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越窑青瓷烧制成功的主要因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越窑青瓷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0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越窑青瓷烧制成功的主要因素
分类号:
K876.3
页数:
7
页码:
1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变革和进步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果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诞生,不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价值,而且还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瓷业的空前发展,以及唐、五代、两宋时期瓷业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越窑
青瓷
烧制因素
内容
把瓷器出现的时间定为东汉晚期,是有大量考古资料作为依据的。仅浙东地区,先后发现的东汉窑址就有59处,其中上虞34处,慈溪10处,宁波江北5处,鄞县4处,诸暨3处,绍兴2处,余姚1处;先后出土于东汉古墓葬的越窑青瓷器就有数百件,其中有明确纪年的有上虞蒿坝“永初三年”(109年)墓和奉化白杜“熹平四年”(175年)墓,前者出土了簋、钟、罐、钵、罍、耳杯等18件器物,后者出土了五联罐、井、耳杯、灶、熏炉等5件器物。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一历史进程发展的呢?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和进步。从瓷业角度来说,主要是瓷土的选取及加工、瓷釉的诞生和提高,龙窑的建立和改进,以及陶车的发明、水碓的使用、鼓风机的引进、窑具的设置等一系列制瓷工艺的不断创新和运用。仅择其要概述如下:
一、瓷土的选取和加工
在瓷器的制作中,瓷土所起的作用最大。用陶土制作的只能是陶器,惟有用瓷土制作,才能烧造成瓷器。瓷土是制瓷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原始瓷和成熟瓷选用的原料都是瓷土,但烧制出来的器物质地却大相径庭。前者粗糙松散,后者细腻坚实;前者气孔大而多,后者气孔小而少;前者吸水率强而硬度低,后者吸水率弱而硬度高。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烧成温度的提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制瓷原料的取舍和再加工,制坯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则是一个首要因素。
制瓷原料一般可分成二类,一类为基础材料,如高岭土、瓷石等矿物;一类为辅助材料,如长石、石英等矿物。
瓷石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含有若干长石、高岭土等成分的岩石状矿物,呈致密块状,外观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和灰绿色。有的呈玻璃光泽,有的呈土状光泽,断面常呈贝壳状,无明显解理。瓷石本身含有构成瓷的各种成分,并具有制瓷工艺与烧成所需要的性能,因此也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
瓷土与瓷石,化学成分极其相似,而存在形态却大相径庭,一为粘土状,一为岩石状。可以这样说,瓷土是瓷石的再分化。此外,瓷石由长石类矿物经热液作用而诞生时,还伴有绢云母生成,这是瓷土所不及的。
长石是一族矿物的总称,呈架状硅酸盐结构,化学成分主要是钾、钠、钙和少量钡的铝硅酸盐。在成瓷过程中,长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渐熔融,变成乳白色的粘稠玻璃体。这种玻璃体的特点是,冷却后不再析晶,并能在高温下熔解一部分高岭土分解物与石英颗粒,促进成瓷反应的进行,并可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燃料消耗,起到助熔作用。此外,由于长石熔体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粘度,还可以起到高温热塑作用与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同时,冷却后的长石熔体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于瓷体中,构成瓷的玻璃态基质,增加透明度,提高光泽与透光度,从而改善了瓷的外观质量与使用效能。在瓷业生产中,长石多作坯料、釉料、色料熔剂用,用量很大,作用也很重要。
石英是自然界中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另含有少量杂质,如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钛等。它一部分以硅酸盐化合物状态存在,构成各种矿物岩石;另一部分则以独立状态存在,成为单独的矿物实体。石英的外观视其种类不同而异。脉石英作致密块状结晶态或凝固为玻璃态,并呈矿脉状产出,多呈白色、乳白色或灰色,不透明或半透明,质地坚硬,断面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表面常染有深浅不一的铁锈。石英岩作致密坚固的块体,杂质含量比脉石英略多。石英也是瓷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原料。
上述制瓷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可以“瓷土”一词统称之,其化学成分则由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二氧化钛(Ti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二钾(K2O)、氧化二钠(Na2O)、氧化锰(MnO)和五氧化二磷(P2O5M)等组成。其中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是瓷器成型的基本材料,如果将二氧化硅视为瓷胎的肉,那么,三氧化二铝即是瓷胎的骨。三氧化二铁则是瓷胎中的重要媒熔原料。
就某一特定的瓷土原料来说,上述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会因产地的不同、存世年代的远近和分化作用的深浅,而显示出多与少、主与次、强与弱的差别。各地各窑经烧制而成的瓷器胎质,会因此而显示出各自的个性和特色,产生出器物质地的高低和优劣。在缤纷繁缛的瓷器大家族中,之所以有原始瓷和成熟瓷的区别,之所以有南方青瓷和北方青瓷的区别,之所以有此一窑和彼一窑的区别,其主要原因也在此。
正由于上述原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对制瓷原料的获取,不能局限于“取”字,随地取之,随手取之,而应在“选”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应选取质地纯、杂质少的原料作为制瓷的坯土,从而多了一层理性化的思考。同时也认识到,自然界只能找到大体适合的制瓷原料,而不能找到百分之百符合制作要求的原料,因此选取原料后,为提高原料的纯度和工艺性能,还得继续加工。
加工的第一步是对原料的粉碎,使其成为研末状。然后通过筛选,去其石块,剔除颗粒,拣去草根;通过淘洗,去其浮泥,减少含砂成分及其他杂质,使原料更纯洁、更细腻。
两汉之际,我国已出现水碓。这是一种利用水的冲击,带动木轮,并使之附着的舂体作上下挥动的机械装置。东汉末年又出现翻车、渴乌等提水工具。史书上的“设机车以引水”、“为曲筒以气引水”的记载,就是指此。这些进步的生产工具,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解放,因此很快得到推广。特别是瓷业,原料的粉碎,不仅量大,而且必须捣得很细,改用水碓后,省力不少,效果更为显著。再则,越窑大多建在近河靠湖处,有充足的水力资源,使用水碓尤觉方便。水碓等机械装置的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工效,从而促进了瓷业的发展。
经过上述加工后的原料,还需进行配制,以调整原有成分的含量,使之更符合制瓷工艺的要求。补充哪些成分,配制多少数量,均得视实际情况,通过实践,通过长期观察和反复的比较确立之,而最后结果如何,还得待烧成后才见分晓。经配制而形成的坯土,尚需经过捣拌、陈腐工序。捣拌有利于增大密度,减少气孔率,使颗粒和水分密切结合,分布匀称;陈腐有利于坯土的充分氧化和水解反应,进一步增强粘性,改善性能,提高可塑性。
从选用陶土到选用瓷土,这是瓷器形成的主要因素。从选用自然的未作任何处理的瓷土,到选用经过选择的、并且经过配制加工的瓷土,这是烧制原始瓷还是烧制成熟瓷的一个重大区别。陶瓷工艺正是经历了从易熔粘土配方、到瓷石质粘土配方、到瓷石加高岭土配方这三个阶段性的变化,才导致由陶到瓷的转变,才导致由原始瓷到成熟瓷的转变。
总之,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不仅与原料的选取有关,更与原料的再加工有关。正是粉碎、筛选、淘洗、配制、捣拌、陈腐等一道道工序的逐步建立,才保证了越窑青瓷的成功烧制。
二、关于瓷釉的诞生和提高
中国的传统瓷釉是中国古代窑工长期实践、长期观察的结晶。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曾发现,烧成温度接近或达到1200℃时,用陶土制成的陶器就会被融解;人们又发现,由于高温的长期熏烤,窑炉内壁的表面会产生一层被俗称为“窑汗”的玻璃态物质;而积聚在坯体上的草木灰,当烧成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也会熔融成玻璃态物质而附着在坯体的表面上。于是,人们在这些现象的启发下,通过反复试验,终于在商代发明了瓷釉,并成功烧制了原始瓷。尽管此时的瓷釉尚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却是中国瓷釉之鼻祖。
瓷釉的产生需要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内部条件,即有一合适之釉料。釉料通常用较纯的原料制成,它的主要成分与坯料相同,只是助熔剂的含量较大,还有适量的着色剂。青瓷中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钙,在烧成过程中,它可加速低温易熔物的形成,并降低坯体的烧成温度;青瓷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它的多寡与烧成后的釉色浓淡,有着极大的联系。含铁量高,呈色则深,胎体的透明度也低,只有减少含铁量,才能变深为淡,才能增加透明度。二是外部条件,即烧成的温度必须达到1200℃左右。只有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具有中、低熔融温度的一些物质,才有可能转变成玻璃态物质,人们也才有机会看到瓷釉现象的产生。而商代,正由于龙窑的建立,烧成温度提高到1200℃左右,从而使瓷釉之诞生成为可能。
原始瓷时期虽已发明了瓷釉,但毕竟带有一定的初创性。特别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窑工施釉,靠的是经验,凭的是直觉,各种组成成分的比例,烧成温度及烧成气氛的控制,极难准确调定,所以釉色的深浅、厚薄,只好听任自然。更由于此时制成的瓷釉属石灰釉,这种由石灰石和某些植物的枝叶灰,再配以适当的粘土和着色剂做成的釉料,氧化钙含量较高,氧化钾含量较低,因而在高温下,粘度迅速减弱,从而使釉层显得过于单薄,并易发生流釉和聚釉现象。加之在当时的胎釉中,氧化铁、氧化钛含量均偏高,故而烧成的胎釉,透明度不佳,色调不正,胎色时而偏灰,时而近褐,釉色时而偏黄,时而近黑,距炉火纯青之色甚远。此外,由于窑炉结构也欠佳,烧成温度尚低,故而烧成之器,裂纹、气泡多有发生,胎釉结合不好,易于剥落。
为克服上述弊端,东汉窑工对瓷釉配制作了较大调整,即通过充分的清洗,以降低氧化钙含量;掺入一定量的高岭土,以增加氧化钾含量;减少氧化铁含量,以增强胎釉透明度,从而使烧制成的瓷釉,质地明显好于原始瓷,釉层厚度明显高于原始瓷。同时利用高温,使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生长并形成一个反应层,增强了胎釉的结合强度。
应该说明的是,在烧制青瓷的同时,越窑还烧制过黑瓷,青瓷与黑瓷的区别主要是瓷釉的色彩。这表明此时窑工已能较好地控制釉料的配制,从出土器物看,黑釉常用于粗制产品上,可见施黑釉的目的是为了遮其粗糙缺陷,从而扩大了瓷土的利用量。
三、龙窑的建立和改进烧制越窑青瓷的窑炉窑身狭长,前后倾斜,头低尾高,犹如向下俯冲的一条火龙,故而以“龙窑”称之。
龙窑的历史十分悠久,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至迟在商代,已用龙窑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前文已述及,其特点是:(一)窑炉位置在山坡上;(二)火焰流向为平焰;(三)烧造燃料用柴木。正是这些关键性的举措,使烧成温度从800℃左右,提高到1100℃左右,从而为成功烧制第一代青瓷——原始瓷,准备了必要的工艺条件。
但是,此阶段的龙窑也有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长度不足,高度不够。这不仅阻碍了烧成温度的提高,也限制了装烧面积的扩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而大受影响。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对龙窑窑炉结构的改进,采取各种方法,以谋求高温技术的突破。
浙东多处发现的东汉龙窑遗址,不仅表明龙窑已为当时浙东窑场所普遍采用,而且,与绍兴富盛所发现的战国龙窑相比,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朱伯谦《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一文,对浙江上虞县帐子山发现的两座东汉龙窑作了介绍,转引之:
两窑作东西并列,两窑的前段亦遭破坏。东边的一号窑残长3.9米,宽1.97米~2.08米。窑底的倾斜度前段28°,后段21°,前后段交接处有明显的凸棱一道。窑底用粘土抹成,底面铺砂二层,下层已经烧结坚硬,上层松软,圆筒形和喇叭状窑具的底部插入上层砂内,证明砂层起固定窑具的作用。窑墙用粘土做成,残高32厘米~42厘米,经过长期高温锻烧,壁面有窑汗。其中前段窑汗凝结很厚,往后渐渐减薄,在靠近窑尾挡火墙处窑汗甚薄,而且所出的碗、盏等器物,胎色淡红,质地疏松,极易破碎,说明窑的最后部分温度不高,不足以使坯件烧成瓷器。窑顶用粘土砖坯砌成拱形,根据窑墙加拱顶高度和窑具加最大器物的高度等推算,拱顶正中至窑底的垂直高度在110厘米左右。窑室后面有挡火墙一堵,厚26厘米,墙的下部筑有烟火弄。墙后有横向长方形的出烟坑,宽与窑床同。出烟坑是个土坑,四壁不甚规整,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烧结面。
二号窑的结构和建筑用材与一号窑相同,只是窑底的倾斜度不同,前段为31°,后段为14°,前后段倾斜度的差距更大,交接处的凸腰现象更加明显。
在这两座东汉龙窑的窑床内,都保存着部分垫底窑具,位置未经移动。说明汉代装窑时,坯件已用窑具垫高,从而避免了因窑底温度偏低而出现产品底部生烧的现象,提高了制品的质量,这是装窑方法的一项重大改进。
上述报道表明,此时的窑炉已有较大改进,主要表现在:(一)增加了窑室长度。尽管这两座龙窑由于残缺,长度不明,但从窑墙后段窑汗甚薄、产品严重生烧的情况分析,可能是火膛中的火焰难以达到窑尾。根据木柴的火焰长度和附近三国时期的龙窑已长达13余米推测,窑的长度在10米左右,与战国时期龙窑相比,其长度增加近1倍。窑室长度的增加,加强了空气的抽力,这恰恰是提高窑室温度的最为关键的一着。同时,窑床面积也成倍扩大,装烧量因此而显著增加,热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单件产品的燃料消耗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二)调整了窑床坡度。从战国时期的16°,提高到28°。同时窑床前段坡度大,有利于加大自然抽力,有利于发火和升温,后段坡度小,并设置凸棱,还缩小出烟孔,以减少抽力,延长火焰在窑内的停留时间。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龙窑烧成温度的提高和对火焰流动速度及还原气氛的控制,从而为瓷器的烧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龙窑设计对产品的要求是:装得多,烧得好;对火焰的要求是:烧得旺,熄得快,同时火焰走向须合理,热量分布应均匀,烧成气氛能得到有效控制。龙窑的上述改进,正是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大大向前推进的。
综上所述,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变革和进步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结果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诞生,不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价值,而且还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瓷业的空前发展,以及唐、五代、两宋时期瓷业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越窑青瓷文化史》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越窑历代产品的造型、装饰、装烧、制作工艺、美学特征、外销与文化内涵诸方面,并对越窑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研究和展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