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184
颗粒名称: 农业 农村
分类号: D630.1
页数: 17
页码: 149-165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17年慈溪市现代农业、农村经营管理、种植业、林业等行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农业 农村

内容

现代农业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围绕“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目标,以“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为载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7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农业增加值54.68亿元,增长2.8%,农民人均所得28606元,同比增长9.49%。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围全国首批11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017年,慈溪市深入实施“3320”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建成省级11个、宁波市级32个、慈溪市级10个。坎墩街道城郊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出口蔬菜示范区、慈溪市逍林果蔬示范区3个项目通过验收。慈溪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国家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综合排名全国第二,产业园规划覆盖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及新浦、附海、观海卫、掌起、龙山五个镇部分地区,总面积15.5万亩。慈溪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逍林果蔬特色农业强镇分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017年,慈溪市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构建农业龙头企业梯队,新增浙江恒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慈溪市禽联家禽有限公司2家宁波农业龙头企业。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8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慈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0家。慈溪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园成立并开始运营。
  【“三品一标”认证】
  2017年,慈溪葡萄、慈溪杨梅、恒康、卡依之、吃克CHIKE等5个品牌入选首届浙江知名农业品牌百强榜,宁波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兔皮获评省名牌产品,新增句章牌蜂蜜、安农牌菜用大豆2个宁波名牌农产品。组织企业参加2017年北京中国农交会、浙江省农博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博览会、中国食博会(宁波)等展会。天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红膏炝蟹、雨中雨有限公司的调味风鳗等2个产品获评省农博会金奖。依托“四基地建设”,举办慈溪杨梅节、掌起水蜜桃节、周巷黄花梨节、新浦葡萄节,加大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等农业区域品牌推广宣传力度。新增无公害产地4个,面积9.5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5个。截至2017年12月,有效无公害产地135个,面积20.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30个,产量21.42万吨,绿色食品35个,产量2.90万吨,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授权标志使用单位30个,产量3.0万吨,产值3.8亿元。
  【生态循环农业“十百千”工程】
  2017年,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2个示范点通过验收。1个示范区、16个示范点通过验收。
  【政策性农业保险】
  2017年,慈溪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平稳有序发展,完成2016年度政策性保险清算及2017年度保险补贴预拨工作,总承保户数7062户,全年保费收入3777.52万元,2016年度总承保户数11391户,全年保费收入4177.91万元。顺利完成南美白对虾养殖互助保险,经宁波市人民政府同意,继续由宁波市互保协会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互助保险,保险面积14694亩,补助金额176.33万元,同比略有下降。开展南美白对虾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保险面积110亩,保费3.5万元。会同人保宁波分公司农险部制订葡萄收入综合保险条款并得到保监会批复。
  农村经营管理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农经工作建制度、促落实、抓规范、强管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推进农经工作全面发展。全市329个村经济合作社实现总收入89022.51万元,村均实现收入270.59万元。村级收入总额中,经营收入35220.04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433.71万元,投资收益6013.51万元,补助收入33640.30万元,其他收入12714.95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9.56%,1.61%,6.76%,37.79%,14.28%。当年收入50万—100万的村45个,占总村数的13.68%;100万以上的村277个,占总村数的84.19%,其中500万—1000万元的村31个,占总村数的9.42%;1000万以上的村7个,占总村数的2.13%。当年集体经营收益额24766万元,比去年增加了7.69%。有经营收益的村有251个,比去年增加了6.36%,村均98.67万元。经营收益少于50万元的为108个,比去年增加了8%;50万—100万元的村44个,比去年减少了8.33%;100万以上的村为99个,比增加了12.5%。全市村级集体总资产1286992.79万元,比去年增长了3.46%,村均3911.83万元。所有者权益626240.61万元,增长7.24%。负债合计660752.18万元,增长0.13%。下达“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计划28个,总投资3948万元,三个“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1231万元。
  【土地承包管理】
  2017年,慈溪市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6.1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72.71%,涉及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129748户,签订耕地流转合114720份。实行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42.37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4.61%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制,并以确权办名义定期发布通报。截至年底,我市已经开展土地确权村数257个,占应开展确权村数100%。完成承包方调查数207936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100%,已经开展测绘257个村,完成承包地测绘199460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95.92%。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420588亩,实测地块原合同面积403666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99.67%。完成审核公示村数159个,占应开展确权村数62.11%,完善承包合同数30907份。做好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申清材料审查工作,共办理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208份,其中108份已办理他项权证抵押。
  【审计监督】
  2017年,慈溪市完成审计共计211个经济合作社,其中,财务收支审计数143个,村干部离任审计数64个,已审计金额605932万元。
  【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2017年,慈溪市329个村均设立村务公开栏,村级财务按月进行公开,基本达到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形式规范。进一步拓展公开渠道,三资管理触摸屏、数字电视上都可查看查询。通过多种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管理。
  【农经机构队伍建设】
  2017年,慈溪市各镇(街道)均建有经营管理站,农经人员总数28人,在编人数28人,其中大专及其以上人数28人,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为1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全市代理会计96人,全部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开展全市镇村财会人员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进行系统业务知识培训,500多位财会人员接受培训,400多名持证财会人员完成会计继续教育学习。
  种植业
  【概况】
  2017年,慈溪市作物播种面积7.697万公顷,同比增加2.18%,作物总产值21.59亿元,同比增长2.20%。粮食播种面积3.1万公顷,面积稳中有升,总产量15.9408万吨,同比增长5.6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700公顷,与去年持平,总产量1.60万吨,同比增加13.3%。棉花播种面积2666.7公顷,总产量2800吨,与去年持平。蔬菜瓜果播种面积30770公顷,基本稳定,总产量99.4366万吨,同比增长7.3%,产值14.0867亿元,同比增长7.95%。
  【生产扶持政策】
  2017年,慈溪市实施规模种粮大户种植补贴,对土地经营面积50亩以上(包括50亩)的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按大(小)麦或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宁波、慈溪各50元)。实行价外补贴政策,价外补贴标准每50公斤早籼谷和小麦23元、晚粳谷15元;实行宁波市定种粮大户(承包面积50亩以上且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也为50亩以上)收购环节补贴政策,即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际订单收购,在收购价(含价外补贴)外,再补贴每50公斤早谷和小麦7元、晚粳谷5元。两项补贴合计早籼谷和小麦种粮大户为每50公斤30元,一般农户为23元;晚粳谷种粮大户为每50公斤20元,一般农户为15元。继续实行市政府特别补贴,特别补贴按种粮农民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签订1500公斤以上订单粮食(稻谷)合同,并按实际投售粮食数量给予每50公斤5元的补贴。实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57万农户享受补贴,合计面积2.15万公顷,补贴资金2347.46万元。
  【高产示范创建】
  2017年慈溪市实施单季晚稻百亩高产示范方1个,地点在横河百明水稻农场,品种“甬优7850,面积100亩,平均亩产752.6公斤。全市6.22万亩耕地自实施“万元地”工程以来,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蔬菜设施栽培、多样化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发展,亩均产出超万元。“万元地”栽培模式主要有:“三茄类”—芹菜或花菜或莴笋或其他叶菜类、番茄长季栽培、茄子促早栽培加再生茄子、“三茄类”—秋黄瓜或其他瓜类、春秋两季大棚西(甜、黄瓜)瓜或长季栽培、春季大棚西(甜、黄瓜、瓢瓜)瓜—番茄、春季大棚西(甜、黄瓜、瓢瓜)瓜—叶菜类、大棚草莓间套番茄(西瓜、甜瓜等)、大棚草莓间套黑皮藤茄、韭菜设施栽培、拱棚黄瓜(长豇豆)—秋长豇豆(黄瓜)—雪菜(榨菜)、拱棚辣椒—秋菜(甘蓝、迟绿花菜)、大棚葡萄间套蔬菜(叶菜类、根菜类和瓜类)等。龙山镇双马村和掌起镇五姓店村等地设立大棚草莓间套番茄(黑皮藤茄、西瓜、甜瓜等)模式示范点,横河镇东畈村设立春秋两季大棚西(甜瓜)瓜种植模式示范点,坎墩等地设立“三茄类”—芹菜栽培模式示范点,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设立菜(辣)椒—叶菜栽培模式示范点,逍林农业综合开发区设多模式万元高产示范基地,周巷原小安片设立拱棚黄瓜(长豇豆)—雪菜(榨菜)栽培模式示范点,观城片设立拱棚鲜韭长季栽培模式示范点等。引进“红颊”草莓、南方哈密瓜系列品种、樱桃番茄千禧和浙樱粉1号、水果型黄瓜萨伯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等高效栽培品种,开展防止大棚次生盐渍化,蔬菜工厂化育苗、脆瓜嫁接育苗、“红颊”草莓育苗、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蔬菜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烟粉虱综防技术研究、南方哈密瓜长季栽培和秋季栽培等试验与示范。重点推广采用有机肥打底、深沟高畦、适当降密、肥水一体化管理、防虫网覆盖、应用瓜类嫁接苗、多层保温育冬等安全健康栽培技术。
  【种子管理】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新品种推广面积扩大,其中推广早稻甬籼69品种533公顷,油菜浙油50品种2000公顷,浙油51品种2000公顷,小麦扬麦20品种2000公顷,南方哈密瓜166.6公顷,草莓红颊220公顷,蚕豆慈蚕1号8000公顷及晚稻甬优1540、甬优7850、宁84等5666.67公顷。开展浙鲜豆9号、浙鲜12号、浙农6号、青酥5号等大豆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引进试种筛选粮油作物30个新品种(组合),示范品种12个,展示新品种15个,展示面积12公顷,召开新品种信息发布和现场考察会10次。完成储备水稻等种子6.5万公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80亩,收购良种30万公斤,推广供应良种25万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统供率75%以上。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26666.7公顷。参与制定宁波市蚕豆、菜豆、大白菜、黄瓜、茄子、榨菜、水稻直播栽培等标准。在主要农作物蚕豆、菜豆、春大豆、晚稻、番茄、甘蓝、西兰花、花椰菜、大棚草莓、榨菜、雪菜、西瓜、水稻、油菜等18种农作物中全面推行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在每个镇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2个,提高示范推广效果,促进农产品按标准化规范生产。
  林业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实现林业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花卉苗木产值1.52亿元,同比下降24.0%;竹笋产值0.25亿元,同比下降23.2%茶叶产值0.21元,同比增长8.3%水果产业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8.2%。
  【“森林慈溪”建设】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以美化、彩化、主珍贵化为主题,以优生态,增绿量、提档次为主线,推进“森林慈溪”建设,实现扩面、提质、增效的目标。新增平原绿化造林面积134公顷,完成山地林相优化38公顷,中幼林抚育153公顷,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提升项目累计完成绿化种植120公顷,逍林镇创建成为宁波市级森林城镇,长河镇沧南村、匡堰镇倡隆村、横河镇子陵村创建成为省级森林村庄,新浦镇洋龙村、横彩河化镇珍子贵陵化村加创速建增成为宁波市级美丽森林村庄。主量,推进以“四个一”为
  要内容的绿化彩化示范工程,积极做好骨干道路、骨干河道绿化彩化工作,新植银杏、浙江楠、枫香、金钱松等珍贵树11万株,建设1个珍贵彩色示范森林、1个珍贵树种示范点、1个珍贵树种示范单位。占树名木保护日益加强,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本市古树名木资源开展了专业调查,对261株古树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专业测评,形成完整的文字、图像、电子档案,运用浙江省古树名木监管平台建立慈溪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进步落实管护职责,提高日常管护经费,按“一树一策”要求,逐年开展抢救复壮,2017年修复一级古树2株。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2017年,慈溪市推广杨梅生态栽培、杨梅避雨、葡萄三膜覆盖栽培技术、梨棚架栽培新技术3025公顷,引进阳光玫瑰(3309砧)、早夏黑、光辉、夏至红、春光、巴拉多、黑瑰香葡萄,D2梨,柳条白风桃,红美人杂柑等水果新品种10多种302公顷。发放杨梅、葡萄、梨、水蜜桃等生产标准模式图5200份。邀请日本桃梨专家塚平贞俊先生以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技术指导。
  【林特品牌建设】
  2017年,慈溪市宣传慈溪水果品牌,提高影响力。做好“慈溪蜜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工作,10月26日参加农业部评审答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做好品牌宣传、使用和创建工作。抓好“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宣传和使用工作,举行“慈溪蜜梨”“慈溪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活动,并开展包装设计。对“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授权使用单位开展标志使用和质量安全监查。“慈溪杨梅”“慈溪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获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上,“慈溪杨梅”品牌被授予“2016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网络声誉50强”称号。CCTV-7来慈拍摄的“从农田到餐桌——走进慈溪”栏目组拍摄的慈溪杨梅于11月17日《农广天地》栏目播出。组织“慈溪杨梅”“慈溪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展示宣传。慈溪市紫来山庄杨梅开发有限公司选送的“慈溪杨梅·紫来山庄”牌荸荠种杨梅荣获2017浙江省十佳杨梅称号,慈溪市海丰葡萄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慈溪葡萄·星裕”牌巨峰葡萄荣获2017浙江省十佳葡萄称号。慈溪市甬佳蜜梨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杭州市民最喜爱的鲜食果蔬。“慈溪葡萄”“慈溪杨梅”“慈溪蜜梨”3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7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三大果品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27亿元。
  【科研项目活动与成果】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林业各项科研项目活动工作,落实各项试验方案和整理试验数据,项目验收和鉴定4项。参与或组织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宁波市科技进步奖,获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三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慈溪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要开展葡萄促早破眠,葡萄膨大剂、S诱抗剂生长调节试验和梨叶片黄化防治等试验。起草撰写《政协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畜牧业
  【概况】
  2017年,慈溪市畜牧业实现产值10.1亿元,同比下降4.9%。生猪饲养量42.75万头,其中存栏14.35万头,出栏28.4万头;牛饲养量932头,其中存栏732头(奶牛存栏554头),出栏200头;羊饲养量7.87万只,其中存栏2.76万只,出栏5.11万只;家禽饲养量326.64万只,其中存栏173.77万只,出栏152.87万只;兔饲养量24.06万只,其中存栏9.26万只,出栏14.8万只;蜜蜂饲养量71600群,其中转地饲养5.69万群。肉类总产量30831.4吨,禽蛋产量15359.25吨,牛奶产量1954.4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9%、76.1%,下降4.6%;肉、蛋、牛奶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3.6%,增长72.3%和3.7%。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全市兔、羊等养殖场普查,全面启动兔、羊等养殖场“一场一策”治理和关闭工作,禁养区关闭畜禽养殖场184家,宜、限养区“一场一策”治理22家。全市宜、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改造全面完成,共保留畜禽养殖场92家,其中生猪43家、牛5家、家禽26家、兔6家、羊12家。全面落实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巡查机制,全市网格化巡查达1250余次,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组织开展污水纳管猪场第三方抽检2次。
  【美丽生态牧场创建】
  2017年,慈溪市延龄獭兔场、慈溪市陈训山散放鸡养殖场、慈溪市明恩养猪场、慈溪市施叶生猪养殖场、慈溪市新河牧场、慈溪市桥头灯业生猪养殖场和慈溪市宇欣畜禽养殖场被评为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
  【智慧畜牧业建设】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线上防控平台建设,在养殖场区和养殖污染治理关键位置,安装高清视频探头,实时记录养殖污水储存、排放的过程。完成32家养殖场的视频监控安装,并接入环保监管平台。
  【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按照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五个一”(一批美丽生态牧场、一批农牧结合示范园区、一批农牧结合服务组织、一条新型产业体系和一套有效运行机制)要求,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畜牧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为重点,纵深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慈溪市成功创建成为宁波市首个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畜牧业科技推广】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推介畜禽主导品种12个: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岭南黄肉鸡、海兰白壳蛋鸡、獭兔、浙系长毛兔、浙东白鹅、绍兴鸭、斑嘴野鸭、高产黑白花奶牛、浙农1号意蜂;推介牧草品种2个:黑麦草、墨西哥玉米;主推技术8项:畜禽标准化、生态化养殖配套技术,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水禽旱养技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岭南黄肉鸡节粮技术,畜禽养殖场不破坏耕作层建筑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蜂王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抓好强制免疫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病及免疫效果监测,免费发放禽流感疫苗、牲畜口蹄疫疫苗及猪蓝耳病疫苗合计263.7万毫升;发放猪瘟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狂犬病疫苗及羊痘疫苗合计69.5万头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病诊断70多次,检测血清样品14980份次,监测样本19347份次,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H7N9流感防控】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畜牧兽医局实验室做好H7N9流感监测。加强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杀白禽交易市场及家禽临时集中屠宰点H7N9流感检测力度,累计检测样本3517份,其中阳性样本22份,占检测量的0.6%。
  【畜产品安全】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加强瘦肉精的发放管理,发放瘦肉精检测条14000条。加强兽药使用管理规范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养殖环节违法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开展农产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检查。牢牢把住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质量关,并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确保动物用药科学、安全、有效,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畜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工作,采集猪肝样品、禽类制品等237份,送相关实验室检测,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氯霉素等5种兽药均符合农业部235号公告要求。
  渔业
  【概况】
  2017年,慈溪市水产养殖面积10426公顷,同比下降15.29%。水产品总产量4.57万吨,总产值(包括苗种产值)15.70亿元,同比下降3.82%、4.15%。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67万吨,产值6.55亿元,同比下降5.53%、增长0.54%;海水捕捞产品产量0.21万吨,产值0.87亿元,同比下降11.61%、5.94%;淡水养殖产品产量2.10万吨,产值6.58亿元,同比下降17.63%、17.17%;淡水捕捞产品产量0.60万吨,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89倍、1.91倍(包含杭州湾新区)。启动慈溪市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完成第一阶段涉海单位清查。
  【水产品质量安全】
  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检查水产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和水产苗种生产单位72家。通过续签,确定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为水产品检测单位,抽样检测80个样品,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另外宁波市级以上在慈溪抽检水产品样品42个,全部合格。开展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396人,发放规范生产经营使用等宣传资料1100余份。
  【渔业生产成本补贴发放】
  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开展2016年度浙江省渔业生产成本补贴资金的申报和发放工作,其中捕捞渔船补贴功率核定数980.7千瓦,养殖渔船487.4千瓦,发放渔业油价总补助资金118.05万元。
  【增殖放流】
  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投放鳙鱼、鲢鱼、鲫鱼等各类鱼苗鱼种2083万尾,投资78.98万元(市级)。其中夏花鲢鱼1280万尾、鳙鱼675万尾,计1955万尾,投入29.36万元;冬片鲢鱼81万尾、鳙鱼29万尾、鲫鱼18万尾,计128万尾,投入49.62万元。
  【滩长制】
  2017年9月始,慈溪市全面推行“滩长制”,对全市滩涂按行政区域划分为7个责任区,以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整治修复岸线为主要任务,建立“滩长制”综合监管体系,确保滩涂监管落实到人。实施海滩日常监管巡查和联合执法监管机制,针对违禁渔具、“三无”船舶、海滩垃圾、非法用海、农药清滩清塘等突出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行动。颁发《慈溪市全面推行“滩长制”实施方案》,成立市“滩长制”工作协调小组,建立“滩长制”组织体系,明确乡镇级滩长23名,设立滩长公示牌23个,全市5399公顷滩涂,实现“滩长制”全覆盖。
  【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
  2017年,慈溪市成立市国家海域动态监管中心(挂靠市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中心),配备包括海域动态监控指挥车在内的各类监视监测、信息处理等设备。中心的成立与建设,为慈溪市海域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保障慈溪海域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展。
  【南美白对虾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
  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投保面积1147.99公顷,同比减少18.9%,投保渔场(渔业专业合作社)18家,比上年减少2家。总保费收入681.68万元(其中投保人交费259.84万元,政府补助422.84万元),互保基金681.68万元,定损面积828.58公顷,损失评估总额547.76万元,实际赔付总额547.76万元,赔偿比例97.99%。
  【海洋渔业环境监测】
  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局杭州湾南岸的龙山码头、淡水泓、海黄山十一塘闸、徐家浦、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8个海水监测站位以及淡水渔业主要水源的镇龙浦(东)、高背浦、方家浦、水云浦、八塘江西段5个站位,各进行4次采样监测;龙山码头、淡水泓、海黄山十一塘闸、徐家浦、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8个监测站位进行2次沉积物的采样监测。监测参数18项,获得监测数据572个,编制《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工作方案》《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简报》4期和《2017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总结报告》,编写《2017年慈溪市劣Ⅴ类水质断面区域环境监测实施方案》《2017年慈溪市三塘江断面区域水质监测简报》5期。
  农业科技
  【项目成果】
  2017年,慈溪市新立项市级农业科技项目14个,下达项目经费86万。陈国海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梨精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慈溪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养殖源有机肥料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奖一等奖。“桃新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菜用大豆集约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杂交稻甬优538推广与高产技术研究示范”3个项目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优质长粒晚粳嘉禾218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获慈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热带水果火龙果的引种、筛选及其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慈脆1号’酥甜白脆瓜新品种选育”“桃新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慈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7年,慈溪市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确定农技指导员121名,其中首席专家9名。公开遴选出581户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蔬果类305户、林特水果类127户、畜禽类66户、水产类83户。通过公开遴选和实地验收,桥头明美蔬菜农场、周巷和益博果蔬家庭农场、新浦晓飞果蔬农场、坎墩玉兰果蔬农场、周巷章良水产养殖场5家农场被评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农技培训和大学生就业创业】
  2017年,慈溪市实施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3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13人;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做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组织农技线、林特线、畜牧线和渔业线技术人员128人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宄所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人赴福建农林大学培训。组织社会农技人员(大学生)45人赴宁波工程学院学习电子商务相关知识。127名高校毕业生在97家规模农场(合作社)就业创业,其中自主创业40名,兑现扶持资金314.17万元。
  【市农科所工作】
  2017年,慈溪市农科所开展地方种质资源的征集、提纯保护和生产展示工作。加强对慈溪大白蚕、芹菜、十字花科(白叶大头、青大头、老油菜、雪里蕻等)、黄狼种南瓜、大蒜、小黄皮马铃薯共10个作物品种的提纯复壮。对做好小黄皮马铃薯、慈溪大白蚕、麻利种花生、藤茄、903番茄、大蒜、芹菜共7个作物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展示。在做好地方品种保护的基础上,加快种质资源的利用,在慈溪大白蚕、芹菜的新品种选育上,取得阶段性成果。抓好区试工作。在省级区试站布置安排大麦、小麦、棉花、春季鲜食大豆、秋季鲜食大豆、秋大豆、甜玉米、糯玉米、普通玉米等作物共13组区域试验,引试新品系达100个。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区试,并及时提交相关报告。对西瓜(小兰西瓜)、甜瓜(金优蜜、清雅)、哈密瓜(甬甜5号、15016〔暂代号〕)3个类型5个品种的西瓜甜瓜抓好生产示范与品评。开展自育品系厚薄皮杂交甜瓜的品比试验。在全市推广优质迷你番薯浙薯75种植,集中以横河大山合作社、匡堰岗墩、周巷潭水农场、坎墩玉兰农场、长河沧田蔬菜基地5个点作为推广示范基地。做好科研项目。科技项目《鲜食蚕豆春化处理及促早栽培技术研究》五月份通过慈溪农业局验收。慈溪科技局项目《慈溪大粒一号蚕豆春化处理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课题研宄目前进展顺利。慈溪市农科所育成的慈杂系列棉花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4万亩,省工节本,平均每亩增收150元。
  农业行政执法
  【农业执法监督与管理】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三季绿剑和种子、肥料、农产品等专项行动执法行动十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83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232家次,松木相关企业15家次,农产品生产单位45家次。完成农业投入品抽检工作,抽检82批次,其中农药57批次,肥料15批次,种子10批次。经检测,合格77批次。查处违法行为20起,立案16起,当场处罚4起,共处处罚没款4.764万元。组织全市1家农药生产企业、8家农药批发企业、177家农药零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开展安全经营自查自纠,包括证照自查、经营场所自查等,执法大队组织开展安全经营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农药经营安全规范。开展2次农药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共计培训人员400人次,分发宣传资料1200余份。召开4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会,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和整治重点。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班。全市完成定量检测2884批次,其中蔬菜检测2104批次,合格率99.6%,水果检测408批次,合格率100%,产品241批次,畜合格率100%,水产品131批次,合格率100%。配合部、省、市三级业务部门抽检蔬菜、草莓等农产品样品442个。其中,宁波市级抽样314个,合格率为99.7%;省级抽样共116个,合格率100%;农业部抽样12个,合格率100%。开展畜禽水产品“两禁一超”、农药、“瘦肉精”、兽药、畜禽屠宰、滩涂水产品、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共出动执法人员164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697家,涉及金额36683元。收集农药废弃包装物50吨,全面清理农田生活垃圾556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77.8%以上,已处置41.38吨。全市570家农业生产主体列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验收和培训工作,对镇、街道监管人员和生产主体进行应用培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信息化管理。
  【植物检疫】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设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7个,其中红火蚁监测点1个,葡萄根瘤蚜1个,柑橘黄龙病及柑橘溃疡病1个,梨树疫病监测点2个,扶桑绵粉蚧1个,黄瓜绿斑驳病毒病1个,均未发现上述几种植物疫情。全市有2680亩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涉及19个镇(街道、农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预征地、征而未用地、抛荒地及河道周边。投入防控资金210余万元,使用农旺757、草甘膦等除草剂2.68吨,投入人工5596工,累计防控面积4078亩次,其中实施药剂防除面积2563亩次,人工清除1505亩次。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面积继续下降,总发生面积压缩至2325亩,达到预期防控目标。产地检疫面积1523亩,其中种子1250亩,种苗273亩,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24份。签发植物检疫证书231份,调运种苗2.7万余株。2017年9月中旬对种子经营单位开展植物检疫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种子经营单位7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面积0.6万亩次,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森林病虫害成灾面积0.272万亩,成灾率9.7‰;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面积15.22万亩次,监测覆盖率100%,监测准确率为97%;产地检疫种苗面积3万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圆满完成森防目标管理任务。各镇组织专业施工队7支,开展松材线虫病病木清理,累计清理面积2725亩,清理各类病死松树1275吨,其中安全利用1055吨,烧毁220吨。打孔注射免疫针剂19万支,诱捕器诱杀天牛面积0.1万亩。全市设立23个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发布病虫情报5期。6月至11月组织开展“绿剑林业检疫执法年”活动,通过开展流通领域松木及制品检疫执法行动,重点对松疫木定点加工企业、松木及木制品流通领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未办理植物检疫证书调运松木的违法行为。调查已登记涉松企业(个人)10家次,非涉松企业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立案1起。
  【森林保护】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立破案28起,其中查处行政违法案件23起,行政罚款17.34万元,侦破非法狩猎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侦破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侦破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解救陆生野生动物87只。9月以来,开展严厉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利剑三号”专项行动,出动警力570人次,出动车辆190车次,对龙山片沿海湿地、观海卫附海片沿海湿地、新浦沿海湿地、观海卫片林区、横河片林区5个重点区域进行检查。根据线索排摸,11月23日凌晨3时与11月29日凌晨1时,会同市公安局慈东边防派出所2次在新浦十一塘突击检查,顺利抓获涉嫌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1名,12月11日联合杭州湾公安分局庵东派出所、杭州湾派出所以及奉化等地森林公安干警力量共计50余人对杭州湾新区湿地开展突击检查,当场抓获涉嫌非法狩猎的犯罪嫌疑人5名,共计查处行政案件7起,刑事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化解涉林矛盾纠纷2起,取得了显著成效。慈溪市森林公安局被浙江省森林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一次。开展森林消防“五进”活动,继续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森林消防“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在加强对中小学生野外用火管理的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义及森林防火法规、常识等;清明祭扫、祭祀倡导文明新风尚,推广植树、种草、献花篮等文明祭祖方式。做好《森林防火条例》《消防条例》等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组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广泛深入宣传。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墓区广泛悬挂横幅、贴标语外,更新和新设大型森林防火警示牌50余块,主要游步道入口新建10处森林公安形象电子卡通警察,对过往游客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加强了对扑火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对装备器材进行彻底检查,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物资保障。更新补充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近的20万防火物资和扑火装备,确保各类物资储备充足。全市装备和库存有风力灭火机300余台,高压水泵21台,干粉灭火弹70箱,各类制式扑火工具2000余件。利用宁波市开展高压水泵比赛和培训的契机,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训练,解决新装备水泵的队伍操作水平不高,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队伍,抽调4人参加人影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以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为核心,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规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和救护站的工作机制,及时救护、放飞野生动物150余只。办理林地征占用项目4项;临时占用林地1项。严格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及《国家林业局35号令》的规定,对需要使用林地的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各项材料,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坚持“严格把关,慎重操作,搞好服务,方便基层”的工作方针。按照《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调解林地纠纷,2017年未发生涉林纠纷。积极推进森林资源二类外调工作验收。
  【动物检疫与执法监督】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加强动物防疫属地管理,建立监管工作档案。强化落实畜禽养殖场业主的第一责任,落实屠宰场户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告知并签订承诺书20份。建成动物卫生监督分所2个,建立完善各类工作制度;实施《慈溪市动物检疫工作制度》和《慈溪市动物卫生监督1234行动制度》,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队伍教育和管理。抓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实施生猪政策性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联动机制。全面建立以一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34个病死动物收集点为基础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实行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收集病死猪97689头,收集其他种类动物及产品257吨;处理病死猪及其他动物(动物产品)1291.2吨。强化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开展生猪定点屠宰扫雷监管行动,组织生猪定点屠宰联合检查,督促规范实施屠宰生猪瘦肉精检测,抽检7620份,开展执法114次,出动执法人员256人次。加强现有牛羊屠宰工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牛羊屠宰工场管理,重点加强对浙江一恒牧业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进口牛隔离屠宰项目的建设指导和防疫审核。实施中心城区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工作,建设市禽联家禽有限公司定点屠宰场,建立“杀白禽”产品追溯制度。启动羊集中屠宰试点工作,创新采用激光蚀刻方式加盖检疫检验标志。开展畜产品质量和投入品质量抽样监测,配合做好农业部、省厅、宁波市局的畜产品质量抽样,抽检255批次,经检全部合格。落实《慈溪市动物检疫工作制度》,明确动物检疫实施依据、实施主体、检疫程序、检疫合格证明的填写使用基本要求和检疫员工作要求,开展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家禽集中检疫管理,派驻动物协检疫员,严格驻场检疫制度,开展查证验物、屠宰同步检疫、动物检疫电子化出证、监督病死(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完成生猪产地检疫31.9万头、生猪屠宰检疫25.3万头,检出231头,监督处理病害产品近50吨,家禽集中检疫182万羽。加强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备案管理,切断外来疫病传入,保障畜产品质量,审核备案11059批次,备案核查7092批次,核准并实际从省外调入活畜39656头,
  肉品3091.5吨。建立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信息追溯制度,向生猪调运户、超市等发放《分销信息凭证》,实现信息追溯。严格依法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出动检查人员230人次,办结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13起,其中新立案12起,包括简易程序案件1起,罚款15470元。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发放数74家(其中饲养场71家、屠宰场3家);有动物诊疗机构17家,兽药经营企业9家,兽药生产单位1家,饲料生产单位2家;开具动物检疫证(B)4张、动物检疫证(A)173张、动物产品检疫证(A)383张。
  【渔业管理】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各项检查23次,查获违禁渔获物7000余千克,出动执法人员190余人次。联合沿海涉渔镇、慈东边防派出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等单位开展滩涂“清网”行动,清理海域滩涂禁用渔具串网、地笼网10余万米。按照“一船一档”的要求,建立完善“船证不符”渔船档案。定期组织开展对海域滩涂的日常监测和执法巡查,开展出海闸口和滩涂非法用海检查活动9次,出动检查人员59人次。完善沿海6个镇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签订渔业安全责任状94份。做好元旦、春节、国庆、春汛期秋冬季期间渔船安全生产监管。开展渔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执法检查28次(其中海上检查2次),检查渔船396余艘次,重点检查船主(船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落实情况、渔船安全设备配备情况、救生设备配备情况、渔船及船员持证状况等。落实渔民救生设备配置事宜。发放宣传资料190余份。完成2017年渔船人身互助保险参保办理,参保渔船94艘,渔民159人,保费总额21.95万元,渔民自负6.58万元。严厉打击“电力捕鱼”行为,落实公安110联动警情495次,联动各镇(街道)水治办处置414次,开展执法巡查63次,出动执法人员167余人次,收缴电捕鱼器具21件(套),立案查处1起。完成2017年度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6月中旬和12月中下旬在市控6条劣Ⅴ类水断面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鳙、鲢鱼苗2100余万尾,力助“五水共治”。重点对非法围填海、在海域滩涂违规养殖挖塘行为进行巡查。开展执法检查17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阻止3起海域滩涂违规养殖挖塘行为。迎接国家海洋督察,对国家海洋督察组转办的3起举报件进行调查核实,对7起非法围填海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规范农业行政审批】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审批工作提速增效,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对71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并对法律依据、审批条件、申报材料等7大类事项做出说明,推进“互联网+农业行政审批”,开通电子邮件受理行政许可途径,利用慈溪论坛、慈溪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浙江政务服务网等平台,打造便捷的面向公众的网上办事大厅,提高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率,实现“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扩大审批事项非主要申请材料容缺受理范围,推行许可申请材料代填制,制定无休日办公制、首问责任制、审批材料建档制等制度,切实保障服务品质提升。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牵头推进社会事务事项“一窗受理”。落实“多证合一、联合审批”改革,梳理宠物医院设立审批(含动物诊疗许可、兽医执业注册、营业执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含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营业执照)、农药经营许可(含农药经营许可、营业执照)、大型苗木调运(森林植物检疫证明核发、木材运输许可)等四个事项为联办事项。71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其中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备案事项实现“0跑腿”,窗口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0176件,其中网上申报审批事项4200余批次,网上办结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备案8873件,占窗口全部办件量的87.2%,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法制监督】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完成2017年度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统计汇总及报送,办理处罚案件47起。在全省农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市农业局的《阿哲农资有限公司农药经营许可案》《孙孟其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核发案》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优秀案巷,市植物检疫站的《许桢清未办理植物检疫证书调运种子案》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植物检疫执法优秀案卷
  【农业普法宣传与培训】
  2017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农药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等新颁布、新修改的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法治宣传,促进各类农业主体依法生产经营。结合技术培训强化法律知识培训,“农业法治宣传周”期间组织农业系统人员365人集体学习2次;法律专题培训2次351人;法治实践学习活动1次102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份。
  (马华银)
  水利工作
  【概况】
  2017年,慈溪市水利建设投资9.04亿元,其中,重点水利工程投资7.25亿元,农田水利工程投资1.79亿元。完成3项水利部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竣工验收,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7000亩,修掘农田三沟13.44万亩。作为全省首批20个县(市、区)中宁波唯一一个省级试准点县(市、区),完成三级水利工程共111项标准化管理创建任务,其中省级41项。牵头修编完成《慈溪市骨干河网总体规划(2016—2035)》,编制《慈溪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处理水事案件89件,组织清障200余次,恢复水域面积3381.8平方米。市水利局办理的《慈溪市斯佳电机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水域建设妨碍行洪建筑物》被评为全省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水利工程建设】
  2017年,城区潮塘江排涝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房屋拆迁工作,完成投资1.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基本完成6个排涝节点工程并实现通水,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有效缓解横河地区易涝问题,完成投资7000万元,实现年度目标。四灶浦拓疏二期工程,四标段完工验收,五标段基本完工。中部三塘横江(陆中湾至水云浦)拓疏工程,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土地征用报批材料送省国土厅,完成投资1.83亿元;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工程,完成初设报告编制,开展土地征用报批工作;洋浦整治工程,基本确定项目规模和实施内容,完成项目建议书的审查。协助宁波市水利局基本完成宁波至杭州湾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实现杭州湾新区段如期开工的目标。
  【城乡水利建设】
  2017年,慈溪市水利局完成农田水利工程投资1.79亿元,开工建设桥头、逍林、长河等三个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总面积5.17万亩。完成3项水利部规模化节水灌溉项目竣工验收,并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000亩。完成农田三沟修掘13.44万亩,三年累计完成43.4万亩,着力提升农田“最后一米”排灌能力。新创宁波市水环境建设村6个、建设镇1个(附海),续建建设镇1个(坎墩),全面完成创建任务1个(横河);完成河湖库塘清污(淤)土方180万方,占宁波下达任务的120%;积极助力市控和县控6个断面剿劣工作以及四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进断面河道及相关支流疏浚工程,完成河道疏浚59条,各相关镇(街道)均按时或提前完成全部水利项目,为断面消劣整体销号奠定基础。浙东引水工程累计引水246天,补充河网水量3.82亿方,促进水体自净与水生态修复能力,水环境改善明显。
  【防汛抗旱防台】
  2017年,慈溪市成功防御“泰利”与汛末台风倒槽强降雨,全市安全度汛。全市面平均降雨量为1726.8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多24.6%。汛前组织开展市、镇、村三级防汛安全检查,完成全市328个村、社区的防汛防台形势图,完成全市所有镇村的省级平台防汛防台信息录入工作,实现对基层防汛防台行政负责人和网格责任人的动态管理,编制完成一期洪水风险图。在市中心24个路名牌投放防汛防台公益广告,在“慈溪水利”微信公众号发布“水库拦洪海闸排涝动漫短片”“防汛防台动漫短片”等防汛防台小知识,进一步营造全民防汛的舆论氛围。
  【依法行政】
  2017年,慈溪市水利局落实“最多跑一次”,精简审批材料和环节,依法受理各类水行政审批事项76件,收取占用水域补偿费452.5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96.29万元;依托水事举报平台和“无违建河道”创建,共处理水事案件89件,结案80件,其中行政处罚6件;组织清障行动200余次,累计恢复水域面积3381.8平方米;组织编制《慈溪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严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完成全市7个入河排污口的审核登记及公示,收缴水资源费1120.87万元;开展质量与安全检查80余次,下发书面检查意见11份,出具书面监督文件及意见50余份,完成编制7个项目的质量监督报告。
  【技术研究】
  2017年,上林湖水库管理处沈友明发明的蓝藻治理船获得2016年度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五小科技”三等奖,先后在慈溪、余姚两地水库广泛推广,治理成效明显;开展“海涂新建水库排咸淡化方案优化”和“植物措施在海涂水库水土保持中应用”两个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郑倩)
  农业机械化
  【概况】
  2017年,慈溪市农机总动力37.39万千瓦(农用运输车已不纳入统计,减少动力共55284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78293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8%,批次粮食烘干能力达到1654吨。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4.68亿元,机械耕地面积48.25亩,农机化投入3207.31万元(其中农业机械购置资金2025.00万元)。成功创建2017年度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
  【全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创建】
  2017年,慈溪市通过普及农机装备应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探索“互联网+农机”发展、推动农机安全生产等途径,全面推进全市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机应用领域和质量层次,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12月5日通过省级考评组考评验收。
  【农机推广】
  2017年,慈溪市农机购置补贴首次实行“去经销商化”,使经销商同补贴操作环节彻底脱钩。全年补贴各类农业机械569台(套),主要包括插秧机3台,水稻穴直播机4台,粮食烘干机21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收割机19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5台,无人植保飞机5台,旋耕机、耕整机等各类耕整地机械310台,其余机具164台,实施各级农机购置补助资金419.784万元;补贴标准设施大棚面积54亩,实施慈溪市设施农业补贴资金146.9万元。
  【农机管理】
  2017年,慈溪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改变慈溪一直以来没有部、省级示范合作组织的现状。同时在原来只有1家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功创建农机综合服务中心2家。建成农合合作组织47家,其中宁波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家,宁波系统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10家,慈溪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家。社会化服务基本覆盖粮食生产功能区,近半合作社“五统一”作业服务能力达到1200亩以上。
  【农机监理】
  2017年,慈溪市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和监理人员档案整理和清查工作,并就变型拖拉机数量进行重点清查。至清查结束,本市号牌变型拖拉机在册1767辆,外省籍变型拖拉机备案累计1415辆,其中常驻慈溪的约850辆。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上道路拖拉机闯红灯违法行为的电子监控稽查,遏止拖拉机随意闯红灯违法行为的高发趋势,全年共完成处罚79起,处罚金额11850元。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甲方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未发生道路外与农田农机死亡事故。
  (童上上)
  新农村建设
  【概况】
  2017年,慈溪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进农民利益和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升级打造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厚植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7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88元,同比增长8.6%。承办宁波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会,连续8年获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农村改革】
  2017年慈溪市继续推进构建“三位一体”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试点,构建形成加快推进农合联建设的“1+X”系列文件10个。制定出台《慈溪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强镇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探索组建农民专业性农合联的指导意见》等3个政策文件,推动农合联“慈溪模式”向“慈溪标准”迈进。推进镇级农合联实体化运作,成立镇级农事服务中心15家,并实现服务全覆盖;新组建成立慈溪市水蜜桃产业农合联,吸收会员60余名。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三大合作。生产合作上,推进创汇蔬菜植保外包服务,创办专业植保服务队,与市内30多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服务基地达1.6万亩,降低植保成本每亩40元。继续开展水稻统防统治,邀请农业部门专家和厂方技术人员解读有关奖励政策、防治、除草、浸种技术和方法。3月,市农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运营,首期注册资金50万。开设淘宝特色中国·慈溪馆,入驻商家87家,上架商品446余款,累计销售额2252.39万余元。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省内第一家农产品电商园,入驻正大、顺丰、昭华电商等企业,并吸引10余家农村电商团队和个人入驻创业。举办网上杨梅节,与京东、顺丰、普洛斯等知名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网销杨梅达到20万余单。信用合作上,承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公司管理职能,重新梳理公司风险管理办法,修改完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担保388户419笔,担保金额1.45亿元。资金互助会平稳运行,累计发放贷款3345.6万元。开展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扩面,承保总面积扩大至11720亩,赔付总金额达257.73万元。创新开展农资贷款服务,以“银行+保险”的协作模式,与慈溪农商银行、太平洋保险合作启动服务“三农”项目助农贷,减少农户融资成本,累计发放贷款940万元。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调查户数20.6万户,完成100%;实测面积41.7万亩,完成99.6%;完成审核公示244个村,完善承包合同107054份。推进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放贷款3.74亿元,余额2.01亿元,超额完成一年1亿元放贷目标。积极引导农村产权进场交易,进场交易项目34宗,交易金额4171.9万元。出台《慈溪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推进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我市农业科
  技合作,组建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产业技术团队,探索“1+1+N”农技推广联盟,构建体系全、机制活、功能强、服务优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慈溪市加快中横线精品线西段建设,16子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资金1.1亿元,完工一半;做好中横线精品线东段建设方案设计,启动新浦镇海韵风情线、优化胜山四灶浦沿江风情线方案设计。加快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全市“十三五”期间的26个精品村、示范村全部启动建设,25个2017年度宜居村全部完成项目招投标,5个梳理式改造村启动建设,兑现完成美丽乡村财政政策资金4444.21万元。周巷镇、崇寿镇获评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全市累计省美丽乡村示范镇3个),新增省特色精品村4个(全市累计省特色精品村9个,含杭州湾1个),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实施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各类河道清淤182千米,完成生态河道建设14.4千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71个,受益户数1.36万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成立各镇(街道)农村污水运维管理机构并与各行政村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目前已有124个村引入第三方运维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优化提升全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投入1个多亿资金在全市城乡所有村(社区)推行生活垃圾“车载桶装,以桶换桶”收运模式,全市设置240L垃圾桶59291只,购置垃圾桶中转运输车530辆、垃圾直压车70辆;完成垃圾中转站改造35座、新建垃圾中转清洗场地21座。中心城区内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20%以上,其他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分类收集覆盖30%以上。全市27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并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置”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深化“森林慈溪”建设,围绕绿化、彩化、珍贵化方向,新增平原绿化2000亩,新增珍贵树种11万株;完成林相优化500亩。逍林镇成功创建宁波市级森林城镇,长河镇沧南村、匡堰镇倡隆村、横河镇子陵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
  【村级集体经济】
  2017年,慈溪市加强集体经济政策调研,研究制定新一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及市级财政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意见。继续鼓励各村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积极引导镇村合作、村村合作、村民合作、村企合作四种模式。同时,加大对市级财政补助村的扶持发展,市级补助资金由上一轮的最高12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继续实施公用经费补助,根据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对全市150个村下拨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975万元。开展新一轮市级财政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用房项目申报认定,并实施分期立项,完成5个村购买项目的验收和补助资金拨付,共下达944.17万元。全面排摸前三轮市级财政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用房项目实施情况,并明确前三轮市级财政补助村扶持项目政策兑现到年底为止,期后不再列入补助范围。完成前三轮市级补助村20个村的验收和补助资金拨付,共下达1503.45万元。从解决历史欠账与当前问题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2017年村级留用地货币兑现方案,完成年度村级留用地指标款兑现工作,共兑现资金2245.4万元,其中,2014年后即征即留602.6万元,历史欠账1642.8万元。同时,建立留用地兑现审核、备案制,凡涉及中心城区更新改造板块、产业平台用地产生的村发展留用地指标兑现时,需及时到市农办审核、备案,并填写统一格式的留用地安置申请表。
  【承办宁波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推进会】
  3月30日,宁波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慈溪召开。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主持会议,宁波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奕君,宁波市领导胡军、毛宏芳、胡谟敦、林静国、崔秀玲以及市政府秘书长王建社出席。上午,与会人员参观慈溪新浦葡萄主题公园、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和坎墩都市农业生态园,实地解慈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亮点。下午,召开集中会议,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在会上作题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交流发言。宁波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区县(市)委书记、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约270人参加会议。
  (顾燕颖)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8

《慈溪年鉴2018》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类目,记载了2017年度慈溪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