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31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
分类号: F32
页数: 23
页码: 583-6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农业机构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行政机构、党、团、工、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执法机构、学术团体、国有农林场与就业管理服务所、农业经济实体等。
关键词: 慈溪市 农业机构 机构

内容

第一节 农业行政机构
  机构沿革
  1988年10月,县农林局更名市农林局,为市政府专职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下设人事秘书股、财务辅导股、农场企业股、棉花股、粮食股、林业特产股、科技教育股、农业综合技术服务股、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技术培训站、种子工作管理站、森林植物检疫防疫站(植物检疫站)、畜牧兽医工作站(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蜂管站)。1991年4月,人事秘书股分设为局办公室和人事股。1992年9月,人事股、财务辅导股和农场企业股改称“科”棉花股、粮食股、林业特产股、科技教育股、农业综合技术服务股改称“站”。1996年,市农林局更名,为市农业局,挂市林业局牌子。1997年4月,增设生产科、法规科。1998年12月,法规科增挂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牌子。2001年12月,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市农业局和市水产局合并组成新的市农业局,挂市海洋与渔业局牌子,重新设置科室。2002年4月,市政府办公室根据农业局新的职能,同意农业局设置办公室、人事科教科、经营管理科、资金项目科、法规(海洋管理)科、农业产业科、林业科、渔业科等8个科室。同月,局成立农场企业管理办公室。11月20日经营管理科挂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牌子。2003年,6月,市农业局增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牌子。2004年8月,市农业局增挂市林业局牌子。2006年4月,市农业局增挂市畜牧兽医局牌子。2008年5月,局设行政审批科,同时撤销法规(海洋管理)科,渔业科更名为海洋渔业科(表13-1)。2008年底,局行政机构在编干部29人(不包括6名森林警察),工人2人。
  农业局工作职责
  2001年机构调整后,农业局作为市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部门,主要承担农业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年度计划。
  2.管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审定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负责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技人员教育、培训和技术职称评审。
  3.管理村级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农业承包合同、农业生产责任制和经营机制,管理、监督农民负担。
  4.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与信息发布。
  5.宣传贯彻执行农业法律法规,负责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林政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和环境绿化等。
  6.监测、保护和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7.海洋的综合管理,浅海滩涂和内陆水域的开发利用。
  各部门工作职责
  办公室 负责局机关政务协调,起草、修改以局名义上报的材料及下发的文件;制订、落实机关规章制度;办理局机关财务、文秘、档案、信访等工作。1991年4月设局办公室,办公室未设前上述工作由局人秘股负责办理。历任主任胡仲煜、沈均达、方云华、卢研技、陈红晖,副主任王耀学、竺为民、卢研技、陈红晖、毛玲洁。
  人事科教科 负责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的组织人事,劳动工资,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人事档案管理,全局干部职工的纪检监察,工、青、妇、团组织管理,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民培训,农业科技项目的审核、申报。由人事科和科教站合并组成。1991年4月设人事科,历任科长方新华、许建军、竺为民,副科长许建军、程万里、张炼英、罗仕华。科教站(股)历任站(股)长孙士林、马信校,副站(股)长陈忠灿、房长峰、岑珍一、马信校、斯小花。2002年4月设人事科教科,科长任丽聪,历任副科长任丽聪、斯小花。
  经营管理科 负责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承包合同、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的监管;抓好农村经营体制,指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培训农村财会人员;负责农村经济运营的调查统计分析。1988—2002年4月称财务辅导科,历任科长吴绍明、陈国忠、祁伯灿,副科长祁伯灿、陈国忠、杨瑞振。2002年4月改经营管理科,11月增挂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牌子。科长祁伯灿(兼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主任),副科长陈亚萍。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副主任俞文生。
  资金项目科 负责监管国有农林场、企业的财务和国资运行,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参与市级农业发展基金管理;负责下拨的农业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协助做好农村小额贷款担保;指导市农业投资服务中心安全运作。科长翁逸治,副科长方迪灿、俞文生。
  行政审批科 负责农业法制教育和行政执法监督;承担局行政听政、复议、应诉工作,农业执法管理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协调;负责局行政项目的审批和上报,执法队伍、审批窗口的建设管理。1997年4月设法规科,历任科长何月祥、施申乔,副科长周建明、施申乔。2000年8月设市联批中心农业局窗口,副主任蒋建绒、胡益锋。2008年5月撤销法规科,设行政审批科,科长施申乔,副科长蒋建绒、胡益锋。
  农业产业科 制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指导农牧业产业布局、示范园区建设;负责农业产业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市场开发管理,创建农业品牌和名牌。1997年设生产科,科长胡仲煜,副科长卢研技。2002年设农业产业科,历任科长周小敏、罗湖旭,副科长罗湖旭、孙冲波。
  林业科 负责全市林业生产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山地、农村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通道绿化和林业示范园区建设;森林资源调查和保护,林地管理,木材采伐、运输管理;山林纠纷的调解;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历任科长周和锋、陈旭君,副科长王松鹤、陈旭君、黄胜利。林业科(原林特股、林特站)承担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历任主任柴本烈,副主任沈焕初、周和锋、黄胜利。
  海洋渔业科 负责海洋开发使用管理,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编制实施海域、水域养殖规划,指导全市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负责渔业项目申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统计及海洋、渔业信息发布。2002年设渔业科。2008年5月改名海洋渔业科。历任科长罗仕华、沈爱苗,副科长罗仕华、沈爱苗。
  农场企业管理办公室 管理国营农林场和局属工商企业,掌握农林场财务收支、经济运行情况,指导、帮助农林场、企业制订计划,开展生产经营和工程管理。2002年由农场企业科改设,2008年7月撤销,其职能划归资金项目科。农场企业科历任科长吴绍明、卞银河、杜伟达、吴韦钢、许建军,副科长吴东风、吴韦钢、俞文生。农场企业管理办公室历任主任许建军、方迪灿,副主任俞文生。
  第二节 党、团、工、妇
  党组织
  局本级党组织 1988年设中共县农林局党委,由王茂坚任书记,陈冠群任副书记,委员有柴本烈、赵左士、方新华、邹炎星、卞银河;同年10月陈冠群调离。1990年10月徐引巨任副书记。1991年6月方新华调离。1992年12月励渭春任党委书记。1995年7月建立农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徐引巨任纪委书记,8月离任。1996年8月方新华任党委副书记。12月吕建淼任党委委员。1997年7月方新华任纪委书记。
  2002年1月市委以[2002]2号文件组建新的市农业局党委、纪委,由许文东任党委书记,陆军任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李森龙、岑伯明、许长焕、吴绍明。11月陆军调离;12月段明权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云华任党委委员。2003年4月诸永高任党委委员;12月陈荣大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明权因工作变动,免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森龙调离。2004年11月方云华调离,免去许长焕、吴绍明党委委员职务。2005年4月卢研技任党委委员,12月袁汉岳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年6月,陈荣大离任。2006年7月,许文东调离,徐桐琦任党委书记。2007年8月卢研技调离,方建平任党委委员。2008年6月陈旭君任党委委员。
  下属党组织 1988年建局机关党支部,归市机关党委(市直机关党工委)管辖,同期任职的局党委副书记兼任局机关支部书记。1988—2002年局党委下属有市畜牧兽医站党支部、种子站(公司)党支部、就业管理服务所(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1994年3月至2004年7月)、农工商公司党支部(2000年4月企业改制后撤销)、营养食品厂(天然蜂产品厂)党支部(1991年10月至1998年9月)、棉科所党支部(1994年由范市镇委迁入)、宁波华垦集团公司党支部(1994年至1998年8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994年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1998年12月建立)、植保站党支部(1998年12月建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党支部(1999年11月建立),各下属党支部书记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报局党委批准(一般由单位行政领导担任)。
  2002年建新局党委后,7月2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林特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监测中心、农场企业管理办公室、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党支部,保留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科所和种子公司党支部。2003年3月,建立机关离退休老干部一支部、二支部,事业退休老干部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同月,建立农业局机关党总支部,隶属机关党工委,下设机关党支部、机关离退休老干部一支部、二支部。
  团组织
  1988年5月建立共青团农业局第三届总支委员会,史迎寅任书记,祁伯灿任副书记。1997年11月祁伯灿任书记,陈旭君任副书记。1999年9月陈旭君任书记,徐善刚任副书记(2005年7月调离)。2007年12月罗锣任书记,胡赵伟任副书记。团总支下属曾有局机关团支部、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支部(至2001年)、农工商公司支部(至2000年)、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支部(2001年成立)、中心支部(2001年成立)。2008年有3个下属团支部,团员28人。
  工会
  1989年4月改选局工会工作委员会,柴本烈任主席,方新华任副主席。2002年7月陆军任局工会主席,郑秋云任副主席。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陈荣大任局工会主席,郑秋云任副主席。2007年8月袁汉岳任局工会主席,郑秋云任副主席。局工会工作委员会下属有局机关工会(1992年3月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会、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会、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工会、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工会、农业监测中心工会、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工会、农科所工会、种子(站)公司工会、棉花原种场工会、第二农场工会、水稻良种场工会、农垦场工会、林场工会、良棉厂工会(至1999年)、农工商公司工会(至2000年)、营养食品厂工会(至1998年)。2008年,下属有14个工会,会员543人。
  妇女工作委员会
  1988—2001年,局设妇女工作小组,潘亚花任组长。2002年9月成立局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郑秋云任主任,吴雪榕、赵纪甩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妇女和计划生育等工作。2008年下属有9个妇女小组,会员53人。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市级推广机构
  1984年3月,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农林局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8年延用。1987年农林局副局长兼推广中心副主任史美棠升任市人大副主任后,不再担任农林局副局长,于1988年兼任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至1997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担负全市农、林、畜生产布局、结构调整、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2002年4月8日新成立的农业局重新设置推
  广机构。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市编委先后批文,同意建立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监测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特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均为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同时撤销种子管理站。2003年9月,撤销市农业技术培训站。2008年,市农技推广机构在编1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8人(正高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16人、未评定职称2人),工勤人员29人(技师3人、高级工1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5人、普通工5人),管理人员1人。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制订全市种植业生产发展规划,提出综合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掌握全市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总结丰产经验,指导大田生产;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管理、品种管理、种子储备和种质资源调查保护等职能。市农技推广中心于2002年由棉花站、粮油站、综合站、种子站合并组成。2007年8月,增挂市种子管理站牌子。2008年在编26人。棉花站历任站(股)长龚建长、赵训传、王耀学、陈菊蓬,副站(股)长陈祖青、赵训传、王耀学、黄一青、陈菊蓬、胡嗣渊。粮油站历任站(股)长周百荣、陈忠泽,副站(股)长戎章毅、周百荣、陈忠泽、许开华。综合站历任站(股)长陈树实、赵训传、徐永江、戎国增、陈彩霞,副站长张雅芬、徐永江、陈亚敏、戎国增。种子管理站历任站长林成郎、潘永泉、张建人、赵纪连、许开华,副站长姚信政、赵正龙、韩来法、林成郎、陈益萍、赵纪连、许映君、陈亚敏、耿玉华。农技推广中心历任主任陈菊蓬、许开华,副主任许开华、陈彩霞、许映君、戚自荣。
  林特技术推广中心 参与编制林业、水果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结构调整;负责林业、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指导林业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济林建设和低产林更新复壮。林特技术推广中心由原林特站、综合站分管水果的技术人员和杨梅研究所组成。2008年在编11人。林特站历任站长沈焕初、黄胜利,副站长黄胜利、徐志芳、史迎寅、周和锋、胡东旭。林特技术推广中心历任主任黄胜利、周和锋,副主任徐永江、胡东旭、王立如。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贯彻执行畜牧业生产方针、政策,研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市畜牧产业的发展;负责全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种畜禽场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工作。依法实施动物防疫;负责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研究提出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计划及政策措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由畜牧工作站、家禽家畜防疫检疫站、蜂管站组成。1992年12月29日建立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与畜牧工作站、家禽家畜防疫检疫站、蜂管站“四块牌子,一套班子”。,财政拨款形式由全额变为差额(实际仍为全额拨款)。2002年统称为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2005年3月增挂市动物疫病监测站牌子。2006年由差额拨款调整为全额拨款,编制由32人减至28人。2008年在编31人。畜牧工作站(畜禽防检站、蜂管站)历任站长邹炎星、沈均达、范益飞,副站长陈冬月、戴惠恩、胡仕清、马信校、沈均达、杜伟达、陈军余、范益飞、王建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历任主任邹炎星,副主任沈均达、范益飞。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范益飞,副主任王建桥、李央群、罗建能。
  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及推广,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全市渔业信息发布及技术咨询、培训,养殖水产品和水生动物病害监测、预报和防控,海洋与渔业水质环境监测等。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由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改名组成。2004年8月,增挂海洋与渔业环保监测站牌子。2008年在编10人。水产技术推广站历任站长叶良华、陈汉春、华建权,副站长洪焕岱、华建权、王美珍。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汉春,副主任华建权、沈爱苗。
  农业监测中心 从事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指导,土、肥、水资源监测和植保、土肥技术的试验、研究、培训、推广及农产品安全检测。由植保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合并组成。2008年在编14人。植保站历任站长骆寿山、陈庭华、韩敏晖,副站长韩敏晖、胡仕孟、陈彩霞、吴华新。土壤肥料工作站历任站长有俞国桢、陆宏,副站长俞国桢、胡仲煜、陆宏、赵先军。农业监测中心主任韩敏晖,副主任陆宏、吴华新。
  农业信息中心 管理“东方农业”网站,搭建信息平台;收编、发布农业信息。主任诸亚铭,副主任徐善刚、龚燕京。
  市种子公司 1960年2月成立,与市种子管理工作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8年有干部、职工31人,办公地点在浒山城区环城南路320号。2002年因329国道拓宽,办公、营业迁至阳光路28号。2003年4月,市种子公司与市种子管理工作站分开,市种子公司定性为差额事业单位。2008年有职工14人,其中在编12人。有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67公顷,种子繁育中心(创绿种苗科技园区)33公顷。公司主要承担全市棉花、粮食(春粮)、油菜、玉米、蔬菜、瓜类等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种、繁育、收购、加工、包装和经销。1988—2008年引进的各类品种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棉花品种有2种、水稻4种、大小麦2种、油菜2种、蚕豆1种、蔬菜和瓜类8种。自主选育成“慈蚕1号”蚕豆新品种,成为蚕豆主栽品种。累计销售各类良种26341.55吨。科技人员获各级科技成果奖、丰收奖18项,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历任经理林成郎、泮永泉、张建人、赵纪连,副经理姚信政、赵正龙、韩来法、林成郎、陈益萍、赵纪连、许映君、陈亚敏、耿玉华,党支部书记林成郎、泮永泉、张建人、赵纪连。
  区级推广机构
  区农技站 1988年,全市有9个区(镇)农技站,为市农林局派出机构,受市农林局和当地党政组织双重领导,担负全区(镇)农林业技术指导和农村财务辅导工作。当年有事业编制人员103人。1988—1991年有25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区(镇)农技站工作。1991年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区(镇)农技站。1992年7月有105名区(镇)农技人员分配落实到所在区乡镇,其中有2人调农业局。15名离退休人员(其中离休2人)的关系随住址迁至相应乡镇。
  主要负责人1988年至1992年7月,区农技站历任站长、副站长如下:
  龙山区农技站:站长朱桂和,副站长孙建顺。
  观城区农技站:站长洪启伦、刘祖耀,副站长刘铸金、柴伟源、陈树忠。
  逍林区农技站:站长史久浩,副站长王勤海。
  横河区农技站:站长沈子艇,副站长应国强。
  浒山区农技站:站长潘永泉、胡国林,副站长胡国林、吴罗军。
  长河区农技站:站长余泉涌、吴海军,副站长吴海军、陈忠其。
  庵东区农技站:站长施森章、符长飞,副站长符长飞、高水友。
  周巷区农技站:站长吴韦钢,副站长叶百顺、应柏民。
  浒山镇农技站:站长陈永清,副站长张建人。
  乡镇推广机构
  1988年,全市有65个乡(镇)农业科学实验站,担负所在乡(镇)农、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由乡(镇)招聘,业务受市农技部门指导。当年有农技人员140人,林管员14人。1989年乡(镇)农业科学实验站更名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1993年建立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确定为国家在基层的全民事业单位,与乡镇农办合署办公,主要担负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指导、综合服务、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执法监督等职能。1989—1994年招聘149名乡镇农(林)技员为国家事业干部。2002年,镇设农业办公室,负责农业技术推广。2005年,镇农办和工办合并设经济发展办公室。2008年,市组建农技推广虚拟区域服务站,聘任乡镇农技人员99人。
  第四节 农业科研机构
  全民事业农业科研机构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前身为棉花科学研究所,所址市第二农场,主要承担棉花品比、品种选育及植棉技术研究。1992年2月搬迁至浒山镇华胜村,建科研、生产用房700平方米,有试验用地0.5公顷,当年在职9人,其中科技人员7人。2001年与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慈溪市沪慈园林花卉有限公司,开展园林花卉试验研究。2003年4月更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职能扩大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是棉花育种、盐碱地绿化研究及瓜果、蔬菜引种试验,承担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搬入市农业要素中心办公。9月在市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建慈溪市省农作物区域试验站,面积3.5公顷,进行棉花、西瓜、菜用大豆等品比试验。2008年5月由财政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年底在职11人,其中在编9人。有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
  1988—1998年承担全国抗病棉区试任务。1988—2005年承担长江流域春棉、抗虫棉区试和省棉花区试任务。2000年获“九五”期间全国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集体,2001年、2004年、2007年获省农作物区试先进集体。先后引入“中棉12”、“泗棉3号”等棉花良种试验示范。1996—2007年育成棉花新品种“慈96-6”“慈抗杂3号”和“慈杂1号”先后通过省审定,其中“慈抗杂3号”通过国家审定。2003年组织实施杭州湾滨海绿地试验示范项,目。2004年实施省环杭州湾林业生态景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988—2008年获科技成果奖18项,百余篇论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
  历任所长方建平、骆寿山、黄一青、戎国增,副所长董友麟、曹光弟、洪军孟、王伟民、金珠群。历任党支部书记苳友麟、黄一青、戎国增,副书记董友麟。
  市杨梅研究所 1989年6月成立。主要从事杨梅生产技术研究、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1996年3月定为事业单位,编制2人。2003年有科技人员2人,4月并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外挂市杨梅研究所牌子。
  科技人员自1987年起与省农科院园艺所协作,从荸荠种杨梅实生早熟变异中选育出“慈8704”优株,定名“早荠蜜梅”,1994年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1988—2003年杨梅研究所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优质杨梅新品种“早荠蜜梅”、“晚荠蜜梅”选育与推广》(市杨梅研究所为协作单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杨梅栽培168问》、《杨梅》书2本。《慈溪市杨梅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杨梅有色品种果实在转色过程中色素与主要内含物的变化》等30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历任所长柴本烈、黄胜利、徐永江,副所长陈宗良。
  市水产研究所 1996年1月建立,为全民事业单位,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1998年与市水产局生产技术科合署办公。2003年4月并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外挂市水产研究所牌子。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苗种繁殖和水产品加工等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建所后,有14项课题获奖,其中《太湖大银鱼引进推广》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滩涂持续高效综合养殖模式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低坝高网养殖》、《文蛤生态养殖》等书2本,《低坝高网养殖模式技术》、《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及控制对策》和《水库生态养殖技术》等8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历任所长华建权、陈汉春,副所长王美珍、华建权。
  民营农业科研单位
  全市有民营科研单位13家,其中在市民政局登记6家,工商部门登记7家。研究范围涉及水果、蔬菜、种苗、花卉、畜禽、饲料、农产品加工等(表13-2)。
  第五节 农业执法机构
  机构设置与变更
  1999年前,农业(渔业)部门承担的执法职能分散落实在相关科室(站),无专职执法机构。1999年8月,成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将执法职能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办公。下设一中队,负责农资管理;二中队,负责森林植物和植物检疫;三中队,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外挂市森林植物检疫站、市植物检疫站、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同年8月6日成立市公安局林业警察大队,挂靠市林业局,隶属于市林业局和市公安局双重领导。2002年4月8,日,原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与市渔政管理站、林业警察大队合并设置新的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增加海域使用管理、渔业水域环境及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海淡水捕捞、水产种苗、渔船安全等方面的监管职能。渔政管理站和林业警察大队对外挂牌并独立行使职权。2003年,成立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2004年6月,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下设农业执法大队,主管农牧业执法。同年8月,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增挂中国海监慈溪市大队牌子,森林植物检疫站与农业局森林病虫防治站合并成立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2005年2月,省林业厅定慈溪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为三级派出所。2006年8月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更名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008年,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外挂动物卫生监督所、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植物检疫站、渔政管理站、中国海监慈溪市大队、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渔船渔港监督管理站和公安局林业警察大队牌子。有干部职工29人。
  2009年1月,公安局林业警察大队更名为市森林公安局,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牌子。
  单位主要职能
  宣传贯彻执行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海洋使用保护的法律、法规,查处、打击违法行为。开展农资、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动物防疫、检疫,种畜禽管理。森林植物和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和扑灭。海域使用、水域捕捞、环境保护、水产种苗、渔船安全等监管。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盗伐、滥伐、非法收购林木、非法侵占林地;查处放火、失火毁林,非法狩猎、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案件。受处农业投诉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单位负责人
  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历任大队长方新华(兼)、许长焕、汪建如,副大队长何月祥、汪建如、竺为民、余克敏、徐益力、杨瑞振、胡仕孟、沈幼莲。
  农业执法大队大队长汪建如,副大队长胡仕孟。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沈幼莲。森林植物检疫站历任站长陈树实、何月祥、沈幼莲,副站长吕兆田、史迎寅、何月祥、沈理达、沈幼莲。植物检疫站历任站长陈树实、何月祥、沈幼莲,副站长吕兆田、史迎寅、何月祥、沈理达、沈幼莲。森林病虫防治站历任站长陈树实、何月祥、黄胜利,副站长吕兆田、史迎寅、何月祥、沈理达、胡东旭。
  动物卫生监督所历任所长汪建如,副所长陈巨洪、余志迪、斯小花。
  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历任大队长许长焕、余克敏,副大队长余克敏。
  渔政管理站历任站长杨汉庆、余克敏,副站长余克敏、任聪思。
  公安局林业警察大队大队长徐益力,历任副大队长竺为民、徐益力。
  第六节 学术团体
  学会(按成立先后顺序排列)
  市林特学会 1979年9月成立。1988年2月,市林特学会换届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吕兆田,副理事长朱桂河、陈宗良,秘书长陈宗良有会员38人。1991年2月换届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吕兆田,副理事长黄胜利、陈宗良,秘书长,陈宗良,有会员36人。1993年2月换届产生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黄胜利,副理事长吕兆田、陈宗良秘书长陈宗良,有会员31人。1996年1月换届产生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黄胜利,副理事长陈宗良、,徐志芳,秘书长陈宗良有会员58人。2005年换届产生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卢研技,副理事长黄胜利、陈旭君,秘书长陈旭,君,有会员58人。
  1988年后,会员开展《杨梅克服大小年技术》、《滨海盐碱地绿化植物筛选及造林技术》等课题研究62项。独著、合著出版《绿色无公害梨生产》、《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技术》、《南方蜜梨新品种及栽培》、《果树良种和高矮换种》等书籍十余本。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学会整理刊印《果竹种植新技术》和《林特论文集》两本。多次与上海、广东、福建、江苏等地林业专家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和省、市林业专家到慈溪讲学,组织会员赴金华、宁波、浙江林学院等地学习考察。录制《杨梅栽培技术》电视专题片,印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1万份,举办技术讲座100余期,组织培训100余次,受训1.3万余人,印发技术资料5万余份,为市电视台《三北田野》栏目提供资料2000余篇。与新浦镇六塘南村、横河镇梅园村等6个村开展“村、会”结对。开展乡土植物调查,发现“天仙果”、“金兰”、“九头狮子草”等植物数十种。承担十塘南三八江西侧海防林工程、高速连接线和樟新公路、浒崇公路、芦庵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场道路两侧的绿化设计与施工,参与峙山文化广场、新世纪广场、校场山广场和峙山公园等地的绿化设计。组织评选市“十佳”名果。
  市畜牧兽医学会 1979年10月成立,1988—2008年换届5次。历任理事长邹炎星、沈均达、范益飞,副理事长叶百顺、戴惠恩、胡炳华、王建桥、汪建如,秘书长刘铸金、范益飞、王建桥、罗树权。2008年有会员86人。
  学会每年定期召开理事会,组织会员开展课题研究、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1988—2008年,会员实施科技研究项目32项,其中《仿天然移虫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有2项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每年有5~10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杂志上发表,其中《述中国蜜源流蜜规律》等3篇分别在英国、美国杂志上发表。开展生产调研,撰写《关于慈溪发展畜牧业政策意见》和《关于健全我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学会开设咨询窗口,进行技术咨询和诊疗服务。组织会员撰写科普文章,送科技下乡,开展“村会”和“场会”结对指导活动。
  市海洋与渔业学会 1984年10月成立县水产学会,2002年改名为市海洋与渔业学会,1988—2008年换届四次。历任理事长寿孝钟、龚正荣、岑伯明,副理事长郑富荣、陈汉春、华建权,秘书长洪焕岱、陈汉春、戎华南,副秘书长洪焕岱、戎华南。2008年有会员89人。
  学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及省、市水产研究所专家授课10余次。多次派会员到省内外学习考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与省内外学会开展学术交流。会员撰写论文110余篇,有40余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废水养殖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TheFundamentalPrinciplesandEcotechniquesofWastewaterAquaculture)发表于荷兰国际核心期刊(SCI)ECOLOGICALENGINEERING1998年10卷第2期。学会收集会员论文100余篇50万字,汇编论文集4本。完成研究课题40余项,其中获奖20余项。每年定期组织会员、渔民培训。编印《慈溪水产养殖致富14例》等科普小册子,定期编写《水产科技信息》(原名《水产简讯》、《水产科技》)简报印发给渔民。发布技术信息1100条次。与渔场结对帮扶,涉及136公顷。从广东、湖南和上海等地引进胡子鲶鱼、罗非鱼、罗氏沼虾、淡水白鲳、海鲤、美国鮰鱼、加州鲈和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10余种。
  市植保技术学会 2002年4月成立,理事长韩敏晖,副理事长沈建秋、沈幼莲,秘书长吴华新。有个体会员53个,团体会员4个。
  学会成立后,与省内外开展学术交流20次,参与各级科技项目研究25项。关注国内外植保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发展动态,普及综防技术,推广生物防治,保障农产品安全。会员在各级学术杂志上发表《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法预测棉铃虫发生趋势》、《几种低毒杀虫剂对蔗扁蛾的毒力及控制作用研究》等50多篇论文,其中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优秀奖各1篇,慈溪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篇。撰摄《茄果类、水生与多年生、芋薯类蔬菜及鲜食玉米病虫原色图谱》等3本。2005年和2007年被市科协分别评为三星级和四星级学会。
  市农学会 2004年8月由市棉花学会和粮食学会合并成立(市棉花学会和粮食学会均在1979年11月成立),有会员51人。理事长诸永高,副事长陈菊蓬、许开华,秘书长陈忠泽。
  学会成立后,先后邀请浙江大学教授、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等专家作学术报告3次,组织会员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嘉兴市农科院等地学习考察8次。会员开展课题研究37项,其中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项,宁波市科技项目2项,宁波市农科教项目4项,慈溪市科技项目9项,市农业局项目21项。发表科技论文63篇。举办培训班273期,受训2.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2万份。引进推广草莓“红颊”,番茄“189”73、“—45”,马铃薯“大西洋油菜”,“浙双6号”等新品种和南方哈密瓜大棚栽培、粮油免耕直播轻型栽培等新技术。
  协会
  全市注册登记的涉农协会家至年底注销家(按成立先后顺序排列)。
  市甜菊协会
  1993年8月成立。每年召开会员大会1~2次,理事或理事扩大会1次,至2008年换届三次,历任理事长华周根秘书长邢桂达有理事6人。2008年有会员87人,协会创办丰华优农有限公司采用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为会员提供服务。成立后共育苗11575万余株,供会员种植840公顷。编著《甜菊栽培技术》一书,举办培训班70余期,培训会员3000余人次,举办技术讲,20余次。收购并出口甜菊干叶1196吨。2007年培育出“T-1”(暂定名)甜菊新品系。
  胜山农业产业协会 1997年4月成立,是一个由农产品销售、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户为主,体向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内容以股份合作为形式的互助组织。协会设产业发展互助,,基金业务部、农产品销售信息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和蔬菜、瓜果、菜豆、花菜、草莓、甜1120216菊、养鱼、养兔、花卉、棉花、养猪等个分会。有个体会员人团体会员个。协会下属有大,313丰蔬菜、大地食品、大鑫农机家有限公司家农副产品服务部个农资销售点。协会以“对内服,,3务对外经营”的原则开展活动。每年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每年换届一次。历任理事长潘长明、朱维弯、应龙山,副理事长罗长飞、邬志明、邬雪维,秘书长胡阳明、陈学强、许初海。2008年有个体会员522人,团体会,38个。协会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会员提供技,,术、农资、信息、农机服务帮助会员推销农副产品解决资金困难对推动该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被评为省百强协会。
  市禽业协会 1998年,市养鸡协会和养鸭协会合并成立市养禽协会,第一、二、三届协会理事长陆永康,秘书长陈定余。2004年5月,更名市禽业协会,理事长徐建宏,副理事长冯祥迪、唐新飞,秘书长罗树权。2008年有个体会员139人,团体会员8个。协会以服务会员为目的,开展技术、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组织会员学习新知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举办技术研讨会、知识讲座及技术培训班,同时为会员发展养禽生产做好参谋。2006年建立市养禽业风险救助基金,至2008年共筹集47.97万元,累计救助养禽户46户,金额39.7万元。同年被评为宁波市级示范性农业行业协会。
  市农业产业协会 1998年8月4日成立,由农业企业、为农服务组织、涉农部门、种养大户、购销大户等110个会员组成。理事长许兴钿,名誉理事长杨慧芳。2005年6月换届,理事长陈龙海,名誉理事长许兴钿,副理事长宋柏春,总干事许文东,会员63个。2008年有会员61个(均为团体会员),其中市专业协会12个,镇(街道)农业产业协会3个,区域性专业协会9个,专业合作社16个,骨干企业10个,服务组织11个。协会主要研究农产品市场供需特点和趋势,指导、协调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促进生产与市场衔接。1999年,协会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发布冬种信息,促成加工企业、购销专业户与种植户对接,改变了政府长期下达冬种计划的历史。同年12月,协会在上海召开慈溪农产品推介会。多次协助、参与农产品展销工作,积极向市政府提合理化建议,争取项目和资金,建立行业风险基金,支持会员开展科技研究,应用先进技术,帮助会员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领路人。
  长河镇蔬菜购销协会 1998年10月25日成立,理事长张红军,副理事长张建昌,秘书长吴海军。2002年3月30日换届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张焕淼,副理事长张建昌,秘书长吴海军。2005年8月20日换届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潘利平,副理事长应维苗、张建昌,秘书长吴海军。有个人会员40人,团体会员11个。协会发挥会员对外联系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发布信息,指导农民调整种植布局、蔬菜品种结构。拓展国内外市场,进行购销服务,常年蔬菜购销量近6万吨,占全镇销量85%以上。与省农科院、上海蔬菜批发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掌握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动态。1999—2005年引进新品种32种,其中大面积推广的品种5种。2002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市丝瓜络产销协会 1999年4月成立,会长周小敏,副会长龚国范、张挺飞,有个体会员18人,团体会员12个。2003年换届产生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周小敏,副会长龚国范、张挺飞。2007年换届产生第三届理事会,会长龚国范,副会长张挺飞,秘书长周小敏,有会员52人。协会由丝瓜络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和农户自愿组成,以服务丝瓜络产业为目的,通过会员自律、自维和自力,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丝瓜络产业健康发展。协会广泛收集国内外市场信息,研究产销特点,为会员制订生产、加工、销售计划提供依据;每年出台丝瓜络原料收购价和制品销售价,限定最高、最低收购和销售价,通过信誉保证金制度和会员罚则制约无序竞争;以签订单、建基地的形式搞好产销衔接,协调、理顺产供销关系。
  市蜂业协会 2000年12月成立,理事长范益飞,秘书长金汤东。2003年12月换届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孙博聪,秘书长罗建能。2006年12月换届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孙博聪,副理事长史济川、沈昶豫,秘书长罗建能。2008年有个体会员157人,团体会员5个。
  协会以服务会员为目的、科技兴蜂为手段、龙头企业为依托、合作组织为桥梁,积极主动为蜂农服务。每年邀请浙江大学、省畜牧兽医局、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教授、专家给会员上课,推广高产蜂王和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开展《优质雄蜂的选育及育种利用研究》、《高癸酸蜂种的引进、选育及推广》课题研究。协会推行集约化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蜂业合作社(联合体)+蜂场”的形式建立蜂产品原料基地,组织实施质量全程溯源。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展销会、博览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2006年试行养蜂风险救助基金,至2008年累计救助蜂农29户,金额21万余元。
  市种子种苗协会 2001年4月成立,理事长陈益萍,副理事长张建昌,秘书长赵纪连。2008年有个体会员27人,团体会员23个。协会成立后,引进新品种18种,推广良种35万公顷次;收集种质资源3份;累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700公顷,生产良种4500吨。举办培训班8期。
  匡堰花木协会 2001年5月成立,2008年9月注销。理事长华建荣,副理事长胡志平,秘书长戚传学。协会注销前有会员56人,种植花木170公顷。协会主要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编写产销信息和技术资料250余份,帮助引进“江南牡丹”等新品种和鲜切花栽培技术。协助开展花木产地检疫等工作。
  附海花卉协会 2001年10月成立,有会员53人。2007年1月换届,理事长马政银,副理事长余利强、应国强、郑柏树,秘书长罗文达。2008年有会员90人,种植花木600余公顷。协会主要抓好政策宣传、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技术培训和市场开发,多次组织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和交流技术。
  市菜豆协会 2002年10月成立,理事长陈龙海,副理事长张建昌,秘书长许映君,有会员25个。2005年9月改选陈菊蓬为理事长。2008年5月换届,理事长毛培成,副理事长陆百军,秘书长许映君,有会员59个。协会每年通过市场调研,发布毛豆收购数量、质量标准、销售价格等信息,帮助会员落实种植面积,签订购销合同。收购前,协调收购单位与种植户关系,出台指导收购价,制止无序竞争。对会员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安全使用农药等各种措施。
  市梨业协会 2002年11月成立,理事长徐永江,副理事长成国良、张宽已,秘书长成国良。2006年6月15日换届,理事长徐永江,副理事长成国良、刘志芳、曹建烈,秘书长成国良。2008年有会员51人。协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协会服务产业的工作思路,以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生产上做示范,技术上传帮带,销售上提供信息,促进梨业增效、梨农增收。2004年后多次被宁波市、慈溪市评为先进社团组织。
  市杨梅产销协会 2003年5月31日成立。2006年6月8日换届。理事长黄康盛,副理事长陈晓强、徐永江、戚金潮、华建荣、徐立锋,秘书长柴春燕,副秘书长徐雪权。2008年有个体会员58人,团体会员12个。协会发挥企业、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办好杭州、上海等地杨梅推介会,促成会员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开展“十佳”杨梅评选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发布市场信息促销,帮助企业会员开发杨梅加工产品,解决杨梅旺季的销路。2003—2008年举办培训班80余期,培训会员4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组织会员外出考察6次。2008年与功益复合有机肥厂研制杨梅专用肥,在产区推广。开发杨梅精编包装和航空包装,提升产品品位。与旅游公司协作,开发杨梅观光游。2004—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十佳”专业合作组织。2007年提升为宁波市级林业行业(专业)协会。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农业示范性合作组织。
  龙山镇花卉协会 2003年4月成立,理事长郑世伟,副理事长郑传伦,秘书长郑登科。2008年有会员58人,种植花卉470公顷。协会每年召开理事会,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发展对策。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发布市场信息。编印《花协简报》11期供会员学习参考。帮助能人去上海、江苏徐州等地承包绿化工程。
  市虾业协会 2004年3月成立。2008年11月换届。理事长陈汉春,副理事长阮维聪,秘书长陈贤龙,有会员91人。协会成立后,每年对会员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会员到外地学习交流养殖和加工技术,发布虾类购销信息。帮助会员做好虾苗病害防治工作,开展对虾新的养殖模式试验和新品种的推广工作。
  市花卉协会 2004年4月6日成立,名誉会长许文东、何登森。2008年4月8日换届,理事长王天慧,名誉会长徐桐琦,副理事长郑复生、洪军孟,秘书长黄一青,副秘书长周和锋、诸亚铭,理事28人。下设绿化苗木、绿化工程、盆景盆(鲜)花、综合事务4个专业组。2008年有个体会员102人,团体会员10个。协会成立至2008年培训会员、花农8860人次,编印内刊《慈溪花卉》10期,组织会员到台湾、湖南、江西、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参与省、市绿化规划研究,开展“江南牡丹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慈溪市盐碱地植物资源”等课题研究,参与市道路、城区、镇村绿化与海防林建设。多次组织会员参加花卉展示展销活动。至2008年,30余名会员累计销售苗木金额5.6亿元、承揽绿化工程款7.2亿元。
  市葡萄协会 2006年6月成立,理事长王立如,副理事长岑庆祥、刘志芳、陈国海,秘书长徐永江,理事14人。2008年有个体会员91人,团体会员5个。协会成立后,开展技术培训50余次,科技下乡12次,培训会员及农户3200人次,组织会员赴上海、江苏、台州、嘉兴等地考察交流;协助新浦镇举办4届“慈溪·新浦葡萄节”协助杭州湾新区马潭路村举办葡萄采摘节,组织首届慈溪市“十佳名果”(葡萄)评选活动。开展葡萄,质量安全教育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落实质量安全措施。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2007年3月成立。理事长范伟达,副理事长王国周、沈忠宝,秘书长罗湖旭。有会员58个。协会组织全市1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和“五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经营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财务会计、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学习培训。
  市瓜业协会 2007年6月成立,理事长许开华,副理事长郁勤飞,秘书长戚自荣,有会员52人。协会组织会员参加省农业博览会,赴上海农科院园艺所学习取经。先后引进西瓜新品种“丽芳”、“小芳”和哈密瓜“雪里红”、“黄皮9818”、“哈密红”、“东方密1号”等品种,推广哈密瓜单蔓立架栽培技术。举办西、甜瓜品种评比会。注册“冰沁”牌西甜瓜商标,产品进入宁波沃尔玛超市。经注册登记的还有市禽业协会、周巷镇海涂捕捞养殖协会、周巷镇腌制蔬菜协会、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市种粮大户协会。
  第七节 国有农林场与就业管理服务所
  国有农林场概况
  经济状况 慈溪有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第二农场、水稻良种繁育场、农垦场和林场等5家国有农林场,其中市农垦场为企业性质,其余4家为事业性质。2008年农林场有土地837公顷,山地428公顷,其中耕地574公顷。有职工934人,比1988年的1116人少182人,其中在职369人,比1988年的852人减少56.7%,离退休565人,比1988年的264人增加114%。总资产7534.4万元,比1988年的1814.6万元增加3.15倍,其中固定资产1448.31万元。总产值2313.7万元,比1988年的1466.3万元增加57.8%。其中农渔牧产值2106万元,林业产值86.5万元。
  农场经营机制改革 计划经济年代,农场担负作物良种繁育和试验示范任务,农作物产量高,经营状况较好。步入市场经济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加上退休职工与年递增,农场负担日益加重。20世纪90年代初,场属工商企业亏损严重,农场经济运行困难。1992年,4个事业场负债92.8万元,有的农场靠借款支付职工工资。职工情绪低落,思想波动。1995—1996年,市第二农场、水稻良种繁育场30名职工由个人申请,经市劳动部门批准,与农场解除劳动合同。1996年,为改变农场面貌,市农业局改革农场经营机制,采取四条措施。一是全员承包耕(林)地直至退休,产出作为职工收益。其中棉花原种场人均0.20公顷,农垦场、第二农场、水稻良种繁育场人均0.33公顷,林场人均竹林1.0公顷。二是取消月薪,职工承包额定耕地或自谋职业。职工工资额根据国家工资政策核定并记入档案,作为退休时计酬依据。农场为职工缴纳养老统筹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金”(除自费部分外)。三是场部管理人员实施聘任制,人员从原来的40多人精简至30人。四是自1996年1月起事业农场职工养老金纳入全市统筹。改制后的1996年,农场支付职工养老金额由1995年的137.76万元减至50.02万元,农场经济负担减轻;职工依赖农场的思想逐步淡化,自主创业;管理人员责任感加强,办事效率提高,农场经济走出困境。1998年,根据《中共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采取注销、转为有限责任公司、转为民营企业、破产等形式对农林场下属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至1999年,企业改制44家,其余8家至2003年底完成改制。
  土地登记确权 2001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省国土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国有农场土地登记若干意见〉的通知》,4家农场进行土地登记确权,2006年11月底结束。经勘丈、划界,确认农场867公顷土地中,有农用地807公顷,建设用地60公顷。按性质分为55宗,其中农用地18宗,综合用地2宗,工矿用地13宗,住宅用地15宗,仓储用地5宗,办公用地2宗。有47宗确权登记,8宗完成勘丈、划界,且无争议。其中棉花原种场5宗、21.6公顷土地因土地证抵押于慈溪农村合作银行横河支行,未领换新证;市第二农场3宗土地因性质确定有异议而未办理。
  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
  棉花种场又称长河农场、第一农场建于1952年4月,1957年省农业厅批准为浙江省慈溪棉花原种场。场部所在地为长河镇农场路16号,有耕地19.2公顷。1995年后,国家建设逐步征用农场土地,农场土地面积减少。2008年有耕地6公顷;职工101人,其中在职45人;总资产5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90万元;生产总值165万元。
  棉花原种场主要承担棉花良种繁育任务,建立株行、株系圃,生产株系种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繁育“岱字15号”。1976—1986年繁育“86-1”。1987—1995年繁育“中棉-12”。1996年起繁育“泗棉3号”。1988—2001年繁育棉花原种79326千克,其中1988年繁育“中棉-12”原种4080千克,最多的1994年繁育原种17972千克。2002年农场发现黄萎病后停繁,改以生产蔬菜为主。
  1978年起,农场陆续兴办华厦实业公司、无纺制品实业公司和长河电视机配件厂等13家工商企业。1997年企业有职工339名,工业产值3577.33万元,商业销售额2973.09万元,利润总额27.23万元,上缴税金87.25万元。1999年起企业改制,至2003年企业全部与农场脱钩。
  1988年后历任场长范书范、余泉涌、史迎寅、张迪文、许小军,副场长邹岳煊、张桐华、周松土、许怀金、张迪文、许小军。历任党支部书记余泉涌、史迎寅、张迪文、许小军。
  市第二农场
  第二农场建于1952年3月,原名镇海县龙山区农场。1954年随行政区划变动改名为地方国营县第二农场。1988年更名市第二农场。场部所在地为龙山镇小施山村优胜路。2008年农场有耕地62公顷;职工224人,其中在职61人;总资产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4.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71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43万元,农业产值1372万元。
  1988年农场植棉36.9公顷,每公顷产量690千克,比全市平均值增加34.1%。1990年种植34.7公顷棉花,每公顷产量1275千克,比全市平均值增加21.4%。。1992年后,蔬菜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其中种植梨树17.3公顷。2000年植棉4.3公顷。2008年植棉减至1.2公顷,种植蔬菜53.7公顷,果树5.8公顷,花卉苗木1.7公顷。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兴办纺织塑料电器厂、伏龙实业公司和伏龙砖瓦厂等6家工商企业。1996年,下属企业共有职工269名,工业产值319.4万元,商业销售额49.7万元,上缴税金5.59万元。1999年,除伏龙砖瓦厂、第二农场塑料电器有限公司外,其余企业改制后与农场脱钩。
  1988年后历任场长周百荣、刘凤翔、陈树忠、王寿丹、刘泉和,副场长宋强国、董友麟、胡建国、朱雅红、杨叔琦、胡纪龙、方振岳、陈建根。历任党支部书记周百荣、刘凤翔、陈树忠、刘泉和。
  市水稻良种繁育场
  水稻良种繁育场建于1959年冬,1978年10月定名为县水稻良种繁育场。1988年更名市水稻良种繁育场。场部所在地为龙山镇杨高村新开河路32号(原范市镇高巷村)。2008年全场有耕地16.3公顷;职工49人,其中在职25.人;总资产2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49万元;农林牧渔总产值92万元。
  农场以繁育水稻良种为主。1988年繁育早稻良种45500千克,晚稻良种35350千克。2001年后,因全市早稻种植面积减少,不再繁育早稻良种。1988—2008年共生产水稻良种1309.1吨。1985年农场技术员育成油菜良种“92-58系”1985—1993年每年繁育油菜良种10~15吨。1994年因,全市种植油菜面积减少和新优品种替代而停繁。
  农场有金谷实业有限公司、电器配件厂和泡沫塑料厂等6家工商企业。1997年有企业职工93名,工业产值682.58万元,商业销售额2603.77万元,利润5.46万元,上缴税金28.55万元。1999年开始对企业改制,至2003年完成。
  1988年后历任场长罗维果,副场长范明杰、杨叔琦、宋强国、金利康、陈建根。历任党支部书记罗维果、陈建根。
  市农垦场
  市农垦场前身为省公安厅创办的地方国营浙江省西三盐场,建于1957年,1964年定名地方国营慈溪县庵东农场,为农垦企业。1984年改名县农垦场。1988年更名市农垦场。场部所在地为周巷镇西三村农场路1号。2008年农场土地总面积716公顷,其中耕地275公顷;职工473人,其中在职206人;总资产40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9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06万元。
  农场以植棉为主,1974年定为市棉花原种繁育基地。1988年植棉150公顷,总产159吨。1991年推广“中棉12”棉花品种,实施丰收计划,开展模式栽培,260.4公顷棉花平均每公顷产量1635千克,比全市平均值增加41.5%。2008年植棉38.7公顷,总产34.8吨。1988—2001年共繁育棉花原种1706吨,最多的1990年繁育202.5吨。2002年起不再作为棉花原种繁育基地。
  1984年农场调整产业结构。1988年挖鱼塘109.2公顷,水产品总产585吨;种植水果6.5公顷,总产30吨;瓜类60公顷。1997年,种植梨、葡萄和柑橘等水果143.1公顷,总产1258吨。随市场变化,鱼塘面积波动,2007年鱼塘仅剩13.3公顷。2008年有鱼塘99.1公顷,种植水果10.6公顷、蔬菜188公顷次。
  1988年有场办企业10家,1996年发展到13家,最多的1999年有19家。1997年场办企业有职工320名,工业产值3823.94万元,商业销售额522.86万元,利润总额52.03万元,上缴税金44.65万元。1997—1999年企业改制。
  2006年7月,市农垦场被省农场局确定为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建设试点单位。2007年7月24日通过规划会审。2008年职工文化中心、十万头猪场、花卉苗木基地、绿色蔬菜基地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部分开始投产。
  1988年后历任场长陈岳根、吕建淼、杜伟达、范明杰,副场长张云桐、郑祖华、熊泉坤、翁嘉芳、潘家明、黄一青、姜国斌、陈春飞、张伯均。历任党委书记段裕章、熊泉坤、吕建淼、杜伟达、范明杰。
  市林场
  林场建于1960年1月,原名慈溪县国营苗圃,同年10月定名县林场。1988年更名市林场。场部设在柯家岙。分解放岙、大霖山、柯家岙和达蓬山4个林区。2008年全场有山地428.3公顷,其中杉木林144.5公顷,松木林137.7公顷,竹林90.7公顷。立竹30万株,木材蓄积24249立方米。有职工87名,其中在职32人;总资产13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2万元;总产值207.7万元,其中林业产值86.5万元。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创办林场木制品厂、大蓬机械配件厂和大蓬林业开发公司等7家工商企业。1997年场属企业有职工42名,工业产值41.8万元,商业销售761.75万元,利润4.42万元,上缴税金7.51万元。1999年起企业陆续改制,与林场脱钩。
  2002年全场山林被划定为省级重点公益林,市财政每年下拨给林场公益林保护费11万元。2006年宁波雅戈尔集团在大蓬山林区征用山地8公顷,租用73.3公顷,开发旅游项目。1998—2008年投入造林抚育资金470万元,抚育幼林2589公顷次,建造林区、林点仓储和管理用房400余平方米。投资220余万元,安装有线电视通讯塔、建造长16.3千米的水泥路和1万立方米饮用水库1座。
  1988年后历任场长陈国忠、徐志芳、范明杰、冯林国,副场长解银园、陈国忠、范明杰、冯林国。历任党支部书记陈国忠、徐志芳、范明杰、冯林国。
  就业管理服务所
  为安排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待业子女就业,1984年4月建立农林局劳动服务公司,为企业性质。1991年2月更名农业局就业管理服务所,性质改为自收自支的集体事业单位。2004年7月改制,人员分流。
  1988年后历任经理(所长)徐志浩、董雅素、许建军(兼),副经理(所长)徐志浩、董雅素。
  第八节 农业经济实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农业局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办经济实体,直接为农服务;有的开展全行业经营活动,积累资金,提高服务能力,间接为农服务。1988年农业局有经济实体48家,其中局直属6家,工业产值2015.32万元,商业销售额8939.37万元,利润213.43万元。1996年有工商企业77家,其中局直属企业15家。工业产值10095.76万元,商业销售额25582.66万元,利润455.04万元,上缴税金313.81万元。1998年开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实施意见》精神,对经济实体进行改制,至2003年完成(表13-3、13-4、13-5)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