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艰苦的西北之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140
颗粒名称: 3.艰苦的西北之行
分类号: K825.81
页数: 2
页码: 15-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马承源和李鸿业于1959年前往西北地区进行少数民族文物及工艺品的收集工作。在这次长达半年的旅途中,马承源因数次病倒而受到同行者李鸿业的支持。李鸿业是一名资深的古董商,并在后来转型成为文博工作者,在马承源的专业道路上起到了引导作用。两人共同完成了大量的征集工作,并调查了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了大量样本。李鸿业在专业上毫不吝啬地给予年轻的马承源指导和建议,帮助他奠定了专业基础。马承源随后就他们在西北征集之路上的所学所想陆续写成了数篇学术论文。李鸿业对马承源来说既是亦师亦友的长者,也是他在文物专业上的老师。
关键词: 慈溪市 马承源 传记

内容

1959年,上海博物馆因少数民族工艺品陈列的需要,派遣工作人员分西南、西北两路,到边远地区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及工艺品。马承源被分至西北组,与年长他十岁的李鸿业先生同行。这次远行时间很长,从3月底一直延续到8月,跑遍了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地,征集了丰富的彩陶和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文物。在甘肃期间,他们还重点调查了青岗岔和灰地儿新石器时代遗址。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条件艰苦,征集调查工作很不容易。在新疆和田调查时,马承源积劳成疾,病得很重。后来他回忆说:“要不是李鸿业把我背回了驻地,那一次我就死了。”在西北开展征集工作的艰苦经历,李鸿业先生在他的《西北出差记》里记录得更加详细。由于水土不服,马承源先后病了三次。一次是在和田,一次是在兰州(日记中写“马生病,睡了一天,未能起床”),一次是在回程路上的洛阳(日记中写“马在洛生病一天”)。漫长的征集考察琐碎而辛苦,奔波一天回到住处后,还得洗瓷片。去遗址常常只能步行。李鸿业在日记中曾写道:“看了半山遗址、马家窑遗址,来回60里,当日跑回兰州。”短短一句道尽西北之旅的辛苦。如此,正值壮年的马承源数次在途中累病也就不足为怪了。
  西北一行长达半年,虽历尽艰险,收获也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行的李鸿业先生是马承源文博专业道路上的引路人。生于1917年的李鸿业身世颇有传奇色彩。其父李文光是著名的古董商,所经营的古玩店“天云阁”在郑州、北京两地都开有分号。李鸿业从小就和父亲泡在店里,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眼力非凡。十六七岁时,他子承父业,开始独自走南闯北,四处收货,为以后从事文博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49年后,李鸿业多次将个人收藏的文物捐献给郑州市政府,仅1952年就一次性捐献了2000多件。同年,他迁居上海,开始以资方代理人的身份为雪耕斋古玩店工作。几年后,凭借着多年在古玩行业摸爬滚打练出的一双慧眼,李鸿业正式调入上海博物馆负责征集工作,完成了从古董商到新中国第一代文博工作者的转变,进而为上博的文物征集和鉴定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在1959年与马承源相携同行的西北征集之路上,他们先后考察了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了大量彩陶片、瓷片标本,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对于马承源这个年轻的后辈,李鸿业在专业上毫不吝惜,有问必答,悉心指导。在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指点下,马承源深感长进不少,不虚此行。回到上海后,马承源就此次西北之行中所学所想陆续写成了数篇颇具学术含量的论文,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其中,发表在《考古》1961年第7期上的《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问题》、《甘肃灰地儿及青岗岔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两篇,通过对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材料的整理,就黄河流域仰韶、马家窑、半山和马厂诸遗址是否仅能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以及这种区分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提出了讨论。从这个意义来说,李鸿业堪称马承源文物专业的老师。

知识出处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青铜大家——马承源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青铜大家马承源,马承源学养深厚,勤于著述。在青钢器和古文字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他奔走四方,慧眼如炬,为抢救我国珍贵文物、保护民族文苦,殚精竭虑,为上血和智慧,将儿代博国古代文明的守护者,包括不平凡的青少年时代、走上文博之路、年轻的行者、与青铜器情定终身、为国家抢救文物等十八篇文章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承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