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860
颗粒名称: 机构编制工作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68-70
摘要: 本文记述2016年慈溪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概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启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扩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试点等。
关键词: 慈溪市 中国共产党委员会 机构编制工作

内容

【概况】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宁波市编委办工作部署,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提升改革发展服务水平。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深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督促、指导2016年度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完成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专项督查、专项自查工作。根据宁波市政府第233令《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的决定》,督促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等7个部门做好12个委托下放许可事项的承接。制定出台《市政府部门职责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的配置与调整、部门职责分工的协商协调、部门职责的履行等,做好旅游、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在非通航水域水上活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职责争议调处。
  【启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2016年,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举行综合行政执法局授牌仪式。印发《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慈溪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突出职能划转,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共划转增加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编制5名、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10名,最大程度保证执法监管一线编制数,用于一线执法人员的编制不少于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编制总数的85%,确保执法重心下移与一线执法力量相匹配。
  【完成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在对镇(街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突出把握“转职能、强能效,调结构、稳发展,建平台、重治理”这一核心,从制度层面推动镇(街道)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市19个镇(街道)在7个基本设置机构基础上,8个较大镇(街道)增设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城区4个较大街道增设城市管理办公室,2个特大镇增设农办、环境建设管理办等机构。
  【扩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试点】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为进一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提高监管效能,首次在市场监管局危化品经营企业中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9月中旬起在全省率先试行“双随机”抽查全程信息化监管,在2015年度企业年报和公示信息抽查中予以实施。市编委办为主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相关文件起草、汇总、统计等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21个部门(单位)报送随机抽查事项226项;有17个部门(单位)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有17个部门(单位)建立随机抽查监管细则(办法);有16个部门(单位)实施随机抽查事项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
  【清单工作】
  2016年,全市18个镇(街道)(不含庵东镇)合计公布权力21492项,涉及镇(街道)法定权力、驻场办理、承接委托下放、审核转报四类权力1516项。18个镇(街道)(不含庵东镇)合计公布主要职责162项,细化具体工作事项1026项;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91项,案例91个;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150个;基本公共服务510项,其他服务288项。市级部门权责清单工作进一步完善。截至2016年底,在权力清单方面,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慈溪平台上公布36个市级部门的本级保留、共性权力、审核转报三类权力4471项;在责任清单方面,公布38个市级部门的主要职责490项,细化具体工作事项2067项,与相关部门的职责边界101项,编写案例101个,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345项,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71项,直接提供的服务210项。
  【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工作】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组织开展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工作。印发《关于推进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工作的通知》,全市梳理1543项公共服务事项,涉及43个市级部门(单位)、260个下属事业单位、18个镇(街道)(不含庵东镇),以及行政审批中介机构和水、电国有企业,涵盖了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
  【调整优化机构编制】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在不突破核定机构和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经宁波市编委办批复同意,将原市文化商务区更名为“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重新明确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撤销鸣鹤风景开发建设办(正局级临时机构),理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古镇风景区所在地政府、旅游集团在景区规划开发建设、社会事务管理及风景名胜区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加快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要求,着手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理顺市爱卫办职能,适当配强城乡环境管理工作力量。
  【“一县一品”建设】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开展“一县一品”建设。一是减控联贯。落实事业编制精简5%要求,累计收编核减事业编制449名;加强机关工勤人员编制管理,核减机关工勤编制55名;加强对空编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用编审批的控制,空编较多的单位适当留有空编余地;满编超编单位确需进人的事项,一律提交编委讨论。严格控制新设机构,确需调整的,在机构限额内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从严掌握;撤并整合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职能弱化的事业单位。二是审管联唱。严格执行用编计划申报制度、领导职数使用申请审批制度以及机构编制年度审核制度。严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入口关,严格审核公务员、事业人员招考指标,2016年,全市共需求公务员126名,核准用编73名,减少53名。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新招聘人数,全市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共需求590名,核准用编360名,减少230名。三是内外联控。全面指导督促各机关事业单位推进编外用工清理规范工作,实行编外用工“指标化”管理。会同市纪委制定出台《机关事业单位正风肃纪与减编控编联动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内编外人浮于事、人事管理涣散、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低下、违反机关作风效能行为的,一经查实或被纪检部门通报,采取核减或一定年限内冻结编制(指标)的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加以严管。结合市纪监检查通报结果,对3名违规人员所在单位实施编制减控。四是改革联攻。加大改革攻坚克难力度,推进自行设置正局级临时机构的整改,撤销1家,收回7个事业编制。针对镇(街道)编制紧张、经济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会同组织部、人社局等部门实施“百名紧缺经济管理人才”三年培养计划,大力储备高素质经管人才,2016年通过集中注入的办法,增加34名事业编制。五是上下联调。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平台,完善部门之间的配合约束机制,建立组织、纪检(监察)、机构编制、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等部门间编内编外控编减编工作联动协调监督机制,做好编内编外控编减编联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借助专业审计力量,参与相关镇(街道)和市级部门等单位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对超编、超职数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整改不到位的在年度机构编制目标管理考核中酌情扣分,确保审计结果运用到位。截至2016年底,发现3家单位未经申请使用中层职数;1家在挂牌机构中任命中层。经过提醒,4家单位都及时纠正。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2016年,慈溪市编委办在市文化馆和市图书馆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完成全市401家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公示,公示率100%。组织40余名新任事业单位法人赴省委党校进行培训,提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履职能力。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慈溪年鉴2017》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16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书中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工业、功能区、商贸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劲松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