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整理出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86
颗粒名称: 4.整理出版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4
页码: 102-1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战国楚竹书的发现和整理工作,并着重介绍了马承源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出版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秦前思想文化史上的很多空白,对于学术界朋友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马承源在书的编辑过程中十分严谨,把关整书的质量、装帧、版式和图片的制作效果。这本书不仅是提供给古文字专业工作者,也是提供给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该书的出版引发了学术界的简帛研究热,并被评为2004年中国学术界十大热点。目前,该书已出版九册,研究成果涉及多个领域。马承源因主持收购战国楚竹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受到争议,但他的工作成果仍然在被持续地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2000年10月,马承源参加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许多与会者都对上博所藏的这批战国楚竹书非常感兴趣,要求上博尽快发表整理材料。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竹简辞文内容太多,提出了边释读边发表、陆续出版的要求。马承源等人认为后一种意见更合乎实际,因而着手将一些文字数量较大的篇目次第选摘发表,并将每支竹简放大彩印,以提供给读者对文字隶定和注释考订的最大方便。
  面对学术界希望上博战国楚竹书早日出版公布的愿望,为人通达的马承源深以为然。在此之前,不乏一些著名的出土简帛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公布,最后不幸散落不了了之的憾事。马承源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这批备受关注的战国楚竹书应该早日公布于世。按照以往文博界的惯例,重要文献资料的发表多半都是由北京的文物出版社经手出版,这次的战国楚竹书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如果不能在上海本地出版,对上海出版界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小的憾事。为了争取到这个重要的出版项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张晓敏等积极行动起来,在分析了已有同类出版物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出版方案。方案提出把原简尽可能放大,这样既可以清晰地显示字形,解决了文字学家隶定字形之累,又充分展示了简帛体书法的书法效果,同时,把已出版简帛的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便于读者对照使用。开本则采用大气的国际标准八开版。这个有特色的方案得到了马承源的认同,最终上海古籍出版社拿到了这个项目。
  2001年底,《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正式面世。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张晓敏等人充分领教了马承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整书的质量、装帧、版式和放大彩印都是由马承源亲自把关,而图片的制作效果,他是拿着放大镜一张一张仔细检查下来的。一些连印刷业行家都难以察觉的瑕疵也逃不过马先生的眼睛。整部书的出版,不知返工了多少次,重做了多少片子。他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给了年轻编辑们极大的教益。年轻编辑们与他建立了友谊,并切身体会到其人格的巨大感染力。台湾辅仁大学的丁原植教授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出版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已有简帛类图书出版中最具创意、质量最好的出版物。而这其中,凝聚了马承源先生的巨大心血。
  这本著作的正式面世是当年文博出版界的大事,书中解读出的内容填补了秦前思想文化史上的很多空白。马承源本人亲自注释了包括《孔子诗论》(收录于第一册)、《子羔》(收录于第二册)、《鲁邦大旱》(收录于第二册)、《采风曲目》(收录于第四册)、《逸诗》(收录于第四册)等重要篇目,见解精湛,独树一帜,为学界所推崇。对这本重量级学术著作的出版,权威的《新华文摘》评价说:“对于学术界的朋友来讲,2002年最响的鞭炮,也响不过《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出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纷纷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学术界一时兴起了简帛研究热。
  另外,简书在书法艺术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文化遗产。战国楚竹书在古代书法研究方面的意义很大,因此,这本书不仅是提供给古文字专业工作者,也是提供给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在这本书的出版首发式上,上海著名书法家翁闿运先生兴奋地说,以后练习书法的人不仅仅是要多练习柳公权、颜真卿,也应该练练这本上博简了。以马承源发表的战国简帛研究成果为代表,关于简帛的发表及研究被评为2004年中国学术界十大热点。一时间,学术界出现了一股“上博简”热潮。四面八方的求购电话打到出版社,都希望尽早买到这本书。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就进行了再版,这在出版业是并不多见的现象。
  就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出版的同年11月,马承源访问日本,在东京大学发表了关于楚竹书《孔子诗论》的演讲。12月,马承源发表文章《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保护和整理》(《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26日),介绍了这批珍贵竹简的发现过程和保护、整理工作。不久,《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也正式出版,共收录竹简近120支,包括6篇古代文献。除《民之父母》篇与今本《礼记·孔子闲居》及《孔子家语·论礼》相近外,其余5篇皆是未见今本的罕见之品。其中有记载孔子言行的《子羔》与《鲁邦大旱》,论述当时政治规范的《从政》与《昔者君老》,记述上古帝王传说的《容成氏》等。
  战国楚竹书的解读工作此后一直在延续。至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已出版九册,研究成果涉及先秦历史、哲学、文学、宗教、军事、教育、音乐等多个领域,使学术界为之瞩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马承源晚年因主持收购战国楚竹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受到争议,甚至一度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但时至今日,古文字学领域对上博战国楚竹书简序排列、文字隶定、训诂释义的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学术讨论会一次又一次地召开,释读文本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国家级科研项目一个又一个地立项。这些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无声地回击了流言,也是对马先生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