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大姓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456
颗粒名称: 慈溪大姓源流
分类号: D926.1
页数: 15
页码: 2251-2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1988年至2011年慈溪大姓源流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专记 慈溪大姓源流

内容

慈溪滨海,市域大部由涂地围垦而来,成陆较晚。唐以前仅南部沿山有少量原住民,现境居民多为唐宋后移民后裔。元明时期,海塘逐渐稳固,南部居民陆续北迁。明洪武间,现境设观海卫、浒山所、龙山所,有大量外地军户落住。清雍正、乾隆间,先后修筑三塘、四塘,居民继续北迁。嘉庆年间,修筑五塘、六塘,大片涂地生成,绍兴、上虞一带农民陆续东迁垦殖。慈溪历史上自南而北与自西而东的两类移民,原籍不一,文化各异,在一次次迁徙过程中带来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不同的礼仪和语言,以后既传承保留,又互相交融,逐渐形成慈溪较为独特的移民文化。
  移民文化在慈溪影响深远,设《慈溪大姓源流》专记,通过考量全市25个1万人以上大姓的源头和播散途径,以图展现慈溪移民文化之一脉。囿于存世史料多寡不一,记述或详或略,仅能管窥一斑。姓氏排列以人数多少为序。
  陈氏
  陈氏为慈溪第一大姓,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8.3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0%。各镇、街道均为陈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旧城区,称“浒山陈氏”,原籍温州乐清,明洪武中陈旺来浒山所戍守,定居浒山后陆家。民国35年(1946)始建宗祠百世堂于西门外下房头。清代出进士陈元。现代著名国画家陈之佛、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出是族。
  浒山街道眉山社区、湾底社区,匡堰镇高家村,原籍上虞小穴(今属绍兴市上虞小越镇),南宋陈皋始迁眉山湾底,称“眉山陈氏”,曾建宗祠。明代出进士陈雍、陈治则、陈治本、陈相才,陈雍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明初,一支迁梅川乡后张埭(今属匡堰镇高家村),始迁祖陈连一,称“梅川陈氏”,清乾隆元年(1736)创建宗祠崇孝堂;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建寝室5间,左右厢房各3间,前进台门5间;道光十七年(1837)增建东翼厅为女宗祠、西翼厅为节孝祠,有《余姚梅川陈氏家谱》传世。眉山陈氏另分迁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及观海卫等镇,梅川陈氏分迁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掌起镇陈家村,称“掌起桥陈氏”,奉南宋谏议大夫陈埙为始祖,陈埙长子陈让始迁至鸣鹤乡孔敬桥(即掌起桥)。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宗祠雍睦堂三进,又有支祠孔敬堂、两宜堂等,孔敬堂二进3开间尚存。有《慈溪掌起桥陈氏两宜堂家谱》《慈溪掌起桥陈氏大泽桥房支谱》传世。晚清进士、度支部侍郎陈邦瑞,植物学家陈善坤,机械工程专家陈志新出是族。
  掌起镇东埠头村,由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姜山迁来,曾建宗祠天钞堂,中厅3间,左右夹室各1间,厢廊6间,门厅5间。实业家陈万运出是族。
  掌起镇东埠头村小埠头,明初由金华永康迁镇海灵绪乡五二庄小埠头,奉南宋理学家陈亮为始祖,始迁祖陈聪一。
  桥头镇上林湖村,称“东塘陈氏”,元末明初亦由姜山走马塘迁至东塘(今属上林湖村),始迁祖不详。曾建宗祠悖叙堂,毁于晚清太平军战乱,后复建,一进5开间,民国9年(1920)改办小学。分6房,长房为进士墙门,曾立将台旗杆。有《东塘陈氏宗谱》残本1册传世。清代出进士陈煦。分迁观海卫、附海、匡堰、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龙山镇龙头场村、西门外村,明万历间有陈氏3兄弟由岱山迁来,长房居西门外村李家,称“后陈”;二房居龙头场,称“中陈”,清嘉庆间建宗祠聚星堂,屋6间;三房居龙头场村田洋,称“田洋陈”,曾建宗祠遗忠堂,屋31间。
  宗汉街道联兴村、金堂村、高王村、怡园村、新界村、百兴村,明末清初陆续自余姚历山上陈(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迁来,曾各建支祠,清同治八年(1869)在转江桥(今属联兴村)建太乙祭堂,百兴村黄庵跟曾建诒泽堂。电机专家陈永校出是族。
  周巷镇海莫社区,海莫社区吴家路有陈氏宗祠,三进7开间,尚存第一、第二进。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陈登原,中国科学院院士、脑神经学专家陈宜张父子出是族。
  观海卫镇湖东村、卫南村,原籍慈溪西乡石柱头(今属余姚市河姆渡镇),明中叶陈润四始迁白马岙,称“白马岙陈氏”。清代建宗祠敬本堂,有钞本宗谱传世。清代出进士陈宝柟。分迁桥头、匡堰等镇,其中观海卫花仁桥(今属卫南村)清代出进士陈祥燕,曾建宗祠教本堂。
  掌起镇任佳溪村,原籍河南颍川,曾建宗祠余庆堂。
  横河镇龙南村,清末柘岙建宗祠毓德堂。
  横河镇石堰村,清代建宗祠聚德堂。分迁浒山街道、坎墩街道。
  长河镇宁丰村塘头路,曾建陈氏宗祠。
  桥头镇五丰村,曾建陈氏宗祠。
  庵东镇路湾村、西三村,路湾村并村前有陈家路村与大陈家路村;西三村并村前有小陈家路村,均多陈氏。
  胡氏
  胡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6.0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9%。各镇、街道均为胡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天香桥村,称“梅川胡氏”,南宋末年迁自余姚柏山(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称“柏山胡氏”)。始迁祖胡寮、胡宦兄弟。曾建宗祠悖裕堂,有《梅川胡氏宗谱》传世。明代出进士胡恭、胡赞、胡东皋、胡昭、胡崇德、胡旦,清代出进士胡鄂。分迁白沙路、古塘、宗汉、坎墩等街道及观海卫、附海、横河、匡堰、桥头、逍林、胜山、新浦、天元、长河、周巷等镇。
  横河镇梅园村、伍梅村、东上河村、东畈村、彭南村,南宋末亦自柏山迁至竹山(今属梅园村),始迁祖胡涌,曾建宗祠柏垂堂。明代出进士胡一鸿。明代中期,一支迁烛溪湖塘下(即今伍梅村),称“烛溪胡氏”,始迁祖胡达。清乾隆六十年(1795)改建宗祠念祖堂,增建前进及厢房,共二进5开间,尚存后进。有《烛溪胡氏宗谱》传世。明代出进士胡轩、胡安、胡维新、胡敬辰,现代著名画家胡也佛出是族,分迁浒山、白沙路、古塘、宗汉、坎墩等街道及龙山、观海卫、逍林、匡堰、胜山、新浦、天元、长河、周巷等镇;一支迁至东上河村宏桥,称“宏桥胡氏”,始迁祖胡习、胡昱、胡昺3兄弟,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841—1843),胡习后裔建宗祠裕堂,同治四年(1865),胡昱后裔建孝义堂,有《宏桥胡氏宗谱》传世,分迁掌起、附海、逍林、胜山、新浦、长河等镇。东畈、彭南等村多有竹山胡氏后裔聚居。
  宗汉街道新界村,元初亦自柏山迁至曲塘湾,始迁祖胡璧、胡琚兄弟。
  天元镇界塘村、宗汉街道百兴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自柏山迁界塘下,始迁祖胡贺。清康熙间,一支迁至百兴村潭河沿,始迁祖胡燮、胡鉽叔侄。乾隆初,二支合建宗祠敦裕堂。道光初创建女祠。有统宗谱《余姚柏山胡氏重修宗谱》传世。近代画家胡馨出是族。另分迁周巷、长河、庵东、桥头等镇。
  浒山街道东门社区,元至正十二年(1352)亦自柏山迁至浒山东门外新湖塘头,始迁祖胡大经。建宗祠二进5开间,尚存。
  横河镇乌山村,称“乌山胡氏”,南宋庆历间迁自鄞县,始迁祖胡文焕。明代创建大宗祠宗经堂,清康熙中分建德馨堂,乾隆初分建燕宁堂、永思堂。有《乌山胡氏宗谱》传世。明代出进士胡时麟,清代出进士胡邦翰。分迁浒山、白沙路、古塘、宗汉、坎墩等街道及逍林、胜山、新浦、桥头、崇寿、庵东等镇。历史学家胡玉堂、天文学家胡景耀出是族。
  白沙路街道后油车村,清康熙初年自鄞县迁至念二房。始迁祖胡念二,因名其地为“念二房”。曾建宗祠一进5间。观海卫镇卫西村,明洪武间迁自山东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始迁祖胡得玉,曾建宗祠。数学家胡浚济、文字学家胡吉宣、翻译家胡志挥出是族。龙山镇内胡氏,除烛溪胡氏分支迁至外,主要为明洪武间迁自乐清之后裔。
  王氏
  王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三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4.8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7%。各镇、街道均为王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龙山镇邱王村,南宋初自商丘迁至雁门岭,始迁祖王九畴,系三槐王氏。明嘉靖间,阖族公建宗祠三进,屋12间。20世纪70年代后陆续拆毁。分迁周巷等镇。
  龙山镇范市王家路村,亦系三槐王氏,元末迁自奉化廉山,始迁祖王隆。清道光间建宗祠三槐堂,正厅两翼室共5间,厢廊左右各3间,门屋5间,外附女祠3间,余屋5间,尚存。有《王氏家谱》抄本一册传世。
  掌起镇东埠头村,亦系三槐王氏,有宗祠三槐堂。
  匡堰镇王家埭村,亦系三槐王氏,称“三山王氏”,北宋太平兴国初自秀禾华亭迁来,始迁祖王承福。有《余姚三山王氏族谱》抄本一册传世,曾建宗祠三槐堂。分迁逍林、胜山、新浦、观海卫、附海、龙山等镇。有老祠、新祠之分。原三北地委书记王仲良出是族。
  掌起镇长溪村,南宋末自山东青州迁至关头,始迁祖王大有。
  观海卫镇鸣兴村、龙山镇东门外村,南宋宝庆间自定海■头(今属北仑区柴桥街道)迁至鸣鹤场,始迁祖王左三,有宗祠谷诒堂,二进5开间,尚存。元末一支迁龙山东门外(今属东门外村),有宗祠思敬堂三进,尚存。观海卫镇昌兴村,南宋理宗朝自杭州迁至新桥,始迁祖王运干。有支谱《王庆三十六房家谱》传世。
  浒山街道眉山社区与横河镇石堰、秦堰村。南宋末自河南开封迁至余姚城东,后北迁至眉山。明初一支迁至石堰,始迁祖王伯和,清初建宗祠崇本堂二进7开间,尚存,明代出进士王恩;一支迁至秦堰村王家畈,始迁祖为王伯和之侄王仕愉,曾建宗祠崇本堂,二进5开间。
  天元镇天元村,明初自陶婆岭(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湖村)迁至天元村潭西,始迁祖为王伯和侄孙王庭经,曾建宗祠。有《姚北潭西王氏宗谱》传世。天元镇潭东村,明初由陶婆岭迁来,始迁祖为王庭经弟王庭伦,另建宗祠。明初,观海卫镇北门曾建王氏宗祠。
  张氏
  张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四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4.4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3%,1987年列第五位。各镇、街道均为张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周巷镇周西社区,明初由顾巷桥(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迁至井亭庵,始迁祖张进权,
  曾建宗祠。周巷镇云城村,明初由云柯(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迁至悦来市,曾建宗祠孝友堂。周巷镇大古塘村,明早期自逊马桥(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迁至老宅。曾建宗祠。长河镇长河街居委、垫桥村,清乾隆中期先后由白鹤桥(今属余姚市陆埠镇)迁至长河市、垫桥路,始迁祖分别为张启法、张成先。又一支迁居浒山城内大池头,始迁祖张戴吾。长河镇垫桥村西塘墩,清初自海宁迁来,始迁祖张殿本,曾建宗祠继成堂。宗汉街道潮塘村,清康熙初由张巷鲍家桥(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迁居样山后潮塘独疄地,始迁祖张习文,清光绪二十年(1894)建宗祠居易堂,一进5间。张巷张氏历代北迁慈溪潮塘者有多支,清初张傅、张祥廿八、张世华迁潮塘垫桥路(今属长河镇云海村),张士麟迁居团圈(今属周巷镇云城村),张一隆迁潮塘胡家路(今属长河镇大云村),张君亮迁样山后潮塘(今属宗汉街道)。有统宗谱《云柯张氏宗谱》传世。
  匡堰镇高家村,元代由历山(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迁居彭山张岙(今属横河镇彭桥村),始迁祖张斌四。后迁至高家村后张埭,曾建宗祠显承堂。分迁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观海卫镇南港村,明初由历山(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迁至杜湖东北(今属南港村),有上张、下张,始迁祖张孟义,曾建宗祠。
  龙山镇淞浦村,自河北清河迁至淞浦海屋张,曾建宗祠百忍堂。数学家张芷芬出是族。
  龙山镇龙山所村,北宋熙宁间自江西婺源迁至龙山所村外张家。
  徐氏
  徐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五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4.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3%,1987年列第四位。各镇、街道均为徐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
  横河镇马堰村,南宋由桐木湖迁至马堰,始迁祖徐迁念二。曾建宗祠敦睦堂。明代出进士徐廷圭、徐爱、徐怀爱、徐方、徐绍卿、徐存义、徐应登,清代出进士徐致敬。徐爱为明代知名学者。清初一支迁至宗汉街道史家村,时属眉山周塘,有《姚江眉山徐氏宗谱》传世,建宗祠敦本堂。后又有支属迁坎墩街道等。
  白沙路街道宏坚村,南宋庆元间由余姚城北隅迁至徐家畣(今属宏坚村),称“梅川徐氏”,始迁祖徐正中。曾建宗祠报本堂。有《余姚梅川徐氏宗谱》传世。分迁浒山、古塘、坎墩等街道及横河、匡堰、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横河镇子陵村,元至正二年(1342)由余姚高义坊迁陈山小岙,始迁祖徐伯昂。明代出进士徐天泽。
  匡堰镇石人山村、桥头镇潭河沿村、逍林镇桥东村,明初亦由高义坊迁来,初迁至石人山,新桥头曾建宗祠积善堂,明代出进士徐守诚、徐执策。明弘治间徐克二由石人山积善堂分迁封山,传3世至徐执一迁居潭河沿,民国15年(1926)在上管周塘长春桥建宗祠5间,名“敬胜堂”,有《余姚徐氏敬胜堂宗谱》传世。另有一支迁至逍林镇桥东村,后分为上徐埭、下徐埭,有宗祠敦睦堂三进,第二进有朝北戏台、东西侧楼,后进平屋5间。实业家徐之萱出是族。分迁胜山、观海卫等镇。
  周巷镇周西社区,明末由余姚徐官人桥迁孝义德惠桥,处社区设立前之马家路行政村,始迁祖徐淳四。清中期建宗祠怀德堂二进,光绪十七年(1891)增建第三进。有《孝义徐氏宗谱》传世。
  观海卫镇淹浦村,迁自山南潭墩漕,建宗祠徐聚堂,二进,东偏为1间女祠,尚存。
  观海卫镇东营村,两宋之际,由江西弋阳迁居东营村向头,称“向头徐氏”,曾建宗祠逊锦堂。有《向皋徐氏宗谱》抄本传世。剧作家徐进出是族。龙山镇金岙村,南宋初由山东东海郡迁至大岙(今属金岙村),曾建宗祠悖仁堂。龙山镇金岙村,南宋初由奉化迁至徐家岙(今属金岙村)。龙山镇凤浦岙村,凤浦岙岙底徐氏传系徐福后裔。宗汉街道上徐家村,明末清初陆续迁自历山河头(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另匡堰镇高家村石柱头、逍林镇小路沿村、天元镇界塘村西界塘有徐氏宗祠。
  孙氏
  孙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六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3.8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7%,1987年列第七位。各镇、街道均为孙氏主要分布地,主要集居地为:
  横河镇孙家境村、龙山镇达蓬村,奉后唐明宗朝三司使孙岳为始祖。原籍睦州(今建德、桐庐、淳安一带),初居烛溪湖西北孙家尖(今属横河镇石堰村),南宋初陆续东迁至孙家境。清初(约1651—1685),迁建大宗祠燕翼堂,二进7开间,左右侧楼各3间。嘉庆间重修,西偏增建书楼3间、南屋3间、北屋7间。民国九年(1920)增建后进7间。西偏已毁,主体三进尚存。有《余姚孙境宗谱》传世。南宋出进士孙应时、孙祖祐,孙应时为知名学者。明代出进士孙泓、孙燧(会魁)、孙清(榜眼)、孙陞(榜眼)、孙坊、孙佳、孙鑨、孙铤、孙錝、孙鑛(会元)、孙大霖、孙健(云南鹤庆籍)、孙如游、孙如法、孙如洵、孙嘉绩。孙燧官至右副都御史,赠礼部尚书,谥忠烈,为著名爱国显宦;孙陞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恪;孙鑨官至吏部尚书,谥清简;孙鑛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为晚明知名文学批评家;孙如游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恭;孙嘉绩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忠襄,为抗清名臣。清代出进士孙谠。明弘治年间,孙家境第十七世孙炀迁至达蓬村龙头西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宗祠燕翼堂,正堂3间,翼室2间,东西廊4间,门屋5间。有《镇海龙头西铺孙氏世谱》抄本传世。孙家境孙氏历代分迁较多,市内迁各镇、街道,以龙山、观海卫镇支派较巨,各立祠堂,均名“燕翼堂”。
  横河镇梅园村、龙南村,原籍余姚四明乡(今属余姚市梁弄镇),尊五代时孙德顺为始祖。元初,孙金迁居梅园村新岙,有《龙泉双桂堂孙氏宗谱》抄本传世。孙金弟孙竹迁居烛溪湖头,建马吾祠,五传有智行3房分居横泾河,明末迁建宗祠诒谋堂。有《余姚龙泉孙氏谱系》抄本传世。
  横河镇彭南村,原籍慈溪车厩(今属余姚市丈亭镇),元泰定间,孙祖元置产湖清垫,明洪武初迁居。明代中期建宗祠崇本堂,三进5开间,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戏台,左右侧楼各4间,后进东墙外另有平屋5间。明代出进士孙汝汇。
  桥头镇烟墩村,原籍慈溪车厩,奉唐孙庭实为始祖。南宋末孙安七迁居双河(今属烟墩村),双河孙家有西房孙家和东房孙家,各建宗祠。明代出进士孙应奎、孙汝贤、孙汝宾,孙应奎为明代学者。
  浒山街道孙塘社区,称“朴树下孙氏”。奉南唐孙伯长为始祖,北宋孙议为迁姚始祖。原籍余姚开元乡万石里(今属余姚市马渚镇),元初至元间孙金一迁居孙家塘头朴树下。曾建宗祠绳武堂,三进5开间,2侧楼。有《余姚朴树下孙氏宗谱》传世。分迁坎墩街道等处。
  沈氏
  沈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七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3.7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7%,1987年列第六位。主要分布于浒山、古塘、白沙路、坎墩等街道及观海卫、庵东、崇寿、横河、胜山、周巷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旧城区、坎墩街道沈五村、横河镇秦堰村,宋元间迁浒山南,始迁祖沈道五。清嘉庆七年(1802)创建宗祠敦本堂于东门外糖坊弄。有《姚江梅川沈氏宗谱》传世。晚清画家、出使日本随员沈文荧及沈文炜兄弟,抗英义士沈贞出是族。明末清初,子孙多陆续下迁坎墩,沈五村并村前有沈家甲后、沈家甲南行政村,沈家甲南村旧有沈氏女祠堂;有3支迁居石堰东诸、严界、西朱(今均属横河镇秦堰村);其余多迁居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及周巷、胜山等镇。另有半霖(今属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迁来的东杜房、明洪武初年迁来浒山所的军户房和出自沈师桥的担山房3支附入宗祠。
  观海卫镇沈师桥、东桥头、昭十三房、卫东等村,南宋初由温州永嘉贴水桥迁来,始迁祖沈恒,繁衍成巨族,旧有沈师桥之镇名。曾建宗祠叙伦堂,支祠永春堂三进3开间,尚存。有《慈溪师桥沈氏宗谱》传世。明代出进士沈履祥、沈宸荃、沈崇埨,沈宸荃为抗清英雄;清代出进士沈日章(鄞县籍)、沈李楷(嘉兴籍)、沈文豪(钱塘籍)、沈鹿鸣、沈可培(杭州籍)、沈丙(杭州籍)。清末藏书家沈德寿,水利专家沈之良,历史学家沈星棣,中国科学院院士、岩土专家沈珠江出是族。明末,一支迁观海卫东门外,建支祠二进5开间,尚存。
  庵东镇华兴、桥南、富民、兴陆等村及崇寿镇健民、傅家路、海运村,清乾隆间陆续由绍兴楝树下迁居下马家路(今属庵东镇富民、兴陆2村)、下胡家路(今属庵东镇桥南村)等处。庵东小甲路曾建宗祠文肃堂,二进5开间。有《姚北沈氏宗谱》传世。
  另桥头镇小桥头村万岙、观海卫镇双湖村盐仓,曾建沈氏宗祠。
  岑氏
  岑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八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2.7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7%。岑氏主要分布于匡堰、逍林、新浦、胜山、桥头、观海卫、周巷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匡堰镇樟树村、观海卫镇双湖村、逍林镇桥一村,南宋中叶由车厩(今属余姚市河姆渡镇车厩村)迁至三山(今属樟树村),称“三山岑氏”,始迁祖岑肃。曾建分祠宁先堂、章庆堂、爱悫堂、怀本堂,章庆堂二进5开间,尚存。有《余姚岑氏章庆堂宗谱》传世。元代出进士岑良卿、岑士贵。元诗人岑安卿、明围棋国手岑乾、现代农学家岑卓卿出是族。南宋末三山岑氏后裔岑戫迁翁家岙(今属双湖村),称“鹤皋岑氏”,有《慈溪鹤皋岑氏宗谱》抄本传世。三山岑氏分迁周巷、长河、天元、逍林、胜山、新浦、桥头、附海等镇,逍林镇桥一村桥西曾建甲子祠堂尊亲堂。
  周氏
  周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九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2.6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6%。周氏主要分布于周巷、长河、匡堰、逍林、龙山等镇及浒山街道、宗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周巷镇周西社区,南宋初,周寿由山东青州迁居余姚。周寿长子周肇荣始迁孝义(即今周巷一带),称“孝义周氏”。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建宗祠雍睦堂。有《孝义周氏宗谱》传世。
  周巷镇大古塘村,明天启间由余姚镆剑山迁至大古塘村横江,称“横江周氏”,始迁祖周建业。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宗祠四序堂。有《余姚横江周氏宗谱》传世。
  长河镇大路头村,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自水阁周(今属余姚市泗门镇)迁至大路头村周家路,建周氏宗祠,尚存。
  浒山街道鸣山社区,明末清初迁自余姚烂水田(今属余姚市马渚镇),始迁祖周金铉。
  匡堰镇樟树村、石人山村,称“上林周氏”。始迁祖周几,初迁至后周埭(今属樟树村),有宗祠敦伦堂,光绪间重建。有《余姚上林周氏宗谱》传世。后裔分迁至石人山村石人山、新桥、罗家岙,各建宗祠,分别为聚德堂、雍肃堂、恭先堂。清初,新桥周氏迁至逍林镇水云浦村,始迁祖周恒德,光绪十七年(1891)创建宗祠顺德堂。有《上林周氏宗谱》传世。
  龙山镇东渡村,明初由温州迁至河斗(今属东渡村),曾建宗祠德清堂,正厅5间,左右厢各3间,前进门厅5间。龙山镇潘岙村,南宋初由河南迁来,始迁祖周炳宣。清代晚期潘岙建宗祠爱莲堂,二进5开间,尚存。另宗汉街道高王村园堂里,曾建周氏宗祠。
  黄氏
  黄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2.6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5%。黄氏主要分布于周巷、横河、匡堰、逍林、胜山、新浦、庵东、掌起、龙山等镇及浒山、白沙路、宗汉、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周巷镇城中村、云城村,南宋末自余姚梁弄(今属余姚市梁弄镇)迁至湖门桥(今属平王社区),称“孝义黄氏”,始迁祖黄广才。再传分为东黄、西黄。西黄居湖门,清乾隆三十年(1765)创建西黄宗祠灵保堂,有《孝义西黄氏宗谱》传世。东黄部分后裔分居化龙堰之南。
  横河镇子陵村,属姚江黄氏,子陵村陈山曾建宗祠光裕堂。有统宗谱《姚江黄氏宗谱》传世。明代初出进士黄琪、黄兆隆。分迁宗汉街道、浒山街道及庵东镇。
  横河镇彭桥村、宗汉街道新华村、白沙路街道赖王村、匡堰镇倡隆村,南宋绍兴初年自余姚梁弄迁至彭桥,称“彭桥黄氏”,始迁祖黄继冕。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宗祠思孝堂。明代出进士黄珣(榜眼),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民国空军中将黄秉衡出是族。有《余姚彭桥黄氏宗谱》传世。后一支迁倡隆村东岙,奉南宋初黄年六十四为嫡祖,后裔分居东岙、望祖桥、黄家墩3处。一支迁白沙路街道赖王村赖黄,奉明正德间黄良三为嫡祖。明中叶,一支迁宗汉街道新华村房黄路,奉明嘉靖初黄年珊、黄锡斋叔侄2人为嫡祖,清咸丰十一年(1861)建宗祠树德堂。清康熙间,一支迁宗汉街道张堰桥,始迁祖黄克明,民国元年(1912)建宗祠聚德堂,有《余姚眉山黄氏宗谱》传世。另分迁浒山街道及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白沙路街道太屺村,明末清初自龙山庄黄迁至白沙路周塘下礼四灶,始迁祖黄福瑞。掌起镇戎家村、龙山镇田央村、龙山镇东渡村,原籍温州乐清下庄,宋大中祥符间迁至慈溪古窑,称湖山黄氏。元明间,于达蓬山北麓窖湖之滨建宗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族人复公建女祠。有统宗谱《湖山黄氏宗谱》传世。南宋出进士黄震,为南宋末年著名哲学家、东发学派创始人。南宋中期,一支迁田央村官庄,始迁祖黄一夔,后建支祠济美堂3间,尚存。一支迁东渡村庄黄,清道光八年(1828)建支祠垂昆堂,中堂5间,东西厢各3间,前进大门两翼各5间,余屋5间,1988年11月拆毁。
  罗氏
  罗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一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2.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1%。罗氏主要分布于周巷、横河、匡堰、桥头、逍林、胜山、新浦、崇寿、观海卫、掌起等镇及古塘、白沙路、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横河镇埋马村、白沙路街道上周塘村,南宋初由罗江迁至埋马,称“埋马罗氏”,始迁祖罗庭坚。后裔北迁至上周塘村罗家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于罗家路建宗祠明德堂,光绪二年(1876)重建,有《余姚埋马罗氏宗谱》传世。分迁古塘街道、坎墩街道及胜山、新浦、崇寿等镇。
  匡堰镇龙舌村,南宋初由绍兴迁至匡堰(今属龙舌村),称“梅川罗氏”,奉罗文弼为始祖,始迁祖罗万九。明初建宗祠报本堂,三进5开间,尚存。有《姚江梅川罗氏宗谱》传世。分迁坎墩街道及周巷、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桥头镇小桥头村,宋末元初自罗江迁至小桥头,清初建宗祠汇德堂。
  观海卫镇湖东、师东、洞桥、施叶等村及掌起镇周家段村、五姓点村,北宋初年自罗江迁至白马岙(今属湖东村),始迁祖罗立德。南宋出进士罗明复。明初一支分迁至白唐桥(今属师东村),俗称“西罗”,始迁祖罗瑜,有《慈北白唐桥罗氏支谱》传世;一支迁洞桥村崇寿宫,俗称“东罗”,始迁祖罗珪,系白唐桥罗氏始祖罗瑜之兄;一支迁淞浦罗家(今属五姓点村),始迁祖罗子十二,明中叶一支由淞浦罗家迁至虹桥(今属观海卫镇施叶村)。清初一支迁祖师庵(今属周家段村),俗称“洋罗”,始迁祖罗凤。
  另周巷镇云城村界塘、桥头镇上林湖村新桥曾建罗氏宗祠。
  陆氏
  陆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二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9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9%。陆氏主要分布于周巷、天元、横河等镇及浒山、宗汉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周巷镇周西社区,自云柯乡高义里迁孝义乡仁风里(即井亭庵一带),始迁祖陆税均。
  曾建宗祠咸秩堂,有《余姚孝义陆氏宗谱》传世。
  天元镇潭河村,自华第(今属余姚市低塘街道)迁至潭河村陆家桥,有统宗谱。
  横河镇龙泉村,下河头曾建宗祠怀本堂。
  宗汉街道漾山村,余姚洋山南麓曾建宗祠序伦堂,有《样山陆氏宗谱》传世。民国时期检察官陆仁耀、山水画家陆一飞出是族。
  浒山街道旧城区西门,元末明初已有陆氏居住。杨氏
  杨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三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8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主要分布于长河、横河、龙山等镇,主要集居地为:长河镇垫桥村,明代由余姚迁来,称“云柯杨氏”,原籍安徽无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出是族。
  横河镇秦堰村、东上河村、埋马村,秦堰桥、东上河曾各建宗祠四知堂。埋马村有杨巷自然村,多杨姓。
  龙山镇杨高村,南宋嘉定间由鄞县迁居定海县灵绪乡五甲(即今杨高村范市杨家一带),始迁祖杨元三,称“范市杨氏”。奉于北宋皇祐间自关西华阴迁来的杨云二为始祖。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宗祠四知堂,中厅3间,夹室2间,厢廊左右各3间,前进门屋5间。有《关西杨氏家谱》传世。
  龙山镇龙头场村,两宋之际由鄞县迁至龙头场,始迁祖杨正常。清嘉庆间建宗祠清白堂,屋12间。清代出进士杨鸿元。
  另白沙路街道轻纺村有杨家路自然村,曾建杨氏宗祠。
  叶氏
  叶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四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7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叶氏主要分布于观海卫、掌起、龙山、周巷、庵东等镇及浒山、古塘、白沙路、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上叶家社区、横河镇秦堰村,元初,自余姚熨斗山迁梅川三山,称“梅川叶氏”,始迁祖叶文达。5传至叶宅广,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建所城,迁居城东南1里许,即今上叶家。清初创建宗祠永锡堂,嘉庆末年重修,后改建为南门小学校舍。明抗倭将领叶道元(号叶千斤)出是族。明代中期,一支分迁居湖西门叶家(今属秦堰村)。分迁白沙路、古塘、坎墩等街道。
  宗汉街道联兴村,明末由余姚孝义虹桥(今属余姚市阳明街道)迁来。同时,有多支陆续迁居浒山街道及周巷、庵东、观海卫等镇。
  观海卫镇鸣兴村、掌起镇叶家村,元初由慈溪石步(今属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迁至鸣鹤场(今属鸣兴村),称“鸣鹤叶氏”,始迁祖叶久二。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创建宗祠引敬堂,有《慈溪鸣鹤叶氏宗谱》传世。明代出进士叶宰,清代出进士叶蘅、叶昌、叶亮(仁和籍)。该族清康熙乾隆间,以经营国药著名,杭州叶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均其家业。嘉庆道光间,以文学著名。现代俗文学家路工出是族。分迁浒山、坎墩等街道及周巷、横河等镇。
  掌起镇叶家村狮子桥,元初由慈溪石步迁至上塘(今属叶家村),始迁祖叶櫄。曾建宗祠报本堂,三进7开间,2侧楼,尚存。
  掌起镇厉家村,厉家村下叶明初由施公山迁来,始迁祖叶与善。曾建宗祠两如堂,又称“下叶祠堂”。有《古窑叶两如堂家谱》传世。
  龙山镇施公山、黄杨岙、田央等村。原籍松阳,两宋之际由鄞东迁至施公山,始迁祖江都县丞叶瑾,曾建宗祠。南宋出进士叶时。明永乐间一支迁黄杨岙,始迁祖叶与行,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建宗祠思成堂,中堂5间,前进大门两翼5间,有《黄杨叶氏宗谱》传世;一支迁田央村官庄,始迁祖叶森四明永乐间赘居官庄,后裔繁衍成族,清嘉庆间建宗祠玉树堂,二进3开间,尚存。
  周巷镇万寿寺村驿亭路,清初迁自余姚西旺埭(今属余姚市凤山街道),始迁祖叶如梅。
  余氏
  余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五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7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1987年列第十八位。主要分布于桥头、新浦等镇及白沙路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桥头镇小桥头村、烟墩村、丰潭村、新浦镇余家路村,南宋末自余姚桐下湖(今属余姚市凤山街道九垒山村)迁至小桥头村车头,始迁祖余剑,民国间创建宗祠文萃堂,俗称“车头祠堂”。后裔繁衍,分迁周边,一支迁小桥头村田中央,清康熙末建宗祠敬爱堂;一支迁烟墩村烟墩,曾建宗祠穆清堂,二进5开间;一支迁丰潭村下舍,曾建宗祠;一支迁白沙路街道潘余村;一支迁新浦镇余家路村。清代出进士余源。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版画家余白墅,著名作家余秋雨出是族。
  施氏
  施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六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7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主要分布于浒山、宗汉、坎墩等街道及周巷、天元、观海卫、掌起、龙山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余姚龙泉山迁至眉山,称“眉山施氏”奉施宿为始祖,始迁祖施希仲。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宗祠尊亲堂。有《余姚眉山施氏续,谱》传世。浙江大学、英士大学等校农学教授施华麟出是族。分迁宗汉街道、坎墩街道及周巷、天元、龙山等镇。
  宗汉街道马家路村、坎墩街道直塘村。明代中期由余姚龙泉山迁房黄路新塘下(今属马家路村),始迁祖施有华。施有华长子施国祥,后人称其地为“祥墅”,清嘉庆十八年(1813)创建宗祠锡祉堂,同治元年(1862)焚毁,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二进。有《余姚祥墅施氏宗谱》传世。明万历末,一支迁坎西四灶(今属直塘村),始迁祖施炳直,后分为4大房:大房继湖公派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创建宗祠雍睦堂于坎塘南;二、三、四房及故土房于清光绪间创建宗祠奉先堂于坎塘下,有2祠合谱《余姚沙墅施氏宗谱》传世。现代诗人施叔范出是族。
  马氏
  马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七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7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1987年列第十五位。马氏主要分布于浒山、宗汉等街道及周巷、龙山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眉山社区、宗汉街道马家路村、龙山镇双马村。元至正间由余姚蜀山渡入赘眉山湾底,奉北宋马之纯为始祖,始迁祖马政。明代中期,分为10甲,各立支祠。马政曾孙马恕善留居祖宅,其子马持为二甲支祠分祖,马操为十甲支祠祖仁堂分祖。其余大多北迁至马家路村马家路,立有一甲、三至九甲支祠,七甲支祠为孝思堂,六、八甲无传,附祭头甲祠堂崇德堂,在宗汉街道庙山市,存中进5间。清代出进士马斌。辛亥革命先驱马宗汉、城市学家马裕祥出是族。明时,一支分迁至方马(今属双马村),清道光四年(1824)建宗祠,中堂5间,左右厢各3间,前进门屋5间。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出是族。
  周巷镇周西社区,社区设立前有马家路行政村,多马氏。
  潘氏
  潘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八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6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1987年列第十七位。主要分布于横河、匡堰、长河、逍林、胜山、新浦、庵东等镇及浒山、古塘、白沙路、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横河镇童岙村,元初由余姚丰山迁至桐岙(今属童岙村),始迁祖潘细英,称“桐岙潘氏”。曾建宗祠留余堂,有《余姚桐岙潘氏宗谱》传世。分迁浒山、古塘、坎墩等街道及长河、胜山、新浦等镇。
  横河镇彭桥村,南宋初有潘氏迁至潘家山(今属彭桥村),始迁祖潘绩,曾建宗祠思德堂。分迁白沙路、坎墩等街道及新浦等镇。
  白沙路街道潘余村潘家漕,曾建宗祠燕翼堂。分迁坎墩街道及横河、匡堰、逍林、胜山、新浦等镇。
  浒山街道旧城区,明洪武末由乐清迁来,始迁祖潘文益、潘文皋兄弟,清同治间建宗祠奎壁堂,有《余姚浒山潘氏宗谱》传世。分迁古塘、宗汉、坎墩等街道及掌起镇。
  匡堰镇宋家漕村,宋家漕村大塘曾建潘氏宗祠。
  横河镇秦堰村,北宋末秦堰村已有潘岙地名,有潘氏居住,其后迁至天元、长河、新
  浦、庵东等镇。
  吴氏
  吴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十九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6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主要分布于周巷、匡堰、桥头、观海卫、掌起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周巷镇下吴家路村,大古塘河北首曾建吴氏宗祠。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作物生理学家吴光南、医学家吴江平出是族。
  匡堰镇宋家漕村,宋家漕村吴江曾建吴氏宗祠。
  桥头镇上林湖村,上林湖村吴山曾建吴氏宗祠。书画家吴平出是族。
  观海卫镇锦堂村,锦堂村龙王堂曾建吴氏宗祠。著名爱国侨商吴锦堂出是族。
  掌起镇五姓点村,宋代自余姚挂壁墩吴家迁至吴家(今属五姓点村),清末建宗祠,三进5开间,后为邱吴童小学,尚存。《慈溪县地名志》称从长溪岭吴家迁来,与东山头吴家同族。
  方氏
  方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3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1.3%。主要分布于龙山、观海卫、匡堰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龙山镇凤浦岙村、淞浦村,南宋初由福建莆田迁来,奉方轸为始祖,始迁祖方轸幼子方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宗祠,前后二进,屋10间。南宋末,一支迁淞浦村小范方大汇,始迁祖方震龙,清光绪十八年(1892),族人方元丰等建宗祠六桂堂,前进3间,后进女祠3间,头门3间。词学专家方智范出是族。
  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匡堰镇岗墩村,南宋末由窖湖迁至河头,称“河头方氏”,始迁祖方天柱。曾建宗祠六桂堂,中堂5间,左右厢各2间,有《河头方氏传真谱》传世。明嘉靖间,一支迁岗墩村,始迁祖方元成。
  龙山镇双马村,明万历间由河南方山迁至方马(今属双马村),清道光间建宗祠六桂堂,正厅5间,左右厢各3间,前进门屋5间。
  观海卫镇城南社区、鸣兴村、东门外村,南宋初由福建莆田迁盐仓(今属鸣兴村),始祖方轸,始迁祖方轸长子方熙。曾建宗祠六桂堂。南宋末,一支迁横塘(今属城南社区),称“横塘方氏”,始迁祖方宗升,曾建宗祠壮谋堂,有《横塘方氏家谱》传世;一支迁团前(今属东门外村),始迁祖方思诚,称“团前方氏”,曾建宗祠五桂堂,二进5开间,尚存后进。有《芦浦方氏家谱》传世。
  观海卫镇东营村、福山村、方家村,南宋绍熙间由宁海下溪迁东营,始迁祖方嵩。明初避倭寇迁于福山,后裔迁方家村前方与后方。建后方绳德堂二进5开间、前方西房、前方六房3座支祠,绳德堂尚存。
  许氏
  许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一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3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1.3%。主要分布于周巷、天元、长河、庵东、匡堰、逍林等镇及宗汉、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周巷镇周西社区,明末由诸暨迁至井亭庵(今属周西社区),奉许筑为始祖,始迁祖有四五兄弟,曾建宗祠高阳堂二进。
  天元镇天元村,明代迁自余姚历山张家桥,属姚江许氏,清嘉庆二年(1797)建宗祠怀义堂,有统宗谱《姚江许氏宗谱》传世。分迁宗汉、坎墩等街道及周巷、长河、庵东、匡堰、逍林等镇。
  高氏
  高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二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2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主要分布于天元、庵东、匡堰、逍林、胜山、附海、龙山等镇及浒山、宗汉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旧城区,明代洪武末年自温州乐清迁来,曾建高氏宗祠。
  宗汉街道高王村、天元镇双东村,均迁自余姚历山,双东村东界塘与高王村龙房高氏称前后,有“前面设中堂,后面设祠堂”之说。龙房曾建宗祠。
  匡堰镇高家村,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由括苍迁来,始迁祖高发。宋末建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扩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南宋出进士高选,清代出进士高舆(平湖籍)。南宋江湖派诗人高翥、清书画家高士奇出是族。分迁逍林、胜山、新浦、附海等镇。
  逍林镇水云浦村,明末由渤海迁来,始迁祖高正四。清乾隆间建宗祠保滋堂,二进5开间,尚存。有《姚江林西周塘高氏宗谱》传世。分迁新浦等镇。
  龙山镇杨高村,宋代由慈溪陆家埠(今余姚市陆埠镇)迁至高巷(今属杨高村),奉高逑为始祖。曾建祖庙高巷庙,中堂夹室共5间,厢廊东西6间,门厅5间。
  庵东镇宏兴村、海星村,宏兴村七塘南、海星村八塘南多高氏,均迁自绍兴,至今仅历7~8代。
  郑氏
  郑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三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1%。主要分布于横河、龙山、观海卫等镇及浒山、白沙路、坎墩等街道,主要集居地为:
  横河镇乌山村、古塘街道新潮塘村、坎墩街道坎中村,北宋末年自睦州迁至乌山郑家漕(今属乌山村),始迁祖郑燃。后一支迁新潮塘村东潮塘、坎中村郑家甲,东潮塘曾建宗祠。后郑家甲乏嗣,由陆埠上郑后裔迁居坎墩以传。
  白沙路街道河角村,自余姚郑巷迁至隆兴村夏家桥,清初一支迁至河角。
  坎墩街道三四灶村,清初自郑巷迁至坎东乐字三灶。
  观海卫镇师东村,称“埂田郑家”,始祖郑沛玉。
  龙山镇西门外村,北宋末年由睦州迁至西门外村龙山下,奉郑靖侯为始祖,始迁祖郑煜,系乌山郑家漕始迁祖郑燃之弟。明洪武时建宗祠通德堂,清康熙间增葺,同治间重修。有《镇北龙山郑氏宗谱》传世。晚清著名民信局经营家郑景丰、近代航运业先驱郑良裕出是族。
  龚氏
  龚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四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0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0%。主要分布于白沙路、浒山等街道及横河、胜山、新浦、掌起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白沙路街道八字桥、长春、墙里等村,元代自四明石潭(今属余姚市鹿亭)迁至八字桥,始迁祖龚宾、龚贸兄弟。龚宾后裔传河西8房,龚贸后裔传河东4房。清康熙间始建宗祠崇本堂,乾隆五十三年(1788)扩建,同治元年(1862)被太平军焚毁,光绪二年(1876)重建。有《姚江梅川龚氏宗谱》传世。八字桥周边多龚姓,分迁浒山街道及横河、胜山、新浦、掌起等镇。
  李氏
  李氏列慈溪姓氏人口第二十五位,2011年8月统计人口数为1.0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0%,1987年列第三十位。主要分布于浒山街道及桥头、龙山、周巷等镇。主要集居地为:
  浒山街道鸣山社区,明代迁自鄞县鄞江桥。桥头镇上林湖村,北宋末年由慈溪德门乡(今属宁波市江北区)迁至上林湖村毛垟坪,始迁祖李修。南宋出进士李唐卿。
  龙山镇西门外村,宋末元初迁自镇海城关李衙前,建二进3开间宗祠,尚存。
  达蓬山与徐福东渡传说
  达蓬山上有关徐福东渡的遗址和几方摩崖石刻,在长期湮没后,于1980年的文物普查和地名普查中被重新发现。1986年,在全县开展的民间文学普查时,龙山乡、田央乡、龙场乡、甸山乡、范市镇等乡镇收集到秦始皇及徐福东渡的传说故事10余则。1990年后,由于对史载遗迹和民间传说的不断发掘整理、研究探讨,达蓬山与徐福东渡传说内容日益丰富。2008年6月,徐福东渡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史志记载
  在各类方志记载中,达蓬山与徐福东渡关系最早见于宋宝庆《四明志》。该志卷十三记有:“东海海上有野人,名庚定子。旧说云:昔从徐福入海,亡匿姓名,自号庚定子。土人谓之白水郎。脂泽悉用鱼膏,衣服兼资绢布。音讹亦为庐定子也。”这条记载引自宋《太平寰宇记》。在该志卷十七中,另有千人坛的记载:“千人坛,在慈溪县西南十五里。高数仞,其上可容千人。耆老相传云,昔秦始皇东游会稽,登山望秩以求神仙。至此,见群峰连延,东入于海,乃命方士徐福立坛祈祷,因以为名。”
  把这两条记载放在一起考察,大致可以理出一条脉络,即秦始皇当年曾命徐福在这里设坛祭祀,然后又命他出海去蓬莱岛求取仙药,但徐福去后却没有回来。其中有部分随行人员留在了海岛上并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是秦代跟随徐福一起的渡海之人。
  元仁宗延祐年间修编的《四明志》中,对达蓬山作了如下记载:“大蓬山,又名达蓬山,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