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前的鉴定眼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43
颗粒名称: 2.超前的鉴定眼光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1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承源是一位青铜器鉴定专家,他的犀利和超前的学术眼光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足够的考古资料证明夏代的存在。但是马承源通过对管流青铜爵的判断,认为它是夏代铜器,被学术界广泛争论。后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二里头发现了与上海博物馆陈列的夏代青铜爵相同的器物,证实了马承源的观点并得到学界的认同。这也证明了马承源在青铜器鉴定方面的卓越造诣。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马承源在青铜器鉴定这门学问上的犀利和超前,在业内是受到极高评价的。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还没有可靠的考古资料证实夏代的存在。当所有人对夏代青铜器的面貌还一无所知的时候,马承源把一件1956年自废铜堆里拣选出来的管流青铜爵判断为夏代铜器,认为这是比二里岗文化更早的器物。他以敏锐的学术眼光,第一个提出此器为夏代青铜器的观点,并在上博展馆的陈列标牌上注明。这个超前的认识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争论。因为没有考古资料的证明,马承源的这个观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少数派的地位。后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陆续发现了一些夏代青铜器和陶器,其中有两件管流陶爵形制和上博这件基本相同,这证明了马承源早先的判断完全无误。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里头文化的面貌愈益清楚,学术界的观点也渐趋一致,即夏、商的分界应在二里头文化的第四期,从而在考古学上证实了马承源当初的观点。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