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慈溪市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432
颗粒名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慈溪市委员会
分类号: D292
页数: 6
页码: 117-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8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慈溪市委员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共青团改革、全面从严治团、慈溪·环杭州湾名校团建联盟成立、青年创新学院等。
关键词: 青年团 慈溪市 委员会

内容

【概况】 2018年,慈溪市有基层团委72个,团工委13个,团总支103个,团支部1660个,团员28687名,专职团干部28人,兼职团干部3599人。其中学生团员18233人,占比63.56%;机关事业单位团员3174人,占比11.06%;非公企业团员792人,占比2.76%;农村社区团员5571人,占比19.42%;其他团员917人,占比3.2%。全市14—28周岁青年15.14万人,14—35周岁青年24.06万人,分布情况为一产(农业)26%、二产(工业)39%、三产(服务业等)35%。新增青年创业主体1万余户,全国、省级青年双创典型20余名,“鹅娘”鲁华芳获全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金奖。团市委获评省级先进团委、省先进少工委、宁波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服务青年双创等工作获得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汪鸿雁,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团省委书记朱林森等领导的点名表扬或批示肯定。
  【共青团改革】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深入实施慈溪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及改革任务清单,承办宁波共青团改革现场观摩活动,召开全市共青团改革工作推进会,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实行团市委领导班子成员专挂兼制度,会同市委组织部,配备团市委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2名。改革团市委机关工作人员选拔使用机制,配备宁大科院挂职部长和金融挂职部长各1名,深化“校地合作”“团银合作”。不断充实工作力量,继续实施镇级专职团干部到团市委挂职锻炼、青联委员企业团干部到团市委锻炼学习,累计选派9名团干部挂职、3名企业团干部锻炼。着力推动青少年宫系统改革,完成市青少年宫新宫搬迁和培训开课,实行小班化教学、公益性收费,培训青少年1100余人次,推出陶艺、机器人等10余个免费社团,举办公益性假日营活动12次、流动少年宫8场,惠及青少年4000余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进一步突出育人功能和公益服务。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实施基层团建“双百双提升”攻坚计划,针对重点基层团组织开展对标提质工作,推动基层团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服务力和创新力不断提升。强化“青年之家”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市镇村三级联动,建成各级“青年之家”44个。不断推动组织覆盖,在宁波市级以上特色小镇中建设慈溪天元古家具小镇团工委等5家,在园区中建立观海卫镇e+e电子商务产业园团支部,在商圈综合体中建立保利商圈团工委。精心指导基层改革试点单位周巷、古塘、坎墩团委(团工委)以“活动共办、品牌共创、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力量共用”五位一体为目标,实现党建引领、群团联动,重点实施周巷“五心五微”青少年综合服务计划、古塘“红石榴”特色品牌实施“55”计划打造“sweet共青团”、坎墩“365度”工作模式等共青团改革项目,并着力打造“一镇一品”特色,形成逍林镇“青年说事”、附海镇“青春户联”工程等20余个创新改革项目。健全团教协作机制,突出学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不断改进学生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方式,精心指导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人生对话”等主题教育以及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筑牢团员学生理想信念基础。打造以社团文化节为核心的学校社团文化,形成“金钥匙”等志愿服务队。指导省少先队改革示范点——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宁波市少先队改革示
  范点——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古塘街道舒苑社区做好改革推进工作,重点开展队长学校、学生校长等改革举措。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在市新华书店创新设立“红领巾e站1013”阵地,创新“朋辈互助”模式,市少工委举行“因爱遇见,童梦同享”红领巾公益嘉年华活动,募集善款6.1万元,成为全省首个响应浙江红领巾公益基金的少工委。
  【全面从严治团】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以学生团员为重点,对照团员调控计划进行控量提质,优化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程序,严格按照团员编号,推进2018年团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团员3300名,收缴团费4.2万元。开展2017年团员发展“回头看”工作,着力控制团青比、团学比。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分步骤准确录入团组织、团干部、团员信息。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推动“三会两制一课”落向实处。深化团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齐专职团干部队伍,完善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实行“团团说·青年评”述职评议制度,充分发挥专挂兼职团干部作用,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为主题,强化团干部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参观考察、调研实践、多岗锻炼等形式,分层分类抓好各战线团干部培训培养,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牢记青春新使命奋力建功新时代”团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团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锻造一支忠诚于党、堪当青年表率的团干部队伍。优化联系服务青年机制,健全“1+100”等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机关干部重点围绕理论宣讲、交流谈心、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四个方面开展“青·听”品牌活动,通过机关开放日、分组分片区走基层、青春夜谈夜访、手机连线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常态化联系服务好广大青年。
  【慈溪·环杭州湾名校团建联盟成立】 2018年11月,共青团慈溪市委牵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11所名校团委成立慈溪·环杭州湾名校团建联盟,凭借慈溪地缘优势,与杭州湾畔的各所名校形成紧密的合作互动,与高校社会实践、青年师生挂职等工作相结合,通过高校团委将青年高层次人才吸引到慈溪进行创新创业。与组团赴联盟高校开展专项对接10余次,联合组织高校专场推介招聘会10余场。联盟高校也组织浙大博士服务团、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等20余支团队来慈实地探访方太、公牛等知名企业和创客码头等双创平台,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多项成果,多家企业与东华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
  【青创农场】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以“农创+”品牌为引领,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地租优惠、个人信用贷款、农技培训指导、个性化外宣等“一站式”贴心服务,推进青创农场“1+X”计划,形成以宁波市(慈溪)青创农场为核心、10个镇(街道)青创农场为示范点的“一核多点、多环辐射”立体网络。其中核心农场规划面积3280亩,落地和计划落地大学生农业项目15个,建成大学生农场7家,农场主均为80后大学生,形成乡村农旅休闲、特色果蔬采摘、花卉园艺体验等“一场一品”产品年销售额1100余万元。在第三,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省农博会上分别得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汪鸿雁、省长袁家军等领导的指导和肯定。
  【青年创新学院】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大力搭建精准服务青年双创平台,以扶植青年、推动创业、激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总体目标,全力构筑“创业·导师团”“创新·思享汇”“创学·研习社”“创客·孵化器”四大服务平台。聘请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为名誉院长,本土卓越慈商、在外知名乡贤、环湾名校专家组成一流导师团队。与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无缝对接中国风投、维科投资等20余家投资机构,常态化开展大咖历程分享、青春智创沙龙、青创高端论坛等活动,广泛对接培训项目量身定制精品课程,精准引入天使资,本,推动创业青年新商业模式互通、新创业思路共享、新技术领域同探、新市场痛点对诊,同步挖掘整合全市闲置空间、扶持政策、人才信息等双创资源,为双创青年提供全要素保障。
  【上林雁归计划】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充分发挥慈溪籍双创青年作用,推动慈溪籍双创青年提升能力、报效家乡,包括“家燕归巢”岗位服务、“校地合作”社会实践、“人才储备”企业实习三大项目。连续两年联动部门、镇街、重点企业,推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志愿服务等百余种岗位,促成近500名慈溪籍在校大学生返乡实习。组织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40余个高校实践团队走进慈溪,开展调研学习、项目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大学生达600余人次,形成慈情调研成果50余个,相关活动信息被新华社报道。组织200余名大学生赴金融、制造、新材料等行业70余家企业实习,其中部分学生与实习企业签订就业合同。依托该计划,重点建立慈溪市青年智库,成为在外发展、回乡发展的慈溪双创青年和在慈发展的外地双创青年的情感牵引枢纽,有339位毕业或就读于国内外名校的首批入库青年,开展市领导面对面、青春推介、服务企业等活动10余场,并积极探索“异地建库”模式,在清华大学成立集结清华、北大等在京高校慈溪籍学子的智库北京分会,聘请10余所北京知名高校的60余名大学生为“慈溪城市青年推介员”,形成一点带多面的青年智库发展格局,已开展“葡萄智学”体验学习等活动。
  【青春建功“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以“闪光文明号青春加速度”为主题,以“一员双岗双建功”为载体,通过主动“亮剑”、创建新形象,强化技能、服务新升级,创设志愿岗、助推新成效三大举措,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助推“最多跑一次”行动,共开展主题活动400余场次,直接参与青年达2000余人,相关微电影《一件事情》在“青春宁波”等网络媒体上进行展播。
  【青春建功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打造“农创+”品牌,优化“一站式”服务,建成宁波市(慈溪)青创农场1家以及镇(街道)青创农场10家,形成“一场一品”特色,2018年作为全省唯一代表亮相第三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得到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汪鸿雁莅临指导和肯定,还得到团省委书记朱林森实地调研后的点赞。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系列行动,承办宁波市青春建功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等活动,与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结对,对慈溪三镇六村进行乡村规划,配备各镇街环境观察员420余人。优化农村青年创业服务,创新实施“青农贷”“红五月”等青年创业贷款项目,惠及创业青年712名,贷款超过8亿元,开展“思享+”创客论坛、周三“聊聊吧”、农创培训班等活动百余场,联合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在慈落地,成功签约30家。
  【青春建功扶贫攻坚】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强化省外结对帮扶,以慈溪帮扶结对安龙县、兴仁市弱势青少年为援助对象,创新实施“慈爱助黔有福童享”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推进“关爱”“牵手”“交流”三大行动,联动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热心市民,重点开展关爱孤残青少年行动广场爱心义卖义捐、营养晚餐、特色课堂、公益足球、两地青少年公益夏令营、温暖挂职干部等行动,援助总金额达125万元,位居宁波共青团系统首位,获市委书记高庆丰点名表扬和市长项敏批示肯定。同时,向对口援建新疆库车捐赠红领巾希望图书室援建资金2万元、冬衣1500套、《辅导员》杂志66套。强化省内区域帮扶,依托青联等青年组织,援建衢州开化红领巾书吧1个5万元,推进常山—慈溪两地共青团山海协作,开展广场爱心义卖,援建红领巾书吧,共捐助物资6万元。
  【青春建功城市文明提升、平安建设】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优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依托市志愿者协会、志愿(公益)社会组织联盟等,推动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将社区矫正人员纳入志愿服务行动中,市志愿者协会“小孤雁”关爱计划入选宁波团市委购买青少年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宁波首创全域全覆盖的“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履行巡河、护河、管河、治河等四大岗位职责,开展各类活动370余场次,参与近5万人次,获评宁波市“最美治水人”“最美河小二”;创新发布“小杨梅”赛会志愿者,广泛服务于2018·世界慈商大会、市“两会”等大型赛会,参与人数700余人次。打造近40万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人数位列宁波第一、全省前列。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文明我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使青年志愿者助力“平安大排查大巡防”、平安志愿者助力“三禁三自三防”“七彩法治梦”普法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遍地开花,促进注册志愿者活跃度提升。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获得第四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虞波社区365馨之家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建立慈溪首个新市民志愿服务站——附海镇“善美之星”向玲志愿服务站。“青鸟助飞”农村事实孤儿自我发展帮扶、“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等2个项目获宁波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分获宁波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银奖,向日葵公益服务社获评宁波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青少年思想引领】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不断加强专题学习教育实践。紧抓五四、六一、团十八大召开等契机,组建青年、红领巾讲习团,采取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网络学习、青春分享等形式,以“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奉献”等为主题,开展团十八大开幕式集中观看、五四青春show、党团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2200余场次,覆盖全市30余万青少年,其中邀请到宁波团市委书记钱雪华、浙江大学团委书记沈黎勇等进行专题授课,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等精神,引领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重点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活动。注重面向基层,围绕政治热点、业务重点,开展“青年大学习”巡讲活动百余场,参与青少年3万余人次。依托线上平台,积极组织参与省、宁波市两级“青年大学习”网上学习,扩大学习范围,提升学习实效。持续强化青少年榜样引领。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导向,挖掘培树“最美90后”“青年致富带头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宣锴、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曲朝阳、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楼仲宇等青少年榜样,深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网上共青团建设】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大力建设“青春慈溪”融媒体。打造集报、网、微、视、端于一体的“青春慈溪”融媒体,创新开通抖音,持续优化微信、微博、网站服务功能,不断弘扬青春主旋律、正能量,获评省“青年最喜爱的团县(市、区)委微信订阅号”。充分发挥“青年之声”、智慧团建系统、WE志愿服务平台等团属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服务水平。切实抓好网络舆论引导。建强配优青年网评员、网宣员、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寻找慈溪撤县设市同龄人亲历者、以青春之我点亮青春慈溪、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等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慈溪城市名片和共青团品牌特色,并在网络舆论热点中旗帜鲜明地进行发声亮剑,牢牢把握网络引导主动权。常态化开展信息宣传工作。以青少年形象代言人“杨梅团宝”为核心,延伸推出农宝、说小宝等形象,设计制作“杨梅团宝”人偶等,并推出市青少年宫专题宣传片、乡村振兴H5等文化宣传产品。及时、准确报送、报道工作动态、活动信息、经验做法、调研报告,在《中国青年报》《浙江团情》《青年时报》、浙江新闻、《宁波日报》、甬派、宁波青年等各级报刊、简报、网站、新媒体中,全面反映慈溪共青团工作风貌,累计宣传报道700余条次。
  【青少年权益维护】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切实增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牵头召开市预青组联席会议,进一步优化工作体制机制,会同公检法司系统,持续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以专业化为导向,以“志愿导师向前冲”启明星计划为抓手,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发动100余名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者获得社工资格,有青少年事务社工347名。联合市民政局,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将“社工管理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播种希望·爱心1+1呵护成长”等3个项目列为慈溪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立项项目。完善青少年维权帮扶体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群体,组建“七彩假期”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彩虹课堂”等活动,提高关爱工作成效。优化“亲青筹”“亲青帮”平台服务,连续开展青少年圆梦、小孤雁关爱等行动,累计圆梦微心愿300个,募集公益金超过10万元。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阳光行动、“花朵保护伞计划”红领巾自护课堂等品牌活动,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护、防艾、禁毒等主题宣教,指导市法律援助中心、市贤江小学成功创建宁波市级“青少年维权岗”。强化新领域新群体的组织覆盖,重点建立市网络文化协会党团工作组等团组织,并依托面对面等载体,加强重点新兴青年群体联系联络。强化青年组织凝聚、引领、服务新兴青年作用,青联、青企协、农促会、硕博会有序开展亲子夏令营、走进现代农业等活动,赴延边、开化、常山等地学习交流,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培训会员、委员400余人次。
  【青少年文化活动】 2018年,共青团慈溪市委依托“亲青恋”牵头成立“青心桥”环杭州湾交友联,盟,开展情人节、520、七夕、双十一相亲交友会等活动,服务单身青年1200余人次。注重整合优质资源,以资源共享、资金共用、阵地共建等方式,组织开展机关青年足球赛、篮球赛,少儿歌手大赛,5km马拉松、抖音音乐节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全市青少年参与。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9

《慈溪年鉴2019》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慈溪概览、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金融等类目,记述2018年度慈溪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马佳露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