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079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625.55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政府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人民政府 工作 慈溪市

内容

2013年,市政府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总目标,把握“破难争先”工作主基调,不断强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主抓手,扎实开展招商引智突破年、品质之城建设推进年、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出台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宁波市首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2.9%。市本级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22.1%,到位内资38亿元。制定出台市长领办平台建设制度和重大平台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大平台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分别占市本级的45%、29.1%和70.2%。加快推进四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主体培育、智慧农业建设等八大工程取得较好成效。以“一区两园三中心”为重点的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中科院上海分院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慈溪医工所落户科教园区。引进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慈溪市入选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获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宁波唯一省“腾笼换鸟”先进县市、省首届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区、省级园林城市、宁波市首个省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
  城市与生态建设 围绕“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目标,推进《慈溪市提升城市品质专项行动计划(2012—2016年)》。着眼功能布局系统化、交通出行便捷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文化景观特色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五化”目标,实施“交通出行、功能完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区块改造、城市管理”六大提升工程,实现文化商务区开园,开建全省首条县市级高架快速路——胜陆公路(胜山—横河段),全面完成“两道”改造(329国道城区段和新城大道)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大型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完成“三改一拆”任务,全市拆除违章建筑206万平方米,改造“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111万平方米。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战,废塑料行业实现“双清零”、新浦“小熔炼”整体关停、十大治水专项行动启动,生态环境治理阶段性成效明显。台风“菲特”过后,开展灾后恢复和对余姚援建工作。省文明市创建接受测评,被评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首批宁波首个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
  社会民生事业 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用于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增长7.6%,落实34.36亿元完成10大类27项惠民项目。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感,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大行动计划”。全省首创素质教育星级学校第三方评估制度、“三网”工程提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水平、“政府助学金”助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向社会开放城区全部公立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等创新举措。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16个重点项目,实施社会管理突出问题联合整治三年行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大排查、大整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
  从7月中旬始,开展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9月底,全市非法废塑料加工经营户和有证违法废塑料加工户实现“双清零”,整体关停新浦敦和园区熔炼企业。在宁波大市范围内率先部署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截污纳管、工业污染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河道清理、清水环通、水生态修复、饮用水源保护、治水工程、联合执法十大专项行动,完成“河长制”扩面提升,基本实现市域河道全覆盖,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4

《慈溪年鉴2014》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市域内2013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内容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慈溪市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农业·农村、工业、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金融·保险、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