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刚正直率,一切为了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210
颗粒名称: 2.刚正直率,一切为了文物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2
页码: 152-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承源是一位正直、坚强、敢于坚持原则的人。他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担任文物征集工作并常常与汪庆正接触,给汪庆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64年的一次事件中,马承源反对将一幅唐伯虎的画出售给个人,而提议由博物馆征集收藏,但是未能成功。马承源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出他的坚强个性。他总是保护文物出发,直率地说出内心的想法,甚至有时因此得罪人。他也教导了其他同志如何保护出土文物,例如不要用水清洗玉器。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马承源为人刚正,个性坚强,自年轻时就不畏权贵,敢于坚持原则。汪庆正先生在回忆马先生的《一生带着光芒》一文中提到过几十年前的一件陈年往事。上世纪50年代后期,马承源在上博承担文物征集工作,汪庆正任职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全市各单位收购的文物都要送到天平路40号的市文管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去鉴定。当时的鉴定委员会大家云集,顾颉刚、徐森玉、昊湖帆、尹石公、王东等都是学养深厚的鉴定家。1960年9月,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即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博物馆开始合署办公,办公地点在河南南路16号的中汇大厦,马、汪二人从那时起开始了频繁的工作接触。有件事给汪庆正印象很深。1964年,某位中央级领导来到上海,要买一幅唐伯虎的画。马承源认为,这样级别的文物应该由上海博物馆来征集收藏,而不是出售给个人。为此他特地写信给华东局提出反对意见。有关领导找到徐森玉先生,希望他出面做做马承源的工作,不要在这件事上“给领导添麻烦”。结果工作还是没做通。马承源并不因来自“上面”的压力而有所退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当时汪庆正是徐森玉先生的秘书,这件事让他第一次对马承源的坚强个性有了深刻的印象:马承源是个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相关链接
  徐森玉(1881—1971,名鸿宝,字森玉,以字行,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中国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徐森玉毕生为文物、古籍的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抗战初期负责北京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人物之一。
  马承源的坚强个性在“文革”期间也有清楚的体现。在政治空气高度紧张的高压气氛下,绝大多数人都噤若寒蝉,深恐多说一句便不能明哲保身,即使有意见也不敢表达,而马承源却坦率地说出内心的想法。他把“早请示、晚汇报”比作基督教信徒的早晚功课,还因此遭到了红卫兵的殴打。
  马承源是个直率的人,只要是和文物有关,他总是有什么说什么,一切从保护文物出发,从不怕因自己的心直口快“得罪”人。中科院考古所的王世明先生说起过这方面的一件小事。一次,上海博物馆举办古代青铜器和玉器的特别展,从中科院考古所借了一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展出。展览结束时,马承源特地拉住王世明,认真而诚恳地说:“咱们是老朋友了,我就不客气直接讲了。你们搞考古的人往往不懂得怎么保护文物。玉器由墓葬中出土时沾满了泥土,你们都是用水清洗,这一洗,玉器就失去了光泽。应该让它自然干燥,然后再用毛刷清除干土。”王世明后来感慨,只有信得过的老朋友,才能这样知无不言。此后,王世明不止一次地将马承源传授的这一宝贵经验转告其他同志,避免了以后在出土玉器的保护工作上再走弯路。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