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793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F126
页数: 13
页码: 269-2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慈溪市社会生活包含城乡居民生活、社会保障、民政事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等。
关键词: 慈溪市 人口 民生

内容

城乡居民生活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万元,同比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万元,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连续九年缩小,由2006年的2.26∶1缩小到2015年的1.73∶1。【城镇常住居民收入】2015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53万元,同比增长7.8%,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5%,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25万元,同比增长6.4%,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5%,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021元,同比增长10.3%,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432元,同比增长14.8%,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5%,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
  【农村常住居民收入】
  2016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0万元,同比增长8.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5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719元,同比增长8.1%,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和转移净收入3609元,增长14.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0.5%。其中,财产净收入人均1247元,同比增长7.3%。转移性净收入人均2362元,同比增长19.1%。
  【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
  2015年,慈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万元,同比微增0.2%。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四升四降”的格局。其中,教育文化娱乐较快增长;食品烟酒、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稳定增长;医疗保健和居住类下降较多;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亦同比负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7945元,同比增长4.0%,占消费支出比重为28.6%。其中,食品类人均支出5258元,同比增长2.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3268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教育类人均支出1984元,同比增长24.1%;文化娱乐类人均支出1285元,同比增长1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交通通信类支出5392元,同比增长4.8%。交通类人均支出4244元,同比增长5.8%;通信类人均支出1148元,同比增长1.3%。
  【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
  2015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万元,同比增长2.6%。八大类消费呈现“三升三平两降”的格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三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食品烟酒、衣着、医疗保健支出与上年持平。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出现负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032元,同比增长1.4%,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790元,同比增长14.3%,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801元,同比增长93.4%。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542元,同比下降10.0%,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19.1%。其他商品和服务人均消费为444元,同比增长20.5%。
  (岑云杰李小俊)
  社会保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8.59万人、45.01万人、26.78万人、42.17万人和38.9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13万人。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9.85万人。发放社会保障卡31.5万张。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87.6%,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参合率98.38%。2015年1月起,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管理职能由卫生部门整体移交人力社保部门,实现医保管理职能统一。
  【基本社会保险政策】
  2015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出台《慈溪市人民政府转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2016年度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关于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慢性病门诊用药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文件,完善社会保险政策。调整工伤保险费率。统一调整行业的工伤风险类别,将工伤风险类别细化为8类,相应调整行业差别费率档次和浮动费率办法。
  【推进全民社保】
  2015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成参保登记户调查工作,涉及13.74万人,登记率和调查完成率100%。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413家机关事业单位2.95万名人员的信息采集和审核工作。推进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年新增转保7412人。实施《慈溪市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将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全年有474个建筑施工项目参保,参保人员1.14万人。完成“老农保”清理并轨,有8.19万名参保人员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待遇】
  2015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1962.70元,比调整前增加209.46元,涉及10.5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9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210元,从原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轨到社会养老保险且未叠加享受其他养老保障待遇人员增发每人每月30元,涉及17.3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1500元,城乡居保不缴费仅享受基础养老金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150元,其他相关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每人300元,涉及28.60万人,发放金额2亿余元。
  【社保基金阳光监管】
  2015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出台《慈溪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内控管理和监督指导意见》以及配套办法。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检查行动。推进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智能提醒系统和智能审核系统在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实施中药饮片帖均费用控制,对规定外费用按比例核减,实行帖均费用每月排名通报,遏制中药饮片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总额预算付费管理制度,对付费管理执行不到位的医疗机构给予及时指导和沟通。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付费运行情况总体平稳。
  (市人力社保局)
  民政事务
  【概况】
  2015年,慈溪市民政局履行保障基本民生、优化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三大民政职能,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出台《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至2015年,全市共建有避灾安置场所230家,面积15.07万平方米。村(社区)级避灾安置场所覆盖率70%。城乡避灾安置场所标示牌、指示牌设置率100%。建成宁波市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66个。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第三轮行政区域陆域界线联检工作。受理地名牌类案件154件,设置地名标志9284块。编辑出版《乡里坐标——慈溪市地名文化文集》。开展浙江省千年古村落申报和“最美地名故事”征集。创优民政行政服务窗口形象,办结行政审批688件。婚登窗口办理1.71万件,其中结婚登记5580对、离婚登记1789对。规范收养登记管理,共登记私自收养家庭125个。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实施意见》,全市共有孤儿92人,其中福利院集中供养48人、散居44人。落实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市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5041人,共发放残疾人生活保障金2722.4万元。全市电脑彩票开机191台,电脑型福利彩票、“中福在线”“刮刮乐”三种彩票共计实现销售3.19亿元,筹集社会公益金9555万元,总体销量与上年持平。全市共有福利企业11家,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3亿元,安置残疾职工月平均数439人。在省、宁波市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均获得先进。
  【优抚安置和双拥】
  2015年,全市投入100余万元完成市纪念馆广场整治工作,启动纪念馆整体改造前期工程。做好各类抚恤补助、革命功臣帮扶金、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等优抚政策落实工作,共计发放抚恤金1.03亿元。完成2014年度435名冬季退役士兵报到接收工作,2015年度8名春季转业士官安置与389名秋季退役士兵接收工作。为312名退役士兵设置“订单式”培训课程,300余人通过专场招聘会等形式达成就业意向。取消13名不符合领取优抚资金资格和待遇人员,追回资金2.20万元。市民政局被评为百日维稳攻坚大会战先进单位。
  【社会救助】
  2015年,慈溪市民政局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和《慈溪市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建立市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救助发现报告、快速响应及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低保对象动态退出机制,全市共有城乡低保5052户6944人,2015年新增低保325户411人,注销507户1509人,年度发放生活保障金3923.98万元。落实助医、助学、助房、助老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累计助医31.03万人次,助房78户,助学837人次。发放专项救助资金4371万元,临时生活救助449户,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109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221万元。对各类专项救助审批实行“逢进必核”,共计核对4207户1.03万人次,复核1.56万户2.28万人。
  【社区和基层民主建设】
  2015年,慈溪市民政局推进社区用房达标工程,共解决社区用房27处,落实用房面积近2万平方米。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全市社工持证比例41.8%。《走进社区》专栏全年播出82期。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培育服务品牌39个。出台《关于在城市社区推行“居民议事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基本形成“一镇(街道)一示范村(社区)”格局。指导完成全市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的制订修订工作。组织开展第十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前期调研。2015年,市社区工作荣获中国社区发展奖。
  【社会组织管理】
  2015年,慈溪市民政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镇(街道)级市社会组织服务平台18个,备案基层社会组织1152家,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988个,其中社会团体30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79个,基金会2个,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6.8个。启动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投入50万元资助公益项目24个,受益群众2万余人。公布2015年度具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新认定社会组织32家,全市社会组织获得该资质数61家。依法开展年检和执法工作,参检社会组织891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9起。规范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共参评社会组织106家,其中3A级以上31家,累计获评3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154个。
  【养老服务】
  2015年,恭和苑正式投入运营。阳光老年城亲和苑(A区块一期)主体7栋养老楼全部结顶,启动室内外装修。新建45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启动试运行。全年共建成养老日间照料中心77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31个,养老机构17家,有养老床位5176张,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3A级养老机构25家,养老护理员持证比例84%,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覆盖率100%。全年评估养老服务需求3000余人次,发放补贴300万元,对3.92万名老年人发放老龄津贴2570万元。全市三家定点托养机构共入住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511人,供养率100%,39名低保失能失智老人入住托养机构。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8000余名老年人提供餐饮、生活照料等政府保障服务共计61万小时。组织开展老年戏曲演唱大奖赛、“养寿大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成立市老年电视大学,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市老年基金会累计收到社会捐助款2298万元。2015年,市民政局被评为年度惠民项目先进集体,获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模范单位”称号。
  【殡葬管理】
  2015年,慈溪市殡仪馆改造一区工程竣工,殡仪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前期招标,共火化遗体7311具,火化率100。建立24小时巡查、有奖举报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全年共拆除“三沿五区”坟墓2008穴。推广生态节地葬法,生态入葬覆盖行政村率100%,绿化覆盖率85%以上,新建公益性墓地2个。
  【移民安置】
  2015年,慈溪市完成第一批移民127户376人安置各项工作。第二批移民50户141人全部完成建房及户籍迁移、生产用地分配等工作。第三批15个安置点全部建设完成,顺利迁移188户566人。全年下拨移民直补资金500万元,涉及移民7530名,确定后扶及解困项目36个,涉及帮扶资金586万元。
  (戴雯颖)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执行“一把手”负总责、目标责任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全年共出生7423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07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划生育率为97.28%。全市多孩违法生育率为0.31%。“单独二孩”政策平稳有序实施,全年办理再生育审批2111件,其中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1347件,“单独”1239例,特殊情况生育125件。市、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职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依法依规做好征收工作,提高征收兑现率。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2015年,全市孕前及怀孕14周前审批率85%。开展部门联合执法100余次,查实“两非”案件27件,收缴器械、药品38箱(袋),罚款32.89万元。查实群众举报22起,兑现奖励经费4.60万元。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有7852对夫妇受检,目标人群受检率为98.1%。推进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和“两癌”筛查工作,累计开展TCT宫颈癌筛查3966名,三级随访服务43.70万人次,随访服务率95.87%。建立生殖健康档案18.42万人次。全市登记流入人口98.50万人。流入人口出生7751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登记管理率95.31%。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掌握率100%。流出(省外)已婚育龄妇女登记管理率95%。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10.32(其中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106.28、流动人口生性别比114.52),比上年同期下降1.62个百分比,低于考核指标1.25个百分比。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
  2015年,全市补办证件345人,落实补救措施2515人。办理一孩服务证427人。与53个地、县级卫计部门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作协议书,开展区域协作活动150批次。整合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生困难家庭特别扶助、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特别扶助等政策。全市新增奖扶5882人,其中特扶146人,累计享受人数2.70万人。发放奖励扶助金4026.84万元,其他计生困难家庭发放各类补助1081人次,发放经费101.40万元。
  【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安康综合保险工程】
  2015年,全市累计为326位60周岁以上的老人办理安康综合保险。实施青春期健康项目五年规划。推动项目进村入企进家庭。累计开展PLA培训1050场次,1.06万名校内外青少年和320名家长接受培训服务。拓展惠及社会弱势群体和计生特殊家庭的帮扶工作,累计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帮扶430户。
  (市卫生计生局)
  民族宗教事务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共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7348人,民族成分31个,以壮族居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9.60万人,涉及44个少数民族,以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为主,主要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5万人。全年为152名少数民族中考考生和61名高考考生出具证明,涉及民族成分19个,以壮族、布依族考生居多。全市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基督教43处、天主教23处、佛教20处。可统计的信教群众7.20万人,其中基督教信徒、天主教信徒分别占宁波市总数的50%和80%。有天主教神职人员14人,基督教教职人员118人,佛教僧尼222人。
  【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建设】
  2015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制作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专题宣传片,通过现实事例反映基层民族工作建设情况。6月28日,国家民委东部沿海城市创建活动互观互检活动在崇寿镇傅家路村举行。由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陈乐齐带队的观检组一行16人,听取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汇报,考察观摩崇寿镇傅家路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发展致富工作】
  2015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通过立项申报、实地审核、部门联合会审、公示等程序,共确立16个少数民族发展项目,下发补助资金
  32.60万元,给予生产和技术上的指导。对10名具有本市户籍且当年度考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1名具有本市户籍、因病因灾导致家庭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共计11人发放助学资金3.20万元。
  【推进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2015年,慈溪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7月15日,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相继出台《关于建立村(社区)与宗教(民间信仰)场所互动机制、深化宗教工作“五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人员、活动相关管理制度。
  【佛教协会换届】
  2015年11月6日,慈溪市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代表65人,选举产生慈溪市佛教协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会长释宗立,副会长4人,部署佛教协会之后5年的工作任务。
  【宗教场所安全管理】
  2015年4月29日,组织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培训会,各宗教团体秘书长以上人员、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及安全员、各镇(街道)统战干事共约200人参加培训。全市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消防演练,佛教场所文明敬香专项督查。组织各宗教团体召开“平安慈溪”宣传推进会及“共建和谐宗教”、宗教场所与村(社区)互动长效机制等专题座谈会,受教育群众近万人。开展反邪教宣传周活动,通过在各镇(街道)的主要道路及宗教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反邪教宣传横幅,在黑板报、宣传窗开辟反邪教宣传专栏,发放反邪教法制宣传手册等形式营造活动氛围。
  【加强宗教文化建设】
  2015年5月28日,五磊讲寺举办恢复开放3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包括“谛闲大师与民国佛教研讨”在内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法师200余人。10月27日、28日,伏龙寺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弘一大师诞辰135周年系列活动;演出话剧《最后之胜利》两场,举办药师文化研讨会和“抗战及弘一文化书画展”,举行抗战阵亡将士超度法会等活动。
  流动人口服务
  【概况】
  2015年,慈溪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总数84.41万人,同比减少3.33万人,减少幅度为3.8%;其中16周岁以下流动人口11.79万人,同比减少了0.83万人,减少幅度为5.97%。【减量提质】2015年,慈溪市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序调控流动人口总量推动素质提升的意见(试行)》。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流动人口“减量提质”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在全市相关会议上对“减量提质”进行工作部署,推进流动人口“减量提质”工作。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或副主任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开展流动人口积分制公共服务课题研究,探索慈溪流动人口积分制公共服务模式。在企业车间、客运车站、出租房屋、建筑工地、劳务市场、公复场所等地开展流动人口综合信息抽样调查,研究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加强与流动人口集中输出地政府之间的双向服务管理协作,与四川省宜宾市以及筠连县、南溪区等地开展工作对接交接,并与筠连县签订“配合密切、服务互动、管理互补、信息互通、体制完善”的双向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全年与10个流动人口集中地政府建立双向协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加快实施“四换工程”推动工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在家电装配、轴承制造等6个行业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基础上,增加“喷漆自动化、检测自动化、数控加工自动化”等改造提升。全年,市本级在建“机器换人”技改项目359个,完成投资88亿元,减少劳动用工1.10万个左右;预计2015年全市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4.10万元/人,同比提高10.1%;工业增加值用工为0.071人/万元,同比下降9%。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综合运用限电、控贷等手段,倒逼“七小产能”、化纤等高耗能、废塑料、高污染的企业转型升级。按照“关、停、改、拆”的原则,实施“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的专项整治,规范提升“低小散”产业。全市共关闭取缔“合用场所”1.29万家,强制拆除1429家,完成整改1.75万家,劝返低素质流动人口2万余人。推进市场园区建设,清理淘汰低层次地摊市场,取缔中心城区6个地摊马路市场。推进“个转企”工程,压缩流动人口在低端业态的就业空间,目前全市有2389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全市与流动人口集中输出地550多所职技院校建立长期协作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100多份,2015年引进各类职技院校毕业生2000余人。全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7.75万人,双证制成人高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训1760人,各级成入学校(社区学校)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人次的12.2%。指导各级技能大师开展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技能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宁波市级3家,市级3家。对5.20万名外来人员开展现代公民素质培训。定期对162家重点监测企业进行用工监测。全年初级及以上技能人数在外来劳动力的占比增长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在外来劳动力的占比增长1%。
  【综合治理】
  2015年,全市有流动人口综管员1595人,人均年投入经费4.73万元。全市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率96.4%,登记信息准确率90.2%,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99.15%。运用“流管通”,实施“传统+科技”的双线程信息采集模式,配备“流管通”1467台。实行流动人口管理关口前移,重点对流动人口聚居点以及网吧、歌舞厅、公复场所等治安乱点、管理难点进行定期检查。2015年,流动人口刑事作案人员在年度流动人口的占比小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制定下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群租房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成立市级专项督查组。对14.90万户、57.90万间出租房屋完成全面排查,发现存在各类隐患的群租房4687户3.29万间,其中涉及消防隐患问题突出的群租房3928户3.04万间。对出租房屋实施分类挂牌亮化管控制度。试点开展“出租房屋委托租赁”模式。实现“以房管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签订率100%。对拒不整改的出租房屋业主,采取行政罚款、停电停水等处罚措施。
  【提高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2015年,市流动人口局督促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租赁经营企业、建筑业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管理台账,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99%。实施“双网四色”监管,推行“片警制”网格化监管模式,对纳入网格的2.30万家企业的工资发放等用工信息进行采集。对工资发放情况实行常态化检查,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全年,开展劳动保障专项巡视监察9次,检查用人单位1.15万家,涉及职工46.70万人。依法处理47起用人单位欠薪事件,追发工资待遇1837.10万元,涉及人员399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329件,其中市本级877件,涉及劳动者1085人,涉案金额1753.54万元。劳动监察案件结案率100%,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仲裁案件结案率98.3%。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各类社会保险25万人。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先行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制定出台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使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体系。全市共有193个建筑施工项目9138人参保。2997家建工会企业基本实现参与创建全覆盖,其中5家获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表彰,宁波市级表彰50家。建工会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年市级和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覆盖面90%,外来务工人员工会会员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全年全市义务教育段流动人口子女就读4.02万人,同比减少4263人,减少幅度9.6%;其中新入学的流动人口子女5635人,同比减少1502人,减少幅度21.05%。推行流动人口免费服务“一卡通”,落实免费四项手术、免费孕怀情监测服务,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95%。全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率95.31%,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登记率95%,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掌握率95%。发挥基层公共卫生网络作用,加强流动人口重大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子女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流动人口子女计划免疫接种率97.5%。制定出台《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的实施意见》,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设立财政扶持政策,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全年下拨财政补助562万元。将优秀流动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流动人口符合积分落户条件,可享受公共租赁房。
  【推进融合组织建设】
  2015年,慈溪市和谐促进会会员8.6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会员4.30万人,建设需求服务站504个。各村级和谐促进会共组织开展体育活动3851场次,义务巡逻9.80万人次,志愿者服务5.60万人次,矛盾化解3715场次。招募25名优秀流动人口担任和谐促进会专职驻会副会长,和谐促进会有人办会、有人理会。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对和谐促进会会长、副会长,和谐促进会骨干会员、联谊员进行法律法规、矛盾化解、安全监管、消防知识等培训。组建义务维修、治安巡防、文明出行、环境维护等8个市级流动人口志愿服务团。全市流动人口100人以上的286个村(社区)组建“流动人口志愿者服务队”,建成率83%,招募流动人口志愿者1万余名。组织开展“热爱新家乡、建设新慈溪”主题志愿服务行动及“小候鸟”关爱行动。免费开放村落文化宫、图书馆等场地,为“小候鸟”提供文化体育场所。开展暑期“小候鸟”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年“小候鸟”意外死亡事故为零。组织1000余名优秀流动人口参与合用场所排摸巡查、宣讲政策等工作,上门劝导流动人口经营业主2500余次,开展就业帮助1000余人。组织流动人口进行巡河、清理等志愿活动,4000多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流动人口成为“五水共治”志愿者。
  (市流动人口局)
  老龄工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60周岁及以上老人24.61万人,占总人口的23.5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6.53万人,占总人口的15.79%;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3.92万人,占总人口的3.74%。市老龄办被评为2015年度省老龄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基层老龄工作】
  2015年,慈溪市老龄办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评选表彰潘友章等100位优秀老年志愿者。规范建设老年人协会,组织召开全市老年人协会会长培训暨老年志愿“三护行动”(爱护家园、照护同伴、呵护少年)经验交流会。
  【老年人权益保障】
  2015年,慈溪市老龄办开展敬老月活动,营造尊老敬老氛围。办理高龄老人优待证2.18万本。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维权信访4人次。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25件。向3.92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567.83万元。
  【老年文体活动】
  2015年,慈溪市老龄办联合市文广局、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举办市“恭和杯”老年人戏曲演唱大奖赛。联合市卫生计生局、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委老干部局等有关单位开展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慈溪日报社等有关单位组织开展2015“微孝圆梦”公益助老行动,共收集到老年人微心愿109个,筛选出98个,完成100%。联合市文明办、慈航公益服务中心推出“相伴夕阳,温暖同行”黄手环免费发放爱心行动。联合《慈溪日报》在全市开展“养寿大家庭”推选活动,开辟专栏进行报道。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如“老戏迷赏越剧”专场演出、文艺演出、健康体检、老年人休闲体育比赛等。
  【“华龄乐学”工程】
  2015年,慈溪市老龄办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抓好基层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召开全市老年教育辅导员座谈会,交流办学情况。新锦堂老年大学投入使用,首批招生4个班级。市老年电视大学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开展老年特色教育,在民办培训机构开设老年舞蹈、书画、电脑课程,招录老年学员397名,占市老年大学的20%。
  【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2015年,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238.35万元,累计资金2649.97万元。全年各类助老支出284.75万元,改善基层老年活动设施。2015年被评为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
  (叶碧群)
  关心下一代工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19个镇(街道)、355个行政村(社区)、4个市级机关、147个中小学校、576家民营企业设有关工委。周巷镇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思想道德教育】
  2015年,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32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90万人次,印发资料7.70万份。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19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60万人次。组织“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107场次,参与青少年4.10万人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参与青少年15万人次。
  【银发帮困助学】
  2015年,慈溪市关工委参与捐款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3420人,募集善款24.80万元,结对青少年660人。慈溪农村商业银行把捐助的“和美关爱资金”由每年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提供“和美”借记卡项目捐资9000元。市关工委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218名学生,发放奖学助学资金10.90万元。
  【法制教育】
  2015年,慈溪市关工委开展法制宣讲22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7万人次。234名“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活动197场次。117个村(社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村(社区)、学校”创建活动。组织网吧义务监督594次。
  【科技教育】
  2015年,慈溪市关工委举办年轻经营管理人员培训15期,参与青少年1200人次。组织农业科技下乡89场次,受教育6500人次。卫生保健线进学校开展卫生防病检查指导126次,举办健康教育课82场次,共创建“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15所,保持全国各县(市、区)首位。
  【假日学校与校外阵地】
  2015年,全市开设暑期假日学校164家,接收青少年6991人,各类志愿者1819人。评选示范假日学校76家、办学先进工作者249名。新建校外教育阵地25个,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法制教育、生态环保、农业科普、健康科普、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国防教育等。
  (叶培雪)
  残疾人事业
  【概况】
  2015年,慈溪市核发残疾人证2344本,注销692本,持证残疾人总数2.87万人。全年,基本生活保障受益残疾人1.45万人次,完成市惠民项目目标任务的111.3%。康复服务受益残疾人6364人次,完成市惠民项目目标任务的113.6%。托(安)养工程受益残疾人4439名,完成市惠民项目目标任务的201.8%。就业培训工程受益残疾人6022名,完成市惠民项目目标任务的100.4%。
  【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
  2015年,慈溪市建成市残疾人康复指导服务中心,开展“心贴心康服”试点,实现辅具适配“互联网+”,完善精残救助工作。出台《慈溪市精神残疾人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救助办法》。指导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家。建立残疾人手工作品展示室和四个职业培训(见习)基地,新增2家残疾人扶贫基地。
  【残疾人事业基层组织建设】
  2015年,慈溪市残联加强青年干部培养,成立市残联青年读书会。开展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2015年,配备村级专职委员345名,配备率91%。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和志愿者业务培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办理程序的通知》。出台《关于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实施意见》,成立市残疾人法律救助站。规范信访工作流程,保持100%的答复率和办结率。【教育宣传工作】2015年,市残联在各级各类媒体刊播稿件280余篇(条)。办好电视台双语新闻和电台“爱心有约”残疾人专题节目。评选全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制定《残疾人事业信息员考核奖励办法》,促进基层宣传信息员建设。成立市残疾人无障·爱书画沙龙并创建为“宁波市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团队”。开展“点亮智慧·传递爱心”的免费赠书和网上赠书活动。举办“我心中的无障·爱”短文短语评选和市首届聋人运动会游泳比赛。市“心贴心”助残志愿服务队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密切合作,筹划春节、爱耳日、全国助残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助残公益志愿活动。叶慧萍、邹岳法和邹建立在省第六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暨首届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上获得佳绩。组建市聋人篮球队,在宁波市第二届聋人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获得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五名。游泳运动员姚攒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4金2银1铜。
  (王志愿)
  老年人体育
  【概况】
  2015年,慈溪市老年人体协选拔市级活动骨干参加省、宁波市培训班9期,培养一级裁判及教练员4人、二级裁判及教练员18人。举办市级各类培训班9期,受训人员580余人。安排各类竞赛交流活动10次,有1400余名老年人参加。举办2次“巾帼杯”和行政村门球比赛。市老年体协活动中心全年接待参加活动的老年人1.80万人次。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重阳等节假日,举行桥牌、竞技麻将、乒乓球、门球等比赛。市老年体协市级机关分会全年安排登山、自行车、乒乓球、门球、气排球、双红心等竞赛交流活动6次,分别由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邮政局机关分会和市级机关分会承办。全年有15.60万名老年人参加经常性的健身活动,占全市老年总人口的63.4%。市老年体协成功创建成5A级社团。
  【组队参赛宁波市第八届老运会】
  2015年,宁波市第十七届运动会老年部暨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召开,共设13个项目,慈溪市报名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与展示。组成男、女17支代表队,共计186名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获得金奖12个,分别为钓鱼第一,健身秧歌第一、第二,门球第二,柔力球(竞技)第二,中国象棋第三,快乐舞步健身操第三,乒乓球第三,地掷球第三,男子气排球第四,桥牌第四,柔力球(套路)第四。获得银奖4个,分别为气排球(女子)、健身球操(女子)、太极拳(剑)、健身气功。铜奖1个,为健身球操(男子)。丁同轩(新浦)获得中国象棋个人第一名。胡慧珍(宗汉)、孙素珍(横河)获柔力球(套路)双人自选套路第二名。气排球(女子)队、健身球操(男、女)队、健身秧歌队(一队、二队)获大会道德风尚奖。宁波市第八届老运会健身秧歌项目由慈溪市老年人体协承办,被授予最佳组织奖和最佳赛区奖。
  【老年体协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11月10日,市老年体协成立30周年纪念暨老年体育展示大会在市体育馆举行。
  全市各镇(街道)、市老年大学、市老年活动中心的老年体育骨干2200余人参加会议和健身展示演出。省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杜兆年、秘书长潘善全市各镇(街道)、市老年大学、市老年活动中心的老年体育骨干2200余人参加会议和健身展示演出。省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杜兆年、秘书长潘善泰,宁波市老体协主席洪钧杰、常务副主席金三叙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有21支健身队伍900余人参加老年体育展示。编辑出版《慈溪老年体育30周年纪念册》。举办老年体育摄影展板评选。
  【健身健康知识宣传】
  2015年,慈溪市老年人体协编印《慈溪老年体育》12期,采用稿件302余件,向上级老年体协报送信息。全年开展健身健康知识讲座316次,受教育人数3万余人次。组织专家下农村、进社区、到企业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咨询活动3次,受惠中老年人1200余人次。发放健康书籍1000本,折页3500余份;《营养健康》报纸2万余份;《营养与健康》杂志300份。撰写体育锻炼学术文章12篇。科研委组织活动4次。
  (岑士权)
  慈善事业
  【概况】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8820.70万元。救助及公益支出1.26亿元。救助8.56万人次,其中助医2.88万人次、助学4124人次、助困1.62万人次、助老3.35万人次、助残2872人次、赈灾35人次。以“五水共治”为主的公益支出项目33个。全年善款支出为历史最高水平。
  【慈善宣传】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23日,全市举行慈善之星、捐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5月10—20日,借助慈溪电视台传媒在50多个电视频道上以字幕形式宣传国务院文件精神。在《告全市人民劝募公开信》上宣传国务院文件精神,通过互联网发向全社会;通过邮政投递将5万份公开信送到村、社区、机关等各订报单位、家庭。海通宏志助学项目与庆典结合,把慈善助学融入庆典活动。坎墩街道慈善分会购买40把轮椅,租借给各村老年活动室使用;把20套音响赠送给各村,用于群众跳广场舞健身。邀请全市文艺创作人员创作具有乡土特色的慈善节目,向社会进行巡回宣传演出。
  【慈善活动】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从省、宁波市、慈溪市三个层面承办慈善评选的推荐、表彰、宣传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的有公牛集团等28家单位获慈善之星奖;市丰之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38个单位、个人获慈善捐款先进单位(个人)奖。周巷等4个镇(街道)获慈善工作先进单位奖。公牛集团等10个有限公司和个人获得宁波市第四届慈善奖,受到宁波市政府表彰。胜山镇获省万村帮扶基金工程优胜奖。周巷三江口村获省慈善村奖。钱海军等3名个人获省五星级义工称号。市慈善总会编发《慈溪慈善》简报14期。慈溪慈善网站共发信息91条,公布1404个单位和693名个人的捐款信息。通过慈溪党政信息网、《慈溪日报》和《宁波慈善信息》《大爱》杂志共发表文章、报道和信息96篇(条)。周巷镇三江口村党总支发动村民慈善捐款,全村2472户有2005户参与捐款活动,占全村的81.1%,全年共募集善款209.80万元。观海卫、胜山、匡堰、白沙路、坎墩、崇寿、逍林等镇(街道)相继开展慈善村创建活动。长河镇浙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良连续9年捐款敬百岁老人,2015年重阳节捐款57万元,向全市95位百岁老人每人赠送荣誉金6000元。逍林镇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良以已故母亲的名义捐款2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定向用于逍林联明村贫困群众的助医助学助困。龙山镇同步带有限公司创二代林胤总经理,2015年冠名捐款300万元,每年捐款3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本镇龙头场村民的大病医疗救助,10万元用于市、镇贫困户的癌症及泰,宁波市老体协主席洪钧杰、常务副主席金三叙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有21支健身队伍900余人参加老年体育展示。编辑出版《慈溪老年体育30周年纪念册》。举办老年体育摄影展板评选。
  【健身健康知识宣传】
  2015年,慈溪市老年人体协编印《慈溪老年体育》12期,采用稿件302余件,向上级老年体协报送信息。全年开展健身健康知识讲座316次,受教育人数3万余人次。组织专家下农村、进社区、到企业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咨询活动3次,受惠中老年人1200余人次。发放健康书籍1000本,折页3500余份;《营养健康》报纸2万余份;《营养与健康》杂志300份。撰写体育锻炼学术文章12篇。科研委组织活动4次。
  (岑士权)
  慈善事业
  【概况】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8820.70万元。救助及公益支出1.26亿元。救助8.56万人次,其中助医2.88万人次、助学4124人次、助困1.62万人次、助老3.35万人次、助残2872人次、赈灾35人次。以“五水共治”为主的公益支出项目33个。全年善款支出为历史最高水平。
  【慈善宣传】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23日,全市举行慈善之星、捐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5月10—20日,借助慈溪电视台传媒在50多个电视频道上以字幕形式宣传国务院文件精神。在《告全市人民劝募公开信》上宣传国务院文件精神,通过互联网发向全社会;通过邮政投递将5万份公开信送到村、社区、机关等各订报单位、家庭。海通宏志助学项目与庆典结合,把慈善助学融入庆典活动。坎墩街道慈善分会购买40把轮椅,租借给各村老年活动室使用;把20套音响赠送给各村,用于群众跳广场舞健身。邀请全市文艺创作人员创作具有乡土特色的慈善节目,向社会进行巡回宣传演出。
  【慈善活动】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从省、宁波市、慈溪市三个层面承办慈善评选的推荐、表彰、宣传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的有公牛集团等28家单位获慈善之星奖;市丰之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38个单位、个人获慈善捐款先进单位(个人)奖。周巷等4个镇(街道)获慈善工作先进单位奖。公牛集团等10个有限公司和个人获得宁波市第四届慈善奖,受到宁波市政府表彰。胜山镇获省万村帮扶基金工程优胜奖。周巷三江口村获省慈善村奖。钱海军等3名个人获省五星级义工称号。市慈善总会编发《慈溪慈善》简报14期。慈溪慈善网站共发信息91条,公布1404个单位和693名个人的捐款信息。通过慈溪党政信息网、《慈溪日报》和《宁波慈善信息》《大爱》杂志共发表文章、报道和信息96篇(条)。周巷镇三江口村党总支发动村民慈善捐款,全村2472户有2005户参与捐款活动,占全村的81.1%,全年共募集善款209.80万元。观海卫、胜山、匡堰、白沙路、坎墩、崇寿、逍林等镇(街道)相继开展慈善村创建活动。长河镇浙江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忠良连续9年捐款敬百岁老人,2015年重阳节捐款57万元,向全市95位百岁老人每人赠送荣誉金6000元。逍林镇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良以已故母亲的名义捐款2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定向用于逍林联明村贫困群众的助医助学助困。龙山镇同步带有限公司创二代林胤总经理,2015年冠名捐款300万元,每年捐款3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本镇龙头场村民的大病医疗救助,10万元用于市、镇贫困户的癌症及尿毒症病人的医疗帮扶。2015年新增冠名签约企业13家,到期的38家企业中续订14家,共参与冠名捐款267家,捐款2724万元。匡堰镇慈善分会借助商会召开企业劝募会,商会会长宋红杰带头捐款50万元,全镇实现捐款目标153%。宗汉街道劝募8820.70万元。市级机关部门捐款813万元。公牛集团捐款360万元。慈溪农商行捐款317万元。胜山镇捐款578.30万元,实现当年目标的348%,人均捐款156元,居全市人均捐款之首。
  【慈善救助内涵】
  分类助医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与市卫生局、兴业夕阳红基金会联手,对贫困户常见病实行定额助医5415户,每户1000元。对精神病人慈善救助实行有证无证相区别,有证者由市残联负责救助,无证者由市总会救助。每人定额治疗每年600元,共397人。全年公牛爱康基金救助488人,支出399.08万元。
  安全用电关爱工程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供电局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合作帮扶实施安全用电关爱工程。103户残疾人低保户的室内线路整理改造全部竣工。这一关爱项目在全国尚属首家,成为市总会新拓展的一个扶贫助困项目亮点。
  慈善助学 2015年,全市共助学4124人,其中小学生1667人、初中生573人、高中生114人、大学生1280人、外地民工子女学生490人,总金额706.20万元。慈溪农村商业银行捐资全市性助学。庵东、坎墩、长河、周巷等许多分会,方太、海通、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各支行等企业相继举办助学金颁发仪式。全年有397位受助大学生分别向市慈善总会、镇街道慈善分会、爱心企业写来感谢信。
  助老项目 市总会对全市举办的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全面调查。投入资金近50万元,向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赠送急需添置的电气设备。
  【拓展义工网络】
  2015年,慈溪市慈善总会有镇(街道)义工委19个,社区、村义工服务站232个,各类服务基地79个。义工服务项目涵盖敬老助孤、扶贫助残、生态环保、邻里互助、交通疏导、文化传播等。钱海军、龚学明、姚云珠获省“五星级义工”称号,市慈航公益服务中心获省慈善总会“小学生放学托管服务”项目奖。
  (市慈善总会)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6

《慈溪年鉴2016》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5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