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②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津》,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4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68页。
②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④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②孙玉石:《中国主义潮现代诗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④游友基《九叶诗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⑤游友基:《九叶派诗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66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②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①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①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①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谢冕,杨匡汉,吴思敬主编:《诗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③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④《中央日报》,1941年7月20日。
①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②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作家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页。
③同上。
①艾略特:《伊丽莎白时代四位剧作家》,见李赋宁译注《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6月8日。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③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6月8日。
①米歇尔·汉伯格《保罗·策当诗选》修订扩大版后,纽约PerseaBooks,2002。
②转引自王佐良《另一面镜子:英美人怎样译外国诗》见《论诗的翻译》,王佐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①JosephBrodsky:Lessthanone,FarrarStrausGiroux,1987。
①袁可嘉《自传:七十年来的脚印》,见《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3期。
②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①见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第184至185页。韦勒克说他从批评上难以原谅柯勒律治对谢林、施莱格尔等人“抄袭”,尽管他对柯氏的评述详尽而持论精当。
①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40家》,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415页。
②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天,见津《益世报》,1947年12月7日。
③同上。
④同上。
①袁可嘉:《自传:七十年来的脚印》,见《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3期。
①朱自清:《诗与建国》,收入《新诗杂话》,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5页。
②唐湜:《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1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④同上。
⑤同上。
①转引自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②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6月8日。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④同上。
⑤同上。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天津《益世报》,1947年12月7日。
⑤同上。
⑥转引自沈奇编《西方诗论精萃》,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⑦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辑,1948年12月。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再分析》,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5月18日。
③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10月30日。
④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辑,1948年12月。
⑤同上。
⑥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再分析》,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5月18日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10月30日。
②同上。
③袁可嘉:《诗与晦涩》,见天津《益世报》,1946年11月30日。
④同上。
⑤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6月8日。
⑥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10月30日。
⑦袁可嘉:《综合与混合》,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4月13日。
⑧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见《现代》第4卷第1期。
⑨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见《现代》第4卷第1期。
①杜衡:《望舒草·序》,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上海《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①袁可嘉《新写》(书评)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12月7日。
②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见《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
①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北平《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年。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④袁可嘉:《从分析到综合》,见天津《益世报》,1947年1月18日。
①袁可嘉:《综合与混合》,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4月13日。
①蓝棣《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见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附录,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5页。
①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1948年9月。
①袁可嘉:《我们底难题》,《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1948年9月。
②同上。
①袁可嘉:《我们底难题》,《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1948年9月。
①袁可嘉:《我们底难题》,《文学杂志》第3卷第4期1948年9月。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①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年。
②同上。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①袁可嘉:《当前批评的任务》,《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7期,1947年12月。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0日。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18日。
③袁可嘉:《诗与主题》,见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1947年1月14、17、21日。
①袁可嘉《诗的新方向》,见《新路周刊》第1卷第17期,1948年9月4日。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此。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①袁可嘉:《当前批评的任务》,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7期,1947年12月。
②问:文学是否应服从政治?即文学是否应为政治斗争之工具,抑自有其超然的独立性?
答:总理说: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因此政治在实生活中常起决定作用;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亦即不能完全脱离政治而存在,现在我国政治主要任务是为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而抗战,为学必为此特点服务,否则就无存在价值。文学既不能离开现实,那么所谓“自有其超然的独立性”的“纯文学”,实际上是没有的。至于文学作为政治斗争工具自然是可以的,就以抗战的文艺作品来看,也就是三民主义向法西斯侵略主义斗争在文以上的表现。
问:中国文学界缺乏严正的批评与一定的创作标准,是否事实?如是,将如何补救?
答:(一)中国文学界并不缺乏严正的批评,从初步的文学理论的阐明至典型论的确立这一发展过程可以作证;但有缺点,即批评家爱用或种尺度量衡作品,这缺点早已克服,最近的批评家已脱离观照主义而走入作品里面,从而和作品共同呼吸了。(二)缺乏一般创作标准并非事实。(摘录自《文学简答·一答袁可嘉君(昆明西南联大学生)》,载1942年6月20日《文学修养》第1期)
①专论,《文化建国的基础工作》,《平明日报·社评》,1947年2月27日。
①段美乔:《论1946—1948平津文坛“新写作”的形成,见《中国现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③储安平:《我们的志趣和态度》,见《观察》,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
①《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招待外国记者会上的谈话》,见《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
②《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见《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党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中国青年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见《中华民国史料丛稿·中国青年党》。
④《中国国家社会党宣言》,见《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
⑤邹文海:《民主政治与自由》,见《观察》,第1卷第13期,1946年11月23日。
⑥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
①储安平:《我们的志趣和态度》,见《观察》,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②沈从文:《一种新的文学观》,见《文潮》,1卷5期,1946年9月1日。
③社评,《中国文艺往哪里走?》,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5月5日。
④袁可嘉:《批评与民主》,见《民国日报·文艺》,1948年5月17日。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②同上。
①郭沫若:《文艺与民主》,见《青年文艺》,新1卷第6期,1945年2月。
②杨晦:《文艺与民主》,见《杨晦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①冯至: 《批评与论战》,见《中国作家》,第1卷第3期,1948年。
②杜评,《中国文艺往哪里走?》,见《大公报》1947年5月5日。
①袁可嘉:《综合与混合》,见《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4月13日。
①诗论结集《论新诗现代化》于198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页。
②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页。
①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7、226页。
②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③瑞恰慈谈“经验”,侧重于人的“智力”和“情感”,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也定位于“艺术经验”,将现实“人生”作为“经验”的限定语则是袁可嘉的思想。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5页。
⑤柯可:《杂论新诗》,见《新诗》1937年1月第2卷第3、4期合刊。
①姜飞:《新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诗论的现代化》,见《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页。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页。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页。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⑤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3页。
⑥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8页。
①袁可嘉:《诗与主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0.71页。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9页。
③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0页。
④同上。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1页。
②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3页。
③例如他认为:“写一首我所谓现代化的好诗不仅需植基于民主的习惯,民主的意识(否则他的诗必是非现代化的,如目前的许多政治感伤诗),而且本身创造了民主的价值。”(《诗与民主》,《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3页。)
④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9页。
①唐湜:《新意度集》的“前记”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②郭麟阁:《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见北平《艺文杂志》第2卷第7、8期合刊(1944年8月),第67页。
①郭麟阁:《文学批评与文化》,见北平(现代知识)第1卷第4期(1947年6月),第24页。
②杭约赫:《编辑小记),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12辑(1948年6月),第47页。
③袁可嘉:《诗的再解放——(新批评>自序》,见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80期(1948年1月18日)。此文未收入袁可嘉(新诗现代化》一书。未收入此书者还有《创作与批评的起点》,见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28期(1947年2月23日)。
①贺麟:建设化与道德化》,见昆《今日》第3卷第1期(1940年1月7日),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观察社,1948年6月)。
②路易士:《新诗之诸问题(中)》,见上海《语林》第1卷第2期(1945年1月),第52页。
①朱自清:《真诗》,见《新诗杂话》,作家书屋,1947年版,第125页。
②朱自清:《诗与建国》,见《新诗杂话》,作家书屋,1947年版,第66页。
③唐湜:《诗的新生代》,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8辑,1948年2月,第21页。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底再分析》,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32期,1947年5月18日。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②路易士:《新诗之诸问题(上)》,见上海《语林》第1卷第1期(1944年12月),第41页。
③T.S.Eliot:TheSacredWoods(1920);1.A.Richard:PracticalCriticism(1930);WilliamEmpson:SevenTypesofAmbiguity(1930);RichardPalmerBlackmur:TheDoubleAgent(1935);RobertPennWarren&CleanthBrooks:UnderstandingPoetry(1938);JohnCroweRansom:TheNewCriticism(1941);CleanthBrooks:TheWellWroughtUrn(1947).
①参看施蛰存为路易士诗集《行过之生命》(上海:未名书屋,1935年)所写的跋。
②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84期(1948年6月8日)。
③袁可嘉:《诗与意义》,见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6期(1947年)。
④吴兴华:《现在的新诗》,见北平《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署名“钦江”。
①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39期(1947年7月6日)。
②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见北平《华北日报·文学副刊》(1948年10月24日)。
①冯至:《批评和论战》,见上海《中国作家》第1卷第3期(1948年5月)。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一一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③袁可嘉:《诗与意义》,见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6期(1947年)。
④KennethBurke,ThePhilosophyofLiteraryForm:StudiesinSymbolicAction(1941).
⑤陈世骧指出由Gesture一个专词作基本观念,建立成一个较有系统的文艺理论,在布莱克默尔的著名论文《语文姿,态观》(LanguageasGesture)中讲得最请楚,它参照了勃可的其他及本著作,收入1946年印行的AcentAnthology一书。不过,陈世骧也指出,陆机《文赋》首先使用的“姿”字与上述理在观念上颇有暗合之处。参看《姿与Gesture——中西文艺批评研究点滴》,《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6页。
⑥CleanthBroks,“TheLanguageofParadox,”inhisTheWellWroughtUrn(1947).⑦I.A.Richards,“SincerityandIntuitionnhisPracticalCriticism:AStudyofLiteraryJudgment,i”(KeganPaul,Trench,Trubner:London,1929).
①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年)。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101期(1948年10月30日)。
③袁可嘉:《诗与主题(下)》,见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7期(1947年1月21日)。
①麦克.罗勃兹作,穆旦译:《一个古典主义的死去》,见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233期(1941年11月24日)。
②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一略 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12辑(1948年6月),第27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②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①李白凤:《诗与真》,见重庆《现代读物》第5卷第8、9期合刊(1941年9月15日),第59—60页。
②冯至:《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见重庆《世界文艺季刊》第1卷第1期(1945年8月),第50页。
③冯至:《关于诗的儿条随感与偶译》,见上海《中国新诗》第5卷(1948年10月)。
④这是冯至在北京大学“方向社”1948年11月7日晚上召开的一次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后来会谈内容以《今日文学的方向——“方向社”第一次座谈会记录》为题发表于天津《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第107期(1948年11月14日)。
⑤孙毓棠:《谈抗战诗(续)》,见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第642期(1939年6月15日)。
①ArchibaldMacleish(阿奇保德·麦克里希)著,朱自清译:《诗与公众世界》,见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第815期(1940年4月12日)。
①陈敬容:《真实的诗——评何其芳〈夜歌〉》,见天津《大公报·文艺》第55期(1947年1月14日);蒋煜林:《真诗与假诗》,见北平《新生报·新国》第39号(1946年6月10日);萧望卿:《诗与现实》,见北平《新生报·语言与文学》第13期(1947年1月13日);黄时枢:《评戴望舒〈灾难的岁月〉》,见上海《诗创造》第2卷第2辑(1948年7月);魏蝉:《诗与现实——评何其芳的诗集〈预言〉》,见北平《国民新报·人间世》(1947年12月17日);闻家驷:《诗与政治》,见北平《益世报·诗与文》第38期(1948年7月12日);劳辛:《诗的生活与生活的诗》,见北平《益世报·诗与文》第36期(1948年6月28日)。
②参看方敬的诗集《声音》(桂林大地图书公司,1943年4月)的序言。
③雷石榆:《八年诗选集·序》,见高雄粤光印务公司,1946年8月。
④冯至:《从前和现在》,见北平《北大》半月刊第4期(1948年5月1日),第17页。
⑤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12辑(1948年6月)。
①譬如许洁泯的《勇于面对现实》强调“现实”一词的政治内容,该杂志编辑对此表示“不能完全赞同”。
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2辑(1947年8月),第10—11页;关于编辑的保留意见,见第32页的《编余小记》。
②默弓:《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12辑(1948年6月),第29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底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32期(1947年5月18日)。
④袁可嘉对于此概念的理解大体不差:“艾略特的‘客观联系物’是说,如果你想表达一种诗思诗情,你必须避免直接的叙述或说明,而采取旁敲侧击,依靠与这种情思有密切关联的客观事物,引起丰富的暗示与联想。”见《论诗境的扩展与结晶》,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5期(1946年9月15日)。此概念最先由美国画家WashingtonAllston在1840年左右的《文艺讲演集》中使用,后来艾略特加以改造和发挥,用以指代诗歌的那些能够唤出观众情感反映的客观事物。See T. S. Eliot,“Hamlet and HisProblems”,in his The Sacred Wood :Essays on Poetry and Criticism (1920).
①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见重庆《时与潮文艺》第3卷第5期(1944年7月15日),第34页。
②冯至:《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见上海《中国新诗》第5卷(1948年10月)。
③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第2—3页。
①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20期(1946年10月27日);袁可嘉:《漫谈感伤》,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50期(1947年9月21日)。
②袁可嘉:《诗与主题(下)》,见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7期(1947年1月21日)。
③梁宗岱:《论诗之应用》,见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副刊(1938年9月14日)。
④劳辛:《诗底粗犷美短论》,见上海《诗创造》第1卷第4辑(1947年10月),第26—29页。
①《诗创造》《新的起点——〈诗创造〉一年总结》,上海《诗创造》第2卷第1辑(1948年7月),第3页。
“雄浑美学”还与现代中国的政治情势、意识形态运作与思想趋势有复杂已极的纠缠,参看BanWang,TheSublimeFigureofHistory:AestheticsandPoliticsinTwentieth—CenturyChina(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7)。
②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现代性的追求—一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③何其芳《夜歌》的风格转向在40年代获得普遍赞誉,但即便如此,作者还是相当真诚地甚或有些苛刻地进行了自我批判:“正因为这些诗发泄了旧的知识分子的伤感、脆弱而空想的情感,而又带有一种否定这些情感并要求再进一步的倾向(虽说这种否定是无力的,这种要求是空洞的),它们在知识青年中得到了一些同感者,爱好者。”参看何其芳《谈自己的诗——(夜歌〉后记》,重庆《诗文学》第1辑(1945年2月),第35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2—73页。
②柳无忌:《戏剧与批评》,见昆明《今日评论》第3卷第1期(1940年1月7日),第11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日)。
②KennethBurke,AGrammarofMotives(NewYork:PrenticeHallInc.,1945).这本书是一本哲学著述,它系统分析了人的行为,中心术语是作者自创的概念“戏剧主义”(dramatism),它由五个戏剧元素构成:行为(act),景观(scene),代理人(agent),媒介(agency),动机(purpose)。在任何一个特定的语言策略中,上述的五元素之一得到强调,但至少所有的元素是不言自明。参看Thomas Clark Pollock,American Literature 19. 4(January 1948):374—376。
③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84期(1948年6月8日)。
①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
②把文学作品比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体,这种大胆的比喻暗含着文化整体主义和绝对历史主义的危险性,因为由此推导出的结论是:一旦某种“文学”作为有机物从整体上丧失了生存土壤就会完完全全地死亡。但实际上,即便一种文学形式在“整体”上归于死亡,它的“部分”仍可在时间的川流中找到合适的机会而死灰复燃。正如史华慈所说:“过去的经验的某些部分,无论好坏,都会继续存在于当前。因为文化的整体并不是一个生物有机体的整体,即使过去的文化的整体已经死亡,但某些因素会继续存活。在某些意义上,部分比整体更有意义,也可能比整体更有生命力。”SeBenjaminLSchwartz“HistoryandCultureinTheThoughtofJosephLevenson,”inMauriceMeisnerandRhoadsMur-
phey(eds.),,TheMozartianHistorian:EsaysontheWorksofJosephR.Levenson(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5),p.108—109.虽然史华慈议论的对象是“思想史”研究,但这番言论同样适用于“文学史”的课题。
③吴兴华:《现在的新诗》,见北平《燕京文学》第3卷第2期(1941年11月),署名“钦江”。
④行朗:《对于诗的一个看法》,见北平《平明日报》副刊“读书界”第30期(1947年6月29日)。
⑤沈宝基:《如何了解一首难懂的现代诗》,见天津《民国日报》“文艺”副刊第147期(1948年10月9日)。
①袁可嘉:《诗与晦涩》,见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30日);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35期(1947年6月8日)。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①袁可嘉:《诗与意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6页。
②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7页。
③同上。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②同上,第5页。
③同上。
④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2页。
⑤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9页。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9页。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③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页。
①袁可嘉:《诗与意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6页。
②袁可嘉:《诗与意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7页。
③同上。
④袁可嘉:《漫谈感伤》,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7页。
⑤袁可嘉:《漫谈感伤》,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8页。
①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0页。
②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1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页。
②袁可嘉:《新i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页。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①袁可嘉:《批评的艺术》,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3—151页。
②袁可嘉:《批评的艺术》,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0页。
③袁可嘉:《批评的艺术》,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1页。
④袁可嘉:《批评相对论》,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8页。
①袁可嘉:《批评的艺术》,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3页。
②袁可嘉:《批评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7页。
③同上。
①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6页。
①这里所言的袁可嘉本人提供的说法,主要参考了《袁可嘉自传》,《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自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②《袁可嘉自传》,《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页。
①蓝棣之:《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见《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或见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附录”,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3—234页。
②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2页。
③同上,第54页。
①袁可嘉:《诗与主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0、81页。
②袁可嘉《漫谈伤感》,《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6、207页。
③袁可嘉《漫谈伤感》,《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7页。
④袁可嘉:《漫谈感伤》,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8页。
⑤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5页。
①《袁可嘉自传》,《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3页。
②这一过程,除《袁可嘉自传》外,袁可嘉还曾在《〈九叶集〉序》《诗人穆旦的位置》《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等文章中多次提到,上述文章均可参阅《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1—312页。
②袁可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英美诗主潮追踪》,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9页。
③袁可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英美诗主潮追踪》,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④袁可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英美诗主潮追踪》,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0页。
①袁可嘉:《诗与晦涩》,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②《诗底道路》与《分析到综合——现代英诗的发展》两篇文章均收录于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③袁可嘉:《从分析到综合——现代英诗的发展》,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9页。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页。
⑤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8页。
①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见《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②袁可嘉:《综合与混合——真假艺术底分野》,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3—204页。
③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9、166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28页。
②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页。
③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1、42、43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4—50页。
②即为“民主文化是现代的文化,民主的诗也必须是现代的诗。民主文化是辩证的、包含的、戏剧的、复杂的、有机的、创造的,表现这一文化的民主的诗也必然分担同样的辩证、包含、复杂、有机、创造的特质。我们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包括民主政治的现代民主文化,我们所有争取的诗也必然是现代化的民主的诗。目前我们亟需的不仅是政治的一面的革新,而是全面的文化的革新,而我所论及的诗底革新正是创建民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0—51页。)
③朱自清:《诗的趋势》,见《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④朱自清:《诗与建国》,见《朱自清全集》第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1页。
⑤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4页。
⑥蓝棣之:《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见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附录”,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5页。
①袁可嘉:《诗与意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6页。
②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0页。
③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0、64、66、67页。
④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9页。
⑤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1—182页。
①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2——187 页。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一五 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0页。
①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纪念卞之琳诗创作活动六十周年》,见《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83页。
②类似描述见王德威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假设”:“假若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了解,仅止于迟到的、西方的翻版,那么所谓的‘现代’只能对中国人产生意义。因为对‘输出’现代的原产地作者读者,这一切都已是完成式了。”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2003年9月版,第8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①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②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自序》,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③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①齐格蒙特·鲍曼著,邵迎生译:《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②初犊:《文艺骗子沈从文和他的集团》,见《泥土》第4辑,第12—15页。
③见《泥土》第5辑《编后记》,编者的执笔时间署为“四八、三、六”。
④见《诗创造·编余小记》第5期(1947年11月),第30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25期(1947年3月30日)。
②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293页。
③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12期(1946年10月27日)第3版。
④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10月30日)。
①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新批评〉第五章》,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商务印书馆,1948年4月。
②《高射炮·编后》,征军、王亚平、戴何勿主编(1937年8月25日)。
③萧三:《出版〈新诗歌〉的儿句话》,见《新诗歌》(延安版)(1940年9月1日)。
④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新批评)第五章》,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年)。
①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新批评〉第五章》,见《文学杂志》第2卷第11期(1947年)。
②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6月8日)
①鲁迅:《致蔡斐君》,见《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553页。
②袁可:《新诗戏剧化》,见上海《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③袁可嘉:《现代英诗的特质》,见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12期(1948年5月),第60页。
④袁可嘉:《我与现代派》,见《诗探索》,2001年第3—4期,第196页。
⑤艾略特著,李赋宁译:《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4页。
①艾略特著,李赋宁译:《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24、25页。
②袁可嘉:《现代英诗的特质》,见上海《文学杂志》第2卷第12期(1948年5月),第62页。
③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第32期(1947年5月18日)。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18日)。
①劳辛:《诗底粗犷美短论》,见上海《诗创造》第4期(1947年10月)。
②陈高傭:《怎样使中国文化现代化》,见《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7月)。
①胡适:《建国问题引论》,见《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
①[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0、336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②唐祈:《唐祈诗选·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③唐湜:《我的诗艺探索历程》,见《一叶诗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4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页。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11页。
③袁可嘉:《九叶集·序》,见《九叶集》,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①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0页。
②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4页。
①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0—122页。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6页。
②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7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3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4—51页。
①诗人、诗评家唐湜对20世纪40年代具有现代主义写作倾向的诗人群体的命名,见《诗的新生代》等文,《意度集》,平原社,1950年版。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11页。
②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页。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5—36页。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25页。
③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④袁可嘉:《诗与晦涩》,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1—100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2页。
②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1、50、51页。
①蓝棣之:《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见《论新诗现代化》附录,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2页。
②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0、111页。
③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4页。
①分别发表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1962年第2期、1963年第3期。
②袁可嘉:《我与现代派》,见《诗探索》,2001年第3—4辑。
①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见《诗刊》1980年第8期。其中作为批判对象例证之一的便是“九叶”诗人杜运燮的作品《秋》。
①《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深圳青年报》(1986年9月30日)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②袁可:《新诗戏剧化》,见《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6月8日)。
②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8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②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74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页。
③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见《论新诗戏剧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1页。
④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见《论新诗戏剧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3页。
⑤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6页。
⑥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6页。
⑦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28页。
①钱理群、温儒敏、王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③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④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页。
⑤艾略特:《哈姆雷特》,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3页。
⑥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⑦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页。
⑧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20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①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①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②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4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页。
④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8—29页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一四论 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 1988年版,第31-34页。
①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②袁可嘉:《从分析到综合——现代英诗的发展》,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5页。
①袁可嘉:《谈戏剧主义——四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0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④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⑤袁可嘉:《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学理论文选》,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
⑥袁可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⑦袁可嘉:《彭斯诗钞》,新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⑥同上。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⑥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77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页。
②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⑤同上。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③同上。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⑥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⑦同上。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⑨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⑩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⑪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108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172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
⑦同上。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⑨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页。
⑩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⑪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⑫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④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页。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③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④同上。
⑤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4页。
⑥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⑦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
⑧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①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②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④同上。
①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②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①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页。
②同上。
③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页。
④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⑤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⑥同上。
⑦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9页。
①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①数据根据中国期刊网(1994—2006)及笔者搜集的资料等统计而成。
②王伟明:《诗人诗事》,香港诗双月刊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③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附录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04—608页。
④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46页。
①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46页。
②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收录《冬夜》《出航》《上海》《母亲》四首诗,第611—617页。
③陈敬容主编:《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收录《冬夜》《母亲》《旅店》三首诗,第579—581页。
④唐祈主编:《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43—449页。
⑤辛笛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辞典》,中国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收录《上海》《旅店》《出航》《走近你》四首诗,第522—529页。
⑥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①吴奔星主编:《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40页。
②吴奔星主编:《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41页。
③辛笛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辞典》,中国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收录《上海》《旅店》《出航》《走近你》四首诗,第522—529页。
①陈敬容主编:《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9页。
②陈敬容主编:《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0页。
③陈敬容主编:《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1页。
④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⑤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页。
⑥唐祈主编:《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48页。
①唐祈主编:《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48页。
②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52页。
①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54页。
②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59页。
③北塔:《模仿的顺便与超越的艰难——论袁可嘉的诗》,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46页。
④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⑤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页。
⑥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页。
①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②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附录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03—611页。
③王伟明:《诗人诗事》,香港诗双月刊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41页。
④彭予:《驶向拜占庭袁可嘉和他的诗歌翻译》,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83—184页。
⑤彭予:《驶向拜占庭——袁可嘉和他的诗歌翻译》,见《诗探索》,2001年第2辑,第182页。
①蒋洪新:《半个世纪的脚印——记袁可嘉先生翻译生涯》,见《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第30页。
②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附录一《袁可嘉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4—575页。
①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392页。
②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2页。
③同上。
④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3页。
①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第85页。
②同上。
③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第86页。
①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见《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第87页。
②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页。
①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