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与森林植物检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029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植物与森林植物检疫
分类号: S41-3
页数: 8
页码: 552-5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市的农业科技与推广的植物与森林植物检疫,包括检疫对象、病虫检疫、疫情检测、专项治理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慈溪市 植物 检疫

内容

第一节 检疫对象
  植物检疫对象
  1954年后发生过植物检疫性病虫8种、危害性植物1种。2008年发生的检疫性病虫害有柑橘溃疡病、橘小实蝇和蔗扁蛾3种。
  棉花枯萎病 1963年,县棉花原种场发现棉花枯萎病。1982年全市棉区发病23187公顷。通过推广棉花抗病品种,病情得到全面控制。1992年棉花枯萎病不再列入检疫性对象。
  棉花黄萎病 1981年县第二农场、棉花原种场、农垦场零星发现黄萎病,通过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和处理病土等措施,抑制蔓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未发现棉花黄萎病。2000年,棉花原种场再次零星发现黄萎病病株。2002年后棉花种植易至七塘以北,未发现黄萎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990年在范市镇高巷村稻田发现。1991年全市普查,仅高巷村发生约1公顷。该病造成水稻减产10%~20%严重的达40。通过烧毁染疫田块的稻草及砻糠控制菌源,并采取四条措施:一不从病区调种,、引种;二用“强氯精”处理水稻种子24小时,杀菌效果可达9500~100%;三避免串灌,防止灌溉水传病;四用药剂防治。1992年后未发现该病。
  稻水象甲 2000年在范市镇方家河头村、黄杨岙村稻田零星发生。对发病田块及紧邻水田用“三唑磷”等农药防治。2001年后未发现。
  美洲斑潜蝇 系全国植物检疫性对象。1995年10月,在菜豆、黄瓜、番茄和茄子等作物发生1200公顷,减产20%~30%,严重田块达50%以上。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普遍发生。2006年农业部不再把美洲斑潜蝇列入植物检疫对象。
  柑橘溃疡病 20世纪80年代在龙山镇柑橘苗圃中零星发现。发病植株长势衰弱,易落叶,对苗木和幼树危害较大。2008年主要发生在龙山镇,面积约8公顷。
  橘小实蝇 2007年7月龙山镇邱王村橘园首次发现,后陆续在范市、周巷、庵东等地发现。幼虫在果实内取食,导致果实未熟先落。2008年较严重,发生3公顷。通过性信息素诱杀。
  蔗扁蛾 2001年10月观海卫一苗圃在巴西木上发现,作扑灭处理。幼虫在巴西木取食韧皮组织,导致树枝干枯。2002年,观海卫、新浦、浒山、龙山、横河等镇新调入的鱼尾葵、马拉巴栗(发财树)、荷兰铁、鹅秋掌等南方观赏木上再次发现。经普查,寄主植物有14科、25种。其中小檗科、石榴科、山茱萸科、虎耳草科、海桐科等5科,富贵竹、细棕竹(大叶棕竹)、南天竹、十大功劳、花石榴、桃叶珊瑚、八仙花、海桐、仙人指等9种为国内外未见报道的寄主植物。当年烧毁重症植株219株。至2008年,尚未在大田作物中发现。
  加拿大一枝黄花 非植物检疫性对象,但其危害重、防治难度大。2001年全市发现约35公顷。经调查,慈溪市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历史纪录可追溯到公元2000年之前。2005年耕地发生1760公顷,海涂发生1333公顷。2008年秋全市发生578公顷。
  森林主要有害生物
  森林害虫,2000年前以食叶性害虫为主,后以蛀干性害虫为主。
  1988年,根据林业部是年发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慈溪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有毛竹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1996年,根据林业部是年发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有毛竹枯梢病、松针褐斑病和冠瘿病。根据浙江省补充检疫对象名单,有松褐天牛、粟实象、松纵坑切梢小蠢、吹绵蚧和日本龟蜡蚧。危险性病害有大叶黄杨叶斑病,零星发生。2003年发现松材线虫病。2008年,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林业有害生物名单,慈溪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有松材线虫病和冠瘿病两种。
  松毛虫 松毛虫是慈溪历史上重大的森林害虫。1957年、1963年曾大发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3~4年为一发生周期。1988年全市松毛虫发生面积6516公顷,其中严重发生232公顷,中等发生4426公顷,轻度发生1454公顷,涉及14个乡、镇。当年4月20日至5月10日组织防治,防治效果80%以上。1989年防治面积180公顷。90年代末基本控制。
  松材线虫病 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导致树木死亡的毁灭性病害,系国家检疫对象。2004年国家林业局将慈溪定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第2号公告公布慈溪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树得病后,40天即枯死,松林染病,3~5年即可毁灭,故松材线虫病称为松树的“癌症”,是慈溪目前最主要的森林病害。2008年发生面积224公顷。
  冠瘿病 又称“根癌病”、“根瘤病”。1980年在森林病虫害普查中发现,90年代发生较为普遍,1996年林业部公布慈溪为疫区。病菌发生在根茎处,或主根、侧根和主干、枝条上,形成不规则的病瘤,影响植株上部生长。主要危害樱花、月季、红叶李等蔷薇科植物,杨梅树上亦常见。
  松褐(墨)天牛 为害程度仅次于松材线虫病。1992年市林场和田央乡松树上较重发生,幼虫啃食韧皮部和边材,入秋后蛀食心材,松树平均死亡9.8%。松褐天牛又是松材线虫病的传媒,从感病树木中携带线虫,入侵健康树体并扩散,因此常与松材线虫病同步发生。2003年为轻度发生。2008年发生224公顷。
  云斑天牛 主要为害栾树、枇杷、无花果、乌桕、柑橘、紫薇、泡桐、苦楝、椿、梨、白蜡、榆等。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树势衰退乃至死亡,沿海防护林受害严重。2007年市森防站在陆中湾闸口东侧沿海防护林随机调查20株黄山栾树,10株遭害,多的每株2~3头。
  杨扇舟蛾 主要为害杨树,受害程度较轻,但影响景观。由于杨树树势高大,防治难度大,故较少防治。
  樟巢螟 1999年在城区南二环线两侧的樟树上发现,株危害1300。2002年师宓线、浒崇线等公路两侧樟树上普遍发生,其中近半樟叶、嫩梢被食尽,受害严重的树干枝梢被白丝网密匝。近年零星发生,个别地区因栽植密度高,管理不当,第二代樟巢螟仍严重发生。
  毛竹枯梢病 毛竹的一大病害,轻者侧枝或竹梢枯死,重者整枝枯死。1975年前后,全市发生面积约70公顷。采用清除病源、增施肥料、加强培育管理等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根除。
  竹叶涓夜蛾 1993年宓家埭解家村竹林中发现,经亚林所研究员徐天森鉴定,为国内大陆首次发现。1994年在宓家埭解家、杜岙村竹林普遍发生,严重地块竹叶食尽。1995年,种群锐减,1997年几无踪影。
  此外,森林害虫还有刺蛾、红蜡蚧、龟蜡蚧、袋蛾、星天牛等。
  第二节 病虫检疫
  植物检疫
  产地检疫产 地检疫实行报检、田检、签证三步走的原则和合格证管理制度。繁种单位在播前
  或生产期间向植物检疫机构申报繁制品种、亲本来源、种植地点、种植面积等基本情况,由市植检站指导落实防疫措施。经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的种子种苗,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20世纪90年代前植物产地检疫的对象主要为棉花、粮食和油料作物。90年代后扩大到蔬菜、花卉。1988年,产地检疫167公顷。1990年为187公顷,生产无病种子288吨。1994年粮棉种子基地全面实施产地检疫。2004年,浙江省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凡进入“绿色通道”的农产品全部实施产地检疫。2000—2008年,全市种子产地检疫608公顷,生产无病种子1596吨,西瓜嫁接苗17万株,梨苗2万株,杨梅苗23万株,农产品产地检疫1567公顷。
  调运检疫 凡调入或调出的种子,实行一证一书一表制度。调运单位提出调运申请,凭产地检疫合格证、调入地植物检疫要求书,由植检站签发植物检疫证书。1988年全市调运检疫207批次,其中种子22214千克,麦冬草286吨,草皮10吨。1989年调运检疫223批次,受检种子17吨,花卉72.72万株。1991年调运检疫187批次,其中花卉147批次,种子40批次。1994年开具调运检疫证1477份,检疫种子141吨。2004年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检疫签证,至2008年瓜果蔬菜调运签证18768车次、100余万吨(表12-2)。2006年市植检站在镇(街道)设立10个植物检疫签证点,无休日办公。2008年,检疫签证与全国联网。
  违章处理 对违章调运,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立案查处。2001年1—5月,某单位违章从外地调运玉米、蔬菜种子16批次,价值133497元,被责令停止违章行为,并处罚款6700元。2002年某单位违章调运西兰花等蔬菜种子,价值6.2万元,被罚款4960元。2003年范市镇某柑橘场从台州柑橘木虱发生区引进特早熟柑橘苗2585株,后作销毁处理。
  森林植物检疫
  1988年,检疫调运苗木635批次、372.6万株。1991年开调运检疫证602份,调运花木72.5万株、木材1345.6立方米。1994年开具调运检疫证1477份,检疫苗木315万株、木材及制品4372立方米,2000—2008年产地检疫11641公顷,苗木5436.9万株,木材及制品64336立方米(表12-3)。
  第三节 疫情监测
  植物疫情监测
  1991年,海通食品集团公司从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外引进洋葱、毛豆、草莓、芦笋等进行隔离试种,观测疫情。2001—2007年,跟踪监测市种子公司、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新皇冠花卉种苗公司、咏惠种苗公司、宁波台逸公司等单位从台湾引进的蝴蝶兰、非洲菊,日本引进的山芋、蚕豆、梨接穗、抱子甘蓝,美国引进的甜豌豆,西班牙引进的草莓等8批作物种子320千克、种苗15万株,种植面积191公顷,均未发现国家禁止携带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2004年,慈溪参与全国沿海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监控、防范疫情流入或流出慈溪。2005年全市设红火蚁疫情监测点35个。2007—2008年全市设12个固定疫情监测点,监测蔗扁蛾、橘小实蝇、红火蚁、葡萄根瘤蚜、柑橘溃疡病、梨枯梢病等植物疫情,其中龙山镇邱王村橘小实蝇监测点、桥头镇烟墩废旧塑料市场红火蚁监测点、周巷镇新缪路村梨枯梢病监测点属国家监测点。
  20.01年,监测发现蔗扁蛾疫情。2007年7月监测到橘小实蝇。至2008年各监测点未发现红火蚁、葡萄根瘤蚜、柑橘溃疡病、梨枯梢病等检疫性病虫。
  森林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
  监测和调查 1992年建立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点,至2003年,市、镇、村3级共设点60个,累计监测面积6万公顷次,取样、分离、镜检613个样品。2001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2003年,对杨扇舟蛾、杨树蛀干性害虫、杨梅小潜细蛾等病虫进行普查。2005年建立完善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设松材线虫病、杨梅病虫监测区和公路绿化带、沿海防护林监测区。2008年监测面积14400公顷次,监测正确率95.7%。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由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共采集制作昆虫标本2111号,病害标本20号,幼虫浸渍标本17号。经过整理、分类,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中国林科院徐天森等昆虫分类专家鉴定,慈溪山林昆虫有13个目、123个科、711种,比1980年森林病虫害普查昆虫名录中记录的9个目、89个科、341种增加4个目、34个科、370种。其中鞘翅目34科、254种,鳞翅目27科、332种。收集的昆虫种类和标本制作数量破历史记载。
  森林病虫害防治 20世纪80年代,防治重点以松毛虫为主,1993年后以防治松褐天牛、防范松材线虫病入侵为主。2000年后,花卉苗木引进增多,各种森林病虫害也随之入侵,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的侵入,使森林病虫防治范围扩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强。2000年4月25日组织开展樱花、红叶李等蔷薇科苗木中的冠瘿病防治。2001年,砍伐枯死松树,防范松材线虫病发生。2004年后,每年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防冬除。2008年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1519公顷次,其中人工防治257公顷,生物防治1262公顷次;森林病虫成灾面积224公顷,成灾率1.2‰,低于全国1.75‰的考核指标。
  第四节 专项治理
  加拿大一枝黄花治理
  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拿大一枝黄花侵入慈溪,由于其繁殖力极强,迅速蔓延全市。2005年发生1764公顷,南至山地,北至海涂,特别在一些人为活动未涉地块,成片的一枝黄花株高达2~3米,严重地块每平方米达200多株,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作物正常生长。是年4月,市委、市政府把全面彻底清除一枝黄花列入对各镇(街道)的考核内容,与各镇和相关部门签订防控责任状。9月28日,市政府召开一枝黄花铲除现场会。11月4日,市政府成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至年底,全市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人力11.2万工,使用除草“草甘膦”13.4吨,防治面积670公顷次,连根拔除50公顷,人工清除1733公顷,复耕160公顷。
  2006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1647公顷。市防控指挥部于2月21日、9月21日分别组织春季和秋季集中防控。全市签订除治责任书96份,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出动人工3.8万余工,使用除草剂“农旺757”5525千克、“草甘膦”73.53吨,防治3124公顷次,复耕214公顷。2007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1100公顷,其中重发生252公顷。是年,全市投入人工23390工,资金413.9万元,化学防治2212公顷次,人工除治553公顷次,复耕217公顷,复绿54公顷。2008年,全市投入人工20285工,资金449.1万元,使用除草剂42.3吨,药剂防治2351公顷次,人工和机械清除522公顷,复耕复绿99公顷。一枝黄花发生面积由春季的838公顷降至秋季的578公顷,中横线两侧基本清除。
  2005—2008年,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工作经省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考核,每年均为优秀。
  松材线虫病治理
  松材线虫病发生 1992年,市林场三角站和解放岙林区及田央乡筋竹村发现枯死松树,其症状近似松材线虫病。后松树枯死现象呈跳跃式向西蔓延,1994年5月调查,全市枯死松树4778株,涉及面积88公顷。1997年蔓延全市,有枯死松树11489株。1999年有枯松树31411株,其中上林湖周围及市林场占47%。经调查鉴定,为松褐天牛和拟松材线虫共同为害。由于周边县(市)已发生松材线虫病,加之境内有传播媒介昆虫,为防患于未然,严格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清理枯死松树。2002年,市政府办印发《慈溪市松材线虫病防范工作预案》。2001—2003年,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8次,培训200余人次,投入资金70万元、人工1.7万余工,松树枯死蔓延趋势有所遏止。
  2003年全市松树枯死面积347公顷,分布于10个镇(街道、场)的111个村(林区)、198个小班。2003年12月,国家林业局邀请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杨宝君对横河镇大山村与余姚市丈亭镇梅溪村交界处的枯死松树取样鉴定,确诊为松材线虫病致死。2005年发生300公顷,市林场、横河、龙山、匡堰镇发生严重。2007年发生223公顷,发生严重地段有横河镇梅湖水库周围及石堰、彭南村,匡堰镇岗墩、乾炳村,桥头镇王家大山,市林场、杜湖、白洋湖周围,掌起镇长溪村、三北镇叶家村、达蓬山、凤湖周围等。
  松材线虫病防治 2004年5月,成立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指挥部,制订防范预案及年度实施方案。11月2日,指挥部把松材线虫病防治纳入政府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治技术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做好冬季病木清理的同时,抓好春季防治工作。是年,春季施放“白僵菌粉”炮2000个、“松疫克粉”炮10000个防治松褐天牛,防治面积731公顷。冬季,由126人组成13支枯死松树清理队上山清理,用工3521工,清理枯死松木500余吨并作安全利用。清查松木加工、使用厂家56家,对违章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查处打击。
  2005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慈溪市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指挥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采伐、加工、销售、收购、调运、使用松木及制品,停止所有松木商品材采伐,杜绝疫源。防治措施上,以桥头镇、浒山街道松材线虫病“削峰拔点”工程为示范,确立可持续防治理念,采取生物防治为主、人工防治为辅的策略,推广性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注射免疫保护制剂,施放“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天敌以虫治虫。枯死松木从现砍现焚改为治理利用。2006年,桥头镇在松树树体打孔注射“甲维盐”,预防效率达99.5%。2005—2008年度,安装诱捕器2685台,喷施“松疫克”20吨、“保松灵”1吨,树体注射药剂免疫13.5万余株,施放“肿腿蜂”263万头、“花绒寄甲”12.74万头,全市生物防治面积达10533公顷次,安全利用病死松木2.5万余吨(表12-4)。2007年市林业局被宁波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评为“绿盾护林”先进集体。2008年,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趋势抑制,杜湖、上林湖、伏龙山、五磊寺和浒山城区周围等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危害程度明显减轻。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