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40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文化管理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2064-20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1988年至2011年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机构、业务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文化产业 文化管理

内容

文化管理机构
  1989年6月,成立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1991年10月,设立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与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2005年3月撤销。2008年9月,调整为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1989年7月,市文化局设置社会文化管理股。2008年5月,撤销广电科,并入文化市场管理科,市文广局分设文化市场管理科和文化行政审批科。2011年10月,文化市场管理科更名为“文化市场和产业科”。
  1989年2月,成立市文化市场稽查队。2005年3月,撤销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同年7月组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11月更名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以“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名义,对全市文化市场实施综合执法,统一行使监督检查职能。
  业务管理
  慈溪文化产业起步较早,1991年,全市有文化经营单位537个,1998年发展到728个。部分经营单位依法经营意识淡薄,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经营现象。1998年后,市文化局加强专项行动和整治,重新修订《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管理制度》《音像网吧市场经营管理制度》《书报刊经营管理制度》《台球、保龄球、电子游戏经营管理制度》等,发送到每个经营场所,要求上墙公布,依法经营。1989—2011年,对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室、音像书报刊销售单位、网吧等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开展培训45期,累计培训6700余人次。1992年始开展歌舞厅、卡拉OK厅考评定级活动。1993年,市工人文化宫歌舞厅被评为省级文明歌舞厅。2005年,相继成立网吧业、印刷包装业和歌舞娱乐业3个协会,开办印刷技术专业培训学校。2006年7月,聘请网吧业主10人为片区联络监督员,提倡行业自律、自查自纠、互相监督、文明经营。2010年开展农村文化市场监管试点工作,6个试点镇相继成立监管小组,建立文化市场监管队伍和业务管理队伍。2011年,完成观海卫、周巷、龙山3个中心镇行政审批和执法放权工作。
  1989年始实行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制度,按国务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行监督管理。设立营业性民间职业剧团,需经市文化局审批后,持批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营业性演出。设立民办非企业民间业余社团,需经市文化局登记、批准,再由市民政局登记发证,并实行年检制度。
  执法稽查
  1988—2011年,加强文化市场执法稽查,先后开展“扫黄打非”(扫除情色打击非法出版)、“凌晨执法”“零点执法”“反盗版百日行动”“文明创建百日行动”“平安世博”等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与相关行政部门配合的较大行动375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27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53万个次,其中,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2660余处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2.11万册(份、张),音像制品45.35万盒;收缴CD、VCD2.55万盘(张),激光视(唱)盘1254张,光盘1200张;收缴电子游戏机1050台、电脑主机33台、电脑线路板1111块、盗版软件1146张;强制拆除非法境外卫星地面接收装置166套,自行拆除756套;取缔非法(无证)文化经营企业1824家(户),吊销违法违纪文化经营许可证157张,整顿或限期整顿190余家,行政处罚、立案处理551起,罚没款173.64万元,重点打击的有非法淫秽色情演出、黑网吧等。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