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971
颗粒名称: 生态环境保护
分类号: X171
页数: 5
页码: 191195
摘要: 本文记述2016年,慈溪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编制完成《慈溪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慈溪市环境功能区划》。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湖库偶有藻类旺发现象。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提升,其中细颗粒物和臭氧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关键词: 慈溪市 生态环境保护 2016年

内容

综述
  2016年,慈溪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编制完成《慈溪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慈溪市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出台《慈溪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稳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出台《慈溪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完善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机制,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加强水体监管执法,保障水源水质安全。实施《慈溪市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细则》,探索建立第三方运维机制。制定《2018年度慈溪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九大减排实施工程。开展汽修行业规范化整治,启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实施茶水供应点专项整治,保持废塑料监管高压态势,完善行业整治长效监管机制。把好日常环境监管关,探索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创新启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抽查制度。开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建设项目,制定出台《慈溪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实施文件,实质性启动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制定《2016年度慈溪市电离和电磁辐射环境监管检查及监督性监测计划》,监督检测辖区内放射源使用单位10个。慈溪市辐照中心钴源辐照装置退役项目退役验收获得环保部批准。全年获得监测数据37995个,编写监测报告702份。规范环评市场,印发《慈溪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慈溪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等管理制度。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组织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国策、普法等环保宣传活动。借助《中国环境报》、《慈溪日报》、慈溪电视台等媒体力量,跟踪报道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题系列宣讲培训。慈溪市被授予2015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市、区)大禹鼎称号。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考核。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总得分为75.30分,位列全宁波大市第三位。获得2015年度宁波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合考核奖。市环保局被评为宁波市2015年度环境应急专项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平安护航G20杭州峰会先进集体。
  环境质量
  【概况】
  2016年,慈溪市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湖库偶有藻类旺发现象。河网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所提升,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劣Ⅴ类水比例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稳中趋好,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灰霾日比例下降;酸雨污染程度略有减轻,酸雨等级为Ⅱ级轻酸雨区。城市声环境总体保持较好水平。
  【饮用水源】
  2016年,慈溪市10个主要湖库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类别在Ⅰ—Ⅲ类之间,达标率100%,其中Ⅰ类水的湖库3个,Ⅱ类水5个,Ⅲ类水2个。与2015年相比,湖库水质略有好转,其中梅湖、里杜湖水质类别从Ⅱ类好转至Ⅰ类,外杜湖、灵湖水质类别从Ⅲ类好转至Ⅱ类,其余湖库水质类别未变化。湖库水质营养状态总体以中营养为主,除凤浦湖为轻度富营养外,其余9个湖库均为中营养。与2015年相比部分湖库营养状况稍有变差,白洋湖、凤浦湖、上林湖、长溪水库的富营养指数有所上升,其中凤浦湖由中营养上升为轻度富营养,其余湖库均保持为中营养。
  【河网水】
  2016年,慈溪市河网水质总体有所改善,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提升,劣Ⅴ类水比例明显下降,1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2.5%,功能达标率为25.0%,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为37.5%。河网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全市河网属中度污染,仍以Ⅴ类和劣Ⅴ类水为主。与2015年相比,全市河网水质由重度污染好转为中度污染。16个断面中有7个断面水质类别好转(其中劣Ⅴ类水断面减少4个),1个断面水质类别变差,8个断面水质类别无变化。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平均浓度有所下降的断面分别有15个、15个、13个,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3.5%、20.1%、20.5%。
  【环境空气】
  2016年,慈溪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1.6%,无六级严重污染天。全年空气质量达标262天,超标104天,其中轻度污染90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2天。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中细颗粒物和臭氧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与2015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上升3.1个百分点,除臭氧外,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的超标率明显下降。
  【酸雨】
  2016年,慈溪市城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5.48,酸雨率为54.9%,属Ⅱ级轻酸雨区,酸雨率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
  【声环境】
  2016年,慈溪市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全部达标,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达标,夜间噪声超标。与2015年相比,全市功能区噪声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4.0分贝,声环境质量为较好。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是影响慈溪城区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与2015年相比,城区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稳定。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9.6分贝,声质量属为较好,超标路段长度为38.56千米,超标率为37.3%。与2015年相比,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监管
  【概况】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办理环境信访投诉3908件,检查各类工业企业418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8464余人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365余份,作出行政处罚179件,罚款金额1238.629万元。依法移送公安案件15件,刑事拘留19人,行政拘留1人。申请案件强制执行92起,查封企业4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175家。
  【项目审批】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制定出台《慈溪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实施文件,实质性启动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依法管理建设项目,全年完成建设项目审批268件,备案(准入)205个,办结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154件。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获宁波市政府充分肯定。
  【企业监管】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探索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慈溪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21个镇级网格(18个镇街道和3个开发区管委会)。创新启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抽查制度,组织开展双随机检查230余次,共检查企业548家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深化联合执法机制,构建“公检法环”联动体系,依法移送公安案件15件,刑事拘留19人,行政拘留1人,破获210吨大型污泥倾倒案,涉案7家企业被罚140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92件,查封企业4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依法取缔、关闭违法企业175家。构建环境保障日夜联防体系,开展夜幕专项执法行动,建立环境投诉“110”模式,快速受理、处置、回复群众环境信访及网络信访。组织应急演练,提升监察队伍业务能力。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换放排污许可证194家。收缴排污权交易费1270.90万元,收缴排污费325.90万元。实行政府储备电镀行业废水排污权指标公开租赁交易工作,开展闲置排污权指标公开电子竞拍2次,累计拍出排污权指标52682吨,获得排污权指标有偿使用费131.71万元。开展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制定《2016年度慈溪市电离和电磁辐射环境监管检查及监督性监测计划》,监督检测辖区内放射源使用单位10个。
  【环境监测】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各项监测工作获得监测数据37995个。其中城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8760个,降雨及降尘监测数据405个,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5436个,噪声监测数据1848个,环境管理监测数据21546个,出具监测报告和检测报告共702份。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制定《慈溪市涉水行业规范排水专项整治方案》,开展餐饮、美发(美容)、洗浴、洗车等四项涉水行业整治,全市18个各镇(街道)全部通过四类涉水行业考核验收。开展电镀行业深度治理,全市15家电镀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治理方案编制。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出台《慈溪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完善《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深化实施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机制,核算落实2015年度各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宣传力度,组织拍摄饮用水源保护公益宣传片,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播放。出台《慈溪市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制定《慈溪市城区空气质量(PM2.5)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划定中心城区重点防控区,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试点。制定《慈溪市茶水供应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清理淘汰辖区内以煤、木柴秸秆、工业废料、可燃垃圾等为燃料的茶水供应点,累计拆除茶水锅炉875台,完成434个供应点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出台《慈溪市汽修行业环保规范化整治工作方案》,实施汽修行业规范化整治,全市125家一、二类汽修企业基本完成规范化整治,通过宁波市汽修行业整治抽查考核。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完成55家省控企业的整治方案编制。保持废塑料监管高压态势,继续实施第三方监管和表单制管理制度,核查第三方监管举报废塑料案件611件,发出督查通知单109张。
  【主要污染物减排】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编制《2016年度慈溪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确定九大减排实施工程,对18个镇(街道)和13个市级部门下发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任务,以考促减,强力推进慈溪市主要污染物减排。推进截污纳管工程,新建市级污水管网42.58千米,发放排水许可证646家。开展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380台。推进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实施生化污泥减量化处理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场管理,对44家畜禽养殖场开展“回头看”工作,开展全市家禽养殖场的排摸。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603辆。实行机动车环保检测制度,累计检测机动车137851辆次。2016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削减2.0%,氨氮削减2.3%,二氧化硫削减3.0%,氮氧化物削减3.1%。
  生态市建设
  【概况】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出台《2016年度慈溪市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考核督查,制定《2016年度慈溪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全年市本级财政生态建设资金129850万元。
  【生态示范创建】
  2016年,慈溪市环保局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申报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10个,申报宁波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龙山镇方家河头村)1个,慈溪市贤江小学、慈溪市博爱幼儿园、慈溪市西门初级中学3所学校创建成省级绿色学校。开展生态镇(街道)、村自查工作,巩固生态镇(街道)、村创建成果,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复查合格率100%。出台《慈溪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2016年度慈溪市国模规划实施方案》《2016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稳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区划编制和管理,编制《慈溪市环境功能区划》《慈溪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制定《慈溪市2016年关于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治理认知度及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工作方案》,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总得分为75.30分,比2015年度提高11.3分,位列全宁波大市第三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6年,慈溪市启动实施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8个村,投资1500万元,治理农户950户。出台《慈溪市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细则》《慈溪市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第三方运维工作。
  (王绿芽)
  园林绿化
  【概况】
  2016年,慈溪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41.7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35.8%、40.6%、13.2平方米。新增及改造“四边”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实施居住区绿化工程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完成新建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审批2个,竣工验收13个,新增居住区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全年,慈溪市园林绿化项目获得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项目2个,银奖1个;获宁波市“茶花杯”园林绿化优质奖7个;6个建设工程项目获得省级标化工地称号,7个建设工程项目获得宁波市级标化工地称号。新增宁波市园林式单位6个,园林式居住区2个,新增宁波市园林绿化养护示范点5个。
  【开展群众性绿化美化活动】
  2016年3月12—18日“植树周”期间,慈溪市住建局开展植树周绿化宣传活动。3月10日,市园林处在峙山公园北大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建绿色宜居家园”植树周宣传活动,现场进行小花卉及园艺小工具赠送、宣传资料分发、绿化咨询、义务庭院设计等。向市民发放500盆小花卉和100份园艺小工具,数百份绿化宣传册、环保袋、扇子等创园宣传品。3月12日,市园林处特邀宁波市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王振权在图书馆报告厅作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园林知识讲座,200余名广大园林爱好者参加。3月12—26日,市图书馆一楼展厅举行慈溪市园林绿化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展出相机类获得一、二、三等奖作品8幅,优秀奖作品60幅;展出手机类获得佳作奖作品10幅,优秀奖作品20幅。举行绿化进村(社区)“绿色庭院(阳台)”推荐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周期间,团市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团体约150余人在清水湾生态滨河绿地栽植紫薇、垂丝海棠、红叶石楠球等230株;市园林处工作人员在峙山公园西扩园区栽植玉兰、红枫、三角枫等约200余株。
  【实施城市绿化养护管理】
  2016年,市园林管理处接收数字城管来电179条,处理回复1641条,回退259条,退单6条;处理“81890”来电57条;处理群众热线9条;处理交警事故2条。定期对公园广场内的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各公园广场能正常运作。配合市交警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定期对遮挡信号灯、摄像头等信号,影响交通安全的行道树进行修剪。结合四城联创工作设计安装宣传标识牌、宣传橱窗,进行峙山文化广场文化提升改造方案设计。
  【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工程】
  2016年,市住建局继续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工程。完成创园迎检线路提升工程的调查、设计、立项。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为:城区老公园改造;城区道路节点景观提升改造;城区广场、道路部分设施提升及行政中心绿化;峙山文化广场文化提升视觉方案。完成杨梅大道(前应路—南三环路)拓宽综合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一期施工,绿地面积1.76万平方米,合同价1179万元,工期2016年3月10日—6月3日。完成杨梅大道(前应路—南三环路)拓宽综合改造工程绿化景观二期工程的招标工作。完成园林处苗圃迁移(坎墩)工程。完成北三环东延(东三环—寺马线)绿化工程,投资3848161元。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公园(广场)大修改造升级工程—照明,投资1041019元。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公园(广场)大修改造升级工程—景观。完成代建工程5个项目:河角路、春熙路、广泽路、复地开发区块配套、文华路等绿化工程。
  (市住建局)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慈溪年鉴2017》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16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书中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工业、功能区、商贸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