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 油料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8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 油料作物
分类号: F326.1
页数: 9
页码: 823-83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市1988年到2011年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粮食作物有水稻、春粮、杂粮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都以自给为主。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慈溪市

内容

慈溪粮食作物有水稻、春粮、杂粮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都以自给为主。
  水稻
  水稻是慈溪主要粮食作物,按种植季节,分早稻和晚稻。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观海卫、横河、桥头、龙山、掌起等镇329国道以南地区。20世纪90年代,在沿海围垦区试种水稻。2010年,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竣工,面积5334公顷;次年,采用淡水淋盐洗碱系列方法试种400公顷水稻,每公顷产量6750千克。盐碱地试种水稻成功,境内水稻种植区域扩展。
  2009年1月,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至2011年6月,在观海卫、横河、掌起、龙山、桥头、匡堰等镇建宁波、慈溪两级粮食(水稻)功能区3773公顷;其中宁波粮食(水稻)功能区1748公顷,慈溪粮食(水稻)功能区2025公顷。
  面积与产量 1988—1992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合同定购,全市年平均种稻2.27万公顷,总产13.27万吨。1993年,浙江省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农民种植自由度增加,面积和总产减少。1993—1998年,年平均种稻1.93万公顷,总产11.88万吨,比1988—1992年年平均分别减少14.7%、10.5%。2001年,全国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进一步促进稻区种植结构调整,早稻面积大幅度下降,单季
  稻面积明显增加。2001—2011年,年平均种植水稻6241公顷,总产4.39万吨;其中2005年早稻面积降到115公顷,单季稻面积占97.3%。
  耕作制度 1988—1991年,稻田以冬作大小麦或油菜,夏、秋作双季连作稻三熟制为主。1991年,雁门乡东门外村农户在春季作物收获后种单季稻约6公顷,重现两熟制,并迅速被周围农户效仿。1992—1999年,稻区三熟制和两熟制共存,大古塘两侧实行稻棉轮作。21世纪初,已鲜见稻棉轮作,粮农为提高粮田经济效益,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形成新的轮作套作制。主要有:草莓—早稻—晚稻(“—”表示连作);茭白—茭白—晚稻;油菜—早稻—芹菜:油菜(或大麦)+西瓜—晚稻(+表示套作);草(养鹅)—单季稻;马铃薯—早稻—晚稻;草莓+西瓜—晚稻;春大豆—晚稻。
  品种 早稻品种1988年以“二九丰”为主。1991年,筛选出“浙辐9号”接替“二九丰”。1993—2003年,以“嘉育293”为主。2004—2011年,以“嘉育280”“甬选69”为主。其他品种还有“嘉早935”“嘉育143”“浙辐762”等。
  晚稻品种 1988—1992年以“秀水11”为主。1993~1999年,以“宁67”为主。1999—2006年,以“甬粳18”“丙96—42”为主。2004年,以“秀水110”“甬优1号”“嘉优1号”为单季晚稻主栽品种。2007—2011年,为“秀水09”“宁81”。其他品种还有“丙1067”“台202”“嘉花1号”“宁88”等。糯稻栽培面积较少,种过品种有“祥湖25”“祥湖84”“90—25”“绍糯97—14”等。
  主要品种简介:
  “浙辐9号”。由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利用研究所、浙江省余杭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1989年引入;全生育期108~110天,属中熟早籼稻;有耐寒性好、秧龄弹性大、分蘗偏少、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特点。“嘉育293”。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1991年引入;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属中熟早籼稻;有秧龄弹性大、分蘖力中等、成穗率65%左右、耐肥抗倒、成熟期抗高温、不易在穗上发芽等特点;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抗白背飞虱。
  “秀水110”。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2000年引入;全生育期140天左右,属中熟晚粳稻;有分蘖力较强、较抗稻瘟病等特点。
  栽培 1988—2011年,水稻栽培技术多有革新,操作简单,省工省本。
  播种。1988—1993年,采用传统育秧移栽方式。1994年,匡堰镇吴江村、市水稻农场早稻生产采用直播技术(直接把谷种播入大田),比育秧移栽增产6.5%,1995年在早稻生产上推广,1998年扩大到单季稻。2001年,改手工直播为机动喷雾器机播;操作方法:畦幅3~4米,畦沟和围沟宽20厘米,耥平田面,将露白种子稍经沥干装入机动喷雾器药筒直接播种,每公顷用种子37.50~45千克,塌谷入泥。
  育秧。20世纪80年代,以水秧田和半旱秧田育秧。1992年,掌起镇乐家村早稻采用旱育秧,比水育秧增产4.3%,1993年全市推广。旱育秧操作方法:选肥沃疏松旱地或菜园地,按畦宽1.20~1.70米开沟,浇水至饱和,压平床面后播种,用种每平方米150~240克,盖细土再搭架覆膜。2001年后,单季稻推广直播,不再采用旱地育秧。
  抛秧。1988年,在田央乡上田央村试验成功后推广。此法采用塑料秧盘培育出根部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移栽时从秧盘上拔出秧苗,均匀地抛撒到水田。
  插秧。传统采用手插。1988年,在横河镇相士地村进行插秧机插秧(简称“机插”)试验,由于机械性能差而未推广。2007年,引进新型插秧机与软硬盘育秧技术配套,机插面积13公顷。2008—2011年,机插面积5060公顷。
  施肥。1987—1990年,绿肥田、春花田早稻和连作晚稻施标准肥,分别为每公顷年平均36.75吨、36吨和34.50吨,有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比例分别为42.9%、17.5%、9.0%。1990年后,总施肥量增加,有机肥减少,早稻、连作晚稻、单季稻每公顷年平均施标准肥分别为44.09吨、47.39吨、63.38吨。
  搁田。1993年前,采用水稻分蘖末期一次重搁。1994年后,改一次重搁为多次轻搁,搁田时间提早至返青后,每隔一星期左右搁一次田。化学除草。1988年,稻田除草剂广为应用,1990年后,耘田除草基本被除草剂替代。
  春粮
  20世纪90年代后,春粮用途渐变,大麦作啤酒原料及饲料,蚕豆摘鲜作蔬菜,春粮面积逐年减少。1988年,春粮种植面积1.34万公顷,总产量5.63万吨。种植面积最少2005年为9205公顷。年产量最高年1990年为5.78万吨。2011年,种植面积1万公顷,总产量2.54万吨。
  小麦 1988年,种植面积2727公顷,总产量1.59万吨。产量最高年1990年为1.95万吨。种植面积最少的2009年为518公顷。小麦品种1988—1990年以“扬麦4号”“浙麦4号”为主,1990—1998年以“扬麦5号”为主,1999—2007年以“扬麦158”为主,2008—2011年以“扬麦12”“扬麦11”为主。其间,种过“鉴麦38”“扬麦10”“97—1”等品种。栽培方法基本同20世纪80年代,棉地采用条播,春季间作棉花。90年代中期,稻田采用免耕法,喷施除草剂后直接撒播种子。2005年后,逐步推广免耕机械直播栽培技术,播种时将种子装入机动喷雾机药筒喷播,通过行走速度和调节喷口摆幅控制播种量。病害主要有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
  大麦 1988年种植面积4093公顷,总产量1.82万吨。之后,种植面积连年减少,1998年1574公顷,总产量6111吨,2011年297公顷,总产量862吨。大麦品种,1988—1996年以“沪麦10号”为主,1997—2001年以“浙原18”为主,1999—2011年推广“花30”。其间,种过“92—18”“92—11”“96—6”“97—11”“浙农大3号”等品种。栽培方法同小麦。病害主要有赤霉病、黄花叶病、网斑病、条纹病等。
  蚕豆 “慈溪大白蚕”是慈溪特产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鲜蚕豆出口量增加,国内市场逐步开拓,种植面积扩大。1988年,种植面积6547公顷,总产量2.22万吨。种植面积最多年2000年为9978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7875公顷,总产量1.95万吨。传统品种以“慈溪大白蚕”为主。1999年,“陵西一寸”成为主栽品种。2001年,“慈蚕一号”选育成功,2006年后,面积逐步扩大。“慈蚕一号”单粒播种,密度每公顷3万~3.75万穴。4月底5月初开始陆续采摘鲜荚,分期分批收获。病害有赤斑病、褐斑病、轮纹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是蚕豆象。
  杂粮
  杂粮有大豆、番薯、玉米、马铃薯等,由于大豆(毛豆)、玉米等作蔬菜或休闲食品,杂粮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1988年,杂粮种植面积4113公顷,总产量1.27万吨。2011年,种植面积1.38万公顷,总产量5.61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均为历史最高。
  大豆 1988年,种植面积2053公顷,总产量4547吨。种植面积最多年2000年为8636公顷。2011年,种植面积7656公顷,总产量2.66万吨,产量为历史最高。品种不断更新,1988年引进“毛蓬青”,1990年引进“台湾292”;1994年引进的“台湾75”毛豆为1998—2008年主栽品种。2009—2011年,“75—3”“浙农6号”为主栽品种。播种分春、夏、秋3季。播种时穴施磷肥,出苗后除草1~2次即待收获。1990年后,为提早鲜豆上市季节,采用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育苗移栽。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叶斑病、锈病等,虫害有小地老虎、蜗牛等。
  番薯 1988年,种植面积580公顷,总产量3445吨。种植面积最多年2009年为1194公顷。总产量最高年2005年为1.10万吨。2011年,种植面积733公顷,总产量6235吨。种植品种1988年以“胜利百号”为主,2007年推广“浙薯132”“浙薯75”“渝紫263”等品种。3月底至4月上旬在小拱棚内用种薯繁苗,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移栽。成活后10天左右施肥,后期提藤2~3次。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等。玉米1988年,种植面积987公顷,总产量3359吨。1995年后,玉米开始鲜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种植面积2822公顷。总产量最高年2004年为1.29万吨。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2548公顷,总产量1.23万吨。品种有“丹玉6号”“丹玉13号”“苏玉1号”“苏玉糯1号”“浙甜1号”“浙甜2号”“燕禾金”“京科糯2000”等。早春玉米采用地膜、小拱棚覆盖及大棚栽培,以直播为主,少量育苗移栽。清明前后播种为露地栽培。病害有大叶斑病、小叶斑病、锈病等。虫害有玉米螟、小地老虎、蝼蛄等,用“杀灭菊酯”“锐劲特”“抑太保”等农药防治。
  马铃薯 1992年前,马铃薯多作菜食,1993年种植面积123公顷。2003年后部分作加工原料,种植面积逐渐增加,2010年种植面积481公顷,2007年总产量5555吨,分别为历史最高。2011年,种植面积473公顷,总产量1885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东农303”品种,2003年后,先后引进“大西洋”“中薯3号”品种。传统播种,用猪粪、鸡粪等盖孔,出苗后浇施人粪料或尿素。2003年后,采用黑膜覆盖栽培技术,晚稻收后翻耕,开沟整地,放种薯盖土,畦面平铺黑膜。马铃薯易感晚疫病,用64%杀毒矾500倍液防治。虫害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蝼蛄、蛴螬等,分别用1.2%杀虫素或5%抑太保1500倍液、40%辛硫磷800倍液防治。
  其他杂粮 豇豆、绿豆、赤豆及高粱等杂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8年,种植面积493公顷,总产量1319吨。2011年,种植面积2371公顷,总产量9132吨。
  油料作物
  慈溪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和芝麻,以油菜居多,花生次之。三者产量之比1988年为100∶10.5∶3.1,2011年为100∶28.6∶10.1。1988—2011年,年平均种植面积1.07万公顷,年平均产量2.20万吨。
  油菜 1988年,油菜种植面积1.16万公顷。1993年,冬季蔬菜面积扩大,油菜面积减少。2003年后,油菜比较效益降低,面积继续减少。2011年,种植面积5244公顷,总产量1.26万吨,分别比1987年减少54.9%、40.6%。油菜品种1988年以“92—58系”为主,1994年引进“高油605”,出油率比“92—58系”高5~8个百分点,逐步推广。1998年,引进“沪油15”“浙双72”品种。2001年后,推广“浙双72”替代“高油605”成为主栽品种。2008年,引进“浙双6号”种植面积333.33公顷。种过品种还有“浙油优1号”“浙油优2号”“沪油15”等。2009—2011年,主栽品种为“浙油18”“浙油50”。
  油菜以育苗移栽为主,2005年试行稻田直播。20世纪90年代初,稻田推广免耕栽培,11月上中旬移栽(直播)。2006年,采用免耕直播和全过程机械作业。单季稻收获后,稻草粉碎还田,按畦宽3米机械开沟,基肥随种直播时施下。生长期间,机械喷施化肥、除草剂等农药。90%荚角转白色时用联合收获机收获。2008年,全市推广稻田油菜免耕直播和全程机械配套技术面积333.33公顷。
  主要品种简介:
  “高油605”。由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1994年引入;生育期227天,属半冬性甘蓝类型;耐寒性强,抗菌核病。
  “浙双72”。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1998年引入;生育期225天,属中熟甘蓝类型;苗期耐湿性较强。
  花生 1988—1992年,春秋2季栽培,较少收干果,年均种植面积1080公顷,总产量2556吨。1993年后,面积扩大,以收摘鲜花生为主,产值提高。1999年后,种植面积在2000公顷左右。2011年,种植面积1501公顷,总产量4352吨,比1987年分别增加65.6%、125.5%。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周巷、坎墩、长河、掌起等镇(街道)。1988年,种植以传统品种为主,同时种植部分“豫花15”“白沙1016”“天府10号”品种。1996年,引进“开农15”品种,成为主栽品种。
  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季节,分春花生、秋花生,通俗称早花生、迟花生。播种方法有移栽、穴播,以穴播为主。1988年,花生多为露地栽培,与其他经济作物间作套种,栽培管理简单。1990年,早花生采用地膜栽培,播后盖膜,顶膜时放苗。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试种大棚花生,双层膜覆盖,播种时间提早至2月上中旬。
  主要品种简介:
  “开农15”。由河南省开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引入;生育期90~95天,属特早熟鲜食类型;出苗整齐、前期长势强、生长发育快、花期集中、成荚早、后期不早衰;高抗枯萎病、锈病,抗叶斑病、病毒病。
  “天府10号”。由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生育期春播130天、夏播100110天、秋播110天左右,属早熟珍珠豆类型;有连续开花、抗倒抗旱性强、抗叶斑病较弱、不抗青枯病等特点。
  芝麻 芝麻在棉区零星种植,自食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年500公顷左右。1988—2011年,芝麻年平均种植面积509公顷,总产量945吨;其中2002年播种面积712公顷、2001年总产量1389吨为历史最高;种植以传统品种关麻和棒槌芝麻为主,多间种在棉花行间,少量纯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纯种面积扩大;播种分直播和育苗移栽,直播有条播和撒播;主要虫害为蚜虫。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