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441
颗粒名称: 农业农村 水利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3
页码: 139-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8年慈溪市农业农村、水利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现代农业、农村经营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海洋和渔业、农业科技、水利工作等。
关键词: 农业农村 水利 慈溪市

内容

现代农业
  【概况】 2018年,慈溪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正大蛋鸡通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构建农业龙头企业梯队,新增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2家宁波农业龙头企业。累计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8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3家,慈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7家。开展全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印发《关于开展“大棚房”全面排查摸底的通知》《慈溪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对全市所有设施农业及“大棚房”开展排查,完成第二轮排查工作。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8年,慈溪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浙江唯一通过认定的产业园。产业园涉及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及新浦、附海、观海卫、掌起、龙山五个镇,总面积15.5万亩,格局为“一核两带四区多园”。产业园以4万亩优质粮食和9.1万亩精品果蔬为主导产业,有出口蔬菜、鸡蛋、鲜食水果等3条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建有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沧海慈湖农创客基地、国际食品研发中心三大创新驱动平台,引入12家科研单位和16个专家团队。园内形成“主体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绿色发展体系,实现清洁田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全覆盖,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98%,秸秆综合利用率98%,推广农牧结合、稻鱼共生等循环农业新模式3万余亩。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018年,慈溪市全面推进省“12188”工程,新浦果蔬特色强镇入选2018年省级农业特色强镇创建名单。坎墩都市农业生态园建设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一期先行启动3280亩大学生众创园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完工并正式启用。逍林果蔬特色强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逍林果蔬特色产业园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批复。新增新慈湖花海、千亩桃花基地等2017—2018年度宁波市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7个,慈溪市胜浦休闲农场、玉兰庄园等现代农业庄园7个。2018年慈溪市级重点农业项目——桥头上林农园建设项目获准立项。
  【农业品牌建设】 2018年,慈溪市举办第五届(慈溪)环杭州湾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组织参加中国(上海)国际食品与饮料展览会、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浙江农博会、宁波食博会等各类展示展销会,并在宁波食博会上对慈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特装展示。开展第六届慈溪市“十佳名果”(枇杷、杨梅等)评比活动。推出慈溪农产品整体品牌标志“慈农优选”和“慈溪杨梅”“慈溪葡萄”2个区域公用子品牌。“慈溪葡萄”获评浙江优秀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成长十强榜,“慈溪葡萄”“慈溪杨梅”分别位列“2018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50、64位。慈溪三大果品品牌总价值29.18亿元,位居宁波市各县市区首位。“慈溪蜜梨”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海地舍”牌水蜜桃获2018浙江省十佳水蜜桃称号,神棋牌泡菜心入选2018年浙江名牌农产品,万力牌宁波汤圆获2018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依托“四基地建设”,举办慈溪杨梅节、慈溪葡萄节、掌起水蜜桃节、周巷黄花梨节,加大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等农业区域品牌推广宣传力度。新增无公害面积1.20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7个,产量1.20万吨,新增绿色食品面积700亩,绿色食品4个,产量1400吨。截至2018年底,我市有效无公害农产品235个,产量21.48万吨,绿色食品37个,产量2.56万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授权标志使用单位51个,产量14.7万吨。
  【政策性农业保险】 2018年慈溪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2017年度农险财政补贴清算和2018年度财政补贴预拨工作。总承保户数5749户,全年保费收入为4797.04万元,增加12.91%;新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葡萄收入保险和鸡蛋价格指数保险,至7月31日为529户农户支付理赔款1073.96万元;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在试点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参保总面积17128亩,总保额3425.60万元,承保区域和承保农户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南美白对虾由原来的渔业互保升级为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出险面积4796亩,合计理赔金额788.649万元。
  农村经营管理
  【概况】 2018年,慈溪市农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建制度、促落实、抓规范、强管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推进农经工作全面发展。211个经济合作社完成审计,其中,财务收支审计数143个,村干部离任审计数64个,审计金额605932万元。329个村均设立村务公开栏,村级财务按月进行公开,基本达到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形式规范。进一步拓展公开渠道,三资管理触摸屏、数字电视上都可查看查询。通过多种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管理。
  【村级集体经济】 2018年,全市329个村经济合作社总收入105442.00万元,村均收入320.49万元。村级收入总额中,经营收入40377.05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608.66万元,投资收益9246.62万元,补助收入38604.44万元,其他收入【5605.23万元,分别占总收入38.29%,1.53%,8.77%,36.61%,14.80%。收入50万—100万的村13个,占总村数的3.96%;100万以上的村314个,占总村数的95.44%,其中500万—1000万元的村32个,占总村数的9.73%;1000万以上的村8个,占总村数的2.43%。有经营收益的村有268个,增加6.77%。经营收益少于50万元的为85个,减少21.30%;50万100万元的村55个,增加25%;100万以上的村为128个,增加29.29%。全市村级集体总资产1358640.10万元,增长5.57%,村均4117.10万元。所有者权益676607.57万元,增长8.04%。负债合计660752.18万元,增长1.71%。下达“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计划37个,总投资6848.03万元,6个“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2750.70万元。
  【土地承包管理】 2018年,慈溪市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5.9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
  73.11%,涉及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131011户,签订耕地流转合118109份。实行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41.9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4.37%。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2017年基本完成外业测绘的基础上,进入合同签订、权证发放的扫尾阶段。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97.6%,权证发放率67.5%,确权数据库通过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承包质量专项验收、浙江省测绘二院的数据库承包质量检查及确权办组织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综合验收。做好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申请材料审查工作,办理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123份,其中办理他项权证抵押52份。
  种植业
  【概况】 2018年,全市作物播种面积7.71万公顷,基本与去年持平,作物总产量127.35万吨,增长3.98%,作物总产值22.47亿元,增长4.0%。粮食播种面积3.24万公顷,总产量17.464万吨,增长9.56%,产值5.9693亿元,增长1.7%蔬菜瓜果播种面积3.1万公顷,总产量102.6425万吨,增长3.22%,产值14.5376亿元,增长3.2%。开展新品种引进试种、番茄嫁接等试验。《果粮间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三等奖,《“青酥五号”毛豆品种引试及栽培技术研究》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鲜食蚕豆不同人工春化处理及栽培技术试验》获得宁波市第十届学术优秀论文奖。
  【生产扶持政策】 2018年,慈溪市实施规模种粮大户种植补贴,对土地经营面积50亩以上(包括50亩)的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按大(小)麦或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宁波、慈溪各50元)。实行价外补贴政策,价外补贴标准每50千克早籼谷和小麦23元、晚粳谷15元;实行宁波市定种粮大户(承包面积50亩以上且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也为50亩以上)收购环节补贴政策,即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际订单收购量,在收购价(含价外补贴)外,再补贴每50千克早谷8元、小麦7元、晚粳谷5元。两项补贴合计早籼谷种粮大户31元(一般农户23元);小麦种粮大户30元(一般农户23元);晚粳谷种粮大户20元(一般农户15元)。继续实行市政府特别补贴,特别补贴按种粮农民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签订1500千克以上订单粮食(稻谷)合同,并按实际投售粮食数量给予每50千克5元的补贴。实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7万农户享受补贴,合计面积1.81万公顷,补贴资金2486.26万元。
  【品牌建设】 2018年11月22日,“慈溪麦冬”参加北京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答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慈溪市选送的“乐胃”牌“章姬”草莓获2018浙江精品草莓评选金奖,“坎农”牌“章姬”草莓和“乐胃”牌“红颊”草莓获2018浙江精品草莓评选优质奖。“伍梅山”牌“小兰”西瓜获2018年宁波市精品西瓜评选金奖,“8424”西瓜获优质奖。“坎农”牌“千禧”番茄获2018年宁波市精品番茄评选金奖。
  【高产示范创建】 2018年,慈溪6.23万亩耕地自实施“万元地”工程,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蔬菜设施栽培、多样化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亩均产出超万元。“万元地”栽培模式主要有:“三茄类”—芹菜或花菜或莴笋或其他叶菜类、番茄长季栽培、茄子促早栽培加再生茄子、“三茄类”—秋黄瓜或其他瓜类、春秋两季大棚西(甜、黄瓜)瓜或长季栽培、春季大棚西(甜、黄瓜、瓢瓜)瓜—番茄、春季大棚西(甜、黄瓜、瓢瓜)瓜—叶菜类、大棚草莓间套番茄(西瓜、甜瓜等)、大棚草莓间套黑皮藤茄、韭菜设施栽培、拱棚黄瓜(长豇豆)—秋长豇豆(黄瓜)—雪菜(榨菜)、拱棚辣椒—秋菜(甘蓝、迟绿花菜)、大棚葡萄间套蔬菜(叶菜类、根菜类和瓜类)等。龙山镇双马村和掌起镇五姓店村等地设立大棚草莓间套番茄(黑皮藤茄、西瓜、甜瓜等)模式示范点,横河镇东畈村设立春秋两季大棚西(甜瓜)瓜种植模式示范点,坎墩等地设立“三茄类”—芹菜栽培模式示范点,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设立菜(辣)椒—叶菜栽培模式示范点,逍林农业综合开发区设多模式万元高产示范基地,周巷原小安片设立拱棚黄瓜(长豇豆)—雪菜(榨菜)栽培模式示范点,观城片设立拱棚鲜韭长季栽培模式示范点等。引进“红颊”草莓、南方哈密瓜系列品种、樱桃番茄千禧和浙樱粉1号、水果型黄瓜萨伯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等高效栽培品种,开展防止大棚次生盐渍化,蔬菜工厂化育苗、脆瓜嫁接育苗、“红颊”草莓育苗、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蔬菜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烟粉虱综防技术研究、南方哈密瓜长季栽培和秋季栽培等试验与示范。重点推广采用有机肥打底、深沟高畦、适当降密、肥水—体化管理、防虫网覆盖、应用瓜类嫁接苗、多层保温过冬等安全健康栽培技术。
  【种子管理】 2018年,慈溪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面积扩大,其中推广早稻甬69、甬15品种533公顷,油菜浙油50品种2000公顷,浙油51品种2000公顷,小麦扬麦20、华麦5号品种2000公顷,南方哈密瓜160公顷,草莓红颊220公顷,蚕豆慈蚕1号8000公顷及晚稻甬优1540、甬优7850、宁84、秀水134等5800公顷。开展浙鲜豆9号、浙鲜12号、浙农6号、青酥5号等大豆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引进试种筛选粮油、蔬菜、瓜果作物30余个新品种(组合),示范品种10个,展示新品种15个,展示面积12公顷,召开新品种信息发布和现场考察会12次。完成储备水稻等种子6.5万公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0亩,收购良种10万公斤,推广供应良种20万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统供率75%以上。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18年,慈溪市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2.7万公顷。在主要农作物蚕豆、菜豆、春大豆、晚稻、番茄、甘蓝、西兰花、花椰菜、大棚草莓、榨菜、雪菜、西瓜、水稻、油菜等18种农作物中全面推行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示范推广效果,促进农产品按标准化规范生产。
  林业
  【概况】 2018年,慈溪市林业产值10.73亿元,下降4.7%。其中花卉苗木产值1.50亿元,下降1.3%;竹笋产量549万公斤,下降2.1%,产值0.25亿元,下降0.3%;茶叶产量2.25万公斤,下降10%,产值0.19亿元,下降8.1%;水果总产量16500万公斤,增长4.43%,产值8.79亿元,下降4.7%。新增平原绿化2000亩、山地林相优化500亩、中幼林抚育1500亩,修复提升海防林550亩,新植11万株珍贵树。逍林、新浦2镇通过省级森林城镇验收。开展林业各项科研项目活动工作,落实各项试验方案和整理试验数据,项目验收和鉴定3个。参与或组织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宁波市科技进步奖。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项目“葡萄品种改良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杭州湾优势水果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获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项目获2017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杭州湾南岸乡土树种资源多功能开发关键技术与推广应用”“杨梅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18年国家梁希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2018年,慈溪引进阳光玫瑰葡萄、绍星1号葡萄、新玉梨、红美人杂柑、由良蜜橘、先锋樱桃等水果、花卉新品种10多个,新发展水果面积4210亩,组织落实杨梅、梨、葡萄、桃、柑橘等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个。重点推广杨梅、梨、葡萄大棚管理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帮助解决花期坐果、病虫害防治、温湿度调控等问题。累计下乡指导80多次,指导合作社、农场及大户100多家次。组织召开葡萄三膜覆盖栽培技术小型现场会、水蜜桃夏季管理技术培训和红美人生产现场观摩指导及红美人品种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培训。邀请日本桃梨专家冢平贞俊先生及来自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种植户参观考察湖州市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和上海市梨示范基地。
  【“十佳名果”评比】 2018年,第六届慈溪市“十佳名果”(枇杷、杨梅、葡萄、水蜜桃、梨、柑橘)评选举行。有112家单位和个人、175个样品参加评选,经专家组综合评选,有31种产品获金奖,45种产品获银奖,15种产品获单项奖。
  【林特品牌建设】 2018年,慈溪市组织开展“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前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对授权使用单位开展标志使用和质量安全监察。“慈溪蜜梨”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月11日、23日举行“慈溪杨梅”“慈溪蜜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活动,参与“慈溪杨梅”包装和LOGO设计,开展“慈溪杨梅”品牌维权,推进母子品牌共同发展。对慈溪蜜梨、慈溪葡萄授权使用单位实行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完善慈溪杨梅和慈溪葡萄区域品牌宣传素材。“慈溪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5.02亿元,“慈溪杨梅”品牌价值11.75亿元,“慈溪蜜梨”品牌价值2.41亿元,三大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超29亿元,价值比去年提升1亿多元。“慈溪葡萄”入选浙江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最具成长性十强品牌。
  畜牧业
  【概况】 2018年,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10.07亿元,下降0.3%。生猪饲养量46.2万头,其中存栏16.7万头,出栏29.5万头;家禽饲养量311.8万只,其中存栏153.9万只,出栏157.9万只;兔饲养量20.4万只,其中存栏6.6万只,出栏13.8万只;蜜蜂饲养量6.5万群,下降近10%。猪肉平均价格为19.6元/公斤,下降7.5%。肉类总产量3.2万吨,禽蛋产量1.79万吨、牛奶产量0.15万吨,分别增加3.8%、16.6%,减少20.9%;肉、蛋、牛奶产值分别减少0.3%、增加41.9%、减少27.3%。指导督促29个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进行封闭式集粪棚改造。完成动物卫生监督一分所创建省级规范化分所;二分所、三分所创建市级规范化分所;观海卫分所创建市级基层动物检疫申报示范窗口。慈溪市观海卫曙光牧场、慈溪市观海卫永佳野鸭场、慈溪市禽旺养鸭场、慈溪市掌起卓冠羊养殖场、慈溪市蒋光律养猪场等5家养殖场被评为浙江省美丽牧场。发放各类疫苗45.8万毫升和255.545万头份,检测完成动物H7N9流感1496份、各类血清7242份,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30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巡查机制,不定期开展市级抽查,严厉打击畜禽养殖污染违法违规行为,全市网格化巡查2260余次,开展市级抽查150场次。指导慈溪市延龄獭兔场、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慈溪市惠农生猪养殖场,进一步完善设施装备,强化绿色生产,有效落实生态消纳地,确保粪污全部资源化利用。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加强联防联控,建立健全指挥部成员联络员制度,做好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协作,重点检查防控工作部署,生猪养殖场(户)疫情排查报告和监管,禁止泔水、餐余垃圾饲喂生猪,流通环节防控,餐厨垃圾源头管控,应急处置落实等情况。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建立健全镇(街道)—防疫员(村)—场(户)三级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实行疫情排查日报告、零报告制。累计排查生猪2257.7万头次,未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现象。加强生猪检疫监管,严格执行生猪调运备案制度,严把屠宰人场关口,严格落实生猪产地检疫。严格实施消毒灭源,督促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监督屠宰企业设置专人消毒。向全市生猪养殖(户)发放非洲猪瘟防控责任告知书,并检查其泔水和餐厨垃圾饲喂整治情况。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下发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对全市畜牧干部、动物防疫员、生猪养殖场技术人员、定点屠宰场检疫员等100余人开展监测防控技术培训。完成高速出口动物防疫临时检查站设置,检查生猪914头,猪肉产品195.591吨。
  【畜禽监管】 2018年,全市生猪产地检疫306656头、家禽产地检疫231.618万羽、羊2973头;生猪屠宰检疫230010头,牛屠宰检疫8029头,其中澳牛3721头,家禽屠宰检疫1787837羽;抽样检测瘦肉精55929份,收集病死猪100677头,其他病死动物及产品341.91吨。强化省外畜禽调运备案制度,核准省外调入动物31.130万头(羽),调入食用动物产品9934.345吨。
  海洋和渔业
  【概况】 2018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765公顷,上涨3.50%。水产品总产量4.40万吨,总产值(包括苗种产值)14.99亿元,上涨2.25%、2.51%。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51万吨,产值6.12亿元,增长7.77%、11.92%;海水捕捞产品产量0.20万吨,产值0.87亿元,下降2.73%、0.53%;淡水养殖产品产量1.70万吨,产值5.52亿元,下降18.88%、16.10%;淡水捕捞产品产量0.99万吨,产值1.99亿元,增长64.97%、67.40%。发放省渔业生产成本补贴资金107.5163万元。其中发放国内捕捞渔船渔业生产成本补贴94艘,补贴功率核定数980.7千瓦,计990000元;养殖机动渔船渔业生产成本补贴13艘,补贴功率核定数224.11千瓦,计85163元。投放鲢鱼、鳙鱼大于10cm鱼苗52.5万尾,其中鲢鱼40万尾,鳙鱼12.5余万尾。
  【水产品质量安全】 2018年,慈溪市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检查水产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和水产苗种生产单位79家。抽取样品120个,其中慈溪市自行抽样检测80个,宁波市级以上在慈溪抽检水产品样品40个,全部合格。开展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培训班11期,参训人员540人,发放规范生产经营使用等宣传资料600余份。宁波市欣渔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8年度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慈溪市周巷建塘江水库养殖场和宁波市欣渔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创建为宁波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场。
  【慈溪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2018年,慈溪做好《慈溪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修编。1月形成意见征求稿,1月22日在《慈溪日报》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向市级各部门发出意见征求函。在意见收集基础上形成规划评审稿,于3月2日上午召开规划评审会。会后,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做好规划文本修改,形成报批稿,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4月28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2,3日,发布。5月,完成滩涂养殖证发证工作,发证5849.4公顷。起草“滩长制”考核办法,列入现代农业考核体系。开展巡查,对各沿海镇滩长制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根据省级要求对湾滩长制信息平台管理进行培训,开展维护。依靠海域动态监视监测车,对全市海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海洋执法大队进行汇报,为慈溪市海域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养殖尾水治理】 2018年,慈溪市根据市水产养殖情况,针对各种养殖模式,落实慈溪傅金利水产养殖场、慈溪市新浦银峰水产养殖场、观海卫泽山渔业合作社、观海卫双超渔业合作社和宁波欣渔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5家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编制《慈溪市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及其具体处理模式。落实尾水处理示范点设计施工方案,出台具体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建设补助政策。11月20日,5个示范点基本完成养殖尾水治理建设任务。
  【海洋经济调查】 2018年,慈溪市涉海单位清查底册内单位2250家,其中直接认定涉海单位234家,待清查2016家。2016家待清查企业中:完成填报并认定为涉海单位155家,完成填报认定为非涉海单位1476家,经大数据中心和工商系统查询,核减关停并转类企业187家,经市海经调办统一组织的明显非涉海初筛认定明显非涉海企业35家,无法联系142家,不配合21家,调查填报率91%,居宁波市首位。经访查,慈溪市涉海单位名录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经宁波市大数据中心比对后认定存续的直接认定涉海单位232家、清查形成涉海单位155家、新增涉海服务类含住宿餐饮企业10家、新增水产品批发和零售企业14家,共411家。从行业分布来看,共18个行业,其中慈溪市从事海洋旅游业的企业217家,占52.8%,其次为海洋交通运输业47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42家、海洋水产品加工业20家,占11.4%、10.2%、4.9%。在清查基础上,完成产业调查和相关产业调查,资料已经上级质控检查验收,9月20日接受专家会审通过。10月19日,根据上级验收办法进行县级自验收。
  【围填海现状调查】 9月,根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启动慈溪市围填海现状调查工作。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实地勘测,对全市围填海现状进行全面摸排,将调查成果上报省海洋与渔业局。
  【南美白对虾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 2018年,慈溪市投保面积0.48万亩,投保渔场(渔业专业合作社)9家,投保128户次,总保额1918.40万元,总保费153.47(其中投保人交费76.74万元,政府补助76.74万元),定损面积0.48万亩,赔付总金额172.37万元,赔偿比例112.32%。
  【海洋渔业环境监测】 2018年,慈溪杭州湾南岸的龙山码头、淡水泓、海黄山十一塘闸、徐家浦、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8个近海海水监测站位以及淡水渔业主要水源的镇龙浦(东)、高背浦、方家浦、水云浦、八塘江西段5个重点渔区水质监测站位,进行各4次采样监测;龙山码头、淡水泓、海黄山十一塘闸、徐家浦、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8个监测站位进行2次沉积物的采样监测。监测参数18项,获得监测数据572个,编制《2018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工作方案》《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简报》4期和《2018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总结报告》。
  农业科技
  【概况】 2018年,慈溪市农科所开展慈溪大白蚕基因组研究。通过测序,构建蚕豆基因组,研究其系统进化地位和生物遗传多样性等问题,挖掘蚕豆抗病基因提高蚕豆品种抗逆性。10月底,项目进入招标程序,11月中旬开标,年底进入测序阶段。地方品种收集、生产展示和提纯复壮进展顺利。慈溪大白蚕进行又一年的去杂和单株筛选扩繁,筛选出4个优系进行新一年的品比试验。小黄皮马铃薯于逍林设立种植示范点并于慈溪省农作物区域试验站进行进一步的株选和繁育。芹菜通过观察与提纯,筛选3个稳定品系于10月份开展品比,对繁育种子的一致性进行验证。抓好省级区试站的各级区域试验。在省级区试站布置完成大豆(春、秋两季菜用大豆)、玉米(甜、糯、普通三种5项)、大小麦、棉花(三组国家区试和和一组省区试)5种作物共15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种达78个。开展特色西甜瓜品种的生产展示。对西瓜、甜瓜、哈密瓜3个类型5个品种的西甜瓜按各个品种的特征特性抓好生产示范。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组建科研团队。新申报立项《慈溪大白蚕地方品种保护与选育》《彩色马铃薯引种与栽培技术推广》两个课题。组建市级蔬菜产业团队,并申报宁波市科技特派员(法人)团队。
  【项目成果】 2018年,慈溪市确定中央财政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3个,市级农业科技项目12个,涉及资金140万。戚自荣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在绿色食品水果生产中应用示范与推广”获得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一等奖,“青酥五号毛豆品种引试及栽培技术研究”“慈溪地区秋延后黄瓜接穗与砧木品种筛选、推广研究”“植物免疫诱抗剂提高番茄、草莓抗逆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杨梅产业化综合技术集成与应用”4个项目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不同蔬菜产区污染物调查和风险性评价”“果粮间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鲜食蚕豆人工春化处理与促早栽培技术研究”3个项目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三等奖。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8年,慈溪市被选为全国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市。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确定农技指导员114名,公开遴选出534户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蔬果类276户、林特水果类124户、畜禽类53户、水产类81户。通过公开遴选和实地验收,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慈溪市逍林央君水果农场、慈溪市龙山和丰养猪场3家单位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结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在坎墩、新浦两镇开展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五联五送”科技下乡活动,10余位专家现场解答农户技术疑问,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余份;全面推进中国农技推广APP安装。
  【农技培训和大学生就业创业】 2018年,慈溪市继续实施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2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完成部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282人,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32人;选送36名种植户代表参与省级职业农民中高级培训,选送优秀创(就)业大学生参与省级优秀青年农场主培训,累计培训优秀青年农场主23人。
  以农技指导员、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完成农林牧渔四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累计培训127人次;以科技示范户、农业社长为主,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累计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次。共有180余名高校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其中,66名在农业经营主体就业大学生和40名自主创业大学生享受政策扶持,兑现补助资金256万元。8名创业大学生入选慈溪市十佳新农人。
  农业行政执法
  【概况】 2018年,慈溪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深入推进中央两项督查整改工作,以农林牧渔执法为基础,攻坚克难,落实责任担当,各项工作均取得有效进展。出动执法人员1977人次,立案63起,结案66起,罚没款总额7455.86万元。
  【农业执法监督与管理】 2018年,慈溪市开展三季绿剑和种子、肥料、兽药等专项行动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769人次,检查经营主体307家次。完成农业投入品抽检380批次,不合格样品共计4批次。查处违法行为23起,结案22起,处罚没款9.12万元。开展葡萄、杨梅、柑橘等农产品的用药及农药残留的监督抽检,计抽检农产品100批次,投入品12批次,检查经营单位50家次。开展全市农药经营人员专业培训235人次。根据农业部2567号公告,组织22种农药的退市工作,共签订承诺书170份。举行农资“两化建设”推进暨百草枯集中回收动员会。宁波海通时代农业有限公司等19家生产主体为2017年度慈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基地,下发奖励资金19万元。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会4次,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和整治重点。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班。完成定量检测2532批次,其中蔬菜检测1807批次,合格率99.6%,水果检测397批次,合格率100%,畜产品208批次,合格率99.4%,水产品120批次,合格率100%。配合部、省、市三级业务部门抽检蔬菜、草莓等农产品样品447个。其中,宁波市级抽样315个,合格率为99.7%;省级抽样共120个,合格率100%;农业农村部抽样12个,合格率100%。“清洁田园”专项行动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属地管理、统一回收、分类处置”的要求,全面清理本市范围内从事农林牧渔生产而废弃的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种子、农膜等农资包装物(包括瓶、桶、罐、袋、膜等)、农田生活垃圾、农作物废弃物等,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收集农药废弃包装物48吨、全面清理农田生活垃圾509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80%以上,已处置43.425吨,农药废弃包装物无害化处置率90%以上。慈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全面建成投用,涉及主体信息、产品质量、二维码使用打印等功能,新增主体追溯103家,上传快速检测数据4800批次。
  【植物检疫】 2018年,慈溪市做好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开展柑橘黄龙病和溃疡病、扶桑绵粉蚧、葡萄根瘤蚜、番茄潜麦蛾、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梨树疫病、瓜类果斑病等监测调查,监测覆盖面积近3万亩。产地检疫面积1523亩,其中种子1250亩,种苗273亩,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24份。签发植物检疫证书231份,调运种苗2.7万余株。开展植物检疫专项检查行动,对种子经营单位检查近两年的种子调运检疫档案,加强种子经营单位调运种子时主动办理检疫证的意识;同时,对花卉经营单位宣传植物检疫知识,提高经营单位主动办理检疫证的意识。检查15家次。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 2018年,慈溪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考核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考核标准,全市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面积18650亩次,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森林病虫害成灾面积2716亩,成灾率9.71‰;松材线虫病监测面积15.22万亩次,监测盖率100%,监测准确率97.1%;产地检疫种苗面积3万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完成国家森防目标管理任务。全年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716亩,枯死松树3870株,注射免疫药剂20万支,挂天牛诱捕器140套,累计春季防治资金投入160余万。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3050亩,清理枯死松树(包括风倒木雪压木、火烧木)540余吨,全部运往国家松疫木安全利用定点企业。设置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15个,其中美国白蛾监测点3个、红火蚁监测点1个,松褐天牛监测点4个,绿化通道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2个、杨梅果蝇监测点5个。检查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人17家次,其中松木包装企业7家次。
  【森林保护】 2018年,慈溪市开展“2018雷霆1号”“绿剑2018”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立破案37起,案件综合查处率100%。侦破刑事案件13起,均为非法狩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解救陆生野生动物98只。查处行政违法案件23起,行政罚款420920元,其中滥伐林木案3起,擅自改变和占用林地案17起,违法猎捕野生动物案2起,非法收购野生动物案1起,处理违法人员17人,单位6个。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无人员伤亡事故。在主要游步道入口新增15处森林公安形象电子卡通警察,更新补充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近的20万防火物资和扑火装备。组织桥头镇、匡堰镇森林消防队伍参加宁波市高压水泵操作比赛,桥头镇森林消防队获得三等奖。落实森林消防队人员人身意外保险50万元保额。受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林业局联合对在森林消防工作表现突出的2个集体、3名个人给予行政奖励。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重新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完善野生动物救护站的工作机制,及时救护、放飞野生动物70余只。积极推动《湿地保护规划》报批工作。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促进林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制定发布《慈溪市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办法》。完成新一轮二类调查成果应用、年度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和慈溪市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办理林地征占用项目11项,长期征占用林地7项,占用林地面积共15.5575公顷;临时占用林地3项,占用林地面积8.3642公顷;林业生产占用林地1项,面积0.016公顷。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2018年,慈溪市重点加强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管理,严查诊疗机构资质,将处方签制度落在实处。出动检查人员81人次,检查宠物诊所、宠物医院等动物诊疗场所36家次,调解动物诊疗纠纷事故2起,查处违法行为3起,罚没款11375元。开展生猪屠宰“扫雷”执法专项活动,重点开展生猪调运监管和生猪私屠滥宰整治行动。查处从省外调入动物产品未按规定向调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违法行为3起,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1起,罚没款7808元。开展养殖场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规模养殖未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办场行为,查处未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兴办动物饲养场违法行为5起,罚没款5000元。开展流浪犬清理整治行动,设立流浪犬临时收容所,委托第三方开展流浪犬饲养管理,收容流浪犬5013只。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发放数85家(其中饲养场81家、屠宰场4家);有动物诊疗机构18家,兽药经营企业7家。
  【海洋和渔业执法】 2018年,慈溪市农业局联合市公安、环保、农业等部门和周巷镇对102户养殖户调查摸底。市建塘江西侧非法养殖整治区域全部平塘,土埂挖除平整土方量1911175.7立方米,棚户18019.4平方米全部拆除。全市有8处(共10个业主)沿海非法砂场作业点,对10个经营业主涉嫌未经批准非法占用海域,进行立案查处,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7445.32万元。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涉渔“三无”泡沫筏(橡皮艇)35艘,拆解涉渔“三无”木质渔船1艘,深化“船证不符”渔船整治。全面加强幼鱼保护工作,落实渔船销售渔获物凭证制度、渔获物入场销售索证索票制度,加大《决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发放通知、通告、倡议书等3600余份,设立固定宣传警示牌20块。全面落实新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休制度和浙江省2018年海洋禁渔休渔通告,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定人联船”制度,94艘渔船实行定点休渔,全面核查7次。落实渔获物进场索票索证制度,加强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86人次,各类执法检查114次,经营主体53家次,查获违禁渔获物5900余千克,清理滩涂串网、地笼网1607顶,检查渔船443艘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慈海渔〔2018〕14号),落实渔船安全生产责任、“定人联船”制度、《渔船安全管理八条规定》、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做好元旦、春节、国庆、春汛期秋冬季期间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开展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船主(船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落实情况、渔船安全设备配备情况、救生设备配备情况、渔船及船员持证状况等,查处渔船安全违法案件2起,罚款0.7万元。完成2018年渔船人身互助保险参保办理,参保渔船93艘,渔民144人,保费总额20.12万元,渔民自负6.03万元。开展“电、毒、炸”专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举报查处工作机制,制定《慈溪市电力捕鱼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在开展重点水域、重要时间段(节点)开展电力捕鱼执法行动,开展执法巡查32次,出动执法人员103人次。落实公安110联动警情216次,联动各镇(街道)水治办处置184次,收缴电捕鱼器具5件(套),立案1件,罚款0.05万元。查处非法捕捞,2立案查处6起,罚款1.25万元。
  【规范实施农业行政审批】 2018年,慈溪市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审批工作提速增效,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四减”工作,对法律法规、办理程序、申报资料、办理环节等进行逐一梳理精简;做好对多部门、多层级“一件事情”的梳理工作,梳理单层级多部门事项5项、单部门多层级11项,共减少审批事项7项,减少材料167份,减少时间最多可达20天。实质性推进“一窗受理”工作,牵头完成片区14家单位、69件事项统一汇总和整理工作,编制完成《社会民生事务办理二区审批受理(容缺)标准手册》。承接宁波市全城通办事项15项,梳理慈溪市域全城通办事项19项逐步打破部门、层级限制,方便群众办事。10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其中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备案事项实现“0跑腿”窗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367件,其,中网上申报审批事项5500余批次,网上办结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备案10825件,占窗口全部办件量的87.5%,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农业窗口荣获2017年度慈溪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农业机械化
  【概况】 2018年,慈溪市农机总动力35.70万千瓦,有各类农机具70689台(套)。农机经营服务收入47134万元,机械耕地面积48.16万亩,农机化投入3110.49万元。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 2018年,慈溪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推广新式机具、开展培训演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并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水稻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91%,粮食批次烘干能力1837吨。
  【农机推广】 2018年,全市补贴各类农业机械575台(套),主要包括插秧机12台,水稻穴直播机19台,粮食烘干机8台,大中型拖拉机57台,收割机19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0台,旋耕机、耕整机等各类耕整地机械281台,其余机具169台,实施各级农机购置补助资金552.95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467.34万元,宁波补贴资金42.58万元,慈溪配套43.03万元),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520份,受益农户375户。探索推出补贴新举措,试点实行购机补贴APP系统,简化补贴操作流程。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 2018年,慈溪市农机总站走访调查全市18家农机维修网点,重点检查各网点农机维修合格证、从业人员资格、农机零配件情况、维修记录情况、维修网点安全隐患、维修网点资产及经营收入等情况。全市农机维修实际从业人员44人,持证人员33人,持证上岗率75%。全市18家农机维修点,年经营收入超10万元的2家,年经营收入5万—10万元2家,年经营收入0—5万元(包括5万)12家,占比67%。
  【农机监理】 2018年,慈溪市开展外省籍变型拖拉机的备案核查工作,新增备案19辆,外省籍变型拖拉机备案总量1434辆。开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年检工作,全市应检验上道路拖拉机1465辆,检验合格1321辆,检验合格率90.0%。全市应检纯农田耕作拖拉机890台,完成检验755台,占84.83%。全市应检联合收割机198台,完成年检132台,占66.67%。
  乡村振兴
  【概况】 2018年,慈溪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立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制定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和《慈溪市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牵头推进市级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政策22个,发文17个,指导督促镇村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成立市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完成年度调研课题6篇,建议9篇,其中1篇获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和副省长彭佳学批示。开展全市各镇(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项督查,评选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范例20例。全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27元,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0∶1。
  【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慈溪市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以
  “1115”精品示范、“双百”风景线、“100+X”美丽宜居等三大工程为载体,稳步推进风景线、精品村、示范村、美丽宜居村和梳理式改造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全年指导完成中横线东段(附海—龙山段)四镇、胜山镇四灶浦江沿江风情线和新浦镇海韵风情线的建设方案设计及23个美丽宜居村、1个梳理式改造村的专项设计方案编制,并牵头组织完成相关实施计划批复和实施方案批复。全市26个精品(示范)村160个子项目启动实施148个,其中14个精品(示范)村基本完成培育项目建设;中横线精品线和两个镇级风景线按计划推进实施;培育美丽宜居村达73个,50个美丽宜居村完成建设;6个村庄梳理式改造村项目稳步推进,桥头镇五姓村完成建设。本轮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覆盖面突破100个,累计立项批复美丽乡村建设投资7亿元,完成投资4亿元,累计兑现市级财政美丽乡村政策扶持资金16332.42万元。全市累计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镇5个、特色精品村12个,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镇4个、示范村7个、合格村86个。全力推进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工作。
  【村级集体经济】 2018年,慈溪市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实施市级财政补助村扶持项目(购买)10个,根据资金盘子下达补助资金(含宁波财政资金)1510万元,拨付2018年度村级组织公用经费市级补助2975万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提前完成省考核要求。2018年兑现留用地历史欠账2295.8万元、2014年以后即征即留指标费2214.9万元,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三街道历史欠账的货币兑现以及三街道以外2003—2006年和2012—2013年市级划拨用地的货币兑现。推进农家乐旅游开发,做好省级农家乐特色点、宁波级农家乐示范点等创建工作。做好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调查认定动态复核工作,起草《关于促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若干意见(审议稿)》,获省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完成劳动力素质培训6059人次,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市所有村(社区)完成清单编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对口扶贫协作】 2018年,慈溪市全力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科学制定关于助力贵州省安龙和兴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对两地帮扶工作三年行动规划及2018年工作要点。建立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扶贫办,增设扶贫科。兴仁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摘帽验收,成为黔西南州首个国家贫困县退出县,并顺利撤县设市。创新“飞地扶贫”合作模式,被宁波市对口支援办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与安龙共建慈溪安龙万洋众创城,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打响“慈爱助黔”八大品牌。慈溪锦堂职高在宁波市内首创“1+X+1”教学模式,开办“安兴班”,得到宁波市教育局的高度肯定。加强财政帮扶,2018年累计向结对地区投入帮扶资金7748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41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18个,培训项目4个,计划外帮扶资金项目19个。
  (马华银)
  水利工作
  【概况】 2018年,慈溪水利建设投资10.18亿元,其中重点水利工程投资7.17亿元。宁波市级小农田水利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河湖库塘清淤150万方,超额完成宁波下达任务。编写完成《慈溪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完成13.52万亩。确定数字水利、共享水利、智慧水利三步走发展模式,启动实施慈溪市智慧水利建设。建立数据机房,运用云计算、虚拟化、超融合三大技术,为智慧水利搭建好硬件运行环境。慈溪市水利局在全省市县水利工作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郑徐水库管理处被评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水利工程建设】 2018年,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完工,完成当年度投资计划2000万元;开展二期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可研报告文本。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陆中湾至水云浦)完成年度投资1.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3.06%,涉及的825.2亩建设用地通过国务院审批,顺利完成监理和施工招标。城区潮塘江排涝二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资2000万元,签订PPP正式合同,完成浒崇公路封道交通评价报告审查,完成五家国有土地企业基本搬迁。市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资5000万元,全力配合新城河建设办公室做好建设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完成南三环至东横河段施工、监理招标,并开工建设。三塘横江拓疏工程(水云浦至蛟门浦),水云浦至洋浦段通过了水利局内部技术审查和市发改局会审,洋浦至蛟门浦段完成项目建议书(初稿)的编制。
  【城乡水利建设】 2018年,新创宁波市水环境建设村6个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完工3个。宁波水环境建设镇项目新建1个(周巷),续建2个(附海、坎,墩)。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50万方,超额完成宁波下达任务,其中凤湖水库清淤51万方。桥头、逍林、长河三个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桥头、长河区块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按照“高标准、高要求”的定位,精心组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发动辖区内各镇(街道)村集体、农户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编写完成《慈溪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完成本年度任务13.52万亩。浙东引水工程累计引水278天,补充水资源3.54亿方,引水入城317天,累计水量2.91亿方。
  【防汛抗旱防台】 2018年,慈溪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837.7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1392.1毫米)多32%,是1958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值。市水利局统筹调度各类水利工程,通过对全市4037名防汛防台责任人完成省级防汛APP安装,基本完成洪水风险图二期编制,开展汛前检查并及时整改,落实各类水库、山塘、一线海塘、328个行政村(社区)防汛责任人,全市81处楼宇以及城区公交车外立面宣传等多举措全方位确保防汛安全,共发出调度指令1310条,汛期各出海闸累计排涝量为5.42亿方。
  【水利执法】 2018年,慈溪市水利局开展非法取水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到323家工商企业和畜禽养殖场,自行拆除取水设施的90家,使用自来水、消防用水等经核实或备案可以不用办理取水许可的66家,剩余的167家全部完成取水许可审批工作。累计征收水资源费1219.67万元,水费1677.38万元,生态补偿费282.99万元,水土保持费248.9万元,占用水域补偿费530.5万元;积极开展全市无违建河道创建,拆除涉水违章2000平方米。推进市级河道穿镇段违建清零工作,完成穿镇段河道拆违1.74万项行动,保障河道行洪通畅。2018平方米。集中力量开展河道清障专年度共受理举报82起,组织巡查450人次,现场及时阻止水事违法事件25次,立案5件,行政处罚2件,罚款8.05万元;成立专项行动小组,配合开展沿海砂场作业点整治行动。完成海塘封闭设施建设,落实24小时安保管控力量,随时掌控砂场动态,加派水政执法人员入驻现场指挥部,开展全天候无间隙检查;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编制出台《慈溪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8—2022年)》,完善饮用水源水库护栏隔离,两年累计完成7153米护栏。在“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和“八统一”的要求基础上,稳步推进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100%全覆盖。
  (郑倩)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9

《慈溪年鉴2019》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慈溪概览、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金融等类目,记述2018年度慈溪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