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492
颗粒名称: 文化 新闻
分类号: G127
页数: 9
页码: 229-237
摘要: 本文技术了2014年慈溪市文化新闻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文化事业、文学艺术、档案工作、地方志工作、广播电视、慈溪日报、对外报道、互联网新闻管理。
关键词: 慈溪市 文化 新闻

内容

文化事业
  【概况】
  2014年,慈溪文化工作着力打造“管办分离、主体多元、竞争充分、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国家级课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研究》获文化部“2013—2014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优秀奖,为全国获此奖项的6项课题之一。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新发现潮塘江元代沉船发掘、保护和迁移工作,《上林湖越窑遗址2014—2018年考古工作计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荷花芯窑址发掘工作启动。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1.39亿元,总量居宁波大市第二,比上年同期增长18.06%,GDP占比5.52%。
  【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惠民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等主题文艺宣传演出60场;开展“相约星光下·文化送百村”送文艺演出下基层、“上林之韵”广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梦想中国·唱响慈溪”2014慈溪市合唱大赛、第二届戏曲大奖赛、第十三届青歌赛等大型群众文化赛事。全年文化惠民工程共开展戏剧进农村演出1333场,文艺演出108场,送图书5万册,农家书屋图书流转2.8万册,完成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
  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服务 2014年,慈溪市图书馆接待到馆读者57万人次,总藏书量新闻66万余册,流动图书馆服务点累计达83个;“三北讲坛”“慈图展览”举办各类讲座、展览53场次;开展第十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慈溪站、慈溪市图书嘉年华暨第十四届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市文化馆“百姓课堂”开展免费培训934课时,“百姓舞台”“百姓展厅”“百姓书场”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2场次,“四百”文化惠民工程获上级文化部门和《中国文化报》《浙江文化》等媒体肯定与关注。市博物馆举办“南青北白——越窑与邢窑瓷特展”“缘·木——中国古代建筑构件及模型展”,其中“南青北白——越窑与邢窑瓷特展”获第八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选优秀奖。
  基层文化阵 地周巷镇、坎墩街道(“三百”文化惠民工程)分别成功创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和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成立慈溪市志愿者协会文化志愿者分会,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点23个,吸收志愿者220余名。举办全市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干部培训班、全市基层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等。
  【文化精品创作】
  2014年,慈溪市文化馆组织创作报送或直接参与比赛的各艺术门类作品获奖(入选、入展、发表)110余件次,其中国家级16件次、省级41件次:其中音乐作品《我是小小文化站长》获浙江省第十三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戏曲《花好月圆》获2014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创作金奖、表演银奖,音乐作品《为幸福导航》获宁波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完成《越窑开》等3个瓯乐新作,市青瓷瓯乐创新团队被宁波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
  【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物保护与管理 慈溪市博物馆继续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2500余件普查文物的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编制完成上林湖越窑遗址、锦堂学校旧址两处国保单位的“四有”档案。完成沙湖庙屋面维修、灵龙宫大殿维修等工程。锦堂学校旧址保护维修项目完成工程立项报告上报省文物局。古建筑类文物整体测绘工作完成首批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筹建处旧址等4处共计2000平方米。《上林湖越窑遗址2014—2018年考古工作计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荷花芯窑址发掘工作启动。完成测绘图纸、相关规划、研究文献等上林湖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
  潮塘江元代沉船发掘与保护 2014年6月,慈溪市潮塘江水利工程施工中发现古沉船,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为期1个月的考古发掘。经专家论证,沉船为元代货船,该沉船的发现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的空白。完成船体测绘、三维扫描、船体加固、防霉处理及船体纠偏提升、淤泥清理、复合套厢制作后,成功地将古船整体迁移至慈溪博物馆,编制完成沉船保护立项报告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0个非遗项目通过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实地评估验收。组织参加浙江省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宁波市第二届阿拉非遗汇活动等展演展示。举办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庆祝活动。全年组织开展面塑、青瓷烧制技艺等非遗课堂公益培训24期,培训334人次。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完成“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宁波高官会议”“中东欧经贸文化周”等上级演出任务,于10月应邀首次赴美参加文化交流。
  【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保障与资金扶持 推进镇(街道)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设,组建文化产业工作联络员队伍,组织举办文化产业研修班。出台文化产业集聚、培育、创新3个专项资金使用细则。兑现2013年度慈溪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近140万元,指导、帮助本市文化企业获得宁波市级以上各类扶持奖励资金340余万元。
  招商引智与产业融合 开展外出招商9次,洽谈项目15个,合同引进市外注册资金4000万元(实际到位1000万元)。浙洽会期间,举办本市首个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洽谈会。与宁波行知职高、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等签署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与浙工大之江学院合作成立“四季之江环境艺术研究中心”教育实践基地。举办“2014文化慈溪创意汇”,达成合作项目10余项,合同金额超百万元。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智巢·慈溪文化创意园实现经营面积7500平方米,入驻市内外文创企业19家,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创产业链和多个特色创意品牌。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投入资金1600万元,完成土地征收及水保、交评编制、审批和环评二轮公告,规划方案设计文保获国家文物部门审批。
  【文化市场管理】
  2014年,慈溪市文广局加强对镇(街道)文化市场管理与执法指导,采取“集中授课”“跟班培养”等多种方式对镇(街道)文化干部、文化市场协管员、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进行全员培训。召开全市印刷包装、娱乐场所、游泳场所等行业培训会议,培训教育1100余人次;新组建娱乐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系统性复查。全年慈溪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659人次,检查场所1990家次,办结案件38件,警告28家次,罚款11.7万元。审批窗口办理审批事项142件,完成各类年检、换证900余家,指导中心镇办理审批件22件。参评案卷被评为慈溪“十佳行政许可案卷”;两件参评案卷被评为2014年度宁波市文化系统“十佳行政许可案卷”。荣获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行政审批技能比武团体第一名。
  (任思帅)
  文学艺术
  【概况】
  2014年,慈溪市有文学艺术团体会员29个,其中,市级文艺家协会10个(市作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市戏剧家协会、市曲艺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影视家协会)市级机关分会1个,镇(街道)文联分会18个。市级级会员1687人,其中,国家级会员66人,省级会员185人,宁波市级会员405人。
  【文艺创作】
  月季花奖 征集作品302件,评选产生政府最高奖5件、政府精品奖14件、文联金奖94件、银奖76件、铜奖56件。其中,李波、陈建敏、陈燕、胡申辉等创作与表演的戏剧小品《文件夹》,俞白桦、龚爱茹、单鹏云的摄影作品《童年记忆》《芦湖鸳鸯》《平凡》,沈旭娜的词《鹧鸪天·夜读女孩》等5件作品获评政府奖最高奖,张巧慧诗集《朔风无辜》、沈燕荣工笔画《野柿》、胡迪军楷书《世说新语》、马华林楷书《孙过庭书谱节选》、黄立锋楷书《古贤书论》、施静焕楷书《韩愈〈师说〉》、任永江篆刻《临山居》等14件作品获评政府奖精品奖。
  参赛参展 电影《80后的独立宣言》、电视纪录片《农民企业家的环保梦》、歌曲《为幸福导航》获宁波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罗泱波油画《舞者》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为本市首次入展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罗泱波油画《红晨衣》获“九月·人文”浙江省油画作品展优秀奖;罗文油画《竹艺坊》入展”九月·人文“浙江省油画作品展;余海军农民画《慈溪故事》获“青山绿水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金奖;王文伟书法《古文一篇》入展第二届“赵孟頫”全国书法作品展;陆军辉书法《云冈石窟碑记》入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陆军作曲的歌曲《花月满人间》获2014年“词曲新作”评选晨钟奖;霍建幸作词的歌曲《老家》获湖南省“中国梦”文艺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奖;吴祖良作曲、李波作词歌曲《我是小小文化站长》,张峰作曲、高东作词歌曲《白糖棒冰》在新农村题材音乐作品展演暨第十三届音乐新作演唱大赛中分获创作金奖和创作铜奖;黄学权、郭文灿小戏《花好月圆》获2014年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创作金奖;邱雄飞曲艺故事《九头蕙兰》获“中国梦·我的梦”浙江省故事征文一等奖;孙丰立摄影《求知》、王烨江摄影《音符》获第四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铜质收藏奖。
  【文艺人才培养】
  2014年7月25日,慈溪市文联主办“溪上清流·慈溪市中青年书画作品展”在宁波市美术馆举行,作品集同时首发。11月9日,市文联与宁波市作协联合举行张巧慧诗歌《缺席》研讨会,该书列入第30届青春诗会诗丛,张巧慧入选青春诗会。市曲协陈金华、市民协施珍列入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施珍、励双杰、吴祖良、童银舫列入慈溪市第三批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孙迈华、施珍作为越窑青瓷传承人代表,余海军作为民间画创作代表,被评为“宁波市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小城记忆——王泽焕中国画展”在陈之佛艺术馆举办。市作协召开沈建基诗歌研讨会。在慈溪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月暨慈溪图书嘉年华活动中,推介慈溪本土作家7位,10部作品举行作家现场签名赠书活动,共签赠书籍500余册。
  【文艺惠民】
  2014年,慈溪市文联共组织开展“走进文化礼堂”“书香飘万家”“文艺家进校园”等各类文艺惠民活动20场。4月23日,文艺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在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举行。5月29日,“知识分子之家”走进文化礼堂活动在宗汉联兴村文化礼堂举行,现场赠送书籍100余册,为村民现场创作书画作品30余幅。参与文化礼堂创建结对帮扶指导,组织摄影家协会会员为观海卫南港村村民拍摄笑脸墙,为任佳溪村、相公殿村等文化礼堂开展设计展陈指导。9月30日,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千名书法家作品进文化礼堂暨宁波市“浙江书法村”授牌仪式在长河镇举行,长河镇宁丰村成为慈溪市首个“浙江书法村”。“文艺家进校园”活动在市第四实验小学举办文艺讲座8场,涉及文学、戏剧、音乐、影视、摄影等文艺门类。
  【文艺交流】
  《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6月6日,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在慈溪市颁奖,贾平凹《带灯》、李佩甫《生命册》、周大新《安魂》、韩少功《日夜书》、林白《北去来辞》等五部长篇小说获奖。双年奖系列活动包括文学主题演讲会、慈溪“80后”新作点评会、专题讲座、作家采风等。
  网络文学发展9月26日,慈溪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为全国首家县(市)级网络作家协会。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活动启动签约仪式于同日举行,该奖项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和慈溪市文联共同设立,由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慈溪市网络作家协会承办。每两年颁发一次,评选范围为颁奖年度前两年内用华语发表和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慈溪市被定为颁奖地。
  【陈之佛艺术馆展览】
  2014年,陈之佛艺术馆举办慈溪市中青年书画作品展预展、5A国际艺术展、慈溪·上虞中国画贺年联展、第二届慈溪市书法小品册页展、“庄周梦蝶”章先怀画展等各类展览10场,接待各地领导、专家及团体10余次,累计接待观众2万人次。陈之佛艺术馆成为浙江美术馆“流动美术馆”首家合作单位,举办浙江美术馆典藏“陈之佛致傅捐夫手札展”,邀请斯舜威先生作专题学术讲座。
  (钱燕燕)
  档案工作
  【概况】
  2014年,慈溪市档案馆共接待查阅人数8682人次,调阅档案14915卷次。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著录45万条、扫描98万页。12月17日,市档案馆通过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验收。
  【档案行政管理】
  2014年,慈溪市档案馆对教育局下属实验高中、逍林中学、周巷中学、浒山中学等4个省级重点中学进行执法检查提高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水平。做好“三农”、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完成第三批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6个镇(街道)创建宁波市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示范镇。完成对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开展对2013年“菲特”台风事件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做好“五水共治”档案,完成1家示范数字档案室(烟草局)和8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的上报工作。
  【档案资源建设】
  2014年,慈溪市档案馆按照新的《慈溪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开展全市档案接收工作。接收市府办、长河镇政府等单位进馆档案1884卷。做好失管档案集中整理,市国资委代整理档案全部整理完毕。对市经信局下属改制企业经委招待所(培训站)等8家公司200余箱档案,进行代保管并开展集中整理。开展民间档案资源征集,征集有青瓷、契约文书、财产分书、聘函、聘书等。接收一批本土书画艺术作品进馆,共计20余件。并与慈溪摄影家协会合作和民间征集,新征集照片2万余张。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2014年,慈溪市档案馆布置《中国梦想·美丽慈溪图片展》《慈溪市档案馆老照片展》和《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闻长庆、闻果立捐赠作品及青瓷图片展》三个展览供群众免费参观。与市教育局、学校携手合作,开展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慈溪市档案馆,参加学生约3200人。改进档案利用和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共接待查阅人数8682人次,调阅档案14915卷次。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开放鉴定,共鉴定档案12650卷,其中,确定8597卷档案为开放件、4011卷为限制件,确保开放、利用档案信息安全。
  【档案文化建设】
  2014年,慈溪市档案馆完成2013年度慈溪市大事记编写;《民国时期慈溪老照片》初稿选辑工作。参与相关单位修书编志,完成《崇寿镇志》《宗汉街道志》及海通食品集团《沧波腾龙》一书,并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约谈编写《茅氏家谱》。开展“燕话”语音建档工作,11月19日,组织专家组赴观海卫进行现场选拔,确定3人作为发音人,按照《关于开展浙江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录制;同时由专家对文本进行标注,并整理归档。
  (龚鋆霞)
  地方志工作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资政、存史、教化作用,《慈溪市志(1988—2011)》通过终审验收,送交出版社。启动《慈溪年鉴(2014)》编撰工作。
  【专业志书编纂指导】
  2014年,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指派专人指导各部门专业志、镇(街道)、村志的编纂、审核和出版工作。《慈溪市国土资源志》《慈溪市农业志》《海星村志》出版,其中《海星村志》为慈溪市第一部出自盐区的村志、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志和第一部全民入志的村志。《慈溪市交通志》《慈溪市教育志》送交出版社。《慈溪市建设志》《慈溪市劳动保障志》通过评审。崇寿镇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开始编纂《崇寿镇志》。
  【文史理论研究】
  2014年,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中国图志的继承与创新》。编印《慈溪史志》四期。发表方志研究论文4篇。《新编慈溪市图志》获2014年度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银奖。童银舫、王孙荣应邀参加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浙东文献与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
  (方湘敏)
  广播电视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广播电视台开设新闻专栏14个、播发稿件3146条。电台在省台用稿9条,宁波台头条3条;电视新闻在省台用稿35条,其中头条4条;宁波台头条20条。15件新闻作品获得省、市各个级别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
  【数字电视发展】
  2014年,全市新入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7万户,新安装数字电视机顶盒4.38万台。累计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近36万户,入网数字电视机顶盒70.26万台。数字电视互动平台日均点播量达18万人次。
  【新媒体拓展】
  2014年,慈溪人民广播电台推出“FM1064”微信公众号,推送频率开设“汽车当道”“有嘴走天下”“姐妹行不行”“吃香喝辣”“房产时间”“风尚生活秀”等各栏目内容,粉丝量超万人;广播节目在“蜻蜓网络收音机”上播出;新闻评论类电视专题栏目《关注》开通“慈视关注”;电视台少儿栏目“彩虹城堡”开通同名微信平台;《小灵热线》以“随手拍随手播”形式,通过微博、微信、实名QQ群等录用观众提供素材(包括图像与视频)200余条,实现手机内容电视播出。
  【广播电视大型】
  2014年5月18日,慈溪市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第四届“幸福慈溪·见证金婚”大型公益摄影活动在周巷镇启动,参加活动老人1770对,3年累计2万余对。电视台推出“戏韵流芳”戏曲票友系列展演、“恒元悦城”杯2014“心乐飞扬”慈溪市器乐演奏电视大赛等大型活动。组织参与“全城热恋,爱在慈溪”恒元·悦城最美新人暨幸福微电影大赛活动。举办“我的誓言——车让人”“美国自驾游”“最美海豚音”等大型活动。
  (杨宝峰)
  慈溪日报
  【概况】
  2014年,慈溪日报社实现总收入5737万元,利润685万。其中,报纸广告财务收入2648万元,较上年下降10%;发行收入913万元;商务印刷销售1950万元;新闻网收入121万元;文化传媒收入197万元。《慈溪日报》获“2013—2014中国最具品牌价值县市区域报”和“金长城传媒奖·2014中国十大地市区域报”称号。有97件作品获中国地市报、中国县市报和浙江省、宁波市新闻奖等奖项。
  【新闻报道】
  主题报道 共推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平安慈溪创建”等7个重大主题报道,累计发稿500余篇。策划推出“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治水攻坚进行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专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典型、先进报道 报道周巷镇“圆桌夜谈”制度,获市委、市政府批示,要求全市推广“圆桌夜谈”经验,使“圆桌夜谈”成为慈溪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品牌台。官方微博账号桥城快报推出先进典型“交警爸爸”陆泉良系列报道,向人们讲述陆泉良13年来默默守护车祸遗孤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是一条“有温度“的新闻。
  民生报道 建立社长总编联镇街制度,建立百个记者基层联系点,鼓励记者采写基层一线鲜活报道。推出《立信停车场“沦陷”为健身广场》《公共停车场被树箱“霸占”》《危桥塌陷严重,公交车每天还从这里过》等新闻报道,推进了事件协调解决。
  【报网一体化建设】
  2014年3月28日,“民e通”网络民生平台正式开通,组建网络民生观察员队伍,提供经济、社会、民生等近50类在线答疑服务,网民可查询、跟踪、监督、评价事项办理过程。5月16日,桥城快报微博正式更名为《慈溪日报》官方微博。5月23日,《慈溪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6月18日,“掌上慈溪”APP正式上线。
  2014年度慈溪十大新闻
  1.浙江最大海涂水库郑徐水库开始蓄水;
  2.“圆桌夜谈”打通干群间“隔心门”;
  3.慈溪本土电影《80后的独立宣言》全国公映;
  4.交警爸爸陆泉良13年守护车祸遗孤;
  5.“五水共治”使河水重现碧波清流;
  6.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作出关于美丽慈溪建设的决定;
  7.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全省第一;
  8.慈溪荣膺六星级慈善城市;
  9.慈溪滨海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10.慈溪位列2014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一。
  (毛国范)
  对外报道
  【概况】
  2014年,慈溪市委宣传部对外报道内容重点在“五水共治”、创新驱动转型、先进典型人物等方面,累计在上级媒体发稿2300篇,其中,中央级媒体24篇,《浙江日报》113篇,《宁波日报》164篇,同比增长超过10%。
  “五水共治”系列报道 1月,邀请《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慈溪治水《推出慈溪全民动员共治“黑臭河”》《慈溪向工业污水宣战》等报道,累计刊发治水稿件15篇,专版4个。
  最美人物典型报道 3月,围绕“最美警察爸爸”,挖掘人物典型系统策划报道,对接邀请江苏卫视、《宁波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东南商报》等10多家媒体进行集中采访,通过宣传典型传递正能量。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报道 在《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大型通讯《峰回路转应有时——慈溪民企转型升级路径调查》,配合登出《转型升级重大路径选择》重要评论。8月、9月在多家媒体推出“招商引智”“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等系列报道,累计刊发稿件20余篇,转载超过300次。
  “圆桌夜谈”系列报道 6月,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圆桌夜谈”策划,提炼概括“效率”“平等”“作风”“沟通”“向心力”等关键字,邀请《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前来采写报道。中央、省、宁波市三级党报分别以头版、头版消息配政治版整版新闻解读、头版头条通讯配评论的形式推出慈溪“圆桌夜谈”工作典型。
  高端外宣渠道上的报道 在《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宁波慈溪干部群众“圆桌夜谈”侧记》;在经济日报刊登慈溪招商引智大幅专版;在人民网上刊登《经济增长:从速度到质量——浙江慈溪不唯GDP论英雄加速转型发展》《上林湖越窑遗址》《让越窑青瓷薪火相传》等稿件,有效提升慈溪对外知名度。
  (胡蓓)
  互联网新闻管理
  【概况】
  2014年,慈溪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浙江在线、宁波网等网络媒体刊发涉慈新闻稿件500多件。官员账号@慈溪发布通过微新闻、微直播、微活动、微投票等形式发布微博1万条,吸引粉丝19万人。@慈溪发布被新浪浙江评为新浪微博2014年度浙江政务微博影响力十强。政务微博发布厅建设不断完善,101家政府官方微博入驻,合计收听人数超过30万,全年合计发布信息超过8万条次。@慈溪发布在每半月全省75家县(市)区新闻办官方微博排名中保持前十。
  【网络舆情处置】
  2014年,慈溪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编写报送摘报、专报、舆情抄告单合计341期,有效处置市“11·29”火灾、房闹等重大网络舆情53起。共开展网评员培训15次,达到全员覆盖。组织马路市场整治等网评演习30余次。开展针对医闹、房闹等网评实战57次。
  【网络民生服务】
  2014年,慈溪市创新设立“民e通”慈溪网络民生服务平台推出PC端及手机客户端联动、报网互动的合作模式,实现网络信息发布、投诉、建议、访谈多渠道覆盖。全年开展网络新闻发布(访谈)12期,处理各种投诉、建议1900多条。在“民e通”慈溪网络民生服务平台上开设“微博发布厅”栏目,与网民沟通交流,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胡蓓)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5)

《慈溪年鉴(201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4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