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598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77-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慈溪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概况,包含了五水共治工作获浙江省最高荣誉大禹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签约落户慈溪等。
关键词: 慈溪市 五水共治 大禹

内容

2015年,慈溪市政府以“稳中求进、转型提升”为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大力实施“三改三治理”和“三城联创”,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切实推进稳增长和转型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07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财政总收入220.70亿元,增长7.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6亿元,增长3.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5.48亿元,增长7.8%。实现工业增加值606.65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5家,实现总产值2154.53亿元,增长8.6%。全年安排外贸扶持资金4000万元,专题开展“外贸服务月”活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96亿元,增长13.0%,投资总额保持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宁大科技学院迁建科教园区正式签约并得到省政府批复,与中科院系统合作的两大科技创新平台软硬件建设、人才团队引进扎实推进,“上林英才”研发园、创业园、产业园链式平台体系加快打造。增加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认定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245家,入选宁波市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454个。以“四换三名”(“四换”为: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是指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深化工业强市建设,在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第一梯队中名列第三位。增加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其中省企业研究院1家;实施宁波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9项。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个转企”326家、“企进规”220家、“企上限”87家、“规上市”1家。加快培育服务经济,成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市,入围省文化产业10强县市区,“智巢”入围宁波市“十大文化创新空间”“国贸大牌档”创成“宁波市级特色夜市街区”。,商品销售总额1296.84亿元,增长15.4%;旅游总收入76.61亿元,增长13.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94亿元,同比增长1.4%;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分别提升至68.3%和65.6%。
  协调提促城乡建设和环境治理 扎实推进治水三年行动计划、十大治水行动,整治“三河”204条,关闭和改造畜禽养殖场236家,创成省“清三河”达标市,劣五类水体下降近40%、五类及以上水体占比50%。重拳整治合用场所,关闭取缔、强制拆除、整改规范合用场所22588家。狠抓“三城联创”,创成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和省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村306个,完成率99.7%;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狠抓城市建管,胜陆公路一期建成通车,景观大道实现全线通车,市客运中心站已完成工程85%的形象进度。“三改一拆”工作全年拆违249.85万平方米,位列宁波各县市区第一位,改造“三旧”172.4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2.3%。年末中心建城区面积45.1平方千米,城市化率68.0%。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6.54亿元。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719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933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04公顷,绿化覆盖率40.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90%,城镇污水处理率80%。扎实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工作,完成省定的28处和宁波市定的211处整治任务,淘汰黄标车5425辆,新增平原绿化340公顷,山地造林93.33公顷,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百日行动”。
  持续稳妥实现民生改善提质 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2.7%,投入资金8.35亿元完成十大类30项惠民实事项目,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筹资和保障标准、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待遇、低保保障标准等。积极推动民资办医、办学、办养老,建成投用“医养结合”项目“恭和苑”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实现并轨运行。
  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6402万元,其中公租房投资1487万元;向5052户6944人发放低保资金3924万元;开展全国“救急难”试点。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社保扩面、社保并轨;全市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0万人、26.8万人、42.2万人和38.9万人,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新增发放社会保障卡31.5万张。91.5%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顺利通过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考核验收。新增就业岗位2.3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2%,城乡调查失业率2.1%。4957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动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创成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政协提案326件。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和审批提速,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公布政府部门责任清单510项,纳入省行政权力事项库4940项,审批事项实际办理提前率91.4%。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落实“圆桌夜谈”制度,组织实施“查庸治懒、查禁治奢、查不治乱”行动,严肃整治“四风”问题。部署开展“减员节支增效”工作,精简事业编制186名,市级部门、镇街道编外用工指标分别减少13.7%、19.8%,加强国有资产、政府债务、预算绩效、津补贴发放管理,“三公”经费在前两年大幅削减基础上再减26.7%。
  【“五水共治”工作获浙江省最高荣誉“大禹鼎”】
  慈溪市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2014—2015年累计投资48.1亿元,规划构架“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累计开建河道总长250千米,水面面积扩大近16平方千米,蓄水容量增加5100万立方米,新建污水管网近77千米,完成截污纳管单位1409家,拆除涉水违法建筑4万余平方米,治理“三河”115条,劣五类水体下降近40%。慈溪市创建成为省“清三河”达标市,获得“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此为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最高荣誉。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签约落户慈溪】
  2015年8月7日,慈溪市与宁波大学合作共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协议签约仪式在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迁建慈溪项目为慈溪市实施科教园区“招校引院”工程以来首个正式落户的大学项目。根据协议,宁大科技学院将整体迁建慈溪市科教园区,并达到万人规模。科技学院将以现有专业为基础,结合慈溪产业特色与优势及相应人才需求,依托宁波大学优质高教资源,逐步优化、调整学科与专业结构,形成一批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服务慈溪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6

《慈溪年鉴2016》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5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祺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