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145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630.1
页数: 5
页码: 88-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7年慈溪市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慈溪市 人民政府 综述

内容

2017年,慈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7.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慈溪市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7.77亿元,增长8.2%。全市GDP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24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1.5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2.93亿元,增长9.9%。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6∶61.3∶35.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6.6和3.5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292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687美元),增长9.9%。
  实现财政总收入29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慈溪市级财政总收入156.57亿元,增长7.6%;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31亿元,增长13.7%,其中慈溪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12亿元,增长7.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46亿元,增长3.9%,其中慈溪市级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23亿元,增长2.9%。全市财政支出分领域看,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63.7%、23.0%、18.5%、17.3%、12.1%、9.7%和3.2%。新增就业岗位2.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0.85%。新增创业实体2.48万家,创业带动就业人数10.5万人,其中扶持大学生创业实体1069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4.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50.60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0.43亿元,下降0.8%;畜牧业产值9.04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16.80亿元,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0亿元,增长5.1%。新一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及市级财政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意见出台,下拨村级公用经费2975万元,兑现新一轮市级补助村第一批5个村的物业发展用房项目补助资金944.2万元,兑现村级发展留用地资金2245.4万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精品村、示范村、宜居村和中横线精品线及梳理式改造建设,2016年度25个宜居村全部完工。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出台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等3个文件,建成镇级农事服务中心15个,实现服务全覆盖。推进生产、销售、信用三大合作,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扩面,承保面积达11720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在保户数388户,金额1.45亿元;淘宝特色中国·慈溪馆全年累计销售额2252万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86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市级实现工业增加值537.03亿元,增长9.2%。全市14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71.80亿元,增长13.2%,其中慈溪市级11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5.13亿元,增长1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慈溪市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6.04亿元,增长1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745.76亿元,增长20.6%,其中出口交货值543.69亿元,增长1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3.54亿元,增长59.3%,利润总额279.20亿元,增长74.0%;其中市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3.09亿元,增长26.6%,利润总额79.39亿元,增长38.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69家,占企业总数的12.1%,亏损企业比上年增长1.8%。亏损企业亏损额7.00亿元,下降3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预计支出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新产品产值1317.91亿元,增长19.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6.7%。产业结构升级稳步推进,全市节能环保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1.3%、12.2%、20.6%、17.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7.5%。其中市级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74亿元,下降2.8%。全市137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22.25亿元,增长6.2%,其中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129.79亿元,增长18.0%;完成竣工产值241.68亿元,增长17.1%。全年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452.73亿元,增长18.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1%,投资额连续六年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其中市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33亿元,增长7.4%。全市民间投资504.81亿元,增长16.0%。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9亿元,下降9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3.97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5.37亿元,增长9.2%。分领域看,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1.52亿元,增长30.5%,其中市级173.90亿元,增长40.1%。完成工业投资323.96亿元,增长0.7%,其中市级134.36
  亿元,增长17.2%。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2.84亿元,增长20.9%,其中市级98.83亿元,下降9.2%。2017年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63.78万平方米,增长48.8%,其中市级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02.37万平方米,下降14.3%。城市化率达到68.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胜陆公路(横河至余慈界段)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西二环北路(329国道—北二环)综合改造工程等续建市政道路陆续完工。新启动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完成投资5.55亿元。
  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93.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9%,其中慈溪市级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9.14亿元,增长10.1%。2017年全市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48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921.31亿元,增长24.3%,零售业销售额560.94亿元,增长12.6%。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6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此外,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4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慈溪市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83亿元,增长11.6%。实现旅游总收入1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国内旅游收入117.29亿元,增长13.9%,旅游外汇收入3602.79万美元,增长8.4%;接待国内外游客1331.33万人次,增长10.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322.69万人次,增长10.9%,接待入境游客8.64万人次,增长6.3%。全年慈溪市级共完成重大涉旅项目投资6.61亿元。启动《慈溪市重点区域旅游规划》《鸣鹤古镇环白洋湖区域提升规划》《鸣鹤—上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慈溪市民宿专项规划(2017—2025)》等四大规划编制工程。提升“浙东大农家”乡村旅游品牌,确定2017年推荐杨梅观光园22家,评定中高端民宿7家。
  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5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出口658.94亿元,增长13.8%,进口95.68亿元,增长39.8%;慈溪市级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60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出口560.75亿元,增长13.9%,进口42.52亿元,增长24.7%。合同利用外资8.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慈溪市级合同利用外资2.56亿美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93亿美元,增长22.3%,其中慈溪市级实际利用外资2.42亿美元,增长0.5%。同时慈溪市级全年引进慈溪市外资金82.60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宁波市外资金62.24亿元,增长28.8%。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家,完成协议投资960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6%;实际投资2131万美元,下降76.4%;实现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0476万美元,增长13.9%。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总额24.85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其中承接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3.08亿元,增长52.0%。
  完成公路客运量5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6%;公路货运量1028万吨,增长20.0%。推进胜陆公路(横河至余慈界段)工程、芦庵公路(329国道—七塘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完成329国道两侧强弱电管线改造工程。以客运中心站投用为契机,优化调整慈溪至上海、慈溪至杭州班线,开通客运中心站至上海、杭州直达班线,增加客运中心站始发密度。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三期项目增设60个服务网点,新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中心城区累计建设点位达160个,共投放车辆3000辆。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6辆,配套建成充电桩40个。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72.91亿元,增长4.8%。城乡居民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1165.58亿元,增长7.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31.77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54.54亿元,增长5.2%。全市16家证券营业部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含新股申购交易量)4035.03亿元,比上年下降1.0%。新开户数32242户,减少34.0%。全市43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3.56亿元,其中财产险16.76亿元,人身险16.80亿元。全年保险业共支付各类保险、给付12.2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9.69亿元,人身险赔款、给付2.51亿元。
  申请专利13378项,其中发明专利3739项目。获授权专利7751项,其中发明专利607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备案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168家,新认定市级创新型“雏鹰”企业2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2.51亿元,增长12.2%,其中慈溪市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5.02亿元,增长12.6%。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家、宁波市企业研宄院1家、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8家。新立项2016年度市级工业科技计划项目17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项,宁波市级项目68项,累计获得上级补助资金3400余万元。慈溪市级本学年拥有普通高中14所,职业高中5所,初中37所,小学72所,幼儿园228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768人,职业中学教师1043人,小学专任教师395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151人。本学年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49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1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数3.12万人,小学在校生7.11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4.95万人。慈溪市级学前三年入园率99.9%,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9.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3%。
  制订并实施《慈溪市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文化配送资金预算分配方案》,分配资金预算585.4万元。全市开展戏剧进农村演出1441余场,送文艺演出活动89场,送电影下乡6035场,完成3万册图书配送。全年市文化馆“百姓课堂”开设71个培训项目1131课时,培训1800余人;“百姓舞台”举办本部广场及下乡演出活动7场,“百姓展厅”和“百姓书场”累计举办各类视觉艺术展览和地方曲艺演出42场。市图书馆“三北讲坛”“慈图展览”举办各类讲座、展览33场次,听观众2.5万人次。鼓励群文创作和理论研究,组织文艺人才参加宁波市第十二届音舞节,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全年市文化馆各艺术门类作品参加上级各类比赛获奖、发表78件(次),其中国家级17件(次),省级31件(次),宁波市级30件(次)。新增和更换健身路径80条,完成全市登山健身步道系统化整合80千米的目标和龙山镇方家河头至匡堰镇岗墩段的标识系统安装工程。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首次尝试向城区周边镇延伸,分别在匡堰、附海、胜山、新浦等镇设置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8个项目,免费培训青少年学生1000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学校达到42所,全年接纳健身爱好者182万人次。全年群众性赛事活动累积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在全国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我市12名运动员代表参加举重、游泳、散打等8个项目的比赛,夺得一金二银三铜共计6枚奖牌,奖牌数量创历史最好成绩。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12家,其中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家,卫生院13家,村卫生室470家,门诊部37家,妇幼保健院1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46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08人,注册护士3304人,药师(士)600人,检验师363人。年末全市实有医疗机构床位4419张,比上年增加229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657.29万人次,其中急诊102.5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8.1%。2017年全市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户籍人口剖宫产率45.7%,婴儿死亡率1.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6‰。扎实推进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临床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89.2%,共签约重点人群191658人,签约率达到59.4%。
  全市拥有户籍人口1052731人,其中慈溪市级977882人。全市户籍人口中,城镇、乡村人口分别为769789人和282942人;男性、女性人口分别为516905人和535826人;18周岁以下、60周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139515人、271240人。全年出生人口9209人,其中男性4766人。2017年末全市拥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02.9万人,其中慈溪市级87.71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8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94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8元,增长8.6%。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上年进一步缩小,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1.71∶1。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97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68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9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6%和10.2%。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029元,增长19.6%。抽样调查显示,全体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68.75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为57辆。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2017年度全市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96万人,城乡居保39.45万人、土保8.7万人,本市户籍居民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68.42万人,参保率达到99.2%,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人员全覆盖。全市有低保家庭10807户共计1303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8685.7万元,低保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89%,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191.1万元,覆盖困难群众1.59万人次。落实助医、助学、助房、助老等救助制度,2017年累计助医26.96万人次、助房100户、助学751人次。推广医养结合和智慧养老,鼓励促进社会养老服务。完成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任务,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3A级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达到63家,智慧养老APP推广试行。完成新建13家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任务,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村避灾安置场所服务保障全覆盖。全市共有9451名残疾人享受就业帮扶,其中按比例就业残疾人2380名,福利企业、工疗机构集中就业526名。
  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74.0%,比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0μg/m3,下降7.0%,臭氧平均浓度为184μg/m3,增长1.1%。
  环境综合指数由上年的4.84降到2017年的4.49;9个饮用水源水库水质保持稳定;22个河网监测断面中有7个断面水质类别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1个断面由Ⅴ类好转为Ⅳ类,其中7个宁波市控以上断面中劣Ⅴ类水点位数由2016年的2个减少为2017年的0个。新增平原绿化2000亩,种植珍贵树种11万株,完成林相优化500亩。1个镇通过宁波市级森林城镇预检,3个村完成创建省级森林村庄准备工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综合提升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初步建成集生态观光、生态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8起,死亡47人、受伤33人。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57起、死亡36人、受伤29人;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1起、死亡11人、受伤4人;未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捕捞作业及运输上报事故。刑事案件立案数1971件,犯罪人数2801人,其中青少年(16—25周岁)655人。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8

《慈溪年鉴2018》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工业、功能区、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类目,记载了2017年度慈溪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祺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