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进忠言被黜归乡 造海塘鞠躬尽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930
颗粒名称: 第六回 进忠言被黜归乡 造海塘鞠躬尽瘁
分类号: I276.3
页数: 7
页码: 173-17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慈溪市的流传的关于孙如法的进忠言被黜归乡,造海塘鞠躬尽瘁的故事。
关键词: 慈溪市 孙如法 传奇

内容

一辆简易的带蓬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地行驶,平原上的景色慢慢地后退着。赶车的是位五十挂零的汉子,抱着鞭子,似乎在打着瞌睡。车里坐着的是贬官回乡的原刑部主事孙如法,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孙鬼头老爷和他的史氏夫人。孙鬼头微微地把车帘拉开了一条缝,望着车窗外的美丽田园,他的心情是沉郁而复杂的,回到家乡的欢悦同时掺杂着几分隐郁。伴君如伴虎,此话一点不假,他是深知这些的,但自己又为何会冒险去做那“出力不讨好,黄胖操年糕”的蠢事来呢?他自嘲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嗨,谁让自己拿朝廷的俸禄呢,不忠心耿耿地为朝廷出力,依良心说得过去吗?往事不堪回首啊……
  早朝。天子驾临金銮殿,受百官朝贺已毕,当有值殿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部班之中,孙鬼头出班奏曰:“臣刑部主事孙如法有本奏。”内侍递上奏折,呈交御览,皇上见是孙鬼头,眉头早已打成个结,勉强拿来一看,果不出所料,就草草看完,合拢折子,扔了下去。众官吓得跪倒,齐呼万岁。“孙如法,你不知姜应麟、沈璟他们的下场吗?”
  “臣明白,但臣以为既食君禄理应忠君为国,不可存一己之私念,不吐不快。万岁,微臣以为封郑贵妃不可不封王恭妃,同时应早立太子以稳国本。若万岁不封王恭妃而先封郑妃,有寒众朝士之心。”见万岁沉着脸不说话,孙鬼头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万岁,若以婴弱论,英宗方二岁,武宗未过周岁,今恭妃诞育元嗣已五岁矣,立为太子,不过宫中一受册,文华一受朝而已,而谓太早乎?如以敬奉勤劳论则王恭妃左右宸居朝夕奉御而可谓敬奉勤劳独郑贵妃乎?且郑贵妃所生乃第三子,王恭妃所生乃第一子,欲封贵妃不可不并封恭妃,不封恭妃必不可先封贵妃,此礼之固然,序之一定者也。伏乞先立皇长子为太子,以慰臣民之仰戴,然后发册并封皇贵妃以昭朝廷之大公,而复召姜应麟、沈璟二臣以彰虚怀纳谏之度,则群疑明德意定,宗社无疆之福端在于此。”
  万岁大怒:“朕今封贵妃乃家事耳,与汝何干?”
  “万岁,微臣何敢过问皇家之事,但皇上不可不知微臣乃皇长子之师!皇上说此为家事,但皇上明鉴:以后若皇子为皇太子,皇上千秋之后,太子君临天下,此亦为家事乎?故如今册封实为立嗣之基础,乃皇上千秋万代之大事。皇上,千万不可轻率,要千万慎重啊!”
  万岁见孙鬼头竟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顶撞反驳自己,龙颜大怒,下旨将他捕入狱中,决定将他流放三千里。
  孙鬼头身陷狱中,头脑开始冷下来,仿佛如梦初醒,方知皇家的无情。自己对大明朝可谓忠心耿耿,用心良苦,到头来落得身陷囹圄如此下场,真是万万想不到啊。说了半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神宗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生了儿子朱常洵,郑妃马上晋封为贵妃,常洵是神宗的第三个儿子,而长子常洛年已五岁,其母王恭妃却一直未见加封。朝中大臣认为这样于法于理都不妥当,而且神宗对郑妃母子宠爱有加,恐怕今后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会出现一些麻烦。于是由大学士申时行首先上疏,要求尽早册立太子,并加封王恭妃,但未被釆纳。接着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纷纷上疏,希望能早定储位。神宗不但不听,反而勃然大怒道:“朕今天册封贵妃,难道是考虑到今后的立储吗?尔等如此乱说,反而显得朕是别有用心了,这不是诽谤是什么?”当即下旨把上疏的官员或贬到边远地区,或降职外调。这样一来,吓得其他大臣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可是……唉!流放三千里,岂不是要死在异地他乡?自己得想个办法脱离此难了。第二天,孙鬼头请求面圣,恳切地对皇上说:“皇上,微臣体单力薄又多病多痛,望皇上看在臣’忠心’的份上,千万不要把臣流放到钱塘虎鹿山去!”
  皇帝当时余怒未消,见又说出“忠心”二字来,更加生气,以为这虎鹿山是个多虎多鹿的荒蛮之处,心想就让你这多嘴的孙鬼头多吃点苦头,看你以后还多不多嘴!哼,你不想去,朕偏让你去,遂下旨将孙鬼头流放钱塘虎鹿山!就这样,孙鬼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逃过劫难回到自己的家乡——浒山历山了。
  ,,吱—”马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把孙鬼头从回忆拉了回来。孙鬼头探出头来,忙问是怎么回事。车夫指了指前面,告诉他,这里已是绍兴地面,有好多人在逃难,路途阻塞,故而停车。孙鬼头好不奇怪:这地方鱼米之乡,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何有逃难一说呢?遂与夫人说了句话,掀起车帘走下车来。孙鬼头一看大路上都是人,拖儿带女,扶幼携小,遂在路边问一老者是怎么回事。那老汉指着北面说:“先生,这地方好是好,只是离海太近了。海堤年久失修,时有倒塌之险,把老百姓吓得心惊肉跳的。今年的八月大潮比往年更厉害,海塘受力不住都塌光了,塘里塘外一片汪洋,我们的田地房屋都冲了个精光。先生侬说说不离开这里能行吗?”
  “海塘倒塌,官府没有派人来整修吗?”“嘿,来人是来人了,可不知道啥时才能有个结果啊。再说梅市到浪桥这几十里海塘,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啊。”
  “老百姓都逃难走了,若是以后修起塘海塘来没有人怎么办?就算有了钱也办不了啊!”
  “先生,如果官府肯为百姓办事的话,我们老百姓做义务工也会来的,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园啊。”老者弯下腰,双手捧起湿润的泥土闻了闻,已是老泪纵横。
  孙鬼头感动了:“老人家,请你放心,不远的一天,你们会返回这美好家园的。”
  “谢谢先生,官府对我们老百姓说来还是不错的,发了救命钱和一些衣物,只是我们在此地实在难以生存下去了,这才被迫背井离乡。只要官府一声令下,百姓们都会赶回来的。”老者指指北边的海塘,“先生,你看看,新来的知府大人正在海塘边视察着呢。”
  告别了老汉,孙鬼头匆匆来到海塘边,那海塘被大潮水冲得东塌西倒,残缺不全,塘脚的几块大石头龇牙咧嘴地蹲在那里,惨不忍睹。塘下的海水里,一位看上去很年轻的官员一边扶着涂有红白刻度标记的标杆,一边喊着话,正在指挥人们进行测量。海边的风很大,虽说是八月天气,也很凉了,海水中肯定更凉。孙鬼头赞许地点点头,对他的观察更仔细起来。孙鬼头越看越觉得有些面熟,但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不过他的心是热乎乎的,大明朝的官员能这样亲临现场的已经不多了。
  堤下的官员直起身子,伸伸发酸的腰,敲了敲腿,转眼一见塘顶有位长者立在高处,似乎自己在何处见过,揉了揉眼睛,啊,原来是——他赶紧套上靴子,跌跌撞撞爬上塘顶来,一下跪在孙鬼头的跟前,把孙鬼头弄了个大不解。那官员一边磕头一边说:“孙老爷,您不认识我啦,我是撑渡船的陈生啊。”
  “哈哈哈,我道为啥会介眼熟呢,原来是你这小子,起来起来。好,好样的。”孙鬼头兴奋地拍拍陈生的肩膀,“我说陈生,这做官的滋味尝到了吧?做贪官不行,做清官呢,又不易,做老百姓眼中的好官,更难!像这样的烂摊子收拾起来很难,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孙大人,我知道任重而道远,但我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为老百姓多办几件有益的事,这样才对得起百姓,对得起朝廷,对得起您孙大人啊。”
  孙鬼头摆摆手,笑着说:“个人的恩,个人的怨都不必去计较,重要的是应该心中有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
  陈生点着头说:“孙大人,我明白。”他指了指海面,“孙大人您说,这海塘一塌,民心涣散,作为一府之官,我该如何办呢?”
  “百姓的眼睛盯着你呢。哎,陈生,你不是在行动了嘛。这很好。依我看,你的行动已经把海塘造好一半了。海塘塌了不要紧,新的、更坚固的海塘会造起来。陈生啊,现在是非常时期,最重要的是民心哪,人心一塌,就全完了。目前,最重要的是筹集资金,作好筑塘准备,这是取得民心的有力举措啊。”
  “孙大人,我已给百姓们说了我的决心和打算,安排他们在不远处暂住,以便让他们安心,到建海塘时能快速集中。只是孙大人您知道,这样浩大的工程耗资极巨,我们在搞测算,最少该花多少钱,好做到胸中有数。朝廷不会拨多少银两下来,老百姓的家产都被冲光了,自己又是一个穷官,这事愁得我觉都困勿熟。”
  是呀,数十里海塘得花多少银子啊,孙鬼头想想也是,这可不能与烛溪湖的中间湖塘相提并论了,孙鬼头建议陈生,一可以申请朝廷多拨款,二可以向大户富户多借点或干脆让他们多捐点,再一点让百姓们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样众志成城,困难一定会克服的。只要你陈生敢为百姓先,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陈生频频点头,说着,陈生送孙鬼头来到大路边的马车旁。
  陈生拜见了史夫人,史夫人对陈生很钟爱,见丈夫说起筹款之事,从车中捧出一只精致的小盒子,交与陈生说:“陈生啊,这是我娘家给我的陪嫁之物和往日的一点点积蓄。你拿着,就算是婶子给你的见面礼吧。我们没儿少女的留着也是多余,你拿着给百姓办事吧。”
  “啊,不不不,婶子的心意我领啦,但这么贵重的礼物是万万不能要的。”陈生连连摇头。
  “陈生,这又不是给你个人的,再说以前连五万两都敢拿,这就不敢要了?好了好了,收下。这笔钱要用到好处,里面有一张两万两的银票,那可是我们京城里房屋卖掉的全部家当啊。做官没有银子,怎么给百姓办事,没有银子还不是空话一句?哈,卖了房子修海塘,也算是物有所值啦,值得,值得。陈生,我把你婶子送到家,回来和你一起干,卖卖这身老骨头。”
  亲眼目睹孙鬼头为筑海塘献出了全部家当,逃难的人不逃了,人心更加安定下来了。大家捐款的捐款,捐物的捐物,大户富户也纷纷捐钱,把心拧在一起。陈知府的心里呀,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下来,经过多方努力,几年时间,一条坚固漂亮的新海塘屹立在波涛汹涌的东海边。
  孙鬼头整日在海塘工地上忙碌,积劳成疾,百药无救,终于累死在海塘上。逝世后,葬于越州凤凰山,送葬者成千上万,争着抬棺材的有百多人,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只得每隔半里路换抬一杠才解决了争纷。此事轰动了整个越州府,成为千古美谈。这真是:
  只要心里有百姓,
  百姓心里就有你。
  千古一曲孙鬼头,
  流芳百世传美名。
  [原载《浙东》2004年冬季号、2005年春季号、夏季号]

知识出处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出版者:中国文学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考证”、“民间传说”上下两编。内容有:孙如法其人其事、孙如法绰号“孙鬼头”的来历、孙如法年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永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