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瘟县官受惩落横河 穷陈生独日发大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928
颗粒名称: 第四回 瘟县官受惩落横河 穷陈生独日发大财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5
页码: 140-15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慈溪市的流传的关于孙如法的在瘟县官受惩落横河,穷陈生独日发大财的故事。
关键词: 慈溪市 孙如法 传奇

内容

由于海水直接从姚江涌来的缘故,一过石堰,东横河的水势就大了,变得气势磅礴起来。石堰以西约五里,有一山兀立江南岸,北面十分陡峭,浑似横空出世,人坐舟中望之则有高若入云之感。其实这山乃翠屏山脉中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只因独处江边,看上去则有些突如其来的感觉而显得很伟大了。它叫陈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的成名应归功于东汉的高士严光严子陵。当年严子陵不肯入仕为官,在此布衣蔬食,隐居终年成为千古美谈,这陈山也就跟着出名了。千百年来,它成为历代官僚、文人墨客凭吊怀古、揽胜觅迹,或者抒发失意之情的首选之处。河北面是轿马官道,渡河方能入山。河边有渡口,渡口有条石砌成的渡船码头,两岸各有一块上写“客星古渡”的石碑歪斜地插在河岸上。来往的人不少,但渡船的生意看上去不太好。那些做官的人来这里是有官船的,文人墨客们也是结伴租船而来。码头上泊满了众多的游船,只有两只破渡船泊在北岸,等待着生意。
  孙鬼头已经好几年没来这里了,这次回乡缠不过兴儿,又有空闲的时间就来了。孙鬼头隔河观山,只见林木森森,郁郁葱葱,心想还是老样子,只是看过去在河边多了几个木质牌坊而已。他来到岸边渡船旁,招呼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摆渡者。那年轻人正在埋头读书呢,听到喊声赶紧把书卷成个筒塞进怀里,麻利地解开带头索,扶着孙鬼头上了船。兴儿护住孙鬼头,在他旁边坐下了,那后生等孙鬼头二人坐稳了,用撑杆在岸上轻轻一点,渡船就悠悠地向河中心荡去..孙鬼头望着那轻捷的身影,很欣赏地注视着他,那后生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红了红脸。孙鬼头笑着问他是哪里人氏,姓甚名谁,家况如何。那后生不卑不亢,边撑船边回答,深得孙鬼头的欢心。原来这后生名叫陈生,家就住在这陈山脚下,父母早亡,没有兄弟姐妹,靠着一只祖传的破渡船撑渡为生,由于生意清淡,有时连吃饭都成问题。孙鬼头试探着问:“陈生呀,我看你一心一意撑渡船赚饭吃算了,读什么书呢,这书又不能当饭吃是不是?”
  “我看先生是个读书做官人的模样,说这样的话未免有些浅见了。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诱人之言,但是最起码读书能懂事理、明是非、增知识、使人聪明这些是绝对不会错的。我想,我陈生现在尚在为生活而逼撑这破渡船,但以后说不定来个时来运转,或者南山观世音菩萨大发慈悲,暗中助我一臂之力,让我陈生乘风直上九重天。哈,那时没有扎实的功底,就是有了很好的机会也做不成什么,岂不是什么都来不及了吗?”
  孙鬼头被陈生的哲理之言和诙谐的话头逗笑了,很喜欢他,心想此子只是时运未到,将来准定大有作为,有心想成全于他,又苦于自己两袖空空,无法给予资助。
  “陈生啊,如果有了钱的话,你有什么打算?想不想上京赶考?想不想做官?”
  “想!连做梦都想,但是想归想,钱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倘若以后真的有了钱,就读它几年书,定会去赶考。若侥幸得个一官半职就做个老百姓人人都喜欢的好官,为穷苦大众办好多好多的事情。这样啊,才不枉了来世一趟。”陈生满怀着憧憬,眼睛都放出光来。
  “陈生啊,难得你有此真挚的爱民之心,菩萨会帮忙着力的。”孙鬼头被感动了,他的心里已经装下了这个刚刚认识的撑船小伙子了。
  孙鬼头主仆二人上了岸,陈生说什么也不肯收渡费。后来孙鬼头差点发火了,陈生才收了几个钱。
  上了码头,路旁有一小亭,全部由石料筑成,仅容二三人落脚。亭子面路悬匾一块,上书“倒履亭”三字,亭中有一块三尺来长、尺半来宽的石碑横卧着,正反两面都题着“严光倒履处”五字。兴儿很不明白,这“倒履”是什么意思,就问:“叔,我们游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这‘倒履亭’还是第一次见到。叔,您给我讲讲这倒履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出典呢?”
  “履,就是鞋,这你晓得,倒履就是把鞋倒着穿,就这么简单。”“既然这么简单,有什么可纪念的,还盖个亭子?”兴儿嘀咕着说。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相传当年严子陵被他的同窗光武帝刘秀请去做官,他在皇宫里与刘秀共商国是,同吃同住同睡了十几天,别人认为最为荣耀的事儿在他那儿成了活受罪,最后还是决定离开这危险之地,因为伴君似伴虎嘛。给皇帝明着说,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皇帝很器重他,根本不会放,就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逃!去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去!趁着皇帝不注意,瞅个机会,偷偷地跑了出来。光武帝发觉后很是挂念,就赶忙发兵前来追赶。严子陵逃啊逃,逃到这江边,渡过江到这个地方,准备上山。此时大雪过后,积雪有几寸厚,他有些犹豫:若是这样上山去,雪地上肯定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岂不是明明白白告诉后面的追兵吗?不行,若如此岂不前功尽弃,成为瓮中之鳖?怎么办?环顾四野,茫茫之中没有一处可以藏身,追兵说到就到,真把他给急死了。他低下头来,寻思着脱身之计。突然他发现了一来一往的两行梅花鹿的脚印,时而分开,时而又合拢,错综复杂,难辨去来。严子陵眼睛一亮:对了。他迅速地脱下草鞋,把它调过头来穿上,用鞋带紧紧缚住,就迈开大步赶上山来。不久一队兵马渡江后循踪来到这里,发现有一行脚印自山上下来直至河边,以为严子陵乘船远遁了,难知去向,就回去复命了。此处倒穿草鞋的地方就是‘严光倒履处’,后人为了纪念严子陵,就在此建了个石亭——此亭自然就是‘倒履亭’了。”
  “倒履亭”一箭之地有一座小竹桥,架在碧波荡漾的小河上,人走上去晃悠悠的,此竹桥称为“陈山桥”,桥下的河叫“陈山江”。陈山江与北面的大江在竹桥西面不远处拐弯的地方相通,有闸门相连,称为“陈山闸”,拦住了海水。陈山江两岸古樟成荫,有好多文武牌轩竖在江边。几户人家散居在山脚下耕樵渔织,过着清淡贫穷的生活。过竹桥依河东行百步,路往南拐,须臾见一高大的石牌坊耸立在路中,高有三丈余,宽约二丈半。整座牌坊精雕细刻着各类花鸟图案,石头已经有些发黑,看样子已经有好些年代了。牌坊前立着两块石碑,左右各一,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给本来平和的气氛猛然增加了威严和庄重,甚至压抑。牌坊正中“高风千古,清节流芳”八字,笔力雄健,气势豪放。两边望柱上各有联,左曰:“何处是汉家高士,”右曰:“此地有天子故人。”乃仿北宋苏轼手迹,几可乱真。穿过牌坊,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严光墓前,华表高耸,气派异常。墓道很大,前有石人石马,两棵巨大的柏松耸入云端。孙鬼头不信里面葬的真是严子陵,为什么?因为光浙江就有好几处说得头头是道的严光安息处。但不管怎样,还是入乡随俗,上坟台拜了几拜。
  拜过了严子陵坟头,就走上了山路。山路崎岖不平又很陡峭,很难行走。叔侄俩走走停停,一会儿来到半山腰,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孙鬼头招呼兴儿休息一下停会再走。兴儿答应着,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抬起头来,只觉得前面空旷起来。呵,原来不远处有一座亭子,就给孙鬼头打了个招呼,两人望着山腰之亭爬去。
  走近一看,见此亭有八柱,上盖琉璃瓦,柱子油漆得光光亮亮,分明是新近才盖起来的,亭名“华清亭”。有柱联一副,东曰:明月清风戴一顶蓝天粪土荣华;西曰:不事王侯踏三尺净土激浊扬清。孙鬼头见到“华清亭”三字猛然记起“华清泉”来,就吩咐兴儿去附近找找“华清泉”。不一会儿,兴儿回来了,孙鬼头喝了兴儿带过来的泉水后觉得舒服多了。兴儿告诉他这泉水是在附近地方找到的,果然不出所料,这“华清亭”是依“华清泉”而取名的,这“华清泉”正是当年严子陵的饮用之水。两人进得亭来,见已有好几人坐在亭中,他都不认识,看上去全是一些读书之人,好象在争论着什么事儿。孙鬼头二人在亭子的角落里坐了下来,没去打扰他们的谈话。
  亭子建在山腰的高岗之上,放眼远眺,山下的东横河船行如梭,帆影片片,怪不得称它为快船江呢。河后是成片成片的桑柘地,碧绿似蓝,远处的田畈上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正猛,似锦绣地毯铺满大地。辽阔的三北平原上点缀着众多形态各异的碧玉小山,似一颗颗绿色棋子镶嵌在巨大的彩屏上。杭州湾尽收眼底,帆宽桅粗,鸥鸟汇飞,孙鬼头真被家乡的美丽风光陶醉了。
  一阵喧闹声,亭中又陆续进来了几位穿戴整齐的人。其中一位生得气宇轩昂、与众不同,虽说年纪已有六十挂零了,看上去仍很健壮、威严,透出一股独特的书生气来。见那老者进来,亭中诸人都纷纷起立,有的打躬,有的作揖,大家把他搀扶着落了座。听他们的言语,孙鬼头才知道来者是县中名人,大名鼎鼎的余姚钟岳书院的新任院长,王阳明的嫡传子弟钱老夫子,此老以前在台州做着个教授,前年退居家乡接任了这个职务。因为人忠实,学问醇厚,深孚众望,孙鬼头素闻其名而未谋其面,真想上去会会这老夫子,又恐怕他们有事,打断他们的雅兴反为不美,还是坐着听听吧,免得给人家带来拘谨和不安。
  钱院长坐下来,笑呵呵地问:“老朽刚至山下就闻得诸位的高谈之声哪,不知有何值得高兴之事,说来也让老朽开心开心如何?”坐在他下首的年轻人接口道:“老先生,哪有什么喜事啊,大家坐在这里发牢骚呢。我们在担心自己的前程呢。”“唔,担忧?担忧前程?读书人的前程与什么可担忧的呢?说来听听,说来听听。”
  “老先生您说说,假如现在的官可以用银子来买的话,读书还有什么用?学问还值什么钱?我们读书人的前程何在?出路何在?”钱院长对面坐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哎,诸位,此话怎讲,此话怎讲啊?有谁卖官,又有谁买官了?无凭无据的可不能乱说啊,啊?”
  “钱院长,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先生,现在贪官污吏横行,奸人恶霸当道,贤者受排挤打击,恶人得重用做大官。先生你没有耳闻吗?”
  “也许是有这种现象存在。不过,我劝诸位应往主流上看问题,好似一个健康之人偶尔会生病一样,社会也是这样,总会有一些阴暗面存在,否则现实也就不成其为现实了。年轻人,你们不能以点否面,更不能管窥啊。”
  “先生,您老说的是有道理,可是实际碰到了就会恨得牙根痒,不吐不快啊。比方说,我们余姚来的那个新县官您知道吗?那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专会钻营拍马。去年呢,他把自己的亲妹子给了府台老爷做三姨太,不知怎的就当上了县官!你说我们能不愤慨吗?”
  “真的有这回事?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县城里都是一班奉承拍马的势利小人,对新县官歌功颂德拍马屁还来不及,谁会说他半句坏话,谁又敢呢?您老深居书院,埋头学问,哪会听得到?嗨,先生,就算您老知道了,回天有术吗?”
  是啊,一个读书人只懂得几句“之乎者也”,有何作为呢。刚才的一番话,钱老先生自己也觉得是自欺欺人,但它总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可以给书生们提提精神,不至于更加消沉,更加颓废。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还能再说什么呢?是啊,读书人的前途何在,钟岳书院的出路又何在?他不敢再想下去了,也不敢再坐下去了,人也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嘴里一个劲说着:“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啊。”在同来人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下山而去。
  华清亭内一下子静了下来,静得几乎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得到。尽管是夏天,山风吹来仍有些凉意。孙鬼头望着下山而去的钱老夫子,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本想追上去安慰他,想想也是多余的,更会徒添他的烦闷,只得作罢。孙鬼头是个什么都搁不住的人,不知那些书生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话就得管一管了。他站起身来,踱到石桌边,双手一抱拳:“诸位仁兄,刚才听得众位说起新县官,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书生正无处出气,见有人来打听,就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他。
  原来李子兴李大人任满卸职,调往海宁去了,马上就有新县官上任。但新来的县官是个心狠手辣爱钱如命的人,名声很是狼藉,人还未至臭名声就先过来了。他是靠金钱和裙带关系才捞到这官位的。老百姓很害怕,认为他一来,肯定连地皮都会被他刮干净的,但他是县官,是老爷,谁能奈何得了他呢?他们是一些读书人,哪有什么力量来对付他呢?只能在此发泄发泄,真应了句“野山背后骂知县”的老话。今天上山拜拜严子陵,日后呢也来个耳根清静,眼不见为净,隐居陈山,潜心学问,不问世间之事。
  孙鬼头听后大笑起来。众人很是不解,都不以为然地摇起头来。孙鬼头笑过后,正色说:“诸位仁兄,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应该继承这没错,但愚以为若步其后尘则有商榷的必要了。”众皆愕然。孙鬼头望了望山顶,好象与严子陵交流着什么,一会儿收回目光,语声放得缓和起来:“想当年严子陵生于乱世,不事权贵自有他的苦衷。谁不想为国出力啊?你们想想,总不能给乱臣贼子王莽去帮忙吧。后来光武帝又想让他成为太庙里祭桌上的牲牛,他肯吗?”孙鬼头望着他们,“现在的情况与严君所处的年代有天壤之别。如今你们这些伟男子立于盛世,理应轰轰烈烈地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不是说雁过留声吗,何况你们这些顶天立地的血性汉子!严君的隐居自有历史条件的制约,如果你们在此所谓的隐居,则会成为千古笑柄。我等应把自己的一切献于国家,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的双亲,对得起培养我们的国家啊。诸位,振作起来,切不可消极待世,应与恶势力斗争,斗败他们!这样活着才有意思,是不是?”
  一番话,把众人说得点头称是,心里舒坦起来。众人见孙鬼头举止不凡,谈吐高雅见地独特,皆想结识于他,纷纷请他留下名来,好日后拜访。孙鬼头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大家,大家才知道这个瘦小的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孙鬼头,齐齐告罪参拜不已。孙鬼头从他们那儿打听到这县官今天过些时将从山下经过去县城上任时,就呆不下去了。他要去会会这位县官老爷,看看他到底是何等货色。如果实在看不上眼的话,不妨给他点苦头吃吃,给他个警告,灭灭他的邪气,或者说给他来个下马威。就告辞了众人下山来。兴儿提醒说还要去山顶看看,孙鬼头解释说:“兴儿,叔今天要去办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去山顶嘛,以后有的是时间,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只不过有几亩开阔的空地,过去有严子陵隐居时的几间老屋,但肯定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又有什么意思呢?你说是不是?再就是有一座规模不大的书院叫‘高节书院’,三年前也被一场大火烧掉了,只剩下了一片断墙残壁。兴儿,叔今天保你看一场好戏,肯定比上山好得多。”
  兴儿一听有好戏可看,心里高兴起来,快步赶上了孙鬼头。
  见孙鬼头主仆二人匆匆而返,陈生好不奇怪,就放下书来,塞入怀里,迎上前道:“先生,这么快就转回来了,没有去山顶啊?”
  孙鬼头没有回答他,在岸边柳树下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探头往东面江上望了望,见没有什么动静就转身问陈生:“陈生,你知不知道要来个新县官?”
  “哪会不知道呢!大伙都在议论呢。听说今天要在这里过,要收埠头费呢,这不,好多船家都避去了。”
  “埠头费?埠头也要收费?”
  “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不过是巧立名目狠心了些而已。要说来的这县官,吃人不吐骨头的,今日的埠头费呢,只是发出的一个小信号,厉害的还在后头呢。是啊,‘做官不贪财,隔江过海干啥来’呀。”陈生由于气愤的缘故,说话很直爽,口中自然少遮拦,发觉兴儿在拉自己的衣襟,才不好意思地望了望孙鬼头,吐了吐舌头,赶快住了口。
  “兴儿,他说得有些道理。我说陈生,这种人不得人心,对他应该怎么处治才是呢?”“依我之见?嘿,我一个小小老百姓,去处治一个县官老爷?笑话!他不来处治我就百事大吉了。”“我说的是如果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孙鬼头加重了语气,
  “你能怎么办?”
  “不让他当这个官,对他处罚!”
  “记得牢啊,等你以后做大官的时候可不能用这样的人。”
  孙鬼头的话把陈生逗笑了。
  “陈生啊,我说的可都是正经话,如今不让他当这个官,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这须经过朝廷的决定,对他处罚也应有一定的途径和程序。但是能不能给他惩罚呢,我说我们让他吃些苦头。哎,这些人对金钱看得很重,比命还要紧。我们就放他一次血怎么样?让他以后做起事来检点些。”
  “先生,对这种人,我们避之惟恐不及,还敢招惹于他?”陈生小声提醒着说。
  孙鬼头不答陈生之言,沉思片刻转过身来问:“我说陈生啊,你想不想发财?”
  “哎呀,先生您不是明知故问吗?哪个穷人不想发财?只是'心里想发财,运道还未来'啊。”
  “陈生,你这话只说了一半,不是还有一半吗,你知道不?你真的不知道?那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只要运道好,不用起大早’是不是?说不定你陈生观世音菩萨真的着力了,要发财呢。哎,我来给你看个相。”孙鬼头审视起陈生的头来,“好相,好相,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鼻正口方。哎,陈生你印堂发亮,必主大财。”装模作样地把陈生惹得笑不过气来。
  “别笑别笑,我讲的是真话,你不相信?我们笑归笑,说归说,要是运道真的来了你要不要呢?”
  “运道来了,谁会不要?不过,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才是。”
  “好吧,就让你来个取之有道。你可知道,取财必有风险,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只要不抢不偷不骗不拐,辛苦点背着风险当然是应该的。”
  “既然有如此决心,我今天就成全于你,陈生你过来。”孙鬼头附着他的耳朵一五一十地授起计来。
  陈生听了连连摇头,连说不敢不敢。孙鬼头向他保证,只要如此这般,以后的事全不用你管了,一切全由他负责,保你赚钱发大财。陈生见孙鬼头是个正直之人,定不会欺骗自己,看他的样子似乎是个大官呢,莫不是自己真的是瞎眼地鼠天照应,今日果真交上了好运,碰上财神爷啦。对,试试吧,就算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破船一只,光棍一条,豁出去了,就冒一次险吧——答应了。
  此时东横河上雾气早散,清风阵阵,天已快晏了。不长时候,上流徐徐驶来一艘大船,船上披红挂绿,船头旌旗招展,威风凛凛,“肃静”、“回避”牌子插在两舷上。一班衙役耀武扬威,吆五喝六,铜锣大鼓敲得山响,声音传出老远。船家们见了,纷纷避向岸边,抛锚泊住,惟恐招祸。官船船头宽敞的甲板上一位官员锦衣绣袍,在几个人的陪同下围着桌子饮酒猜拳喝得脸红耳赤,几位打扮得十分妖冶的年轻女子侍在左右,时而与席中之人打情骂俏,搂搂抱抱,真是不堪入目。孙鬼头一看就知道是个瘟官,肺都快气炸了,真是耳听不如眼见。本想稍稍告诫他一番就可以了,现在一看,孙鬼头心一横,哼,让你吃个大苦头!孙鬼头的眉头此时结成了个大疙瘩,见官船驶近就吩咐陈生:“上!”
  陈生驾着渡船,等在那儿,见孙鬼头一声令下,心一横,用足力气,把竹篙往岸上使劲地一插。“呼”,渡船飞快地射向河中。少时,“嘣!”一声巨响,两只船使劲地撞在一起,陈生立脚不住,尽管早有准备,还是被弹落水中。渡船散了架沉在水中,几块船板漂向下流..陈生长在河边水性很好,不一会爬上南岸,呆呆地看着事态的发展,预测着自己的凶吉祸福。那官船被渡船出乎意料地全力一撞,顿时左右摇晃起来,船头上的桌椅板凳都翻转了,酒杯碗盏齐齐地飞了起来,县官老爷的乌纱帽掉在了地上,一时间尖叫声、怒骂声四起,一片惊慌。官船落帆停了下来,徐徐泊向南岸。县官气得不得了,稍一回过神来,就吩咐差官上岸捉拿肇事者。船停稳后,船上放下块长长的狭狭的木跳板来,小心翼翼地铺在船岸之间,船上马上窜下来几个如狼似虎的差役,把一身湿透的陈生抓住往船上拖。
  孙鬼头一见时机已到,就慢腾腾地背着双手,迈着方步踱了过去:“且慢。”
  那差役见有人竟敢出来阻拦,上下打量了孙鬼头一阵子,瞪了瞪眼睛:“你是不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妨碍我们执行公务?”
  “公务不公务你们自己清楚,我只是路见不平,出来说句公道话,你们这样欺负老百姓怎么可以。”
  “嘿,想不到个子不高,胆气倒不小。原来还是位拔刀相助的大侠客呢!少管闲事,滚远点!”那衙役蛮横得很,一把把孙鬼头推出老远。
  那县官在船头上看着竟有人顶撞和阻拦,火冒三丈,朝着岸上的差役说:“何方刁民竟敢阻拦本官执行公务,连同此人带上船来,回衙发落!”
  “我明明看到你们的大官船撞翻了人家的小渡船,不赔礼说好话,还要行凶抓人。旁人说句公道话,又算得罪了你们,也要抓去问罪。嘿,真是没有王法了。”孙鬼头无奈地摇着头笑了笑说。
  县官在船上正冒着火呢,听到这句话,更加来气,嘴角一歪,轻蔑地说:“王法?什么王法!在余姚一亩三分地里,老子的话就是王法。”那官员趾高气扬,根本不把个子小小的孙鬼头放在眼里,“你懂了吗?”
  “我懂,我懂了,我算服了你啦,‘余姚的一亩三分地上,我的话就是王法’!”孙鬼头重复着县官的话,朝着围观的群众说,“众位乡亲们,县官大人的这句话听见没有啊?”众人都喊:“听见了!”“哦,都听见啦,好,以后可是要给我作证的啊。”他转身朝船上说,“县官大人这句话想赖都赖不掉了。”
  那县官自知失言,又一听孙鬼头这话,似乎话中有话,软中带硬,看样子有些来历也未可知,就不敢放肆了,口气放得和软起来了:“啊,这位先生请了,请问你是何人,高姓大名?”
  “我是谁这不重要,你县官大人看我能是谁啊?只要在理,管它个屁!县官大人你说是吧。怎么,一定要知道我是谁,好以后给我穿小鞋是不是?我是个爽快人,索性告诉你吧,报复不报复是以后你县太爷的事了。”孙鬼头大声地说,“竖起耳朵,好好地听着。本人乃孙家境人氏,姓孙,名如法,绰号‘孙鬼头’,人称‘鬼见愁’的是也。不用你县太爷审问了吧。喂,我说撑渡船的小伙子,我们乖乖地到县衙里吃十二两头去认罪伏法吧。谁让我们犯了他县官大人的王法呢?”说着拉起呆若木鸡的陈生欲上船去。
  那县官一听“孙鬼头”三字,如雷击中一样,双脚不由得筛起糠来,没有旁人的扶住,肯定会软瘫在地上了。啊呀,我的妈呀,你为啥不给我多生一只眼睛啊?若多给我一只眼睛,今天碰到“鬼见愁”早就认出来了。今天撞在这孙鬼头手里可就倒霉透顶啦。那是个天皇老子都不怕的主,我一个小小的县官,他用小指头一抹就会完蛋,加上做知府的妹夫也不够他踢一脚的呀。嗨,也怪自己太张扬、太过分了,这,这,这怎么办呢?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有什么办法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呢?他真的六神无主,发起呆来。师爷在他的耳旁一阵嘀咕,才使他清醒过来。是呀,只得下去求得他的原谅才是唯一的办法。他连滚带爬地下船来,刚到跳板中间,一阵风吹来,船一摇晃,县官吓了一跳,心里更加慌乱起来,一脚踩空,“骨碌碌”滚下河去,丑态百出,众衙役赶紧跳下河去把他救了上来。
  县官翻着白眼,吐了几口河水,才回过神来,爬了几步路,跪在孙鬼头面前:“卑..卑职参见孙大人、孙老爷,卑职有眼无珠,冒犯大人,望大人宽宏大量,饶了小人吧。”
  “啊呀,县官大人你何出此言哪?跪在这里让人看了多不好意思,有失你县太爷的体面。不过,若不是我孙某人,换了别人的话,将对我们如何处治?剥皮,抽筋?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孙鬼头调侃着说,百姓们都被逗笑了。
  “孙大人,卑职该死,卑职该死。”那县官不住磕头求饶。
  “你是该死!”孙鬼头大喝一声,“'为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番薯’!你不但没有给老百姓办事,没有给老百姓作主,反而欺压百姓,危害百姓,我看你着实应该去反省,去坐牢伏法,连卖番薯的资格都没了。”
  那县官一听孙鬼头的话,心想这下全完了,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
  “我说县官大人,你身下的这块河塘地可不是我孙某人的,不用你丈量。我是没有资格和权力卖给你的。起来吧,你自己说说,像你的所作所为该如何处治?”
  县官一听孙鬼头的话,似乎还有转圆的余地,真像捞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爬起来跪住了:“孙大人,只要您饶过了我这一次,我定会痛改前非,好好做官。孙大人您高抬贵手,给我一个自新的机会吧!”
  “嘿,看你这官得来也不容易,马有失蹄,人有失言,谁没有过失呢,得过且过。我说县官大人,你过来。”待县官一爬近,孙鬼头就在他屁股上重重踢了一脚,“记住,好好为官,否则的话还会掉下河去!这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警告。当然请你放心,我会记着今天的事的,如若不然,我会连本带利算总帐的。我孙某人的为人你可要打听清楚,免得到时候说我不通情理,翻脸不认人。”
  “是,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为民办事,好好做官。”
  “县官老爷,这前头的大事我不追究了,到此为止。只是你撞翻了人家的渡船,使他失掉了吃饭工具,以后讨老婆养孩子都靠它呢,总得赔吧,是不是?好,既然愿意赔,我就问问他吧。”孙鬼头招呼陈生,“哎,我说撑渡船的小伙子,你要他赔多少银子啊?说个数,十赔九不足的。”
  那陈生见事情闹到这地步已经够大了,再下去的话,恐怕难以收拾,自己晦气吧,虽说孙鬼头的官比县官大得多,但县官毕竟又是现管啊,弄不好以后给自己穿起小鞋来就麻烦了。想到这里,就双手一摆,意思是说此事到此为止,不要什么赔了。
  孙鬼头见陈生双手一摆,马上说:“县官大人,他要你赔十万两银子,今天我好事做到底,再做个和事佬吧。这样吧,我说小伙子心平点,你说的数目呢也大了些,县官受力不住,依我看,打个对折拦腰甩,赔个五万两就算了,行不行?”
  肉痛归肉痛,县官毫无办法,但转念一想,保住了乌纱帽已是万幸,不能再计较别的了,就乖乖地拿出上任十万的一半,灰溜溜地走了。
  那陈生赔得了银两,安心读书,几年以后考中进士,做了个好官,此是后话不提。这真是“仗义行善惩不仁,罚来银两助书生”。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知识出处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孙鬼头— —历史与传说》

出版者:中国文学出版社

本书分“历史考证”、“民间传说”上下两编。内容有:孙如法其人其事、孙如法绰号“孙鬼头”的来历、孙如法年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永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