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062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D669
页数: 11
页码: 281-291
摘要: 本文记述2016年,慈溪市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城乡居民生活、社会保障、民政事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民族宗教事务、流动人口服务、老龄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等。
关键词: 慈溪市 社会生活 2016年

内容

城乡居民生活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1元,同比增长7.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28元,同比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47元,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连续十年缩小,由2006年的2.26∶1缩小到2016年的1.72∶1。
  【城镇常住居民收入】
  2016年,慈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269元,同比增长8.0%,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6%,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2880元,同比增长3.2%,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3%,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13.1%,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1%,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534元,同比增长12.7%,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9%,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
  【农村常住居民收入】
  2016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418元,同比增长9.1%,对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贡献率为64.4%。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5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2.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和转移净收入人均1439元,增长15.5%,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5%。其中,转移性净收入人均为2766元,增长17.1%。
  【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931元,同比增长15.0%。交通通信类支出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44.5%;衣着和居住类支出出现下降,同比下降4.3%和1.6%。
  【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
  2016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93元,同比增长5.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2.9%和30.4%;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1.6%、12.7%和14.9%。
  (李小俊)
  社会保障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参加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9.26万人、46.8万人、29.78万人、42.18万人和38.9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13万人,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9.18万人,本市户籍居民各类养老保险参保率98%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67.4万人,参保率98%以上,基本实现社会保障人员全覆盖。全年发放社会保障卡42.6万张。完成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政策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宁波市级统筹等重大改革任务。
  【社会保险政策完善】
  2016年,慈溪市制定出台《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宁波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商业保险机构协助经办工伤保险有关业务工作的通知》,落实《宁波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贯彻社会保险费减负政策,相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以及小升规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临时性下浮,全年共减免各类社会保险费2.4亿元。落实宁波市医改要求,整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管理中心经办管理资源。
  【全民社保推进】
  2016年,市人社局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实施数据分析和校验,完成数据上传宁波一体化数据中心工作,实现全市系统数据与宁波市级、省级交互联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并入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原参保对象基本并入新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成改革,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均纳入养老保险新体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推进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新增转保4988人。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宁波市级统筹,2016年底完成2017年度参保筹资67.4万人。推进社会保险网上申报,全市累计网上申报企业1666家,申报率达13.88%。
  【养老保险待遇提高】
  2016年,市人社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2029.12元,比调整前增加139.11元,涉及12.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21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20元,从原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轨到社会养老保险且未叠加享受其他养老保障待遇人员增发每人每月20元,涉及17.0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2000元,城乡居保不缴费仅享受基础养老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200元,其他相关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400元,涉及29.99万人,发放金额3亿余元。
  【社保基金阳光监管】
  2016年,市人社局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欺诈案件查处和移送工作办法(试行)》,建立实施社会保险基金欺诈案件联动处置、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多部门监管等工作机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源头防范、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置。整合社保经办制度,编订《社保经办业务操作手册》《社保内控管理制度汇编》,规范社保业务操作。组建由商业保险公司医学专业人员组成的专职巡查队伍,对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常态化日常巡查并对重点单位实施驻点监督。首次尝试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大额费用异地实地核查和非现场结报、外伤费用专项稽查等行动,杜绝假发票和非医保支付范围费用。开展总额控制付费管理,选择白内障、胆石症等五个病种开展单病种付费试点。推进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智能提醒系统和智能审核系统在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
  (高莺)
  民政事务
  【民政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慈溪市有养老床位5678张;新增床位500张,其中观海卫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杜湖山庄改建项目300张、明峰医院改建项目200张。慈溪市宝春堂医养工程实质性启动,建成中医康复门诊。市老年公寓迁建工程作为市预备项目确定选址,市城区福利院二期工程进入立项程序。新建15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全市共建有养老日间照料中心90家、养老机构20家。完成市殡仪馆改造工程一区工程和市纪念馆改造工程。
  【养老服务】
  2016年,市民政局制订《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实施意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开展养老机构安全专项整治,按“一院一策”要求确定处置方案整治非法养老机构16家。市智慧养老平台启动老年人基本信息管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等系统,完成APP养老服务监管系统。市城区社会福利院、掌起掌起颐养院等7家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模式。全市三家定点托养机构入住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448人,供养标准提至1.6万元,落实经费740万元。开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安(托)养工程,推行低收入家庭安(托)养工程。附海镇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坎墩街道坎东村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列入省级居家养老品牌企业和宁波首届“双十佳”居家服务单位。
  【社会救助】
  2016年,市民政局出台《慈溪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实施细则》,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专项评议。开展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快速干预机制。扩大低保救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残疾人进行单独施保工作。至年底,全市低保在册13067人,占比达1.34%,全年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276万元。落实助医、助学、助房、助老等专项救助,累计救助25.38万人次,其中助医25.3万人次、助房73户,助学728人。做好临时救助和其他救助,救助临时急难生活455户,流浪乞讨人员1144人次,罕见病患者2例,白内障复明者15名。
  【防灾减灾】
  2016年,全市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避灾安置场所274家,宁波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68个,村(社区)级避灾安置场所盖率达到76%,城乡避灾安置场所标示牌、指示牌设置率达到100%。实施宁波巨灾保险试点,完成莫兰蒂”台风及寒潮期间自然灾害救灾任务。
  【优抚安置】
  2016年,市民政局发放各类抚恤补助1.11亿元。完成2016年度退役士兵接收、“双考”择优安置,安置到事业单位2名、国有企业5名。接收2016年夏秋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397名,复员干部1名。400余名退役士兵通过专场招聘会等形式达成就业意向。开展“爱在优抚”系列活动,推进全市优抚服务社会化。
  【服务型社区建设】
  2016年,市民政局组织第三批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全市51个社区实现“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建设格局。开展“精品示范社区”培育,确定虞波、舒苑等6个社区为全市服务型社区建设“精品示范社区”。实施社区用房“达标工程”,落实浒山街道寺山路、古塘街道旦苑社区用房,全市累计解决社区用房28处,落实用房面积2.3万余平方米。制订《慈溪市社区依法依规履职和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清单》,确定社区依法依规履职事项33项、协助党委政府工作事项40项。
  【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
  2016年,市民政局指导各地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和城市社区“居民议事”制度。在镇(街道)联合组织、农业、司法等部门对143个村(社区)进行抽查,下发检查通报,提升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水平。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前期准备,组织调查摸底并研究对策措施。
  【社会组织管理】
  2016年,市民政局构建市、镇(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建成市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并投入运行,镇(街道)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依法登记并实现全覆盖,3个社区建立社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全市依法登记社会组织1071个,备案基层社会组织1199个,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7.3个。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投入资金40万元资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24个。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三证合一”,落实社会组织行政约谈和社会组织换届等重大活动报批制。加强等级评估和第三方评估,评估社会组织120个,获3A级以上53个。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全市73个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
  【殡葬服务】
  2016年,市民政局实行全市经营性公墓服务用房改造,改造完成率达94%以上。开展滥建坟墓整治,拆除“三沿五区”坟墓380余穴,治理“白化”坟墓5000余穴。全年火化遗体7798具,火化率100%惠民殡葬政策减免火化对象7430人,减免费用576万余元。做好上林湖申遗迁坟安置工作,明确集中迁移、自主安置和生态安置三种安置方法和相应补助标准,完成迁移6927座,迁移率95%以上。
  【行政审批】
  2016年,市民政局民政行基本建立审批、管理、执法相互分离、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全年共办结行政审批1086件,办理婚姻登记12236件。
  【移民安置】
  2016年,市民政局完成钦寸水库三批次365户1081位移民的户籍迁移、建房及生产用地分配等工作,累计下拨移民专项资金5500余万元,移民建房补助金6000余万元,安置房建设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完成钦寸水库工程(蓄水阶段)移民安置市级自验、宁波初验工作。下拨2016年水库移民直补资金515.94万元,编制后期扶持项目27个,涉及资金691万元,下拨项目扶持专项资金约1444万元,支出率87%,项目完成率92%。
  【地名管理】
  2016年,市民政局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收录地名信息14196条,采集多媒体照片17232张,通过宁波市级核查验收。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各项工作,审批地名命名、更名49件,设置地名标志5619块,审核发布路牌公益广告1126张,受理智慧城管地名牌类案件131件,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11处、不规范地名标志790块。
  【福利事业】
  2016年,全市有福利彩票电脑彩票机211台,即开票“刮刮乐”设点218个,全年福彩三大票种共计实现销售3.07亿元,其中电脑型福利彩票2.205亿元、福彩刮刮乐销售3155.5万元、中福在线视频票销售5528万元。筹集社会公益金9565万元。全市11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月平均数427人,实现工业总产值7.52亿元,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保持基本稳定。
  (程红)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坚持计划生育“三不变”要求,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围绕“推进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全市共出生8244人,同比增加821人,出生率7.87‰,人口自然增长率1.57‰;生孕掌握率96.99%,多孩违法生育率0.47%;计划生育率97.09%。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2016年,慈溪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83(其中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101.73,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114.50)同比下降2.49个百分比。开展联合执法活动9,0余次,查实“两非”案件21件,罚款25.1万。深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共为4151对夫妇提供免费服务,目标人群受检率为98.8%,完成三级随访服务43.19万人次,随访服务率达94.22%随访及时率88.93%,建立生殖健康档案15.48人次。
  【全面二孩政策】
  2016年,慈溪市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全年共发放生育登记服务卡7849本,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825本,同比减少234本;两孩生育登记2902本,同比增加815本;再生育审批276件。
  【计生扶持政策】
  2016年,慈溪市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生困难家庭特别扶助、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特别扶助等政策,全年新增奖扶7062人,其中特扶191人,并发症对象67人,累计享受对象为32219人,发放奖励扶助金4820.472万元;享受公益金对象1171户,万,发放公益金99.94万元。
  (市卫计局)
  民族宗教事务
  【概况】
  2016年,全市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780人,其中男性1654人,女性6126人,男女性别比例1∶3.7,女性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77611人,民族成分44个,其中苗族(20382人)、布依族(17908人)、土家族(15767人)占人数前三,主要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85所,其中基督教43处,天主教23处,佛教19处。
  【少数民族管理】
  2016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共为181名少数民族中考考生和77名高考考生出具证明,涉及民族成分19个,以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考生居多。对6名本市籍当年考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补助金,共计1.8万元;2个项目获宁波市2016年度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补助。春节前夕,向行知职高新疆班师生送上新年祝福并赠送文体器具、水果等慰问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市民族联全体理事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宗教事务管理】
  2016年,市民族宗教局制定《关于慈溪宗教活动场所权证办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讨论稿)》《慈溪市宗教活动场所土地、房产权证及相关资料办理方法与流程(讨论稿)》,基本确定证件办理基本原则、受理范围、办理内容、办证费用、办理程序、组织保障等相关制度,明确土地证、房产证的办理时间节点及相关流程、手续、要求。4月29日、5月4日,分别与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会举行集体谈心谈话活动,传达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5月6日上午,市佛协举行“慈溪佛协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会”,市佛协成员及各场所负责人参加会议。5月6日下午,市基督教召开“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市基督教两会常委及部分重点场所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全年全市共开展村(社区)与辖区内宗教场所圆桌夜谈活动67次、参加人数947人、收集问题93条、解决问题43条、收集意见建议86条,解决意见建议56条,基本实现全市所有宗教话动场所圆桌夜谈全覆盖。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生态场所建设活动,五磊讲寺、海月寺被评为宁波市生态寺院建设示范单位。
  【宗教领域反邪教宣传工作】
  2016年,市民族宗教局联合“610办”共同开展宗教领域反邪教宣传工作。召开反邪教工作座谈会、下发反邪教宣传资料、开展反邪教宣讲工作,提升信众认清宗教与邪教区别,防止邪教组织渗透、侵扰。全年全市共开展培训70余次,直接受众万余人。
  (孙书瑜)
  流动人口服务
  【概况】
  2016年,慈溪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总数82.64万人(不含杭州湾新区和庵东镇),其中未成年人11.01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2.1%和6.38%。
  【流动人口素质提升】
  2016年,慈溪市把流动人口教育培训列入城乡服务型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采用政府买单、企业自主培训、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对外来劳动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基本索质教育等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培训482场次,培训人员5.21万人,其中市级培训2000人,镇(街道)重点培训2600余人。与流动人口集中输出地开展校企对接等活动,建立一批稳定且质量保障的劳务输入渠道,重点引进紧缺型、技能型人才。
  【融合组织建设】
  2016年,市流口局组织开展和谐促进会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文艺汇演、房东房客一家亲、G20知识竞赛、平安志愿巡防等,促进新老市民和谐融合。调整充实和谐促进会联谊员队伍,开展以法律法规、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对100名优秀联谊员进行表彰;对全市900余名和谐促进会骨干会员进行轮训。组织开展“二次创业、圆梦慈溪”系列活动,鼓励新市民树立创业创新信心。组织开展“小候鸟”关爱活动,全市累计举办“假日学校”194家,吸纳流动人口子女近1万人。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
  2016年,慈溪市为流动人口儿童免费提供疫苗预防接种,流动人口“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6.9%。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工作,已婚育龄妇女登记管理率93%,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100%。调整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入学政策,原在慈溪市小学就读并取得学籍的流动人口子女(生源),可直接升入慈溪市初中就读,无须再参加资格审定,其他流动人口子女(生源)义务教育段入学资格审定政策维持不变,全年全市新入学流动人口子女8108人。5月1日起,将用人单位中原参加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范围。全年全市在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项目4个,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镇、村级集中居住点38个,企业宿舍573个,入住流动人口7.6万人。
  【治安管理】
  2016年,市流口局加强对三无”梳动人口、“三灰”流动人口综合治理,重点对流动人口聚居点以及网吧、歌舞厅、公众场所等治安乱点、管理难点进行定期检查。开展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排查,重点对出租房屋20间以上、居住人数20人以上的“单身公寓”、“标准出租房”、民居、厂房改建的出租房和企业职工宿舍、集中公寓的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力度。组织开展出租房屋群租房专项治理。推进出租房屋“旅馆式”、“星级管理”模式,对出租房屋实施分类挂牌亮化管控制度。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出租房屋委托租赁”试点,掌握辖区内合法出租房屋基本情况,实现“以房管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
  (黄华旦)
  老龄工作
  【概况】
  2016年,慈溪市60周岁及以上老人25.94万,占总人口的24.7%。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7.46万,占总人口的16.67%;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4.01万,占总人口的3.82%。慈溪市老龄办获2016年全省先进县(市、区)老龄办称号。
  【老龄基层工作】
  2016年,市老龄办组织召开全市老年人协会会长培训暨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老年人协会建设能力;联合宁波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农工民主党宁波委员会、宁波市医学会开展“名医下乡直通车”公益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外科、内科、眼科、中医等医疗义诊服务;完成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命名慈溪市社会劳动保险处等15家单位为慈溪市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其中慈溪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等8家单位被授予第二届宁波市“敬老文明号”、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慈溪市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邹黎明女士、公牛集团有限公司潘晓飞女士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老年人权益保障】
  2016年,市老龄办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营造尊老敬老氛围。办理老年人优待证21229件,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83件,向40112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680.644万元;出台《慈溪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社保、医保、养老、教育、文体、权益保障等相关工作。
  【老年文体活动】
  2016年,市老龄办联合市文广局、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举办“慈溪市老年才艺达人秀”;联合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文艺走亲”活动,活跃基层老年文化,发挥老年志愿者作用;联合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慈溪市图书馆推出2016“千户万灯”扶贫帮困微心愿认领公益活动,培养孝亲敬老意识。指导各地、各单位依托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举办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华龄乐学”工程】
  2016年,市老龄办开展基层“老年教育情况”问卷调查,从办学情况、教育管理、困难及建议三方面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联合市教育局、市委老干部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十三五时期“华龄乐学工程”的实施意见》;开展“老年教育示范点”评选活动,命名浒山街道东门社区等25家社区(行政村)老年电大教育点(老年学校)和掌起镇老年大学等2家镇级老年大学为2016年度慈溪市“基层老年教育示范点”;成立市级老年教育讲师团,扩大市级老年教育供给,缩短城乡老年教育差距。
  【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2016年,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完成换届选举。全年募集资金541.07万元,累计资金3191.04万元,当年各类助老支出297.48万元,改善和提升基层老年活动室基础设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构筑老年人娱乐生活保障网。
  (叶碧群)
  关心下一代工作
  【概况】
  2016年,市关工委发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优势,坚持以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新建市农业局关工委,创建宁波市“五好”村(社区)关工委20家,宁波市“五好”民营企业关工委5家。
  【关工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016年,市关工委宣讲团备课20堂,实施菜单式教育,把工作任务落实到镇、街道关工委。全年,市、镇两级宣讲团共宣讲462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4万余人次,印发宣讲资料4万余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参与“五老”1074人次,青少年11万余人次。组织“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11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万余人次。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152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3万余人次。开展孝德教育活动181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2万余人次。评选最美慈溪青少年99名。
  【关工委青少年法制教育】
  2016年,市关工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115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5万余人次。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开展活动169场次,帮助社区矫正青少年289人次。开展争创“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村(社区)、学校”活动,全市有231个村(社区)、学校开展创零工作。做好网吧义务监督,共开展网吧义务监督336次。
  【关工委青少年科技教育】
  2016年,市关工委组织农业科技下乡80场次,受教育6000余人次,举办健康教育课52场次,创建“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17所。
  【关工委帮困助学工作】
  2016年“六一”期间,市关工委联合市慈善总会、市老年大学关工委等单位,到观海卫文棋小学等4所学校慰问,赠送书籍和运动器材,为80名贫困学生分送慰问金每人500元。坚持“银发帮困助学”活动,全年共有1680名“五老”参与捐款,募集善款27.2万元,帮扶青少年660人。
  【暑期假日学校】
  2016年,全市共举办暑期“假日学校”194家,同比增长18%,宗汉、坎墩、附海、逍林、长河实现村、社区办学全覆盖。全年,共接收青少年7561人,其中外来民工子女4124人。参与各类志愿者2271人。投入办学经费302余万元。评选示范暑期假日学校102家,先进工作者286名。
  【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
  2016年10月14日,慈溪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吸纳成员174人,下设育苗宣讲、普法关爱、校外教育、营养健康、农业科教、红烛关爱、净化网络、鸳鸯桥等八个工作室,为“五老”提供了联谊化组合、社团化管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平台。
  【纪念慈溪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
  12016年2月30日,纪念慈溪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举行。会议全面回顾了市关工委30年来的工作,向从事、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感谢。对今后工作作了部署。对有突出贡献的“五老”、2015—2016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2016年度最美慈溪青少年进行表彰。
  (市关工委)
  残疾人事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市新核发《残疾人证》1943本,注销《残疾人证》646本,年底持证残疾人总数30121人。
  【残疾人政策落实完善】
  2016年,市残联联合民政、财政制定《慈溪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和《慈溪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全面启动“两项补贴”工作。联合文广、财政联合制定《慈溪市级残疾人体育、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团队)创建办法》。完成《慈溪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和《慈溪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意见征求工作。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2016年,慈溪市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总受益残疾人31072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5.9%。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受益残疾人14555人次。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残疾人5855人次。完善残疾人托养安养工程,受益残疾人4651名。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全年共为全市6011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帮助。
  【残疾人文体活动】
  2016年,市残联举办第二季“点亮智慧、传递爱心”关注慈溪残联微信服务号赠书活动;举办市第五届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评。选拔15名优秀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参与镇(街道)组织的基层群众性文艺演出4次。组建“心贴心”助残志愿服务队残障人士分队,参与各类公益志愿活动2次。组织残疾人“无障·爱”书画沙龙会员参加广场书画活动3次。举办全市首届聋人运动会田径、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比赛。组队参加宁波市第二届聋人运动会,获得金牌榜并列第一和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宁波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4金2银。举办“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残疾人特奥趣味运动会。组织开展残疾人健身季活动,全年约2000人次参加。姚攒、孙厨人、林科立代表中国参加里约残奥会,获得4个第四名。
  【残疾人基础组织服务建设】
  2016年,市残联下发《关于开展村(社区)残疾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残疾人工作政策宣讲团,到基层开展政策讲解。完成全市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的调查和录入,全市调查持证残疾人30635人,填写残疾人动态更新登记表29046份,入户调查率为99.15%。重视信访维权工作,共接受群众来访、来电或通过政府互动平台咨询30件次,办结率100%。为67名新老慈溪残疾人(持证9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救助。开展全市人证不符残疾人情况调查,建立人证不符情况数据库,29名疑似对象登记在册。组织残疾等级变更集中鉴定,服务残疾人175名。向110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2.86万元。联合市慈善总会和供电公司开展“千户万灯”助残服务项目,为603户低保残疾人完成照明线路改造。邹黎明获评浙江省“最美残疾人”;掌起阳光托养服务中心获评宁波市“最具爱心助残服务机构”;桥头明美蔬菜农场和宁波森隆乐器获评宁波市“最具社会责任助残企业”;“千户万灯”助残项目获评宁波市“最具影响力助残项目”;慈航公益服务中心获得宁波市“最具爱心助残志愿组织”提名奖。
  【残疾人宣传工作】
  2016年,慈溪市完善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机制,开展年度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和“十二五”期间优秀残疾人代表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的评选和系列宣传。办好电视台双语新闻和电台“爱心有约”残疾人专题节目,年度累计在各级媒体刊播稿件240篇(次)。发布助残公益广告,租赁城区路牌、绿化带灭蚊灯箱50只,电梯视频、大型商业视频累计时长六个月。在春节、“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时间组织助残公益宣传活动。举办“心若无障·爱就无限”银泰广场公益宣传活动等。
  (王志愿)
  老年人体育
  【概况】
  2016年,全市19个镇(街道)、382个行政村(社区)、20个市级机关设有老年人体育协会。共有15.96万老年体育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65.9%。12月,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完成换届选举。
  【老年体育骨干培训】
  2016年,全市举办各类市级老年体育培训班11期,项目有柔力球(套路、竞技)、气排球、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地掷球、快乐舞步健身操、健身气功、兜球、门球、可乐球等,受训骨干715人次,其中优秀技术骨干参加宁波市培训班42人次,省级培训班10人次,国家级培训班6人次。各镇(街道)开展行政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培训4000余人。至年底全市老年体育队伍中有国家级裁判员1人,一级教练员、裁判员8人,二级三级教练员、裁判员158人。
  【市级竞赛展示交流活动】
  2016年,全市开展市级各类竞赛展示交流活动共22场次,直接参加活动老年人5300余人次。8月8日,在周巷镇体艺馆与周巷镇老体协联合举办慈溪市“全民健身日”老年体育展示大会,市健身秧歌队、市健身球操队、市柔力球(套路、竞技)队、市太极拳(剑)队与周巷镇老年体育队伍600余人参加。全国第四个老年节,组织“慈溪市快乐舞步健身操暨健步走大联动(全国)”活动,全市18个镇(街道)1300余名老年人参加活动。
  【上级竞赛展示交流活动】
  2016年,全市参加宁波市级中国象棋、柔力球〔竞技)、健身球操、乒乓球、气排球、桥牌、兜球、快乐舞步健身操等12个项目竞赛展示活动;130余名老年运动员、教练员参赛,共获金奖10个、银奖4个。市健身秧歌队、市可乐球队代表宁波市参加省比赛,分别获得优胜奖3个。市柔力球(竞技)队编排柔力球(套路)《感恩》,参加全国柔力球(套路)创编评选活动,获柔力球(套路)创编奖。
  【老年体育宣传、科研工作】
  2016年,市老年体协编印《慈溪老年体育》简讯12期,刊登各类通讯报道文章230篇。向上级老年体协报送信息,《宁波老年体育》录用信息46篇,《浙江老年体育》录用信息4篇。市老体协科研委12名专家2次下农村、工厂开展义诊活动,举办健康卫生知识讲座50余次,发放资料1.2万余册。通过慈溪电台开展健康知识大讲堂活动。孙国范等撰写的《慈溪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分析》获2016年度宁波市老年体育科研论文三等奖,《柔力球练习对慈溪老年人健康指标的影响》获优秀奖。
  (市老年体协)
  慈善事业
  【概况】
  2016年,市慈善总会和各分会募集善款7299.9万元,慈善救助及公益支出总额7190万元。实施春节送温暖、向精神病人施药送关爱、慈善助学、发送慈善助医卡、“千户万灯”慈善行、日间照料中心送家电、恒康公牛光明行、第一期农村困难老人关爱行动、中兴百岁荣誉金等多项慈善救助及公益系列活动,累计受益70588人次。开通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加强慈善资金核算和管理,明确取消镇(街道)分会银行账户,实行报账制核算、推广非现金支付,重申慈善资金支出审批、慈善资金财务审计等有关财务核算和管理要求。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和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获第五届浙江省慈善奖“机构捐赠奖”;方太、公牛、大发化纤以及叶建荣、张忠良荣获第四届宁波市“十大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宁波市“十大慈善之星”称号;周巷镇大古塘村、匡堰镇樟树村、胜山镇一灶村、观海卫镇五洞闸村、崇寿镇崇胜村、逍林镇振兴村、坎墩街道五塘新村村、白沙路街道三洞桥村8个村被宁波市慈善总会授予“宁波市慈善村”称号。
  【慈善活动】
  2016年5月4日,全市慈善捐款活动在市行政中心启动,市领导和机关干部职工现场募集善款10.7万元。市总会与市卫生局、兴业夕阳红基金会联手,对贫困户实行定额助医5200户,每户1000元。公牛集团连续三年向市慈善总会捐款250万设立“公牛爱康基金”,累计共救助癌症病人936人次,救助金额达772.67万元。市慈善总会联合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实施“‘千户万灯’慈善行”项目,帮助全市600多户低保户进行室内照明线路检查、维护和整改工作。
  此项目为全国首家,成为市慈善总会新拓展扶贫助困项目亮点。启动第一期农村困难老人关爱行动,累计赠送价值500元的慰问品和1500元爱心红包。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慈溪年鉴2017》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16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书中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工业、功能区、商贸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