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爱国侨商吴锦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名人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986
颗粒名称:
爱国侨商吴锦堂
分类号:
K820.6;I277.3
页数:
11
页码:
87-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慈溪人,爱国侨商吴锦堂的简要生平和主要历史事迹。
关键词:
吴锦堂
近代
传说
内容
吴锦堂,原名作镆,字锦堂,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蒋家村人。他获富东瀛,造福桑梓,尽管逝世已有大半个世纪,但遗泽昭然,许多感人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运来救灾胞
1885年,吴锦堂由友人帮助,携带1000两银子,从上海东渡到日本,在长崎、神户等地经商。他把日本的火柴、肥皂、洋伞等贩运到中国,又把中国的棉花、蚕丝等贩运到日本,从中牟利。后来,他又投资办企业,经营水泥、纺织品等。一二十年间,他积资数百万,成了大阪、神户地区有名的巨商。与此同时,他热爱和关切祖国的桑梓之情,也与日俱增。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我国,京津地区生灵涂炭,长江流域又发生水灾,吴锦堂先后两次捐银30000两。
1911年,我国又遭水灾。他又捐款38000余日元,同时,捐给中国红十字会32000日元。为此,清政府赐他四品京堂候补衔。
1915年前后,故乡三北沿海海啸,粮棉无收,灾民载道,饿殍遍野。不少人为免遭饿死,而成群结队地到山南“吃大户”。吴锦堂闻讯垫付巨款,委托上海三北轮船公司老板虞洽卿,在扬州、安徽一带购大米。当时慈北的赈、粜办法规定:“各乡按乡设局,先查户口,极贫赈济,次贫平粜。”他先后捐银38000余两,运回大米500万余斤。
至今横河石堰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初吴锦堂委托虞洽卿用轮船载大米到慈北,轮船到宁波港之后,再用一船红头百官航船驳运,从宁波三江口沿姚江,经余姚、石堰、横河,顺东横河到鸣鹤、观海卫一带。
米船队到石堰。堰上居民、民工见一船船白米,源源不绝向慈北而去,饥肠辘辘的人们私下议论:“要是这些米能给我们留下一些该有多好!”
可是他们也知道,荒年灾月,米珠薪桂,姚北比起慈北,与吴锦堂的关系,毕竟差了一层,这种希望十之八九是不现实的。恰巧其时堰上有一民工,在东山头有一亲戚,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怂恿他给那亲戚说一说,由他亲戚出面,给吴锦堂写一封信,希望也能在横河、石堰一带散些米。
信寄出不久,吴锦堂很快回信,慨然应允,他委托慈北赈济局拨了三百袋(当时每袋三百斤)大米到横河、石堰。这些大米,犹如雪中之炭,救民倒悬,百姓无不感激吴锦堂这么好义的恩情。
赞助孙中山
吴锦堂获富扶桑之际,正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在海外(特别是日本)联络同志、奔走呼号、积蓄力量,准备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重要时期。
吴锦堂深明大义,责无旁贷,成了孙中山先生财力的坚强后盾。他不但随时提供活动资金,而且联络同志,提供活动场地。以他为主要出资人的神户中华会馆、神户华侨同文学校,以及他自己的别墅——舜子松海别庄,都是同盟会活动的据点。1911年,同盟会在神户成立之初,办公地点就设在他让出来的下山手通三丁目私宅里。
1915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新婚旅行到神户,吴锦堂多次设宴款待,以后孙中山先生夫妇就住在神户有马温泉。至于他接待并赞助的其他革命同志、社会名流,更是不计其数。
在一次吴锦堂作东的盛大宴会上,孙中山忽然发现吴锦堂座前桌上,放着一碟暗红色的蒸笋干菜,与这盛大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相比,显得很不协调,便好奇地问:“吴先生今日是守斋吗?”
吴锦堂夹了几片霉干菜吃进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一边含笑回答:“孙先生有所不知,这是我托人刚从家乡带来的土产,吃过了这些酒菜,再咬咬家乡的菜根头,还别有风味呢。”
上菜的厨工也在一旁解释说:“吴公一向自奉节俭,每逢设宴陪客,自己桌上放一碟霉干菜,这已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了。”孙中山先生一行听了,不觉肃然起敬。
竭力修湖堤
慈溪杜湖、白洋湖,人称慈北百姓的“二天”,慈北十多万百姓衣食,全靠这两湖之水蓄泄得宜。但到1905年前后,只因湖浦年久失修,非旱即涝,十年九灾。吴锦堂计算了一下自己在日本的积资,决心不惜一切,兴修湖浦。
但事关重大,岂能儿戏?为根除姚水东犯,使西水直接进洋浦入海,须造几华里长的双河漾塘。湖四周不少人,或乘湖堤毁坏或蓄意毁堤,围湖成田,垦植有年,如今要重定湖界,改田成湖,要招致许多人怨谤。而且偌大两个湖,修建桥、闸、水坝十余座,工程亦甚浩大。
但吴锦堂为此不惜金钱,不怕困难,终于动工了。工程历时4年,到1909年5月湖浦大部分工程已竣工。初夏时节,连日暴雨,湖四周山上雨水一齐注入两湖。吴锦堂挂念工程,冒雨巡视。当他来到湖边时,但见湖水猛涨,尽管湖堤已加高加固,但若不再进一步采取措施,将会发生危险。他与日本建筑工程师岛总彦商量,决定在杜湖东边再建筑一个减水坝。
吴锦堂于是不惜重金,雇工抢筑。他自己冒着倾盆大雨,手擎一把特大钢管黑洋伞,日夜督造。但大雨似注,湖面上风急浪高,湖波如万马奔腾,汹涌翻滚。几天几夜的劳累使他疲惫不堪,一阵猛风刮来,竟把他手中洋伞掀翻,一不小心,他连伞带人跌进湖中,幸亏一位民工及时跳湖援救,才得以脱险。岛总彦见他形容憔悴,忍不住说:“吴先生,我不太明白,你这样一个在日本阪神地区赫赫有名的巨富,早加入了日本籍,不愁吃不愁穿,何苦如此冒生命危险,费千金万银,讨这苦吃,万一不幸在这湖山之间丧生,我都会觉得可惜。”
吴锦堂说:“先生此言差矣,我因为爱这些湖山,才不惜性命和财产,自讨这个苦吃的,有朝一日,把我的这把老骨头葬在这湖山之畔,正是我的心愿。”
岛总彦看着吴锦堂由于消瘦显得又亮又大的双眼,回味着他的这番话,默默地点了点头,忽然,他记起了什么,急忙打开身边的照相机,“喀嚓”一声,给吴锦堂留下了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捐资办义学
三五成群十四五岁的孩子,穿着半新不旧的粗布衣衫,有的赤脚,有的穿一双草鞋,肩上挑着简单的铺盖行李,行走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和逶迤起伏的山路,向慈北东山头走去……
这就是1905年锦堂学校新生入学第一天时的情景。而今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当年这一情景,都记忆犹新。
这所学校位于东山头,占地一百余亩,是吴锦堂捐资廿多万银圆造起来的。学校初造时有校舍140余间。学校规模之大,师资之充足,校具之精良,为当时国内私人学校所罕见。慈北乡亲为感激吴锦堂培养邑人子弟的恩德,把该校命名为“锦堂学校”。
锦堂学校有一怪:这就是家庭贫困的子弟,不但学费能减免,学校还赠送文具、书籍;成绩特别优异的,还发奖学金。另外,学校供应一餐中饭,家庭贫穷的,读一天书,可得到一担柴钱。
学校办得好与坏,关键在师资。吴锦堂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曾有这样一件轶事:慈北乡耆为纪念吴锦堂造福桑梓,在淹浦崇寿宫竖了一个先生铜像,铜像落成典礼上,凡受过他恩惠的社会团体、个人,都闻讯前来敬献匾额送贺词。慈北观海卫有个安定小学,校内有一位教师是锦堂学校毕业生,他送上一篇匾文,用毛笔抄写在绢上,因为对创办学校的吴锦堂很有感情,匾文不长,却写得情真意切。后来,吴锦堂在日本读到了这篇匾文,感叹道:“我花了些钱,办了个学校,请来了各地许多教师,虽有文才,但都不在这人之上!”于是他写信到慈北,打听到这个老师的下落后,就叫锦堂学校调他去任国语教员。
对于锦堂学校毕业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吴锦堂还把他们带到日本,让他们进日本各类专门学校,进行深造,许多人后来还进一步留学欧美,学成回来成了专家。
校园遇险
1910年冬天,冒着三九严寒,吴锦堂第三次回到慈北。他这次来,一则视察学校开课情况,二则根据慈北绅耆一再要求,对慈北水利局要作一项重要决定。
这天晚上,议事完毕,回到卧室已是深夜。只因日本还有许多事要他去办理,不得不于后天起程,可是慈北还有不少事放不开手,于是吴锦堂又揉了揉冻僵的手指,坐在桌前,一字一句审阅起《慈北全乡办理水利善后章程草议》来,这是他和慈北绅耆花了好几个日夜拟出来的。
连日奔波劳累,吴锦堂感到实难支撑,于是吹熄蜡烛,倒在床上即深深睡去。
夜阑人静,凛冽的西北风刮得学校的玻璃窗嘘嘘作响。从学校北面玉凤山下的一棵樟树后,闪出一个人影,他蹑手蹑脚走向吴锦堂卧室,轻轻撬开房门进去,从靴筒里摸出匕首向沉睡在床上的吴锦堂刺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门外又跳进一个人,飞起一脚,只听得“哐”的一声,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霎时飞出几尺之外,戳在梨花木的台子上面。刺客大惊,急欲转身逃走,那人岂肯放过,一把抓住刺客前胸,大声呼喊:“快来人,抓刺客!”
吴锦堂闻声急忙起身,点亮灯,只见老校工阿刚伯用脚死命踏在刺客身上,闻讯赶来的教职员工、学生也一齐围了上来,众人七手八脚,把那人缚个结实。
吴锦堂看着面前穿一身黑衣裤的陌生汉子又气又惊,问:“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深夜要来谋刺?”
那人始则嗫嗫嚅嚅,后来伏在地上,叩头如捣蒜,但叫:“先生饶命,先生饶命!”同时从内衣袋中取出一纸片。吴锦堂接住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事成之后,赏洋五百元,沈增辉。”
吴锦堂恍然大悟。
原来,兴办水利,用人失察,把慈北水利局交给沈增辉承办。这人借吴锦堂威势,在慈北广结党羽,平时进出坐着吴锦堂的轿子,耀武扬威,并借湖工开支为名,骗取了吴锦堂许多银洋,贪污舞弊,中饱私囊,成了个独霸一方的地头蛇。人们背后送了他一个绰号:“百步大王”。
眼见得吴锦堂辛苦经营的公众大好事,就要坏在他的手里,慈北父老绅耆纷纷写信给吴锦堂,要求予以查办,吴锦堂不远千里赶来,原是主要为了此事。经商量决定,撤除沈增辉职务,并限时令他公布几年湖工帐目。
沈增辉闻得风声,知事已败露,狗急跳墙,将自己亲信——沈师桥花会赌头之一、绰号“脱底阿生”的唤至密室,如此这般,定下一个毒计,趁夜深无人时刺死吴锦堂。“脱底阿生”本是个要钱不要命的泼皮,他怕沈增辉事后变卦,一定要他写一张凭证,方才肯干。天一暗,他趁师生进出之际,偷偷潜入校园,在玉凤山下等了五六个钟头,后来看到吴锦堂卧室灯光熄灭,估计他已熟睡,就赶紧动手,哪里想到有人看得清清楚楚?
原来老校工阿刚伯从学校筹建至今,几年来忠于职守,有人想在锦堂学校折一根树枝,他也上前拦阻。尤其每次吴锦堂来慈北宿在锦堂学校,阿刚伯目睹吴锦堂为故乡筹谋善举不辞辛劳的精神,深为感动,所以格外小心卫护。今晚当吴锦堂的卧室熄灯之后,他照例提了一盏牛皮纸灯笼,在校内四处巡逻,当他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时,怎不引起疑心?于是甩掉灯笼,一直跟在黑影后面。
阿刚伯原是观海卫有名的“金锁拳”拳师。据说这金锁拳还是明朝戚继光抗倭时传下来的,那时慈北五乡总庙崇寿宫做戏,只要阿刚伯台上一站,无论台下有多少人,就无人捣乱,到了关键时刻,六七个小后生是近身他不得的。这“脱底阿生”平时只知吃喝嫖赌,在功夫上,哪是阿刚伯的对手?
当下吴锦堂对“脱底阿生”说:“我与你素无怨仇,你不过是为弄几个钱用,居然被人当作俎上之肉,岂不可怜?今念你愚昧无知,也不告官处置,可是你在慈北也呆不下去了,不知在外可有亲戚可投?”
“脱底阿生”说:“听凭先生发落,我在上海还有一个姨娘。”
吴锦堂说:“那么,你到上海去暂避几天。”随即叫人拿来十几两银子,送他作盘缠:“从今后,好生做人,不要再被别人牵着鼻子跑了。”
“脱底阿生”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吴锦堂不办他杀人之罪,反而送了这许多银子,心想今生今世就是做牛做马也报得不尽吴锦堂的恩德,从此以后定要改邪归正。
再说次日凌晨,天色尚暗,锦堂学校外面来了一二百抡刀、提棍的人,把校园围了起来。为首一个弹乌眼睛、满脸横肉、杀气腾腾的胖子,站在锦堂学校南首学堂桥上,声嘶力竭地喊:“赶快交出吴锦堂来,否则校园当作战场,没有一个好下场的!”此人是谁?沈增辉是也。
原来,这沈增辉晚上未见回报,估计误了大事,十分懊悔自己写了亲笔密信给“脱底阿生”。这时他把心一横,索性来个破碗破摔。一到五更,他用银元雇了一些地痞流氓、恶棍打手,直扑锦堂学校而来。
正在这紧张时刻,只见学堂桥南首,阿刚伯挑了一副竹篮担,匆匆赶到,后面还跟着五六十个戴高沿帽、背大枪的警察。沈增辉一看苗头不对,唿哨一声,正欲散逃,阿刚伯已赶到桥上,他把篮子往两边一丢,抡起那青竹扁担,对准沈增辉拦腰就是一扁担,这观海卫左手棍的确厉害,只听得“啊唷”一声,沈增辉早被打入河中,成了落水狗,潜水逃命而去。这里锦堂学校师生亦一齐呐喊冲上来,沈增辉这帮乌合之众,顿作鸟兽散。
你道警察为何会来?那天晚上,阿刚伯只怕再出意外,所以彻夜守在吴锦堂卧室外,天不亮,他发现了三三两两来历不明的人走来,心知来者不善,于是他先提早打钟叫醒师生起床,然后自己挑了一副竹篮担,装作到观海卫出早市买小菜,飞快赶到观海卫警察所报告,亲自为警察引路,这一场风波才算告息。吴锦堂把善后事情处理完之后,也安然回到日本。
严惩“花会”头子
吴锦堂负资从海外来故里修水利、办学校时,发现慈北故乡蔓延着一种比瘟疫还可怕的赌博活动——花会。
花会以不同名目共设三十四门,据说分别是三十四个人的名字。赌头筒主,把其中一门名目写在纸上,再用别针把纸别在红绸上,红绸卷起来,用小绳子扎好,高高挂在墙壁上,让赌客们猜。谁猜中,打一配三。这三十四个名字,每个还代表一种动物,如太平代龙,吉品代羊,攀桂代田螺,艮玉代蟹等等。为了发财,有些愚昧无知、迷信鬼神的人,做了种种蠢举,以求神灵“指点”:有的深更半夜睡在荒冢旁;有的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种种普通平常的事件,请瞎子、巫婆解释;有的猜测筒主的心思;有的摸赌客行情..每当花会开筒时,举村举乡,男女老幼,如痴如狂,不少人受骗,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上吊投河,真是惨不忍睹。花会造成的祸害,罄竹难书。
吴锦堂痛心疾首,他大声疾呼,吁请有关当局明令取缔。
那时慈北花会数沈师桥、淹浦最盛。沈师桥有个叫沈阿宏的,绰号“饭淘箩”,是一个游手好闲,怠惰成性的“砂锅胚”。还有三个:翁守元、沈瑞竹、沈赖毛,也是一路货色,他们沆瀣一气开设“花会航船”,盘剥百姓,坐地分赃。
吴锦堂曾再三致函敦促浙江省、绍兴道、慈溪知事等取缔花会,当局也发布命令捉拿四犯,但他们却始终逍遥法外。于是,吴锦堂在锦堂学校设了一笔款子,公开声明:“凡提获沈阿宏或翁守元的,赏大洋五百元,捉住沈瑞竹或沈赖毛的,赏洋三百元!”
这天下午,一个四十开外、镶有金牙的人,气喘吁吁来到锦堂学校,说:“我等几人已捉到花会头子翁守元,前来领赏。”锦堂学校中人问:“翁犯何在?”那人用手一指,只见一旁确有三四个农民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翁守元,当即就照规定付给了五百元大洋,叫他们把该犯押到沈师桥警署队去。
且说警署队长陈云程,昨天晚上叉麻将到天亮,刚刚起床,看见一伙人押着犯人进来,仔细一看,都是酒肉朋友。后面还跟着沈瑞竹、沈赖毛,就睡眼浮肿地问:“你们几位有何贵干?”
“恭喜陈队长,贺喜陈队长,花会头子翁守元捉到,吴锦堂的五百赏洋也到手,小弟们连人带财一齐奉上,这不是喜么?”那个“金牙齿”嘻嘻哈哈地说。
陈云程心里顿时明白,说:“如此,我还得重重奖赏诸位,每人先发五十元大洋,余下的么,今晚开一个庆功宴会。”
“金牙齿”想:每人五十元,四个人也不过二百元,办一桌酒,也不过三四十洋,你这陈队长也未免太狠了点。这五百元大洋,一个人居然吞一半,岂有此理!不过他只心里想,嘴上却说:“那好,不过今晚你请翁守元多饮几杯,这柴绳的滋味可不大好受呀!”
原来,这些赌博头子,早已与警察队长勾结一道,今天居然敢表演贼喊捉贼,冒领赏金的大骗局!
得知这件事,远在东瀛的吴锦堂才确信胥吏玩法殃民,怒不可遏,于是他把详情告知浙江省巡按使屈映光,要求他查办陈云程,缉拿四首恶“严审确情,处以极刑”。屈映光也只得下令慈溪县知事执行。
这一天,吴锦堂收到慈溪县知事夏仁溥的信,信中写道:“警署队长陈云程,弟与之不相识,本难深信,特以迭次著有缉捕成绩,致受贿通匪,非有证据,不能办理..”
收阅之后,吴锦堂感慨系之:夏仁溥身为一县之主,不为黎民百姓申张正义,反而贪赃枉法,得贿庇匪,如此作官,地方如何治理?又想,此次我如继续追问下去,与夏知事撕破脸皮,在慈北办事,还如何与他打交通?再想,若听之任之,这一次花会禁不住,以后越发不可收拾!我拼输了性命,拿出金钱办学校,修水利,是为了什么?最后决定连同夏知事来信,陈云程、沈阿宏等犯罪情由,详细具文,再寄浙江省,辗转延宕,直到1916年省长吕公望才责令慈溪县令,撤换了陈云程,四花会首恶亦被缉拿归案,从此师桥、淹浦花会赌风,才渐趋敛迹。
知识出处
《慈溪名人故事》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选编从东汉至当代的25位慈溪名人的故事约80篇。许多故事是根据历史材料编写的,凡民间传说的,都写上口述者的姓名,注明搜集或整理。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开棠
责任者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