的因素,要让姚剧不断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姚剧文化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姚剧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探索地方剧种的发展规律,总结老一代姚剧艺人的成功经验。同时,要以文字、图片形式制作姚剧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展示姚剧在各时期的辉煌成就。坎墩街道办事处在筹划姚剧文化博物馆的事宜,这是很好的举措。但我认为姚剧不仅发祥于坎墩,而且流行于周巷、长河等地,因此姚剧是慈溪市的地方戏,也是慈溪市唯一的、完整的一个戏曲剧种,这个博物馆应当由市政府来筹办。
  文化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戏曲是文化艺术的主心骨。我们的先辈为我们创造了姚剧文化,我们没有理由将她放弃,任她消逝。我们应遵照市委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把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抢救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姚剧这朵艺术之花,肯定能在慈溪的大地上姹紫嫣红。
  第三章 在慈溪流行的其他戏剧剧种
  第一节 越剧
  越剧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称,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市(原嵊县)。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和越剧艺人们的努力下,越剧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并成为了全国性的大剧种。
  一、越剧的起源及与慈溪的渊源关系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嵊县有一些农民,用田头说唱、山歌小调等民间说唱“沿门唱书”(即站立在人家,门口卖唱),创作了“四工合调”。到同治年间(1862—1874),逐渐从“沿门唱书”变为在厅堂、茶楼内演唱,称“落地唱书”,是当时嵊县农民谋生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唱书艺人的不断增多,唱书地域扩展到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唱书方式也从地上走向舞台,成为“走台书”。这段时间,落地唱书、沿门唱书、走台书并存,在越剧史上通称为“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嵊县农民创造的民间曲艺,它的流行为越剧的诞生打下了基础。1906年春,嵊县唱书艺人在于潜、余杭两地应听众的要求,在稻桶搭起的简易舞台上表演说唱,一人担任一个角色,首次将说唱改为演唱。同年清明,艺人在家乡甘霖东王村再次搭台上演,获得意想不到成功,轰动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时间,境内几乎所有艺人都组成戏班,合班上台表演,一个新的剧种就这样在嵊县诞生了。当时,对这样的戏班有好几种叫法,一称“小歌班”,另称“的笃班”(以“的的笃笃”的打击乐声而定名),以后也有人称“剡剧”或“嵊剧”。
  “小歌班”最初出现的时候,在艺术上较粗糙、简单。剧目都是从别的唱书书目或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唱腔没有丝弦伴奏,只有尺板、笃板和金刚腿,过门和配音还需要人声帮腔。但“小歌班”以它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生动风趣的语言吸引观众,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小歌班诞生后,又不断吸取姚滩、绍兴大班等剧种的精髓营养,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进行充实、丰富和发展。1921年,《申报》始称小歌班为“绍兴文戏”,该名一直沿用十几年。因为最初的戏班几乎全是男演员,历史上又把这一时期的越剧称为“绍兴文戏男班”。
  在当时上海“大世界”中,与绍兴文戏同时演出的还有许多女班,如“女子新戏”,“女子申曲”“女子苏滩”等。女子登台,备受观众欢迎,也影响和
  冲击绍兴文戏男班。艺人,们创办绍兴文戏女班的想法开始形成。1923年2月,溪南岸上碧溪(今属城关镇)试办女子科班。同年5月,苍岩镇施家岙正式开办女子科班,获得成功,并涌现了像施银花、沈兴妹、赵瑞花,屠杏花等著名演员。这副科班在越剧史上称为第一副女子科班。从始办到解散,虽只历时了6个年头,却为女子越剧的兴起和发展开了很好的头。1929年,剡溪两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出科后即流动演出于浙江广大城乡,特别是杭嘉湖甬一带。这段时间,越剧史上称为“绍兴文戏女班”时期。
  1942年,在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一批越剧演员的倡导下,建立了编导制,还把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搬上舞台,成功地上演了《祥林嫂》。并创唱了《尺调》和《弦下调》,“女子越剧”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越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越剧作为一种剧种参加了全国、华东地区、浙江省戏曲调演,走上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1954年周恩来总理携带新中国第一部越剧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出席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招待各国代表和记者。此后,越剧新剧目大量涌现,数以百计的剧目上了银幕和屏幕,越剧新秀人才辈出,越剧唱腔流派纷呈,越剧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浙江是越剧的始发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全国各地。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文化大革命期间,女子越剧被作为封资修、才子佳人的典型惨遭围剿批斗,一度销声匿迹。
  文革后,一大批优秀传统越剧剧目陆续恢复上演。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也相继搬上了银幕。一时,越剧唱响大江南北,全国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越剧戏迷。
  慈溪地处宁绍平原,与越剧的发源地嵊县仅百里之遥。慈溪曾隶属于绍兴,不少慈溪人由绍兴移民而来,慈溪群众不仅在生活习俗、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与绍兴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语言上也十分接近,因此,慈溪自然就成为越剧传播的最大受益地,也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首选。一直以来,越剧深受慈溪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对越剧情有独钟,这是群众性越剧活动能在慈溪经久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战时期,慈溪成立的抗日救亡剧团,有的就用越剧来宣传抗日。如庵东的“抗日星星剧团”、鸣鹤的“抗日救亡剧团”等都排演过女子越剧。
  1944年,宁波越剧团来范市演出。1947年沙家申在精忠乡创建了“浙绍第八舞台”,演出传统越剧《双金花》、《何文秀》,这是慈溪戏剧史上由农民创建的第一个民间越剧表演团体。从此,越剧与姚剧相得益彰,成为三北大地上的两朵奇葩,争艳斗芳。每逢有庙会赶集如彭桥庙会、天元兰街等,都有不少嵊县越剧戏班前来助兴。尤其是女子越剧,以俊俏的扮相、缠绵的音乐、清丽的形象,曲折的故事,赢得了慈溪观众的喜爱。
  解放后,慈溪出现了兴办业余剧团的热潮,从1949年底到1957年的八年间,共兴办各类民间职业剧团250个。其中民间越剧职业剧团就有174个,占业余剧团总数的69.6%。
  1954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慈溪放映,千人空巷,大大刺激了慈溪人对越剧的观赏兴趣。受数十年越剧的熏陶,慈溪人对越剧可说是如痴如醉。不少人尤其是妇女对传统越剧的剧情滚瓜烂熟,耳熟能详的唱段,成了他们解忧驱烦的曲调。农村妇女拣棉花、剪麦冬、选花种、编草帽、绣花时,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均以唱越剧以自娱自乐,尤其是坎墩、周巷、长河、崇寿、庵东、浒山、白沙等慈溪中西部地区,妇女擅长编织草帽,边编织边唱越剧选段,几乎到处可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慈溪越剧团成立,剧团深入农村基层,足迹遍布慈溪城乡,更为越剧活动走进千家万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越剧更适宜于江南特色,语言的适应地域十分广阔,唱腔更是细腻委婉,故事情节适应人们的传统审美要求,诸如《何文秀》、《红楼梦》等传统精典越剧剧目,较之姚剧,更易为人们所接受。越剧成为慈溪影响最大、范围最广、观众最多,最为人们所喜爱的戏剧形式。这些都为以后全民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从越剧进入慈溪以后,越剧在慈溪戏剧活动中的主流地位一直延宕到如今。以民间职业剧团为例:
  1949年到1957年,慈溪有民间职业剧团250个,其中越剧业余剧团174个。
  1958年到1965年,慈溪有民间职业剧团271个,其中越剧业余剧团147个。
  1966年到1976年,慈溪有民间职业剧团299个,其中越剧业余剧团114个。
  1977年到1985年,慈溪有民间职业剧团106个,其中越剧业余剧团68个。
  2010年在文化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共有26个民间职业剧团,越剧团有
  11个。
  可见越剧与慈溪观众有着深厚的渊源,慈溪人对越剧的情有独钟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各历史时期慈溪越剧的演出活动及特点
  越剧最早在慈溪的演出活动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那时候就有著名越剧名伶赵瑞花、魏素云、叶彩金等来姚北演出过越剧。虽然当时的越剧演唱形式较原始,伴奏乐器也较简单,却为戏剧较少的姚北地区注入了一股清风,倾倒和征服了观众,更培养了一大批越剧观众。自此之后,越剧一直成为慈溪群众戏剧活动的主流,在慈溪群众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风靡了半个多世纪。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十年浩劫开始,传统戏剧尤其是女子越剧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惨遭批斗,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其他剧目都被排斥,传统剧目更是首当其冲,被当作封建毒草、靡靡之音加以征讨。一时间,在所谓反封建文化的极左政策的高压下,慈溪戏剧活动尤其是传统越剧演出活动更是噤若寒蝉,销声匿迹。1966年,慈溪越剧团解散,戏剧骨干惨遭批斗,人们谈戏色变。直到文革后期,才有了《半篮花生》、《红松站》等越剧小戏,越剧演出活动又稍见亮色。坎墩、田央、浒山等地职业性的越剧团又悄然出现,但这时演出的都是现代越剧。在主题上仍强调以宣传阶级斗争为纲,参与戏剧活动的人数、活动规模也远不如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戏剧活动再一次进入繁荣昌盛时期。《红楼梦》、《五女拜寿》等传统优秀越剧剧目解禁,上海、杭州等越剧团来慈溪演出日益频繁,一时出现了万人空巷、连夜排队买票的现象。这一时期,慈溪大会堂每年至少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越剧名团应邀演出,如上海红楼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南京越剧团等都来此演出过,无一不是载誉而归。仅以素有“越剧王子”之誉的著名越剧演员赵志刚为例,2004年3月,由他领演的上海越剧院一团在慈溪周巷文化宫掀起一股强劲的王子旋风,仅仅相隔三个月,越剧王子又在慈溪人民大会堂上演《状元打更》等三台大戏,演出盛况空前,上海越剧院是享誉海内外具有一流水准的国家级越剧院团,一般戏迷,尤其是中小城市及农村戏迷是很难在舞台下欣赏到他们高超的艺术表演。可是幸运的慈溪戏迷居然能在这么短的周期内欣赏到上海越剧院演员的迷人风采,且不要说这是慈溪戏迷的幸运,这种盛况在慈溪的演出市场里绝无仅有,即使在上海越剧院的演出史上也不多见。
  2009年9月21日晚,慈溪市“兴慈之夜”越剧流派演唱会在市大会堂隆重举行,1000多座位的大会堂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上都站满了人。30位越剧爱好者演唱。演唱会还邀请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洪芬飞、梅花奖得主张小君登台献艺,特邀上海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派创始人毕春芳、金派创始人金采凤与观众见面。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繁荣和发展,提高了慈溪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广大群众在精神生活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对越剧的热情迅速迸发出来,演唱戏剧(以越剧为主)也就成了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于是,越剧演唱沙龙的形式在慈溪盛行起来。
  文化部门也因势利导,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群众戏剧活动。
  1989年1月10日,长河镇举办了“方太杯”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越剧票友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省、市的30余个县(市、区),18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16位票友分获金银铜奖,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为16位获奖的票友录制节目。擂台赛全程现场录像,并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通过这次活动,一批越剧票友脱颖而出。慈溪的高央飞、俞祥、胡浓珠、叶群、杜惠丽、范利霜、罗月仙、郑秋云、罗伟杰等人成为全市越剧知名人物。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陆派小生廖琪瑛说,她经常应邀去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参加各种越剧票友大赛,但以一个镇级单位出面主办并汇聚全国各地如此之多的参赛选手,这样上规模、高水平的赛事的确很少。应邀前来担任评委的全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周云娟感慨万分:“这里虽不是越剧的发源地,我在这里看到了越剧的价值和辉煌。”
  源于民间、雅俗共赏的越剧在长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次主办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就是希望利用戏曲资源,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长河“戏曲之乡”的美名。群众性越剧演唱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推进社区的邻里团结,同时也扩大了人们以戏会友交友的渠道。坎墩越剧戏迷高央飞还自费办起了网上越剧沙龙,设立了越剧戏迷论坛,以现代化网络为媒,与全国各地越剧戏迷切磋演艺,交流经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时期群众越剧活动是慈溪越剧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三、慈溪越剧团的风雨历程
  慈溪越剧团前身为私营的和合舞台。1949年底,王任仁、袁国畅等四人在在原慈溪县城慈城镇招收越剧演员,次年初组建成立了“和合舞台”,1951年5月改名“和合剧团”,团长杨谭凤,副团长吴笑笑、张廷凤,属老板控股下的私营剧团。1951年底经过民主改革,推翻老板制度,剧团更改名为“慈溪县和合姐妹越剧团”,昊笑笑任团长,张少鹏任副团长。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演出所得收入是演职员的工资来源。最困难时每人每天只发五分钱,演员白天上山拔野菜充饥,晚上上台演出。
  1953年初,剧团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升格为大集体编制,定名为慈溪县越剧团,行政上归慈溪县委宣传部领导,业务上归县政府文教科指导。剧团除演传统戏外,土改时还演《白毛女》、《刘胡兰》、《血泪荡》、《红岩》;“三反五反”时演《十五贯》、《血手印》、《海瑞上疏》;合作化时演《斗诗亭》、《山花烂漫》、《兄弟俩》;“四清”时演《焦裕禄》、《雷锋》、《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
  1954年,县行政区域调整,慈溪县城从慈城镇迁往浒山镇。1955年剧团也迁至浒山镇,在杨玉新花行前的空地上(原工人俱乐部对面)搭起竹棚一座,作为团部和演出场地。观众席则是用毛竹搁以石块而成。不久,团部又迁至悦记道地的平房内(原电影公司)。时有演职人员40余人。1957年4月,由贺树行、叶仲康、吴笑笑等执笔整理的传统越剧《相骂本》参加宁波地区戏曲会演,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吴笑笑、袁月春分别获演员一等奖和三等奖。1958年6月2日,慈溪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陈旭在慈溪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为实现全县1958年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为题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布置“全县人民1958年的中心任务”时提到,要求慈溪越剧团和曲艺人员继续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经常下乡为生产服务。
  县越剧团自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配合土改、三反五反等中心工作,经常深入山村海岛,送戏上门,进行宣传演出活动,深受全县群众欢迎。所有的服装、道具、布景等设施施备,在国家没有补助的情况下,靠演出收入,也日趋完善。到1966年底,尚有集体积累2万余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一片“砸烂女子越剧”的声浪中,老艺人被迫害,服装道具被销毁一空,演出被迫停止,演职员工全部被遣散,慈溪越剧团被撤销。
  1968年,部分青年演员被召回,成立了“慈溪县文艺宣传队”。翌年更名为“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即全民事业单位,国家每年拨经费数万元。1970年开始排演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样板戏。1978年6月15日恢复“慈溪县越剧团”。同年12月13日,经县革委会同意,招收新学员20名,为大集体编制。1980年,又招收演员8名。1980年,上海静安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来慈溪演出,对剧团进行辅导。同年10月30日,县人民政府同意县文化局《关于要求建造慈溪越剧团新团部和宿舍的立项报告》,并于1981年3月动工,次年8月12日新团部、宿舍竣工落成,位于西门上房路,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183平方米,总投资87119元。1982年底,慈溪越剧团发展成为有演职员工70人的中型剧团。
  慈溪越剧团建团以来,演出过大型传统剧50余部,大型现代剧20余部,并演出了一部分自编的小型剧目,在上山下乡、配合政治运动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面作出一定成绩,其中尤以《血手印》、《莫愁女》、《玉蜻蜓》深受观众好评。此外,还先后向上级和外地兄弟越剧团输送了青年演员12人。1982年9月,周美玲、胡丽央借调到省小百花越剧团,1983年10月赴香港演出,1984年6月返回慈溪。从建团至撤销,慈溪越剧团共移植古装越剧和现代越剧30余部,古装越剧有:《三气周瑜》、《红楼二尤》、《盘夫索夫》、《好逑传》、《桃花女太子》、《三关排宴》、《十五贯》、《逼上梁山》、《秦香莲》、《三看御妹》、《血手印》、《十一郎》、《凄凉辽宫月》、《鸳鸯剑》、《红珠女》、《五女拜寿》、《龙凤镯》、《水冰心抗婚》、《浪子梦》、《莫愁女》、《春江月》、《玉蜻蜓》、《姐妹缘》、《雪仇记》等;创作和移植的现代越剧有:《童钊仁》、《何巧娥》、《前进畈上》、《向阳路》、《银海战歌》、《金黛莱》、《黄花岭》、《白毛女》、《红色的种子》、《雨过天晴》、《党重新给了我光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血泪荡》、《芦荡火种》、《南方来信》、《自有后来人》、《金绣娘》、《洪湖赤卫队》、《不准出生的人》、《霓虹灯下的哨兵》等。1970—1977年间还移植过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杨开慧》等。
  此外,还演出过慈溪作者的作品:
  1957年10月6日,演出徐醉梅编剧的《冰娘惨史》;
  1983年国庆节,演出戚天法编剧的《血指奇缘》;
  1984年9月,演出张金海编剧的《鸳鸯尺》;
  1985年1月,演出张金海编剧的《康王告状》;
  1986年9月,宁波市第二届戏剧节,演出过李道一、陈墨编剧的《吕九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剧团演出开始大滑坡,戏剧市场也不景气,观众大幅度减少。慈溪越剧团也不例外,由于内部管理不善,老演员退出演艺生涯,剧团缺少艺术骨干,整体表演艺术水平急剧下降,经济上累年亏损等原因,1987年4月14日,慈溪县人民政府发文撤销慈溪县越剧团建制,演职员工除部分被宁波及外地越剧团吸收外,其余均由劳动人事部门另行安排工作。从此,慈溪结束了拥有专业剧团的历史。
  附:慈溪县越剧团历届领导人名单
  1950—1951.4为“和合剧团”,团长杨谭凤,副团长吴笑笑、张廷凤。
  1951.5—1953.3为“和合姐妹越剧团”,团长吴笑笑,副团长张少鹏。
  1953.4—66.12为“慈溪县越剧团”,团长吴笑笑,副团长张少鹏;党支部书记孙美珍、黄树炎、陈淑平。
  1967—1978.8为“慈溪县文艺宣队”、“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党支部书记蒋百琴,副书记郑沄、朱长文,团长章均立,副团长邹玉花、邱碧华、郑福康。
  1978.9—1984.7为“慈溪县越剧团”,党支部书记陈珊岳,副书记邹仁琦、周银菊、朱长文,团长吴笑笑,副团长方维官、袁素珍。1981年1月,方维官任团长。
  1984.8—1987.4,党支部书记龚新曼,副书记罗焕文,团长方维官,副团长王永浩、周美玲、胡丽央。
  四、慈溪民间职业越剧团及重点越剧人物
  慈溪曾有过多少业余越剧团的精确数据已无从考证,用数以百计来形容是不会为过的,仅以坎墩为例,自解放以来,曾有“九村剧团”、“万兴剧团”、“四村剧团”、“三联越剧团”、“和义越剧团”、“三姓塘越剧团”、“春光越剧团”、“坎西越剧团”、“四灶越剧团”、“鑫声越剧团”、“坎墩越剧团”等10多家民间职业越剧团。目前,在我市文化主管部门注册的民间职业越剧团仍有10余家。
  坎墩春光越剧团
  坎墩春光越剧团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中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希望有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坎墩羊路头村的一批业余文艺爱好者,组建
  了“群英越剧团”,在本地演出后,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也激发了邻近的郑家甲大队(坎中村)干部的热情,大队干部郑家贤、唐银祥根据本村也有不少男、女青年会乐器、也能唱“革命样板戏”、歌曲和民间小调,有演艺的特长,倡议组建一个业余的越剧团,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1977年春夏之交,坎墩春光越剧团正式成立。由推拿医师胡家根任团长,商店职工胡仲宇为主胡(司乐),大队厂会计姚德富为编导,沈成巨为剧团主委,学校音、美老师于鸣为作曲、布景、配乐,挑选本村20多位演唱条件较好的男女青年为演员,利用晚上和下雨天的休息时间,进行排练。没有教材,就从录音机里学唱腔,从电影片中模仿动作,边学边演。后来,群英越剧团主要演员杜雅娣、郑华芬转入春光越剧团,更使剧团的演艺水平得到了提高。
  办团初期,全团演职人员信心百倍、齐心协力,每天晚上,毋须通知,大家自觉聚集在一起,从无迟到早退、纪律散漫现象。那时,剧本都靠刻写蜡纸,用油墨印刷,纸张也是薄而脆的劣质纸。许多乐器和服饰都要演职人员自己掏腰包购买,尤其是服饰的布料,演员们还要占用家里有限的布票,请裁缝师傅定做,有的演员拿来家里的木料做道具,画布景。导演与演职人员共同探讨剧情,分析人物性格,摸索演出动作、表情,一遍遍地演练,甩水袖、移碎步、转身段等等。演员学得很认真投入,乐队人员板眼紧扣。彩排时,观看的群众把大队仓库的排练间围得水泄不通,窗外、门口也有成群的群众张望。
  为提高演出水平,春光越剧团决定改“露头戏”为本子戏,定谱、定腔、定剧本。为了学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目,在练唱段时,将曲谱抄写在大张的白纸上,挂在墙壁上,让演员和乐队人员共同看着曲谱,由音乐老师逐字逐句地教唱和演奏,使演员和乐队人员既学会了唱腔,也提高了识谱能力。剧团先有本村演职人员十几个人,以后逐步扩充,生、旦、花、丑角齐全,演出场次逐年递增。
  为了提高演职人员的演艺水准,剧团还利用上海静安越剧团来慈溪演出的机会,组织演员去观摩学习,把她们的一招一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负责美工的于鸣老师,在观摩的同时,还描绘布景草图。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静安越剧团的演员(琴师)贺
  孝忠老师来剧团指导。除此之外,还邀请宁波镇明越剧团的演员,生对生、旦对旦、手把手、面对面地辅导。演奏的曲谱除了向上海静安越剧团讨索以外,还通过录音机录制,所演出剧本都采用正规唱腔、唱词和说白。乐队的各档乐器齐全,保证了演出质量。成立后的三、四年间,春光越剧团先后排练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索夫》、《珍珠塔》、《血手印》、《王老虎抢亲》、《玉堂春》等大戏。随着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剧团名声大振,演出的邀请函纷至沓来,演出的场次也随之增加。剧团几乎演遍了慈溪各地的大会堂,还应邀到余姚、上虞、鄞县、宁波市周边县(市)演出,场场爆满。有一次,在掌起大会堂演出,因为剧团中的主要演职人员都是业余的,在家里都有工作,演出结束后连夜都要回家。第二天傍晚,几位主要演员乘坐的拖拉机在途中抛锚,修理了二个多小时。已在掌起大会堂的演员只得一面向观众解释,一面为观众加演折子戏,可是观众仍旧不离不散,要等几个主角赶到,重演全场,演出到午夜十二点才结束,中途没有一个观众离开。
  随着人员的扩充,剧目的增多,灯光扩音设备、炊具设施、服装道具、乐器等不断添置,剧团的开支也大了起来,戏票收入已抵不过演职人员伙食补贴和日常开支。当时文化部门出台了“以工养文”的政策,春光越剧团也办了一段时候的织袜厂,团长兼袜厂厂长。演职人员白天在袜厂上班,晚上排练或演出。后因多种原因,袜厂没办多久就关闭了。
  春光越剧团的演职人员最多时达50余名。在演出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例如胡丽央、郑秋云、丁利群、胡群波等4人成了团里的“名旦”,后来加入的横河人胡秀琴专唱“傅派”,还有演技出色的四个生角:施建儿、郑雪展、胡桂娣和逍林来的若凤。1981年初,胡丽央考取了慈溪越剧团,并借调到省“小百花”赴香港演出,后担任文化馆副馆长。郑秋云也考人慈溪越剧团,成为戚派演员。罗国芬、施建儿、高建飞等人,也考入余姚越剧团。
  1983年,由于种种原因,春光越剧团解散。
  慈溪浒山越剧团
  慈溪浒山越剧团是由浒山镇人民政府出资创办的集体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行
  政上归镇政府领导,经济上纳入镇政府预算,业务上归镇文化站管理和指导。慈溪浒山越剧团成于1980年7月。胡水良为团长,刘宅生、伍云宝(女)为副团长。并聘请张秀英、陈角龙夫妇及章忠勇为艺术指导。成立初期,招收演员45人,其中老演员来自临安、余姚、永康、德清等地,青年演员均为慈溪人。
  剧团成立后排演了传统越剧《恩仇记》、《龙凤锁》、《状元打更》、《红鬃烈马》、《血手印》、《泪洒相思地》、《何文秀》、《梁绕》、《红楼梦》、《血手印》及现代小戏《瓜熟月圆》等剧目。演出质量在全市民间职业剧团中属上乘,演出足迹遍布慈溪各乡镇及宁波樟树、庄桥、骆驼,绍兴上虞、小越、丰典及金华、衢州等地,还曾演出于宁波市天然舞台。每年演出的场次在300场左右,其中配合当地中心活动及会议演出达40余场。为提高演员水平,剧团还邀请上海越剧院的吕瑞英、史济华老师来团辅导。
  办团期间,剧团曾向外地县级专业团体输送三名演职人员(乐队胡剑波——上海松江越剧团,马小平——天台越剧团,王雅儿——镇江越剧团)。1984年12月,因演出市场滑坡,浒山越剧团解体。
  庵东越剧团
  庵东越剧团筹建于1980年,当时仅演出一些配合宣传活动的小型节目。1981年7月向社会招收演员,并配了编剧和导演,当时编剧是张金海,导演郭文灿,主要演员有小生韩钢花和王非英、花旦高芝萍和魏亚芬、老生徐玉英和马美依、小花脸俞玉珍,共有演员20多人,团长应建土。
  演出剧目有:传统剧《双玉婵》、《哑女告状》、《百花公主》、《屠夫状元》,现代剧《并非冤家》。1981年参加县调演,现代剧《并非冤家》获创作、演出一等奖,1982年5月,该剧代表慈溪参加宁波市调演,也获了奖。剧团在慈溪、杭州、萧山、绍兴、上虞、嵊县、余姚、镇海、宁波、奉化、宁海、温州等地演出千余场,票房收入10万余元。
  1985年,庵东越剧团自行解散。剧团解散后,高芝萍被三门县越剧团招聘,韩钢花被余姚越剧团招聘,徐玉英被福建三明越剧团招聘。
  田央越剧团
  田央越剧团建于1979年10月。缘起于1978年春节,施公山村请掌起一个演“路头戏”的越剧班子演了七天七夜越剧,场场人山人海。田央文化站站长叶金华为此向乡政府打报告,要求建筹一个自负盈亏的田央越剧
  团,乡政府同意了文化站筹建田央越剧团的报告,但提出资金、场所由文化站自行解决,乡政府不负经济责任。在文化站叶金华的发动下,召集了10多位文艺骨干共同集资,叶金华卖掉了自己的呢大衣,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凑了一些钱后,就买布自己动手做戏服,乐器由爱好者自备,并将上田央废弃的破屋“茶庵”作为排演场地。又招了10名女演员。叶金华在文革前就创办过剧团,也上台演过戏,有一定的演出和管理经验。剧团成立后,即刻开始排演本子戏《血手印》、《唐伯虎点秋香》、《白蛇传》,并于1980年元旦,到金夹岙村演出。由于当天晚上演出相当成功,当即就有周边的村与剧团订了一个月的包场戏。在镇海骆驼胜光剧场连演了五天五夜,场场爆满。随着演出质量越来越好,影响也越来越大,演出的场子也越来越多。甚至有观众说,很有上海越剧团演出的味道。还有人说,王千斤的扮演者戚亚萍是戚亚仙的弟子等等。
  5年中,共排演了12只传统越剧,演出了2500余场,足迹遍及了镇海、奉化、鄞县、象山、舟山等地。1984年,由于专业剧团的纷纷恢复,向社会招收演员,田央越剧团的不少主要演员被“挖”走了,维持了5年之久的田央越剧团不得不自行解散。
  掌起越剧团掌起越剧团的前身为陈家班。1999年,剧团等建。2000年,掌起越剧团正式成立,团长许召华。镇政府下拨了一万元资金,有企业出资赞助。
  越剧团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如今,剧团已有29名演职人员,各种音响乐器、服装道具齐全,并增添了现代化的灯光、调音设施,为便于流动演出,添置了可移动的、面积80多平方米的钢架舞台,并配以活动台幕。还专门配备了160平方米的观众棚一个。为了提高演出的质量,剧团多次培训演员,演员也刻苦训练、排演,演出技艺不断长进。每年春节、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是剧团演出的旺季。除演出传统古装戏外,剧团还自编自演一些配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宣传方面的文艺节目,如计划生育、除四害、夸跨海大桥、戒赌等。剧团的演职人员经常背着行头上山下乡,步行到山村里岙演出,受到山村人民的欢迎。几年来越剧团的足迹遍布慈溪东部地区,剧团还到过宁波等地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好评。自建团以来,剧团演出各种戏剧450多场次,观众达40多万人次。由于全体演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剧团取得了一些成绩:成立当年,由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广电局在城隍庙举办的慈溪市戏曲汇演中,剧团的《送凤冠》获演出二等奖;2003年在宁波市的戏曲演出赛中,剧团的参赛节目《忠孝图》获慈溪赛区三等奖;2007年,剧团还参加了浙江卫视举办的演出活动,演员叶妙其在龙山戏曲擂台比赛中夺得了擂主的称号。团长许召华还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文化员。
  附海海晏庙越剧团
  附海海晏庙越剧团最初是几个越剧迷集聚一处,切磋表演技巧,探讨唱功流派,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地点,后来渐成规模,角色行当也基本齐全。2008年5月,海晏庙越剧团正式挂牌成立,以后剧团不断壮大,演出阵容日益强大,演职人员已达35
  人,角色行当齐全,各流派唱腔异彩纷呈。演员继承了王文娟、毕春芳等名家的传统唱法,表演艺术日益提高,曾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中播映。从2008年剧团建立之年演出的42场次,观众3万余人,到2009年的年演出58场次观众6万余人,再到2010年演出100余场次,观众近10万,演出的足迹遍及附海、新浦、观海卫、坎墩、桥头、长河等地。
  慈溪青年越剧团
  慈溪青年越剧团成立于1991年,团长莫昌义,副团长兼导演沈丽芳,剧团成立后,长年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萧山等地演出,每年演出约250场左右。现有演职员25人,其中乐队7人,置有JBL高级音响、音控设备,灯光从面光到侧光,并有激光、回光、烟雾、雪花等舞台效果。
  1999年,剧团在宁波兰江剧院演出《血手印》,获宁波市社会文艺团体演出一等奖,沈丽芳、张建芬获个人优秀演出奖。2000年获慈溪市广播电视戏曲大奖赛一等奖。2002年获宁波市第四届戏剧节慈溪赛区优秀演出奖,沈丽芳、张建芬获个人优秀演员称号。慈溪电视台的《三北田野》以“戏班的故事”专题报道该剧团。
  2007年,由市民政局批准为“民办非企业剧团”,剧团多次参加社会活动,配合中心活动进行义演。自2006年开始,相继参加了市文广局组织的“宁波市千场戏、慈溪市百场戏下农村”活动。并十多部戏制成“戏曲电视片”VCD。
  剧团成立以来,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的办团方向。从演路头戏逐步向剧本戏过渡。演出的剧目有:
  《血手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花为媒》、《荆钗记》、《碧玉簪》、《宝莲灯》、《玉兔传》、《皇后易嫁》、《望子成龙》、《五女拜寿》、《打金枝》、《包公判子》、《泪洒相思地》、《天道正义》、《绣球缘》《夜明珠》、《何文秀》、《珍珠塔》、《孟丽君》、《梁山伯》、《卖油郎》、《血缘恩仇》等30余部。
  在慈溪的群众越剧活动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越剧戏迷和越剧票友,影响较大的有俞祥、俞淇淇、钱王斌斌、高央飞等人。
  俞样、俞淇淇父女的越剧世家
  在慈溪的群众越剧戏迷圈子里,俞祥是一个名声赫赫的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越剧唱得好,更因为是他对越剧有着一份深深的情和义。他爱越剧爱得如痴如醉,被冠为“慈溪越剧王子”。
  少年时代的俞祥就深深迷上了越剧。家中的父母、妻子、岳父、岳母都对他的“迷越”情结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在几十年的“迷越”生涯中,俞祥有三多,一是戏迷朋友多,二是演出比赛多,三是举办活动多。他多次搞“越迷”活动,每次搞活动,十几桌的招待用餐是家常便饭。不但云集了慈溪、余姚的铁杆“越迷”,还吸引了宁波、绍兴、杭州乃至全国的“越迷”,甚至连专业的越剧艺术家也会前来助兴。
  1998年的夏秋之交,俞祥组织戏迷搞了一台名为“戏迷赈灾义演”的晚会。当时在中国大大小小的“赈灾义演”数不胜数。但像他这样由一个戏迷自发组织起来搞“赈灾义演”,实属罕见。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自掏腰包成立了慈溪市第一个票友性质的越迷沙龙,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上林坊黄金商铺里辟出一个供戏迷朋友品戏哼曲的“越剧角”。每逢过年度节、节庆典礼以及生日宴会等,俞祥都会举办各种“越迷”活动。2011年的元宵节前夕,俞祥在老家门口搭起舞台,邀了数十位江浙沪越剧界的名流和上百名越迷戏痴,举办了三天三夜的“闹元宵戏曲演唱会”。
  俞祥不仅自己久负盛名,全国性的大奖证书已经塞满抽屉,而且还是越剧世家。他的妻子干飞娥也是越剧戏迷,擅长戚派唱腔,在浙江卫视举办的“戏迷擂台”赛上,她不但“战”夫成功,而且还连闯三关赢得两项擂主桂冠。干飞娥扮相俊美,身姿飘逸,艺压群芳。俞祥的父母,虽不谙越剧的唱与演,但都是越剧活动的热心人,每次有草台班子来村演出,他们肯定是最热心、最积极的支持者和观众。
  而最让俞祥一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宝贝女儿俞淇淇。2008年,刚满8岁的俞淇淇,就荣获了第11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不知是俞祥夫妇的刻意栽培,还是杨丽芳、叶丽云二位严师的不倦教诲,或是小淇淇具有一点即通的领悟能力,她最拿手的曲目是毕派名剧《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点秋香”一折,无论是彩唱还是清唱,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是那么神韵,那么纯正“毕腔”。
  短短三年光景,小淇淇从慈溪开始,到宁波、到杭州、到上海,甚至到广州和北京,一路凯歌,唱到那里就“火”到那里,即使在遥远的塞北钢城——包头,也留下小淇淇稚嫩而又纯正的吴韵越腔,就在这场演出中,热情的钢城越迷居然在观众席上打出“越剧小
  神童”的横幅。在她10岁那年的11月29日,俞祥夫妇在长河体艺馆举办了“越剧神童俞淇淇个人演出专场”。宁波小百花,绍兴小百花,浙江小百花的越剧明星都前来助兴。小淇淇演唱了《玉蜻蜓·认子》、《梁祝·回十八》、《碧玉簪·手心手背都是肉》和《一缕麻·洞房》等四个越剧片段,尤其是《一缕麻》中,把“呆大”表演得惟妙惟肖。演出后,俞淇淇接到中央电视台快乐戏院栏目的邀请,还去北京展演她的拿手戏——《一缕麻·洞房》。11岁那年获得“浙江省不老神杯大奖赛”金奖。
  钱王斌斌
  钱王斌斌是慈溪天元镇天元村党支部书记钱海明的女儿,3岁时就开始跟着电视学唱越剧,而且着魔般的只喜欢戚雅仙的唱腔。有时候父母换了别的电视频道,她就号啕大哭。钱王斌斌的妈妈也是个越剧爱好者。还在读幼儿班的钱王斌斌不认识字,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钱王斌斌有着极强的记忆力,什么《血手印》、《白蛇传》等越剧片段,没唱几遍就都烂熟于心。发现女儿唱得有板有眼,妈妈就专门给她买来越剧戚派的碟片,还带她到绍兴、杭州等地的专业越剧团学艺。
  钱王斌斌的脸蛋很小,骨骼纤小匀称,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对于7岁的她来说,越剧就是她小小的骨肉躯体里天然流淌的韵律。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的她能熟练地演唱《血手印》、《白蛇传》等片段,并且唱得缠绵而极有韵味。粉红的衣裙之下,莲步轻移,眼波流转,吐字清晰、唱腔圆润、举手投足、落落大方。钱王斌斌已经拥有了不少荣誉:全省戏曲演唱选拔赛少儿组一等奖、全国首届“明珠杯”电视越剧票友演唱大赛优秀奖、第二届中国越剧演唱大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少儿组金奖、第二届中国越剧演唱大赛金奖等,是全国年龄最小的金牌得主。
  如今,钱王斌斌已声名鹊起,附近的凡搞越剧演唱活动都会邀请她去演唱助兴,余姚艺术剧院举办全国戚雅仙表演艺术演唱会,她也应邀参加。迄今为止,钱王斌斌已参加大小演出达48场。更为可贵的是,钱王斌斌善于助人为乐,她把自己下乡演出的第一笔收入510元钱捐给了市慈善总会;把1000元奖金捐给了“小强热线”的小强基金。
  2005年5月15日那天,她代表浙江省队参加全国首届“明珠杯”电视越剧票友演唱大赛。启程前,她还赴杭州黄龙洞民俗园正式拜黄龙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著名戚派越剧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杭娟为师。
  2007年12月10日,钱王斌斌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选手一起相聚上海东方卫视演播厅,参加上海东方卫视“非常有戏”全国总决赛,最后又喜获金奖!
  高央飞
  高央飞是慈溪坎墩街道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从小就爱好唱越剧,甚至到了“着魔”的程度。每逢村里、街道有戏剧活动,她是每场必到,多次在市级戏剧演唱大赛中获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以戏为友,以自己的有限收入,创办了“越剧传承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7年9月17日的《人民网·浙江视窗·宁波》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一篇关于她的专题报道,介绍了她痴情越剧的事迹,全文如下: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惹人爱..”初秋的一个下午,在慈溪市坎墩街道一所简陋的老屋中,高央飞对着电脑边演唱,边录制越剧唱腔选段《十八相送》,唱腔温婉低回,缠绵悱恻。谁也没想
  到,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家妇女,竟然创办了一个全国性的综合网站。
  在外人看来,高央飞性格开朗,其实,她的内心世界多愁善感、细腻丰富。这不,《十八相送》、《送王郎》、《许仙从此决心改》..每一首曲目,都让她演绎得惟妙惟肖。
  说起对越剧的情有独钟,高央飞谈兴很浓。在她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非常喜欢越剧,经常在她们姐妹俩面前哼唱几句,她和姐姐从小就耳濡目染。13岁那年,她在自家的黑白电视机中看了一场《花为媒》,演员那婀娜的身姿、曼妙的舞步、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着年幼的她。她想:自己要是能认识那些演员,并能像她们一样登台演唱,那该多美呀!为此,她竟然茶饭不思,终日精神恍惚,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一个月后才康复。
  从那以后,高央飞就开始学唱越剧。那时,她父亲是捕鱼的,在给父亲帮忙的时候,她随身带个收音机,边听边模仿,就这样无师自通,慢慢地熟悉了越剧的众多经典曲目。后来,高央飞开始参加本地一些民间越剧社团,并很快在票友们的交流中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业余“唱家”。
  这些年,高央飞参加了一些街道、市里举办的越剧比赛活动,各种获奖证书有五六本。2004年她凭借着《唐伯虎点秋香》的选段,在来自全国的80余名选手参与的决赛中获得了“良渚文化杯”全国越剧演唱大赛成年业余组银奖。
  现在,高央飞在当地的一家化纤厂做纺织工,每月工资1000多元。她说,她工资的大部分都花在越剧的开销上了。除了买资料和到周边自费参加演出外,一旦有越剧名伶来宁波演出,无论票价多高,她都会赶去观看。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上海越剧名家毕派创始人毕春芳老师的肯定和帮助。
  随着对越剧艺术的痴迷,再加上一些网友的鼓励和支持,高央飞想到了创办一个综合性的网站,用于票友们的交流和越剧文化的弘扬。很快,这个网站成立了,她把自己的节目录制后上传到网上和网友进行交流。绍兴越剧小百花著名尹派小生张琳欣然为这个网站签名写下了“百年越剧,网络添翼,新生一代,鼎力传承”的留言。
  打开“htp://w.ccyj.net/radio.htm”这个网页,记者看到,网站上有越剧视听、越剧MTV、越剧下载、个人专辑等十多个栏目。开办后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内,这个网站的点击量已达9万人次。高央飞说,她要以这个平台为基础,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传唱优美的越剧名曲。
  第二节 绍剧
  一、绍剧的特点及慈溪人的绍剧情结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上海,俗称绍兴大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一度称为“越剧”,直到“女子文戏”称为“越剧”以后,才不再用此名。绍兴乱弹的发展从其演唱和定调角度看,经历了清康熙年间的“尺调乱弹”、乾隆年间的“正宫乱弹”和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小工调乱弹”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区别于浦江乱弹、温州乱弹和台州乱弹浙江其他各路乱弹的独有特色。1950年定名为绍剧,形成了剧有定辞(剧作家编剧)、演有定格(导演排戏)、唱有定腔(作曲定腔)、场有定景(舞美设计)的现代地方剧种。
  绍剧艺人原来都是男性,甚至在社日活动中演出社戏时也不准女性上台,否则就要受罚,这是绍兴地区通常的村风族规。直到1935年,第一位女演员章艳秋进“荪桂舞台”戏班,师从知名老生筱芳锦学戏,初学小生,后改旦角,到1941年挂牌演出,这种规定才被打破。这点与越剧有所不同。越剧艺人早期虽然也全部是男性,但自1923年开始就办起了女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班已如雨后春笋。到1941年绍剧开始有女演员挂牌时,越剧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男班到女班的大换班,越剧已由女演员一统天下了。这种性别的差别以及剧目内容的不同,也反映在表演行当上。绍剧行当齐全,由所谓“十三先生”发展为“十八弟子”的角色体制,但其中最发达、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老生、武生、老外、大花脸和二花脸,著名演员有吴昌顺、筱芳锦、筱昌顺、七龄童(章宗信)、六龄童(章宗义)、陆长胜、陈鹤皋、胡福奎、汪筱奎等。而越剧的行当分类则不如绍剧细致,最发达、影响最大的是小生和旦角。
  绍剧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据现有资料记载达400余种,建国后经整理或新编剧目影响较大的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芦花记》、《血泪荡》等,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搬上了银幕,荣获中国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发行至70多个国家及地区。
  绍剧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从业者以前基本上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被视为“贱民”的“堕民”。酒能消愁解忧,而绍剧正如一壶正宗的绍兴老酒,高亢激越、粗犷质朴、豪放洒脱的唱腔,为“堕民”洞开了一条发泄情感积郁的通道。那脱胎于秦腔的“二凡”与带着草原辽阔的“三五七”和“阳路”从喉咙一路滑去,心头的恶浊就消去了一大半。而那高亢的板胡,响亮的斗子,激越的大锣,沉郁的大鼓,粗犷的大钹,低回的唢呐,清脆的梆笛,炽烈的笙、管等伴奏乐器,又如一道道可心的下酒菜,润心滋肺,通气去滞,活血强筋。
  有人说,姚剧、甬剧是生活戏,越剧是爱情戏,绍剧则是激情戏,这话不无道理。过去庙会演戏时,头一二场戏非绍剧、京剧不可。清代时,凡有重要民俗活动,诸如庙会戏、春台戏、节庆戏、愿心戏、年规戏、灯头戏、青苗戏、罚款戏、祠堂戏、和事戏、火烧戏、龙王戏、牛太平等,都演绍剧。宋梦良《余姚竹枝词》云:“水旱无虞庆岁成,年终报赛表微诚。酬神演罢龙王戏,再看今宵牛太平。”(作者原注云:“四乡于冬季演戏谢龙,曰龙王戏;演戏谢牛神,曰牛太平。”)
  越剧与绍剧虽然都出自绍兴,但泾渭分明,风格截然不同。如果说,越剧是水性般的柔和,那么绍剧就是酒性的刚烈。如果说,越剧适宜于宫殿、绣房、亭台、楼阁、茶坊、酒肆演唱,那么绍剧就适宜于军营、边塞、沙场、草原、高山、峻岭演唱。越剧音乐的元素是缠绵悱恻,绍剧音乐的元素是慷慨激昂。故历来人们有“水之柔融于越剧,酒之烈融于绍剧”之说。
  绍剧在慈溪的流行地域,主要是在今西北部即当时余姚的北部与上虞交界的部分区域。绍剧之所以广受慈溪中西部群众的喜爱,这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原因的。
  首先慈溪是一个移民城市。尤其是慈溪中西部,如坎墩、崇寿、周巷、天元、长河、庵东等地都是围海而成的滩涂海地,这里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绍兴地区的贫苦农民移民而来的,因此在生活习俗上、语言上都保留着绍兴的方言和习惯,绍剧对这部分人来说,似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看(听)起来更亲切,更能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是绍剧高亢激昂的唱腔风格,更能满足“海里人”的情绪发泄。慈溪中西部地区与东南部地区相比,一直来较为贫困落后,尤其是庵东、崇寿、西一、西二、西三、东一、东二、东三等乡镇,历来是茫茫海涂,人们多以晒盐为业。劳动环境的恶劣和超强度的劳作,加之异常贫困的生活,让这些被俗称为“海牛”的“海里人”心中积满了太多太多的不平和愤懑的情绪,长期压抑,极需发泄和抒发。而绍剧的高亢激越、粗犷质朴、豪放洒脱的特点,正与慈溪中西部“海里人”豪放粗犷的性格相符,便成了释放的载体,所以绍剧能获得慈溪中西部群众的青睐。而相反,慈溪东南部地区因语言习俗与绍剧相距较大,故很少有绍剧上演,更无绍剧演出团体组织。
  绍剧演员都来自社会的底层,如唱腔宽厚洪亮、为慈溪余姚人所崇拜的陈鹤皋,是兑糖担出身;潇洒俊逸、转调起伏有致的何秋芳以前是开染坊的;表演情趣十足的陆长生是卖猪肉的..300多年来绍剧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有着这般深厚的群众基础。
  绍剧演出活动很早就在慈溪出现。解放前绍兴梨园的“贵发舞台”、“鹤皋舞台”等曾来周巷等地演出,桥头的“龙凤轩班”、“它坤班”也上演过绍剧。因此,慈溪群众对绍剧有着较深的情结。
  二、如火如荼的绍剧演出活动
  绍剧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在慈溪,尤其是慈溪中西部有很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拥有一大批绍剧戏迷和观众。解放前,浒山城内有两个“舞台”是票友们集聚的地方。一个是中街原牌轩弄西侧炮杖店内的“万春舞台”,另一个是西门孙济生家的“天顺舞台”。票友们几乎每晚必聚,“你方唱罢我登台”。所谓“万春”、“天顺”是所在地的店铺号,“舞台”在当时的含意就是戏文班子。这两个“舞台”唱的多为绍剧。当时浒山绍剧的“台柱子”有:能唱能奏的“震瞎子,”拉板胡的胡世君,“正生”陈尧治,剽悍狂放的“大花脸”划船阿炳..
  全国著名绍剧一级演员、绍剧《三打白骨精》中美猴王的扮演者刘建杨曾多次应邀来慈溪演出,因慈溪观众对绍剧的热情而深受感动。他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写道:
  春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和和美美、举家欢庆的日子,但对于一个艺人来说却是最忙碌的时候,我也不例外。但能给大家带去更多的欢乐也让我从中享受到了职业的满足感。我认为猴王是一种精神,而文化是一种产业。我们浙江绍剧团每年春节都要下乡演出,有猴戏当然少不了我。在慈溪周巷的一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演出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热爱绍兴大班、多么迷恋绍剧猴戏、多么喜欢我十一龄童刘建杨的表演啊。每当上演《三打》,那里的观众就会发狂,观看演出的群众就会突然增加到两万!
  天元、长河、周巷、庵东、浒山等地都有职业性的绍剧演出团体,还经常举办绍剧演出活动。如在长河镇,有一大批的“绍剧迷”,他们不仅喜爱绍剧,还非常懂绍剧。长丰村为了让村民们过过“戏瘾”,与和促会各会员企业出资30万元请来浙江绍剧团,从2007年3月16日开始,献演《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绍剧经典剧目,每一场演出都是人山人海。
  2003年11月16日晚,长河影剧院成了人的海洋。由长河镇文化站举办的“戏曲精品献演”晚会吸引了大批观众,剧院内外可以用“火爆”两字来形容。晚会邀请了浙江绍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余姚姚剧团与慈溪戏迷联袂演出。大家一睹国家级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风采,亲耳恭听到这些表演艺术家的真腔实调。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十三龄童带来了他的拿手好戏——《二堂放子》、《三打白骨精》。这次演出阵容庞大、名角荟萃,演员中包括曾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国家一级演员5名。
  经典绍剧剧目吸引了那么多群众前来观看,连浙江绍剧团的工作人员也始料未及。台上角儿刚一开嗓,台下早已响起雷鸣般掌声和叫好声。不少村民白天要上班,看不了演出,晚上便早早赶到戏场占好位置。
  随团前来的浙江绍剧团副团长林柏根对长河戏迷的热情连连惊叹。他说,剧团每年都要应邀外出演出150余场,但像长河这样的火爆场景却不多见,尤其可喜的是其中还有两成中青年观众,他希望绍剧能够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
  2010年5月29日晚,在慈溪浒山城区步行街金黄道地,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绍剧专场演唱会”,观众外三层里三层。绍兴、慈溪、余姚绍剧爱好者张魏巍、赵焕庆、钱慧韵、金志勇、吕均芬、钱先初等上台演唱了《战长沙》、《龙虎斗·叹营》、《斩李广》、《三请樊梨花·洞房》等绍剧经典唱段,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被人们称为绍剧“戏痴”的周巷镇长胜市村企业家冯天源,资助村里文艺活动费达30多万元,并在慈溪成功举办了“天源杯”戏剧大奖赛、“大兴杯”业余绍剧大奖赛。冯天源说:“绍剧有滋有味,村民无论唱、学或者看,都比窝在家里看电视强。从小长大的兄弟都羡慕我,也爱上了绍剧。”
  慈溪绍剧活动的蓬勃开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甚至引起了上海有关方面的关注。2003年4月的一天,雨后的上林湖格外清新,荷花芯遗址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有画着脸谱穿红着绿的戏角,有敲锣打鼓拉胡弹琴的乐队,有扛着摄像机、举着长柄话筒聚精会神的摄制剧组..正是花红叶茂时,富有节奏感的乐器声伴着高亢激越的绍剧唱腔,在青山绿水间回荡,与满坡的青瓷残片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文化底蕴图。这群特殊的客人是来自上海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游记》栏目的剧组人员和我市天元镇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的成员。《戏游记》栏目主要是把各地人文景观跟戏曲(尤其是当地戏曲剧种)融合在一起,通过特定环境、特定剧种来吸引戏曲观众和旅游观众的目光。剧组曾到杭州断桥拍摄越剧《白蛇传》、绍兴沈园拍摄《陆游》、余姚拍摄姚剧等,把那些在当地流传很广的戏曲或是实际发源地的某个剧种用人文景观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完美的体现。
  剧组此次是到绍兴地区拍摄绍剧的。绍剧虽然发源于绍兴,但我市天元、长河镇的绍剧在上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选择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作为此次绍兴之行的第一个拍摄目标。选择上林湖,是因为那满坡代表古老文明的青瓷碎片,体现了慈溪深厚的文化内涵,把代表文化的绍剧艺术和代表文明的越窑遗址完美地结合起来。
  《包公》、《关公》、《济公》俗称是绍剧著名的三公戏,而《包公打銮驾》则是三公戏中最精彩的一折。此次,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出演的正是这出戏。
  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成立于1999年,有来自我市各地及周边地区的成员30余人。十三龄童、钱慧韵、沈小梅等绍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担任艺术顾问。该团从坐唱、乘凉晚会到折子戏、全场大戏、邀请外出献演一步步发展过来,在我市周边地区乃至上海有着很广的影响,该团成员经常作为特邀嘉宾到上海“绍剧之友社”等地友情表演、交流演出。上海“绍剧之友社”一行43人还专程来到天元镇,与天元绍剧沙龙同台演出。慈溪、余姚、绍兴、上海等地的绍剧票友们以绍剧会友,经常举办演出活动,切磋表演技艺,相互取长补短,增进了友情友谊,成为慈溪绍剧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8年5月2日,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在浒山成立。这是由余姚、慈溪两地绍剧爱好者自发组织、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绍剧艺术”为宗旨的民间戏曲演出团体。该联谊会自成立以来,经常下社区、进农村进行义务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绍剧戏迷群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慈溪民间职业绍剧团和绍剧沙龙
  浒山业余红星剧团
  浒山业余红星剧团成立于1950年初,初建时,得到了原浒山区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所需资金由潘珠炎、陈宝成等捐赠。现慈溪市资深人大代表、原浒山镇医院院长胡仲墀是剧团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导演是陈连炎,编剧为郑家增。演员大多来自“万春”、“天顺”两个舞台的“票友”,约有20余人。集合地点在“万春舞台”附近的“二楼一阁”上,排演在老机关学校(时称“二小”,旧址在现今的上林坊)。
  浒山业余红星剧团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在“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启发下,根据京剧《九件衣》情节改编的五幕二场现代绍剧《仇与恨》。剧情揭露了旧社会一个伪区长敲诈百姓、强抢民女的罪行。此剧公演后当即轰动浒山,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演出的第二个剧目是《白衣战士》,是为了配合抗美援朝而编写的独幕话剧。它演遍了浒山全区,还在余姚城隍庙连演三场,场场爆满。以后剧团也曾演过《信陵公主》、《芳草碧血》等越剧。
  1955年,红星业余剧团由浒山工会接办。其间,以省级红旗单位浒山旅社优秀职工徐杏娟为主人公原型而创作的剧目《服务员》,代表宁波地区参加了全省职工汇演,荣获了四项大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浒山业余红星剧团解散。
  1996年8月,以胡仲墀为首的浒山街心公园业余戏曲组(亦称浒山老龄委戏曲组,2004年1月改名为“仲春艺术团”)组建,其中有不少成员如陈定铿、陈绍明、陈如振等都是原红星剧团的团员,平均年龄64岁。主演绍剧、越剧,也演京剧、黄梅戏。10年来共演出近600场。演出足迹踏遍浒山街道各社区、市内各集镇,远至上海大观园、杭州黄龙洞等。戏曲组的事迹在《中国老年报》、浙江、宁波、慈溪三地日报和电台上均有过报道。
  云城横江俱乐部
  云城横江俱乐部(又称“横江班”)成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当时是周巷区云城公社横江大队(现周巷镇大古塘村)的农村俱乐部。开始是演姚剧,后改演绍剧,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三月三》、《革命新风》及自编的《乌木匣》、《夺牛》、《洪庄新风》。在慈溪、余姚、上虞三地演出了数千场。
  “横江班”当时被群众称“小班子”,在当地较有名气。演员都是本村人,演出不计报酬。大队与各生产队都大力支持,排演和演出时,生产队不扣工分。老生周升荣、旦角周彩花是大家喜欢的演员,他们演出《一袋麦种》、《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时,台下人头挤挤,观众无一人中途退场。
  有一年冬,在横河埋马演出时,有人将夜场演出的《红灯记》有意误传为《三打白骨精》,误听的群众冒雪从四面八方赶来。《红灯记》开演,鸠山登场时,台下就高喊“要三打白骨精”,“打死贼鸠山”。还冲进化妆室,砸烂了“班箱”。
  “横江班”的创作小戏《夺牛》获县调演第二名,《洪庄新风》和《迎着朝阳》也在历届调演或会演中获得好评。二十世纪八十年,因戏剧市场疲软、人才青黄不接等多种原因,横江班自行解散。
  周巷镇长胜业余绍剧团
  周巷镇长胜业余绍剧团是解放初由街绅发起、自发组织的民间剧团。1963年为长胜业余俱乐部,后改名为长胜业余剧团,原演越剧。在一次演越剧《杨立贝》时因有位演员唱了一段绍剧,获得观众满堂彩,后改为绍剧团,时有演职员38人。文革前,演得最红的是绍剧《血泪荡》、《胭脂》、《为奴隶的母亲》、《三丝绸》等,文革期间,演“样板戏”,一年演出100多场。1968年,去五洞闸演出《沙家浜》途中,手扶拖拉机在浒山翻车,主要演员受了伤,虽然最后向其他剧团借来演员,完成了演出任务,但元气大伤。之后,便逐渐减少演出,直至解散。
  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
  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是由余姚、慈溪两地的绍剧戏迷和绍剧爱好者组成。2008年3月,慈溪的两位绍剧戏迷蔡碧英和徐坚强通过当时浒山街心公园戏曲演唱这一平台,聚集了一大批绍剧爱好者,于当月23日下午,在浒山秀水华庭社区会议室召开了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商议联谊会成立大会相关事宜。4月28日,经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查同意,报余姚市民政局批准备案,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正式成为合法社会团体。2008年5月2日下午,在慈溪市上林中学大礼堂举行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成立大会,通过了《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联谊会理事会从成立至今已三届。
  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蔡碧英,会长:徐吉相,秘书长:何明军,理事:徐坚强、邹义侠、杨建权。
  2009年5月,联谊会换届,选举产生了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会长:蔡碧英,会长:徐吉相,常务副会长:王范,副会长:徐坚强、吴吉民,秘书长:何明军,副秘书长:郑铁红,会长助理:胡晓夷,杨建权为理事。
  2011年5月,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再次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岑宇,会长:徐吉相,常务副会长:王范,秘书长:何明军,副会长:徐坚强、吴吉民、胡晓夷。副秘书长:郑铁红,理事:杨建权。
  联谊会还聘请了十三龄童、筱艳秋、胡惠云、胡建新等绍剧艺术家为艺术顾问和艺术指导。
  联谊会从成立至今,举办了多次活动,较大影响的活动有以下几次:
  2009年5月2日下午,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成立一周年庆典大会在余姚市朗霞街道影剧院举行。联谊会全体会员出席了庆典大会。朗霞街道宣传办、浙江绍剧团、绍剧前辈名家、上海绍剧之友社、绍兴水乡戏会、慈溪仲春艺术团、余姚市最良戏曲联谊会均派代表前来祝贺。晚上举行了绍剧专场演唱会。
  2010年4月25日,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成立二周年庆典活动在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农庄隆重举行。这一天恰逢朗霞天华村第一届“锦绣天华”文化艺术周开幕,来自上海、绍兴、嵊州、新昌、上虞以及余慈地区的绍剧前辈、专业演员及戏迷观众参加了活动,晚上举办了庆典演出。著名绍剧艺术家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李延寿等著名艺术家登台表演了《龙虎斗》、《三打白骨精》中的精彩片段。
  2011年5月3日下午,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成立三周年庆典大会在慈溪市人民大会堂举行。慈溪市文广局、余姚市文广局、余姚市艺术剧院、慈溪市戏曲家协会、浙江绍剧团、绍剧前辈名家、上海绍剧之友社、绍兴水乡戏会、慈溪大德戏曲艺术团和联谊会全体会员出席了庆典大会。晚上举行了绍剧专场演唱会。
  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
  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创建于1995年。是年8月的一个晚上,天元10余位绍剧戏迷凑在周宝海家唱绍剧,一声“宋天子在河东被困七载”的小工倒板,引来左邻右舍满满一道地。在天元,绍剧戏迷们经常轮流“坐庄”唱绍剧,这便是“天元绍剧沙龙”的雏形。
  1999年9月18日,绍剧沙龙艺术团正式成立,团长钱先初,副团长张国乔、周书祥,成员30余名。并聘请十三龄童、钱慧韵、沈小梅等多位绍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担任艺术顾问。成立大会上,在天元剧场演出了《血泪荡》和《包公》。
  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成立来,多次被邀到横河孙家境、坎墩、长河、杭州湾等地演出,还参加庆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和市戏曲大奖赛等活动,并在市“方太杯”戏曲演唱赛和市传统戏曲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和2个二等奖。
  2001年2月,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应邀携带《断太后》、《二狼山》、《龙虎斗》三个经典绍剧折子戏,赴上海“绍剧之友社”友情演出。同年5月,上海卫视《新上海假日》剧组要录制上海绍剧之友社活动情景,该社又邀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出演《龙虎斗》。2003年3月,团长钱先初作为特约嘉宾应邀出席上海绍剧之友社成立十八周年纪念活动,他演唱的《于谦》和《包公打銮驾》,连绍剧艺术大师六龄童也由衷地赞叹道:我看你的唱腔比正宗绍剧团的正式演员还要好!同年4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游记》栏目来慈,在上林湖专门拍摄了“沙龙”成员的精彩大戏《包公打銮驾》。2005年3月5目上海绍剧之友社成立二十周年,“沙龙”也排练了精彩剧目,参加了他们的庆祝演出。
  团长钱先初于2004年8月加入浙江省戏剧家协会时,是破格入选的。因为按照规定加入省戏剧家协会需要国家三级演员以上的中级职称,而钱先初只是个退休的农村电工,没有专业职称,但由于他和他所带领的沙龙艺术团演出面广,影响力大,而且是省内唯一的跨省参加文化交流的农村剧团,所以令省剧协领导刮目相看。
  慈溪市浒山街道余慈绍剧团
  慈溪市浒山街道余慈绍剧团是余姚、慈溪绍剧爱好者自发组建的群众性戏迷组织,成立于2008年5月2日,是目前我市较有影响的民间演出团体。剧团以“发扬绍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有会员60余人,年龄最大85岁,最小13岁。擅演、擅唱绍剧《龙虎斗》、《包公打銮驾》、《打太庙》、《两狼山》、《珠砂球》、《于谦》、《战长沙》、《三清樊梨花》等传统剧目中的折子戏及经典唱段。会员胡晓夷、吕均芬、徐吉相、黄金孟、魏华文、徐强余等曾参加“江浙沪”绍剧戏迷大奖赛,分别获得过金奖、银奖。剧团还聘请十三龄童、钱慧韵、李延寿、陈顺泰、筱艳秋、沈筱梅、筱兰芳等绍剧前辈为艺术顾问,聘请浙江绍剧团姒元法、施洁净、胡建新等优秀演员为艺术指导。
  剧团成立后,经常举行演出活动,并“以戏会友”,加强与各地戏迷,尤其是与外地绍剧戏迷之间的交往联系和艺术交流活动,至今已赴各地演出100多场。
  2009年5月3日,为庆祝劳动节暨联谊会成立一周年,剧团举办了专场演出。除会员表演节目外,还特别邀请了著名的绍剧表演艺术家十三龄童、钱慧韵、筱艳秋、李延寿和浙江绍剧团的著名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出。10月份,在余姚朗霞街道的新新工业区及天华村演出3场,前来参加演出的除会员外,还有退休的绍剧著名演员和上虞、泗门、天元等地的绍剧爱好者。平时,经常在各地公园、住宅小区中自发组织绍剧专场演唱会,并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业余演出。2010年3月13日,剧团受邀参加上海绍剧之友社成立25周年庆典活动,组织会员40余人赴沪祝贺并参加演出。演出了《两狼山·碰碑》、《薛丁山·洞房》、《龙虎斗·大斗》、《前潼关》、《寇准进京》等节目。
  四、绍剧“戏痴”冯天源家族及“铁杆戏迷”钱先初
  (一)“戏痴”冯天源家庭
  冯天源,1945年9月出生于姚北段头湾村(今慈溪周巷镇长胜市村)。他的爷爷、父亲及儿子、孙女五代都爱绍剧。初中毕业后,冯天源白天做五金学徒,晚上随长胜业余绍剧团四处演出,既吹笛子又拉二胡。偶尔因演员生病或有事请假,也做替演救场的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绍剧现代戏《血泪荡》一剧中,他演过“舍牛”、“王桂堂”等六七个角色。慈溪市撤县设市前夕,还独资举办过慈溪县业余绍剧大奖赛。近几年,每年都要举办一些大型文艺活动,其中于1998年出资支持宁波市剧协举办的“宁波市天源杯戏曲大奖赛”和2001年绍兴黄酒节受绍兴电视台邀请组织的“慈溪市农民绍剧进越城”活动,反响良好。
  冯天源的爷爷,也是一个戏迷。他会打击乐器,尤其敲锣鼓敲得特别好,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特色。还会吹唢呐内,边吹边走3公里不用换气,当时姚北一带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向他拜师学艺。冯天源的父亲,同样是戏迷。是农村集镇商店里的一名店员,他的锣鼓敲得比冯天源的爷爷还好,吹唢呐也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冯天源和他的3个兄弟、4个妹妹,从小就对绍剧着迷。他七八岁时便爱好吹笛,后来边做五金学徒边为戏班伴奏,一直是戏剧文化活动的热心参与者和组织者。长胜市村周围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他们这个大家庭,人人会弄丝竹管弦,个个能唱名段名曲。冯家人走拢来就是一个“戏班”,再加上各自的妻室夫家,儿孙子女,周末聚在一起,你拉我唱,锣鼓开场,好不热闹。现在,凡正规绍剧戏班里所有的乐器,冯天源都备齐了,宝贝一样放在专门的房间。夏天的傍晚,往院子里泼几桶井水。然后搬出来锣、鼓、铙、钹..轻轻敲几下锣,再拉开板胡,高亢的绍腔一经吼起,对周围的亲朋好友、隔壁邻居便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尤其是粗犷豪放、声调高亢激昂的绍剧,特别为群众所喜爱。
  冯天源的爱人,也是绍剧爱好者。有趣的是,冯天源与她的认识,也是以绍剧为媒促成的。有一次,剧团坐着大乌篷船去宗汉马家路演出。船里人不多,冯天源看见有个姑娘独自对着潺潺的流水发愣,便走过去,跟她攀谈起来。闲谈中,知道她父亲是一位粮食局下放干部,她正为身世问题而略有感伤。当天晚上,她出演绍剧《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演到把辫子甩过去、用嘴巴去咬的动作时,因用力太猛,假辫子飞了出去,正好飞到了冯天源的身上。到现在冯天源都不知道,那天她到底是故意还是无意把辫子甩到他身上的。在他把辫子交还给她时,他才发现这姑娘的眼睛特别清澈明丽.后来这位姑娘就成了冯天源的妻子。
  冯天源才高中毕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剧团中也算得上是一个秀才了,有些动作设计、台词改动,一般都要请他操劳,他除了会吹笛子、拉二胡外,还是剧团的导演和编剧。
  在冯姓家族中,冯天源的侄女杨思思也是一位重要角色。当年,她以唱腔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浙江省艺术学校绍兴分校录取,毕业后,分配在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已成为剧团的一朵团花,她的唱段,曾多次在绍兴电视台的《兰花艺苑》栏目中播出。
  然而最让冯家引为自豪的是冯天源的大孙女冯嫣姬,她从小就练唱、吊嗓子,3岁时就能唱一些越剧名段,7岁开始唱绍剧,受过绍剧名角十三龄童、沈筱梅等名师的指导。
  2004年5月,12岁的冯嫣姬作为宁波市唯一的选手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浙江赛区选拔赛,从来自全省各地的23名业余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业余A组一等奖。当年8月下旬,她又代表浙江省队参加中国剧协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以演唱绍剧《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响》选段,从4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国小梅花称号。与天元的越剧小梅花钱王斌斌、长河的越剧小梅花俞淇淇一起,成为慈溪戏剧史上成绩最骄人的小小艺术家。
  冯天源笑称自己不是普通的戏迷,而是“戏痴”。那年冯天源应邀参加省绍剧大奖赛的汇报演出,省里戏曲界的名角们和他坐在一起。当时一位金奖获得者唱跑调了,尽管是很小的出入,可还是没能瞒过专家们的耳朵。但冯天源却说,不是演出者出错,而是拉二胡的师傅把其中一根弦调低了。经过仔细辨认,果然如此!这令当时在场做评委的“十三龄童”王振芳老师惊讶不已,即呼他为“戏痴”。从那以后,“戏痴”这个称呼就被冠在这位爱戏的企业家身上。
  2005年9月,浙江省著名戏曲理论家谢涌涛先生通过王振芳老师的介绍,陪同日本学者矶部佑子教授,专程到冯天源府上采风拜访。事后谢老专门以书信形式致意冯天源,赞他为“一位奇特的人物”,“根植”在戏曲这方土地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商”。
  冯天源不仅热心于对新人的培养,而且热心于慈溪绍剧活动的开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天,浙江绍剧团的一批离退休演员王振芳(十三龄童)、钱慧韵、孙小梅、丁少琴等十三人到冯天源家做客,席间谈到要组建一个剧团。冯天源当即捐资3万元,还免费提供了一些乐器,又定剧团名称为“浙江绍剧第一舞台”,王振芳、丁少琴为团长,冯天源任名誉团长。全团40多人,在民间演出,大受欢迎。这既为退下来闲置在家的老一代绍剧艺术家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老有所为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增添了绍剧人才资源。当时,全国所有剧团在电视的冲击下,逐渐萎缩,几乎都亏损,而“浙江绍剧第一舞台”却是赢利的。冯天源为“浙江绍剧第一舞台”奔走联系,在义四、精忠、周巷、相公殿等地多次演出。虽然“浙江绍剧第一舞台”仅维持了7年,但冯天源对“浙江绍剧第一舞台’的最大满意是:在戏剧青黄不接的艰难7年中,培养了一大批慈溪的绍剧观众,为绍剧的传承、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冯天源现为慈溪市政协委员、慈溪市剧协名誉主席。
  (二)“铁杆戏迷”钱先初
  钱先初,男,1945年初冬,出生在当时姚北天元镇西街一户农民家里。他对于绍剧也是情有独钟,听来令人动容。
  钱先初的家在天元西街的武圣殿旁,这是姚北仅有的一座关帝庙,庙有一坐南朝北的戏台,经常演出绍兴大班(绍剧)。小时候他很爱哭,但奇怪的是,一听到戏台上的锣鼓声和唱戏声,他就会停止啼哭,静下来听戏。钱先初的祖母视他如掌上珍宝,经常抱着他去看戏,绍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土改时,土改工作队在天元工商界由隆泰慎布庄老板出钱组织了一个业余剧团,配合宣传演出节目,剧团成员大都是商界的青年和天元小学的老师。钱先初的父亲有一副好嗓子和好身材,成了这个剧团唯一的农民演员,主演过《玉面狼》、《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剧目中的主要角色。钱先初从小就跟着父亲到剧团听看戏,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心中也萌发要唱戏的念头。10岁那年,钱先初在长河草帽小学举行的长河区小学生汇演中唱绍剧,被人们美誉为“十龄童”。
  1956年台风后,易风绍剧团来天元武圣殿(后改成人民大会堂)演出,曾看中了钱先初,要把他带到戏班去,但由于当时他家里规矩严厉,封建思想严重,看不起戏子,终于没有去成。
  1962年春节,天元公社成立了中心俱乐部,要演出绍剧折子戏,钱先初扮演了《刘四姐》中的男主角——肖子章。不料演出一鸣惊人,满场掌声,人们都很惊奇。其实这是他偷偷向同兴绍剧团的名角张少云先生学的艺,因为当时同兴绍剧团的画师钱彰武先生与钱先初的父亲是老朋友,同兴剧团来慈溪演出时,钱老就住在他家,由钱彰武介绍偷偷地向张少云学了这出戏。从此以后,俱乐部就把《三月三》中的周宏亮、《一家人》中的老爹、《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等主要的角色都交于他演。钱先初跟随着俱乐部到过余姚、慈溪、上虞演出,并小有了名气。1970年的一次演出中,被当时的县政工组领导看中,把他特招为“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并把他的户粮关系转为城镇户口,又派他到上海、杭州、绍兴观摩学习,参加文艺训练班培训,这让他增加了不少专业知识并提高了演技水平。可惜好景不长,因钱先初父亲曾被抽壮丁到国民党部队去服过役的历史原因,1972年钱先初被迫离开了心爱的舞台。
  命运总是捉弄人,十五年后,文艺舞台又一次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钱先初受邀参加了宁波地区的小戏汇演,在绍剧《白绫血》演羊太医,获得了优秀演出奖。1996年,又由冯天源推荐参加了宁波市戏曲邀请赛,荣获了一等奖、宁波市电视戏曲大奖赛二等奖、浙江省绍剧演唱大赛银奖,引起了十三龄童、钱惠韵等名家的重视。2000年,十三龄童和钱惠韵领队到上海逸夫剧场演出,56岁的钱先初也应邀随团前往演出,大获成功。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对他尤为夸奖说:“我们浙江绍剧团的演员中,像你这样好的嗓子也是很少的”。这次上海演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也结识了很多戏迷朋友。他从一个农民出身的业余演员,从乡下的草台,登上宁波大剧院,登上上海的大舞台。
  岁月蹉跎,漫漫人生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无奈。钱先初这一辈子虽然未能实现自己成为专业绍剧演员的夙愿,但能从慈溪广播电台录音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之播出唱段,从慈溪电视台到东方电视台为他摄制专辑,他已经很知足了。因此当上海有线电视台采访他并问起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说:我不会服老,我还要为慈溪的群众绍剧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节 甬剧
  一、甬剧的产生、发展与艺术特色
  “甬”,是宁波的简称。甬剧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花鼓滩簧声腔。甬剧是从“田头山歌”与“对山歌”(宁波一带农民和艺人在劳动时的歌唱)发展到“唱新闻”、“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四明宣卷”等等说唱艺术为主的说唱形式,后又逐步吸收沪剧、姚剧、杭剧、锡剧、苏剧、文明戏和后来京剧、昆剧、话剧等剧种的艺术营养,走上舞台,成为戏剧艺术。
  甬剧的流行区域最早主要是在鄞县、奉化一带。后来,逐步遍及宁波地区以及舟山一带乡镇。据史载,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业余串客艺人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到上海,曾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过“宁波滩簧”。后来又称为“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时又改称“改良甬剧”。
  解放前,在上海演出的甬剧团体有10多个,他们大都在中小剧场和茶馆里演出,在上海生活的宁波人是他们的基本观众。
  解放后,在上海演出的甬剧演员金玉兰回到家乡宁波,与王文斌“滩簧”戏班合并,组成了宁波第一个职业甬剧团“合作甬剧团”。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正式成立了“宁波市甬剧团”。
  甬剧艺术从萌芽到形成,大致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早期所演剧目大多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多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也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1939年,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首次使用了布景和灯光。此后又从文明戏中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甬剧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并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成熟的。她注重对观众欣赏心理的探察和反馈,注重戏剧艺术的娱乐和消遣作用,在城市小市民中拥有大量的基本观众。
  甬剧经过“宁波滩簧”、“改良甬剧”等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以话剧表演为主,又吸收传统戏剧的表演手段,并根据本剧种的特点,初步建立了自身的表演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被人们称为“话剧加唱”。甬剧的表演十分逼真,人物刻画很细腻,观众用“活龙活现”来形容这种真实的表演。
  甬剧艺术最鲜明的特色是擅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生活。从“串客”时期最早的剧目来看,基本上都以普通民众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他们争取婚姻自由的抗争精神。以后,上海出现的“宁波滩簧”、“改良甬剧”,题材大多也是选取都市中的现实生活,主要表现当时资产阶级和城市中小市民的生活现实,并以“西装旗袍戏”的形式演出。解放以后,宁波、上海的“新甬剧”创作演出,从1950年上海演出的《血染家乡泪》,到1989年宁波市甬剧团创作演出的《爱情十字架》、《秀才的婚事》,直到近年《浪子奇缘》、《罗科长下岗》、《风雨一家人》、《桑兰》等等,无不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事业和爱情。因此,甬剧现代剧目的特点,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它特别能“赶潮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正是由于甬剧拥有这股强烈的“时代性”,才使得它的作品一直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并能保持着非常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甬剧还是一个不断吸收新事物、不断改革创新的新剧种。从甬剧走过的道路看,它每前进一步,总要进行一次革新,总要向其他剧种、其他艺术样式学习借鉴新的东西,并经过改造、消化,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甬剧较少保守性,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吸收快、创新快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甬剧的艺术质量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明显的提高。
  甬剧还有一个特点是通俗化、大众化,始终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早在“串客”时期它就和广大普通劳动者同呼吸、共命运,大胆上演了一批反映劳动妇女争取婚姻自由幸福、揭露封建礼教罪恶的“滩簧”小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改良甬剧”时期,主要上演“西装旗袍戏”。尽管这类剧目有些曾一度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大多数剧目还是揭露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官僚的腐朽生活,反映了当时小资产阶级以及城市小市民的不幸遭遇。因此,这类剧目仍与当时整个民众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解放后的“新甬剧”创作,更是直接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并努力表现出现代人的精神和风貌。甬剧舞台上没有帝王将相,只有普通民众。所以,通俗化、大众化是甬剧剧目、特别是甬剧现代戏剧目的一大特色。
  甬剧的主要传统剧目有:《半把剪刀》、《双玉婵》、《天要落雨娘要嫁》等。1962年3月,上海堇风甬剧团被邀首次进北京演出了这三大剧目,引起首都文艺界的注意。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全国剧协等领导周扬、夏衍、徐平羽、马彦祥、刘厚生等先后观看了演出,戏剧评论家相继发表赞评,三个剧目被称为甬剧的“三大悲剧”。
  二、解放前后甬剧在慈溪的演出活动
  慈溪东部地区语音与宁波方言较接近,所以甬剧也曾在慈溪东部地区广为流行,并得到东部地区群众的喜爱。
  甬剧是何时传入慈溪的,已无可查考。据邱王村90岁老人黄通云回忆,抗战之前,宁波“甬滩”(宁波滩簧)曾到邱王王家祠堂演过《庵堂相会》,旦角是杨阿宝,生角是“蜜枣黑炭”。后陆续有宁波民间艺人到邱王唱“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等,演出一般在鼓楼、老祠堂、花屋(大人家),剧目较低俗,如《买生姜》、《买橄榄》、《凤阳桥》等,调子多似“讨饭调”。
  从邱王村调查的情况来看,慈溪东部地区群众甬剧活动的开展与曾在镇海县文化馆、宁波文化馆工作过的邱焕勋有很大的关系。邱焕勋是一位优秀的群众戏剧活动者,也是一位热心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出于他对家乡群文工作的热爱,逢年过节,他经常邀请宁波市青年甬剧团来邱王演出,演出剧目有《半把剪刀》、《杨立贝》、《双玉蝉》、《红珊瑚》、《星星之火》等,这点燃了慈溪东部群众对甬剧的观赏兴趣,并成立了邱王村业余甬剧团。邱焕勋同时还是位业余戏剧作者。他依托当时的农村俱乐部这个平台,积极创作了一些甬剧剧本。1965年下半年,由邱焕勋、邱焕飞创作、由村业余甬剧团自导自演的甬剧小戏《医牛记》,在慈东各地巡回演出,场场火爆,后来还应邀到浒山演出——这可能是浒山第一次演甬剧。《医牛记》的剧情是:“一个姓周的兽医爱上了一个农村姑娘,姑娘的母亲反对女儿爱上一个兽医。姑娘的父亲是个养牛模范,在春耕季节,不慎牛病倒了,急得他到处找治牛病的医生,一时又无门路。母亲在割牛草时得到一青年的帮助,当青年得知他们为牛生病焦急万分时,便自告奋勇为牛治病,将牛治愈。喜得老夫妻连声道谢,又再三邀他到家做客,不料这青年正是女儿的对象。于是皆大欢喜。”同年11月,这个剧目参加了县文艺会演,获了奖,并在县干部大会上演出,被县广播站录音播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后来还参加了宁波地区农村俱乐部文艺调演,在宁波民乐剧场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慈溪群众戏剧活动落入低谷,甬剧也同样难逃厄运,一度被禁演。
  1974年冬,邱洋文宣队成立,甬剧小戏在邱王再次兴起,邱洋文宣队在村团支书杨腾策组织下,排演了甬剧《红枫岭上》、《开河之前》、《把关》、《追猪苗》、《山乡春早》等。主要群众演员有:邱焕飞、邱珍芬、邱于青、邱振法、邱振江、邱初人等,并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范市、灵湖等地演出。
  1984年,由邱雄飞编剧,邱焕飞导演,邱振芬、邱鹏振主演的剧小戏《两张奖售单》参加县文化中心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1978年,龙山区成立了“计划生育宣传队”,好多节目都是用甬剧曲调演唱的。这在东部地区的观众听来,感到特别的亲切。因此取得了更好的宣传效果。
  这一时期,外地甬剧演出团体也常来村子里演出,如西门外村自2005年起,每年都要请宁波甬剧团来文化宫大舞台演戏。2009年,还在这个舞台上举办了庆祝村文化综合大楼落成甬剧专场。2010年3月至4月,宁波滩簧、宁波走书在邱王、李家村连演了30多天。
  由于语言上的关系,甬剧在慈溪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大流行,但偶尔也有演出。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宁波甬剧团也曾来慈溪浒山镇的市人民大会堂演出过《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等甬剧传统剧目。
  甬剧在二十一世纪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排演了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优秀甬剧《典妻》,该剧曾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曹禺戏曲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演出,受到戏剧界盛赞。2004年3月,该剧首次下乡来慈溪市长河影剧院演出。精美的舞美设计,折射时代命运、人性光芒的剧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演技巧,深深陶醉了当地观众。
  2004年5月26日、27日,应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文体局的邀请,宁波甬剧团再次在慈溪市人民大会堂演出二场《典妻》,在慈溪大地引起很大的反响。
  三、甬剧未能成为慈溪戏剧活动主流的原因
  甬剧虽然是慈溪戏剧活动中的地方剧种之一,但因地域和历史等多种原因,一直来未能成为慈溪戏剧活动的主流。从地域来说,慈溪东部地域人口在慈溪现境中的比例较小,不到慈溪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些地域1954年前属于镇海县,在方言上与甬语相近,这是甬剧能进入慈溪东部地区的先决条件。
  从自身的风格来说,甬剧也缺乏在慈溪形成大气候的条件和基础。甬剧虽然也是脱胎于民间说唱的草根艺术,但他的根源与姚剧、绍剧不一样,他是在宁波滩簧的基础上,吸收了宁波走书及四明南词曲调,而这些曲调与姚滩的民间小调、雀咚咚、新闻调相比,缺少浓郁的民间性、地方性和群众基础。
  宁波走书与四明南词都原属于城市文化的范畴。尤其是四明南词,词藻华丽,韵律讲究,历来是演出于酒楼高堂、取悦于达官贵人的贵族艺术。多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宁波走书亦如此,它们都不如姚剧、绍剧语言通俗,插科打诨,打情骂俏,多具农村野味,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从题材来看,甬剧大多表现的是城市小市民阶层,体现的是对封建道德伦理的批判,这与慈溪群众喜爱的反映农村草根生活的习惯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甬剧在慈溪的演出活动断断续续、时起时伏,星星点点,自生自灭,未能形成大气候和热潮。除了东部地区成立过少量的业余甬剧团外,几无其他职业性的甬剧演出班子。
  四、把甬剧引入慈溪的领头雁邱焕勋
  任何一门民间艺术的传承、兴旺与发展,总离不开热衷于这门艺术的骨干和传人的努力。甬剧由于受上述原因的局限,在慈溪东部地区上演实属不易。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位情系群众甬剧活动的热心人物、群众文艺的领头人邱焕勋,他是甬剧在慈溪东部地区的传播者和引导人。
  邱焕勋是龙山邱王村人,出生于1933年,初中文化。1951年,年仅18岁的邱焕勋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在部队军训了六个月,后因其父解放前曾当过国民党政府的区长而被退回家中务农。
  当时的邱王村隶属镇海,是现今慈溪境域最东边的一个行政村,与镇海地界相接。村里的群众文化基础较好,解放初期邱洋村就成立了“火炬”剧团,配合抗美援朝的宣传。邱焕勋曾在陶寿康、郑永宝编导的越剧《朝鲜青年》中饰演过主角,并在镇海城乡演出。
  1953年,邱焕勋去镇海大碶镇担任速成学校教师,后来又调到镇海县文化馆和宁波市文化馆工作,他的艺术才华也初见端倪。1961年,国家暂时困难时期,精兵简政,邱焕勋从镇海县文化馆回到邱王村务农。
  回到家乡后,他的心仍惦记着在镇海县文化馆搞过的群众甬剧工作,暗暗下定决心,要在邱王重振群众甬剧事业。每到逢年过节,他说动村领导邀请宁波市青年甬剧团、曲艺队来邱王村演出。由于邱王离宁波近,语言上又十分接近,甬剧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通过几次演出,也培育了一大批甬剧观众,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们都喜欢上了甬剧。
  看到群众对甬剧的热爱,邱焕勋心里很高兴。他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利用农村夜校和俱乐部阵地,为村民传授了甬剧的基础知识。每天夜里,邱焕勋边拉胡琴边教大家唱甬剧。通过邱焕勋的言传身教,甬剧曲调在邱王传唱开来。
  与此同时,邱焕勋悄悄物色成立业余甬剧团演员入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心中有了底,对几个唱功较好有发展潜质的演唱骨干进行了重点辅导,并找了村里会弄乐器的人,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识谱,如何弹拉甬剧,并为教唱甬剧伴奏。一时,邱王一带男女老少很多人都会哼上几句甬剧调子。在田头干活时,人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甬剧来。村俱乐部在排演文艺节目中,都以排演甬剧小戏为主。
  演甬剧,是邱焕勋多年的愿望,他要在自己家乡实现未能在镇海县文化馆实现的甬剧梦。但当时,一个小小的村庄,哪有演《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等大型戏剧的条件?邱焕勋决定自己动手创作甬剧小戏。正好,那时村里发生的一则真实的故事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65年底,邱焕勋把自己的创作思路与同村的“笔杆子”邱焕飞讲了,两人埋头苦思,写出了甬剧小戏《医牛记》。
  初稿完成后,邱焕勋邀请了几个文艺骨干去他家,因当时生活困难,邱焕勋煮了一大锅蕃茹招待大家,大家边吃蕃茹边听他说剧本,边提意见和建议。此后几易其稿,剧本更具地方性、戏剧性。定稿后,邱焕勋自告奋勇演男主角,根据角色要求,他物色了邱焕飞、邱珍芬、钱翠珍等青年参加演出。定了曲调,又自任导演,开始正式排演。先在村里演出,后又到慈东各地巡回演出,场场人山人海,十分火爆。并先后参加过慈溪县、宁波市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得好评。从此群众甬剧演出活动在慈溪东部地区得到传播和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剧种。
  《医牛记》后在浒山地区也演了好几场,浒山观众第一次看到了雨剧。该剧同年12月份参加了县文艺会演,获得优秀创作、演出奖,并在县干部大会上演出,被县广播站录音多次播放。又参加宁波地区农村俱乐部文艺调演,在宁波民乐剧场演出。谁知,在初获成功,正想再展翅飞翔之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邱焕勋因家庭出身问题遭到打击,他的甬剧梦也被无情地扼杀了。但他并没有消沉,怀着乐观的心态仍关注和记挂着慈东地区的群众剧活动。1977年落实政策,邱焕勋又重返宁波市文化系统工作,并安排到宁波市曲艺队担任领导。在任职期间,邱焕勋仍十分关心家乡的群众甬剧活动,经常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辅导业余甬剧爱好者排练甬剧小戏。
  当时邱王村成立了文宣队,邱焕勋从宁波搞来甬剧《红枫岭上》剧本和曲谱,利用星期天回家休假的机会,帮助村文宣队排练甬剧。他一如既往,废寝忘食,整天滚摸在排演场所,指导演员如何投入角色,如何在唱腔上唱出感情,如何举手投足。同时他又是乐队的指导,每每听出某乐器的音不准或抢拍、拖拍,都及时予以指正。他说,我们的目标是与专业剧团接近,有可能的话,在某些方面超过他们。在他的努力下,演出取得了成功,在慈东地区频繁演出。此后又排演了甬剧《开河之前》、《把关》、《追猪苗》、《山乡春早》等。
  在邱焕勋孜孜不倦的努力下,邱王村出现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业余甬剧演员,也为甬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84年,邱雄飞创作的甬剧小戏《两张奖售单》,就是在邱焕勋的影响下创作成功的。
  1988年邱焕勋因身体原因,病退回乡,1992年3月,因病逝世,享年60岁。
  第四节 京剧
  一、慈溪京剧演出活动是时代的产物
  京剧虽然是国剧,但对于绝大部分慈溪市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不仅因为京剧反映的题材内容大都是帝王将相,而且京剧的曲调唱腔对一般群众来说,比较难唱。在语言上,京剧是以徽剧与汉剧相结合的语言为基础,因此不易为群众所接受,它不如姚剧、越剧、绍剧等地方剧种通俗易懂。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京剧是很难进入慈溪演出市场的,更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群众性的京剧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慈溪群众京剧活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京剧在慈溪的兴起和流入是在文革时期。当时,由于极左文艺路线的影响,越剧被以表现才子佳人、宣扬封资修的罪名惨遭围剿,姚剧也被认为是反映低俗下流的剧种遭到口诛笔伐。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八个样板别无所娱,于是演唱京剧样板戏成为当时娱乐活动的唯一选择,京剧由此进入寻常百姓家。
  于是学校、企业、机关、各乡镇都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把学唱排演京剧样板戏作为政治任务来对待,全县掀起了演京剧样板戏的热潮,县文化局还特地举办了一期京剧培训班。慈溪越剧团也改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京剧样板戏。外地各专业京剧团也纷纷来慈溪巡演。
  从艺术角度来说,当时的京剧样板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尤其是经过改革后的唱腔能适合人民群众的口味,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鉴于上述原因,群众京剧活动在慈溪得以迅速展开,成为了慈溪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
  二、京剧演出活动对慈溪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
  京剧进入慈溪,虽然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慈溪流行时间也不算很长,却对慈溪群众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京剧的传播,拓展了慈溪群众戏剧活动的领域,开阔了慈溪城乡群众的戏剧视野,增进了人们对国剧京剧的了解。其实,京剧进入慈溪较早,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梅兰芳等四大京剧名角为龙山虞洽卿之母举丧来慈献演过。但慈溪的百姓却不知道京剧,更不懂京剧的演出程式、唱腔和曲调。京剧样板戏让慈溪人开始接触京剧、了解京剧。
  其次是活跃了慈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慈溪文艺舞台上,大凡举办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中,都有演唱京剧样板戏节目,如《沙家浜》中的“智斗”、《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以及“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经典唱段,成为慈溪老少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保留节目。
  三是培养了一大批京剧的戏迷与票友,为群众性京剧活动在慈溪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年来教育部倡导戏剧进校园,开展京剧艺术教学作好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在京剧红极一时的年代里,通过有线广播、广播电台的反复播放及电影放映,人们的口耳相传,培养了一大批京剧爱好者,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了一定范围的京剧观众和戏迷圈。这也正是京剧之所以能在慈溪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京剧虽然是文革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它给慈溪群众文化尤其是群众戏剧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当今慈溪京剧活动的留守地——老年活动中心
  疾风暴雨式的群众京剧活动,虽然随着文革的远去而渐淡,但京剧作为群众戏剧活动的一种形式,却留在慈溪的土地上,成为慈溪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现代文化活动载体的引进,群众性的京剧活动要再现文革时的情景似乎已不大可能,但在慈溪仍保留着一块重要的京剧活动阵地——慈溪老年活动中心。
  慈溪老年活动中心是慈溪市老龄委专门为全市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活动场所,位于浒山城区的小山墩上。活动中心专门为一些京剧爱好者提供服务,2008年4月,京剧兴趣小组成立。当时有50余名京剧爱好者和票友报名参加,成员多为退休职工、教师、干部、医生,现已形成了一支约35人的京剧演唱队伍。每逢星期四上午,大家便会汇集在这里,切磋技艺,你拉我唱。活动中心为京剧兴趣小组邀请了长期从事京剧教学的戴冕老师教唱传统的京剧唱段,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西厢记·远望十里长亭》、《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上惨淡的人》,以及乐理基本知识和有关京剧的演唱技巧,排练京剧折子戏。迄今,学员们已掌握了50余段传统京剧唱段,基本做到了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活动中心也积极为学员们创造条件,搭建展示演唱才艺的平台,如在老人节期间,去城区敬老院、福利院、社区共建单位演出。在每年9月28日庆祝慈溪老年活动中心成立的周年文艺演出专场中,都有京剧剧目安排。
  慈溪老年活动中心是慈溪群众京剧活动的留守阵地。
  四、京剧教学进校园
  2008年初,教育部为了弘扬国粹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发出了京剧教学进校园的倡导,并在全国选择了100所中、小学校搞教学试点。我市坎东宝德实验学校(原坎东初中)及浒山中心小学都列入了试点教学的行列。
  宝德实验学校是一所小学至初中九年义务制学校,位于慈溪戏剧之乡坎墩街道。列入试点教学后,宝德实验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胡孟群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教导处、德育小组、音乐教研级、美术教研组、校外辅导员为成员。制订了《京剧进课堂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实施的近、中期目标和任务,将京剧教学纳入各年级教学计划,规定七年级必须学会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八年级必须学会演唱《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必须学会演唱《智斗》等京剧唱段。
  为加强师资力量,宝德实验学校还选送艺术教师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全国京剧培训班,前往京剧教学开展得好的学校取经。平时加强校际交流,经常召开各种课题研讨会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宝德实验学校的京剧进校园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学校编印的教材《我们的国粹》一书,在慈溪市第二届优秀校本教材评选活动中获奖。艺术教师张文的京剧观摩课,获三等奖。她撰定的论文《在京剧教学中营造绿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
  生良好的素养》、《开放多个感知渠道,让京剧唱段欣赏更有效》,发表在《新课程学习》刊物上。前篇还荣获全国第五届“园丁杯”优秀教科研评比一等奖。京剧进校园试点工作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通过唱段欣赏、学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2008年10月,学校京剧沙龙的小学员在全国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京歌《我是中国人》,获得好评。坎墩街道电视台就学校开展的京剧特色教学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慈溪电视台的“慈溪新闻”播出。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京剧基础知识竞赛、京剧故事大赛、师生京剧唱段比赛、京剧文化墙报赛等系列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师生学京剧、唱京剧、演京剧的情趣,营造“京剧文化”的氛围。学校还与慈溪市民乐团、市文化馆、坎墩街道文化站等结对,推动了京剧兴趣小组的组建和训练工作。
  浒山中心小学自2008年3月被列入京剧教学进校园试点学校后,积极营造京剧教学氛围,利用每天的短课时间播放经典京剧唱段,组织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京剧进校园”的主题活动,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类京剧脸谱、戏曲名人和京剧知识图片,描绘的京剧脸谱。学校成立了京剧兴趣小组,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唱一段京剧,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全校。学校成立了“儿童京剧班”兴趣小组,聘请校外指导老师,开展京剧演唱培训。校外指导老师根据京剧唱
  腔特点,分解教学,分句口授,还进行京剧舞台表演辅导。学校还邀请了浙江京剧团来校演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几年来,通过启动仪式→京剧社团的成立→师资力量的培训→京剧阵地的建设→京剧知识讲座→观摩课示范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京剧进校园教学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儿童京剧班的学生已能成功表演经典京剧唱段,在学校第45届运动会开幕式上作了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崇寿镇相公殿小学的戏剧进校园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校虽未列入京剧教学进校园的试点,但依托厚实的戏曲文化土壤和校园文化资源,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戏曲艺术教学。越剧、绍剧、姚剧及绍兴莲花落等都是教学内容。学校成立了“小白鹭剧社”,组织部分教师考察宁海樟树孙氏宗祠、崇兴庙戏台、城隍庙戏台、
  岙胡三连顶戏台、潘家岙(文岙)戏台、涨溪金祠、加爵科林氏家庙戏台,与戏曲爱好者一起研讨传统戏曲的教学方法。学校开设了戏曲欣赏、戏曲表演课,经常邀请相公殿绍剧团演员前来指导小剧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唱、念、做、打,学画戏剧脸谱,并举办了京剧脸谱展览。在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还举行了“地方戏曲文化周”活动。相公殿绍剧团徐全兴团长也深入校园,为教师和小白鹭剧社的同学们开设戏剧文化讲座。“地方戏曲文化周”活动不但为孩子们搭建了学唱学演戏曲的平台,还通过介绍家乡传统戏剧文化,把集聚着书法、绘画、表演、音韵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戏剧文化传授给学生。现在,每个小团员都能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斗”等京剧唱段。“京剧教学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戏剧文化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更为慈溪今后群众京剧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基础,使这些凝聚着艺术家心血、蕴含着古越文化的瑰宝,得以传承。京剧教学进校园为今后慈溪群众京剧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展开了一幅崭新的蓝图。
  第四章 新时期崛起的慈溪戏剧新形式:话剧(小品)
  第一节 话剧小品的起源和形成
  与京剧一样,话剧对慈溪而言是舶来品。较之京剧,话剧演出活动更显稀少,这是因为话剧的表现形式较高雅,难以被一般百姓群众所接受。话剧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一般业余演员很难达到,更不要说成立演出职业团体了。话剧较适宜于都市演出,虽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有浙江话剧团等来慈溪大会堂演出过《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剧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也有外地话剧团来慈演出,但未能在慈溪演出市场上形成气候,更不会形成群众性的话剧活动。
  话剧小品,原来是戏剧艺术院校用来训练学生即兴表演技艺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根据据教师的要求,即兴创作表演的练习方式。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形成了一种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新型的戏剧表现形式,尤其是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近20年的大力推介,成为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品种。如果说戏剧是社会生活的一幅画面或镜子,小品则是一幅漫画,是一面“哈哈镜”。它的特点是用夸张的语言反映社会时弊、折射事物的本质寓意;如果说戏剧是以剧情和角色的台词直接感染人,使人们受到正面教育的话,小品则既不属正面教育,也不属反面教育,而是用一种“启发式”的形象思维激活人的感官,使人们从笑中领受感悟。与全国一样,话剧小品在慈溪也一样走红,成为慈溪城乡群众戏剧舞台上的一朵奇葩。
  其实,如果我们从话剧小品产生的源头上来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慈溪就已经有了话剧小品雏形的出现,如《放下你的鞭子》、《打倒日本鬼子》等活报剧、街头剧的演出。他们故事情节简单,立意深远,表演活泼,短小精悍,又无须道具布景,却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从这一定义上说,它们是当今盛行的话剧小品的前身。
  第二节 话剧小品是二十一世纪慈溪戏剧的主要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戏剧的欣赏也向着短、平、快转变。话剧小品贴近生活,现实性强,针砭时弊,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因此得以在全国城乡迅速流行,甚至曾一度影响和超越了所有的戏剧形式。它以小见大、或煽情、或讥讽,以事明理,以情感人;又短小精悍,活泼谐趣,获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成为各类文艺晚会或演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艺表演形式,同样也成为慈溪群众戏剧活动的一大亮点。近十年来,写小品、演小品已成为了慈溪群众戏剧活动的主流。慈溪经济突飞猛进,商业繁荣,人们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文化便成为凝聚人心、铸造企业精神必不可少的手段,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愈加迫切。无论出于自身形象的宣传,还是倡导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都需要有较好的文艺形式来作为载体。话剧小品的短、平、快特点正适合了这一要求。于是慈溪的小品创作和演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姚剧、越剧、绍剧等共同成为慈溪戏剧活动的主流。凡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如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春节团拜会,各企业、各单位、各系统、各社区举办的文艺活动中,都少不了话剧小品的创作和演出。慈溪不仅涌现出一批小品演员,还涌现了一批作者和作品,在省、市会演和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如李道一创作的小品《赴宴》、《妈妈的吻》、《挂灯》、《挑刺》等获省小品比赛创作、演出金奖,小品《赴宴》获全国“曹禺杯”小品创作三等奖,小品《内外有别》、《小区轶事》在国家级刊物《曲艺》上发表。
  第三节 由小品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
  话剧小品创作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推动了由之衍生的校园剧、课本剧的创作演出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慈溪有着良好的传统。为满足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县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曾多次引进省儿童剧团前来演出《马兰花》、《寒号鸟》等童话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对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视,校园文化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90年开始,市教委每二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迄今已举办了10届。其中好几届艺术节中都有课本剧、校园剧专场,并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校园剧、课本剧和童话剧。在2003年11月,慈溪市第六届艺术节中,市教育局举办了优秀课本剧展演,演出了《岩石上约小蝌蚪》(西门小学)、《中彩》(阳光小学)、《狐狸与乌鸦》(实验小学)、《彼得与狼》(第二实验小学)、《美丽的海滩》(浒山街道城北小学)、《比力气更重要》(浒山中学)、《海江信上的姑娘》(浒山街道南门小学)等节目。
  近年来,慈溪选送的校园剧、课本剧在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系统的赛事中屡屡获奖。慈溪第三实验小学的《清清小河边》,阳光小学的《秋天的校园》,城北小学《卖火柴的小姑娘》、《嗨,哥儿们》,坎东中学的《演出之前》分别荣获浙江省省校园剧比赛一、二、三等奖;2009年,慈溪第三实验小学陈宗杰创作的校园剧《一张纸的风波》,在浙江省首届“雏鹰杯”中小学生戏剧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市第二实验小学《灰太郎和小红帽》在2009年宁波市中小学生校园剧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上林初中《初中三年》获初中组二等奖,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宗杰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年,慈溪市特殊学校(原聋哑学校)创作排演的哑剧《放风筝》参加了全国特殊残疾人文艺会演,获得安徽赛区创作奖。慈溪第三实验小学作为省艺术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经常举办校园剧、课本剧文艺会演。
  第四节 李道一与他的小戏、小品创作
  在小戏小品创作中,市文化局退休干部李道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宁波市及省内外也小有影响。
  李道一,1948年1月15日出生,山东省阳谷县人。1955年随父母客居广西南宁市。1969年4月回母藉慈溪坎东插队,当过农民、代课老师。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文艺创作,爱好诗歌、散文,常在《慈溪文艺》上发表作品。1977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春分配到慈溪文化馆任创作干部,1984年调到慈溪文化局任副局长,分管群众文化工作。因工作的需要,转向演唱文学即小戏、小品、歌词、曲艺创作,2003年自费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脱产进修一年。坎坷的经历给了他丰厚的生活积累,多年的不懈创作又让他掌握了演唱文学的基本技巧。他创作的话剧小品《摆地摊》发表在2003年3月的国家级戏剧杂志《剧本》上,实现了有史以来慈溪戏剧作品在国家级戏剧杂志上发表的零的突破;他创作的小戏《啥人最糊涂》(由嘉兴市群众艺术馆演出)200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金奖、并进京为中央领导演出;小戏《梨儿熟了》(由浙江越剧团演出)、小戏《背官》(由金华市群众艺术馆演出)荣获浙江省小戏节创作金奖,《背官》在2010年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全国戏剧文化奖金奖;小戏《审妻》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全国戏剧文化奖银奖;小戏《摊牌》(由张家港锡剧团排练改名为《三姑说媒》)参加全国小戏小品大赛演出,获最佳作品奖;小品《赴宴》获中国文联曹禺戏剧奖铜奖;小品《挂灯》、《挑刺》等均在全省小品大赛中获创作金奖;《清清小河边》、《卖火柴的小女孩》获省课本剧创作金奖;校园剧《秋天的校园》获银奖;哑剧《放风筝》(慈溪市聋哑学校演出)获中国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文艺会演安徽赛区创作奖;《啥人最糊涂》、《梨儿熟了》、《背官》,小品《内外有别》、《就缺这一个》、《小区轶事》等作品相继在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主办的《剧本》、《曲艺》杂志上发表。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二十年间,他创作的小戏、小品、曲艺、歌词等作品达400余件。还于1998年与2005年分别出版了《妈妈的吻》及《并蒂的矢车菊》两本小戏、小品专集。
  2006年11月26日晚,在慈溪市第七届艺术节中,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举办了“李道一文艺创作精品展演”。
  第五章 慈溪戏剧活动记事
  1795年
  姚北一带已有演唱余姚滩簧的专业班社出现,时称灯班。
  1912年
  慈溪县通俗讲习所成立。
  1920年姚滩艺人楼阿木在上海演出姚滩,将传统姚滩剧目《前后落发》衍化为有头有尾的20场故事剧,并起名为《双落发》,成为首个姚滩大戏。
  1927年慈溪县通俗讲习所停办。嵊县女子越剧(时称“的笃班”)著名演员赵瑞花、魏素云、叶彩金等来慈
  溪演出《双珠凤》、《玉蜻蜓》、《孟丽君》、《梁祝》等。
  1931年马家路的迪师组织成立慈溪县第一个女子越剧团。姚滩艺人陈孝德在上海大世界挂牌主演姚滩《秋香送茶》。5月,龙山虞洽卿丧母,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前
  来吊唁,并在天叙堂演出京剧《霸王别姬》。龙山乡西门外村郑涛善、郑祥生组织成立宁波滩簧(甬剧的前身)班。
  1932年
  县民众教育馆创办《慈溪民众》杂志。
  1937年
  6月,地下党员孙义成成立田央抗日救亡剧团,有男女演员40余人。
  冬季,冯杰成立鸣鹤抗日救亡剧团,演职员20余人。在鸣鹤场岳庙演出了
  《夜歌》、《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
  年底,浙江省第十流动施教团成立范市抗日战时服务团,演出歌剧《放下你
  的鞭子》、《送郎上前线》等剧目。
  年底,灵湖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团成立,演职员多为上海回乡务农的商人。
  年底,庵东盐场公署食盐运销处在庵东成立抗日星星剧团。
  1938年
  部分教育界人士成立雁门青年抗日救国团,演出了话剧《周凤歧之死》、《末路》等剧目。
  1940年
  龙山戚铭柱、虞国治等人组织成立抗日救亡宣传团,自编自演《夜歌》剧目。
  1943年
  由黄承炳余姚滩簧班与章德忠、施根美夫妇小歌班联合组成德胜顺舞台,专事演出余姚滩簧。
  1944年
  宁波越剧团来范市等到地演出越剧。
  1946年
  10月20日,慈溪县民众教育馆组建了慈溪星星剧社。社长欧阳萍,副社长冯秀,编导吕伟良,剧务叶仲康。演出了陈白尘的话剧《升官图》,后被当局查禁,一月后剧团解散。
  庵东盐务局在万嵩庵成立俱乐部,排练京剧《贺后骂殿》、《空城计》等剧目。
  1947年
  沙家申在精忠乡创建浙绍第八舞台。演出传统越剧《双珠花》、《何文秀》等剧目。这是慈溪戏剧史上第一个由农民创办的民间越剧表演团体。于1949年解散。
  1949年
  夏天,附海乡裘启范组织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这是解放后全县最早成立的民间业余剧团。
  坎东四灶桥后村成立余姚滩簧班。这是解放后第一个业余滩簧班。负责人胡银林、张长水。
  年底,王任仁、袁国畅等在慈城镇招收演员,欲成立“和合舞台”。
  1950年
  “和合舞台”在慈城成立,为个私老板组建的职业剧团。
  叶仲康代表慈溪参加华东戏曲会议。回来后,和合舞台在大光明剧院排演了传统越剧《借红灯》。
  1951年
  2月22日,宁波专署召开各县农村春节戏剧会演筹备会议,县人民文化馆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5月,“和合舞台”改名为“和合剧团”。由杨谭凤任团长,吴笑笑、张廷凤任副团长。
  长河垫桥路绍剧团成立。先演越剧,后演绍剧,后改演姚剧。中途虽有短暂停演,但坚持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是慈溪戏剧史上时间最长的剧团。
  年底,“和合剧团”改名为“慈溪县和合姐妹越剧团”。吴笑笑任团长,张少鹏任副团长。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52年
  慈溪县人民文化馆改名为慈溪市文化馆。
  1953年
  2月,黄承炳、胡家良等17人发起成立余姚滩簧小组,其中4个策划人中有3个是坎墩人。
  9月,浙江省文化局成立艺术学校。我县掌起淞浦剧团的陈祖根、叶小坤、范松泉、陈佩英、谢凤仙等被推荐去杭州参加培训。
  1954年
  坎东四灶桥后村滩簧班改名为四灶桥后村姚剧团。
  10月,慈溪县行政区域变动,坎东从余姚县划归慈溪县,四灶桥后村姚剧团划归余姚县所属。
  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慈溪县和合姐妹越剧团”升格为大集体编制,定名为“慈溪县越剧团”,行政上归县委宣传部领导,业务上接受县府文教科指导。这是慈溪县戏剧史上第一个县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955年
  2月,浒山镇红星业余越剧团以浒山旅社优秀职工徐杏娟为原型创作排演的现代越剧《服务员》代表宁波地区参加了省职工文艺会演,荣获创作、表演、导演、音乐四项大奖。
  2月,由周似葵整理、黄世钰导演、余姚姚剧团演出的姚剧《水作》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出奖。该剧由霍文祥、刘芙蓉、费凤鸣主演。
  慈溪越剧团从慈城迁至浒山镇。团部设在杨玉新花行前空地上的一座竹棚内,后迁至悦记道地平房。并先后在慈溪师范旧址、县府老招待所暂住。当时有演职员40余人。
  吴长康创作的小戏《点天灯》及叶仲康、晓洋创作的小戏《狮山岗上》获省文化局举办的戏剧编辑奖。宓史通的《种棉花》、熊传外的《东三塘》也同时获奖。
  1956年
  4月,叶仲康执笔整理、慈溪县越剧团排演的传统剧目《相骂本》获宁波地区首届戏剧观摩剧本二等奖、导演奖、音乐奖,吴笑笑获演员一等奖,袁月春获演员三等奖。
  9月,黄承炳、胡家良组织的余姚滩簧小组改名为余姚姚剧团。
  秋,余姚姚剧团在慈城镇县党校草舍大会堂演出由张菱溪根据山西梆子戏移植的姚剧现代戏《漳河湾》。这是姚剧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大型现代戏。由黄承炳、刘芙蓉主演。
  11月,慈溪县越剧团集体创作并排演了现代小戏《拾扇》和现代大型戏剧《黄花岭》。
  1957年
  7月,五洞闸公社、红旗公社、火箭公社相继成立了专业文工团,至次年11月全部解散。
  10月,慈溪县越剧团创作排演五幕十二场民间传奇剧《冰娘惨史》,该剧由徐醉梅编剧,方英导演。
  慈溪县越剧团排演的古装小戏《打面缸》参加宁波戏剧会演。后该剧中的主演沈申儿、旦角包月英、生角杨毛毛等抽调至宁波地区越剧团。余姚县姚剧团胡家良在浙江省戏曲观摩大会演中,主演姚剧现代戏《半夜鸡叫》中的周剥皮,获演员二等奖
  年底,范市文工团创作的小戏《亲家姆》在省戏曲会演中获演出奖。
  1958年
  6月,慈溪县越剧团排演《赶庙会》,并组织部分演员去嵊县学演《双摇船》。
  下半年起,由慈溪县越剧团陈国龙执笔,胡笑笑“吐”台词,根据五洞闸合作社的生活原型,集体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剧《童钊仁》,在慈溪各地演出,获得好评。省文化局在慈溪召开创作现场会时,对《童钊仁》给予高度的赞扬。
  12月,慈溪县越剧团排演由卫星公社张福奎、赵银波创作、县文化馆修改的现代剧《母亲的心》。
  1959年
  2月27日至3月6日,全省文教战线扗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宁波召开,五洞闸业余文工团张纪根、龙山文工团陈美英、浒山公社文工团孙惠根受表彰。
  余姚姚剧团胡勇棣(坎墩人)获浙江省现代戏调演二等奖。
  1959—1961年,
  胡小孩以慈溪棉乡为背景的反映棉乡妇女科学种棉题材的现代越剧《斗诗亭》在慈溪及全省各地上演,引起轰动。慈溪越剧团配备了专职编剧唐武声。
  1962年
  10月,县文化馆创办《慈溪文艺》刊物。
  
  1965年
  由吴高水、余长飞创作的姚剧小戏《小保管上任》在浙江省农村俱乐部文艺会演中获优秀奖。并发表在《浙江日报》。
  罗同岳出席浙江省第一届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长河文工团自编自演的越剧小戏《幸福桥》参加宁波地区戏剧调演,4月赴省演出。
  1966年
  慈溪县越剧团被撤销。
  1968年
  部分慈溪县越剧团的青年演员被召回,成立了“慈溪县文艺宣传队”,负责人陈瑞康。
  1969年
  “慈溪县文艺宣传队”改名为“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全民事业单位)。开始排演《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革命样板戏。
  1970年
  全县掀起排演革命样板戏热潮。各地业余文艺宣传队排演越剧小戏《半篮花生》、《红松站》。
  1973年
  长河业余作者张继荣创作、慈溪县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小戏《春暖花开》参加了宁波地区会演,荣获优秀创作、演出奖,后县文化馆组织到基层巡回演出。
  1976年
  田央公社中心学校开设文艺班,共招收56名学生,毕业后有3人分别被慈溪越剧团、余姚越剧团和安徽淮南越剧团录用。
  1977年
  春,坎墩春光越剧团成立。胡家根任团长。
  慈溪县越剧团排演了《十五贯》、《玉蜻蜓》、《血手印》等传统古装戏,其中《血手印》在余姚龙山剧场创下了一次性演出27天54场的记录,盛况空前。
  1978年
  1月,洪恩甫创作的小品《村妇与商人》、《多此一举》、《第九次通告》、《白的还是白的》等发表在《宁波戏剧》上。
  6月15日,“慈溪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复名为“慈溪县越剧团”。
  8月10日至24日,慈溪县文化馆举办农村俱乐部文宣队表导演培训班,为期15天,共有41个公社66人参加,培训班理论联系实际,举行了形体基本动作训练和表导演知识讲座,最后还进行实习考核,排练了一台节目,在全县各区、公社书记会议上作了汇报演出。
  县文化局、团县委、县科委联合举办慈溪市首届农村俱乐部会演。9月,洪恩甫与人合作的越剧小戏《拣女婿》在宁波地区小戏会演中获二等奖。9月16日,慈溪县越剧团开始实行团长负责制。时团址在大会堂北边。
  10月,吴笑笑复任慈溪县越剧团团长。
  12月13日,经县革委会同意,慈溪县越剧团招收新学员20名,为大集体编制。
  1979年
  胡渭丁创作的《金山哥与李四嫂》获宁波市小戏会演创作奖,后由省文化节厅组织出版单行本。
  12月,县文化局、团县委、县科委联合举办慈溪市第二届农村俱乐部文艺会演,共有47个节目参加。
  1980年
  庵东越剧团成立。
  由张金海创作、庵东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小戏《拆墙记》获宁波市小戏会演创作奖。
  10月,上海越剧院来慈溪演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亚仙、毕春芳、金彩凤、史济华等在慈溪人民大会堂演献演,毕春芳、戚亚仙演出了《血手印》、《王老虎抢亲》;史济华演出了《祥林嫂》。演出期间,威雅仙、毕春芳还对慈溪县越剧团进行辅导。
  12月,县文化局举办首届全县文化中心业余剧团戏剧创作会演。
  1981年
  1月,县文化局、团县委、县科委联合举办慈溪市第三届农村俱乐部文艺会演。
  3月,慈溪县越剧团新团部在上房路动工建造。
  1982年
  8月10日,县文化局举办小戏加作品加工会,会期6天。
  8月12日,慈溪县越剧团新团部交付使用,占地面积1183平方米,总投资
  87119元。
  慈溪县越剧团周美玲、胡丽央被借调到省小百花越剧团(1983年10赴香港演出后,于1984年召回)。
  10月,县文化局召开戏剧作品加工会,讨论修改戚天法、张金海创作的大型现代越剧《金僮怨》,并由庵东越剧团演出。
  戚天法创作的《卫城刀》,罗同岳、洪恩甫创作《阿花吃药》,陈银灿、胡渭丁创作的《瓜熟月圆》发表在宁波地区《戏剧》刊物上。
  1983年
  3月,宁波地区举办戏曲征文评奖活动,慈溪共有7件作品获奖。
  12月,宁波京剧团排演戚天法创作的大型京剧《卫城刀》,并来五洞闸古窑村演出。
  12月,县文化局举办第二届全县文化中心业余剧团戏剧创作会演。
  1984年
  4月7日,县文化局举办小戏作品加工会。
  4月15日,慈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
  5月28日,县文化馆在五洞闸举办戏剧作品加工会,讨论并修改2只大戏、
  5只小戏。有6位作者参加。宁波市群众艺术馆王兆美到场指导。
  7月3日,县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慈溪县曲艺工作者协会成立。主席朱冠章,秘书长张建军。
  1985年
  10月,胡渭丁创作的小戏《注意卫生》获省小戏征文二等奖。李道一创作的小戏《一对鹌鹑》获宁波市小戏征文三等奖,发表在《宁波小戏》上。
  11月1日,县文化馆成立慈溪文化工作艺术团,团员19人,团长洪恩甫,副团长沈惠丽、陈洛东。
  11月,县文化局举办第三届全县文化中心业余剧团戏剧创作会演。
  12月19日,县戏剧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33名戏剧爱好者代表出席。慈溪县戏剧工作者协会成立。主席方维官,副主席陈墨,秘书长洪恩甫。
  1986年
  7月25日晚,县文化局在市大会堂举办“慈溪县首届越剧流派唱腔大奖赛”决赛,20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10月,县文化馆举办小戏加工会,7名作者参加。讨论了《白绫血》、《拆墙记》、《阿狗修车》等作品。陈墨创作的绍剧小戏《白绫血》在宁波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群众戏剧征文中,获创作奖。
  李道一、陈墨创作的八幕古装越剧《吕九娘》(慈溪县越剧团演出)参加了宁波市第二届戏剧节。
  1987年
  4月14日,慈溪县人民政府发文撤销慈溪县越剧团建制。
  7月7日—8月1日,文化馆举办暑期青少年戏曲培训班,浒山镇1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培训。
  8月10日至12日,县文化馆举办“新乐杯”戏曲演唱大奖赛,共有52人报名参加,经决赛有15人获一、二、三等奖。
  8月25日经县文化馆推荐,赵亚萍、顾英、王岚参加了由宁波市群艺馆、宁波市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宁波市“新乐杯”戏曲大奖赛,赵亚萍获一等奖,顾英、王岚获二等奖,并获宁波“新乐杯”戏曲大奖赛总分第一名、团体优胜奖。
  10月1日晚,由县文化馆与慈溪微型轴承厂、慈溪电子器材厂联合举办的庆国庆38周年“旭光杯”越剧演唱大奖赛决赛在县人民大会堂举行。越剧爱好者周依青、吴如吉、岑宝珠、杜伟丽、傅乃云、顾英、徐央群、郑秋云、张菊珍等17人(大部分为原慈溪越剧团演员)进入决赛。演唱了《沙漠王子》、《金玉良缘》、《苏三起解》、《山伯临终》等越剧唱段。
  洪恩甫创作的小品《神秘的客栈》获省第二届群文戏剧征文佳作奖,陈墨创作的小品《艰难的演出》、张恒权创作的小戏《晚安》,洪恩甫创作的小品《白的总是白的》,获宁波市业余戏剧创作征文佳作奖,并发表在《宁波小戏》上,王履平创作的小戏曲《心中有个她》、胡光增创作的《姑娘的烦恼》获纪念奖。
  慈溪县文化局成立了慈溪演出公司,设2个编制,陈珊岳任经理。
  1988年
  1月1日至3日,慈溪县人民政府举办慈溪县首届艺术节,艺术节期间,在原慈溪中学操场举办了戏剧擂台赛,胜东越剧团、坎东姚剧团、小安姚剧团、田央越剧团演出了越剧和姚剧《广德州》、《杀狗劝夫》、《刘秀娟》、《何文秀》等剧目。
  3月至4月,县文化馆、剧协、工人俱乐部联合举办戏剧小品征文,共收到作品16篇,评出了7篇获奖作品。
  4月9日至16日,县文化馆举办第一期文化站干部业务培训班,由文化馆戏剧干部洪恩甫、陈雅莲作戏曲理论表导演讲课。
  10月,胡渭丁创作的小品《雨停了》获宁波市群众戏剧小品优秀创作奖,并获省首届小品录像大赛三等奖,陈墨创作的小品《打台球》获宁波市创作奖。
  10月13日,慈溪撤县设市。
  1989年
  市文化馆、市剧协联合举办小戏小品征文比赛。评出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
  陈墨创作的小品《三圣庙》、李道一创作的小品《贞操》获省群艺馆举办的戏剧小品征文创作奖,并同时获宁波市群众戏剧小品征文创作奖,陈墨创作的《铁证》、洪思甫创作的《村妇与商人》、李道一创作的《占座》获征文奖。
  7月10日,市文化馆举办越剧唱腔流派培训班,共有26人参加。
  8目10日至17日,市文化馆举办越剧卡拉OK带演唱培训班,共有王珍、罗迪聪等19人参加培训。
  8月27日,长河张惠传参加浙江省绍剧清唱大奖赛,获优秀奖。11月3日至9日,市文化馆举办越剧折子戏培训班,为期7天,共11人参加了培训,学员均为15至22岁的女青年,陈小娥、沈巧南、单亦红等参加。
  1990年
  10月,洪恩甫、罗同岳创作,胡志明、胡焕龙、沈慧丽表演的小品《在公园里》,在宁波市第二届戏剧小品比赛中获一等奖,
  陈墨创作的小品《家庭情绪》获宁波群众戏剧小品征文创作奖。
  1991年
  5月10日,省“龙井杯”越剧卡拉OK大奖赛举行决赛,我市参赛选手姚玲儿、陈央群、顾英、张爱绒、陈森明、谢爱丽获优秀演唱奖。
  5月—6月,市文化局与市华侨友谊公司联合举办慈溪市第二届越剧流派清唱大奖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轮。初赛由各区、镇为单位组织进行,并各推荐5名选手参加市复赛。
  6月28日晚,慈溪市第二届越剧流派清唱大奖赛决赛在大会堂举行,罗月仙、胡央群等20名选手参加了决赛,共评出10名“十佳演员”。活动还邀请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史济华、孟丽英、胡敏华、张小巧等担任评委并登台献艺,决赛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在车站里》入选1991年《浙江省戏剧小品选》。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苦果》发表于1991年第9期《宁波乡音》。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绿色的岗亭》、《奠基之前》获浙江省“六法杯”曲艺戏剧小品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入选《六法杯征文佳作选》。11月8日—10日,市人民政府举办慈溪市第二届艺术节。
  1992年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妈妈的吻》发表于1992年第2期沈阳《电视与戏剧》。
  戚天法、张金海创作的越剧大戏《金僮怨》(庵东越剧团演出)在宁波市戏剧节中获奖。
  余长飞创作的小品《瓜棚相会》,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内外有别》获宁波市戏剧小品征文创作奖,洪恩甫创作的小品《多此一举》、邱雄飞创作的小品《五角钱》、陈墨创作的小品《吻》获优秀创作奖,并发表于1992年《宁波戏剧小
  品集》。慈溪市文化馆举办文艺创作征文。潘坡创作的小品《妈妈》、岑能彬创作的《纳税光荣》、余华达创作的小品《两个丈姆娘》获奖。
  1993年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假货》发表于1993年《浙江省戏剧小品选》。
  
  1994年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流星》在宁波市第三届音舞节戏剧曲艺专场比赛中获创作三等奖、演出二等奖,并发表在1994年第1期《宁波乡音》。
  李道一创作的《风雨夜》在1994第6期《新剧本》(北京)上发表。
  5月,李道一创作,洪恩甫、沈惠丽表演的《地摊合同》,获省剧协、省群艺馆主办的“嘉北金融杯”明星企业形象戏剧小品大赛一等奖。并发表在1994第11期《剧本》月刊。
  11月,李道一创作的小品《秋月别样圆》获宁波市戏剧曲艺创作征文一等奖,陈趣联创作的小品《求索》获三等奖。
  1995年
  邱雄飞创作的小品《她笑了》获宁波市建委系统文艺会演优秀节目二等奖。
  1996年
  以胡仲墀为首的浒山街心公园业余戏曲组成立(2004年改名为仲春艺术团)。团员平均年龄为64岁,演出绍剧、越剧、京剧、黄梅戏等。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在车站里》发表在1996年第7期《人生》(北京)上。
  徐光强创作的小品《毛村长审案》获宁波市小品曲艺新作会演二等奖。
  洪恩甫创作的京剧小戏《特殊任务》获浙江省征文优秀创作奖。
  11月,慈溪市戏剧工作者协会与慈溪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合并,更名为慈溪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简称戏曲协会),主席洪恩甫,副主席陈墨,秘书长陈佩丰。
  1998年
  由郭文灿创作、导演的小品《清泉》获宁波市戏剧曲艺新作会演二等奖。
  周巷镇绍剧戏迷冯天源出资支持宁波市剧协举办了宁波市“天源杯”戏曲大奖赛。
  1999年
  9月28日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成立,团长钱先初。
  2000年
  2月7日,慈溪市文化馆在街心公园举办了“春节广场戏曲擂台赛”,比赛项目有越剧、绍剧、宁波走书等。
  6月,老龄委举办“老年戏曲演唱赛”。
  10月26日至11月2日,慈溪市人民政府举办慈溪市第五届艺术节,期间邀请上海京剧院来慈演出京剧《智取威虎山》,沈阳歌舞团演出舞剧《月牙五更》。
  12月6日李道一创作、陈建敏导演的小品《赴宴》赴青田参加省第11届戏剧小品邀请赛,获创作、表演双银奖,并参加颁奖晚会演出。
  李道一创作的越剧小戏《啥人顶糊涂》由嘉兴市群众艺术馆演出,获浙江省小戏汇演二等奖,并晋京演出。后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并发表于《剧本》第1期。
  2001年
  2月,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一行25人携《断太后》、《二狼山》、《龙虎斗》等经典绍剧剧目赴上海,参加上海绍剧之友社友情演出。
  8月,李道一创作、洪恩甫导演、慈溪聋哑学校演出的哑剧小品《放风筝》获全国第五届残疾人文艺会演安徽赛区优秀创作奖。
  9月1日至3日,慈溪市文化部门在虞波广场举办慈溪市戏迷擂台赛。
  12月30日至31日,慈溪青年越剧团排演的《血手印》参加宁波市第三届社会文艺团体(慈溪赛区)演出,获一等奖。12月,李道一创作、翁伟民导演,市第三实验小学排演的小品《清清小河边》获浙江省青少年校园电视剧大赛创作、演出一等奖。
  2002年
  1月21日,罗伟杰参加浙江省农村戏迷擂台赛总决赛,获演唱银奖,慈溪文化馆获浙江省戏迷擂台赛优秀组织奖。
  2月7日,市文化馆在街心公园举办春节广场戏迷擂台赛,有10余名选手参赛,观众逾千人。
  5月,李道一创作的小品《赴宴》获中国曹禺奖小品小戏创作三等奖,发表于2002年第9期《小品创作园地》。
  5月30日,在宁波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十佳乡村戏迷票友大赛中,我市选手罗伟杰、杜惠丽获十佳乡村戏迷票友称号。
  9月26日,范利霜、高央飞、杜惠丽、罗伟杰获2002年“利群杯”全国越剧票友大奖赛演唱三等奖。10月,坎墩街道举办首届戏曲艺术节。(后每隔二年举办一次)。
  12月,李道一创作、浙江省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小戏《梨儿熟了》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创作一等奖。
  岁末,“永恒杯”慈溪市戏曲大奖赛在长河镇举行。来自绍兴、海宁、余姚及我市各地的100名爱好者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21名选手进入决赛。来自坎墩的罗伟杰以尹派唱腔《沙漠王子》夺得桂冠。这次参赛选手年龄最大77岁,最小9岁。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张桂凤、周宝奎、金采凤、董柯娣、赵秀治等担任评委或登台献演。
  2003年
  3月,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团长钱先初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上海绍剧之友社成立18周年纪念活动。
  4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游记》栏目来上林湖摄制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演出的绍剧《包公打銮驾》。
  李道一创作、阳光小学排演的小品《秋天的校园》获浙江省第三届校园剧比赛创作演出二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秋月》获陕西省小戏小品征文三等奖。7月21日,掌起越剧团在峙山文化广场举办了纳凉晚会,演出了《送花楼会》、《送凤冠》等越剧剧目。坎墩街道举办了戏曲类展示演出,演出了越剧《梁山伯临终》、《红楼梦》,姚剧《双推磨》等剧目。
  7月21日至23日晚,市文化馆在峙山文化广场举办了“梨园七月风”广场戏剧大家唱活动。长河镇文化站演出了《金玉良缘》、《老六成亲》、《沙漠王子》等越剧剧目。
  9月25日,市文化馆与市老龄委联合举办“国税杯”戏曲调演。10月28日至11月3日,市人民政府举办慈溪市第六届艺木节。在浒山虞波广场、峙山文化广场举办民间职业剧团戏曲展演。11月1日下午,慈溪市青年越剧团演出了《王老虎抢亲》,晚上慈溪民族乐团举办了戏剧名曲演唱会。2日下午坎墩姚剧团演出了《姐弟情缘》,坎墩越剧团演出了《喜宝》,晚上天元绍剧沙龙艺术团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艺术节期间,上海越剧院来横河文化中心和白沙影剧院演出了《花中君子》、《碧玉簪》。
  11月1日晚,慈溪市教育局在横河文化中心举行了中小学生优秀课本剧展演。《岩石上的小蝌蚪》(西门小学)、《中彩》(阳光实验小学)获一等奖;《狐狸与乌鸦》(实验小学)、《彼得与狼》(第二实验小学)、《美丽的海滩》(浒山街道城北小学)、《比力气更重要》、(浒山中学),《海滩上的姑娘》(浒山街道南门小学)获二等奖。
  11月9日至23日,杜慧丽、高央飞参加宁波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镇海人民大会堂广场举办的“社区梨园情”戏迷擂台赛中获银奖。
  在宁波市“石矸杯”曲艺戏剧创作征文中,郭文灿创作的《父女情》获二等奖。
  洪恩甫创作的儿童课本音乐剧《岩石上的小蝌蚪》在宁波市教育系统会演中获优秀奖。
  12月10日至11日晚,长河镇政府与浙江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合在长河影剧院举办《戏迷擂台赛》决赛。共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这次比赛分四场举行,前三场为周赛,各由7名选手参赛,每场决出2名周擂主;第四场为月赛,由6名周擂主比赛,决出1名月擂主。擂台赛还邀请了浙江绍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余姚姚剧团、表演艺术家十三龄童、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凤花、吴素英等担任评委并登台献演。
  2004年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邻里情》获浙江省文化厅“平安浙江”征文二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承包风波》获浙江省文化厅“平安浙江”征文一等奖。
  坎墩街道举办第二届坎墩戏曲艺术节,坎墩姚剧团创作演出了七场现代姚剧《拆墙风波》。坎墩姚剧团青年演员周丽君在余慈姚剧演唱大奖赛中获一等奖。5月22—27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西湖明珠电视台联合在杭州主办的全国首届“明珠杯”电视票友越剧演唱大赛中,慈溪选手范利霜获二等奖,杜慧丽、俞祥获三等奖,钱王斌斌获优秀奖,黄飞英获优秀选手称号。
  8月,中国剧协在江苏昆山举办中国第8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大赛,周巷镇冯嫣姬以演唱绍剧《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一声炮响》选段,荣获小梅花金奖。
  9月3日,在杭州举行的“黄龙杯”第二届全国越剧演唱大奖赛(浙江赛区)中,我市范利霜、黄飞英、胡浓珠、高央飞获成年组金奖,胡吉娣、胡玲丽获成年组银奖,钱王斌斌获少年组金奖。
  11月3日,在余杭举行的“良渚文化杯”越剧演唱大奖赛中,我市高央飞获成年业余组银奖,胡浓珠、黄飞英获“全国十大票友”称号。
  12月21日,在金华举行的浙江省15届戏剧小品邀请赛中,李道一创作的小品《挂灯》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
  坎墩街道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戏曲之乡”。
  2005年
  李道一创作、金华群众艺术馆排演的婺剧小戏《背官》获浙江省第二届小戏节创作金奖。
  李道一创作、常山县文化馆排演的小戏《胡抽熟了》获浙江省第二届小戏节创作铜奖。
  在浙江省第二届家庭文化节家庭才艺表演中,我市选送的冯天源家庭表演的戏曲节目获金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梨儿熟了》在2005年10月号《剧本》上发表。
  邱雄飞创作的小品《嗨,哥儿们》获浙江省第四届校园剧创作表演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演出马上就要开始》获浙江省第四届校园剧创作铜奖。
  2006年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赴宴》、小戏《背官》入选宁波市《廉政文化曲艺作品选》。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内外有别》发表于2006年第5期《曲艺》杂志。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二婶的心事》发表在浙江省计生委主办的2006年第5期《当代家庭》。同时获宁波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曲艺戏剧作品征文二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造反无理》获省曲艺创作征文三等奖。
  6月18日,在宁波市纪念越剧诞辰100周年的“锦绣梨园”戏曲票友大赛中,我市选送的钱王斌斌获金奖,胡浓珠、高央飞、杜惠丽获银奖,钱先初获铜奖。
  11月26日晚,慈溪市第七届艺术节“李道一文艺创作精品展演”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7年
  市文化局组织百场戏剧进农村活动
  3月,余姚滩簧被慈溪市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月17日,在丽水市缙云县举行的浙江省第18届戏剧小品邀请赛上,我市李道一创作的参赛小品《挑刺》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邻居好,是个宝》发表在宁波群众艺术馆《乡村之音》。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流星》发表在宁波群众艺术馆《祖国之歌》。
  李道一创作的情景剧《永远的丰碑》发表在宁波群众艺术馆《盛世之唱》。
  李道一创作的校园剧《看大桥》获省教育厅音乐伙伴少儿歌舞剧比赛创作三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梨园新曲》发表在宁波群众艺术馆《乡村之音》。
  2008年
  1月10日,“方太杯”全国越剧票友大赛在长河举行。共有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30多个县市区的18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16名票友在31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分获金、银、铜奖。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来现场录制并播映。
  长河俞淇淇荣获第11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金奖。
  3月,在第二届“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越剧票友邀请赛中,我市应爱华、王明迪获金奖,高央飞、钟央娣获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背官》获省“群星奖”。
  李道一创作的课本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省第九届青少年校园剧比赛中获二等奖。
  李道一创作、慈溪第三实验小学排演的情景剧《花木兰》在宁波市教育系统举办的古诗词美文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客到农家》获浙江省省农村题材小戏征文金奖,在浙江省农村题材小戏会演中获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背官》发表于11期《剧本》第11期。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小区轶事》、《老娘舅下乡》、《乡情》发表于宁波群艺馆《群艺舞台》。
  10月28日至11月2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中国戏曲学会主办、坎墩街道办事处承办的全国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暨坎墩第四届戏曲艺术节,在慈溪坎墩街道举行。在10月29日至11月2日的全国民间滩簧优秀剧目汇演中,有沪剧、甬剧、苏剧、姚剧、锡剧、苏剧折子戏和锡剧折子戏,共有9个民间业余班社登台献演。
  坎墩姚剧团新编清装剧《假婿乘龙》参加文化部全国民间滩簧艺术节优秀剧目汇演中获优秀奖,并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播映。
  2009年
  9月17日,在镇海海员俱乐部举行的宁波市“清风和韵”廉政汇演中,我市选送的邱雄飞创作的小品《要不要》、李道一创作的音乐小品《清风亭》分获
  三等奖和优秀奖。慈溪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
  11月17日晚,慈溪市戏曲家协会在市人民大会堂举办慈溪市首届戏曲演唱大赛。
  10月10日至13日,在舟山定海举行的浙江省第20届戏剧小品邀请赛中,我市选送的小品《路遇》获创作、表演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审妻》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全国小戏小品征文二等奖。
  李道一创作、张家港锡剧团排演的锡剧小戏《二姑做媒》获全国小戏小品比赛优秀剧目入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农家乐》发表在浙江省群艺馆《群众演唱》。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春到家家》获“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创作大赛
  一等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小区轶事》发表在浙江省群艺馆《群众演唱》。
  2010年
  2月14日,由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组织的“百场戏剧进农村”首场文艺演出在坎墩拉开帷幕。
  4月25日,余慈绍剧戏迷联谊会成立二周年庆典活动在余姚朗霞街道天华农庄举行。当晚举办了绍剧专场演出。
  6月6日,天元镇天元村举办第二届文化周开幕式。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王子赵志刚应邀前来登台献艺。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背官》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首届戏剧文化奖金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戏《审妻》发表在《中国剧本》2010年第2期。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流星》发表于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群众演唱》第2期。
  在由文化部、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全国越剧戏迷超级挑战赛中,我市选手钱王斌斌获季军,赵红春获优秀奖。
  在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中,坎墩文化站黄学权创作、坎墩姚剧团排演的姚剧小戏《筑漏》获创作银奖。
  李道一创作的小品《就缺这一个》发表在《曲艺》杂志第九期。
  11月20日坎墩姚剧团创作、排演的姚剧小戏《筑漏》在省新农村小戏汇演中获创作、表演银奖。
  邱雄飞创作的小品《平平安安》获宁波市文联举办的曲艺创作征文一等奖,并在浙江省职工安全文艺会演中获创作一等奖。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