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247
颗粒名称: 五水共治
分类号: X52
页数: 2
页码: 211-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7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制定五水共治方案,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推进水生态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高保供抓节水平。
关键词: 慈溪市 生态环境 五水共治

内容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2017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启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推进水生态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高保供抓节水平,全年“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28.35亿元。
  【剿灭劣Ⅴ类水】
  2017年,慈溪市攻坚断面剿劣工程,对6个县控以上剿劣断面实施市领导包干制,属地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一点一策”治理,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治理工程、排口整治工程、生态引水与修复工程等“六大工程”,累计投入剿劣资金5.64亿元,实现6个县控以上检测断面水质全达标;全面排查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对全市931个小微水体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制订“一河一策”进行治理,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销号,338个排口全部完成治理,全域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通过省和宁波考核验收。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2017年,慈溪市推进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相协调,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网格化普查、截污纳管、排口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等治理措施,实现晴天无排水、污水不入河,全年实施工程项目75个,安排资金2.8亿元,掌起、匡堰、崇寿、坎墩等4个镇(街道)试点和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宁波“污水零直排创建”验收,其他镇(街道)完成技术调查和实施方案制订。
  【河长制】
  2017年,慈溪市在8个镇(街道)探索河长办实体化运作新模式,利用现代化电子媒介技术,建立集河道基本情况、电子探头实时景象、河长巡查情况、水质监测动态数据库、剿劣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河道污染应急处理系统于一体的河情指挥系统,实时掌控水情、河情和剿劣进度。成立市、镇(街道)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力量,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出台《慈溪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及考核、督查、信息化管理等六个具体配套制度。开展河长制培训,发挥河长制APP管理系统作用,实施志愿护河队、百米微河长、党员示范岗、河小二、水卫士等护水组织以及企业河长、门前河长等群众参与监督管理保护水环境的有效形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7年,慈溪市实施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行动计划,强化全域统筹,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工作与全市“三居”(安居、宜居、美居)、“四美”(环境更美好、村庄更美丽、住居更美居、生活更美满)行动、水环境综合治理、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协调作战。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创新“飞行检查”制度,拓展检查方法和内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行维护统一管理,健全第三方运维单位服务机制,形成长效管用的污水治理、运维管理机制。全年共实施7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户数2.3万户。9个镇(街道)26条河道实施沿河截污纳管工程,共投资1.78亿元,新建管网41千米,受益区域12.9平方千米,涉及户数2.56万户。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8

《慈溪年鉴2018》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类目,记载了2017年度慈溪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烨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