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913
颗粒名称: 农业 农村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5
页码: 138-152
摘要: 本文记述2016年慈溪市农业、农村具体情况,主要包括综述、现代农业、农村经营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科技、农业行政执法等。
关键词: 慈溪市 农业 农村

内容

综述
  2016年,慈溪市四灶浦拓疏工程全线通水。郑徐水库工程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获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慈溪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慈溪名列全省第二位、全国前十位。
  现代农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8.71亿元,同比增长11.8%;农产品加工值55.40亿元,同比增长3.6%;加工转化农产品81.30万吨,同比增长3.2%;出口交货值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所得26126元,同比增长10.6%。种植业实现产值21.13亿元,同比增长24.1%;林特产业实现产值10.53亿元;畜牧业产值10.67亿元,同比增长9.9%;渔业产值16.38亿元,同比增长3.8%。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名列全省第二。慈溪市长河沧北蔬菜种植场被认定为省首批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016年,慈溪市农业深入实施“3320”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建成省级10个、宁波市级29个、慈溪市级10个。市掌起果蔬产业示范区、市新浦葡萄产业示范区、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瑞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精品园、市农垦场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4个项目通过验收。
  【一区一镇建设】
  2016年,慈溪市坎墩果蔬特色农业强镇列入省首批农业特色强镇创建名单。坎墩果蔬特色农业强镇规划面积800公顷,计划投资7766万元。总体布局为“一圈二轴五园”:沿园区四周的三塘横江景观带、浒崇公路景观林、五塘横江防护堤和坎胜公路防护林构建一个环状的农业生态景观带(一圈);以南北向周家路和东西向祝墩横路为轴线(两轴),既作交通主线,又作休闲观光与采摘旅游主线,打造水果产业园、蔬菜瓜果产业园、花卉产业园、农业创业实践园和民俗文化园(五园),打造集农业生产、科技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农业生态公园。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016年,全市有工商登记家庭农场1093家,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19家,宁波市家庭农场34家。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新增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甬佳蜜梨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宁波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分别累计7家、12家和6家。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构建农业龙头企业梯队,累计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8家,宁波市级45家,慈溪市级77家。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恒康食品有限公司获得首届宁波市“十强”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农产品加工流通】
  2016年由宁波宁兴涌优饲料有限公司投资的全国最大的TMF(发酵TMR)饲料项目、泰国正大集团投资的100万羽蛋鸡项目、宁波市欣渔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投资的鳗鱼工厂化精养项目,在慈溪市正式投产。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推进慈溪杨梅与电商平台对接,通过顺丰寄递杨梅9.63万单,销售杨梅近200吨。
  【“三品一标”认证】
  2016年,慈溪市新增宁波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宁波市知名商标2个。开展品牌营销,组织100余家次企业参加中国食博会、浙江省农博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塞尔维亚国际农业展览会、法国巴黎食品展等国内外展会,天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红膏咸枪蟹、雨中雨有限公司的调味风鳗等2个产品获评省农博会金奖。依托“四基地建设”,举办慈溪杨梅节、掌起水蜜桃节、周巷黄花梨节、新浦葡萄节,加大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等农业区域品牌推广宣传力度。新增无公害产地4个,面积682.58公顷,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8个。累计无公害产地143个,面积11873.30公顷,无公害农产品243个,产量23.45万吨,绿色食品41个,产量2.74万吨,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授权标志使用单位30个,产量3.0万吨,产值3.80亿元。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6年,慈溪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担农业部“以奖代补”项目,财政部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十百千”工程】
  2016年,慈溪市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十百千”工程,申报创建2个示范区、14个示范点,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慈溪市慈龙畜业有限公司、慈溪市中慈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宁波致富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慈溪市桥头明美农场等5个示范点通过验收,累计1个示范区、14个示范点通过验收。
  农村经营管理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经工作建制度、促落实、抓规范、强管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中心任务,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为目标,推进农经工作全面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
  2016年,全市329个村经济合作社实现总收入89945.36万元,同比增长1.28%,村均实现收入273.40万元。村级收入总额中,经营收入29463.85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3928.52万元,投资收益3968.41万元,补助收入40770.43万元,其他收入11814.15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2.76%,4.37%,4.41%,45.33%,13.13%。当年收入50万—100万的村49个,占总村数的14.89%;100万以上的村275个,占总村数的89.59%,其中500万—1000万元的村23个,占总村数的7.0%;1000万以上的村8个,占总村数的2.4%。当年集体经营收益额22997万元,基本与去年持平。有经营收益的村236个,同比增长3.5%,村均94.48万元。经营收益少于50万元的为100个,同比增长7.5%;50万—100万元的村48个,同比增长4.4%;100万以上的村为88个,同比降低1.1%。329个村实现可分配收益92694万元,同比增长12.4%,村均281.74万元。全市村级集体总资产1243904.77万元,同比增长7.8%,村均3780.87万元。所有者权益583986.90万元,同比增长7.4%。负债合计659917.87万元,同比增长8.2%。“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立项30个,拨付财政资金1247万元。
  【土地承包管理】
  2016年,全市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4106.67公顷,占家庭承包面积的72.63%,涉及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12.68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11.34万份。实行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28153.33公顷(其中“四统一型”规模经营面积2800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72.1%。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制,并以确权办名义定期发布通报。全市已开展土地确权村数260个,占应开展确权村数94.5%。完成承包方调查数19.25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82.4%,开展测绘151个村,完成承包地测绘9.25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39.6%,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12973.33公顷,实测地块原合同面积12853.33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2%。2016年慈溪市列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办理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35份,其中24份办理他项权证抵押。
  【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2016年,全市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社数为330个,仅经营性资产量化的村社数为263个。量化资产总额323660.29万元,股东总数853423个,本年可分配收益89927.62万元,其中提取公积公益金22677.61万元,提取福利费35599.34万元,用于社员分配4848.87万元,其中本年按股分红5184.70万元,累计股金分红总额31529.52万元。
  【审计监督】
  2016年,全市完成审计190个经济合作社,其中,财务收支审计数168个,村干部离任审计数19个,已审计金额618431.06万元。
  【村级财务管理】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定期对村社货币资金进行检查,规范票据和印章管理,台账资料和账务处理及时准确,档案资料齐全,监管系统运行稳定。开展宁波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掌起、观海卫、长河、附海、周巷、古塘6个镇(街道)成功创建。全市镇(街道)均通过宁波市验收认定。1月,慈溪市被认定为2015年度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县(市)。
  【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2016年,全市329个村均设立村务公开栏,村级财务按月进行公开,基本达到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形式规范。进一步拓展公开渠道,三资管理触摸屏、数字电视上都可查看查询。通过多种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管理。
  【农经机构队伍建设】
  2016年,慈溪市各镇街道均建有经营管理站,农经人员总数27人,在编人数22人,其中大专及其以上人数21人,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为1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5人。全市代理会计99人,已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有99人。对全市镇村财会人员就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进行系统业务知识培训,500多位财会人员接受培训,400多名持证财会人员完成会计继续教育学习。
  种植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全市作物播种面积7.53万公顷,同比下降3.4%,作物总产值21.13亿元,同比增长24.1%。粮食播种面积3.0万公顷,面积稳定,总产量15.08万吨,同比增长7.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666.70公顷,与去年持平,总产量1.41万吨,同比下降14.5%。棉花播种面积2666.70公顷,总产量2800吨,同比增长55.6%。蔬菜播种面积26345公顷,同比下降5.9%,总产量92.50万吨,同比增长37.0%。瓜类播种面积5593公顷,同比下降0.5%,总产11.72万吨,同比增长23.6%。
  【生产扶持政策】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实施规模种粮大户种植补贴,对土地经营面积3.33公顷以上(包括3.33公顷)的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按大(小)麦或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00元补贴(宁波、慈溪各50元)。实行价外补贴政策,价外补贴标准每50千克早籼谷和小麦23元、晚粳谷15元;实行宁波市定种粮大户(承包面积3.33公顷以上且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也为3.33公顷以上)收购环节补贴政策,即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际订单收购量,在收购价(含价外补贴)外,再补贴每50公斤早谷和小麦7元、晚粳谷5元。两项补贴合计早籼谷和小麦种粮大户为30元,一般农户为23元;晚粳谷种粮大户为20元,一般农户为15元。继续实行市政府特别补贴,特别补贴按种粮农民与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签订1500千克以上订单粮食(稻谷)合同,并按实际投售粮食数量给予每50千克5元的补贴。实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8.44万农户享受补贴,合计面积2.55万公顷,补贴资金640.40万元。
  【粮食生产功能区】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实施宁波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项目建设,面积258.30公顷,桥头镇258.30公顷,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总投入近500万元。
  【高产示范创建】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实施单季晚稻百亩高产示范方5个,面积40.67公顷,平均亩产683千克,比未实施田块增加76千克,增产11.3%。其中在横河百明水稻农场实施的水稻新品种“甬优7850”高产示范,面积6.67公顷,平均亩产758.50千克。全年4146.67公顷耕地亩均产出超万元。开展万元高产示范创建。龙山镇双马村和掌起镇五姓店村等地设立大棚草莓间套番茄(黑皮藤茄、西瓜、甜瓜等)模式示范点;横河镇东畈村设立春秋两季大棚西(甜瓜)瓜种植模式示范点;坎墩等地设立“三茄类”——芹菜栽培模式示范点;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设立菜(辣)椒——叶菜栽培模式示范点;逍林农业综合开发区设多模式万元高产示范基地;周巷原小安片设立拱棚黄瓜(长豇豆)——雪菜(榨菜)栽培模式示范点;观城片设立拱棚鲜韭长季栽培模式示范点等。引进“红颊”草莓、南方哈密瓜系列品种、樱桃番茄千禧和金珠、水果型黄瓜萨伯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等高效栽培品种。开展防止大棚次生盐渍化,蔬菜工厂化育苗、脆瓜嫁接育苗、“红颊”草莓育苗、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蔬菜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烟粉虱综防技术研究、南方哈密瓜长季栽培和秋季栽培等试验与示范。推广采用有机肥打底、深沟高畦、适当降密、肥水一体化管理、防虫网覆盖、应用瓜类嫁接苗、多层保温育冬等安全健康栽培技术。新增万元地13.30公顷,同比增长0.3%,大棚草莓间套模式亩均产值20680元。
  【种子管理】
  2016年,全市新品种推广面积扩大,其中推广早稻甬169品种533公顷,油菜浙油50品种2000公顷,浙油51品种2000公顷,小麦扬麦20品种2000公顷,南方哈密瓜166.60公顷,草莓红颊220公顷,蚕豆慈蚕1号8000公顷及晚稻甬优1540、优7850、宁84等5666.67公顷。开展浙鲜豆9号、浙农6号、青酥5号等大豆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引进试种筛选粮油作物30个新品种(组合),示范品种12个,展示新品种15个,展示面积12公顷,召开新品种信息发布和现场考察会10次。完成储备水稻等种子6.50万千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80公顷,收购良种30万千克,推广供应良种25万千克,主要农作物良种统供率75%以上。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26666.70公顷。参与制定宁波市豇豆标准。在主要农作物蚕豆、四季豆、春大豆、晚稻、番茄、甘蓝、西蓝花、花椰菜、大棚草莓、榨菜、雪菜、西瓜、水稻、油菜等18种农作物中全面推行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每个镇建立标准
  化生产示范区1—2个,提高示范推广效果,促进农产品按标准化规范生产。
  林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实现林业产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花卉苗木产值1.52亿元,同比下降24.0%;竹笋产值0.33亿元,同比下降11.1%;茶叶产值0.19元,同比减少10.3%;水果产业产值8.30亿元,同比增长23.5%。
  【“森林慈溪”建设】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深化森林慈溪建设,继续开展城区绿化、廊道绿化、镇村绿化、农田防护林、山地造林抚育等建设项目。推进森林生态建设和森林系列创建,新增平原绿化造林面积167公顷(其中公益类造林34公顷、果树林30公顷、苗圃林51公顷、四旁绿化52公顷),修复提升徐家浦东至高背浦西海防林20公顷。完成山地林相优化41公顷,中幼林抚育200公顷,新建生物防火林带2千米。横河镇创建成为浙江省森林城镇,坎墩街道四塘南村、龙山镇凤浦岙村、匡堰镇宋家漕村、庵东镇华兴村创建成为浙江省森林村庄,长河镇垫桥村创建成为宁波市级美丽森林村庄。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编制《拟设立慈溪市筋竹岙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筋竹岙市级森林公园获宁波市林业局批复。慈溪市大山置业有限公司获“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称号。完成《慈溪市珍贵彩色森林建设规划(2016—2020)》编制,对森林景观、树种选择、群落配置、营造方式、技术设计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推广杨梅生态栽培、杨梅避雨、葡萄三膜覆盖栽培技术、梨棚架栽培新技术2850公顷,其中红葡萄、夏黑葡萄、阳光玫瑰葡萄、翠玉梨、玉冠梨、新玉水蜜桃、白丽水蜜桃等新品种262公顷。修订发布《大棚葡萄生产技术规范》《梨生产技术规范》两项技术标准,修订发放杨梅、葡萄、梨、水蜜桃等生产标准模式图6200份。邀请日本桃梨专家塚平贞俊先生及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技术指导。
  【“十佳名果”评比】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第五届慈溪市“十佳名果”(杨梅、葡萄、梨、水蜜桃、柑橘)评选,101家单位和个人,157个样品参加,评选出10只十佳名果、16只金奖、29只银奖。
  【林特品牌建设】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开展“慈溪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鉴别手册工作。推广使用“”慈溪蜜梨”慈溪杨梅”慈溪葡萄“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对授权使用单位实行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按照局农安科要求实施,对授权使用单位开展标志使用和质量安全监察。慈溪杨梅、慈溪蜜梨、慈溪葡萄参加宁波组织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制作品牌推介宣传材料,大力宣传慈溪水果品牌,提高影响力。市海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星裕”巨峰葡萄获得浙江省精品葡萄评比金奖;市甬佳蜜梨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甬冠”翠玉梨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慈溪葡萄”“慈溪杨梅”“慈溪蜜梨”3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都荣登“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慈溪葡萄”品牌价值14.15亿元,排行全国百强果品价值评估公用品牌的第51位;“慈溪杨梅”品牌价值9.97亿元,位列第62位;“慈溪蜜梨”品牌价值1.63亿元,位列第103位,总品牌价值超过25亿元。
  畜牧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畜牧业实现产值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9.9%。生猪饲养量44万头,其中存栏14.70万头,出栏29.30万头;牛饲养量875头,其中存栏675头(奶牛存栏568头),出栏200头;羊饲养量5.77万只,其中存栏2.95万只,出栏2.82万只;家禽饲养量367.70万只,其中存栏142.20万只,出栏225.50万只;兔饲养量30万只,其中存栏10.50万只,出栏19.50万只;蜜蜂饲养量7.68万群,其中转地饲养7.38万群。肉类总产量28917吨(其中猪肉23440吨,占肉类总产量的81%),禽蛋产量8722吨、牛奶产量2048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6%、下降4.1%、增长5.3%;肉、蛋、牛奶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0.2%、下降17.2%、增长17.6%。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的通知》,建立市、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网,构建巡查、抽查和督查联动机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禁养区关闭养殖场163家,“一场一策”生态化改造28家。全市家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治理达标率100。
  【美丽生态牧场及标准化示范创建】
  2016年,宁波市方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慈溪市惠农生猪养殖场、慈溪市龙山和丰养猪场、慈溪市益大养鸡场、慈溪市三北振慈禽业专业合作社双马家禽养殖场、慈溪市振发种鸡场和宁波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慈溪市延龄獭兔场和宁波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
  【智慧畜牧业建设】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线上防控平台建设,在养殖场区和养殖污染治理关键位置,安装高清视频探头,依托互联网展示养殖场美貌和特色,实时记录养殖污水储存、排放的过程。完成27家生猪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对接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实现养殖场区和养殖污染治理关键位置的远程视频监管。
  【畜牧业科技推广】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推介畜禽主导品种12个: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岭南黄肉鸡、海兰白壳蛋鸡、獭兔、浙系长毛兔、浙东白鹅、绍兴鸭、斑嘴野鸭、高产黑白花奶牛、浙农1号意蜂;推介牧草2个:黑麦草、墨西哥玉米;主推技术8项:畜禽标准化、生态化养殖配套技术,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水禽旱养技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岭南黄肉鸡节粮技术,畜禽养殖场不破坏耕作层建筑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蜂王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开展畜禽—沼—莲藕农牧结合生产模式、优质野鸭蛋生产技术、骨顶鸡引进及驯养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技推广项目。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病及免疫效果监测,免费发放禽流感疫苗、牲畜口蹄疫疫苗及猪蓝耳病疫苗合计261.70万毫升;发放猪瘟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狂犬病疫苗及羊痘疫苗合计118.50万头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病诊断80多次,检测血清样品15460份次,监测样本19564份次,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H7N9流感防控】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加强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杀白禽交易市场及家禽临时集中屠宰点H7N9流感检测力度,累计检测样本923份,其中阳性样本51份,占检测量的5.5%。
  【畜产品安全】
  2016年,慈溪全年累计发放瘦肉精检测条14310条。累计采集猪肝样品、禽类制品等203份,送相关实验室检测,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氯霉素等5种兽药均符合农业部235号公告要求。
  渔业
  【概况】
  2016年,慈溪市水产养殖面积12308公顷,同比增长1.78%。水产品总产量4.75万吨,总产值(包括苗种产值)16.38亿元,同比增长2.57%、3.81%。其中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76万吨,产值6.51亿元,同比增长7.94%、8.34%;海水捕捞产品产量0.23万吨,产值0.93亿元,同比下降10.75%、9.67%;淡水养殖产品产量2.55万吨,产值7.95亿元,同比增长0.61%、1.81%;淡水捕捞产品产量0.21万吨,产值0.41亿元,同比增长0.92%、8.43%(包含杭州湾新区)。市农垦场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完成建设,通过验收,建设面积143.96公顷。
  【水产品质量安全】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开展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共检查水产养殖场(户)、专业合作社和水产苗种生产单位68家。通过续签,确定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为水产品检测单位,抽样检测80个样品,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宁波市级以上检测单位抽检水产品样品65个,全部合格。开展宣传、培训活动,组织培训班19期,参训人员620人,发放规范生产经营使用等宣传资料650余份。养殖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承诺书650余份。
  【浙江省渔业生产成本补贴】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开展2015年度浙江省渔业生产成本补贴资金的申报和发放工作,其中捕捞渔船补贴功率核定数980.70千瓦,养殖渔船463.30千瓦,发放渔业油价总补助资金109.98万元。
  【增殖放流】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投放鳙鱼、鲢鱼、鲫鱼等各类鱼苗鱼种1038万尾,投资320万元。其中市级投资281.23万元,镇级投资38.77万元。
  【南美白对虾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2016年,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投保面积1415.49公顷,同比增加1.75%投保渔场(渔业专业合作社)20家,与上年持,平。总保费收入841.82万元(其中投保人交费271.43万元,政府补助570.39万元),互保基金690.29万元,定损面积943.86公顷,损失评估总额625.93万元,实际赔付总额627.29万元,其中大灾基金13552元,赔偿比例90.68%。
  【海洋渔业环境监测】
  2016年,杭州湾南岸的龙山码头、淡水泓近岸、中岸、远岸、海黄山十一塘闸、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9个海水监测站位以及淡水渔业主要水源的镇龙浦、淹浦、方家浦、水云浦、八塘江东段、八塘江西段6个站位,进行各4次采样监测。龙山码头、淡水泓近岸、海黄山十一塘闸、水云浦十一塘闸、四灶浦十二塘闸、陆中湾东直塘、西三闸7个监测站位进行2次沉积物的采样监测。监测参数19项,获得监测数据526个,编制《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简报》4期,《2016年慈溪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总结报告》1期,编写《2015年慈溪市东横河横河段区域监测简报》4期。
  农业科技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新立项市级农业科技项目14个,下达项目经费86万元。陈国海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梨精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慈溪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养殖源有机肥料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奖一等奖。“桃新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菜用大豆集约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杂交稻甬优538推广与高产技术研究示范”3个项目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优质长粒晚粳嘉禾218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获慈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热带水果火龙果的引种、筛选及其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慈脆1号’酥甜白脆瓜新品种选育”“桃新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慈溪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确定农技指导员121名,其中首席专家9名。公开遴选出581户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蔬果类305户、林特水果类127户、畜禽类66户、水产类83户。通过公开遴选和实地验收,桥头明美蔬菜农场、周巷和益博果蔬家庭农场、新浦晓飞果蔬农场、坎墩玉兰果蔬农场、周巷章良水产养殖场5家农场被评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农技培训和大学生就业创业】
  2016年,慈溪市农业局组织实施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项目,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3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13人;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000余人次。做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组织农技线、林特线、畜牧线和渔业线技术人员128人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人赴福建农林大学培训。组织社会农技人员(大学生)45人赴宁波工程学院学习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全年有127名高校毕业生在97家规模农场(合作社)就业创业,其中自主创业40名,兑现扶持资金314.17万元。
  【市农科所】
  2016年,慈溪市农科所主要从事农作物新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开展地方种质资源搜集抢救工作,以种子形式征集到慈溪大白蚕、南瓜、老油菜、雪里蕻菜、花生等品种8个,以秧苗及块根形式征集到藤茄、马铃薯、大蒜等品种3个。承接各级试验,抓好省级区试试验站的田间展示,承接国家级、省级棉花区域试验,省级春季、秋季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省级西瓜区域试验,引种品种达50余个。开展设施栽培展示,新引进金优蜜、翠雨2个厚皮甜瓜品种,继续试种展示翠雪5号厚皮甜瓜和甬甜5号南方哈密瓜。顺应现代农业,开始培育设施农业专用瓜果品种,2个自育组合进行春季、初夏品比试验。主持科技项目《高产优质慈杂系列抗虫棉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获浙江省丰收二等奖及宁波市农业科技优秀成果奖。主持选育的慈杂11号于2015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棉2015001。
  农业行政执法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把品牌建设和业务创新作为促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G20安全隐患排查】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做好G20峰会安全生产工作。6月始,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行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76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20条,处罚罚款1.90万元。
  【农业执法监督与管理】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开展“绿剑”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单位235家次,抽查农资产品35批次,农产品90批次,畜产品监测50批次。收缴百草枯等禁限用农药2163.70千克,查获不合格肥料80千克,查处违法行为8起,结案8起,共处罚没款4.86万元。开展葡萄用药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单位有无经营不规范的葡萄催芽用药,共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0家次,未发现有不规范的葡萄催芽用药。开展草莓专项检查,以全市大棚栽培的草莓为主,共计抽检草莓15批次,合格14批次,对不合格草莓的种植户不按规定使用农药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共处罚款4000元。开展地产桑葚专项检查,抽取桑葚样品4批次,检测结果合格率100%。开展夏季G20种植业单位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甲胺磷、克百威、氧乐果等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共检查种植业产品生产单位40家次,抽取农产品46批次。开展问题农产品追溯检查,根据局农安科提供的问题农产品的线索,开展追溯检查12次,立案查处不按规定使用农药行为1起。全年通过将农资经营台账与农药经营许可换证工作结合,提高农资智慧系统使用率。在全省农资信息化年度通报中,2016年,慈溪农资信息化使用率52.4%,在全省排名第四。各农资经营单位签订毒死蜱、三唑磷退市承诺书,7月1日起,毒死蜱、三唑磷全面退市。2016年,慈溪市成为全省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例会制度,召开4次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会,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和整治重点。举办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班。印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承诺书5万份。全年完成定量检测2993批次,其中蔬菜检测2234批次,合格率99%,水果检测388批次,合格率99.7%,畜产品203批次,合格率99.5%,水产品168批次,合格率100%。配合部、省、市三级业务部门抽检蔬菜、草莓等农产品样品471个。其中,宁波市级抽样291个,合格率为100%;省级抽样共168个,合格率100%;农业部抽样12个,合格率100%。定性检测1.5万批次。全市开展农药、“瘦肉精”、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水产品、农资打假等6个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27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622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起,立案12起,结案12起,共处罚没款20.50万元。发放宣传资料1283份。开展指导培训28场次,指导培训1566人次。2016年,全市开展“清洁田园”专项行动,6月13日,印发慈溪市“清洁田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6月22日,在周巷镇召开专项行动现场会。清理全市范围内从事农林牧渔生产而废弃的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种子、农膜等农资包装物(包括瓶、桶、罐、袋、膜等)、农田生活垃圾、农作物废弃物等,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启动慈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系统的软件设计,集农林牧渔的生产管理与产品追溯于一体化。通过慈溪农业微信公众号,为生产主体提供农业生产现场作业管理和农产品二维码管理服务。软件融合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把两个检验数据充实到生产主体质量管理中。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部署和落实G20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封存含硝态氮肥料1612吨,收缴百草枯水剂2200余公斤,消除安全隐患。
  【植物检疫】
  2016年,全市设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7个。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穗枯病疫情监测普查面积共计早稻田118.67公顷、单季稻2967.33公顷,甘薯茎腐病调查面积22.60公顷,玉米致死性坏死病调查面积66公顷,李痘病调查面积300公顷,均未发现疫情。2016年,全市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为161.80公顷,累计实施化学防治面积274.70公顷,防控率100%。2016年产地检疫面积99.90公顷,其中水稻26公顷,蔬菜3.60公顷,蚕豆70.30公顷。调运检疫种子41批次41.66万株,调运检疫苗木193批次125.96万株。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利用农民信箱向全市用户发送植物检疫宣传标语手机短信27.60万余条;在市中心两块大型室外LED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信息1个月;网络发表信息2篇;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市场、种子种苗店张贴宣传标语100余张;在行政服务农业窗口对前来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人员开展现场宣传,发放植物检疫宣传资料1000余份。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2人次,检查企业(个人)9家。立案查处无证调运萝卜、玉米、白菜等种子一案,涉案金额23812.10元,处罚款4167元。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
  2016年,全市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面积933.33公顷次,无公害防治率100%;森林病虫害成灾面积180公顷,成灾率1.0%;实际监测面积10146.67公顷次,监测覆盖率100%,监测准确率99.8%;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公顷,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全市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各镇组织专业施工队6支,开展松材线虫病病木清理,累计清理181.93公顷;清理各类病死松树1570吨,其中安全利用1350吨,烧毁220吨。打孔注射免疫针剂20万支,性信息素诱杀天牛面积933.33公顷。全市范围内设立23个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发布病虫情报6期。完成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共采集标本1300余件,制成针插标本110种,幼虫标本30种,病害标本6种,杂草标本1种。组织开展“绿剑林业检疫执法年”活动,通过集中宣传、开展流通领域松木及制品检疫执法行动等方式,规范全市林业植物检疫秩序,促进松木及其制品健康有序流通。登记涉松企业(个人)7家,出动执法人员51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调运松木案件1起,共处罚没款4000元,复检300余立方米。
  【森林保护】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开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共立破案38起,其中查处行政违法案件27起,行政罚款17.34万元。侦破非法狩猎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侦破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侦破盗伐林木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侦破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解救陆生野生动物330只。9月以后,开展严厉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森林公安局共计查处行政案件10起,刑事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化解涉林矛盾纠纷2起。落实森林消防责任,强化森林防火措施,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无人员伤亡事故。在龙山镇伏龙山,掌起镇长溪小罗夹岙、任佳溪后茅山古道,市林场解放岙林区等4处修建蓄水池5个,水塔1座,蓄水桶7个,消防栓20个,铺设管网2000米,装备便携式组合水泵7台。受省森林消防指挥部表彰G20峰会森林消防安保先进单位1个,先进个人3人。开展森林消防“五进”活动,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活动。联系气象局制作森林火险公益宣传画面,在电视台各频道天气预报栏目中播出。通过电视台、广播、微博、微信、室外电子显示屏等途径发布火险等级。利用市公众LED大屏幕上在3.19森林消防宣传日和清明期间滚动播放森林消防宣传图片。印刷发放《森林消防宣传手册》。更新和新设大型森林防火警示牌50余块。规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和救护站的工作机制,及时救护、放飞野生动物50余只。办理林地征占用项目9项,征占用林地面积共24.67公顷;临时占用林地4项,占用林地面积12.31公顷;林业生产占用林地1项,面积0.95公顷。未发生涉林纠纷。
  【动物检疫与执法监督】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组织队伍建设。建成规范化动物卫生监督分所1个(畜禽屠宰分所)。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队伍教育和管理,全年共组织举办两员培训3次,培训人员150余人次,组织参与上级培训5次,参训人员148人次。委托慈溪市悟能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1月至11月,累计装运病死猪44283头,收集猪637.65吨、其他种类动物129.48吨;累计处理病死猪重量647.57吨、其他118.94吨。12月1日起,全面实施生猪政策性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联动机制。全年屠宰生猪23.46万头;严格落实生猪调运备案制度,审核备案8191批次,动物460784头(羽),其中活畜20274头,活禽440060羽;调入食用动物产品1391.60吨,其中肉品852.40吨,动物副产品539.20吨。12月份组织验收并通过市禽联家禽有限公司家禽集中屠宰场建设。开展动物产地、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生猪28.06万头、家禽33.40万羽,产地检疫率100%,屠宰检疫生猪23.46万头,检出172头。6月1日起,动物检疫证A证电子出证。10月1日起,动物检疫合格证B证电子出证。8月8日起,市派驻官方兽医实施生猪屠宰场(点)检疫监管。开展畜产品质量和投入品质量抽样监测,全年抽取猪肉、猪肝、猪尿、禽蛋、禽肉等共计334份样本。G20期间,加强兽药、饲料、畜产品监督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78个。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发放数56家(其中饲养场53家、屠宰场3家)。全年有动物诊疗机构16家,兽药经营企业13家,兽药生产单位1家,饲料生产单位2家;开具动物检疫证(B)2张、动物检疫证(A)72张。在海域滩涂、海上、闸口、码头开展“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70余人次,检查渔船210余艘次。开展海上“清网”行动,清理海域滩涂禁用渔具串网、地笼网10余万米,查处案件5起。制定“海陆联动”方案,开展流通领域违禁渔获物联合执法检查2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110余人次。与船东(船长)签订《依法依规生产承诺书》,按上级要求做好“一船一档”工作。
  成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渔业安全会议4次,对沿海六个涉渔镇列入市对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将渔业安全内容作为市现代农业对各镇考核内容。开展春雾季、伏季休渔、秋冬汛以及节假日全市渔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开展各类渔船安全检查30次,会同其他部门开展隐患整治工作暗查暗访集中行动5次,检查渔船353艘次;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派遣,成立慈溪市护渔队,落实管理人员4名。举办渔业船员培训班2期,受教育、培训渔民216人,核发职务船员证书65人,普通船员证书151人。做好渔船防汛防台和渔船救助信息系统维护,向捕捞渔民发送安全信息和警示短信1800条,发放渔船安全宣传资料1200余份。渔船互保实现100%全覆盖,年度投保渔船财产互助保险94艘,人身互助保险191人,保费总额157675元,按宁波市、慈溪市、渔民自负分别20%、50%、30%计,保费分担分别为31535元、78837.50元、47302.50元。严厉打击“电力捕鱼”行为,落实公安110联动警情982次,联动各镇(街道)水治办处置896次,参加110社会应急联动现场考核2次,开展执法巡查86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余人次,收缴电捕鱼器具7件(套),立案查处1起。各镇共处置电力捕鱼680余起,收缴电捕鱼器具700余件(套)。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对3起据群众举报因搁浅、误捕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实施救助和放归,报核宁波奖励费2000元。201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投入资金80万元,共投放滤食性好、能大量摄食藻类、净化水质的鲢鱼、鳙鱼、鲫鱼大规格冬片鱼种300余万尾。
  【规范实施农业行政审批】
  2018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本单位76项法定本级和8项上级委托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公开。实施审批事项星级服务,四星级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占到总审批事项56%。办理网上申报634件,承诺件提前办结率100%。简化审批环节和手续,扩大审批事项非主要申请材料容缺受理范围,动物诊疗许可、农药经营许可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等8个审批事项17项申请材料允许容缺受理。全年共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9558件,其中即办件9472件,承诺件86件,提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加强法制监督】
  2016年,慈溪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完成2016年度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统计汇总及报送。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市植物检疫站、市海洋渔业局等在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结果中被评为优秀案卷单位。市农业局在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被评为优秀案卷单位。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市植物检疫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林业局、市渔政站等在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被评为良好案卷单位。《慈溪某农资有限公司农药经营许可案卷》《慈溪市某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营劣质农药行政处罚案卷》分别入选慈溪市十佳优秀行政许可、优秀行政处罚案卷。
  (马华银)
  水利工作
  【概况】
  2016年,慈溪市水利局切合区域水利发展规划,贯彻“五水共治”“治水强基”总体部署,围绕防汛抗旱、工程建设、设施及执法管理、行业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建管并重,基本完成全年既定目标。郑徐水库工程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水利工程建设】
  2016年,四灶浦拓疏工程全线通水,面宽80米的河道基本形成,累计完成投资8.30亿元。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一期面宽80米河道正式开坝通水,二期P完成社会资本招标,完成年度投资3.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东横河洪涝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三期工程全面推进,完成年度投资44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完成初设批复和施工招标,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并全面开工,完成年度投资5000万元。
  三塘横江拓疏工程完成可研批复,准备初设编制;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工程已经慈溪发改局转报宁波发改委。
  【城乡水利建设】
  2016年,慈溪市水利局动员部署“河湖库塘”清污(淤)“百日攻坚”行动。研究落实三年(2016—2018)行动方案及任务分解,并加大资金保障。从2017年始,对二类、三类河道单项疏浚财政补助标准由4元/立方米提高至8元/立方米。清淤河道220千米,完成投资7682万元,土方256万立方米,占宁波下达年度任务的142%。全年累计完成“农业两区”建设投资4200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施工800公顷,完成农田三沟修掘11333.33公顷。新建生态河道25千米,完成水环境整治镇、村投资4250万元,曹娥江引水189天,共计2.80亿立方米。
  【防汛抗旱防台】
  2016年,全市面平均降雨量1716.50毫米,比历年同期雨量偏多26.6%,其中汛期平均降雨量1219.50毫米,比历年同期降雨量(877.80毫米)偏多38.9%。市水利局从三方面做好坚持防汛抗旱防台工作。一是合理控制水库河网水位,加强值班、科学调度,充分利用水库河网可调空间,发挥曹娥江引水工程及郑徐水库调引能力,统筹组织排蓄动作,成功应对数次台风和强降雨影响。全年发出调度指令约700条,下发防汛督办单4张,一线出海闸共计排水约7.70亿立方米。二是继续扩展防汛宣传影响,在成功举行大规模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演练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常规宣传、特色宣传和应急宣传,通过横幅、展板、手册、动漫短片等多种形式,进校园、下基层、上电视、发网络,面向全体市民开展宣传,提高群众防汛避灾意识和能力。三是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编制提升镇村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综合各村灾情隐患、安全转移路径、责任人信息及相关预警信号等元素,逐村绘制防汛防台形势图,提升广大干部群众防汛防台应对能力。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2016年,慈溪市水利局以省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示范县为契机,明确主体责任、确定标准内容、加强管理保障、实现监督考核,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完成划界报批面积35平方千米。编制管理手册6大类44本,实施界桩标牌施工。印发《慈溪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办法》,全年完成50处省、宁波、慈溪三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验收并通过省里抽查复核。
  【依法行政】
  2016年,慈溪市水利局依法行政,攻坚一线海塘拆违,拆除全市40千米一线海塘两侧违章建筑30余处2000多平方米。深入开展二类、三类河道无违建创建工作,建立违建动态数据库。全年共出动千余人次,清理填占水域类22处,恢复水域面积近3000平方米。理清涉水执法程序,配合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和河道行洪安全。完善水行政审批“四项”服务制,依法受理各类水行政审批事项134件。通过宁波市级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按新标准收缴水资源费964余万元。制定发布《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督若干实施意见》,应
  用移动监督APP,规范质监标准。
  (市水利局)
  农业机械化
  【概况】
  2016年,慈溪市农机总动力43.35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76946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09台,小型拖拉机769台,水稻插秧机269台,联合收割机188台,粮食烘干机131台。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3.47亿元。机械耕地面积3.22万公顷。农机化财政投入2425.46万元(其中农业机械购置资金1281万元)。
  【农机推广】
  2016年,慈溪市农机管理站(局)实施各级农机购置和设施农业补贴资金1301.21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941.17万元(其中报废更新补贴18.15万元),宁波补贴资金69.23万元,慈溪补贴资金290.82万元。全年购置补贴各类农机具1313台(套),主要包括大中型拖拉机65台,水稻插秧机41台,联合收割机20台,粮食烘干机19台,田园管理机、微耕机、旋耕机等耕地机械433台,增氧机499台,简易保鲜储藏设备6套。补贴标准设施大棚面积38.07公顷,受益农户621户,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4200余万元。
  【农机管理】
  2016年,慈溪市农机管理站(局)开展规范化合作社建设。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合作社创建宁波市级、县级示范合作社以及农机作业公司;鼓励特色产业农机服务组织创建规范化合作社;重点培育设施育苗、果蔬种植、林特产业的合作社,壮大农机合作社队伍。2016年,慈溪市创建宁波市级示范社1家、宁波系统示范社4家,慈溪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做好G20期间农机行业环境保障工作,完成停用50%非道路移动机械任务,确保G20期间农机污染排放得到控制。
  【农机安全生产】
  2016年,慈溪市农机管理站(局)联合市交警大队下发《关于开展慈溪市第二轮外省籍拖拉机及驾驶人专项整治的通知》,巩固整治成果。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开展路面执法和安全宣传教育,外省籍拖拉机备案数量平稳增加,全年新增备案外省籍拖拉机号牌车辆84辆,备案总数1392辆。查处外省籍拖拉机及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185起。G20期间联合交警、运管等部门开展上道路拖拉机临时整治管控行动,防止拖拉机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上道路拖拉机及驻慈外省籍拖拉机驶入杭州核心区,期间查处拖拉机违法行为50起,其中暂扣车辆29辆。
  【农机培训】
  2016年,慈溪市农机管理站(局)开展上道路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安全、农技干部业务等培训工作。全年培训人员3273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350人次,农机技术人员244人次,农机监理人员15人次,农机操作人员2471人次。
  (市农机管理站)
  新农村建设
  【概况】
  2016年,慈溪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宁波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4亿元,同比增长1.8%;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7.06亿元,村均23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47元,同比增长8.2%。连续七年获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慈溪名列全省第二位、全国前十位。
  【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改革】
  2016年,全市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健全组织体系和市镇两级农合联运行机制。探索慈溪四海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投资经营方式。健全完善市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有22家农机服务加盟专业合作社(企业)、200多家农资经营店、10位庄稼医生入驻服务平台。全年共评定星级合作社42家。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代理制度。组织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培训沙龙,举办慈溪市首届网络年货节。与顺丰速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物流企业参与农村快递和农产品电商物流服务,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与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和杭州果品批发市场签订“农批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强联合、搭平台、推名果”系列活动之助推杨梅节、葡萄节系列活动。新组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资金互助会3家,累计成立资金互助会11家,实施贷款1150万元。有33户杨梅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签订保险合同,参保面积257.73公顷,总赔款金额为62.51万元。制定出台《慈溪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和《慈溪市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暂行办法》等,累计发放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8笔1976万元,惠及农户60余户。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土地确权测绘的村数镇(街道)16个,测绘村260个,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76.3%。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2016年,进场交易项目27宗,交易金额2296.39万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4个镇的农村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基本完成。
  【美丽乡村建设】
  2016年,慈溪市制定出台“十三五”期间提升乡村品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五年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制定分类创建申报办法。龙山镇潘岙村等25个美丽宜居村完成建设项目立项工作;龙山镇西门外村等15个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村;龙山镇山下村等11个村为美丽乡村精品村。组织召开美丽乡村第4批中心村工作交流会。制订印发《关于明确“农房两改”及“十二五”期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市级财政扶持政策相关要求的通知》,全年累计兑现2016年度美丽乡村和“农房两改”项目政策扶持资金8204.38万元。全年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出台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全年实施25个村(社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受益户数20629户。深入建设“森林慈溪”,大力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2016年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20公顷,新植银杏、红枫等珍贵树种10万株。
  【发展集体经济】
  2016年,全市发展物业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农贸市场、外口公寓、标准厂房等二三产物业用房。探索镇村合作、村村合作、村民合作、村企合作四种模式,确保村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慈溪龙山兰屿农庄被认定为第九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观海卫双湖村被认定为省级农家客栈(民宿)集聚村。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20。完善村专职干部经费、治安经费、社区经费、公用经费等村级组织四项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全年对全市150个村下拨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975万元。指导督促第三轮的财政补助村开工建设,引导补助村购买三产物业用房。32个补助村中有13个村实施补助项目,累计下拨市级财政补助1260万元。其中有11个村的11个建设项目完工或购买;有2个村2个项目开工建设。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建立历年留用地台账和2014年以来留用地台账。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商议起草制定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村历史留用地指标货币兑现方案,累计下拨货币安置资金962万元。完成2016年村发展留用地货币兑现方案初稿。
  (市农办)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慈溪年鉴2017》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16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书中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工业、功能区、商贸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