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742
颗粒名称: 经济管理与监督
分类号: F123
页数: 19
页码: 217-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慈溪市经济监督与管理包含发展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管理、地方税务、国家税务局、物价管理、市场监督等。
关键词: 慈溪市 经济 监督

内容

发展和改革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地区生产总值1137.07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一产增加值49.7亿元,增长1.3%;二产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1.0%;三产增加值431.3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4∶57.7∶3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8.96亿元,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46亿元,增长12.2%;自营进出口102.44亿美元,下降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6亿元,增长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182元、27295元,同比分别增长8.4%、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6.99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利润总额113.06亿元,同比增长37.2%。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21%、2.13%;人口自然增长率0.8‰;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运行监测】
  2015年,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市发改局”)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编写《关于慈溪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慈溪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关于慈溪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深化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月按季对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加强经济运行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按照宁波“双底线”管理调整方案,主要监测指标亮绿灯7盏,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五位。定期召开经济社会信息网络会议。开展省经济监测一体化平台提升扩容工作,扩容工业企业样本84家、服务业样本企业56家、农业样本企业14家。按季度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网上问卷调查,编发《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14期。
  【规划编制管理】
  2015年,市发改局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1+3+18”(1个规划纲要、3个区域规划、18个重点专项规划)规划体系。完成“十三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21个,形成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完成《慈溪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总体发展定位、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编制形成《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初稿,协调推进各区域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产业项目管理】
  2015年,慈溪市列入省重大工业项目1个。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1个,兆晶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非晶带材生产项目获中央投资补助1000万元。核查管理未验收中央预算内投资工业项目,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沟通反映。宁波大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石墨烯生产线新建项目(一期年产100吨)”竣工验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节水灌溉、美丽乡村各类项目前期准备、方案制订、项目申报管理等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慈溪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96亿元,同比增长13.0%,投资总量保持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其中,市级完成投资388.65亿元,同比增长16.3%,杭州湾新区完成投资330.31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78亿元,同比增长57.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0.81亿元,同比增长41.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9.37亿元,同比下降8.0%。83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4.34亿元。25个重大前期项目中宁波墨西科技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胜山至陆埠公路工程(横河—余慈界)、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转化为2016年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108个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04.35亿元。北三环东延、青少年宫北路北延安置房、新潮塘板块保障房、坎东保障房、综合商贸城等项目建成。恒威集团产业园(一期)、年产62000吨差别化涤纶短纤维、年产800万套太空零压力寝具生产线等产业项目投产。
  【海洋经济发展】
  2015年,两届海洽会签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杭州湾跨海铁路列入“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纲要”。国家海洋局在慈溪分别召开镇龙浦两侧围涂(一期)建设用海规划听证会和规划环评、论证评审会。推进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完成41家涉海企业直报工作。认定规模以上海洋新兴产业企业4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5年,慈溪市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新兴产业基金。确定规上战略性新兴企业256家(市本级220家),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例,由原行业系数法的26%调整为企业系数法的5.2%。9个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年内投资13.97亿元。
  【社会信用体系】
  2015年,慈溪市出台《2015年慈溪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外网“信用慈溪网”实现企业(个体户)等信用信息查询,党政内网“慈溪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33个职能部门共享交换信用信息268万条。出台慈溪市涉审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慈溪市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指引等文件,开展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和社会组织诚信评估。水利、安监、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设立信用“黑名单”制度。继续拓展“企业高管信用监管创新试点”工作,监管范围扩大至9万多家登记经济主体的企业高管,收录法人高管信息12.05万人次。
  【经济体制改革】
  2015年,慈溪市开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编制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任务分解表,明确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创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机制、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五大类19项改革任务。制定出台《慈溪市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慈溪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有关工作。
  【中心镇和卫星城市改革发展】
  2015年,周巷镇在年度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获得优秀,观海卫镇在宁波市卫星城市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龙山镇、逍林镇获中心镇考核优秀。4个镇分别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深化农业经营体制、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等专项改革试点。出台《关于公布中心镇扩权事项目录的通知》,下放23个市级部门的238项行政管理事项。全面启动周巷、观海卫、龙山3个镇新城开发以及逍林镇对接中心城区建设,同步加大各区域内旧城改造力度,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城联动、商住楼宇以及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贯彻省、宁波市关于创建特色小镇的总体部署,调研起草创建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
  【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2015年,市发改局制定《慈溪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开展季度专报、半年度督查和年度考核工作,完成19个主要指标和“十大行动计划”35项主要工作任务年度计划,其中7个指标提前完成专项行动计划总目标。编制《2010—2014年慈溪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华炬卢巍胡吉孙双亚黄荣)
  国有资产管理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2家,参股企业15家;总资产556.57亿元,同比增长19.98%;净资产172.22亿元,同比增长4.59%。其中,市国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总资产549.39亿元,同比增长19.70%;净资产169.57亿元,同比增长3.69%。
  【国有企业改革】
  2015年,慈溪市组建国有转贷公司(市汇溪实业公司),首期转贷周转资金6.1亿元,其中,市国投公司投入注册资本2000万元,市财政安排项目资本金2亿元,市属国有企业募集3.9亿元。创新国有企业基本账户开户银行招标模式,公开招标国有转贷公司基本账户开户银行。制定出台国有企业转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进出口公司应急转贷资金、镇(街道)应急周转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按照操作规程做好市汇溪实业公司转贷资金的日常运行工作,为有关企业转贷8.01亿元。完成建设、水务、海涂、商贸4家直属公司2014年度经营者薪酬考核工作。实施广电集团、慈溪热电厂2014年经营业绩审计与考核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热电厂改革发展工作思路,支持慈溪热电厂完成设备提标改造。
  【国有资产监管】
  2015年,慈溪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简称“市国资局”)制定《直属公司内审工作暂行规定》,审计市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国有企业。加强《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货物和服务招标采购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后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完成采购142笔。探索国有企业审计中介机构选聘机制,通过招标方式,由市国投公司统一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国有企业2014年度财务报表14家。督促国有企业开展淘汰非营运黄标车36辆。提出关于中止市政府与宁波开发投资集团合作协议的建议意见,中止原能源合作协议,协调处理甬慈能源公司相关资产评估及资产处置工作,配合市住建局做好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有关工作。审核、审批市三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转让退役出租车46辆,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转让或报废退役公交车154辆,市交通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转让闲置货车8辆,市排水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转让货车1辆,市江南道路发展有限公司报废黄标车2辆,市铁路管理处转让水泥熟料卸货机1台,市保安服务公司核销坏账6.49万元。审核、批复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核销固定资产及存货78.76万元,市万达技术防范工程有限公司报废存货7347元。审核、审批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报废公务用车5辆,其中更新3辆。严格管理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确保总量、配置标准“两不突破”。审核、申报、批复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转让房地产2处,建筑面积3518.97平方米,占地面积6722.04平方米,转让底价549.30万元。
  【融资渠道拓展】
  2015年,市国资局开展市建设平台(国有企业)融资情况调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探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会同市财政局对可转为经营性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审核、审批国有企业借款担保93笔,担保金额218.94亿元,其中市国投公司担保43笔,担保金额84.60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沟通协调,引进政策性银行应急贷款4.5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3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1.5亿元。推进市国投公司统贷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战略合作,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小额低息贷款1900万元,按期收回22笔到期借款8600万元,其中由担保公司代偿4笔2000万元。加强市国投公司企业债券的后续管理工作,兑付企业债券首次20%本金和年度利息。开展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二期、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的前期工作,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市国投公司2014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及资产核查工作。审核、批复市卫生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融资需要增加经营范围。
  【基础管理规范】
  2015年,市国资局根据《宁波市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办理2家国家出资企业产权占有登记、2家国家出资企业产权变更登记。按时上报国有企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对外捐赠和资产出租等工作的检查结果。完成市直属公司及所属企业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编报2015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自查国有企业公款存放情况,配合市审计局开展国有企业“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专项调查。调查国有企业负责人及职工薪酬情况。审核国有企业银行开户申请资料及账户备案登记,并组织相关检查。汇总2014年国有资产统计年报,并按要求上报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国有企业财务月报、季报,及时更新国有资产台账。加强涉及国资国企的来信来访工作。收集归类并整理组卷市国资局(市国投公司)2014年文书档案、产权档案、设备档案共190卷,接收2013年会计档案82卷(册),扫描2014年文件资料1.37万页,并做好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综合档案室通过市档案局考核验收。强化国资纪检监察工作,搭建国资监管教育平台。会同市委组织部制订出台《直属公司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选拔任用直属公司领导人员3人,考察、任免10家国有企业有关领导人员。安置到国有企业工作退役士官6人。考察审批直属公司人员外出学习21批次。组织43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赴苏州大学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完成国有企业会计人员2015年度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和规范有关人员因私出国(境)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登记备案181人。
  (徐松立)
  财政管理
  【概况】
  2015年,慈溪市财政总收入220.7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剔除杭州湾新区,财政总收入139.35亿元,增长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0亿元,增长2.0%;上划中央“四税”收入61.65亿元。根据收入完成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及债券转贷收入等,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102.88亿元,其中,市本级72.97亿元(含街道、市属区14.01亿元),各镇29.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98.68亿元,支出实绩93.25亿元,同比增长5.5%,结转下年支出5.42亿元,净结余2.90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76亿元,同比增长2.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减去结转下年支出5.42亿元,净结余1.48亿元(含街道、市属区1.15亿元)。各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9亿元,支出实绩28.49亿元,净结余1.42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预算执行报告)
  【服务经济发展】
  2015年,慈溪市财政局依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2.47亿元、水利基金5164万元、房土两税3047万元。落实国家各项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减免小微企业各类税费14431万元。落实非税清费减负政策,取消和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10项、免征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8项,为企业和群众减负近1000万元。兑现一、二、三产业扶持资金63064万元。设立规模1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为打造慈溪经济“升级版”提供财政政策支撑。加大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创新等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引进培育,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加强人才支撑,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夯实财源基础。
  【保障民生支出】
  2015年,慈溪市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用于民生支出77.11亿元,占82.7%。加大教育投入,出台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全年兑现人才扶持资金4868万元。支持公共交通水平提升,完善公交企业运行成本核算,全面实施公交金融IC卡,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支持“三农”发展,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启动新一轮中心村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村建设,审核拨付“一事一议”项目补助资金1912万元。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推动土保衔接职工养老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占比91.5%。加大农业生态治理力度,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全年河道补助资金4306万元;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障“森林慈溪”“四边三化”等行动,兑现森林慈溪补助资金1592万元。加快黄标车淘汰,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政府奖励补贴,兑现奖励补贴资金8516万元,补助车辆7944辆。
  【推进财政改革】
  2015年,慈溪市贯彻执行新《预算法》,逐步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人代会审议;推进透明预算工作,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实现全公开。探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打造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逐步建立财政部门重点评审、预算单位自我评价、财政部门监督抽评的闭环评价联动格局。推进镇级财政改革,实施新一轮镇级财政体制,建立超收激励的体制结算机制,市国有转贷平台向镇(街道)开放。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全面清理财政支出专户,撤销财政专户14个;开展专户招投标和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完成第一期3亿元社会保险基金(养老)定期存款竞争性存放招标工作。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清理“沉睡”资金,消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2.11亿元。开展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自查,做好三批2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
  【强化财政管理】
  2015年,慈溪市财政局强化闲置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置回收,全年处置32个单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733件;草拟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土地处置方案,启动房产土地公开拍卖处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管理,有序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权证补办工作。深化政府采购管理,监督指导各购买服务主体开展购买服务,探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切实保障市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前期项目准备,规范内控制度,创新实施“ADA纵深动态过程控制法”全年核减项目投资概算16000余万元;强化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决算项目111项。开展“阳光民生”财政财务检查,深化财政财务检查“五年全覆盖”行动,探索推进镇级财政监督平台建设,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有效。进一步深化公务活动支出管理,创新完善公务活动支出配套制度,在宁波大市范围内率先实行公务住宿、会议培训定点采购制度。从严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全市“三公”经费支出5845万元,同比下降26.7%。
  资料链接 ADA纵深动态过程控制法:即Analysis(分析),案头分析解剖工程案例、投资布局,找出问题焦点,制定检查验证方法及目标;Do(执行检查计划,实施);Action(效果评价),以点带面提出建议意见形成专题报告。
  (宋开拓)
  地方税务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地税部门(不包括杭州湾新区、庵东镇,下同)组织各项收入94.15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工商税收收入51.77亿元,同比下降4.8%;契税、耕地占用税入库4.93亿元,同比增长0.8%。工商税收收入中,营业税入库17.70亿元,同比增长1.4%;企业所得税入库9.06亿元,同比下降16.8%;个人所得税入库9.17亿元,同比下降2.2%;其他税收入库15.84亿元,同比下降4.7%。入库各项地方规费、五项社会保险费收入37.4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各项地方性规费入库6.55亿元,同比下降9.3%;五项社会保险费收入30.90亿元,同比增长13.8%。
  【税收征管改革】
  2015年,慈溪市地方税务局(简称“市地税局”)组织实施《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版)》,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事前确认,即时办结,事后监控”管理模式。强化重点税源管理,确定四级重点税源企业815家,完善管理办法,制定落实专题分析制度,提高预测分析水平。加强税收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建立纳税人基础数据动态管理机制。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完善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协同国税实施同步同标考核;委托国税代征地方税费,优化征管资源,提高征管效率。加强风险监控管理,通过建立风险识别模型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化解纳税人涉税风险,全年推送风险项目19期,完成风险管理全流程1945户,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等6350万元。
  【税种管理】
  2015年,市地税局开展营业税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调查摸底,确保税款应收必收。推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加强高收入者征管,强化重点股权转让、上市及拟上市公司高管、限售股转让等个人所得税管理。以“以地控税”软件上线为契机,比对国土土地、房产资料,强化土地使用税征管。规范房地产税收管理,推进房地产税收征管一体化软件应用及完善工作,全面推广存量房评税系统。有序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全面对经营性不动产转让实施土地增值税清算,规范征收管理公平、公正及合理,完成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项目15个。
  【管评查联动管理】
  2015年,市地税局制定《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规程》,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税收执法质量,防范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查深查透案件疑点,提高案件执行成效,增强稽查威慑力,完成重点检查案件100件,查补税费、滞纳金及罚款1569万元。有序推进纳税评估工作,稳妥推广应用“监控式评估”,探索实施“主辅评制”试点,制定出台《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完善纳税评估标准体系建设,修订原有行业纳税评估标准8个;评估745户,入库税费、滞纳金4955万元。完善以风控为龙头的管评查征管体系,全年收到征管意见798条。
  【依法治税】
  2015年,市地税局深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制定年度税收执法督察工作计划,拓展执法督察覆盖面,重点开展专项督察3次、集中检查1次,形成分局内审、专项督察、集中检查“三位一体”的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体系。梳理确定财政地税权力清单198项,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范围。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完善落实司法执行环节清理欠税联动协作机制,启动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与国税、地税部门税费征缴三方协作机制,接收并下发各分局法院案件通知201件;在《慈溪日报》发布《欠税公告》两期,涉及欠税5万元以上户数121户,金额4294万元。规范欠税管理,组织实施清缴欠税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清理欠税2333户,入库欠税6094万元。
  【优化纳税服务体系】
  2015年,市地税局开展以“新常态、新税风”为主题的第24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举办“税宣好声音”——纳税人课堂优质税课展示评比活动,获宁波市局税收宣传月优秀创新活动项目评比一等奖。开展“翰墨成章·兴税致和”——税收书法文化展、“服务小微·税先行”主题活动、落实推广“全市纳税信用等级查询平台”等活动,普及财税知识,宣传财税政策。继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结合《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推广实施,减少报送资料近20种,缩短审批流转时间30多个工作日,实现40余项批准类或核准类涉税优惠事项即办即结。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市“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财税相关问题。
  (宋开拓)
  国家税务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各项国内税收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2.55%;按财政口径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国内增值税收入61.10亿元,同比增长6.93%;国内消费税收入1106万元,同比下降26.12%;企业所得税收入9.45亿元,同比下降15%;个人所得税收入3万元,同比下降40%;车辆购置税收入4.65亿元,同比下降7.62%。办理免抵调库22.70亿元,同比增长12.38%。
  【税源管理】
  2015年,慈溪市国家税务局(简称“市国税局”)完善税收收入预测分析机制,以税收预测系统和重点税源直报系统为载体,构建重点税源企业—税务分局—市局收入核算科三级税收预测分析体系。成立税收分析工作领导小组,分税收形势、税收风险、政策效应、经济运行4个专项组开展税收分析工作,形成税收分析联动机制。明确宁波级、慈溪级、分局级重点税源企业监控对象,进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实时、分层、动态监控。强化欠税管理,强化数据监控。实施信息应用系统升级、完善和推广工作,升级“工商税务通”、慈溪国税数据分析平台,完善与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机制。提高信息应用系统使用的便捷性,加强税源管理的信息化支撑能力。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知识库,完善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安全系统维护,发挥信息管理作用。全面推广《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版),梳理事项302个,规范使用表单文书90个。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建立“统筹安排,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开展税收风险管理项目30个,推送应对风险纳税人1.32万户次,补缴入库税款1.44亿元。加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监管,加强基金申报质量审核,开展基金扩围前摸底排查工作,征收基金1382万元,开展异常申报检查129户。加强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开展个体税收定额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覆盖1.72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285户起征点以上小规模纳税人。落实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开征工作。推广使用新版所得税年度申报表,2014年度,所得税汇缴企业1.31万家,汇缴面100%;加强申报数据审核,更正申报问题企业2100家;加强核定征收企业汇缴数据与季度申报的关联比对,杜绝核定征收企业年度申报的随意性。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完善“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强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税收服务。
  【国税执法】
  2015年,市国税局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制定实施《慈溪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意见》。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国税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电子台账。推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制订全市统一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税务指导案例制度,完善说理性税务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开展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与慈溪市实验小学联合创办的红领巾税校被评为宁波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以及整体税收风较大项目的纳税评估,评估1408户,入库税款总额1.18亿元。继续推进纳税评估规范化建设,探索实施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提升评估工作效率。加强纳税评估专业化建设,实行纳税评估选案、分析、评估、审理环节分离,加强各环节的过程监控。继续推行阳光稽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全年稽查结案125户,稽查收入总额4940万元。推行先辅导自查再重点抽查的办法,开展3个自选项目(通用设备制造业、灯具及配件制造业、家用美容电器具制造业)、2个指令性项目(出口退免税企业、黄金交易企业)和区域专项整治项目的专项检查。开展举报、协查案件查处工作。推动税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税收“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措施。
  【税收宣传】
  2015年,市国税局结合第2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新常态、新税风”税宣主题,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阳光穗悦”百场税收宣传走进文化礼堂活动,以送书、送国税文化、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在文化礼堂巡回开设书画展为主要形式,增强群众税收知识和纳税意识;开展“阳光耀小微穗悦促和谐”“税收诚信红黑榜”、政策专递“微”直播等活动,普及税收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宣传“阳光穗悦”服务品牌,弘扬慈溪国税文化、法治精神,增强税法知晓度。开办实体纳税人学堂40余场次,培训财务人员、办税人员2万余人次。
  【纳税服务】
  优惠政策 市国税局落实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3万元(按季9万元)免税增值税优惠政策,优惠面95%。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税收新政小微企业4788家,减免所得税额3296万元,优惠面100%。10月1日起实施1.6升以下排量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10—12月为纳税人减免税款2788.70万元。实行出口退(免)税无纸化试点,实施出口企业分类差别化管理,办理出口退(免)税74.50亿元,同比增长4.41%。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市国税局制定“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细化纳税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印发新版办税指南。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别需求,提供“私人定制”服务。以“互联网+税务”为契机,开展“免扫描”发票认证、推行网络电子发票开具、推广“网上申领发票”等便民服务措施。搭建微信平台开展便民微信服务,每个工作日推送税收政策,“阳光穗悦”微信平台受众超过1万人。推进网上办税、自助办税、移动办税、实体办税“四办联动”的办税服务体系,在办税服务厅配置自助查询机和自助售票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各办税服务厅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推开窗口标准化建设。开展“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专项行动,帮扶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部门合作长效机制 市国税局落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健全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年度合作计划,落实年度重要合作事项。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工作,搭建跨部门登记信息交换平台,保障信息交互及时、完整,实现整合行政资源,简化办证流程。与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宁波银行携手推出“税贷通”项目,开启税银战略合作,信用等级为A类的19家企业获得贷款1584万元。
  税企互动 市国税局开展年度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在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公布纳税人信用A级名单。联合税企文化促进会举办阳光穗悦书画摄影大赛,参赛作品在慈溪市图书馆公开展览。印制《阳光穗悦书画摄影集》赠送给有关单位。联合总工会举办“光华之约”阳光穗悦全市职工广场健身舞大赛,参赛队伍16支1500余人。编辑《阳光穗悦》杂志7期,筹建慈溪税企网站,丰富税企交流平台。完善纳税服务质量观察员制度。
  (市国税局)
  物价管理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1.0%,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6%,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5%,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涨跌呈“五升二降一持平”格局。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类、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上涨3.4%、3.4%、3.2%、2.2%和1.1%,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分别下降4.9%、1.2%,衣着类持平。
  【价格调控】
  2015年,市发改局强化主要民生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监测,按规定开展价格监测的采集、审核、分析和报送工作。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不定期开展市场价格巡查。强化对粮食生产、供应、价格变动等情况的掌控。开展生猪、蔬菜、油菜籽、杨梅、黄花梨等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分析工作,深化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变动的规律性、可能性分析。审核农民公寓、人才公寓和安置小区等保障房开发的房屋建设成本,印发《关于确定慈溪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分类缴纳标准的通知》;定期监审供水成本和城市污水处理价格成本;核定和备案审核新建住宅项目
  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价格改革】
  2015年,市发改局调整水资源费分类和征收标准。制定并实施非居民天然气调价方案和上下游联动机制,两次下调非居民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按《浙江省物价局关于电价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调整有关上网电价和用电价格。
  【价费日常管理】
  2015年,市发改局规范和完善定价和收费行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定价目录》(2015版)的相关工作。改革收费监管方式,出台《关于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报告制度的通知》,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核发及收费年度审验工作。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公示制度,健全收费单位收费执行报告制度。开展收费专项清理规范相关工作,规范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规范养老服务收费行为及调整部分养老服务机构休养床位费标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民办中小学校的杂费收取标准和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的备案审核管理;调整部分民办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学杂费收费标准。
  【清费减负】
  2015年,慈溪市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减免土地复垦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等收费项目;取消、停征和免征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和对小微企业免征4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和减少建设工程规划日照分析服务、气象专业服务、安全评价等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房屋转让手续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完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收费;明确白蚁预防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调整市安监局、市气象局、市规划局、宁波海关慈溪办事处等部门的部分涉企服务收费。
  【价格监督】
  2015年,市发改局强化宣传和服务意识,深化价格公共服务,开展价格维权宣传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开展节日市场价格监督检查。集中力量对民生商品价格和宾馆、旅游景点收费开展市场巡查和专项督查,加强市第二十届年货展销会价格监管工作。组织开展医疗收费、教育收费、银行收费等专项检查,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9起,经济制裁总额177.39万元,其中,没收价格违法所得7.90万元,责令退还多收价款9.93万元,罚款159.56万元。注重价格社会监督,维护群众利益,完善价格投诉网络。“12358”举报热线、市“81890”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共受理消费者价格咨询、投诉举报94件。
  (徐立科宣海宁沈雯)
  市场监督管理
  【机构改革】
  2015年,根据《慈溪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设立慈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简称“市市场监管局”)。8月5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慈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将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主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市政府工作部门,挂慈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慈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慈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慈溪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是主管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依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以及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8月11日正式合并办公。同时,按镇(街道)设立市场监管所(分局),为市市场监管局的派出机构。市场监管所实行双重管理。
  【企业注册登记】
  2015年,慈溪市设立各类内资企业3565户,同比减少15.18%;注册资本(金)79.30亿元,同比增长40.34%。设农民专业合作社48户,同比减少35.14%;成员出资总额2803.69万元,同比减少55.58%。设个体工商户19526户,同比增长67.62%;资金数额15.03亿元,同比增长63.48%。注销内资企业38户、民营企业946户、个体工商户327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户。实有各类内资企业29586户,注册资本(金)总额799.13亿元;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60户,成员出资总额4.40亿元;实有个体工商户91969户,资金数额53.20亿元。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个体工商户实有总数同比分别增长10.%和21.30%。设外商投资企业36户(含分支机构14户),投资总额1.97亿美元,注册资本1.21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1.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12.04%、36.87%和41.08%。按企业类型分,中外合资企业6户,外国法人独资企业2户,港澳台法人独资企业9户,港澳台自然人独资企业3户,港澳台与境内合资企业1户,港澳台合资企业1户。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707户(包括分支机构167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74户,中外合作企业16户,外资企业249户,其他外商投资企业1户(普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投资总额24.50亿美元,注册资本15.03亿美元,外方认缴12.23亿美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12.29万户,同比增长18.34%。深化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改革,清理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目录,实行企业“五证合一”制度,启用新版表格和“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试行简易注销程序,开展“名称自助查重申报系统”应用,放宽名称核准条件,专人负责提前介入复杂项目、重大项目、扶持项目,发挥“网上注册厅”企业登记注册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
  【企业监督管理】
  企业信息公示推进2013、201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及即时信息公示工作。通过公示系统报送2013年度企业年度报告并公示企业21114家,报送2014年度年报并公示企业24533家,完成即时信息公示企业1475家;完成2013年度年报个体工商户51769户,完成2014年度年报61164户。10家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完成2014年年度报告,未报1家(拟办理注销)。组织开展即时信息公示抽查企业1301家,移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9家,推送行政处罚信息223条。
  小微企业三年健康成长计划启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工作,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明确建立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有关工作机制,制定会议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办法方案,加快制定小微企业健康成长“1+X”行动方案,推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专题展示”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个转企”工作,全年增加十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832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326家、注册资本(金)1.54亿元。慈溪被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15年度工作优秀县(市、区)。
  无照经营整治结合开展“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专项整治,推进合用场所无照整治工作。关闭取缔无照合用场所10633家,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案件29起(未包含无证食药、餐饮案件),案值120.73万元,罚没款11.41万元,引导办理营业执照5888家。结合亮照经营全覆盖行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路段长责任制巡查,发现无照经营户1699家,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案件44起(未包含无证食药、餐饮案件),案值312.64万元,罚没款15.67万元。通过抄告机制向相关前置部门抄告无证经营信息17起。推进暑期黑网吧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78人次,检查网吧49家,查处取缔黑网吧24家,扣押电脑及上网设备152台。
  日常监管模式创新在全省率先汇编出台《市场监管日常监管手册》,进一步理顺科所事权划分,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路段长”负责制日常监管模式,把全市各镇(街道)主要道路划分成103条路段,其中城区24条路段开展“每周不少于1次,每月全覆盖1次”的日常巡查,全年出动检查人员5406人次,纠正违法违规行为9186家次。
  【交易市场监督管理】
  2015年,慈溪市申报认定一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以下简称“星级”)1家、延续确认2015年度一星级5家,新申报二星级3家、续展二星级3家,续展三星级1家,全市累计有星级农贸市场53家,占比52%,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17家,一星级28家。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4家,累计8家。开展“红盾保春耕”“红盾护夏播”系列行动,抽检化肥40批次、农膜5批次,经检测全部合格。加强H7N9禽流感防控,严格落实活禽交易市场清洗、消毒、休市制度,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开展屠宰后畜禽产品流通消费环节联合执法检查。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受理消费投诉283起、举报33起。办理各类网络案件(主要是商标侵权、虚假广告)21件,罚没款20.92万元。
  【合同管理】
  2015年,慈溪市申报认定“守合同重信用”AAA级2家、AA级19家、A级17家;续展AAA级13家、AA级12家、A级11家;撤销AA级1家。全市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17
  家,其中,AAA级42家、AA级92家、A级83家。实施格式合同条款备案管理37家,其中,房地产28家、物业8家、供气和供水各1家。受理拍卖备案18次,签订成交确认书14份,成交金额5013万元。动产抵押登记407份,主债权金额37.64亿元,抵押登记份数及主债权金额比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22%、36%。办理合同案件4件、罚没款0.57万元。
  【商标广告管理】
  商标品牌培育 慈溪市有注册商标30516件(不含宁波杭州湾新区,下同),同比增加1625件,增幅5.62%;农产品注册商件1662件,同比增加115件,增幅7.43%;服务商标1769件,同比增加138件,增幅8.46%;国际注册商标1208件,同比增加30件,增幅2.55%。认定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1件、慈溪市知名商标13件。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1个(横河相士轴承)。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被省商标品牌评价委员会确认为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周巷镇商标品牌示范乡镇。开展商标印制企业和商标代理机构的信用监管。
  广告监管 加强对各类媒体广告的监测,开展互联网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各类金融广告专项整治、广告发布内容专项整治。重点监管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四大类广告,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办结各类违法广告案件47件,罚没金额25.32万元。责令停止发布广告41条。
  广告园区建设 建设慈溪市广告产业园区。注册登记广告创意经营法人企业322家,其中开展正常经营活动并产生经营额107家。
  【质量与标准计量】
  质量强市 制定下发《2015年度质量强镇工作考核办法》《2015年度质量强市工作考核评分细则》《质量强市建设2015年度行动计划》等文件,投入资金358万元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同比增加32万元。参与开展“质优宁波”建设活动,率先研究制定《质量引领、内涵发展、全面建设“质优慈溪”的实施意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16家,其中,通过验收企业6家,获得第六届慈溪市市长质量奖企业7家。增加慈溪名牌17个、宁波名牌产品15个、浙江省名牌产品5个。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2015年“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对象,由其起草的《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浙江制造”标准通过专家评审。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68%,同比增加2%。3家企业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项,累计64家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级行业标准154项。
  农业标准化 梯度培育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申报宁波市级标准化示范区6个。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龙山方家河头村被确定为宁波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全市非畜禽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61.3%,畜禽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63.29%
  计量监管 落实《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工作,加强C类以下企业动态跟踪和监管力度。
  开展许可证清理企业15家,其中重新获证企业6家。开展汽车衡、血压计、加油机、台(案)秤、“水、气”民用表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开展房屋面积测量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计量监督检查,共检验、检测、检定和校准设备45209台(件),涉检测企业5460家。组建水表检定中心,投资200余万元在城西水厂新建检定用房670余平方米,购置水表检定装置4套,检定水表6300余只。
  【产品质量监管】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CCC等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的日常巡查和证后监管,全市有工业产品生产证获证企业123家,其中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60家,占比48.8%,新取证或换证22家;具有有效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机构23家,持有3C有效证书企业655家7558张,133家企业暂停3C证书475张,分别占比20.3%、6.3%。开展洗衣机、减压阀、插头插座、饮水机、电风扇、取暖器、童车、汽车制动器衬片、汽车用离合器面片9类产品监督抽查116批次,合格107批次,占92.2%;开展电冰箱、洗衣机、取暖器、电暖宝、净水器、减压阀、絮用纤维制品、食品相关产品八大类重点监管产品质量整治提升;组织开展净水器、农药、化肥、农机及其配件生产企业、小家电等产品专项监管6次,检查企业452家次,发现问题12起,责令整改4起,立案33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0起。开展技术帮扶,邀请国家红外中心、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杭州分中心等专家到涉业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培训7次,参加企业400余家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电梯大会战、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专项整治、工业气瓶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检查电梯503台,叉车152台,气瓶充装单位13家,消除安全隐患120个,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79份。开展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检查企业826家次,检查设备312台,消除隐患238起,责令改正88起,发出指令书64份;现场安全监察隐患设备使用单位56家,拆除土制设备5台,立案查处20起。办理特种设备告知受理、使用登记,受理特种设备重大维修、改造告知191起,变更登记2223起,审核通过各类使用登记597起。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举办各类作业人员考核18期,培训1228人。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基层责任网络建设 完善基层责任网络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全市18个镇(街道)配备基层食安办专职副主任18人,食安办工作人员22人,325个村(社区)配备协管员325人,信息员735人。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通过知识竞赛、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宣传发放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等各类宣传册15万册;发放各种宣传品7000套;发送食品安全移动短信50万条。试点实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1家餐饮集中配送企业、27所学校1万余名师生实施食品安全责任险。拓展公众参与监督平台,发布《慈溪市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奖举报通告》,鼓励市民举报揭发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食品生产 加强食品生产安全全程监管,推进食品生产企业按A、B、C、D等级分类监管,全年巡查食品生产企业230家次,现场行政指导企业21家。签订《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企业171家,递交企业主体责任自查报告153家,递交停产证明企业18家,报告执行率100%。创建1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透明车间”。监督抽查地产食品310批次。继续推行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摸清食品仓储、落实属地备案,在浒山菜市和坎墩菜市试点开展食品经营规范化管理;完善小餐饮动态巡查机制,推进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规范化建设,增发餐饮服务许可证2500家,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5518家,持证率90%,量化动态评定餐饮单位4089家。
  食品流通 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2391份,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面100%,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安装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214户,累计上传进销货台账289.13万条,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检测室免费向公众开放”工程,免费对公众开放服务农贸市场检测室12家。开展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定量抽检食品1329批次,不合格食品100批次,合格率92.5%。定性检测24.2万批次,不合格1094批次,合格率99.4%,销毁不合格食品2.39万千克。
  食品安全检测 全年食品定量检测8732批次,餐饮业非食用性产品检测计划2000批次,食品定性检测25.8万批次,受理群众检测130批次,不合格1351批次,不合格食品2万余千克,合格率99.44%。
  【餐饮监管】
  2015年,慈溪市制定出台《慈溪市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实施方案》,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开展“三小一市场”(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小摊贩,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程,全市小作坊建档率95%,抽检覆盖率100%。城区主要农贸市场信息追溯体系建成率50%,快速检测室建成率75%。大型、特大型餐饮与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220家,持证小餐饮等级公示率100%。出台《慈溪市小餐饮业改造提升方案》,推进小餐饮合用场所整治工作。全年小餐饮整治排查4751家,其中小餐饮合用场所2396家;小餐饮合用场所中有证照1146家、无照1250家,完成验收2204家,未验收192家,取缔后不再经营456家,拆除不再经营93家。全面完成十万学生饮食安全三年工程,3年改造学校食堂79家,建设“透明”厨房141家,完成率100%。量化等级提升单位124家,A、B级食堂344家,占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堂总数的87.76%,色标管理食堂100%。开展学校和校园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出动监管人员3260人次,监督检查1646家次,处置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投诉案件113起,查处校园周边流动摊贩85起。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落实农村集体聚餐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放厨师上岗证800张,农村聚餐备案、指导3500次,农村集体聚餐安全78万余人次,农村集体聚餐示范点3家。
  【保健品化妆品监管】
  2015年,慈溪市新增化妆品备案企业9家,累计备案产品419只,检查411只,通过237只,责令整改174只,另有出口备案39只。实施国抽化妆品10批次,省级抽样保健食品4批次、化妆品12批次,宁波市级抽样保健食品22批次、化妆品14批次,完成率100%。慈溪本级抽样101个批次,完成率101%。
  【药品监管】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落实新《药品管理法》规定,推进实施GMP(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各种认证工作,全市增加药品零售企业49家、注销38家,“两证合一”换证认证通过药店159家,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4家药品批发企业、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和277家单体零售药店通过新版GSP认证换证。475家应备案药店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企业备案工作。全市有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分别1179家、1334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4家。加强药品安全网上监管,网上监控213次,开展不定期巡查企业网站4家。完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全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1299例,器械不良反应312例。药品监督抽样231批次,基本药物抽样100批次,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抽样20批次。持续推进标准药房创建,新建或迁址医疗机构创建达标率100%。
  【医疗器械监管】
  2015年,慈溪市增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家,换证6家,注销1家;增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家,注销6家,变更8家,整改复查4家;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533家。实施医疗器械省抽4批次,国抽2批次,监测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08例。达到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家。
  【信用建设】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市场综合监管平台,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行餐饮和保化品智慧监管系统,全市5355家餐饮单位、5367家保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一户一档”全覆盖,宁波市局在慈溪召开现场会,推广慈溪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企业信用信息监管,21个平台成员单位交换并发布企业信用信息数据816万条。
  【消费者权益保护】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共受理举报投诉咨询4484件。其中,分流宁波12315中心投诉举报3814件(投诉3033件、举报752件、咨询29件);慈溪举报中心自行受理670件,其中,书面来信直接投诉举报132件、110联动87件、受理81890转接举报投诉113件、受理省食药OA系统转办件93件,其他途径245件。办理诉转案4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0.68万元。受理网购投诉201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发挥消费维权义工和监督员队伍作用,发展消费维权义工30名,组织义工200余人次开展各项维权活动近30次。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3场,参加人数384人,发放宣传资料2.06万份,制作宣传板135个,开办教育讲座5次。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宣传进校区、进农村(社区)、进商区、进厂区、进景区“五进”活动。建立慈溪市消费教育示范基地2个。“掌起老娘舅”施振义当选省十大最美义工。
  【打击经济违法行为】
  2015年,市市场监管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99起,案值3582.08万元,罚没款969.8万元,万元以上案件344起(其中工商案件492起,案值3308.38万元,罚没款333.71万元,万元以上大案142起;食药案件611起,案值165.09万元,罚没款418.87万元,万元以上案件128起;质监案件98起,罚没款108.61万元,万元以上案件37起),移送司法机关10起。商标侵权案件99起,不正当竞争案件22起,商业贿赂案件2起。
  “五打二整治”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餐饮食品经营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药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和整治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整治活禽交易经营违法行为“五打二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定量抽检食品621批次,药品18批次,餐具抽检696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41批次,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23件,其中食品生产案件23件,食品流通案件65件,餐饮案件63件,药品案件27件,器械案件10件,保化案件31件,活禽交易案件3件,校园周边案件1件,移送食品安全刑事案件2件。开展中药饮片“正本清源”、医疗器械五整治“回头看”等专项行动。
  “三品两散百日会战”整治行动 开展肉制品、水产品、豆制品和散装酒、散装油安全“三品两散百日会战”整治行动,实行定性抽检和定量抽检相结合,共抽检479批次,不合格46批次,合格率90.4%。
  打击整治传销集中行动严厉打击以“1040工程”等为幌子和“拉人头”聚集式进行的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抓获“806”杭州湾世纪城特大传销案件头目1名。全年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开展“清鼹X号”系列专项行动3次,开展流动人口集中“打传”宣传2次,劝散非法食品、保健食品聚众宣传11次,查处疑似涉传窝点88处,约谈解散疑似涉传人员164人。公安机关侦破“1040“天津天狮”2起传销案件,判刑51人。发放各类“打传”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各类横幅80余条,公安“110”、工商“12315”涉传报警投诉198件,同比下降74%,10个镇(街道)被认定为宁波市“无传销镇(街道)”,累计15个。
  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 开展“蓝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净水器、农药、化肥、农机及其配件生产企业、小家电等产品专项执法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企业165家次,共立案33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14起。开展使用非法安装、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多个专项执法行动,立案13起,结案13起,其中万元以上大要案10起,罚没款29万元。
  (胡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8起,死亡117人,受伤427人,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8.87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3.21%、
  5.65%8.17%和23.25%。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436起,死亡109人,受伤42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78万元,分别同比下降
  6.84%、0.91%、8.01%和7.66%;工矿商贸企业安全事故4起,死亡8人,受伤2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分别同比下降50%、下降
  11.11%、上升100%和下降11.11%;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138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09万元,分别同比下降27.37%和53.64%,未造成人员伤亡。未发生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捕捞作业及运输上报事故。
  【合用场所安全专项整治】
  2015年,慈溪市开展合用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摸出合用场所22588家,关闭取缔4496家、强制拆除705家、落实整改17387家。通过整治,减少流动人口11267人,整改完毕的合用场所未发生火灾伤亡事故。
  【安全生产暗查暗访】
  2015年,慈溪市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暗查暗访集中行动,市安监、交通、住建、城管、水利、教育、卫生、文广、商务、农业、农机、民政、旅游、民宗、发改、交警、消防、市场监管18个市级职能部门组成167个暗查暗访组。行动期间出动检查人员3042人次,暗查暗访生产经营单位2610家,发现隐患3918条,下发整改通知书29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27份,立案1起。
  【安全监管网格化建设】
  2015年,慈溪市建立安全监管一级网格二级网格20个、三级网格338个,村级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网格员)346人,做到持证上岗。有镇级交通安全管理专职人员113人、镇级专职消防队员223人。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5年,慈溪市安监、住建、质监、交通、交警、消防等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消防安全系列治理、市政污水管网施工和养护、机动车非法改装拼装、汽车维修行业喷涂漆、水上安全、打火机行业、烟花爆竹、工业气瓶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个性化治理工作;强化有限空间、涉可燃爆粉尘、喷涂作业场所及船舶修造、涉氨制冷企业等“三场所两企业”安全监管。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大检查,出动工作人员280余人次,检查各类单位203家、危化品运输车辆63辆,发现隐患564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2015年,慈溪市5628家生产经营单位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一般事故隐患54584项,治理率100%;推进整改宁波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个,治理验收慈溪市级挂牌督办重大隐患6个。开展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分析评估,对火灾类事故、特种设备类事故、危化类事故等十大方面主要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对应措施建议。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2015年,慈溪市安监系统监察3126家次,发出现场检查记录2914份、整改指令150份、复查131份。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立案20起(其中事前9起),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136.43万元(其中事前处罚13.56万元)。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2015年,慈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企业负责人4380人,安管员4382人,特种作业人员2194人,其他从业人员10.86万人,新职工6万余人。在宁波市率先开展“互联网+”安全生产培训模式,组建安全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学习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网上学习培训300余人。组织60多个单位2500余人赴市级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金莹)
  审计工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实施审计项目26项,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1.12亿元,提出审计建议59条,获国务院领导批示1篇次,获市领导批示32篇次,发送或发布审计预警函、意见建议函、整改工作函共14份,向纪检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26条。市审计局获评浙江省县级审计机关考核优秀单位、县级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工作优胜单位,宁波市审计局年度考核一等奖、宁波市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等荣誉。上报审计项目获浙江省优秀审计项目1个,入选2015年计算机审计项目案例1个。
  【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2015年,慈溪市财政“同级审”重点关注科技专业经费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情况、财政存量资金管理情况等。首次实施部门预算人代会重点审查制度,促使预决算公开范围扩大化,公开内容详细化。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654项,涉及审计总金额36.45亿元,累计核减工程价款1.85亿元,平均核减率5.08%其中,预算审核项目58项,审计金额10.02亿元,累计核减0.42亿元;结算审核项目596项,审计金额26.43亿元,累计核减1.43亿元。提出招标文件修改意见54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0个,审计2个镇(街道)、8个市级部门共12名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并进行审计评价。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10份,查出违规或管理不规范金额1.31亿元,其中领导干部负有经济责任事项35项,涉及违规或管理不规范金额8353万元;移送涉嫌违法涉案人员3人。
  【民生审计】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实施科技经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风险等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台风“菲特”救灾款物、市新潮塘板块安置房工程及保障房工程跟踪审计。专报《审计反映福利企业政策存在五大问题》获国务院领导批示,专报《2014年慈溪市“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报告》获多位市领导批示。
  【内部审计】
  2015年,慈溪市实施内部审计项目370个,送审基本建设项目1894个,被采纳意见建议582条,增加经济效益3990万元,推动出台管理制度35项。市审计局被评为2015年度浙江省县级内部审计业务员指导和监督工作优胜单位、2015年度宁波市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市审计局首次实行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结果备案管理制度,对内审对象按单位属性实行分类管理,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指导和监督。
  【其他项目审计】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按照宁波市审计局统一部署,跟踪审计鄞州区全国同步2015—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2篇相关专报获市领导批示。实施全省同步项目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专项审计。
  【审计科研】
  2015年,慈溪市审计局9篇课题列入宁波市审计系统年度科研课题并顺利结题。获宁波市2015年度审计系统优秀审计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2篇、优秀奖2篇。获浙江省审计厅2014—2015年度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1篇,获第五届浙江省审计青年论坛审计制度如何创新与完善专题三等奖1篇、审计如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优胜奖1篇。
  (陈若榆)
  统计工作
  【概况】
  2015年,慈溪市统计局以依法统计、科学统计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学习型服务型统计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完善统计法制制度建设,夯实基层统计基础,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服务于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市统计局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获评省级先进集体。
  【统计数据质量监测】
  2015年,慈溪市统计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统计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台、信息网络、电子屏幕等媒体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推广“固定式”+“流动式”法制宣传讲堂,发放《浙江省“六五”普法宣讲材料》2000册;在《统计月报》上开辟统计法律法规专栏,宣传统计法律法规部分条款。开展“9·20统计开放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统计法制宣传,提升统计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建立统计数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编印《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办法》,统一标准、方法对源头数据进行审核,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加大审核力度。分组开展业务指导,调查走访“六必访”重点企业,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每季度召开主要部门数据联审会议,协商解决、指导更正各专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依法实施常态化统计执法检查、稽查和巡查,推行说理式执法,联合经信局、商务局、住建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及镇(街道)对“四上”单位等重点统计对象加强执法力度。全年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稽查)企事业单位60家,其中,执法稽查54家,执法检查6家。查处并结案5起,罚款7万元。
  【统计服务】
  2015年,慈溪市统计局发挥统计咨询服务功能,全年撰写经济信息146篇,其中被市委办、市府办录用76篇;工作动态信息198篇,其中被国家统计网录用2篇、省统计网录用46篇、宁波统计网录用66篇;局内编写《统计信息》30期,要讯参阅2篇。开展统计监测,加强统计分析研究,撰写统计分析74篇,统计专报《投资统计制度改革相关情况的汇报》获市委书记卞吉安批示;立项课题16篇,其中获评宁波市统计局优秀课题1篇;开通运行“慈溪统计”微信工作群,借助微信平台,发布、提供各镇(街道)统计数据及统计资料,定时普及相关统计知识,及时解答基层统计问询,推动基层统计工作发展。
  【统计方法制度】
  2015年,慈溪市统计局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开展联网直报单位调查维护和变更注销、增加单位录入进库工作,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实有法人单位29761家,其中,增加法人单位4214家、产业活动单位426家,剔除法人单位2874家、产业活动单位358家;开展新增规(限)上单位的排摸入库工作,及时将符合要求的单位纳入联网直报范围,上报入库开业规(限)上单位及房地产投资企业78家。深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促进投资统计工作再优化。开展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完成规下企业的双轨制填报,推进规下工业新样本调查工作。创新完善统计监测评估体系,探索实施电子商务统计调查监测制度,开展主要经济指标监测预警分析。
  【基层统计建设】
  2015年,慈溪市统计局加强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召开全市统计工作暨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开展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的自查及验收。验收企业634家,其中通过验收583家。开展企业统计规范化业务培训,市统计局与镇(街道)联合召开统计规范化专题培训会议10余次,参训人数约600人;与商务局、旅游局、住建局、科技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等年报培训会议10场,镇(街道)及科室组织召开企业年报培训会议35场次。加强镇(街道)统计规范化建设,充实统计力量,16个镇(街道)配有3人以上专职统计员;完善规范化建设考核机制,合理调整考核比分;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镇级统计业务培训16次,参训500余人次。加强片区规范化建设,提升片区工作效能,加强源头数据管控。健全完善“六必访”“一企一档”“以站带镇”等运作制度。采用新的软件平台管理片区的日常考勤、日常督查和绩效评估。加强与调查对象、镇级统计人员的沟通交流、业务指导,全年参加检查指导专业人员350人次,受检查指导企业单位811家。
  (李小俊)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6

《慈溪年鉴2016》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5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