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选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333
颗粒名称: 报道选录
分类号: G212
页数: 31
页码: 631-66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市的报道选录,1988年后,慈溪农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开创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有的开创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先河,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对慈溪农业前进道路的足迹作了大量的采访和报道。
关键词: 慈溪市 报道 选录

内容

1988年后,慈溪农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开创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有的开创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先河,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对慈溪农业前进道路的足迹作了大量的采访和报道。
  昔日荒滩涂 今成大鱼仓
  《浙江日报》1992年1月20日
  近日在慈溪市东起龙山、西至庵东的杭州湾沿海地带,数以千计的养鱼承包户开始在鱼塘大量捕鱼,运往,各地。慈溪市1991年淡水鱼总产量达1.03万吨。宁波市区上市的淡水鱼,2/3来自慈溪。
  慈溪市原来鱼塘较少,1979年,慈溪人把目光投向“种棉太咸,晒盐太淡”的已围未垦的荒滩涂。他们大力开发精养商品鱼塘2.07万亩,成为省内重要的淡水鱼基地。
  在发展海涂养鱼中,慈溪市坚持依靠科技养鱼,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从1983年起,该市大面积推广“海涂咸淡水高产养殖”技术,使淡水鱼总产量每年以26.2%的速度递增。近4年,6000亩鱼塘实施了农业部养鱼“丰收计划”还应用上海等地的工业化养殖技术。现在,鲤鱼、鲢鱼、草鱼、鲫鱼、鳊鱼等淡水鱼与梭鱼等海水鱼混,养,咸、淡水鱼与河鳗、河蟹、虾混养,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同时,该市还积极引进优良鱼种,仅养殖异育银鲫一项,每亩鱼塘就增收400余元。“WFP-2700”万亩鱼塘去年亩产500千克,“丰收计划”项目区亩产已达578千克,是10年前的10倍。西三乡实施高密度混养技术的1200亩鱼塘,平均亩产已达700千克。(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沈明伦)
  三 北潮
  慈溪四万农民涉足农产品流通记略
  《宁波日报》1992年4月24日
  慈溪4万多进入流通领域的“农民军”,去年,购销农产品4亿多千克,占该市农产品总量的70%。最近,我省把慈溪市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试点县(市)。笔者在那儿采访几天,深深感到,慈溪大地上正涌动着一股农民参与大流通、步入大市场的浪潮。
  流通领域农民军
  慈溪土地肥沃,农民一向有在耕地间作套种的传统。1984年调整产业结构,农产品门类更加
  齐全。辣椒、丝瓜、冬瓜、蚕豆、榨菜、禽蛋等产品商品率在90%左右。但是,由于忽视流通,农产品卖难现象也不断出现,从而促使当地农民从埋头种植闯入流通领域。80年代初,坎墩镇的一些农民看到当地的大宗产品大头菜销不出去,就自发地投入采购、加工、销售,开了进入流通的先河。从此,当地农民闯入流通领域便成暗河奔流,势不可挡。目前,慈溪农产品除自产自销外,有各类购销专业户1.8万户以上、购销联合体1440个、农民商办集体企业72家、产供销一条龙合作农场9个,一支蔚为壮观的农民流通大军已经形成。
  多路并进显神通
  慈溪4万多农民从自产自销到出现购销专业户,进而发展到农办商业、合作农场。这种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参与流通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高。
  别说自产自销是小打小闹,光是去年他们就为慈溪解决1.25亿千克农产品销售。
  至于购销专业户,“战绩”更大。坎墩镇农民孙成桥开办的慈溪市集市贸易货栈一年购销蚕豆235万千克。宁波城区市场上80%的韭芽是由慈溪购销专业户提供的。目前在慈溪,年购销农产品50万千克的购销专业户不下十几个。
  近年来慈溪出现了以产品为龙头,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兴办了“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的经济组织。慈溪市多种经营办公室同志在谈及这些经济组织的特点时说:产供销一条龙组织不但为专业户提供产前、产中服务,更主要的是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纳入有计划、按市场需要的生产中。广大农民通过走集约经营之路,增强了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
  福山乡的新兴禽蛋产供销合作农场就是由养鸡专业户联合起来的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农场不但办起自己的种鸡场、孵坊,为场员服务,而且代表广大场员同客户签订供销合同。养鸡户不用为销路犯愁。农场现在有专业户110户,肉鸡产量已占慈溪市的一半。
  一些乡、村也纷纷建立农办商业,协调本乡、本村的农产品生产销售。胜北乡成立了慈溪唯一的乡级蜂业公司。目前,慈溪有乡、村级购销服务组织212个。有的乡还在全乡范围内实现了产销一体化。
  货畅其流促生产
  农民在流通领域各显身手,改变了慈溪农产品流而不畅的局面,促进了生产。一大批农产品商品基地也应运而生。如崇寿的辣椒干、高王的蔬菜、浒山的草莓、新浦的丝瓜络。去年,慈溪产值上千万元的农产品就有19种。农副产品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种经营已成为慈溪三大经济支柱之一。
  农民涉足流通更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观念的更新。在流通活跃的胜北乡,立体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创汇新品种如荷仁豆、青刀豆在这里安家落户。
  在浒山镇附近的田野上,我们看见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那是石桥头村的农民为培育提早上市的蔬菜、水果而兴建的。一只大棚起码得几千元钱。农民之所以肯花大本钱正是由于洞察了消费者追求吃早吃新鲜的心理。在慈溪,年底就有新鲜草莓上市,谷雨前后就能尝到新鲜蕃茄。
  慈溪农民的商品生产观念正从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向预测市场需要然后组织生产。这不能不说是农民涉足流通后的一大变化。(记者 汤丹文 通讯员 黄荣丰)
  慈溪二百户鸭农联合起来闯市场
  《浙江日报》1992年8月26日
  日前,由一批鸭农自行组建的慈溪市康联禽蛋产供销合作农场,在贵州、辽宁正式建立了销售基地。至此,该农场的购销网络已延伸到全国12个省市,禽蛋日均发售量达2卡车。养鸭是慈溪农民的传统产业。长期以来,由于鸭农单家独户,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养鸭业几度
  衰落。3年前,该市一批养鸭大户通过合股筹资的方法,组建了“康联农场”实行统一购销,规模经营,联合起来闯市场。建场后养鸭户们有的搞加工,有的管收购,有的跑推销,,分工合作,四面出击。农场的销售触角迅速向外地市场延伸,至今已拓展到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并与40家上规模的购销货主建立起稳固的业务联系。
  开展有组织的合作经营,增强了专业户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今年刚入夏,附近市场蛋价下跌,一些地方出现了杀鸭风。为维护场员利益,场部拨出12万元资金,以每千克高于市场0.2元多的价格收下场员鲜蛋,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市场。供应饲料时,对个别手头拮据者,实行赊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该场今年至7月底,共推销鲜蛋94万千克、再制蛋890万只,提供饲料7300吨,更新苗鸭40万只,销售收入1200万元。建场以来,每个场员比场外专业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参加这个联合农场的养鸭户,已从开始的67户发展到259户,蛋鸭饲养量翻了两番。(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棉仓,变得绚丽多彩
  《浙江日报》1993年8月2日
  在杭州湾南岸慈溪市的沃土上,种植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往昔棉区的纯然一色已被多姿多彩的可喜景象所替代。今年是棉花种植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的第一年。从“计划田”里走出来的慈溪农民,没有抛弃曾给他们带来过众多荣誉的棉花。他们知道,国家还十分需要它。
  棉农们越来越致力于科技植棉。今年栽培的24万亩(1.6万公顷)棉花,“中棉12”优良品种普及率已跃至99%。为了使棉花高产高效,除了“喂”肥“喂”药外,还用地膜铺就白花花的“棉床”,供它“优生”;棉株生长发育了,农民又用助壮素来“滋补”它,促其“强筋壮骨”。
  酷暑盛夏,是棉花开花结铃时节,全市数以万计的农户在绿油油的棉海里抓紧中期培育管理。在新浦镇,植棉大户成央珍告诉笔者,她种的棉田去年亩产65千克,今年若后期天公作美,收成可超过去年。
  去年开始,慈溪市在棉地实施“3150”棉花星火计划。即通过3万亩低产畈改造,实现低产变高产;通过5万亩(3333公顷)“双百棉”基地建设,实现高产更高产;以10万亩(6667公顷)连片种植,带动全市棉花生产。眼下,置身棉海,放眼四望,到处可见一块块上书“示范畈”、“攻关地”、“中心方”、“双超畈”的牌子。慈溪,仍是浙江最大的棉仓!
  为了从土地里“刨”出更多的钱,慈溪广大棉农还在棉花的种植“夹缝”中做出了一篇篇致富文章。
  近年来该市各镇乡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立体农业种植模式,不影响棉花产量,又能使农民增收。据了解,该市有20万亩耕地的复种指数达到300%,近千农户通过间种套作优质高效新品,年收入上万元。
  长河镇是慈溪创汇农业的发源地,现该镇有创汇基地1万亩(667公顷)。3000多户棉农一手抓棉花,一手发展西兰花、孢子甘蓝、白毛豆等创汇作物,去年亩均收入1500元,户均收入超5000元。
  在地里,笔者看到与棉花同生共处的芦笋茎叶过膝,长在地下的牛蒡即将起土,刚下种的绿花菜、日本包心菜已钻出地面。棉地间套作的推开和创汇农业的崛起,使慈溪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日益变得绚丽多姿的田野上,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曙光。(市委报道组黄荣丰胡学健)
  慈溪8万棉农涉“海”
  《浙江日报》1993年8月24日
  据不完全统计,慈溪已有8万农民涉足商海,光胜山一镇,就超过了8000人。风云变幻的市场,吸引着“泥腿子”们的介入;因为这些“泥腿子”们独特的干劲和闯劲,而市场愈益色彩纷呈。
  牛蒡、落葵、樱桃番茄,这些昔日闻所未闻的高档蔬菜,纷纷成了宾馆饭店的佳肴而供不应求。
  应申平,小小的个子,年纪轻轻。可他当宾馆蔬菜经纪人已有3年。
  “1990年,我上宁波一家宾馆推销花椰菜,厨师们竟从未见过。我当场烹、炒,餐厅经理一品尝,二话没说就同我签订了供货合同。”
  应申平所在的长河镇是慈溪创汇农业的发祥地,有创汇基地2万余亩,种有创汇新品40余种。为了拓展销路,应申平设法收集了各类宾馆蔬菜的营养价值、烹饪方法等资料,汇编成册,随菜赠送,结果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5月份,光是往杭州送荷兰豆,就赚2万余元。
  在浒山镇石桥头村叶乾福的承包地里,只见落葵等精品蔬菜一片葱绿,长势喜人。据介绍,落葵一投放市场,光慈溪的一些宾馆、饭店就供不应求,亩收入可超5000元。曾去德国考察学习农艺新技术的市蔬菜开发公司经理张建昌说:“慈溪农业自然条件极宜发展宾馆蔬菜,下步我们打算再引进新品种,创出牌子来。”
  今年初,小安乡邵家路村的陈长苗成了新闻人物,省商检局签发的“出口商品生产许可证”,使这位刚届而立之年的农民成了宁波市首位外贸自营收购者。当我们前去采访时,陈长苗刚从上海口岸发货回来。
  “这批辣椒干是发往韩国的。国外市场其实并不神秘,只要你信息灵,讲质量、重信誉,同样能如鱼得水。”据悉,今年陈长苗已向德国、韩国等国家出口辣椒干等农副产品500余吨,直接创汇40余万美元。
  跨出国门创事业,对慈溪农民来说也不再是天方夜谭。7月20日上午,15名来自庵东盐区的青年人应邀飞赴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去向当地工人传授羊绒衫生产工艺。张玉萍行前抱着才断奶的孩子犹豫不决,任村妇女主任的婆婆就鼓励她:“盐民的后代出国传技,是件光荣的事,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去吧。”
  对贩蟹能手林长松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侧面获得的。每年初秋到次年春末,林长松便带领二三十个冬闲农民,在上海与广西凭祥之间架起一条空中运输线,将越南、缅甸的毛蟹源源不断地空运到江浙沪等地。
  林长松领导的是一个组织严密的“贩蟹集团”,原先专跑广东,租着摩托艇收毛蟹,后来了解到越南、缅甸蟹多质优,当地人又不喜食毛蟹,便移师中越、中缅边境。林长松本人坐镇上海八仙桥市场,负责销售与了解市场行情,彭林元等人长驻凭祥,根据林长松提供的市场信息,或通过在边境线上设收购点,或随带翻译直接深入产地,每天将数以千千克计的毛蟹取道桂林,空运上海。生意好时,就包机运蟹。飞机,成了林长松他们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
  胜山的出名,在于它拥有一个全国最大的布角零料市场。在家门口学会做生意的胜山人,近年来已不再满足守株待兔式的经营方式,成群结伴,四面出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黑河、延吉、海城、深圳等边境城市参与边贸的胜山人不下3000人。
  酷暑未消,精于经营的胜山人早已南飞北航,从深圳、珠海、广州等地买来布角料,在胜山加工成衣,再运到海城、黑河、延吉等地,转销俄罗斯、朝鲜等国家。
  市场,虽一度使慈溪广大棉农经历了迷失的彷徨,但终于给85万慈溪农民带来了富裕,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契机。1980年后,慈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年增18.9%的速度上升,1992年达1887元。挺进市场,已成了农民奔小康这支雄伟交响乐的主旋律。(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胡学健)
  “逼”出来的调整
  ——慈溪市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上)
  《宁波日报》1993年8月31日
  去过慈溪的人都知道它是水果之乡。杨梅、草莓、葡萄、西瓜的产量已名列全省前茅。如今,慈溪蔬菜又异军突起,年产量约50万吨。去年仅出口日本的速冻蔬菜收购值就达1.5亿元。日本报纸已把慈溪列为第二大蔬菜进口基地。
  慈溪农业实在令人羡慕。但是,记者近日在慈溪听当地干部群众说,这里农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原因之一是靠逼出来的。同时,当地政府敢于放手让农民大胆去闯、去试,使蕴藏在群众中的无限创造活力能够充分发挥。
  多少年来,慈溪一直是浙江的棉仓。但是,棉区也不能“单打一”,在种好棉花的同时,还要搞好多种经营,否则,要想走上小康道还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一种强烈的致富愿望,使得广大农民悄悄地干了起来。棉田不能动,就在屋前房后栽些经济作物。这就成了后来所谓的“庭院经济”。水面大可利用,上面种植,水里养殖,成了“立体农业”。后来农民胆子大了,在棉田间作套种经济作物,哪样赚钱就种哪样。
  8月20日,记者来到周巷镇西缪路村。这里是全市种梨状元村。1267亩(84公顷)耕地,梨园竟达900亩(60公顷),其中个大、味甜的黄花梨占到700亩(47公顷)。站在田头,仿佛置身于茫茫梨海,一眼望不到边。
  村干部说,今年梨子的收入可超过200万元。全村1350人,人均1500元。梨子收入上万元的至少有50户。
  像西缪路村一样的地方,在慈溪市还能找到许多。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下达棉花种植计划时,慈溪市的基层干部常常处于两难选择的处境:一方面,种棉效益低,农民不愿多种;一方面,上面号召种足种好棉花,计划层层下达。这样的局面维持到去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号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宁波市委提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慈溪市不失时机地扩种8.5万亩经济作物。据慈溪市副市长陈焕根介绍,上半年,全市20个农产品中增收的有18只,增收额8896万元,增幅达40%。
  不过,慈溪市发展优高农业时,不忘种植棉花,报效国家。今年种植的24万亩(1.6万公顷)棉花,“中棉12号”优良品种占到99%。(市委报道组 陈国庆 黄荣丰)
  向规模要效益
  ——慈溪市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中)
  《宁波日报》1993年9月1日
  今年粮、棉生产开始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口号格外响亮。但是,农业结构究竟如何调整?慈溪市的做法是开发一批农产品基地,向规模经营要效益。
  去年,慈溪市在国内外做了一次市场调查,来自各地的信息反映:蔬菜、瓜果、药材十分畅销。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农业劳力和耕地大幅度减少,蔬菜依赖进口。上海等大城市的菜地面积也呈锐减态势,因此,该市要求23个镇乡都要有“一优两高”农业的基地。现在,慈溪市“一优两高”农业的规模是惊人的:全市65万亩耕地,棉花24万亩(1.6万公顷),粮食17万亩(1.13万公顷),余者属多种经营。
  然而,发展规模经营并非易事。种惯了棉花的农民要掌握蔬菜、水果的种植技术谈何容易?更何况,务农者大多是文化低、年龄大的农民。
  于是,与基地建设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被提上议事日程。23个镇(乡)都建立起农业服务总公司。250个村建立了农业服务部。这些农业实体起到了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重要作用,也为农副产品基地的开发提供了保证。例如长河镇农业服务总公司与市农经委联办的蔬菜开发公司,集农科教、产供销为一体,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四季甘蓝、白毛豆等10多只蔬菜品种。今年年初以来,他们还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39期(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计8950人次,印发蔬菜栽培技术资料1.5万余份,推销蔬菜725万千克,为全镇万亩蔬菜基地提供了全程服务。
  今天,慈溪市农副产品基地开发已获得大面积丰收。万亩以上的农产品有杨梅、草莓、桃、梨、西瓜、葡萄、榨菜、茭菜、大蒜、冬瓜、辣椒、荷仁豆、一时豆等,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规模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是诱人的。浒山镇群谊村农民陈宏根上半年经营5亩大棚蔬菜,已收入3.1万元。周巷镇西缪路村的钱家灿,种植4亩多的黄花梨收入也有3万多元。
  小安乡是慈溪市最大的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4万亩次,总产量在10万吨以上。蔬菜不但是全乡经济支柱,而且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日前,我们在小安乡看到,土地上到处皆见绿色,根本看不到一点荒田现象。乡干部说,乡里没什么企业,农民收入主要靠种田。他指着附近一幢幢新楼说,这个村叫周丁村,共240户人家,除3户外,全都住上了楼房。看来,靠规模种植蔬菜、水果,农民照样能奔上小康道。(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陈国庆)
  大流通促进大生产
  ——慈溪市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下)
  《宁波日报》1993年9月2日
  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信息、交通、流通设施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能否简单地把农民“推向”市场?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农副产品多属“鲜活”产品,时间性强,而分散的农户难以了解市场真实需求和变化状况。所以,“买难”、“卖难”像“瓶颈”一样,长期制约着“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
  然而,值得高兴的是,慈溪市已基本摸索出一条攻克农产品流通“瓶颈”的道路:以市场引导生产,从大流通发展到大生产。
  不过,慈溪农民在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途中,也付出过昂贵的学费。1988年,这个市有1000多吨榨菜、刀豆等农产品白白倒掉、烂掉,经济损失达150万元。于是,成千上万的农民自发进入流通领域。
  现在,人们在慈溪常常可以看到,在通往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的329国道线上,运送蔬菜、瓜果、禽蛋的汽车长年不断。有人粗略统计,慈溪农民购销大军起码有2万人。
  慈溪市委、市政府对农民这种首创精神一直给予肯定和支持。如今,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的能人应时而生。“蔬菜大王”姚秋军,每逢收购旺季,一天就收购蔬菜12万千克,相当于450亩(30公顷)菜园的采摘量。邵家路村农民陈长苗自行办理出口。德国、丹麦、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有他经销的农产品。今年上半年,他已完成外销出口额10万美元。
  此外,这个市还办起100多家以加工为龙头的企业。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如慈溪市冷冻总公司在各乡镇建立蔬菜基地1万多亩(667公顷)。今年春天,慈溪特产“大白蚕”丰收,而农民反映“卖蚕豆难”。于是,公司一面与国外客商联系,一面设立50多个收购点,招收1万多名农村闲散劳力在27个加工点剥蚕豆,共收购蚕豆74.1吨。去年,这家公司收购农产品7058吨,经加工、冷冻后多数销往日本。今年1至7月,该公司已收购农产品8108吨,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一批批农副产品基地的形成,使慈溪市农村经济进入大生产,从而提出了大流通的要求。农民购销大军和龙头企业已难担此任。于是,慈溪市政府有规划地在产地建起1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输出的枢纽。小安乡政府在去年新建一个占地36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8省12个城市的35位客商在这里设摊收购。今年收购旺季,市场还每月向罗马尼亚出口1车皮榨菜。
  批发市场所产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是巨大的。它的兴起,代表着实现农产品大规模交换和新
  的市场制度的建设。(市委报道组 陈国庆 黄荣丰)
  农业“窗口”遍全国 “一卡”衔接销供产
  慈溪小安乡立足市场调整农业结构
  《浙江日报》1994年1月23日
  日前到深圳出差的慈溪人惊喜地发现,在深圳市区一隅出现了一条专营慈溪小安农副产品的“小安街”。据悉,这条“小安街”月销农副产品400余吨。
  目前,这个乡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设立的农副产品销售“窗口”已达651个,1993年共推销各类农副产品15.8万吨。
  小安乡是著名的榨菜、雪菜、小黄瓜生产基地,1993年农副产品总产量达20余万吨。为避免“丰产不丰收,”乡农办一手抓种植,一手抓流通,建立了农民购销员档案,培植了一支1900余人的农民购销员大军,切实做好了产销对接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的购销大户,不下30户。十墩潭村章定忠等4位农民购销员驻扎长沙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小安的榨菜、雪菜、萝卜干源源不断地运销到中南各省,每月发往长沙的农副产品仅萝卜干就有2车皮。1993年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元。
  近3年来,农民购销员向乡农办反馈各类市场信息1000余条,乡农办及时把这些信息分类记录存档,指导生产。在采访中,乡农办负责人指着一沓沓整齐的农民购销员档案卡告诉我们:“今年我们乡的种植布局,基本上就是依据这些档案卡来定的。”根据农民购销员反馈的市场信息,小安乡1993年调减榨菜面积3000余亩,1994年新增市场上走俏的上海雪菜6000亩(400公顷)次。(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胡学健)
  “科教富农”工程呈现蓬勃生机
  开教育渠 引科技水 灌农业田
  《浙江日报》1994年2月21日
  绿色文凭如今成了慈溪农民追求的新时尚。去年,慈溪396位农民学员获得了中国农函大浙江分校颁发的结业证书。
  作为浙江棉仓和多种经营基地的慈溪市,农业基础较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办职校,做好“课堂与田头”、“农户与市场”联接的文章。通过提高农业的科教含量,“肥”了农田富了口袋。去年,该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100元。
  办好,科技兴农讲师团、农函大、短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点,是该市农村广开科技花的一项举措。科教兴农讲师团成立一年来,已在田头村舍举办“优高”农业新技术讲座80余次;镇乡农办举办的各类农业种植短训班,使受训人数占到全市农村总劳力的16%。浒山镇高河塘村农民冯正科起初种甜叶菊亩产量只有90千克,参加农函大甜叶菊班学习后,边学边用种植新技术,使甜叶菊的亩产量超过了200千克。农函大甜叶菊班原只招生44名,可开课时光旁听生就有30余名。现在,农函大的学员许多已成了农村学科技、用科技的带头人。
  如今,该市已拥有10个实施农业“燎原”计划示范镇,19所职农教中心学校,各种“农”字头的科技协会遍布每个镇乡,该市每年用于农技培训的专项资金达30余万元。科教这座“桥梁”的架设,大大缩短了慈溪农民和市场的距离,农民致富摸着了门道,种田的积极性更高了。(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胡学健)
  引“洋菜”种植 招外商观光 销世界各地
  长河镇建设“国际菜园子”
  《浙江日报》1994年2月26日
  早春二月,慈溪市长河镇的创汇作物种植基地里已一片葱绿。镇蔬菜开发公司一位负责人指着一大片油嫩的绿花菜秧田告诉我们,这就是上月刚签约的对台合作种植区,占地1000亩(67公顷)。
  长河镇是全省闻名的创汇农业种植基地,他们利用本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先后引进黄秋葵、紫甘蓝、日本白毛豆等40余个国外蔬菜原种,推广了一批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机、农药,把土里土气的“菜篮子”拎进了国际市场,声誉日隆。去年这个镇种植创汇蔬菜3万亩次,有1000万千克的蔬菜漂洋过海,畅销日本、香港、美国及欧共体等国家和地区,创汇60万美元。
  为增强创汇蔬菜种植户抵御国际市场风浪的能力,长河镇积极鼓励和扶持基地农户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去年底,他们向承包20亩土地以上的50位创汇蔬菜种植户发放了“规模经营卡”,同时培育了300户基地“核心农户”,为他们开展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投放农业资金、提供农技培训、传递市场信息等服务。
  为吸引外商,长河镇在去年9月开辟了占地5亩余的观光农艺园。在园内我们看到细嫩的牛蒡已从地下探出了头,粗壮的德国葱正迎风展绿。据介绍,建园后已有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8批外商前来观光。当地农户称之为“田头广告”。
  新年伊始,长河镇又新辟出了占地1000亩(67公顷)的宁波市农业开发区,宁波、慈溪、长河三级政府决定共同投资300万元,开发设施农业,为“国际菜园子”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胡学健)
  慈溪农业科技对外交流日趋活跃
  《浙江日报》1994年12月10日
  省农科院与慈溪市农林局联合组织的平衡施肥与“一优两高”农业讲习班,日前邀请加拿大钾肥研究所中国项目部主任鲍译善等3位外籍专家讲课,80多位听课的农技人员还就创汇生产中生态固氮、化肥与有机肥的比例等课题与双方专家进行了交流。
  一起听课的慈溪副市长陈焕根颇有感慨地说,今后在政策上要适当减少氮肥补助,增加钾肥补助,避免农业的掠夺性生产。慈溪市正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个市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荷仁豆、绿花菜、草莓、瓢瓜等30多个品种,为慈溪创汇农业“锦上添花”,今年预计创汇农业产值近两亿元。伴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农业技术交流也日趋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来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批次国外专家来慈考察、传技。省先进农业“龙头”企业——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有创汇蔬菜基地20亩,近几年已邀请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专家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今年韩国客商考察了这里农民种植的包心菜后认为栽培技术高、质量好,与这家公司签订了4000吨保鲜蔬菜的供求合同,这批蔬菜于11月底开始供货。
  中外专家共同加速慈溪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5年来创汇46.8万美元的甜叶菊便是一例。从1988年开始落户慈溪的这个项目由日方一位专家负责搞品种,浒山镇高级农民农技师华周根负责育苗、扦插等技术,经过4年的反复对比试验,终于摸索出了适合本地的高甙量甜叶菊引种、繁育、栽培技术。(通讯员 鲁企望 项冰峰)
  龙头龙身连龙尾 致富路上架金桥
  慈溪农业龙形经济昂首腾飞
  《宁波日报》1995年3月13日
  近日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陆续将3500本“农副产品购销信用卡”和20吨创汇蔬菜种子分发给农户,此举,可解决2万亩创汇蔬菜基地的产销问题。这种“龙头”带着“龙尾”转的农业龙形经济眼下正在慈溪农村方兴未艾。
  慈溪的农业龙形经济是一种以公司为龙头、以专业化生产基地为龙身、以分散农户为龙尾的农业开发新形式,其旨在通过对农副产品供销的统一策划、统一营运,减少利益摩擦,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慈溪已涌现5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联农户,建基地,组成密布镇乡村落间的农业发展网络。
  这种“公司+农户”式的龙形经济不仅推动了“一优两高”农业的发展,还为农民架设了一条奔市场的金桥。去年,该市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加工销售的农副产品达30万吨,占全市农副产品年产量的30%。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还带领该市农民闯世界。现在,慈溪共有中外合资农业企业14家,引进外资1500万美元,出口创汇农业企业40余家,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10万亩(6667公顷),去年有7大类82只农产品漂洋过海销往欧美、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外贸收购额达1.3亿元。慈溪冷冻总公司通过外贸“嫁接”先后创办了3家中外合资农业企业,建立了1万亩(667公顷)农业基地,今年头两月已创汇120万美元。
  随着龙形经济的发展,慈溪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该市农户分散经营的“小而全”农业生产结构已代之为生产专业化、生产要素集约化、生产规模适度化、生产布局区域化。慈溪康联禽蛋产供销合作农场联合229个养鸭户联手闯市场,他们分工合作,统一购销,规模经营,四面出余,击。现在,农场的销售触角已延伸到30余个大中城市,每个场员比场外鸭农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胡学健)
  口粮田与承包田分离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
  三北镇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新路子
  《宁波日报》1995年5月7日
  慈溪三北镇一改往年靠千家万户卖定购粮的状况,今年该镇37户专业户便承担了全镇18万千克的定购粮任务。这是该镇实施“两田制”后一个显著变化。
  三北镇是半稻半棉区,为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尽快向种植能手聚集,保障种粮任务的落实,该镇自去年底以来,因地制宜,率先将口粮田与承包田分离开来,把部分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镇里为落实定购粮的连片粮田提供了农田基本建设补助费,出台了分档奖售定购粮的政策,对专业大户新购置大型农机具和贷款实行补贴和优惠。“两田制”既为农户种植提供了方便,又有利于种植任务的落实。该镇叶家村去年定购粮分摊到252户农户家中,今年则全部由社长黄传兴一人承揽。
  随着“两田制”的实行,该镇因势利导,加速了土地流转的步伐。据对其中9个村统计,自去年底以来,就有160余亩(10.7公顷)可能出现抛荒的土地兼并到种植大户手中。筋竹村6个大户就吸纳了59亩闲散土地。现该镇种粮8亩以上的大户已从去年的23户增加到37户。
  在稻田实施“两田制”的同时,该镇还在路西村搞了棉地“两田制”试点,为农户向适度规模经营迈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王家埭村坚持民主理财二十五年
  村级班子换了八任 村民参与管理不变
  《宁波日报》1996年9月12日
  9月5日上午,慈溪匡堰镇王家埭村3位村民代表又开始了每月一次的清账,并将审理后的一张张发票盖上“理财合格”印章,交给村会计做账。
  王家埭村实行民主理财始于1971年。那时村里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不足3000元。为了发展村级经济,他们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实行民主理财。25年来,这个村级班子换了8任,主要干部调了4位,但让村民参与管理与决策的制度始终没有变。
  村里除每年开好两次社员代表大会,将建设规划、资金安排等大事交代表审议外,还形成了4个雷打不动的制度:一是村党支部每月向5个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参政议政小组汇报一次工作;二是村民委员会每月与11个村民小组长交流所了解的村民意见;三是由村民选出的理财小组每月审理一次村级财务;四是年终对村级财务收支、承包款收缴、企业上交款情况等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让村民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理财,能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村主任王志年说,现在,村干部说话有人听,事情有人干。近年村里相继建起了合作医疗站、老年活动中心,为全村村民办妥了养老保险。村民也无一人拖欠款项。
  去年,村级集体资产达632.5万元。昔日的穷村已成为全镇首富村。(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通讯员 黄云鹏)
  慈溪水产养殖股份合作制占一半
  近千名农民成股东 数万亩荒滩变鱼仓
  《宁波日报》1997年10月4日
  本报讯在慈溪百余里的海岸线上,大批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股东近日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人欢鱼跃的场面随处可见,养殖者们再次尝到了股份合作制的甜头。
  慈溪市水产养殖推行股份合作是近4年的事。1993年,该市选择师桥镇第一渔场作为规范化股份合作的试点单位,并以典型引路和面上指导的办法,迅速推广了该渔场的成功经验。自1994年后,慈溪水产养殖已涌现148个股份合作的联合体,其中海水养殖125个,淡水养殖23个,经营面积共4.7万亩,占该市水产养殖总面积的50%以上,股东达900余人。联合体内均实行按股分红、按劳计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组合和有效发挥。
  股份合作形式的遍地开花,极大地促进了该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该市继淡水养殖跻身全省“十强”后,海水养殖也从小到大,短短3年就发展到4.56万亩,成为杭州湾畔最大的“海水鱼塘”。经营面积100亩(6.7公顷)以上的25个海水养殖联合体,靠近1000万元的股金开发了2.22万亩(1480公顷)养殖区。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凉滩涂,如今成了人们竞相投资的淘金热土。靠股份合作起动,现拥有万亩海涂养殖的龙山镇,海产品收入已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为该市农民实现规模养殖、获得规模效益开辟了新途径。在“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引导下,大批农民通过入股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路子。一家由20多位农民入股77万元组建的滩涂开发试验场,仅两年时间就开发荒滩1092亩(73公顷)。股东除取得按劳分配收入外,每股还可分得年红利2万余元。该市水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水产养殖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2万元。(市委报道组 黄荣丰 王迪)
  以制度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
  慈溪七农民办起“互助联合体”
  《浙江日报》1997年10月17日
  慈溪市胜山镇蔬菜大户罗德炯在购买农用物资时,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3个月前成立的农民互助联合体为他解决了难题。在胜山镇,像罗德炯一样得到联合体好处的种植大户已有80余户。目前,加入联合体的种植大户已有200多户。
  为了解决农民分散种植、盲目引种所带来的农副产品难销及农资供应资金周转上的一系列问题,今年6月20日胜山镇罗长飞等7位购销、种植大户由镇政府牵头,自筹资金50万元,以股份合作形式组成农民互,助联合体。他们选择了8亩(0.53公顷)地以上的种植承包大户和40余家家庭农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专门为这些大户、农场设立档案及联系卡,为他们提供引种、农资供应、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并在资金上支持有困难的种植大户。
  以指导、管理、协调、服务为宗旨的农民互助联合体,成立以来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推动了当地农业的产业化。今年7月,受台风影响,该镇2000多亩西瓜地大面积进水,许多农民担心西瓜卖不出去。联合体派出的销售队半个月内收购西瓜40多万千克,直接在上海等地设点销售,使瓜农在受灾后仍然能保持每亩700元的收入。联合体也因此受到农民的欢迎,许多人纷纷要求加入。(记者 俞强 市委报道组 王迪)
  沟通两个“千家万户”
  ——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纪事
  《浙江日报》1998年7月15日
  一头的“千家万户”是慈溪市长河镇5万多亩(3333公顷)次的蔬菜种植户,还有镇外、市外、省外的基地农户。
  另一头的“千家万户”最先是长河镇的居民,如今公司的菜卖到了省外、国外、面对的就是更为广大的居民。
  千家万户“种菜的”和千家万户“吃菜的”之间如何沟通?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总经理张建昌说:“这事,千家万户的农户做不了,千家万户的消费者不会去做,担子就落到了农业龙头企业身上。”
  慈溪长河镇是历史上的产棉区,八十年代初国家政策调整后,大量棉区改种蔬菜。1985年公司第一次让农户种创汇绿花菜。公司给农户供种,供农膜,供农药,讲技术课,同时负责收购蔬菜,卖到全国各地。结果,种菜的农户都发了小财。
  公司定了一条叫“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采用“收购合同十信誉金”的办法,在供种给农户的时候,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发给一张蔬菜投售卡,农户每亩上缴50元至100元不等的信誉金。只要农户把蔬菜保质保量卖给公司,公司就保证收购,并退还信誉金和利息。这种合同很受农户欢迎。长河镇近80%的农户与公司签订了合同,得到了实惠,菜农收入比粮农和棉农高出两倍以上。
  公司还从1993年起扶持了80多位20亩(1.3公顷)左右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发给绿色工程经营卡。公司根据销售订单,与经营者商定蔬菜种植计划,以销定产。双方平分利润,共同承担风险。
  公司建有150亩(10公顷)高科技园区,通过招标让农户入场经营,由公司安排生产,统一销售,收支分户结算。经营总收入的28%为当年生产成本,42为承包户收入,30%上缴公司作为土地使用费和大棚等设施的折旧费。
  还有一种办法叫“二次分配”。公司与村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有偿供种和供应有关生产资料。收购时,先按成本价付给村,等公司销货后所获利润再实行“第二次分配”按比例返还给村。
  目前,长河镇每年两万多吨的各种蔬菜大多通过公司销售,全镇的蔬菜,年产值达到4500万元。
  前些时间,农户正忙着收获日本大蚕豆,公司每天要收购100吨。10多年前刚改种蔬菜那阵子,靠农户自己,最远就是肩挑车拉到杭州去卖。如今,客商从无锡、苏州专程赶来运货;公司的大货车每天12点钟准时出发,运往南京、无锡、上海及沈阳、长春、哈尔滨,最远的生意做到佳木斯和中俄边境,用保温大车皮、冰块覆盖运输。
  公司在全国共有30多个销售点,每个销售点又下设许多销售窗口。每天傍晚,销售员陆续从各地用电话反馈信息:卖了多少,剩了哪些品种,明天行情怎么样;公司按照各地的行情,决定次日发多少货,定什么价。同时,公司把供货量和价格用传真发给省里的“金桥工程”通过电脑网络发往全国。
  第一季度是蔬菜淡季,但今年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还是销售了150多万,千克蔬菜,并继续稳居华东沿海地区蔬菜创汇的老大地位。
  在公司的引导下,农户对科技种菜的兴致越来越高。新品种推广面积年年翻番,整个长河镇的农户引进试种的优质蔬菜有15个大类130多个品种。公司在科技上投入也很大。好几年前就花了15万元建成一座气象哨。每个新品种引进后,公司都印发技术资料,全部无偿发给农户。公司还经常聘请国内农业大学、农科院和澳大利亚、日本的农业专家讲课。
  对蔬菜进行深加工的重要性,农户有切身体会。1989年,农户种了太多的绿花菜,排一千米的长队,投售到公司;但当时公司没有冷库和加工车间,只好去喂牛。1995年,绿花菜同样过剩,但公司已经建了一座蔬菜保鲜冷库、一家初加工工场、一个蔬菜腌制车间,绿花菜大多没烂掉,加工后逐渐销了出去。
  近几年,公司每年花大量资金来建设各种深加工设施。刚刚启动的宁波绿苑食品有限公司,一年能加工400吨,近万亩蔬菜的出路问题就解决了。(记者 孙劼人)
  内联千家万户 外通广阔市场
  浙江成立首家农协
  《经济日报》1998年9月3日
  日前,一个由110个种养大户、农业企业、为农服务组织和农业工作者共同组成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慈溪市农业产业协会成立。这种县市级的农业产业协会,在浙江省尚属首家。
  镇村集体服务组织已成为慈溪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至今,该市已有镇级服务公司19个,村级自我服务组织795个,他们通过建基地,传技术,拓市场,引领数万户走上了致富路。拥有2万多亩(1333公顷)蔬菜基地的长河镇,建立了以蔬菜开发公司为龙头,15个村农贸服务部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他们与外贸部门联手,每年将10余个品种、2600多万千克蔬菜经速冻、腌制,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该镇创汇蔬菜因而声名远播。据统计,该镇有九成左右的蔬菜由二级服务组织收购外调,全镇蔬菜亩均产出在3000元以上,菜农真正达到了丰产丰收。
  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购销队伍是该市农村社会化服务生力军。目前全市已涌现出农民自办的专业技术协会126个,8430余名会员,4万多名农民个体购销员自愿组成互助联合体,不需政府投入,自觉接纳农技推广、购销服务等职能。他们下联20万农户,在市内搭就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框架。胜山镇农业企业协会按照“协会带龙头、龙头带企业、企业联农户”的思路,建立了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在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窗口,去年共推销农副产品1.3万吨,占全镇农副产品销售量的70%。
  该市还建起了一批以农业生产技术推广、良种繁育、畜牧兽医为主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农业产业化搞好全程服务。该市农业局自1993年开始相继创办了园艺园、宗汉现代牧场、高效林业示范区等,农技部门利用这块阵地,大力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物结合供应农用物资,帮助农民推广农副产品。通过带动辐射,全市已推广大棚草莓3500亩(233公顷),大棚葡萄150亩(10公顷),节水灌溉装置1500亩(100公顷),大棚内养蜂600亩(40公顷)。(记者 沈祖宏 市委报道组 王迪)
  精品农业显威力
  一只梨卖了五元钱
  《浙江日报》1999年1月13日
  一只梨卖到了5元钱,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可慈溪市周巷镇就有这么一片“高价”果园。去年产出的8万千克黄花梨往香港市场,批发价达每千克12元。由于每个梨都在0.4千克左右,算起来平均每个梨值5元。
  让黄花梨远销他乡、身价倍增的是几位来自台湾的果农。从1998年起,他们从周巷镇政府手中承包了188亩(12.5公顷)果园,并成立了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
  “种了十几年梨了,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大开眼界,”受聘于台逸公司的老果农陈桐芳深有感慨地说:“他们种梨就好像在工厂加工精品。”
  笔者走进果园,只见梨枝上仍绿意盎然,而园外当地果农的梨树上一般只剩下几片枯黄的残叶。据说,这是严格按照标准施用了先进叶面肥的结果。“以前,我们一直相信多用肥才有好收成。如今看他们施肥,250千克水果只放一杯营养液,一年才喷上几次,想不到效果这么好。今年农历八月‘小阳春’天气,园外农民的梨树纷纷提前开花,这里的梨树依然不为所动。”老陈向我们介绍。
  让老陈感慨不已的不光是施肥,还有剪枝整形、防虫治病、采摘、包装、储藏、销售等一系列新做法。梨子结果了,不仅要“穿衣服”,而且不同时期还要“穿”不同颜色的专用袋子。摘果子时,果皮上有个指甲痕,这个梨就不准卖了……去年梨花飘香时节,几位台湾果农要求把那些已经拇指粗的枝条锯掉。看着满枝怒放的梨花,被公司雇用的当地农民于心不忍。但是,台湾果农刻意修剪的这种有别于当地传统“主干型”的“开心型”树型,头一年每亩产量就有500千克。据说两三年后亩产可达2000至3000千克,远高于当地1000千克左右的亩产量。眼下,他们还花了46万元给梨搭架子,以后梨树就像葡萄那样结果。
  “一只梨,5元钱。”现代精品农业的威力深深打动了当地果农的心。慈溪市十里八乡的农民自发赶到台逸公司来参观取经。周巷镇政府因势利导,邀请几位台湾果农集中给农民讲课培训。如今,“把农业当作精品来经营、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追求质量和效益”这一新观念正深入人心。(记者 朱仁华 陈纪蔚 市委报道组 王迪)
  慈溪增加农民收入又拓新路
  政府出资百万 上网开辟市场
  《宁波日报》1999年6月1日
  从昨日起,慈溪庵东镇农业服务公司开始向300余户签单农民收购青刀豆,收购价格每千克比合同价高0.6元。据公司经理潘渭新介绍,自年初通过慈溪农业综合信息网发布青刀豆供求信息后,一下子就引来75吨青刀豆的收购合同,预计可使当地农户增收4.5万元。如今,网上交易成为慈溪推销农产品的最新手段。
  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去年6月慈溪市政府投入100万元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网,实现了23个镇和市级涉农部门的联网,并于今年4月开通了因特网,开设35个主页,定期向国内外客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至今,这两个网受访人数已近万人,大批农产品依靠信息网走向国内外市场,预计今年至少可为农户增收上千万元。
  农产品信息上网后,为农产品交易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使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长河镇是慈溪一大蔬菜种植基地。自农产品信息上网后,该镇蔬菜销势更旺。今年1至4月通过网上订单已将5000多吨蔬菜远销到日本等地,成交额达1600多万元,使2000多户农民受益。盛产蚕豆的庵东镇依托农产品信息网,今年已接到蚕豆订单3000吨,尽管蚕豆面积比上年增加了2000亩(133公顷),但每千克收购价仍比去年上升0.12元。现镇农业服务公司每天要向农户收购120多吨蚕豆,才能满足网上客户的需求。
  农产品信息上网,也促使农民适时、主动调整种植品种,保证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与日本一跨国公司签订长期合同的慈溪丰华优质农产品公司,把日本需要大量甜叶菊的信息上网发布,并为农户提供销售、技术等服务,使甜叶菊种植扩展至近10个镇。(市委报道组 王迪 通讯员 王松鹤)
  蓬勃生机从何而来?
  ——慈溪市发展种子工程和产后农业使农产品货畅其流
  《浙江日报》1999年11月12日
  “冬瓜筑长城,”说的是3年前,慈溪市胜山镇农民忍痛把上百万千克卖不掉的冬瓜扔在河岸边的情景。
  今年瓜市仍如当年一样饱和,但农民引种了口感更脆、个头更小、适合三口之家消费的新品种,加上市有关部门每天把上海等地的市场信息传真回来,随时根据行情变动发货,所以从7月下旬至今,当地冬瓜产量增长了60%,却无一滞销。
  位于宁绍平原的慈溪市,从冬瓜到白毛豆、黄花梨..无不反映出当地近年来抓住种子这个根本、以产后为龙头发展效益农业产生巨大效应。近年来,慈溪市引进了750多个农业新品种,选育推广百余个,传统的经济作物也基本更新了二代、三代。由于市场适销,农产品商品率达到9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在慈溪,新品种增创的产值已超过5000万元,优质种子产生的高效益促使种子公司、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基层农业服务公司等共同参与到种子工程中来。几路大军从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通过外贸渠道引进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品种,然后大面积繁育提供给农民。5年来,全市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先后已投入了300多万元。
  种子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发展种子产业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市里的种子经营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买卖种子或单纯从国外引种,而逐步向种子的自主开发转化。慈溪一家在江浙都较有影响的供种企业,以前经销的种子相当一部分来自别的种子公司,多次因为外来种子质量问题而吃官司。今年,该公司开始引进园艺专业人才,扩大种子基地,自产种子将占经销量的80%。
  值得一提的是,在慈溪,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引种繁育的主要力量。这种全新的引种模式,改变了以往科研、生产、流通三者互相割裂的局面,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整合。科研部门引种基地里生长良好的新品种,首先要拿到企业的流水线上,检验是否适合加工、是否达到出口要求,合格的再进行大面积繁种。
  不少企业还直接投资兴建自己的繁种试验场。慈溪海通集团为加工直径2.5厘米的出口豆粒,1996年起引种日本“陵西一号”蚕豆,将外销原料合格率提高了30%,企业因此每吨节本增效上千元,而当地传统品种退化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近年来,“海通”每年耗资20多万元,共引进了十几个大类的100多个农业新品种。
  种子工程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先导,但它必须与产后农业有机结合、形成互动才能提高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的竞争力。
  一开始,农民认为只要有了好品种就有钱赚。至于产后就只想到个加工问题,对保鲜、储藏以及加工后的销售考虑得比较少。当地曾引种成功日本一时豆,外省市许多冷冻出口厂都来抢购,1997年一下扩种到了10万亩(6667公顷),由于产后处理跟不上,加上出口市场波动,价格暴跌了70%。
  “吃一堑长一智”。慈溪市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鼓励企业通过签订产销协议、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二次分配”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农产品向产后的各个环节延伸。目前,全市出现了26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联系基地20万亩(13333公顷),每年消化农副产品18万吨,果蔬类产品加工率达到了50%。
  农民销售服务队、专业合作社、农协、农业服务公司400多个中介组织,以及4万多名走南闯北的农民购销员,已成为产后农业的生力军。投资上百万元建立的农产品信息局域网,直通23个乡镇和各涉农部门。今年,市蔬菜公司上海产销中心发现市场上慈溪的一时豆因过早采摘个体偏小、价格偏低,而以后日商会有很大的需货量,信息上网传递后,农民立即停止了早采,过了三四天,一时豆价格上扬了15%,减少损失约20多万元。
  在产后储藏、加工、运输能力提高的同时,产后农业也正在迅速与国际接轨。今年,美国刚刚提出在速冻蔬菜进口中强制执行HACP(危害分控制点)标准,慈溪一些企业就开始改进产后工艺环节,有关认证知识也已张贴在车间,以便员工掌握。
  目前,慈溪市的农产品经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1倍以上,像“海通”这样的企业达2倍,远高于30%的全省平均数。据测算,在慈溪市每收购1元钱的农产品,通过储藏、保鲜、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的处理,平均可增值0.5元,比全省平均约高0.12元。
  引进国外良种,经生产加工后,再出口到国外,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成为慈溪农业的一大特色。而种子工程和产后农业的发展,促使慈溪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更加明确了各自在发展效益农业中的定位。胜山镇政府以前有11个专职农业干部,1992年到1996年只引进了一个上级指定推广的棉花种子。后来,政府引导农民组成了农业协会,农民通过农协下辖的销售中心、农技中心,自主从事引种推广、产后处理等经济活动,两年多时间就引进了36个新品种,推销了全镇75%的农产品。
  在政府鼓励下,慈溪市23个乡镇和138个村建立了各类合作服务组织,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农业产业协会,吸收种养、购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等参加。最近,市农协召开了冬种信息发布会,为全市的引种、繁种提供了科学参考。(记者 管哲晖 市委报道组 俞金华 王迪)
  “撤村建居”后集体资产如何处置管理
  慈溪城西村建立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
  《浙江日报》内部参考第160期2000年12月2日
  今年6月,慈溪市在浒山镇城西村进行“撤村建居”试点,将原村经济合作社改组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使原有集体资产既不“平调”又不“分掉”,还能发展壮大。近半年来,这一经营性经济实体运行情况良好,群众较为满意。
  城西原有508户住户、1045人,其中有200多户因城建拆迁陆续迁入城区居住,原有的467.8亩土地,也有70%被征用。
  面临“撤村建居”,村里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处置、管理原有的700万元集体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继续存在?今后如何发展?因担心集体资产会被“一平二调”有人主张把集体资产全部分光;但多数人则认为,应该把村经济合作社改制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不搞“平调”、“分掉,”而是明晰产权,按股分红,使社员在失去土地以后仍然有所依靠。
  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慈溪市农经委和浒山镇党委、政府派出指导小组,与村里自行组成的改革领导小组一起,进行组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试点工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民主制订实施方案
  改革领导小组将《关于城西村经济合作社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实施意见》初步方案上报镇里审核同意后,又通过村级三套班子会、社员代表会、村民小组社员会进行10次修改,最后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如下事项:
  1.改制后的经济组织称为“浒山镇城西股份经济合作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
  2.遵循“民主、公正、合理、稳定”的原则,对已核实的经营性存量净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户),以股权形式明确社员在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股权确定以后,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发给“股权证书”,作为享有股利分配的依据。股权可以依法继承,但不得退股。尚存的土地如被征用,土地补偿费充实股份经济合作社盈余公积。
  3.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中的股份由三部分组成,即原始投入股、历年贡献股、人口股,分别占10%、50%和40%。其中,原始投入股划给当年参加高级社的男女正半劳动力,以体现他们带生产资料入社应得的权益;历年贡献股一部分按1962—1982年(共计21年)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累计工分量化到人(户),另一部分按1983—1999年(共计17年)期间的农龄计算,享受农龄股的对象为参加一轮土地承包的劳力(原则上以承包面积折算劳动力)、在本村村办企业工作的劳力、村干部及行政管理人员;人口股原则上按原城西村经济合作社员及其子女量化到人,并按1999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农业人口计算。同时明确规定了全额享受、酌情照顾、不予享受的具体对象。
  二、把股权计算到户
  经调查、核实、计算,该村集体净资产共有700万元,确定总股权为6534.5股,其中原始投入折622.77股,21年累计工分折2284.44股,17年农龄折991.5股,人口股折2635.74股,全部计算到人和户。
  三、建立“三会四权”制衡机制
  “三会”就是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四权”即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
  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股东代表由股东选举产生,代表人数为股东总数的5%~10%,股东代表每届任期3年。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由5~7名董事组成,董事必须是本社股东,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副董事长在董事中推选产生。董事长为法人代表。监事会设主任1名,监事2~3名,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督董事会的工作,监事会成员可列席董事会会议。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不得相互兼职。
  城西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群众对集体资产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合作社董事长陆新乔说,现在重大投资活动、经营活动都要由董事会讨论,股东代表大会通过。每年要分几次进行财务公布,接受股民监督。
  村民们说,过去集体资产是“玻璃箱子,看得见,摸不着”“大家有份,等于大家无份”,现在集体资产经营如何与股民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有关章程规定,,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净利润中的40%~50%按股分红,其余留作再生产。预计该村今年可分红30万元左右,每股40多元,股份多的家庭有70多股,可以分红3000多元。
  慈溪市浒山镇共有52个村,已有7个村实行了村居合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镇里计划对土地基本不存在、农民可以脱离土地而生活、个私经济活跃、群众又自愿的村,按照城西村的做法,逐步进行城区股份制改革。(记者 张品方 市委报道组 王迪)
  固本强基的重大举措
  ——关于慈溪市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查
  《宁波日报》2001年5月6日
  慈溪市从1995年开始,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刀阔斧地调整村级行政区划,使行政村从5年前的800个减至目前的331个。4月18日市委书记黄兴国在慈溪深入调研后,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认为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是固本强基的重,大举措,对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加强村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慈溪的经验对各县(市)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审时度势勇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迅猛发展,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村级自治管理职能也由过去大一统的资源配置和事务管理,转变到按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和事务管理上。村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由此为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创造条件。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调整村级区划。一些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经济不发达的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差,没有条件参与,也不可能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通过并村形式,以富村带穷村,无疑是一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捷径。
  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亟待调整村级区划。由于过去划分村级区域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诸多不尽合理性,村界交错、村民混居的现象十分普遍,村庄规范无序,重复建设的公益设施功能不全、档次偏低,既不便于日常管理,也增加了村镇建设时的协调难度,影响了中心村和小城镇的建设。曾同为勤裕大队的胜山镇一灶、江南、江北3个村,耕地、农宅混杂,村民纠纷不断,每年的农田水利建设都要经过多次协调才可实施。三村合并为一灶村后,很快积聚30余万元集体资金,修建了群众期盼多年的胜山公路与镇北大道的连接道,原先久拖不决的村庄规划难题也得以解决。
  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区划调整工作,把它视为是继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改革“第二波”。
  集聚要素促发展
  并村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为村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工业强镇周巷的笆西、庙后两村合并成天河村后,几年来先后引进5家企业,投入资金12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胜山镇1997年并村前,村集体可用资金367万元,并村后通过“三产”等项目的综合开发,可用资金近800万元,村均年收入超过45万元,比并村前增长80%以上。
  由于新村班子干部选拔面扩大,加上各镇选派了一批镇干部下村任职,使村级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程度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加强。据统计,慈溪共有201名镇干部下村任职,其中96人经选举后任村支书。慈溪市委明确规定,镇下派干部的人员性质不变,待遇从优。今年还将开展评选优秀专职驻村干部活动。宗汉镇原48个行政村撤并为18个后,40名镇干部下派任职,新建村党支部(总支)书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2%平均年龄为42.5岁,分别比原来提高了30.5%和下降了3.2岁。这次并村,使慈溪行政村减少了近六,成,村干部职数从原来的近4000人减少到2000人左右,每年节约村干部报酬、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1000万元左右。新浦镇21个村合并成8个后,减少干部职数一半多,每年可节省费用50万元。
  并村也为乡镇机构“消肿”和加强镇村联系创造了条件。1992年乡镇“撤扩并”后,慈溪由原来的8个区变成23个乡镇,其中有18个乡镇在镇与村之间设置了办事处这一层次,全市55个办事处均属乡镇派出机构。几年下来,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镇村联系不紧,信息传递不畅,隔层现象明显,影响办事效率。这次并村,各镇都撤销了办事处,不仅减少了管理环节,也减少了镇干部的职数,节约有关支出近1000万元。
  并村使慈溪行政村的规模显著扩大,各村平均区域面积约为3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2685人,其中3000人至5000人的有102个村,5000人以上的有12个村,人口最多的周巷镇周西村达6727人。人流、物流、信息流向中心村和城镇集聚后,可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村庄建设档次低等问题,便于中心村和城镇制定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周巷镇的10个合并村几年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建设。慈溪现有的331个行政村中,分布在中心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有69个,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92个,城镇规划区外的有170个,在空间上已初步形成人口、用地规模较为合理的村庄布局。
  循序渐进求稳妥
  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生产结构、局部利益、风俗习惯、群众意愿、干部情绪和基层稳定等问题,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如果操之过急,不注重方式方法,极易引起群众不满,导致功亏一篑。慈溪市在并村中由于注重因地制宜,稳妥实施,整个过程没有发生过一起集体上访事件。从慈溪实践来看,并村应重点把握好这样几个环节:
  尊重历史,顺从民意,是搞好并村改革的重要前提。要从农村稳定的大局出发,在确定并村方案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到乡镇政府的并村申请后,应组织民政、农经委、城镇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进行考察论证,慎重把关。由于数十年农村建制合合分分,尤其是生产大队的建制对地域形成和人文关系的烙印较深,并村应充分考虑长期形成的“村相领、地相接、人相亲”等历史因素。
  优势互补,发展经济,是搞好并村改革的关键所在。并村要从各村实际出发,实行优化组合。慈溪并村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同类合并型,即把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经济发展类同、村庄形成历史不长的村合并。二是优势互补型,即把经济实力悬殊、区位相邻的村合并,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促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区域联合型,即以原小乡镇区域范围内形成块状经济的村为基础,以现集镇为中心,构成几个经济发达的中心村,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依法行政,稳妥实施,是搞好并村改革的重要保证。如何处理好原有各村的土地资源和集体资源和集体资产是并村工作的难题,也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土地承包问题时,慈溪对到期的土地仍按原土地归属延长承包期,或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涉及集体资产的处理时,慈溪采取3种处理方式:一是对原集体资产基本平衡的村,把原各村的资产全部合并到新村经济合作社。二是对集体资产差异不大的村,以各村集体资产平均值为标准合并,超平均部分在适当时候用于原村区域内建设和发展。三是对原集体资产差异悬殊的村,先把集体资产按股份量化到原村区域内的社员,发放股权证书,由新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按股分红。
  可以预见,慈溪调整村级行政区划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市固本强基、推进城市化进程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记者 徐锦庚 市委报道组 王迪)
  产前有信息 产中有技术 产后有订单
  慈溪五成农民融入农业组织服务圈
  《宁波日报》2001年11月18日
  慈溪市长河镇农产品购销大户潘利平与53名种植大户结成产销联合体,组建的利平蔬菜产销合作社下联2000余农户,实行信息、供种、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今年已将7500吨蔬菜销往上海、江苏等地。如今,慈溪共有此类新型农业型农业服务组织400多个,联系带动近4万农民进入市场,占常年务农劳动力总数一半以上。
  近年来,慈溪以鼓励发展各类农业服务组织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据该市统计,今冬明春由农业服务组织联系落实的蔬菜果卉种植面积25.8万亩(17200公顷),占全市冬种总面积的53.9%。
  以联合农民共同开拓市场为己任,慈溪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大多按照“自愿加入、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而成。其具体任务主要包括:提供市场信息和良种,引导会员及其他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水平;直接购销农产品或为农民与加工企业、购销流通组织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牵线搭桥;做好农产品加工增值文章,实施产加销一条龙等。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联合1000多个农户,吸纳股金300余万元,以经济实体的身份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去年,协会会员经营了全镇36%的耕地,销售了全镇75%的农产品,创造了全镇60%的农业产值。会员人均亩收入2200余元,比普通农户平均高13%。
  慈溪市不少农业服务组织还注重实行行业自律,规范本组织成员的经营行为,促进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由于农民生产的无计划性和企业经营的无序性,早些年慈溪丝瓜络及其制品的产销常常大起大落。丝瓜络收购价最高时创下每千克60元的天价,而最低的年份又坠入每千克6元的谷底,严重影响了这一特色传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999年,该市组建丝瓜络产销协会,经首批入会的12个加工企业会员和13名种植大户会员民主协商,建立了以协会章程和会员自律公约为纽带、以会员信誉保证金制度和会员违约罚则为约束的行业自律机制,共同决定每年鲜丝瓜络收购价及其加工制品的销售价,推动了丝瓜络产业的良性发展。两年来,该协会会员共收购鲜丝瓜络1500多吨,实现丝瓜络加工制品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同时稳定了1万亩的丝瓜络生产基地,受益的3000余农户每年亩均效益达2500元。
  新型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大量涌现,也改变了以往政府指导管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政事不分、职责不清等状况。全省首个县市级农业产业协会——慈溪市农业产业协会,年年向农业服务组织、种养大户、购销大户等发布最新农业市场信息,代替过去种植计划靠政府发文件、下指标的形式,有效促进了产销衔接,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市委报道组 王迪)
  效益农业催生新行当
  宗汉涌现三千“农事钟点工”
  《宁波日报》2002年8月21日
  昨日一早,慈溪宗汉街道徐国祥的韭菜田里来了十多位打工的妇女。联兴村的朱月娣边剥韭芽边乐滋滋地告诉我们:“自家田里的活不多。在这里1小时能赚3元钱,就算外快吧。”据了解,在该镇,像这样的“农事钟点工”已有3000余人。
  随着工业经济及三产的发展,宗汉街道的大量农户离开土地,一批种植大户脱颖而出。目前,这个街道光蔬菜的规模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1200公顷),占耕地的近70%。不少大户的种植面积达上百亩,甚至500亩。大规模的生产仅靠自己家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一批“农事钟点工”应运而生。
  昨日上午,徐国祥在家里守着电话机联系销路。“过去在田头忙煞,现在请了40位钟点工,我只需指点一下就可以了,其他时间都用于跑销路和引进新品种。”他说,最忙的时候一天会来六七十位钟点工,光工资就要付出2000多元。与过去请“割稻客”不同,他这里不备饭菜,不备烟酒,按时计价,当天付账,双方都十分轻松。今年,他的产值预计可达到100万元。
  据了解,这些农事钟点工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他们有的在企业上班,有的自家承包田较少,还有的休闲在家。他们往往四处打听需要帮忙的承包大户,一有空就前去找活干。打工的工种包括削草、施肥、播种、耕田、收割等,每小时报酬也由1.5元至5元不等。
  老农陈祖展昨日上午正在为种植大户朱月芳的20亩(1.3公顷)甜玉米施肥。他说,自己虽有技术,但经营能力不够,这样做做钟点工,一年收入起码有五六千元,稳当多了。(记者 涟浩 市委报道组 映忠 通讯员 渊杰)
  农民变成农场主 种菜也开连锁店
  慈溪涌现八十八家新型农场
  《浙江日报》2003年10月27日
  “以前只看到大城市到处开着连锁店,想不到今天农村种毛豆也时兴连锁经营。”站在长势旺盛的菜地里,慈溪宗汉农场的农民朱月芳高兴地对我们说。
  眼下,慈溪农业龙头企业——海通集团正在当地推广一种名为加盟农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第一个吃螃蟹”的朱月芳加入后,不但从土地平整、种子引进到种植管理、收购都接受企业指导,而且公司还按每月每亩2元的标准向农场的雇工发放基本工资,成本低了,效益高了,他能不高兴吗?
  加盟农场是今年以来慈溪市涌现的众多新型农场中的一种。这些新型农场还有农民联户农场、工商联合农场、企业自有农场以及用现代设施装备起来的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少则上百亩,多则上千亩,每个农场的投资起码在百万元以上。据统计,全市已有88家新型农场,经营土地总面积达8万亩。
  新型农场的兴起,顺应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的大背景。抽样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今,由于二、三产业加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农民择业空间,慈溪务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已下降到近14%。农民少了,但土地不能闲置,农业不能忽视。慈溪的各镇、村纷纷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供龙头企业和务农农民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幅增加,不少农民也从普通的土地承包经营大户变成了农场主。
  新型农场用抓工业的理念经营传统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和国际化水平。比如以前对订单农户,企业偏重于收购环节进行产后控制,而加盟农场接受的是全程监控,负责农场的农民就跟企业的车间负责人一样,要随时填写“田间操作管理”、“作物生长情况”等生产进度表,光是农药使用就分为“发放跟踪记录”、“出入库存记录”和“使用记录”三种。
  海通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出口农产品品质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是去年以来日本等国对蔬菜农残检查越来越严格,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相比企业对规模经营的农场的控制就容易多了。事实上,新型农场的控制要求严格了,土地产出和农民收,入却明显增加了。朱月芳7月份投售的毛豆收购合格率提高了5%,收入也增加了2万元。他说:“这就是企业化管理出效益。”
  新型农场的出现也带动传统的家庭农场加快自身改造,成了一个个“农业小工厂”。周巷镇农民钱成和等人在自家的梨业家庭农场修建保鲜冷库,埋置了滴灌设施,又用上了棚架栽培等新技术,今年亩收入高达1.5万元,每个梨园收入起码上百万元。(记者 管哲晖 市委报道组 王迪)
  始终把“三农”放在首位
  ——慈溪市连续17个“一号文件”的来龙去脉
  《浙江日报》2004年3月29日
  开完省人代会归来,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总经理张建昌坐不住了。我们头两次到长河镇的公司驻地找他采访,都扑了空。他正忙于在杭州湾大桥附近开辟1500亩(100公顷)的生态农业园区,注入“城市农业”的元素,要把它建成华东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的代表作。
  他自信地说:“我是慈溪农民的代表!说的是‘乡下话’!”他告诉我们,在慈溪发展农业有特别的“气候”,因为17年来市委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为“三农”而发,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宝典”。我们日前在慈溪采访,不仅了解到市委17个“一号文件”的来龙去脉,而且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带来的乡村巨变。
  工业强市不忘“三农”
  从1987年的21亿元到2003年的1000亿元,慈溪市的工业总产值而今已经跃居全省县(市)第一位。17年来,慈溪市委以“工业立市”为战略目标,但是为什么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定位于“三农”?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容易导致领导精力的“农转非”。而慈溪在这一进程中,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始终不渝地协同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已在慈溪工作7年的现任市委书记徐明夫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本源是农村经济,慈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说到底是‘三农’的贡献。就说全市5万多家民营企业,几乎都从乡村企业脱胎而来。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农业还是弱质产业。我们连续的‘一号文件’,就是宣示‘三农’优先地位年年月月不动摇,环环紧扣地持续解决‘农民往何处去,增收从何处来,农业向哪里走’的问题。无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三农’问题一团糟,慈溪怎么有资格称‘经济强市’,怎能算‘发达地区’?”
  耐人寻味的是,农业产值在慈溪GDP中的比重、务农的农民占总人口比例和农民在一产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农民从政府对农业投入中获得的“大礼包”却越来越重。早在1988年的“一号文件”中,市委规定了市级财政对农业投入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并承诺5年后达到15%。随着“蛋糕”越做越大,到2003年的实际投入已经高达2.78亿元。去年还取消了征收农业税,直接减少农民负担1053万元。
  从农田转移出去的农民经商办厂,吸纳了45万农村劳力。可是“精兵强将跳农门,老弱妇孺守田头”人们对此不免有所忧虑。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调控,出台以工促农的政策,吸引了165家企业投入,7.24亿元从事种植养殖业,300多位跳出“农门”的能人重返农村,重整农田,重组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当中心城区从一平方千米扩展到30平方千米时,城建资金出现“饥饿症”,而农业基础设施也急需“大手术”。虽然城市扩建立竿见影,平原水网改造短期内却难有回报,然而市委、市政府仍以政策吸引民资进“城”而财政资金“农”字当头,重点安排“下乡”。从1998年起投资1000万元疏浚河道,又在2002年实施,投资50亿元的骨干河网规划,改造三横十一纵的大水系网络,将使农田灌溉的蓄水能力增加一亿多立方米。
  用新办法帮农民闯市场
  “一号文件”年年发,而农事“季节性”文件却取消了。过去一到春播夏种,都由政府下达种植计划。可从1999年起,慈溪农民没见到这类红头文件,等来的是农业产业协会信息发布会,该种什么,面积增减,完全靠市场信息来自主选择。现在,创汇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这是小规模经营的这千家万户,面对大市场的千变万化而发出的“三问”。从日本引进的西兰花逾期采收而大面积枯熟,从台湾引进的白毛豆盲目扩种而堆积如山..眼看天有不测风云,市委、市政府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分析症结,寻找对策,把精力集中在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上,用典型示范进行产业引导,用政策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努力把农业推向市场。
  长河镇有个张建昌,以合作生产的纽带联结成千上万种菜农民,合力抱团闯市场。市委总结推广张建昌的组织模式,导入共同利益机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引领农民联合起来。于是,68家产业协会和合作社应运而生,6万返销户走南闯北,既把蔬菜卖出去,又把信息带回来。
  政策的生命在于与时俱进。在南方早季节、北方低价格的夹击下,慈溪效益农业的先发优势正在减弱。市委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一号文件”中专题进行部署,把政策调控指向外向型农业。全市260多家龙头企业、21家“三资”企业和35家出口企业,组成“农”字号的集团军闯荡国际市场,但散布在各家各户的小田畈,又如何应对“绿色壁垒”?
  市委领导与龙头企业、农户代表协商,扩大农田连片经营,统一绿色生产标准。可是,企业顾虑摊子铺得过大要亏,而农户担心承包田“入盟”后失去生活根基。市里决定由政府拿钱补给企业,企业转给农户;农户按企业标准种植,农产品由企业收购。于是,农民产销无优,何乐而不为?目前规模经营的土地已有24万亩(16000公顷),其中1000亩(67公顷)以上的基地就有33家。
  海通食品集团的6000多亩(400公顷)基地,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联兴村基地农场,场主徐国祥告诉笔者,他向金塘村、怡园村和潮塘村承租了600多亩地,路、桥和水电设施由政府建造。眼下,他正在种刀豆,每个田块施药、培肥和操作都有“田间档案,”随同刀豆收购时一起送交公司。几个月前,韩国前农林部次官安种云来慈溪考察,看到这里的精细管理后说:“我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希望!”
  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慈溪农民1987年人均收入885元,而2003年达到了6777元,翻了近三番。52%的农户住房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七成以上是楼房。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118台,电话81部,摩托车94辆,冰箱71台,汽车16辆。他们的衣食住行,正在向城市看齐,而城乡最显著的差别是生活居住环境。
  市委1999年“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按照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从次年起,慈溪把解决农民反映最强烈的“脏乱差”问题,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切入点。全市308个村砸粪缸,改厕所,垃圾袋装化,6000多村民当上了常年河道村道保洁员,使村落重显田园风光。最近,慈溪将投资19亿元启动城乡一体化的污水处理工程,管网镇村直通;还将在5年内,对100个村的旧村改造补助1亿元。
  我们在周巷镇看到无害化处理公厕粪便的沼气池,给周边农业基地添了一座“有机肥厂”,还给附近农民省却了煤气罐。种田大户唐明荣正在家里打开沼气灶准备做晚饭,她喜冲冲地说:“我们真是享福,收工回来一身汗,洗澡也用沼气烧水。哎,买这个灶具还补贴我100元钱呢!”
  新村社区管理,还需村级集体“有钱办事”。市委在17年的“一号文件”中始终贯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条红线。近年来,市镇两级每年拿出1000万元,补助集体积累薄弱的120个村,异地建造厂房、商铺用于出租,作为集体经济的稳固来源。据统计,1987年全市村级集体可用收入只有1816万元,到2003年达到了2.55亿元。
  慈溪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不断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全市有103个村建造了“村落文化宫”每个镇都评上了省“教育强镇”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所有村庄,各镇还建立社保服务中心和弱势群,体信息库,1.3万多户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还有8400多名农民享受低保。
  中央和省委今年的“一号文件”给慈溪“三农”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市委今年的“一号文件”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三农”工,作,要让城镇成为农民发展的新空间,让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源泉,让农民成为城镇发展的新动力。(记者 胡振 张品方 市委报道组 王迪)
  上市之前先查农药残留有没有超标
  慈溪10万亩蔬菜田头“体检”
  《浙江日报》2005年1月3日
  为让市民放心地拎上“菜篮子”慈溪市农残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长期奔波在庵东、宗汉、胜山等10个农产品主产镇(街道),逐一,对农户的蔬菜进行田头检测。笔者从慈溪市农业局了解到,从2004年初起,该市就建立了农产品安全通报制度:对10万亩(6667公顷)蔬菜定期进行田头抽样,在实验室用气箱色谱仪检测是否含有菊酯类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并向农户通报检测结果。
  据介绍,由于田头检测比较严格,不像市场抽检那样可侥幸“逃脱”刚开始农民并不欢迎。后来,该市把无农药残留或农药残留不超标的蔬菜品种及种植户,公布在东,方农业网上,种植户的生意大好,他们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变。“我用的都是无公害专用农药,虽说成本高一点,但我的番茄经检测被确认为无公害蔬菜并在网上公布后,销路一下子打开了,10万斤番茄被浒山城区的配菜中心直接订购,每亩收入比以前提高了近千元。”得到检测实惠的高王村农民陈忠听向我们自豪地介绍。
  “还是田头检测好。去年,我的茄子到了市场被测出有机磷超标不能卖,损失好几百元。现在好了,检测前移到田头,反正菜还没摘下来,即使测出有农残超标,我们也有补救措施。”宗汉街道一位姓陈的农民告诉我们。
  实行田头检测后,唤醒了部分农民的绿色品牌意识。宗汉街道韭菜种植大户陈佰追现在不但接受市农残中心的检测,2004年3月还自己跑到杭州请权威机构作检测。他告诉我们,他要打绿色无公害的品牌,为将来韭菜进超市作准备。
  农业局的同志告诉我们,该市实行农残田头检测以来,农民违规使用农药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据统计,2004年以来该局农残监测中心已在田头检测141样本、2397项次,合格率为86.36%,其中市、镇级绿色蔬菜基地内的蔬菜合格率达100%。(慈溪市委报道组 卢萌卿 通讯员 毛玲洁)
  从上千名竟聘者中胜出的“村官”受人关注
  浙江慈溪学士“村官”能否扎根乡土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6日
  隆冬时节,记者再赴浙江省慈溪市农村采访。今年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干了半年多,上岗后表现如何,能否长久扎根?记者一探究竟。
  37人胜出
  平均每个岗位有31人竟争,其中不乏重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早在今年春天,浙江省慈溪市招考38个到村工作大学生的信息一公布,竟吸引1200多名大学生前来报名,平均每个岗位有31人竞争,其中不乏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院校的本科生。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37名佼佼者顺利当上“村干部”,开始在村里担任村主任助理、文书等职务。
  慈溪市人才服务中心余主任介绍,这次招考是按照户籍所在地报名,以镇(街道)为单位进行的。竞争最激烈的浒山街道,两个岗位竟有150多人竞争。
  并非任何大学生都可报考。《慈溪市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实施办法》中的“硬件”有两个:一是拥有大学学历,二是只能报考本人户籍所在地乡镇的行政村。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录取后,大学生与相关村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半年,报酬等各项待遇参照同类村专职干部,但月基本报酬不低于800元。养老保险参照事业单位标准缴纳,医疗保险参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
  慈溪市经济发达,占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在当地,这样的待遇显然吸引不了这么多大学生。慈溪市人事局透露,很大程度上诱惑来自如下规定——到村工作满2年的大学生,只要年度考核及格,将通过选拔进入街道、乡镇及所属事业单位。对于想吃“皇粮”的大学生,可以说是一条避免竞争的捷径。
  当然,并非所有热衷“村干部”的大学生,都冲着这一政策来的。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的巴碧云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不易,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不足10%,如把到村工作也看成“从政”,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地初衷
  有关部门希望,用3—7年,为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名大中专毕业生。
  慈溪市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的举措,很大程度是给“安置难”逼出来的。慈溪市每年需安置的本科生上千人,加上大专生今年达5000多人。“每年机关事业单位空余的岗位就那么几十个,回来这么多学生,安排不下啊。’提起这一话题,人事局长就皱眉头。
  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绕不过去的难题有三个:一是村官匮乏。慈溪民营经济发达,很多人都经商去了。龙山镇西门外村的支书没人干,镇党委书记拿着“乌纱帽”,“三顾茅庐”才把一养鸭专业户“赶上架”。二是村干部文化素质和年龄层次跟不上。安全生产、养老保险、文明创建、生态农业等新事业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慈溪外来打工人员多,许多村干部连普通话都讲不了,怎么搞好管理?三是本地考出去的大学生,很多毕业后不愿回乡。
  实际上,该市组织部和人事局2001年就联合发出《慈溪市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实施办法》,期望一举两得:争取用3—7年时间,使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名大中专毕业生;同时,缓解年甚一年的就业压力。
  胜山党委书记俞金华告诉记者,大学生进村,使当地村干部有了危机感,兴起全民读书热、进修热,“否则,要面临下岗的危险”。
  村民满意
  这拨人吃苦耐劳,能实实在在干事情,有望长期扎根。
  大学生卢仲波新官上任的两件事让大家刮目相看:一是整理档案和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束了村里“只做不记”的历史;二是使电脑发挥作用,村里还因此评上文明村。据调查,毕业生的到来使慈溪40%的村级组织逐步朝“三化”方向发展,即工作制度化、办事规范化、办公电子化。
  对“见多识广”的村干部和村民们来说,对驻村、驻队、挂职等概念本有些麻木,刚开始对大学生村官进村的质疑自在情理之中。不过,他们不久就发现:这一回好像有点不一样,过去驻村的吃住两天就跑了,这一拨人吃苦耐劳,能实实在在干事情,有望长期扎根。
  到范市镇杨高村工作的蔡运飞,引种的“8424”嫁接西瓜,每亩比原品种增收2000多元。去年到胜山镇三灶村的邹哲锋坦言,本以为村里很闲,打算应付两年了事。上岗后才觉得大有可为,“现在村里大到换届选举,小到给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我都抢着干”。
  到2004年底,慈溪共有51位在村里工作出色的大学生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先后有20人担任村领导助理。同时,村干部的知识结构有所提高: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慈溪1814名村干部中,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15.6%,比2001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市委组织部认为“这些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市后备干部”。
  当然也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据了解,由于经验、能力欠缺,一些毕业生虽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文字组织能力,但对农村政策缺少了解,加之工作经验缺乏、人头不熟,工作放不开手脚,特别是在处理群众日常纠纷、协调相互关系等方面显得较薄弱。要让他们独当一面,挑起村里的大梁还需待以时日。(本文有删节)(记者 何伟 市委报道组 王迪 赵科)
  慈溪十里盐碱海涂今成“绿洲”
  《浙江日报》2006年2月25日
  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慈溪北部沿海滩涂,如今变得绿意盎然。这是记者今天在慈溪市沿海防护林工程试验段看到的景象。
  通过科学选种育苗、工业废渣改良土壤等方法,慈溪市开始破解盐碱海涂造林难这一世界级难题,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有效突破。目前,慈溪市已完成沿海防护林造林面积859亩(57公顷),栽种乔、灌木26.7万株,在6.5千米的盐碱海涂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慈溪的北部沿海滩涂大多围垦而成,这里海风大,土壤贫瘠且盐碱度高,植被稀少,自然生态环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慈溪市投资5500万元启动了全长22千米、宽170米、造林面积5990亩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
  想在盐碱地上把树种活,选择什么树成了育苗成林的难点。从2003年起,慈溪投资450万元,在海涂上开辟了508亩试验区,引进树种120余个。通过试验、比对和筛选,终于选择出20多个适应慈溪海涂的高产树种。周和锋指着海塘旁一片“绿带”欣慰地说,去年的几次台风很大,但这些刚种下去的树苗竟然安然无事,目前该试验段的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
  为让这些树苗长得更快更好,慈溪开始摸索利用工业废渣对土壤进行改良。2005年,他们吸纳了宁波东方铜业有限公司参与防护林试验建设。企业生产中形成的废矿渣,经过特殊方法加工处理后,还田利用。废矿渣的酸性既中和了土壤的碱性,使原本贫瘠的土壤吸收更多养分,还减少企业废料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记者 周松华)
  慈溪“数字农民”用电脑“种”田了
  新华社宁波电 2008年3月5日
  浙江宁波慈溪市最近出现了一批“数字农民”,他们摆脱了过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习惯,开始用电脑“种”田。
  据记者了解,这些农民每天在家里打开电脑,进入互联网,进入数字远程监控平台,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电子探头拍摄的农田。这套数字远程信息系统是慈溪市蔬菜公司自主开发的,在他们承担建设的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1.2万亩(800公顷)农田的信息档案和各类蔬菜种植要求被全部输入数据库。农民不管种植何种蔬菜,只需在系统中输入蔬菜名称,鼠标点到具体地块,计算机就能根据土壤养分,自动分析出氮、磷、钾等养分的推荐用量,达到精准施肥。农民即使人在外地,一样可通过电话遥控,通过帮工管理农田。
  据悉,目前慈溪已有100多户农民用上了该系统。
  曾经作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代表被派往德国学习归来的该公司总经理张建昌介绍说,他们首先收集当地的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完成基础图件的数字化工作,然后用GPS定位,在农业园区和生态农庄采集了114个土壤样品,完成土壤pH、全氮等指标以及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测定分析,保证土壤产地环境的安全,项目部又应用GIS技术,绘制了土壤酸碱度等的空间变异图,利用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数据库,进行测算分析后,用于指导农产品的生产。慈溪市蔬菜公司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先后投入了240多万元,在公司经营的1.2万亩(800公顷)农田上装起了电子探头,在育苗车间和蔬菜加工车间,都安装了可视化监控体系。同时系统还开发了园区管理和精准施肥系统,提供了西兰花、矮生刀豆、毛豆、白花菜、甘蓝等的施肥咨询,只要点击鼠标,就会给出施肥推荐建议。
  慈溪蔬菜公司农业主管陆冬青说,有了这套信息系统,平均每个农民能管理五六十亩土地,比过去扩大了近10倍。仅施肥这一项,每亩农田每年能节省肥料40元左右,加盟公司的100多户农民每年可增收48万元。
  据了解,今明两年慈溪市蔬菜公司还准备投入几百万元,建设全自动的农场管理系统。到那时,农民只要在电脑前点点鼠标,管理系统会自动完成浇水、施肥、除虫等生产步骤。
  张建昌介绍,他们已经完成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这项技术已在嘉兴、萧山、东阳等36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推广应用。目前示范推广工作逐步由农业科技园区向生态园区、农业特色基地、产业带和区域农业资源管理发展。
  经测算,该项目实施精准施肥和养分精细管理,减少肥料用量10.1%,每亩纯增利润25.7元,推广应用有效面积15.8万亩(10533公顷)次,实现产量4518.8吨,完成产值668万元,实现利润402万元。同时相关农作物还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记者 方益波)
  在现代特色农业中找到新天地
  慈溪数百“洗脚上岸”农民重返田头
  《宁波日报》2008年10月1日
  “148亩(9.9公顷)大棚葡萄,每亩毛利6000余元,比以前办塑料拉料厂效益好多了。”近日,已经完成葡萄采收、销售的慈溪市新浦镇六塘南村葡萄种植大户徐卫军说,“办了十多年的厂,年年都为销售、收款发愁,现在大棚葡萄销路不愁!”像徐卫军一样,如今越来越多已经“洗脚上岸”的慈溪农民重返田头,人数达到数百人。
  近年来,慈溪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经济效益大增。一批已经“洗脚上岸”的慈溪农民,凭着敏锐的嗅觉,感觉到了从事农业的好前景。慈溪市周巷镇建鸿农场农场主桑建鸿曾是做过8年石棉生意的“上岸农民”。如今,他已是当地有名的黄花梨种植大户,种植的300亩(20公顷)黄花梨今年每亩利润有1000余元。他告诉记者,以前种地收益不好,年轻时拼命想跳出农业,不走父辈的老路,没想到会再回到农业。
  当地政府除了资金扶持,还在农业技术上加强服务,想方设法提升产业层次。以前,新浦镇葡萄露天栽培病虫害多,经济效益不好。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镇农技人员开始辅导果农进行大棚栽培,进行无公害生产。葡萄亩产控制在1500千克左右,种出来的葡萄色泽好、甜度高,深受欢迎。近年大棚葡萄每亩产值保持在1万元左右,毛利润在5000元以上。该镇40多名原来办企业、做生意的农民,也重返田头种起了大棚葡萄。
  “洗脚上岸”的农民脑筋活、思路广,他们的回归,加快了慈溪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他们的带动下,慈溪近年已经形成创汇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等五大主导产业,其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慈溪记者站 孙云东 赵科 卢萌卿)
  慈溪一体化品牌服务助推特色农业发展
  《宁波日报》2008年12月8日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年初以来慈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80件,累计商标数量达到625件。农副产品商标数量激增,有效地帮助慈溪占领市场,扩大盈利额。
  近年来,慈溪市通过注册商标—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一体化服务,围绕蔬菜、果品、花卉、海产品、炒货等特色主导产业与产品,建立品牌创建的四级梯次结构,积极培育农产品商标品牌。该市工商部门还主动为农民提供政策和法律服务,加强商标注册指导,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目前,该市涉农企业拥有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7件,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慈溪杨梅、葡萄、蜂蜜等传统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
  
  在培育农产品企业积极“申牌”的同时,农业、工商部门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商标使用办法,对使用商标的农副产品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形成“商标所有人+商标+农产品”的农副产品生产营销模式,以品牌建设助推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记者 冯军)
  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新型农民
  慈溪一半农田由农场经营
  《浙江日报》2008年12月14日
  正值冬闲时节,慈溪市逍林双瑞瓜果农场主胡引飞却忙着组织人手搭建大棚、安装灌溉设备。曾经经商20年的他,如今在当地包下了300亩(20公顷)土地,准备投资300多万元种植特色瓜果。据悉,慈溪现在有土地规模经营大户8000多个,其中百亩以上规模大户580个。这些大户几乎包下了全市一半的农田,他们创造的的产值达到全市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六成多,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慈溪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全市逐步建立起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在各乡镇建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村里设立服务站。他们一方面把农民自愿转的土地“收”进来,另一方面根据农业产业规划布局,把成片的土地租给合适的经营户,使流转更为有序、规范。据统计,目前慈溪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0.7万亩(20467公顷),占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总面积的56.9%,远远超过我省平均25%的土地流转率。
  在逍林镇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的农场主余慧锋感慨地说,规模经营需要周边生产环境的保障,修建机耕路、疏浚河道基础设施多亏了政府。据统计,2002年以来,慈溪市在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等农业基础设施上的总投入近15亿元。
  除了可享受现成的基础设施,农场主们还感受到了政府实实在在的扶持。租赁规模达到1600多亩(107公顷)的桥头镇涌森农场主郑涌森计算了一下,由于市里有专门的农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作担保,他每年能获得5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据统计,到今年9月底,该市累计担保贷款达2.3亿元。另外,购买农机、搭建大棚、引进新品种,都能够获得补贴。郑涌森仅去年享受各项补贴总额就达到了10多万元。今年,他因为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两位大学生,还获得了政府给予的每月每人1600元的补助。和其他40多名农场主一起正在参加培训班的桥头镇农场主杨成达告诉我们,他们每年一般都能参加5次以上的免费培训,甚至还能到国外去考察学习。
  目前,该市建成200亩以上种植业绿色产业基地202个,总面积超过10万亩(6667公顷),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7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省级的3个,涌现出“恒康”、“烛湖”、“卡依之”等60多个优秀农产品品牌。
  规模化经营产生了良好的收益。据慈溪市农业局测算,这些农场平均每亩地的产出高于一般农户1500元。土地流转同样给村民带来了实惠。该市15万户流转了土地的农户每年能坐收超过1.2亿元的土地租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他们还可安心从事其他工作。(记者 杨军雄 市委报道组 赵科)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