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512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D669
页数: 12
页码: 245-256
摘要: 本文技术了2014年慈溪市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城乡居民生活、社会保障、民政事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事务、流动人口服务、老龄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残疾人事业、老年人体育、慈善事业。
关键词: 慈溪市 社会生活 居民

内容

城乡居民生活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25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26元,同比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1元,同比增长1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连续8年缩小,由2006年的2.26∶1缩小到2014年的1.74∶1,其中,2014年比上年缩小0.03点。全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754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71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18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4.9%。
  【城镇常住居民收入】
  2014年,慈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422元,同比增长8.7%,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8%,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1728元,同比增长5.5%,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9%,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645元,同比增长25.0%,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4%,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结构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731元,同比增长8.5%,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9%,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
  【农村常住居民收入】
  2014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757元,同比增长11.2%,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5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138元,同比增长14.2%,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3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和转移净收入3146元,同比增长4.5%,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10.6%。
  【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
  2014年,慈溪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714元,同比增长12.1%。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首位,人均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7638元,同比增长12.8%,占消费支出比重27.6%。居住类消费支出是消费第二大支出项目,人均居住类消费支出6898元,同比增长7.7%,占消费支出比重24.9%。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首饰手表等其他用品和美容美发等其他服务支出增幅最大,人均支出776元,同比增长49.2%,占消费支出比重2.8%;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增速较快,人均消费支出1378元,同比增长35.7%;文娱耐用消费品支出高速增长,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714元,同比增长5.5%,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支出同比增长75.2%。
  【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特点】
  2014年,慈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118元,同比增长14.9%。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首位,人均支出5951元,同比增长5.9%,占消费总额的32.8%。衣着消费支出增幅最大,人均支出1259元,同比增长40.5%。交通通信增长快速,人均支出3937元,同比增长17.2%。每百户中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为185部,同比增长10.8%,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34辆,同比增长30.8%。医疗保健支出涨幅较快,人均支出1029元,同比增长22.1%。
  (李小俊)
  社会保障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参加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净增3.8万人、4.3万人、1.9万人、1.1万人、1.2万人,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85%,慈溪市户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4%,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参合率达到97.76%,新发放社会保障卡11万张。
  【社会保险政策完善】
  2014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贯彻落实《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的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参加企业职工基本(低标准)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丧葬补助金、抚恤金有关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贯彻实施《关于印发〈宁波市基本医疗保险付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调整完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政策,二、三类行业工伤发生率与费率挂钩的参数由6%调整为4%(2015年5月1日始执行),实行安全生产信用等级、标准化等级与费率挂钩;出台实施《慈溪市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将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畴。
  【养老保障待遇提高】
  2014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调整2014年4月30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的人员的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1874.6元,并发放企业退休及相关人员一次性补贴。调整城乡居保待遇,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70元调整为190元,对于从原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轨到城乡居保且未叠加享受其他各类养老保障待遇的人员,另予增发每人每月30元。调整土保待遇和缴费标准,自2014年8月1日始,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土保各缴费档待遇标准提高78元,生活补助档提高32元,自2015年1月1日始,缴费标准调整为4档29600元、5档40600元、6档51600元。
  【社保基金阳光监管】
  2014年,慈溪市人力社保局强化“人防十技防”监管模式,开展基金内控专项检查,完成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人员享受资格认证工作,推行社保业务经办“柜员制”模式,调整设立登记申报征缴、保险关系管理、待遇核准、待遇计发、基金财务、稽核与信息管理等股室,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分级复核,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岗位,实施无盲点复核,形成“分段操作、分工运作、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加强医保两定单位管理,在宁波大市内率先推行定点零售药店视频远程监管,实时监督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购药结算、药师在岗等情况。建立医保医师信息档案库,在7家定点医疗机构试点推行医保医师协议管理。开展医疗保险反欺诈“亮剑”专项行动,共查处违规人员14人、定点单位27个,追回医保基金16.5万元。
  (马佳露)
  民政事务
  【养老服务】
  2014年,慈溪市级养老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乐城“恭和苑”装修工程完工,掌起阳光养老中心建成开业。全市敬老院综合改造验收,累计完成建设投资近2亿元,新增床位280张。新建日间照料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站55家(日间照料中心32家,居家养老站27家),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生活照料等政府保障服务共计53.53万小时,357名低保人员享受居家养老餐饮补贴,支出服务补助资金1604.77万元。出台《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慈溪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关于调整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额通知》。开展“十佳小孝星”评选、“微孝圆梦”公益助老行动及“敬老月”系列活动。招募老年志愿者1997人,新增老年电大学员2085人次,全年累计发放老龄津贴2422.8万元。
  【社会救助】
  2014年,慈溪市3家定点托养机构共入住“五保”对象525人,落实“五保”供养经费753.17万元。全年下拨孤儿生活保障费121.12万元,残疾人生活保障金2375.67万元,发放5756户、8208人城乡低保对象低保金4046.7万元,困难群众物价补贴230.96万元,覆盖困难群众4.12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384.67万元,救助34.58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682.97万元,救助1244人次。完成全市19个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建设全覆盖工作,复核社会救助对象2.4万人,动态退出1060人。
  【双拥优抚】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革命功臣帮扶金3160余万元,审核发放8900余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950万元。开展重点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结报工作和对家庭困难优抚对象的临时性救(补)助工作,全年共结销优抚对象医疗费用1007万元,落实188名优抚对象救(补)助52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994.6万元。接收2013年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12人,发放一次性补助金和立功受奖补助金2707.09万元。开展退役士兵专场招聘,160余人实现就业,2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节日期间走访慰问驻慈部队及重点优抚对象1600余人,赠送慰问金、慰问品150余万元,帮助解决各类困难问题20余个。
  【社区和基层民主建设】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完成首批17个社区特色服务品牌项目建设,启动第二批25个项目建设工作。优化社区工作环境,投入资金783万元解决社区用房5处。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助社区减负,出台《部门工作进社区指导目录》明晰工作职责。举办社区负责人培训班和社会工作师考试培训班,24名社区工作者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开设“走进社区”电视专栏,全年累计播出38期。完成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922人,并实现自荐直选和固定投票二大选举方式创新。推进“两个规范化”建设,抽查并通报18个镇(街道)148个村(社区)的村(居)务公开情况。
  【社会组织管理】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出台《慈溪市公益项目资金使用办法》《慈溪市公益项目评估实施办法》。优化登记管理方式,直接登记社会组织30个。实行社会组织首次网上年检,年检合格865家,限期整改75家,撤销登记18家。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参评社会组织180个。至年末,全市依法登记社会组织共950个,备案管理基层社会组织870个,登记社会组织数量居宁波市各县市区首位。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投入资金80万购买服务项目34个。开展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认定工作,29家单位成为首批具备该资质的社会组织。
  【殡葬管理】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减免基本殡葬费用600余万元,火化遗体7498具,火化率100%。完成三北公墓鸣鹤办事处业务及附属用房工程项目,结顶并将验收市殡仪馆改造一区主体工程。成立市民政执法大队,开展滥建坟墓专项治理,共拆除违建坟墓1080穴、覆绿5096穴。推进生态葬法,举行骨灰撒海活动,建成农村公益性生态墓地5个、生态葬墓地6个。
  【婚姻登记和行政审批】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推行离婚登记预约服务,离婚率下降50%。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357对,离婚登记1719对,出具未婚证明9430件。行政审批窗口办结行政审批件750件(其中收养登记97件),按时办结率保持100%。
  【防灾减灾】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加强基层防灾设施建设,下拨资金30万元完成173家避灾安置场所的标识牌和指示牌设置,实现19个镇(街道)级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出台《慈溪市自然灾害灾民救助应急预案》,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各2家。
  【区划地名管理】
  2014年,慈溪市民政局完成江北慈溪线第三轮联合检查,自查陆域界线纠纷隐患,加强对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的日常管理,推进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完善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办理地名服务2550件,设置地名标志6420块。完成城区灯箱路牌广告经营发布权的招投标工作,编辑出版《观海卫镇地图》《慈溪地名文化文集》。
  【移民安置】
  2014年,慈溪市累计下拨移民安置资金5200万元(包括建房补助资金3200万元),完成359户、1044名移民的宅基地分配工作,占应安置人数(1065名)的98%,其中249户、724人的移民安置房已建成。
  【福利事业】
  2014年,慈溪市福利彩票销售3.13亿元,其中电脑型福利彩票销售2.1亿元,福彩刮刮乐销售3500万元,中福在线视频票销售6118万元。筹集社会公益金9230万元,其中市本级留用3130万元。全市12家福利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7亿元,销售收入7.25亿元,利润3209.27万元,安置残疾职工月平均数466人,安置比例28.3%。发放福利企业财政补贴与奖励资金222.17万元,落实税费减免129.31万元,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58.37万元、房产税45.63万元、水利建设基金25.31万元。
  (戴雯颖)
  人口和计划生育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共出生773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88%,计划生育率95.82%。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11.94。
  【计生优质服务】
  2014年,慈溪市计生局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活动,规范随访服务,全面应用12356服务平台。全年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500人次;已婚育龄新市民生殖健康检查5.3万余人,TCT宫颈癌筛查4600余人。继续深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新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319人,同比增加25%,累计有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享受对象23383人。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终身只生一孩父母奖励费214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公益金79.61万元。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2014年,慈溪市召开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分析会议,通报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情况。强化对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管,严格控制药品零售企业销售药流药物,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依法打击、部门联动的常态机制,加大非法行医和“两非”打击力度。全市、镇(街道)两级共开展部门联合执法100余次,查实“两非”案件33件,罚款29.32万元。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
  2014年,慈溪市完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运作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协作”机制日益完善,市镇两级实地开展双向协作活动169批次,配合征收社会抚养费91例,合计征收金额118.47万元。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加大流动人口无证怀孕管理力度,核查流动人口怀孕18162人,补办生育证件374人,劝离回户籍地生育5480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房管人”机制,全市有42个村(社区)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房管人”试点工作。为外来育龄妇女免费提供技术服务26.15万例,为5万余名已婚育龄新市民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发放孕环检服务卡30万份,提供优生两免服务243人次,提供生育救助371人次,发放生育救助金14.84万元。
  【计生依法行政】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慈溪市当年度社会抚养费应征收案件341例,征收审批314例,作出率92.08%,应征收金额2666.15万元,已征收1702.42万元,征收兑现率63.85%,结案188例,结案率55.13%。规范全市再生育审批工作,办理再生育审批2446件。办理来访来信来电294件,结案率100%,无恶性信访案件。
  【婚育文明建设】
  2014年,慈溪市计生局举办人口资源环境国策宣传系列活动,以主题宣传月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制作《慈溪日报》“人口计生”专栏节目10期,录制走进“阳光政务热线”“村干部论坛”节目,营造“大联合、大声势”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氛围。推进“三优”促进工作,加强镇级“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推广“妈妈知道网”、宁波人口家庭“12356”信息平台,传播优生优育知识,提高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普知识知晓率。全市各镇(街道)均建有镇级“三优”指导中心,其中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8个。
  (徐骁颖)
  民族宗教事务
  【概况】
  2014年,慈溪市有户籍少数民族7348人,民族成分31个,以壮族居多;流动少数民族97406人,涉及44个少数民族,以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为主,年龄集中在18~40周岁之间,主要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来自贵州的超过5万人。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89所,其中,基督教45处,天主教24处,佛教20处;可统计的信教群众7.2万人,其中基督教信徒、天主教信徒分别占宁波大市总数的50%和80%;有天主教神职人员14人,基督教教职人员118人,佛教僧人231人。
  【少数民族管理】
  2014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拓展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申报主体为两类:一类为慈溪市常住少数民族群众或其配偶及子女;二类为拥有30名以上少数民族员工的经营业主。全年有18个项目累计获得补助资金33.2万元。将全市173户少数民族低收入农户纳入帮扶救助体系,同步实施挂钩结对、爱心关爱、转产就业和项目发展等四类模式,低收入农户与民族工作干部结对率100%,累计发放医疗、助学等补助款逾18万元,并促成36名低收入群众转产就业。着力打造傅家路村、逍路沿村、高正电子、三禾厨具、高王小学等一批民族工作先进典型,崇寿镇傅家路村建成全市首个民族文化馆。11月22日,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陈乐齐一行考察傅家路村后,对该示范点创新的工作理念和各项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确定该村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全年办理57名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更改手续。符合参加2014年中高考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别享受6分、10分的政策性加分,全年共为141名少数民族中考考生和78名高考考生出具证明,涉及民族成分18个,以壮族考生居多。
  【民族宗教工作“五个一”工程建设】
  2014年5月,慈溪市委统战部、慈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出台《进一步深化推进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推进宗教工作“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6月,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五个一”工程推进会,全市各镇(街道)统战委员、民族宗教团体秘书长以上负责人、各镇(街道)民族联会长、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就“搭建一个平台、畅通一个渠道、挖掘一批人才,展示一道风采、唱响一个主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进行深化推进,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市民族宗教局以“五个一”工程为统领,加强教育引导,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打造民族工作先进典型,探索创新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治理模式,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五个一”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9月,市民族宗教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宗教管理】
  2014年,慈溪市拆除涉及宗教违法建筑13处,涉违面积约6200平方米,改作他用的31处,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民间信仰(含小庵小庙)拆改场所数达到总数的20%。全年审批非通常性宗教活动24起,开展除夕烧头香、万寿寺“头八”香期、五磊讲寺及石湫净苑清明香期、灵峰寺“葛仙翁”生日四月初十香期、金仙寺端午香期、首届药师禅茶文化活动、基督教工商界人士学习会等安全维稳,确保活动依法安全有序。创新安全宣传形式和载体,成立全市宗教界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开展涉及场所安全管理工作、防范邪教等宣传活动112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25000余册。
  【慈溪市基督教两会换届】
  2014年4月28—29日,慈溪市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在慈溪大酒店举行,135名来自全市基督教会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第八届和市基督教协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修改后的市基督教两会章程及会议决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马建立当选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周立东当选市基督教协会会长。
  【“同心同行·共筑中国梦”佛教界首届书画展举办】
  2014年11月3—9日,“同心同行·共筑中国梦”佛教界首届书画展在慈溪市图书馆举行。本次书画展着力突出“同心同行·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作品计108幅,并出版书画展作品集,还展出部分高僧大德及文化名人的寺藏书法作品。书画展吸引大量书法爱好者、佛教界人士及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参观展览者5000余人次。
  (孙书瑜)
  流动人口服务
  【概况】
  2014年,慈溪市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总数84.45万人(市本级),同比减少5.53万人,减少幅度6.13%;流动人口未成年人10.18万人,同比减少3.18万人,减少幅度23.8%。
  【流动人口素质提升】
  2014年,慈溪市采取政府买单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依托镇(街道)职成校、高技能人才实训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机构,对外来劳动力实施各种技能培训,1.3万名外来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成立基本素质教育培训讲师团,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菜单,编印基本素质教育培训简明教材,依托集中居住点、规模企业培训中心、村级法制学校等场地,采取重点培训和普惠培训相结合,对5万名新到慈溪人员开展现代公民素质培训。
  【融合组织建设】
  2014年,慈溪市各村级和谐促进会共组织开展体育活动3486场次,义务巡逻7.2万人次,志愿者服务4.8万人次,矛盾化解3593场次。健全完善村级和谐促进会驻会副会长机制,财政下拨专项资金,招募和谐促进会专职驻会副会长25人。强化和谐促进会品牌建设,确立市级和谐促进会联系点30个。开展和谐促进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市有村级和谐促进会348个,调整充实和谐促进会会员6.6万人,调整和谐促进会会长79人。9个村级和谐促进会被评为宁波市融合组织示范点,5个村企结对单位被评为宁波市村企结对示范点。全市已建工会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协商企业动态保持在95%以上,外来职工工会会员28万余人,入会率动态保持在95%。组织“百名优秀新慈溪人”评比表彰活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融合和素养”主题活动。
  【公共服务】
  2014年,慈溪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段入学资格审定工作的意见》,确定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入学六项条件,成立联合审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合审定机制,明确联合审定的步骤和要求。全年全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段就学人数4.45万人。组织开展“新市民新家庭”计划创建活动,宣传计划生育法规,引导流动人口育龄群众树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免费供应避孕药具和随访服务、免费婚检和优生检测、落实奖励优待和生育关怀救助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率97.53%。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计生区域对接,新增36个县(市)计生协作关系,通过双向协作,增收流动人口违法出生社会抚养费91例118.5万元。加强流动人口重大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子女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流动人口“五苗”全程接种率96.9%。制定出台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与产业平台、“美丽乡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平台主角、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实施项目建设。设立财政扶持政策,根据集中居住项目建筑面积、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和贴息等财政补助,全年全市竣工交付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15.2万平方米,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101.3%。
  【治安管理】
  2014年,慈溪市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率91.9%,出租房屋登记率99.2%,人户一致率89.8%。强化房屋出租人对承租人信息登记报送、房屋居住安全等责任,通过对被打击处理的违法流动人口进行倒查,追究不履行信息报送的出租房屋房东的法律责任。
  【流动人口参与“五水共治”志愿活动】
  2014年,慈溪市组建流动人口“五水共治”志愿服务分队208支,4000余名流动人口成为“五水共治”志愿者,每月确定一个流动人口“五水共治”集中活动日,组织流动人口进行巡河、清理、宣传等志愿活动,累计参与“五水共治”志愿活动4.5万人次。通过发放“五水共治”倡议书、宣传资料,提高流动人口“五水共治”知晓率,共发放倡议书20余万份,发送手机短信15万条。在沿河出租房屋集中区域,吸收3500余名优秀流动人口成为“护河劝导员”,常态化地开展护河劝导。吸纳54名优秀流动人口成立”同心共建美丽家园”巡逻队,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督。组织200名和谐促进会联谊员开展“亲水、惜水、护水,共建美丽慈溪”为主题的专项联谊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志愿活动、座谈交流等。
  【关爱“小候鸟”行动】
  2014年,慈溪市流动人口局加强暑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废弃池塘、水库、河道、山塘及危险路口等易发生溺水或交通事故区域。将“春泥计划”“彩虹课堂”“小候鸟夏令营”等统一整合为“假日学校”,组建关爱“小候鸟”工作志愿者队伍110支,志愿工作人员500余人,免费开放各类活动场所800余处,开设“假日学校”100个。
  老龄工作
  【概况】
  2014年,慈溪市60周岁及以上老人23.55万人,占总人口的22.54%。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5.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08%;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3.74万人,占总人口的3.58%。市老龄办被评为2014年度省老龄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获慈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老年文体活动】
  2014年,慈溪市新建(改建)老年活动室56个,老年门球场5个。市老龄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等单位分别举办“普及老年法·关爱老年人”《老年法》知识竞赛活动、“慈溪市第一届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微孝圆梦”公益助老活动。联合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全市首批老年志愿者招募活动,招募老年志愿者1997人,以“三护行动”(爱护家园、照护同伴、呵护少年)为载体,投身美丽慈溪、平安慈溪的建设。
  【“华龄乐学”工程】
  2014年,慈溪市老年电大在册学员40685人次,比2013年度净增2085人次。开展老年特色教育,在3个教学点(慈溪市金池舞蹈培训学校、慈溪市崇立文化美术培训学校、浒山街道成人教育学校)共开设8个老年特色教育班,招收老年学员359人。
  【老年人权益保障】
  2014年,慈溪市老龄办开展“敬老月”活动,营造尊老敬老氛围。办理老人优待证19573本,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维权信访15人次,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31件,向37497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422.78万元。
  【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2014年,慈溪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403.07万元,支出308.71万元。其中,投入10万元支持城区继续开办老年特色教育,出资30.30万元补助101个老年文体队伍建设,10.50万元用于老年人节日慰问和困难补助;15.37万元用于开展优秀老年志愿者工作活动及奖励经费等。龙山、观海卫、逍林、周巷、庵东五镇代表处共支出助老资金128.26万元。
  (叶碧群)
  关心下一代工作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关工.委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勇于创新、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优势,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全年新建民营企业关工委14家,累计550家。宗汉街道关工委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关工委等5个单位被评为宁波市关心卞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胜山镇、观海卫镇关工委被评为宁波市“五好”镇关工委,8家企业关工委被评为宁波市“五好”民营企业关工委。
  【关工委主题教育活动】
  2014年,慈溪市关工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讲144场,受教育25250人次。组织“五老”向青少年宣讲211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3000余人次。组织“中国梦”主题教育,举办主题活动124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次。市教育局关工委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收到征文495篇、摄影作品215幅。市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教育部关工委读书活动先进单位,慈溪职高获得部级示范学校称号。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活动197次,参与青少年12330人次。组织青少年祭扫烈士陵园、网上追思、看红色影片、听红色故事、学传统文化等活动,印发宣传资料23500份,举办专题报告会167场,开展清明主题团、班、队活动479场次,有2021名“五老”和17万余人次青少年参加。联合市老龄委、市老龄事业基金会、市教育局关工委,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慈溪市第一届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十佳小孝星”10名、提名奖获得者10名。在宁波市“孝德之星”评选中,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1名学生被评为孝德之星,市关工委被评为宁波市孝德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关工委帮困助学工作】
  2014年,慈溪市关工委开展“六一”节慰问活动,慰问彭桥小学、新界小学、长河镇中心幼儿园、市社会福利院,赠送图书玩具,为30名贫困生发放慰问金每人500元。大发化纤公司关工委出资12万元,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奖学助学工作,慈溪农村商业银行把捐助的“和美关爱资金”由每年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提供“和美”借记卡项目捐资9000元。市关工委帮困助学学生218人,共发放奖学助学资金10.9万元。参与“银发帮困助学”工作的“五老”3420人,募集善款24.8万余元,结对青少年660人。
  【关工委帮教关爱工作】
  2014年,慈溪市关工委开展法制宣讲211场次,受教育青少年66980人次。开展“未成年人零违法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在古塘街道舒苑社区、掌起镇陈家村开展试点,定期开展青少年法治培训。市关工委关爱团对慈溪市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情况进行调查,撰写《关于慈溪市2013年以来本地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情况调研报告》。全年共开展网吧监督1257次。
  【暑期假日学校】
  2014年,慈溪市共有各类暑期假日学校164所,接收青少年4421人,参与志愿者1246人。市文明办等8个单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慈溪市暑期“假日学校”工作的通知》,确立关工委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胜山等6地的村、社区办学率均达到50%以上。15家民营企业关工委开设假日学校。全市292名在职教师无偿参与教育管理。市关工委评选表彰示范假日学校30所、先进工作者171人、办学先进单位21家。
  (叶培雪)
  残疾人事业
  【概况】
  2014年,慈溪市新核发《残疾人证》2591本,注销《残疾人证》430本,年底持证残疾人总数27069人。
  【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2014年,慈溪市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总受益残疾人37319人次,总投入资金5400余万元。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有18735人次残疾人得到各类生活补助,补助总金额3314万元。接受康复服务残疾人8175人次;龙山镇邱王村通过省级社区康复示范站的创建验收。建设托(安)养工程优化服务网络,累计设立集中托养点18个、日间照料机构15个,受益残疾人4291人。帮扶残疾人教育就业6118人次,新安置残疾人148人。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定《慈溪市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收看有线(数字)电视费用优惠照顾实施办法》,从2015年始部分残疾人家庭将享受有线电视收视费用减半的优惠。
  【残疾人文体活动】
  2014年,慈溪市残联与市文广局联合组织慈溪市全民运动会残疾人部比赛,设立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四大项目。与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慈溪市首届“和美杯”电子商务大赛,单设残障人士组。与市文明办、市文广局、市文联共同组织残疾人文化艺术周,举办慈溪市首届“我和我的祖国·唱享幸福”残疾人歌唱比赛;举办慈溪市首届残疾人事迹展和残疾人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并现场组织书画、剪纸创作展示赠送和乒乓球赛等活动。组队参加宁波市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6名运动员代表宁波市参加浙江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并打破2项宁波市记录,超过3项全省最好成绩。
  【志愿助残工作】
  2014年,慈溪市成立市“心贴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和20支服务分队,建立市“心贴心”助残志愿工作室、14个“心贴心”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参与承办宁波市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暨残障青少年益同游活动,促进志愿助残的个性化、常态化。
  【残疾人宣传工作】
  2014年,慈溪市举办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继续设立电视台双语新闻和电台“爱心有约”残疾人专题栏目。全年在各类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刊播稿件270余篇(条)。围绕“爱耳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主题,组织助残公益宣传活动。
  (王志愿)
  老年人体育
  【老年体育活动组织】
  2014年,慈溪市老年体协承办市第十二届老年人运动会,设门球、气排球、乒乓球、中国象棋、柔力球、钓鱼、健身球操7个竞赛项目,参赛代表团19个,运动员950人。接受省老体协委托承办浙江省老年人柔力球(套路)表演赛。组织健步走大联动、太极拳、快乐舞步展示大会,组织全市行政村门球、气排球等各类竞赛展示活动。
  【老年体育代表队参加竞赛活动】
  2014年,慈溪市老年体育代表队参加浙江省、宁波市重大竞赛展示活动11次,参赛运动员72人,其中宁波市级竞赛展示10项中9项获得优胜奖,2项获得优秀奖。市柔力球队组队参加浙江省老年人柔力球(套路)表演赛获得优胜奖,其中1人获冠军;1人参加全国老年柔力球(套路)竞赛展示大会,获得全国个人自选套路亚军;1人代表宁波市参加浙江省柔力球(竞技)比赛,获第一名。
  【老年体育宣传、科研工作】
  2014年,慈溪市老年体协编印《慈溪老年体育》14期,采用稿件356件。向上级老年体协报送信息,宁波市老年体协简报录用50件,《浙江老年报》及以上刊物录用9件,《慈溪日报》刊登12篇,电视台录用11件。凡是大型活动,均邀请媒体到场采访,利用多媒体、网络、影像、户外LED等多渠道、多领域进行宣传。市老体协科研委开展健身健康知识讲座137次,受教育人数1万余人次;组织专家下农村、进社区、到企业开展医疗义诊、健康咨询活动3次,受惠老年人560余人;撰写论文、科普文章、调研报告12篇。编印《老年人常见病防治》1万册,并免费发放。承担宁波市社会公益创投项目任务、慈溪市社会公益创投项目任务2个。
  【老年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慈溪市文广(体育)局、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市慈善总会资助专项资金共计155万元用于改善老年健身条件、增加场地设施,其中投入镇(街道)老年活动室83.5万元,老年体育队伍建设30.3万元,场地建设补助35万元,新增草坪门球场9片,安装室内塑胶气排球场5片、地掷球场4片。修建市老体协活动中心,投入30余万元添置健身设施,并向老年人开放。
  【慈溪市成功创建“浙江省老年人太极拳之乡”】
  2013年,提出用两年时间开展创建浙江省老年人太极拳之乡(以下简称“创建”)活动后,慈溪市政府把“创建”工作列入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各镇(街道)把“创建”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订计划,增拨经费,组织发动工作。全市18个镇(街道)经过近2年的共同努力,至2014年8月,已有1.96万名老年人学会24式太极拳,占全市老年总人口的9.35%,培养536名骨干成为太极拳的辅导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331个村(社区)建有351支队伍,基本上达到村村有队伍。各项量化指标达到或超过省老体协关于创建特色项目之乡的标准要求,9月上报,12月经省老体协批准,将慈溪市正式命名为“浙江省老年人太极拳之乡”。全市有14.86万余名老年人参加各种健身活动,老年体育人口占65.9%。
  (市老年体协)
  慈善事业
  【概况】
  2014年,慈溪市慈善总会和各分会募集善款1.71亿元,其中“五水共治”捐款6904万元。慈善救助7287.9万元,救助支出占上年收入的82.3%。其中,慈善助学628.5万元,慈善助医1020.6万元,慈善助困1542.1万元,慈善助老934.6万元,慈善助残8.4万元,公益支出1309.5万元,赈灾支出1144.5万元,累计受益113505人次。市慈善总会获得第二届浙江慈善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机构奖,4人获得省慈善总会颁发的为慈善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荣誉证书。在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选中,慈溪市是浙江省唯一获评的慈善六星级县级市。
  (市慈善总会)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5)

《慈溪年鉴(201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4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