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702
颗粒名称: 环境质量
分类号: X821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慈溪市环境质量概况、城区空气质量、河网水环境、饮用水环境、城区声环境等。
关键词: 慈溪市 饮用水 环境

内容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同比略有下降,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污染有所减轻,臭氧污染加重,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臭氧、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存在超标现象。酸雨污染减轻,为2000年来第一次进入轻酸雨区。河网水体水质仍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浓度所有下降,Ⅴ类水比例明显减少。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城市声环境较上年有所变好。
  【城区空气质量】
  2015年,慈溪市环境空气AQI优良率为68.5%,无Ⅵ级严重污染天。首要污染物是臭氧、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年度评价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有所减轻,除一氧化碳持平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臭氧等指标均稳中有升。2015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劣于2014年。
  【酸雨程度减轻】
  2015年,慈溪市城区降水pH值范围为3.70~6.50,pH年平均值为5.07,比2014年高0.17。酸雨程度有所减轻,酸雨等级由Ⅲ级中酸雨区好转为Ⅱ级轻酸雨区,为近十年来首次符合Ⅱ级轻酸雨区。酸雨率为48.5%,比2014年下降37.5个百分点,酸雨率为近十年最低,且首次低于50%。冬、春两季降水的酸雨率较高,夏、秋两季酸雨率低。
  【河网水环境】
  2015年,慈溪市河网水体仍属重度污染,水质以劣Ⅴ类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中河区水质相对较好,西河区污染严重。与上年相比,水体均属重度污染,但总体水质好转,劣Ⅴ类水比例明显下降,从81.2%降至62.5%。水体功能达标率仍为12.5%。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磷年均浓度下降的监测点位均为56.2%,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上升的点位为56.0%、75.0%。河道主要污染指标随着整体水质好转有从氨氮、总磷为主向有机指标为主的转变趋势。其中西河区周巷、三塘江点位,中河区匡堰点位、东河区竺山江点位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年均浓度下降明显,水质有所好转;东河区镇龙浦、淡水泓、淞浦,中河区浒山潮塘江点位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的年均浓度上升,水质有所变差。
  【饮用水环境】
  2015年,慈溪市饮用水源地湖库水质总体良好,10个湖库水质类别在Ⅰ~Ⅲ类之间,均符合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功能达标率为60.0%。10个湖库水质均为中营养。与上年相比,湖库总体水质略有变差、功能达标率下降、富营养化程度稍有加重。其中,长溪水库水质类别好转,梅湖、灵湖、白洋湖水质类别变差,其余湖库持平。功能达标率下降10个百分点。邵岙湖、梅湖、外杜湖、里杜湖、灵湖5个湖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略有上升,其余5个湖库下降,凤浦湖由轻度富营养转为中营养。2015年,部分湖库有蓝藻水华现象发生。
  【城区声环境】
  2015年,慈溪市各个功能区噪声监测中交通干线夜间噪声超标,达标率为0。居民文教区夜间噪声超标,达标率为75%,其余功能区昼间和夜间噪声都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城区昼间等效连续声级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满足功能区标准要求,评价等级为二级,相应评价为较好。道路交通噪声全年平均值为69.1dB,达到功能区标准,强度级别属于二级,相应评价为较好,超标路段长度为59.11千米,超标率为57.3%。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6

《慈溪年鉴2016》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5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