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促成越窑青瓷诞生的基本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越窑青瓷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06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促成越窑青瓷诞生的基本条件
分类号: K876.3
页数: 5
页码: 7-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汉晚期越窑青瓷诞生的基本条件,为浙东瓷业的发展和越窑青瓷的对外运销,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 越窑 青瓷诞生 基本条件

内容

东汉晚期,青瓷终于在越窑烧制成功,从此,世界有了瓷器,中国成了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青瓷在东汉晚期诞生,在浙东率先烧制成功,这是中国陶瓷工艺成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一、浙东所具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瓷土、燃料、水资源,为越窑青瓷的烧制准备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在宁绍平原尚未形成之前,浙东靠海,是丘陵一片。这些丘陵不仅起伏不断,而且多为火山喷发的熔岩所覆盖,显示出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重点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浙东的山,除主峰外,均为低矮山包。山顶是圆圆的,山坡是缓缓的,这就为生产青瓷的越窑——龙窑的构筑准备了优越的地貌条件。
  龙窑的构筑需要一定的倾斜度,需要利用倾斜度使之产生自然的空气抽力,而沿山坡构筑的龙窑,自然能形成一定的倾斜度。这样,人们就无需为窑基的构筑花费大量工本,也不必在窑顶设置烟囱,从而省工省料,降低成本,有利于瓷业的进一步开发。同时,龙窑的窑炉还能随山坡的延伸而自然扩展。这样,既能增加坯件的装载量,又能延长火焰在窑室内的停留时间,既能提高窑室内的烧成温度,又能使余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既节省了燃料,又能烧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龙窑的这种结构,还具有升温较快的特点,而它较薄的窑壁,又能使其迅速冷却,从而有利于窑室温度的控制。此外,在山上建窑还有其他好处:(一)地势高,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可保持干燥;(二)江南古代烧窑都用木柴,山坡建窑,可以就地取材;(三)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浙江山多田少,平地开发利用早,使用价值高,而山岭的开辟较少。窑建在山上,窑基容易解决。(1)总之,龙窑具有体积大、温度高、燃料省、造价低等优点,它的使用和不断改进,为瓷业生产的发展和瓷品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从平地设窑发展到山坡建窑,这是我国瓷业生产在窑炉选址、窑炉结构上的重大突破。龙窑在浙江沿山窑区的普遍采用,正是这种发展趋势的突出体现。
  绍兴富盛长竹园位于绍兴县城的东侧,陈灶户山的西麓。园中有窑址遗迹2处,相距仅3.5米,每处都保存着上下叠压的窑床5座。1978年经对绍Y1窑炉发掘,表明这是一处我国早期的龙窑遗址,原始瓷与印纹硬陶合烧。
  考古调查发现绍Y1是一条东西向的龙窑,窑头在西,窑尾居东,方向北偏西86°。窑头已在建造灌溉渠道时被破坏,原长应在6米,现存窑的中后段,残长3米,宽2.42米。拱顶、墙和窑底都用当地粘性很好的红色粘土做成。窑墙厚12厘米~15厘米,残高20厘米。靠窑内的一面烧结坚硬呈青黑色,有较厚的窑汗一层,墙自底起逐渐向内弧收,说明当时窑的两旁还不用墙,而是从窑底就开始起拱。窑室较矮,拱顶厚15厘米,相当平整地倒塌在窑内,成为一条窑内窑外的分界线,清除窑顶的塌土块后,在窑内发现少量的原始青瓷、几何印纹硬陶碎片和扁圆形托珠等,证明绍Y1是兼烧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的。窑底厚12厘米,倾斜不分级,斜度16°,底上铺砂粒一层,厚8厘米~10厘米,已经烧结成块,比较坚硬,呈灰黑色,在砂底上和废品堆积层中都不见窑底的垫具,说明当时的坯件是直接放在窑底上装烧的。由于窑床底部的温度较低,所以放在窑底上烧成的原始青瓷往往出现器物的中上部已经烧结,胎骨坚硬,底部则严重生烧,胎骨松,呈砖红色、易透水的现象。窑尾结构已保存不全,根据窑的北墙在残长2米处向内弧收和与此相对称的南墙中也有向内弧收的残迹推测,这里可能有一堵挡火墙,墙下有几个烟火柱和烟火弄,挡火墙与东墙之间长方形的一块是出烟孔,基本结构与上虞帐子山东汉龙窑相同。总结这座龙窑的特点是:短、矮、宽,它与后来的龙窑相比,显出了它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和原始性。例如窑全长不足6米,除去火膛和出烟孔,窑床长仅4米左右,装烧面积小,产量不高。又如窑室虽短,但宽竟达2.42米,火焰流速快,难集中,造成窑内温度不均匀,容易产生一部分制品过烧或生烧,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燃料消耗比较大。再如窑室过宽,拱顶跨度大,在高温燃烧下易于损坏坍塌,使用时间不长,所以出现在同一窑基上先后兴建五座窑床的情况。另外这时还没有创制垫底窑具,不能把坯件垫高到窑内烧成温度最好的部位,致使装在窑底部分的制品底部产生生烧的情况。(1)
  (二)浙东山地,瓷土随处可见,距地表又不深,易于开采,这就为越窑青瓷的大量生产——坯体的大量制作,及越窑青瓷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保障。
  浙东的瓷土,“是由流纹岩、石英粗面岩、长英岩等岩石中长石类矿物,经受后期火山的热液作用绢云母化而生成的岩石”。“风化程度浅的,则会由于部分长石尚未绢云母化而含少量长石,风化程度深的,也会由于长期地质作用而生成少量高岭石”(2)这是一种相当于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混合型矿物。它含有瓷构成的各种成分,可塑性强,耐火程度高,结合性能好,适合用还原气氛烧成,因之成当时历史条件下制作青瓷的最好材料。
  (三)浙东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由于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连绵起伏的群山上,到处青绿一片,其中以松林最为繁茂。用松木做燃料,火焰长,灰分熔点高,燃烧速度快,有利于窑室温度升降的控制和操纵,因此是烧造青瓷的最好燃料。
  (四)浙东有众多的大小湖泊和江河溪流,水资源丰富。这些湖泊和江河溪流,构成了浙东水乡的独特风光,为浙东的瓷业生产,特别是瓷土的淘洗、捣拌和瓷品的运输,准备了丰富的水源。
  二、浙东古代悠久而发达的制陶、制瓷传统,为越窑青瓷的烧制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浙东的制陶业就已十分发达,特别是胎料的选择、陶衣的施加和轮制工艺的应用,为后世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到了商周时期,浙东的制陶业又获得新的突破。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原始瓷的成功烧制,使浙东的陶瓷业又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原始瓷是在印纹硬陶的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瓷的创烧和发展过程中,瓷土的选取和加工,瓷釉的诞生和提高,龙窑的建立和改进,起着独特的作用。1986年发现的寺山土墩墓位于慈溪城区的南侧,峙山公园的山顶上,遗存器物在离地表0.5米处发现,安放得密密麻麻,且十分的整齐,数量有百余件之多。经整理,器物全系原始瓷,有碗、钵、杯、盅、豆、盆、盘、簋、盂、罐、碟、尊等多种;胎色呈灰白,胎质略感粗疏;用泥条叠筑、慢轮修整的工艺制成,圈足多为粘接,不少足底还刻划有各种符号;釉色有青黄、青绿、酱褐等几种,多数光泽度好,但釉面尚不均匀,施釉不到底,缩釉凝聚斑现象严重;纹饰则以S形纹、弦纹、篦纹、锥刺纹、方格纹为主。在一座小墓中,能有如此数量的原始瓷出土,品种又是如此的齐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获。它不仅为古代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实物资料,同时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古代浙东陶瓷业的兴旺和繁荣,它雄辩地证明,浙东是我国原始瓷的主要产地。它不仅为原始瓷过渡到成熟瓷铺平了前进的道路,也为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和越窑青瓷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工艺条件。
  尽管如此,新型的窑炉——龙窑毕竟已经诞生,烧成温度已能达到1200℃以上,产品质量也因此而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龙窑的装烧面积已比原来的窑炉增大不少,加之钵、碗等器物的生产已采用叠烧的先进方法,产量明显提高。此外,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在胎料的选择上,在釉料的制作上,在成型工艺的应用上,人们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所有这一切不仅推动着原始瓷的迅速成长,也为越窑青瓷的烧制成功铺平了道路。原始瓷是越窑青瓷的先声。
  三、浙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广泛的市场需求及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为越窑青瓷的烧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浙东地区经济是富饶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力迅速强盛,不仅消灭了吴国,还渡江北上,称霸于中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制。他曾亲临浙东巡视,“上会稽,祭大禹,立石刻,颂秦德”,在浙东建会稽郡,置鄞、句章、山阴、诸暨等县,浙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汉承秦制,汉王朝又成功地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经浙东人民的世代开发,汉末会稽已被称作“沃野万里”的“乐土”,崛起了不少大族强宗,推动了包括陶瓷业在内的手工业工场、作坊的发展。
  此外,浙东地处杭州湾畔,靠山面海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江河体系,为浙东瓷业的发展和越窑青瓷的对外运销,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

附注

(1)朱伯谦:《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文物》1984年第3期。 (1)《浙江绍兴富盛战国窑址》,《考古》1979年第3期第231~234页。 (2)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14页。

知识出处

越窑青瓷文化史

《越窑青瓷文化史》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越窑历代产品的造型、装饰、装烧、制作工艺、美学特征、外销与文化内涵诸方面,并对越窑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研究和展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