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历程的概括。
关键词: 慈溪市 地方志 地方概述

内容

慈溪市位于浙东沿海、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宁波市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东南距宁波60千米;西至省会杭州145千米;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至上海市中心公路交通距离缩短近一半,距上海浦东机场168千米。陆域总面积1361平方千米。2011年,辖15个镇、5个街道,下设297个行政村、50个社区、27个居民区,户籍人口104.15万人,暂住人口登记数95.77万人。市政府驻地白沙路街道。
  境域内土地以平原为主,有“二山一水七分地”之说。地势由南向北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格局向杭州湾展开。岸线北凸成弧形,长78.50千米。全境地层稳定,土壤肥沃深厚,有大片海涂可资开发。气候湿润,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降水容蓄困难,水资源相对短缺。
  6500年前,境内已有先民活动。童家岙遗址属早期河姆渡文化。南部沿山一带发现有大量商周墓葬。春秋时属越,秦分属句章、余姚2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慈溪县,县治设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因治南有溪,东汉时有孝子董黯故事而“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①。1949年5月24日,慈溪解放。1954年,县境调整,将以植棉为主的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俗称“三北”)划为慈溪县,并以浒山为县治所在地。1988年10月,撤销慈溪县建置,改设慈溪市(县级)。
  境域南部沿山一带,处河姆渡文化区中心区域,稻作文化和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达蓬山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徐福东渡日本的起航地②,开创对外文化交流的先河。上林湖附近是我国古陶瓷的发祥地之一,始于周代,自东汉至宋长盛不衰。越窑青瓷不仅上贡皇室,内销各地,还通过海运经海上陶瓷之路销往海外。至宋代,大古塘一线以南大部淤积成陆,续有民众移居垦殖,杜湖、烛溪湖一带稻作农业较为发达。沿海涂地自东至西设有龙头、鸣鹤、石堰3盐场,宋时盐产占全浙的60%以上③。宋庆历七年(1047)首筑大古塘,后屡遭风潮袭击,曾几坍几建,至最后建成,历时近300年。此300年间,因宋室南迁、蒙古入主中原之社会大动荡,大批中原居民纷纷南下,而境内大片涂地有待开发,使来自中原的民众定居境内,境内大古塘一线以南经济、社会、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南宋末引入宜于脱盐老涂种植之棉花,棉花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手工纺织业也随之蓬勃。至元时,彭桥(今横河镇境内)产小江布④,已知名周边。沿大古塘两侧,街市渐成,商贸业勃兴,文化随之渐荣。入明,钱塘江入海口基本定型走北大门,杭州湾南岸海涂淤涨加速,慈溪人民掘浦挖渠,建滩造地,寸土斗汗,艰苦创业,海塘渐次向北推移,创造沧海变桑田的奇迹。明初兴建的防倭卫所随倭患平息而演变为集镇,部分军士转身为民。棉区因围垦而扩大,清初,人民资棉为生者十之六七①;盐场随岸线北移至庵东而不减,民国时期,庵东盐场为全浙第一大盐场②。但盐、棉虽丰,仍无益于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鸦片战争后,棉花生产受洋棉冲击,产销均不景气;西方列强借善后借款控制盐政大权,侵吞盘剥。而上海、宁波辟为通商口岸,刺激现境农副产品出口,蚕豆、麦冬、草帽、藕丝糖等享誉海外,但交易不平等,区域经济并未真正得益;工业文明虽有逐步引进,但现代工商业发展举步维艰。在旧的社会制度重重束缚下,现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极其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溪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完善,各业都有较大发展。1954年后,慈溪种植棉花面积长年维持在2.67万公顷上下,占全县耕地的60%以上,约占全省棉田的1/3,为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培养植棉技术人才,推广良种,改进栽培技术,1957年全县每公顷产皮棉750千克,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目标县之一;1958年县第二农场棉花每公顷产量1102.50千克,受到国务院嘉奖。之后,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慈溪棉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科教片《慈溪棉花》,向全国推广慈溪植棉技术。1956年,庵东盐区划入,慈溪成为浙江省主要产盐区之一。改革制盐方法,开展滩晒试验并逐渐推广,引进机械电力,盐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1967年,庵东盐场夺得原盐高产丰收,年产盐23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占全省盐产量的一半。盐、棉成为慈溪主产业。围垦由御海围涂向促淤造地发展,至1987年,增筑海塘2条,围垦土地面积1.08万公顷。平整土地,兴修水利,修整、新建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3座,开掘、疏浚河道100余条。进入20世纪80年代,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多种经营迅猛发展;工业在建成数家国营大企业外,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经商传统的优势得到释放,市场发育良好,商业快速增长;城乡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26.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国民收入13.87亿元,社会总产值34.15亿元,当年财政收入1.39亿元,分别为1949年的33.6倍、25.3倍、41.9倍、10.0倍;农民人均收入783元,为1978年的5.1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77元,为1949年的13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49年为29.1%,1978年为62.5%,至1987年达86.3%,实现初步工业化。1987年,有各类市场7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2.06亿元,商品零售总额6.62亿元。公路交通通车里程292.12千米,为1949年的5倍,实现乡乡通汽车,村村通邮电。现境建制镇由解放初的4个发展到1987年的15个,城镇建成区总面积19.93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建成区由解放初的0.34平方千米扩大到3.70平方千米。1949—1987年,中等学校由2所增加到82所,小学由216所增加到356所,有21个乡(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9.1%,被省政府命名为基本扫除文盲县和普及初等教育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有县级医院4所、区乡卫生院64所,共计医务人员1540人,病床1175张。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全县城乡有影剧院58座,农村文化中心42个,乡一级图书阅览、文化娱乐场所基本普及;建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公开发行《慈溪科技报》。县及一些单位共10批次被评为全国、省体育先进县(单位)。
  慈溪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代代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东汉严子陵、初唐虞世南、南宋高翥与黄震、明代孙月峰、清代高士奇等,以胆识翰墨,声播千载;宋代谢景初、施宿,元代叶恒,以彪彪政绩,恩泽后世;明代孙燧、杜槐、孙嘉绩、沈宸荃、熊汝霖,因忠烈英杰,名垂青史。近代以来,吴锦堂、虞洽卿执商界之牛耳;马宗汉为辛亥革命之先驱;杨贤江播马克思主义之光。同时涌现出版家张静庐、教育家林汉达、历史学家陈登原、科学家岑卓卿、诗人施叔范、左翼作家李又然、画家陈之佛等代表人物。境内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坎镇支部于1926年成立,曾一度建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抗战时期建立的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后发展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至解放,有350余名现籍烈士①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生命,而其中近百名烈士血洒三北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先进单位不断涌现,英雄模范人物不断成长。至1987年,获得全国性先进称号的,有集体单位25个、个人35人;获得全国性科研成果奖励的,有集体、个人成果各5项。
  1988—2011年,慈溪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阔步前进。慈溪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市情,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三农’稳市”“三产兴市”等发展战略,慈溪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之一,2007年后连续5年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位(有多个并列第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医疗条件大幅提高,文化生活、健身娱乐等丰富多彩。撤县设市后,确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提升慈溪的区位优势,新型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至2011年,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实施富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走向全面小康;加强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五大保险系统日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人均期望寿命持续提升。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生态建设,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控制,“森林慈溪”建设顺利推进。抓好“平安慈溪”“和谐慈溪”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连年获得省平安县(市)称号。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24年间,慈溪人民团结一心,抓改革、促开放、求发展,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1987年15.60亿元,1992年34.29亿元,5年翻了一番;1994年70.69亿元,2年又翻了一番;1996年超过100亿元,2002年超过200亿元,2011年超过800亿元,达877.18亿元,是1987年的56.2倍。人均生产总值,1987年1339元,1991年为2971元,4年翻了一番;1996年超过1万元,为1.12万元;2008年5.84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414美元,达到世界银行2005年所框定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2011年8.43万元。经济总量规模的快速扩大,使慈溪经济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提升。在1991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慈溪列第二十三位,在2005年排名(2006年发布)中跃居第十四位①;在2001年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慈溪列第十八位,在2007年排名中跃居第三位,至2011年位次不变。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慈溪产业结构日益优化。1987年,慈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简称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9.9∶51.8∶18.3,处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为重要支撑、第三产业为辅助时期。至1991年,第一产业比重首次低于第三产业比重。1999年,第一产业比重首次低于10%。2011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5∶60∶35。产业结构的变化显示,慈溪已完成由盐、棉为主的农业大县向工业化社会演变的历史性转变。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迈入小康。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1988年后,慈溪得益于党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政策的扶持引导,个私民营经济崛起,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工资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3万元,为1987年783元的20.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万元,为1990年首次统计记录1904元的17.9倍。农村居民自2004年起、城镇居民自2003年起,恩格尔系数低于40%。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增长1倍以上。耐用消费品普及,空调、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快速提高。农村居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从2000年的10台增加至2011年的114台,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1999年的2辆增加至2011年的61辆。人民生活从温饱解决迈入全面小康阶段。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993年,浙江省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减少对慈溪棉花的合同定购任务,因粮、棉生产效益相对低下,粮、棉种植面积与上年比分别下降14%、20%,其他经济作物面积增加。1999年,国家开放棉花市场,棉花种植面积与上年比下降46%;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0.39万公顷。1988年初,慈溪经之前的“废盐转农”②(改盐田为农田),盐田面积仅776公顷。后盐田面积逐年缩小,至2001年,随着四灶浦西侧围涂工程堤坝全线合龙,庵东盐场断绝海水流入,慈溪告别千年产盐历史。与盐、棉缩小相对应,慈溪“一蔬两水”(蔬菜、水果、水产)的农业产业蓬勃兴起。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理土地,建设农业标准园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设施效益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设农业品牌,实施外向化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至2000年,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农产品当年出口创汇超过10亿元。至2011年,形成创汇蔬菜、名优水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食草畜禽5个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格局。种植(养殖)面积万亩(15亩为1公顷)以上的产品20余个;农业龙头企业86家,其中2家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卡依之”“恒康”“徐龙”3个中国驰名商标。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比例关系由1987年的65.5∶0.8∶24.4∶2.5调整为2011年的65.8∶0.6:13.6∶17.4。2011年,全市全社会从事第一产业人数的比例为18.7%,比1987年下降31.1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1亿元,比1987年增加9.7倍。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杨梅之乡”,2004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市)”,2008年获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市)、省蔬菜产业强县(市)、省果品强县(市)等称号。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制造业基地粗具规模。1987年,慈溪有工业企业9125家,工业总产值21.42亿元。1988年提出并实施国有、集体、乡镇、私营“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模式,大大激发慈溪企业家的创业热情,乡镇、私营企业加快发展。1990年,慈溪锦纶总厂成为宁波市内第一家产值超过1亿元的乡镇企业。1993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9556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6.8%;总产值10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8%。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慈溪实施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建立慈溪经济开发区,乡镇企业逐步转制成为民营企业,调整工业结构,开展技术改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名牌的企业开始崛起。至2000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2.60万家,工业总产值接近500亿元。进入21世纪后,继续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转型,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形成规模型的块状特色经济。2011年,全市有工业企业3.82万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1123家),比1987年增加3.2倍;实现工业总产值2952.40亿元,比1987年增加120.0倍。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为国内三大家用电器制造基地之一(另两个为青岛、顺德)、中国最大的微型轴承生产出口基地,享有“家电之都”“轴承王国”“打火机世界”“轻纺基地”“模具之乡”“中国毛绒城”等美誉。拥有有效中国名牌产品8种、省名牌产品61种和中国驰名商标95个、省著名商标69个。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商贸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慈溪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商贸经济,呈现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的局面。1987年有各种商业机构1.83万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62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06亿元,实现对外贸易交货值1.15亿元。1988年,慈溪获得对外贸易自营出口权,实现自营出口零的突破。是年,建立第一家与港澳台合资兴办的慈溪县华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当年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8家,实际利用外资151.80万美元。1989年召开全市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展外贸启蒙,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相继推出一系列吸引外资、发展外贸和外经的政策,对外贸易连年递增,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逐年扩大。2011年,自营进出口额101.68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83.4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7亿美元;申请批准2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方投资额1.20亿美元。全市有自营出口实绩企业1702家,出口商品销往20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境内商贸流通领域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全市有商贸服务机构7万余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96亿元,比1987年增加50.7倍;拥有各类商品市场148个,成交额377.93亿元,比1987年增加181.8倍。
  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988年10月,慈溪撤县设市,开启城市化建设新时代。1992年,慈溪提出建设城乡一体化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调整《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进入21世纪后,慈溪以桥兴城,城市发展框架从“一体两翼”①向“一中心、四片区”②转变。2010年,实施小城市建设,观海卫、周巷、龙山3镇的建设目标由重点镇转为小城市,宁波杭州湾新区定位为新兴城市。至2011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127.43平方千米,为1987年的6.4倍。其中中心城区经数轮旧城拆建与外延发展,路网八横七纵,内接外通;街道宽敞,高层建筑与公园绿地相互映衬,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提高。至2011年,城区建成区41.50平方千米,为1987年的11.2倍。24年间,慈溪交通的变化尤为突出。1992年,省内第一条地方铁路余慈(余姚—慈溪)铁路开工建设。1993年,省政府批准329国道慈溪段为“四自”(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还贷)工程项目,对国道进行拓宽改造。1996年,开通至上海金山的气垫船客运航线。2001年,国务院批准杭州湾大桥建设,直接带动境内交通衔接,至2011年,基本形成以四横十纵为主骨架、县乡道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络。有等级公路94条763.63千米,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G15)在境内设4个互通立交区,至上海车程缩短为2.5小时,成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实现由交通网络次要节点到重要节点的跨越。筑塘围涂、水利建设谱写新篇。大型机械施工替代人海战术,24年间新围涂地面积2.19万公顷,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围涂面积的66.6%;共筑海塘128.99千米,2011年一线海塘实测总长73.82千米,其中高标准海塘占96%。新建海涂水库,实施骨干河网工程、境内调水工程、市外引水工程,内治外引,解决水资源短缺取得突破。其中市外引水工程始自1999年,共计投入14.70亿元,实施5个工程。邮政、电信建设与时代同步发展。1991年,慈溪万门程控电话割接成功,基本解决打电话难的矛盾。1992年建成移动电话基站。1997年接入因特网。至2011年,电话、互联网成为主要沟通工具。能源建设取得突破,建设电厂,升级改造输配电网,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有力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引入天然气,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其中总投资6.34亿元的慈溪风电场于2008年10月16日安装完成,并网发电,至2011年共发电3.46亿千瓦时。
  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生态市建设取得进展。20世纪80年代,境内污染治理处于较低水平,而生活污水排放量、垃圾产出量与日俱增,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不断加重,畜禽粪尿污染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多,环境质量下降明显。1988年,主要河流水质降至Ⅴ类或劣Ⅴ类,南部水库、湖泊成为主要饮用水源。20世纪90年代后,慈溪采取饮用水源保护、河道保洁、骨干河道疏浚、城河治理修复、市外引水、杭州湾湿地项目建设、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等综合措施治理水域环境。1998年首次编制《慈溪环境保护规划(2000—2015年)》,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入21世纪,先后出台《慈溪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年)》《慈溪市生态环境治理五年规划(2007—2011年)》,开展“四大会战”(拆除违章建筑、改善路边形象、消除环境污染、整顿交通秩序)、环境整治年等活动,开展生态市、镇、村建设。实施垃圾袋(桶)装化,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整治高污染行业,严格执行“一控双达标”①,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发展生态型效益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用量。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9%,烟尘控制区面积80.19平方千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2%,城市噪声达标面积31.05平方千米,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绿化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11年,慈溪市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和谐建设与民主法制不断加强。1988年后,逐年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调整教育布局,新建扩建学校,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发展。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县(市)。1995年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1996年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县(市)。199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至2003年,各镇均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市、镇两级全部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强镇的县(市)。2011年,全市有幼儿园254所,入园幼儿4.89万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9.1%;义务教育段中小学129所,学生12.39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完成率99.9%;高中段学校20所,学生3.63万人,初中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8.2%;特殊学校1所,智残、体残、肢残“三残”儿童入学率99.1%。有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学校15所,省示范性学校47所,省标准化学校117所。加强科技投入与队伍建设。1992年提出并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科技扶持政策,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引进人才,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科技项目。至2011年,全市有专业技术人才7.64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047人;有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24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及宁波市级97个;共计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044项,其中国家级316项(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宁波市级4001项;专利授权量共计2.9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87件,实用新型专利9993件。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8%。2009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2010年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至2011年,慈溪市科技综合实力基本保持在全省县(市、区)级前3位,成为省首批科技强市和“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居全国县级市自主创新综合评价榜第七位。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1988年举办首届慈溪市艺术节;1989年举办慈溪市第一届杨梅节;1991年,《慈溪报》复刊;2001年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战略,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图书馆、博物馆、虞波广场、峙山文化广场等相继建成,成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实施文化创新推动战略,出台文艺精品创作、文艺队伍建设、文艺人才培养、村落文化建设等专项扶持政策,开展文化阵地、文化研究、文化保护、文化产业等七大工程建设。文化事业在继承传统中得到快速发展,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2010年被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授予“华夏书香之乡”称号。新建、扩建医院,引进先进诊疗设备,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组建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1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16个,卫生技术人员6953人,床位3419张;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90.9%,平均每万人有责任医生11人;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降至351.3/10万,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2‰,人均期望寿命从1990年的71.97岁升至80.71岁。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面、社会救助面逐渐扩大,保障救助体系日趋健全,慈善事业逐步复兴,慈善活动日趋频繁,福利事业同步发展。至2011年,慈溪基本形成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大保险体系构成的广覆盖、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慈溪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实施“依法治市”战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日臻完善。检察、审判、司法和公安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在维护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建立与完善因经济社会转型和暂住人口激增等原因而凸现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和谐慈溪”建设取得成果,2005—2010年连续获得年度省平安县(市)称号。
  1988—2011年,慈溪实现前所未有的巨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发展由植棉为主的农业大县成为杭州湾南翼新兴的工业强市;交通网络由相对闭塞的次要节点成为沪杭甬三角地带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由背靠三北滩涂的滨海县城成为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和北接大上海的重要门户;人民生活由自给自足的温饱型走向祥和富足的小康型。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市)、全国优秀商业城市等国家级称号。
  回顾过往的发展历程,慈溪能够走在时代前列,离不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这是慈溪持续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保障;离不开慈溪百万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创业创新,慈溪人民传承以围垦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慈孝文化为代表的区域特色文化,逐步形成并大力倡导“慈惠三北、溪通四海”的新慈溪精神,造就了一支有胆有识的企业家队伍,锻炼了一支有德有才的干部队伍,培育了大批吃苦耐劳并有首创精神的劳动者,慈溪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推动慈溪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离不开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慈溪历届党委和政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不断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地探索适合慈溪市情的发展路子,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慈溪的伟大实践。
  展望未来,慈溪人民信心百倍,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慈溪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新的挑战: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与粗放增长方式没有明显改变,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不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有待提高;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生态建设需要加强;城市功能品位尚待提升,农村环境面貌亟待改善;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仍显突出,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增大;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不安定因素消除困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文明进步还有距离,思想道德、行为文明和民主政治等建设有待深化。
  慈溪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战略机遇期,回顾慈溪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慈溪人民满怀信心地打造品质城市,建设幸福家园。潮涌杭州湾奔腾不息,慈溪发展的前景无限美好。

附注

①延祐《四明志》卷第四《人物考·先贤·董黯》,元袁桷等撰,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1990年版,第6180页。 ②徐福东渡地点有多种说法,慈溪达蓬山一带关于徐福东渡的传说与史迹丰富。2008年,慈溪市“徐福东渡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③陈桥驿:《慈溪盐政志·序二》,《慈溪盐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④小江布即棉布。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货之品·棉布》:案《元一统志》,“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 ①清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花之品·棉花》。 ②《慈溪盐政志·概述》,《慈溪盐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现籍烈士指以现行政区划重新界定烈士籍贯后,确定其籍贯为慈溪市的革命烈士。 ①2007年后,国家统计局没有发布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 ②1978年前“废盐转农”为岸线北移,新围涂地垦为盐田,旧盐田失去晒盐条件而转为农耕,盐田面积基本持平;1979年始,因盐田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大批涂地虽宜晒盐,也改为农田、鱼塘,盐田面积减少,其中1984年“废盐转农”1907公顷,保留盐田871公顷。 ①《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年)》提出城市结构“一体两翼”概念,“一体”指由浒山、宗汉、横河构成的中心城市;“两翼”指东部观城镇、西部周巷镇为中心的2片区域。 ②《慈溪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一主三副一组团”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中心城区为主城,观海卫片区、周巷片区、杭州湾片区为副城,慈东工业区为组团。2006年始,提法上改为“一中心、四片区”,“一中心”指中心城区,“四片区”指杭州湾片区、观海卫片区、周巷片区、慈东片区。 ①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环境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慈溪市志(1988-2011)上》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