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243
颗粒名称: 生态环境保护
分类号: X171
页数: 5
页码: 208-212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17年慈溪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包含了环境质量、生态监管、五水共治等。
关键词: 慈溪市 生态环境保护 2017年

内容

综述
  2017年,慈溪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PM2.5年平均浓度40μg/m3,同比下降7.0%。制定出台《2017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投入资金28.35亿元,全域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通过省和宁波考核验收,6个镇(街道、管委会)通过宁波“污水零直排创建”验收。成立慈溪市美丽慈溪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5个,办公室设市环保局,同时撤销慈溪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环保督察组共交办慈溪市151件信访件,全部办结。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铁拳系列等专项行动,推进挥发性有机废气、橡胶制品加工行业等整治工作。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组织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国策、普法等环保宣传活动。借助《慈溪日报》、《宁波晚报》、浙江在线等主流媒体力量,跟踪报道环保工作动态、专项执法行动41次。启动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展《慈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5)》编制,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全年申报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10家,被命名为第十五批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10家。市环保局被评为2017年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环境质量
  【概况】
  2017年,慈溪市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湖库偶有藻类旺发现象;河网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保持稳
  定,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劣Ⅴ类水比例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稳中趋好,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酸雨等级为Ⅱ级轻酸雨区,酸雨率略有上升。城市声环境总体保持较好水平。
  【饮用水环境】
  2017年,全市10个主要湖库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类别在Ⅰ—Ⅲ类之间,达标率100%,其中Ⅰ类水的湖库3个,Ⅱ类水5个,Ⅲ类水2个。与上年相比,湖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其中上林湖水质类别从Ⅱ类好转至Ⅰ类,里杜湖水质类别从Ⅰ类降至Ⅱ类,其余湖库水质类别未变化。湖库水质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与上年相比,凤浦湖由轻度富营养好转为中营养,而邵岙湖、梅湖、里杜湖、灵湖、白洋湖的富营养指数有所上升,营养状况稍有变差。
  【河网水环境】
  2017年,全市河网水质总体改善明显,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保持稳定,劣Ⅴ类水比例明显下降,22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1%,功能达标率为22.7%,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为4.5%。河网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全市河网属轻度污染,以Ⅴ类水为主。与上年相比,全市河网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22个断面中有8个断面水质类别好转(其中劣Ⅴ类水断面减少7个),1个断面水质类别变差,13个断面水质类别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平均浓度有所下降的断面分别有14个、12个、13个,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5%、13.8%和8.2%。
  【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4.0%,无六级严重污染天。全年空气质量达标270天,超标95天,其中轻度污染76天,中度污染14天,重度污染5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其中细颗粒物和臭氧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2.4个百分点,除臭氧外,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超标率均有下降。
  【酸雨】
  2017年,城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5.30,酸雨率为61.2%,属Ⅱ级轻酸雨区,酸雨率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
  【城区声环境】
  除2017年10月居民文教区夜间功能区噪声、2017年5月及10月交通干线两侧夜间功能区噪声超标,其余各功能区昼夜噪声全部达标;与上年相比,全市功能区昼间噪声基本稳定,均达到功能区标准,夜间噪声略有变差。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4.8分贝,声环境质量为较好。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影响慈溪城区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与上年年相比,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上升0.8分贝,声质量略有变差。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9.6分贝,声质量为较好,超标路段长度为89.53千米,超标率为86.7%;与上年相比,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保持稳定,路段超标率上升49.4个百分点,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略有变差。
  生态监管
  【概况】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调处环境信访投诉5957件,出动执法人员11956人次,检查工业企业3452家,作出行政处罚350家,处罚金额2152.25万,没收违法所得6.34万,罚没款总额2158.59万元,查封扣押45件、没收违法所得3件、按日计罚2件、限制生产1件、停产整治1件、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15件,行政拘留案件1件,行政拘留1人,刑事拘留22人。开展联合执法397次,断电取缔违法小作坊425家。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抽查企业270家,限期整改28家,立案调查17家,行政处罚8家。
  【企业监管】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深化“公检法环”全方位联动体系,打击环境犯罪,刑事拘留22人,行政拘留1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94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97余次,取缔、关闭违法企业425家,通过停电通知单使390余家违法企业消除环境风险。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落实环境监管职责,建立21个镇级网格(18个镇街道和3个开发区管委会),指导、督促其他各地建立基层网格,完成在横河镇、新浦镇、宗汉街道、坎墩街道、崇寿镇等5个乡镇试点工作。开展在线监控系统专项执法行动,组织第三方监理单位对在线监控企业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65家,查处1家在线监控不正常运行企业。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换发排污许可证33家,收缴排污权交易费118万元,收缴排污费223.1万元。探索排污交易机制,拍出排污权指标3万吨,获得排污权指标有偿使用费750万元。加强辐射项目“双随机”监管和监督性监测工作,巩固“放心熔炼企业”和“放心放射源”创建成果,辖区内无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环境监测】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各项监测工作共获得监测数据38088个,其中城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9490个,降雨及降尘监测数据340个,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7375个,噪声监测数据1848个,环境管理监测数据19035个,出具监测报告和检测报告共917份。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制定《慈溪市五金机械加工行业油污染专项整治方案》,以剿劣断面为重点,开展五金机械加工行业的有污染整治,全年共完成企业油污染治理128家,其中剿劣断面周边79家,其余区域49家,培育样板企业5家。制定《慈溪市橡胶制品加工行业污染整治方案》,以长河镇为重点,推进全市橡胶制品加工行业整治工作,累计完成“三清”(清设备、清原料、清产品)260家,查封10家。继续实施废塑料第三方监管,累计核查第三方举报案件433起,核实废塑料非法案件95起,下发督查单55张。制定《慈溪市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累计调查铅酸电池相关单位536家,发放守法告知书500余份。推进电镀行业深度治理工作,6家拟搬近企业落实土地,2家正在进行土地洽谈,7家电镀企业原地整治。制定《慈溪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方案(2016—2018)》,全年完成121家治理任务。制定《慈溪市一、二类汽修企业环保规范化整治“回头看”工作方案和慈溪市三类汽修企业环保规范化整治工作方案》,累计检查整改二类以上汽修企业92家,整治涉及机油、蓄电池更换和喷漆经营业务的三类汽修企业169家。编制完成《慈溪市工业固废利用处置方案调研报告》、《慈溪市一般工业垃圾热解气化发电项目的可行性法分析报告》、形成300吨/天危废综合处置项目考察报告。制定《2017年慈溪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组织相关专家剖析全市臭氧超标原因,提出污染控制对策措施,完成了慈东、周巷两地大气重点因子监测站建设,探索研究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分析慈溪市大气污染成因。制定《慈溪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慈溪市水污染防治五年规划(2017—2021)》。
  【主要污染物减排】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编制《2017年度慈溪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确定八大减排实施工程,对镇(街道)和市级部门下发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任务,推进慈溪市主要污染物减排。淘汰改造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143台;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成果,9台10—65蒸吨/小时以下工业锅炉完成提标改造,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确定年度禁养区养殖场关闭184家,完成宜限养区“一场一策”生态化治理22家。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开展上路重型柴油车联合执法检查,利用遥感监测设备检测重型柴油车472辆。
  【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2017年,慈溪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部署动员会,迎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建立会商制度,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各专业组负责人,进行集体会商决策,实行领导领衔办理制度。编制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办理进度日报表,由市信访督办组对每件信访办理的各个环节、进度、质量进行跟踪督查、全程掌控,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办理任务。利用慈溪市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案件实施断电等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中央环保督察组共交办慈溪市151件信访,全部办结。督察期间累计出动1400人次,检查企业201家,其中立案调查企业(个人)72家,行政处罚333.5万元,查封企业18家,采取强制断电停产87家,取缔小作坊19家,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家。
  【环境执法大练兵】
  2017年,慈溪市环保局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大练兵期间,共调处环境信访4835件,处置网络舆情102起,共检查各类工业企业3241家,针对违法企业作出行政处罚280家,行政处罚金额1664.15万,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办理57件。
  【铁拳系列行动】
  2017年,慈溪市环境保护局开展四次铁拳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春季剿劣护水行动、夏季治废行动、秋季专项执法和冬季治霾行动。铁拳系列专项行动期间,共检查企业744家,立案查处企业55家,处罚金额314.44万元,检查劣Ⅴ类水质断面6个,湖库9个,查获并合法处置非法收集的废铅酸蓄电池3.6吨。
  五水共治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2017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启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推进水生态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高保供抓节水平,全年“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28.35亿元。
  【剿灭劣Ⅴ类水】
  2017年,慈溪市攻坚断面剿劣工程,对6个县控以上剿劣断面实施市领导包干制,属地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一点一策”治理,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农业面源治理工程、排口整治工程、生态引水与修复工程等“六大工程”,累计投入剿劣资金5.64亿元,实现6个县控以上检测断面水质全达标;全面排查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对全市931个小微水体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制订“一河一策”进行治理,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销号,338个排口全部完成治理,全域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通过省和宁波考核验收。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2017年,慈溪市推进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相协调,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网格化普查、截污纳管、排口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等治理措施,实现晴天无排水、污水不入河,全年实施工程项目75个,安排资金2.8亿元,掌起、匡堰、崇寿、坎墩等4个镇(街道)试点和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宁波“污水零直排创建”验收,其他镇(街道)完成技术调查和实施方案制订。
  【河长制】
  2017年,慈溪市在8个镇(街道)探索河长办实体化运作新模式,利用现代化电子媒介技术,建立集河道基本情况、电子探头实时景象、河长巡查情况、水质监测动态数据库、剿劣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河道污染应急处理系统于一体的河情指挥系统,实时掌控水情、河情和剿劣进度。成立市、镇(街道)两级河长制办公室,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力量,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出台《慈溪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及考核、督查、信息化管理等六个具体配套制度。开展河长制培训,发挥河长制APP管理系统作用,实施志愿护河队、百米微河长、党员示范岗、河小二、水卫士等护水组织以及企业河长、门前河长等群众参与监督管理保护水环境的有效形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7年,慈溪市实施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行动计划,强化全域统筹,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工作与全市“三居”(安居、宜居、美居)、“四美”(环境更美好、村庄更美丽、住居更美居、生活更美满)行动、水环境综合治理、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协调作战。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创新“飞行检查”制度,拓展检查方法和内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行维护统一管理,健全第三方运维单位服务机制,形成长效管用的污水治理、运维管理机制。全年共实施7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户数2.3万户。9个镇(街道)26条河道实施沿河截污纳管工程,共投资1.78亿元,新建管网41千米,受益区域12.9平方千米,涉及户数2.56万户。
  (陈烨嘉)
  园林绿化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为当年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年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3.7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9%、40.8%、13.2平方米。实施居住区绿化工程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完成新建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审批8个,竣工验收5个,新增居住区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全年,慈溪市园林绿化获得浙江省城区“优质综合公园”“绿化美化示范路”“街容示范路”各1处;慈溪市园林管理处通过浙江省园林优秀管理奖复评;获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项目1个,银奖3个;获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程6个;获宁波市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程3个;获宁波市“茶花杯”园林绿化优质奖金奖项目1个,银奖3个;铜奖2个;获慈溪市“月季花杯”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优质奖10个。新增宁波市园林式单位7个,园林式居住区7个,新增宁波市园林绿化养护示范点6个,新增慈溪市园林式单位23个,园林式居住区33个。
  【群众性绿化美化活动】
  2017年3月12日—3月18日“植树周”期间,市住建局组织和接待各单位义务植树者150余人,植树530余株。3月10日,市园林管理处在峙山公园北大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建绿色宜居家园”植树周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500盆小花卉和100份园艺小工具,数百份绿化宣传册、环保袋、扇子等创园宣传品。3月12日,市园林管理处特邀原宁波市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王振权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园林知识讲座,介绍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现状、申报要求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以及家庭绿化常识等内容,200余名园林爱好者参加讲座。3月12日—3月26日,市图书馆一楼展厅举行“慈溪市园林绿化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展览共展出相机类一、二、三等奖作品8幅,优秀奖作品60幅;手机类佳作奖作品10幅,优秀奖作品20幅;同步举行绿化进村(社区)“绿色庭院(阳台)”推荐活动。
  【城市绿化养护管理】
  2017年,市园林理处共接收数字城管来电3093条,处理回复2729条,回退364条,退单8条;处理“81890”来电40条;处理群众热线6条;处理交警事故3条。定期对公园广场内设施进行维护、检修;配合交警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定期对遮挡红绿灯、摄像头等信号,影响交通安全的行道树进行修剪。完善公园管理办法,完善游园须知,整理安装公园标志标牌,实施公园广场标识标牌安装工程,在公园广场安装游园示意图、指引牌、温馨提示牌、图说价值观等标识牌230余块。对主要公园广场进行精确测量,统计绿地内所拥有的苗木数量,完善慈溪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
  【中心城区绿化工程】
  2017年,市住建局继续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工程。完成国家园林城市迎检点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工程;实施北三环城市绿道改造,该绿道建设成果获得2017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完成杨梅大道(前应路—南三环路)拓宽综合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一期工程决算和审计工作;杨梅大道(前应路—南三环路)拓宽综合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二期工程继续施工,由于政策原因部分区段尚未施工。
  (杨奕)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8

《慈溪年鉴2018》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类目,记载了2017年度慈溪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