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杭州湾新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68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杭州湾新区
分类号: TU984.13
页数: 11
页码: 528-5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11年慈溪市杭州湾新区规划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新区范围管理体制、新区规划、基础设施、区块建设等。
关键词: 慈溪市 杭州湾新区 规划

内容

第一节 新区范围管理体制
  新区范围
  2001年,慈溪经济开发区规划调整到崇寿镇北部,称杭州湾新区(简称“新区”);时杭州湾新区范围为:东至四灶浦江以东约2千米处,南至八塘以南1千米处,西至浒崇公路延伸线,北至九塘,面积约10平方千米。
  2004年,慈溪杭州湾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同时调整杭州湾新区管理范围,增加新浦镇3个行政村、崇寿镇3个行政村和庵东镇4个行政村共10个行政村,杭州湾新区(慈溪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扩大至60平方千米。
  200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明确宁波杭州湾新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水云浦江(四灶浦水库北侧已围滩涂及未围海域除外),南至七塘公路,西至湿地保护区西侧边界,北至杭州湾海域分界线,陆域面积约23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50平方千米。
  新区管理体制
  慈溪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综合开发区,1994年设立慈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慈溪市政府派出机构。2003年3月,慈溪经济开发区增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牌子。2004年9月,成立慈溪杭州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与慈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年,调整杭州湾新区与相关镇管理体制:杭州湾新区受相关镇委托,管理新浦镇马潭路、下一灶、浦东3个行政村,崇寿镇富北、海南、三洋3个行政村,庵东镇新东、新舟、马中、兴陆4个行政村共10个行政村。2005年9月,成立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副厅级。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宁波市政府授权,在区域范围内行使相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实行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杭州湾新区“三区合一”管理体制和“宁波领导、慈溪统筹、开发区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2009年11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明确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在辖区范围内履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实行“三不变、两独立”体制,原则上保持慈溪市行政区划不变、司法管辖不变、汇总统计不变,实行财政收支独立和开发主体独立。2010年1月,省编委出台《关于设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同意成立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保留“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慈溪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机构规格与宁波市政府工作部门相同,主要负责人可按正厅级干部配备;2月23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2011年,宁波杭州湾新区与慈溪市就社会管理、财政体制、项目资产划转、国土管理、机构人事及区市联动发展等重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关于新区体制调整所涉重大事项的会议纪要》;8月1日,宁波市政府令《宁波杭州湾新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确立新区独立运作、自主开发的主体地位;11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庵东镇行政区划范围扩大至23个行政村和74平方千米围涂区域,慈溪市委托宁波杭州湾新区管理庵东镇。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实行大部门体制,内设机构与宁波市级相关垂直机构实行合署办公,设立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部)、投资合作局(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和行政审批局(统计局、环境保护局)、规划建设国土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财政税务局(地税分局)、社会事务和农村工作局(政法委)、审计局(与市纪委、监察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合署办公)9个部门,开展相应管理工作。
  第二节 新区规划
  2001年,慈溪经济开发区调整至杭州湾新区后,杭州湾新区相继编制完成各项发展规划,同时,杭州湾新区发展规划纳入《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杭州湾片区规划》。2010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编制《宁波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同时开始编制《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1—2020)》《宁波杭州湾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之后,宁波杭州湾新区被列为《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中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9个海洋经济集聚区之一。
  《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2001年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02年完成。规划期限为2002—2020年。杭州湾新区定位为杭州湾两岸区域的新兴产业带与慈溪市的第二条城市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地区,是浙东、浙南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地区,慈溪城市的新产业集聚基地。基本战略方向是加快与长江三角洲乃至国内外等区域城市的交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以多元、集聚、创新、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实施优势扩张与差异化战略,构筑现代化杭州湾滨海新区。杭州湾新区整体规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3大区块,总规划面积为145平方千米。西部为城市综合配套区(杭州湾国际商务健身高端服务区和湿地公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该区块位于陆中湾以西紧邻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桥址,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湿地公园建设为主,形成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集群;中部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千米,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块;东部为预留发展区块,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规划为新区经济、文化、行政中心,集商住、休闲等综合服务配套功能。基本功能分区为制造加工业园、物流园、现代旅游园、科教文化园、大都市农业生态园5大产业园。
  《慈溪杭州湾新区工业分区市政工程详细规划》
  2003年由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编制,2004年完成。规划期限2004—2020年。规划确定工业分区的道路交通、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管道综合、防灾、环境卫生、场地竖向等市政工程建设实施依据,对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进行估算,并为分期开发建设提供实施计划。
  《杭州湾翡翠海岸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
  2004年由易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2004年完成。规划确定新区3大功能区为西部休闲度假区、中心工业区、东部教育区,强化杭州湾新区概念和东、中、西三大功能布局。规划并分为7个特色分区:生态休闲保护区、城市生活区、新城住宅邻里区、中心工业园区、职教区、产业园区、翡翠海岸住宅区。规划提出土地使用和发展策略。
  《杭州湾大桥东侧门户地区经济产业分析与概念规划》
  2006年由易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2007年完成。规划发展目标为展示杭州湾新城跨越式发展的形象与地标,开发建设将整合、优化杭州湾新城产业与空间结构,实现从二产城市向商务、科技、教育、物流、咨询、服务城市的跨越,为长三角国际贸易服务以及先进制造业提供支撑与服务平台;融合商务、商业、文化、教育、物流、办公、居住、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将是一个各种功能和谐发展,别具一格,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城市综合发展区域;利用自然水文条件,精心组织城市空间与环境景观,形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国际新城;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空间体系;保护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合的环保模范城市。规划范围27平方千米,西起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桥址,南至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北至十塘,东至陆中湾,先期开发区域面积约15平方千米。
  《杭州湾国际商务健身高端服务业业态区战略规划》
  2008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规划范围包括原27平方千米杭州湾现代服务休闲区、慈溪市滨海休闲旅游区、慈溪世行GEF湿地中心、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所属地块4个区块,总面积110平方千米,提出建设杭州湾国际商务休闲城的概念。规划功能定位为长三角综合型生态服务新城,为特大城市(上海、杭州、宁波)提供生态休闲、健身娱乐、总部办公等高端服务。以理水成网、筑湖成城、塑塘成廊的设计理念打造生态休闲湿地、体育会议基地、商务总部高地、生活居住福地4大主题功能。
  《宁波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2009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规划期限2009—2050年,规划陆域面积23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平方千米;规划根据发展情况,对2002年完成编制的《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作出重大调整。规划功能定位为国家统筹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未来新区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独一无二的,以生态、高端、健康、休闲的慢生活为特色的国际商务休闲城。发展主题职能为:体育休闲基地、商务总部高地、先进制造基地、生活居住福地;并形成“4+1”的产业职能:总部经济、运动休闲、创意研发、先进制造业和都市型农业。规划形成一心、三片、两廊的空间结构;一心:以宁波杭州湾新区公共服务廊核心区为中心,构筑整个杭州湾片区的中心,提供新城级公共服务;三片:整个区域划分为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主的品质生活区、以生产科教为主的科技生产区和以研发创新为主的智慧创新区3大片区,其中智慧创新区由于远期发展的不确定性,可作为综合发展区;两廊:结合八塘、十塘2条生态走廊串接一心多核等公共中心,形成若干以湖面为节点的公共服务走廊。宁波杭州湾新区人口规模预计到2015年为20万人,2050年约为68万人。
  《宁波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主持编制,2010年完成。规划期限2010—2030年:近期至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万人;远期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万人。规划范围:东至水云浦,南至七塘公路,西至湿地保护区东侧,北至杭州湾新区规划建设填海区域和四灶浦水库。规划面积242平方千米。远景展望至宁波与嘉兴的海域分界线,海域面积350平方千米。杭州湾新区发展定位为宁波北新城,生态杭州湾;发展目标为国家统筹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新城区。
  规划形成3大产业板块:装备制造业板块由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组成;高新技术板块由海洋高科技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子产业组成;特色产业板块由智能家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组成。规划提出理水成网、筑湖成城、塑塘成廊理念,建设以水环境为特色的生态新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公共服务带、生态休闲带,区域服务轴、新城综合轴、产业服务轴,湿地休闲区、商务新城区、智慧产业区。对外交通形成沈海高速和杭甬高速复线2条高速公路,设置轨道交通线路2条,形成2个公共交通枢纽。区内路网形成滨海一路、滨海二路、十塘大道、十一塘大道和潮升路、杭州湾大道、兴慈八路、兴慈七路、兴慈五路、兴慈三路、兴慈大道四横七纵方格网路。另外还对绿地景观系统、水系保护与利用等进行规划。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宁波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2010年完成。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定位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平台、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重点示范区。近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重点功能区的开发粗具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开始启动和不断完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20%,总量超过200亿~250亿元,产业园区用地面积达到45平方千米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基本建成国际汽车产业城、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重大装备产业园等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基地初步形成,浙江民营企业总部、海洋新兴服务业总部和金融后台基地总部粗具规模,国际采购机构分支机构、大型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聚集速度加快,运动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湿地主题公园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新产品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35%;基础设施投入达到200亿元,建成跨十塘江骨干路桥、中心湖特色湖区、滨海二路西延、滨海一路杭州湾连接线、陆中湾和建塘江两侧围涂工程、220千伏浦东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建成综合交通网、信息网、城乡给水和能源供应设施网、环保设施网;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低于0.48吨标煤,万元工业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低于1.80千克,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中期发展目标:至2020年,依托杭甬高速公路、沿海北线高速公路、杭州湾新区一宁波轨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投入运行,以及十一塘以南区域围垦工程的建成,推动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制造业专业园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运动休闲中心建成,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初步形成,建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运动休闲业、现代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45%,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远期发展目标:至203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全面建成规划提出的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等目标。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四区:一心为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服务核心和标志性景观地域,集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商贸商务、产业服务、品质居住等一体的城市中心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两轴即以八塘、十塘2条生态走廊串接东西各功能区,形成若干以湖面为节点的公共服务轴;四区为以高端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区块,以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等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区块,以休闲产业为主导的生态休闲区块和现代生态农业区块。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国际汽车产业城、宁波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海洋新兴制造产业园、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宁波医疗器械产业园、智慧产业园、杭州湾国际商务休闲城核心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8大基地。
  第三节 基础设施区块建设
  慈溪滩涂资源主要集中于杭州湾新区,1988—2011年,慈溪主要围涂工程也在此区域开展,围涂工程为杭州湾新区提供发展空间(新区围涂工程详见第五编《滩涂围垦》)。2001年后,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杭州湾新区经持续快速开发建设和高效运作,现代化新兴城市初步显现。至2011年,新区开发面积52平方千米,其中工业区块35平方千米、休闲服务区块17平方千米,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8亿元,累计完成绿化面积647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 按照新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功能要求构建主要道路框架,至2011年,共建成道路51条,道路总里程138千米;其中工业区块完成道路建设40条,完成桥梁建设66座,基本建成九纵八横主要道路网络框架;商务新城区中心湖核心区块周边,总投资4.20亿元以一横四纵为重点的框架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成道路建设11条、桥梁建设23座,初步形成四横七纵道路网络框架。
  兴慈大道。南起七塘公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471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按路段分别为24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570棵,配置路灯157盏。2002年开工,2006年竣工,总投资13200万元。
  滨海大道。东起兴慈大道,西至兴慈五路,全长516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按路段分别为24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720棵,配置路灯350盏。2002年开工,2004年竣工,总投资12089万元。
  滨海一路。东起浦东路,西至杭州湾大道,与沈海高速庵东收费站出口相连接,全长14370米,路宽50米、5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按路段分别为17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分别为7米、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2156棵,配置路灯864盏。浦东路至兴慈五路段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6年竣工,总投资9362万元;兴慈五路至杭州湾大道段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竣工,总投资11594万元。
  滨海二路。东起兴慈大道,西至职教西路,全长14500米,路宽按路段分别为58米、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4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7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3411棵,配置路灯860盏。2004年开工建设,2010年竣工,总投资31360万元。
  滨海三路。东起兴慈二路,西至兴慈七路,全长6020米,路宽3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980棵,配置路灯162盏。于2004年开工建设,2006年竣工,总投资6500万元。
  滨海四路。东起兴慈大道,西至兴慈七路,全长757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4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2520棵,配置路灯169盏。2004年开工,2007年竣工,总投资10491万元。
  滨海五路。东起兴慈大道,西至兴慈八路,全长10280米,路宽32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3400棵,配置路灯620盏。2004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休闲服务区块段东起职教西路,西至杭州湾大道,全长1200米,路宽2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为沥青路面,配置路灯68盏。合计总投资19352万元。
  海富路。东起职教西路,西至学苑路,全长471米,路宽24米,其中机动车道宽7.50米,人非混行道6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配置路灯26盏。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总投资1006万元。
  兴慈一路。南起滨海大道,北至滨海五路,全长407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按路段分别为17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312棵,配置路灯204盏。2002年开工,2007年竣工,总投资10000万元。
  兴慈二路。南起滨海大道,北至滨海五路,全长4063米,路宽3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350棵,配置路灯202盏。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总投资7500万元。
  兴慈三路。南起滨海大道,北至滨海五路,全长602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按路段分别为17米、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370棵,配置路灯208盏。2002年开工,2007年竣工,总投资10500万元。
  兴慈四路。南起中兴二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4150米,路宽3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380棵,配置路灯210盏。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总投资7600万元。
  兴慈五路。南起七塘公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6640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3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900棵,配置路灯356盏。2001年开工,2007年竣工,总投资16200万元。
  兴慈六路。南起滨海一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3135米,路宽3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040棵,配置路灯99盏。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竣工,总投资5000万元。
  兴慈七路。南起滨海二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1745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7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411棵,配置路灯86盏。2006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总投资4000万元。
  兴慈八路。南起滨海一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2907米,路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4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566棵,配置路灯172盏。2002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总投资6100万元。
  中兴一路。南起滨海二路,北至滨海五路,全长1455米,路宽44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6米,非机动车道宽9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配置路灯96盏。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总投资1500万元。
  学苑路。南起滨海二道,北至海富路,全长750米,路宽24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人行道宽5米,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栽行道树176棵,配置路灯24盏。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总投资1600万元。
  供水 工业用水主要由杭州湾新区航丰水厂供应。2004年4月,在四灶浦水库西南侧兴建杭州湾新区航丰水厂一期工程,占地11.33公顷,当年12月建成投产,日供水能力5万吨,水源来自四灶浦水库及建设中的曹娥江引水。2010年12月,杭州湾新区航丰水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日供水能力10万吨。2011年,服务休闲板块完成慈溪城北水厂至新区的供水专线建设并实现供水,开通陆中湾供水专线,与慈溪市自来水总公司签订供用水合同,实现服务休闲区块与陆中湾以东10个行政村优质水转换工作。
  供电 至2011年,新区建成变电所5座:220千伏莲花变电所、110千伏滨海变电所、110千伏白鹭变电所、110千伏越瓷变电所、110千伏海星变电所,合计供电总容量86万千伏安,总供电量15.30亿千瓦时;区内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年供电能力25兆伏安。2010年6月,宁波电业局杭湾供电局成立并正式运作。
  通信 至2011年,完成移动通信综合管网约120千米。区内建有40座移动基站、12个电信模块局、16座电信模块接入点机房。
  排水排污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铺设雨水管道长约290千米,雨水就近排入河道;铺设污水管道长约156千米,污水经分片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至2011年,区内建有污水处理厂4座: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4万吨;慈溪市域北部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处理污水3.50万吨;漂印染园区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区内漂印染园区企业排放污水,实际日处理污水2.50万吨左右;电镀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主要对电镀园区企业污水进行前道处理,日处理量2600吨左右,处理后60%回用,40%排放,日排放约1000吨左右。
  供热 由区内宁波众茂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供热,一期、二期工程总装机为4炉3机,装机容量42兆瓦。至2011年,供热量每小时158吨,最大供热能力每小时310吨,区内98家用热企业实现集中供热。
  燃气 2009年初,新区与华润燃气(集团)签约燃气项目,为新区生产、生活提供燃气供给。华润燃气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2009年9月动工建设,至2011年,完成100千米燃气管线铺设,向5家工业企业、42家公建用户供气。
  湿地休闲区
  宁波杭州湾新区湿地休闲板块规划面积43.50平方千米,是新区重点生态保护区。
  宁波杭州湾湿地 杭州湾湿地为中国8大咸水湿地之一;2005年,获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专项资助。2010年6月,投资约1.40亿元、占地305公顷的湿地项目一期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12月,杭州湾湿地公园创建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详见第九编《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二节)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位于九塘南、三八江西侧,占地约0.70平方千米;2004年,建成宁波大桥生态农庄,为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农庄。至2011年,基本形成以湿地观鸟、滨海嬉戏、滩涂野趣、农耕文化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在开发中。
  商务新城区
  商务新城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引桥东侧,规划面积约45平方千米,是集总部经济、商务服务、科技研发、居住生活为一体的都市核心区。至2011年,建成恒元大酒店、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校区、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建筑,中国银行办事处、宁波市邮政局分局、太平洋人寿保险慈溪分公司等8家邮政金融机构入驻新区;新区社区卫生、公交、商贸体系投入营运。商务新城区滨海二路以北2个城市综合体和中心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合生创展运动休闲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
  中心湖 为新城景观湖;位于滨海一路以北,以“观塘问湖”为主题,总投资8.80亿元,湖岸周长6千米,湖体面积55万平方米。2011年,基本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中心景观湖区初步形成。
  城市综合体 职工生活区 2011年,世纪金源杭州湾世纪城、合生杭州湾国际新城2个相邻城市综合体项目推进建设,其中,世纪金源杭州湾世纪城位于滨海二路北侧,占地面积173.33公顷,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为集住宅群、五星级酒店、购物广场、学校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2010年12月签约,总投资120亿元,至2011年完成建设面积270万平方米;合生杭州湾国际新城,为集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特色商住区、首席执行官会所、现代生态生活区、体育公园等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2011年初签约,总投资80亿元,建筑规模250万平方米,至2011年开工建设120万平方米。另外,上湾广场、隆成越溪湖畔、锦诚名仕等房地产项目,占地面积4平方千米工业生活中心、上海大众职工生活居住区、滨海七号商业配套开发项目等推进建设。2011年,新区企业员工住宿自行解决比例约为60%,主要租住在市区、周边镇、行政村,企业内员工宿舍居住约占40%。
  学校 医院 新区内有宁波大红鹰学院杭州湾校区,占地面积29.73公顷,总投资4亿元,2009年10月建成开学,至2011年有在校生5000人,教职工400余人。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占地20公顷,总投资2.20亿元,2010年5月建成,有在校生2600人,教职工180人。设杭州湾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27名。2011年,新区120急救站开始营运,另有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卫生室、1家私营门诊部、4家个体诊所。
  商贸服务 2005年初,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1条长600米商贸街,共10幢建筑,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形成超市、餐饮、影院、医疗、银行及其他公共配套服务机构等商贸一条街。2009年6月,新区内首家五星级酒店恒元大酒店开业。至2011年,宁波市邮政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等邮政金融的分支机构进驻新区,此外,有3家五星级酒店和一批经济型酒店在建或拟建;新区内海南村自发形成的商贸街拥有300多家临时性店面,主要以日用百货、餐饮为主。
  公共交通 2009年,浙东旅游集散中心建成,总用地面积3.33公顷,集散中心大楼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41平方米,投资3059万元。2010年,新区客运站营运,开设新区到慈溪城区及周边镇城乡公交线路,开设6条区内公交线路,有40个公交候车亭和68个站牌;开通新区至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嘉兴等方向的客运班车。
  工业园区
  国际汽车产业城和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占地面积8.80平方千米;布局分2块,一块位于产业集聚区东北角,占地8平方千米;另一块位于兴慈七路西侧、滨海五路与句章江之间;主要发展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建设汽车产业基地,为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平台。
  至2011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引进吉利汽车和上海大众汽车2个整车生产项目,其中上海大众整车项目一期年产30万辆整车、一次性投资117.59亿元,预计2013年下半年可实现整车下线;吉利汽车整车项目总投资70亿元,一期年产12万辆帝豪整车项目于2011年4月下线,二期年产10万台整车项目启动。国际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有6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签约落户新区,一些项目正在洽谈中。
  新材料基地 规划占地面积2.67平方千米,为国家级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基地。至2011年,初步形成以兆隆合金、金盛科技、盛泰电子等核心企业为龙头,以电子铜带、铜铁(铝)合金、漆包线、黑色纤维等为产品的优势特色企业,年产值超过75亿元。
  医疗器械产业园 位于十塘与十一塘之间区域,占地面积0.67平方千米;以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医疗器械制造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高精度医疗器械及配件、高质量医疗器械耗材、高技术中小型医疗设备、高品位治疗保健产品及理疗型医疗设备。2008年,新区与爱尔兰施诺德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2011年,有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宁波麟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力安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园。
  智慧产业园 占地1.33平方千米;以生产传感器、射频设备、无线连接设备等智慧产品,为宁波及全国其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园区布局分2块,一块位于高端服务园区块,占地48公顷,重点布局研发设计产业,主要开发创新性工业激光器模块及集成电光电子系统为主导的项目,为物联网关键传感器产业提供技术服务,打造网络数据基地,规划引进万国数据IT(互联网技术)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型项目,建设IT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企业总部基地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立数据保税区;另一块位于先进制造业区块,占地85.33公顷,重点布局制造产业,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至2011年,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高端物联网磁性传感器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的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项目、宁波电信云计算中心项目。嘉莱激光器产业项目、奇科威智慧科技大型显示屏项目投产,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推进中国电信、联通、移动三网融合共建共享试点工作。
  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 2005年6月设立,区域面积2平方千米。2007年12月设立宁波海关驻慈溪出口加工区办事处。2010年5月,宁波检验检疫局设立驻慈溪出口加工区办事处。至2011年,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累计引进各类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6亿元。(详见第二十编《工业》第一章第二节)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