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业管理
分类号: F402.2
页数: 5
页码: 975-9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成立县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在县经委内设立办公室,并通过经委企业管理科具体运作工业企业管理工作。1990年12月,省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省级先进企业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试行)的通知〉》,为工业企业管理考核提供规范和准则。此后,市经委相继出台以“三项管理”(现场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基础管理考核细则,在工业企业中先后开展评选“管理十佳”“管理十强”“管理三十强”等活动。2005年,市经济发展局印发《慈溪市工业管理工作规范》,开展企业管理创星级活动,促进工业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引导工业企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2008年后,开展创新管理,构建各种管理平台,提升全市工业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 慈溪市 工业技术 工业管理

内容

1988年,成立县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在县经委内设立办公室,并通过经委企业管理科具体运作工业企业管理工作。1990年12月,省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省级先进企业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试行)的通知〉》,为工业企业管理考核提供规范和准则。此后,市经委相继出台以“三项管理”(现场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基础管理考核细则,在工业企业中先后开展评选“管理十佳”“管理十强”“管理三十强”等活动。2005年,市经济发展局印发《慈溪市工业管理工作规范》,开展企业管理创星级活动,促进工业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引导工业企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2008年后,开展创新管理,构建各种管理平台,提升全市工业企业管理水平。
  生产计划管理
  工业生产计划管理主要对全市工业生产总量、主要产品作出年度计划安排或预期目标管理,推动工业生产有计划、有目标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工业生产计划管理形式、手段和要求随之改变,由政府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后期实行预期目标管理。
  指令性计划管理 1988—1992年,工业生产计划仍沿用政府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由市计划委员会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并按系统和企业层层分解下达生产总量和主要产品计划。198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安排26.20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8%。其中国有企业2.38亿元,增长7.8%;集体企业3.04亿元,增长4.0%;联营企业0.58亿元,增长10.9%;乡镇工业企业20.20亿元,增长16.0%。同时安排生产计划,棉纱1.38万吨,棉布1800万米,机制纸及纸板1000吨,原盐1.50万吨,啤酒2.10万吨,黄酒1.36万吨,65度白酒1000吨,灯泡300万只,合成氨6500吨,氯氟化硫10吨,柴油机4.20万台11.25万千瓦等64种主要产品,下达给重点企业。
  1989年,市计划委员会在安排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计划同时,安排全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2.0%,资金利税率与上年持平,销售利税率12.0%,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5.8%以上,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加快3.0%,国有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8%,亏损户及亏损额减少30.0%。
  随着市场不断开放,指令性计划弹性增加,计划安排产品种类减少。1992年,仅下达全市工业总产值必保指标、争取指标。另有Z170F柴油机等18种产品被列入宁波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考核计划。
  指导性计划管理 1993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业生产取消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
  1994年后,工业经济实行发展目标管理。改变计划调控办法,实行计划引导,重点放在经济总量预测,仅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如盐)实行指导计划。是年,市计划委员会提出全市工业总产值165亿~175亿元,增长38%~46%的目标。1995—2004年,全市工业经济指导性计划指标由市计划委员会(发展改革局)和市经济委员会(经济发展局)或单独或联合发文下达,加强经济运行跟踪和预测分析,年终将目标完成实绩作为考核主要依据。
  预期目标管理2005年始,工业经济实行增长预期目标管理,由市经济发展局下达至各镇(街道)及市经济开发区。2008年,慈溪工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市工业总产值201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08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7%;全部工业增加值34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018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2011年,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全部工业总产值2700亿元;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产值145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7%;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销售收入1350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工业技术改造财务投入120亿元,设备投入占50%以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完成当年计划投资比例达到70%以上,宁波市级试产新产品220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1.5%;引进内资40亿元。
  产品质量管理
  工业产品质量关系产品销售与企业生命,直接影响工业经济发展,政府和企业重视质量管理。1988年初,全县工业企业经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112个。1989年2月,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立,12月,市质量管理协会成立。1991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提出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等4点措施。1995年,市政府印发《市特级、重点、骨干企业“三项管理”考核细则的通知》,实施名牌战略,开展ISO9000认证工作。2002年为市“质量振兴年”,重新修订“三项管理”考核细则,对质量认证、过程管理、品质管理专项活动、标准化工作、质量工作5方面管理提出新要求。2004年始,特设市长质量奖,是年,22家企业获奖。至2011年,累计37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
  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认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向世界颁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是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慈溪市质量认证始于1995年。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995年,慈溪飞翔公司、三灵无线电厂等企业率先通过,以后逐年增多,1996年为5家,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增加39家、40家、180家。至2008年,全市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业企业累计787家。2008年后,主管部门不再统计。
  标准化管理 1979年2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慈溪开始对企业设备、产品和管理逐步实施标准化管理。1988年初,有56家工业企业通过企业标准化整顿验收。
  1993年,25家企业进行标准化水平确认,131种产品企业标准经有关专家审定后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质监局”)备案,累计备案产品597种。
  1995年,89种产品标准由市质监局审查备案,其中27种产品标准达到国际先进国家、专业公司的标准水平。18家企业经考核达到四级企业标准化水平。全年有470余人次参加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及质量认证等培训班。全市21家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接受质监部门检查,84个食品标签登记备案。
  1998年,全市工业企业通过消灭无标(无产品标准)生产考核验收。2003年,有10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家企业获得采标标志,4家企业通过四级标准化水平确认。企业标准备案产品411种。2006年,有10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取得采标确认12项。
  2008年,企业产品标准备案210项,累计4116项。39家企业参与69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45家企业取得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价证书。2011年,企业产品标准备案131项,累计4636项。有10家企业参与14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修订工作。30家企业取得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价证书。
  计量管理 1988年初,有55家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其中二级1家、三级54家。至1993年,累计37家企业进行标准计量复查考核,其中水表生产企业9家,槽形仪表、热工仪表生产企业6家,其他22家。
  1998年,全市70家计量具生产企业有44家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003年,对全市化妆品、糕点、炒货生产企业中的21家企业进行定量包装商品抽查,合格率100%;24家企业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006年,32家生产计量产品企业有9家被查处。至2011年,全市24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取得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累计733家企业取得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证书和计量检测能力合格证书。
  工业基础管理
  1988年,工业管理重点为企业上等级,抓企业管理基础和信息工作,建立劳动、资金、物资等定额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系统,抓计量升级、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班组建设。1992年,列出现场环境、生产管理、劳动纪律、班组建设、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8项考核内容,评选现场管理合格企业和优胜企业。1993年,全市工业企业以治理“脏、乱、差”入手,推行人定岗、物定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995年后,开展“三项管理”活动。2005年后,开展管理创星级活动,基础管理工作上新水平。2008年后,开展以“保增长、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创新管理,构建各种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项管理” 1995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特级、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三项管理”考核细则,重申工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三项管理”即现场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现场管理包括员工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7项;仓库管理包括基本条件、物资入库、物资存放保养、物资领发出库、物资盘点、物资核算6项;财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基础、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对外投资及经营成果管理、定期的经济流动分析制度6项。考核细则分项设定分值,按考核分值分为合格、良好、优秀。1996年评出年度“管理十佳”企业10家。1998年,开展创建市百家管理样板企业活动,经考核审查,17家企业符合创建条件。2002年,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278家企业通过“三项管理”考核。2001年、2002年分别评出“管理十强”企业。2003年,评出“管理三十强”企业,分别为“综合管理十强”企业、“特色管理十强”企业、“专项管理十强”企业。2005年评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为市工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规范企业。
  管理创星级2005年,市经济发展局印发《慈溪市工业企业管理规范》,同时,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管理创星级活动,规范、完善和创新企业管理。星级管理的必备条件为:管理五星级企业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管理四星级企业和管理三星级企业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销售利润率在市内同行业领先;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规范;有现代化管理成果;无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质量、重大污染问题;无违法、违规事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度分别评出管理五星级企业5家、3家、5家、2家,管理四星级企业5家、14家、11家、9家,管理三星级企业12家、9家、6家、5家。
  创新管理2008年后,构建各种管理平台,创新管理形式。搭建管理交流平台:举办企业精细化管理特训班、从精细化管理到精益生产导入培训班、现场管理培训班等,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并在全市树立现场管理规范化标杆企业35家。构建管理咨询平台:2011年,引进10家管理咨询机构为全市企业提供管理辅导,咨询项目涉及“5S”与现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组织运营管理流程化、班组建设、营销全案咨询策划、战略管理、组织能力优化与主管能力提升、供应链流程标准化和绩效管理等,提升全市企业管理水平,评选出2011年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主管部门推荐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宁波市级管理咨询(创新)示范企业;20家企业管理咨询立项,并实行管理实施过程和效果跟踪。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